《土壤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9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第9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4、项目所在地的土壤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工作内容
1、收集和分析拟建项目工程分析的成果以及与 土壤侵蚀和污染有关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 和生物等专题评价的资料。
2、监测调查项目所在地区土壤环境资料,包括 土壤类型、性态,土壤中污染物的背景和基线 值;植物的产量、生长情况及体内污染物的基 线值;土壤中有关污染物的环境标准和卫生标 准以及土壤利用现况。
(三)土壤退化现状评价
1、土壤沙化现状调查与评价 2、土壤盐渍现状调查与评价 3、土壤沼泽化现状调查与评价 4、土壤侵蚀现状调查与评价
1、土壤沙化现状调查与评价
(1)土壤沙化现状调查 (2)土壤沙化评价
(1)土壤沙化现状调查
沙漠特征:沙漠面积、分布和流动状况 气候:降雨量、蒸发量、风向、风速等 河流水文:河流含沙量、泥沙沉积特点等 植被:植被类型、覆盖度等 农、牧业生产情况:人均耕地和草地、粮
采样:取样地点应代表所在的整个田块的土壤,不要取田 边、路边或肥堆旁土壤。表层取样时,应多点取样均匀混 合,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土壤剖面取样时,只单点分层取 样即可。表层取样,要根据田块具体情况选择取样点,一 般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对角线取样、梅花型取样、棋盘式 取样、蛇型取样和随机取样、扇型采样布点法等。
第九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破土壤污染与坏概述节 第二节 土壤评价等级划分和工作内容 第三节 土壤影响识别与现状评价 第四节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第五节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节 案例分析――某焦化厂扩建工程土壤环 境影响评价
概念: 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 表层。它是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 解产生的有机质以及水分、空气等组成。在环境系统 中,土壤和水空气、岩石和生物之间,以及土壤子系 统内部,都能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了解国家或地区土壤环境 质量标准,为后续评价提 供依据。
土壤污染源分析
工业污染源
分析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废气、废水、固废等对 土壤的污染。
农业污染源
研究农药、化肥等农业投 入品对土壤的污染,以及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影响。
生活污染源
探讨生活垃圾、污水等对 土壤的污染途径和影响。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方法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 等。
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或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环境质量 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03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
预测内容与方法
预测内容
预测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土壤污 染程度和范围、土壤生态影响等。
目的
为预防和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 康,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评价流程
准备阶段
明确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评价重点、 评价标准等,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初步
的现场调查。
预测与评价
预测项目实施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评估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预防或减
轻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
预防措施
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政策
限制过度开发,保护未受污染的土地,防止土壤侵蚀和退化。
推广环保农业技术
采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 用。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
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治理措施
实施土地修复工程
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包括清运污染 物、填埋处理等措施。
预测方法
基于数学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 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结合实地调查和 监测数据,对土壤环境影响进行定性 和定量评估。

第10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第10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第10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土壤剖面
土壤的组成 土壤固相
土壤 孔隙
矿物质 有机质 水分 空气
土壤的空间位置
土壤的性质
土 壤 具 有 一 定 的 肥 力
➢ 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分解作用;


➢ 土壤植物的吸收作用;


