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区别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摘要:一、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的区别1.定义与特点2.应用领域二、取向硅钢的矫顽力1.取向硅钢的定义2.取向硅钢的矫顽力影响因素3.取向硅钢的矫顽力测量方法三、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1.无取向硅钢的定义2.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影响因素3.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测量方法四、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的比较1.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的差异2.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的优劣五、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1.根据需求选择2.考虑矫顽力因素3.综合比较选择正文:一、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的区别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是两种常见的硅钢类型,它们在性能和应用领域上有一定的区别。

取向硅钢是指在钢铁中加入硅元素,并通过特殊的工艺加工,使硅元素在钢铁中呈有序排列的晶体结构。

这种结构有助于提高钢铁的磁性能,使取向硅钢广泛应用于变压器、发电机等电力设备中。

而无取向硅钢是指在钢铁中加入硅元素,但硅元素在钢铁中排列无序。

虽然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比取向硅钢差,但其成本较低,因此广泛应用于电机、电器等一般电气设备中。

二、取向硅钢的矫顽力取向硅钢的矫顽力是指在一定的磁场强度下,使取向硅钢中的磁畴转向所需的最小磁场强度。

取向硅钢的矫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硅含量、晶粒尺寸、冷却速度等。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可以调整取向硅钢的矫顽力。

取向硅钢的矫顽力通常用磁化强度和磁滞损耗来表示。

三、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是指在一定的磁场强度下,使无取向硅钢中的磁畴转向所需的最小磁场强度。

与取向硅钢相比,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较低,因为其结构中硅元素的排列无序,导致磁畴的转向容易发生。

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同样受到硅含量、晶粒尺寸、冷却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四、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的比较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差异主要来自于它们晶体结构的不同。

取向硅钢的有序晶体结构使得磁畴的转向更加困难,从而具有较高的矫顽力。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区别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区别

1,从化学成分讲,取向硅钢的硅含量比的硅含量要高(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含硅量%%,冷轧取向硅钢片含硅量在%以上。


无取向硅钢是用在电机等旋转的设备中,分为铁芯和转子,为了在旋转过程容易被磁化,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因此,要求其在旋转过程中的每一个角度都容易被磁化,所以要求无取向硅钢中晶粒取向分布均匀;而对于取向硅钢而言,需要高磁感且不需要转动,所以其织构基本为Goss。

2,用途,取向硅钢主要做变压器,主要做电机
3,内部结构,取向硅钢的晶粒是基本朝一个方向的,所以叫取向,,晶粒排布杂乱无章,所以取向硅钢热损耗小,无取向硅钢热损耗大。

4,制造工艺也不一样,取向硅钢比无取向硅钢要复杂的多
5,机械性能
6,厚度,取向硅钢厚度在毫米,无取向硅钢厚度在、铁损低。

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以铁损值划分牌号,铁损越低,牌号越高,质量也高。

B、磁感应强度高。

在相同磁场下能获得较高磁感的硅钢片,用它制造的电机或变压器铁芯的体积和重量较小,相对而言可节省硅钢片、铜线和绝缘材料等。

C、叠装系数高。

硅钢片表面光滑,平整和厚度均匀,制造铁芯的叠装系数提高。

D、冲片性好。

对制造小型、微型电机铁芯,这点更重要。

E、表面对绝缘膜的附着性和焊接性良好,能防蚀和改善冲片性。

F、磁时效现象小
G、硅钢片须经退火和酸洗后交货。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硅钢是一种普遍应用于电力设备和电子设备的重要材料,它具有优异的电磁性能和机械性能。

在硅钢的应用中,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是两种常见的类型,它们在磁性能和矫顽力方面有所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磁性能。

取向硅钢是通过热处理和轧制等工艺将普通硅钢中的晶粒取向在同一方向上,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较低的磁滞损耗。

与之相比,无取向硅钢的晶粒取向是随机的,磁导率和磁滞损耗相对较低。

因此,取向硅钢在电力变压器等高频率应用中具有更好的磁性能。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矫顽力。

矫顽力是指材料抵抗磁场导致的磁滞现象的能力。

取向硅钢矫顽力相对较高,能够有效降低磁滞损耗,并改善设备的工作效率。

而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相对较低,会造成较高的磁滞损耗,引起额外的能量损失。

因此,在追求高效能电器设备时,取向硅钢是更好的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选用适当的硅钢材料需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性能要求来确定。

如果需要高频率应用,取向硅钢能够实现更好的磁性能;而对于低频率应用,无取向硅钢也可以满足需求。

在选材时,还需兼顾成本和生产难易度等因素。

需要提醒的是,为了保证硅钢的优异性能,需要特殊的材料制备工艺和精湛的生产技术。

因此,在推动硅钢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材料制备和加工技术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在磁性能和矫顽力方面有所差异。

选择适合的硅钢材料需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和性能要求来确定。

努力提高硅钢制备和加工技术水平,将有助于推动硅钢产业的发展,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无取向硅钢片

无取向硅钢片

无取向硅钢片硅钢俗称矽钢片或硅钢片,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亦是产量最大的金属功能材料,其产量约占世界钢材产量的1%,它是含硅0.8,-4.8,的硅铁合金,经热、冷轧成厚度在1mm以下的硅钢薄板。

加入硅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降低矫顽力、铁芯损耗(铁损)和磁时效,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

一、硅钢片分类:A、硅钢片按其含硅量不同可分为低硅和高硅两种。

低硅片含硅2.8,以下,它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主要用于制造电机,俗称电机硅钢片;高硅片含硅量为2.8,-4.8,,它具有磁性好,但较脆,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铁芯,俗称变压器硅钢片。

两者在实际使用中并无严格界限,常用高硅片制造大型电机。

B、按生产加工工艺可分热轧和冷轧两种,冷轧又可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

冷轧片厚度均匀、表面质量好、磁性