➢ 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


➢ 土壤中络合反应等其他化学反应。


➢ 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是指可溶 性盐分主要在土壤表层积 累的现象或过程。
第10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土壤沼泽化
土壤长期处于地下水浸泡下,土壤有机质层转 化为腐泥层或泥炭层的现象或过程。
土壤侵蚀
土壤中通过水力及其重力作用而搬运移走土壤 物质的过程。
土壤破坏 土壤破坏主要指土壤资源的损失。
第10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土壤侵蚀方程式为:
土壤侵蚀量A
土壤侵蚀量,也称土壤流失量,一般用侵蚀模数 来表示,单位为t/(hm2·a)。
降雨侵蚀系数R
▪ 对于一次暴雨来说,降雨侵蚀系数R为
▪ 对于一年的降雨来说,降雨侵蚀系数R为
土壤可侵蚀性系数K
土壤可侵蚀系数:长22.13m,坡度9%,经过多 年连续种植过的休耕地上每单位降雨系数的侵蚀率。
第三节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
▪ 成土母质 ▪ 土壤类型 ▪ 土壤组成 ▪ 土壤特性
第10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from《浙江石原金牛农药有限公司 调整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第10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土壤污染源调查
§ 工业污染源 § 农业污染源 § 其他污染源
第10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第六章
❖ 影响土壤退化、破坏的主要因素
❖ 自然因素:干旱、洪涝、狂风、暴雨、火山、 地震等。
❖ 人为因素:在利用土壤及其环境条件时,存 在盲目性,例如 过度放牧、灌溉。采矿…
第二节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一、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类型 ❖ 1. 按影响结果与特点分为: ❖ (1)土壤污染型 ❖ 由外界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对土壤环境产
▲邢台"11.6"矿难现场地面坍塌的情况,一直波及到几百米之外的
选矿厂的尾矿 坝连环崩溃导 致泥石流
❖ 五、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1. 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 响
❖ 农田失去植被保护,水蚀、风蚀的几率增强;
❖ 土壤被压实,妨碍植物根系与大气中氧和CO2 的交换,根系向下生长的阻力增加;土壤的 渗透能力下降,形成的径流较大,加速了土 壤的侵蚀。
❖ 两个基本概念
❖ 土壤退化:土壤沙化、盐渍化、沼泽化和土 壤侵蚀等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
❖ 土壤破坏:土壤资源的损失,即被非农、林、 牧长期占用,或土壤极端退化而失去土壤肥 力的现象。
❖ 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 建设项目影响土壤环境污染的因素:建设项 目类型、污染物性质、污染源特点、污染源 排放强度、污染途径、土壤所在区域的环境 条件、土壤类型和特性。
❖ 2. 按影响时段分:
❖ 建设阶段影响、运行阶段影响、服务期满后 的影响;
❖ 或按影响时段的长短分:短期或突变影响、 长期或缓变影响。
❖ 3. 按影响方式分: ❖ 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 4. 按影响性质分:
❖ 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积累影响、协同影 响。
❖ 二、工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1. 工业废气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评价概论 教学课件

第七章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评价概论 教学课件

综合景观特征
土壤沙化程度
>60% 30%~60% 10%~30%
<10%
<5% 5%~25% 25%~50%
>50%
绝大部分土地未出现沙化,流沙分布呈斑点状 出现小片流沙,坑丛沙堆,风蚀坑 流沙面积大,坑丛沙堆密集,吹蚀强烈 密集的流动沙丘占绝对优势
潜在沙化 轻度沙化 中度沙化 强度沙化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土壤沙化现状评价
土壤沙化的评价一般选用植被覆盖度、流沙占耕地面积的比例、土壤质地以及景 观特征作为评价因子,运用相关的评价标准,采用分级评分法,将土壤沙化分为潜 在沙化、轻度沙化、中度沙化和强度沙化。土壤沙化标准见表7-3。
表7-3 土壤沙化标准
土壤沙化标准 植被覆盖度 流沙面积比例
背景值范围为M/D~M·D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土壤背景值的统计数据检验 对土壤背景值的统计数据进行检验,目的就是保证背景值的精确性。常用的检
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标准差检验 ② 4d检验法 ③ 上下层比较法 ④ 相关分析法 ⑤ 富集系数检验:利用TiO2作为内比参数,计算土壤中某元素的富集系数:
4.土壤背景值的调查
区域土壤背景值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一定时期未受污染影响的土壤中, 某种元素的平均含量。
土壤背景值的调查方法如下: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土壤是非均质的多相体系,土壤背景值的研究对象是一定范围内土壤的总体。
土壤背景值调查时,土壤采样点的分布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尽可能地远离已知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精选ppt
1
内容
▪ 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 应用实例
精选ppt
2
土壤的主要特征
▪ 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 人类环境系统是由围绕人类的各种因素,包括大
精选ppt
17
矿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损失土壤资源 ▪ 污染土壤环境 ▪ 区域环境条件改变引发土壤退化和破坏 ▪ 次生地质灾害加速土壤退化和破坏
精选ppt
18
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农业排灌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农业垦殖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精选ppt
19
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 占用土地
▪ 建设期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运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能源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精选ppt
20
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 目的——了解建设项目土壤污染现状水平,
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污染物的空间分 布;
▪ 内容:
➢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 评价因子选择 ➢ 评价标准确定 ➢ 土壤质量指数选取 ➢ 土壤质量分级 ➢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等
精选ppt
5
土壤的主要特征 土壤具有能够不断供应和
协调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
▪ 土壤具有肥力
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 能力,这是土壤区别于其
他自然体的本质特征。
▪ 土壤具有缓冲性 ▪ 土壤具有净化功能
具有抵抗、减缓土壤中酸性物 质和碱性物质的作用,对大气 降水和气温有调节和缓冲的作 用,并有调节和平衡大气环境

第六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式中:C1:农药施用一年后的残留量; 农药施用一年后的残留量; 式中: C0:土壤中农药的浓度。 土壤中农药的浓度。 农药在土壤中数年后的残留总量: 农药在土壤中数年后的残留总量:
Rn = (1 + f + f + f + L + f
2 3
n −1
)C0
式中: : 式中:n:连续施用年数
则有: 当 n → ∞ 时,则有:
土壤侵蚀现状调查与评价 土壤侵蚀现状调查 土壤侵蚀评价 土壤破坏现状调查 土壤破坏现状调查 土壤破坏评价
四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1 土壤中污染物的运动及其变化趋势预测
(1)预测污染物在土壤中累积和污染趋势的一般 ) 方法和步骤 计算土壤污染物的输入量 计算土壤污染物的输出量 计算土壤污染物的残留量 预测土壤污染趋势
对于一年的降雨有 对于一年的降雨有: 一年的降雨
R = ∑1.735 ×10
i =1 12 P 2i 0.8188 1.5 lg P
式中: : 式中:P:年降雨量 Pi:各月平均降雨量
(3)土壤可侵蚀系数 )
又称为土壤侵蚀度,是指一块长 又称为土壤侵蚀度,是指一块长22.13m坡 坡 度9%经过多年连续种植过的休耕地上每单位降 % 雨系数的侵蚀率。 雨系数的侵蚀率。
区域土壤类型特征调查 成土母质 土壤类型 土壤组成 土壤特性
2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
土壤污染源调查 土壤环境污染监测 布点、采样、 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和样品分析
评价因子的选择 基本因子有 基本因子有: 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 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汞、镉、铅、锌 有机毒物: 六六六、 有机毒物:酚、六六六、DDT、石油 、 此外:有机质、土壤质地、酸度、石灰反应、 此外:有机质、土壤质地、酸度、石灰反应、 氧化还原电位等

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 占用土地资源; ➢ 采用被石油烃污染的水源灌溉农田,挥发进入大气的
石油烃通过沉降作用进入土壤等造成土壤的污染。
16
6.3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现状调查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调查 ❖ 地质地貌 ❖ 气象气候 ❖ 水文状况 ❖ 植被状况
调查方法:资料收集法为主。
17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 人口状况 ❖ 经济状况 ❖ 交通状况 ❖ 文教卫生状况
❖ 土壤资源破坏型:由于人类活动或由其引起的自然活动, 导致土壤被占用、淹没和破坏,包括由于土壤过度侵蚀或 严重污染而使土壤完全丧失原有功能被废弃的情况。
7
2.按影响时段划分: ➢建设阶段影响: ➢运行阶段影响: ➢服务期满后影响:
或按影响时段的长短分: 短期或突变影响、长期或缓变影响。
8
3.按影响方式划分: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第6 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
Contents
6.1 土壤特征和影响的主要要素 6.2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6.3 壤环境影响评价
2
6.1 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土壤的主要特征
❖ 在人类环境系统中占据着特有的空间地位:处于 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的交接地带;
生,加速了土壤的退化和破坏。
12
4. 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农田失去植被保护,水蚀、风蚀的几率增强; ❖土壤被压实,妨碍植物根系与大气中氧和CO2的交换,
根系向下生长的阻力增加;
❖土壤的渗透能力下降,形成的径流较大,加速了土壤的
侵蚀。
13
❖农业排灌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入土壤的污染物种类、数量、途径。 ❖ 农业污染源:调查施入土壤的化肥、农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方法: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状况
l 农林牧副渔业的土地利用面积 l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单产及耕作制度; l 城镇工矿、交通占地;
l 水土流失量、土壤侵蚀类型及侵蚀的程度;
l 土壤的退化情况(荒漠化、酸化、盐碱化);
l 土壤环境背景资料。
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l 土壤是地表具有肥力、可以生长植物的疏 松表层,是陆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主要环节;
l 土壤是开放的系统、与外界不断进行着物质 能量的交换; l土壤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
土壤的自净作用
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群落的降解、转化及
生物固定作用; 植物根系的吸收、转化、降解与合成; 土壤中有机、无机胶体的吸附、配位和沉淀作用; 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 土壤的机械阻留作用; 土壤的气体扩散作用。
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占用土地(永久性影响); 建设期间,土地大量裸露,土壤极易受到侵蚀; 使用期间:机动车排放的废气为大气酸沉降准备了物 质基础,酸沉降将导致土壤的酸化。
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在石油的开采、炼制、贮运、使用的过程中,原油和 各种油制品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造成污染; 占用土地资源; 采用被石油烃污染的水源灌溉农田,挥发进入大气的 石油烃通过沉降作用进入土壤等造成土壤的污染。 END Thank you!
固体废物污染型:固体废弃物的大气风化、降水溶解等。
6-2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类型
按影响结果与特点分 土壤污染型:由外界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对土 壤环境产生化学性、物理性或生物性污染危害。 土壤退化型: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壤中各组分 之间,或土壤与其它环境要素之间的正常自然物 质、能量循环过程遭到破坏,而引起土壤肥力、 土壤质量和承载力下降的影响。 土壤资源破坏型:由于人类活动或由其引起的自 然活动,导致土壤被占用、淹没和破坏,包括由 于土壤过度侵蚀或严重污染而使土壤完全丧失原 有功能被废弃的情况
工业废气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工业废气中的污染物,通过降水、扩散和重力作 用降落至地面,渗透进入土壤,进而污染土壤环境。 工业废水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经过处理或未处理)工业废水,用于灌溉农田或排 入河流、湖泊后再作为农业灌溉用水,都会使土壤受 到污染。 工业废水处理产生的活性污泥排入土壤,污泥与土壤 的相互作用,会使土壤的性质及元素分布和分配发生 变化,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周围的环境。
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p154-155 self-read 5 m)
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农田失去植被保护,水蚀、风蚀的几率增强; 土壤被压实,妨碍植物根系与大气中氧和CO2的交换, 根系向下生长的阻力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下降,形 成的径流较大,加速了土壤的侵蚀。 农业排灌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土壤排水系统可缓解土壤的盐渍化,使土壤的 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土壤不易受侵蚀,土地平展,易 于机械化耕作,干旱的危险少;减少水饱和土壤的面 积,减轻内涝的危险。 不利影响:排水强度过高,会加快地表径流,河道洪 峰提前出现,会增加泛滥的危险;土壤的质量下降; 次生盐渍化;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第 六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 表层,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 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 空气(气相物质)等组成。本章主要介绍重大建设项目对 土壤环境影响的识别、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的预测和评价 方法。
⑥ 给出明确结论和污染防治措施
6-1 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 的主要因素
土壤的主要特征
在人类环境系统中占据着特有的空间地位:处于大气圈、 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的交接地带; 具有肥力:具有能够不断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必需养 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区别于其他自然 体的本质特征。) 具有缓冲性 具有净化功能
② 当地的土壤及环境资料,包括各环境要素、土壤类型、土地
利用现状、农作物种类、产量和质量、植被、土壤中有关污染 物的环境标准和卫生标准,土壤污染的背景值。
③ 土壤污染源的排污情况;
④ 绘制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图,分析土壤污染程度并计算其面积;
⑤ 根据污染物的数量、性质、环境特点、土壤性质、环境标准,
以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规律,分析污染物积累趋势、 估算土壤容量、预测土壤质量变化及规律;
土壤的环境影响评价比大气、水体等的影响评价更 为复杂 特点:土壤的空间分异大、均一性差,使得对比和确 定统一的环境质量标准很困难 ;
源:土壤污染是多要素、多途径作用的结果,地表水、 地下水、大气污染都会导致土壤污染。
过程:物质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过程极为复杂,要弄 清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累积量、可给量、容量等很困难 ; 汇:需要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对植物的 可给性,以及在作物各部位的积累等问题 ;
两个基本概念
土壤退化:土壤沙化、盐渍化、沼泽化和土壤侵蚀等引起 的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 土壤破坏:土壤资源的损失,即被非农、林、牧长期占用, 或土壤极端退化而失去土壤肥力的现象。
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建设项目影响土壤环境污染的因素:建设项目类型、污染 物性质、污染源特点、污染源排放强度、污染途径、土壤 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土壤类型和特性。 影响土壤退化、破坏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干旱、洪涝、狂风、暴雨、火山、地震等。 人为因素:在利用土壤及其环境条件时,存在盲目性,例 如 过度放牧、灌溉。采矿…
(3)样品制备: 土样运回实验室,摊在塑料薄膜或搪瓷盘内,风干后,去 除杂物,用木棍在木板上碾细,过10目尼龙筛。将过筛样品 用四分法取100g左右,用玻璃研钵研磨,再过100目尼龙筛, 然后分装,备用。 (4)样品分析: 按照已选定分析项目和方法,对制备好的土样进行分析, 注意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的统一性。
调查方法:资料收集法为主。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人口状况 经济状况
交通状况
文教卫生状况 区域土壤类型特征调查 成土母质:成土母岩和成土母质 土壤类型:土类名称、分布面积 土壤组成:矿物质、有机质、NPK,主要微量元素 土壤特性: pH, Eh, 质地,土壤结构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项目占地面积、地形和土壤类型;挖方和弃方量;可能 破坏的植被面积和类型;对生态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2)侵入土壤的污染物类型、数量、性质及污染面积。
(3)土地容纳能力及现有的环境容量。
(4)土壤的环境功能。
2 土壤环境评价内容和深度
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
① 收集和掌握工程、水、气、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资料;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类型
按影响时段分:建设阶段影响、运行阶段影响、服务 期满后的影响;或按影响时段的长短分:短期或突变 影响、长期或缓变影响。 按影响方式分: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按影响性质分: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积累影响、 协同影响。(p149)
工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6-3 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现状调查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土壤退化现状评价
现状调查 1、土壤环境调查的范围 包括水、大气等污染源可能污染的范围,一般包括水、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调查范围,灌溉区和固体废弃物堆 放场附近。
2、调查内容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调查 地质地貌:区域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基本情况;地 貌类型和形态特征。 气象气候:风向、风速、降水、蒸发,干旱、润湿等气 候类型和气象要素。 水文状况:水系分布情况、河流湖泊水文及其季节、年 际和区内空间变化情况;地下水类型、水文地质状况、 水化学状况等。 植被状况:植被类型、结构、分布及其特点,植被覆盖 度等。
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土壤环境评价的目的
根据建设项目和环境条件,作到预防为主, 查清和预测污染因素对土壤环境可能产生的影 响,对其做出评价;同时,预测和评价工程的 不同阶段(施工、运营和服务期满后)对土壤环境 影响的范围、程度和变化趋势,提出有效的防 治对策。
常的元素含量。
2、土壤环境污染监测
(1)布点:一般采用网格法(布点多,分布均匀)。 (2)采样 对角线取样:适宜污水灌溉的田块,由田块的进水口向对角引一 斜线,在对角线上取3—5个点; 梅花型取样:适宜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 一般采5—10个样点; 棋盘式取样:适宜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较方正,但土壤 不均匀的水型污染土壤的田块,一般取10个以上样点; 蛇型取样和随机取样: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地块,采样 点较多; 扇型采样:适宜于在工厂周围的大气型污染的田块。
评价程序
四个阶段: l 准备阶段: 了解工程和环境、了解法规和标准、 确定评价等级、进行工程分析; l 调查、监测: 资料收集、公众调查、现场监测、完 成大纲 l 预测、评价、对策 l 编写报告书和环境执行计划
土壤环境评价的等级和内容
1 评价等级的划分 l 分为三级,但国家尚没有推荐的行业导则。 l 原则上,与影响土壤环境的其它环境因素相联系,即与水、 气评价相协调。 很多情况下,与水或大气的评价等级相协调, 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 l 分级考虑的因素:
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农业垦殖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化肥的使用逐渐改变土壤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土壤酸化; 有机C、N的消减;增加包括重金属、有机化合毒物以及 放射性物质在内的污染物; 城市生活垃圾的施用:可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物理 性质,但也易带来重金属等污染; 新耕地的开辟:焚烧草被灌丛可促使土壤的肥沃化,但 也造成一些直接养分的减少和土壤腐植质的损失,同时 也可引发严重的水蚀和风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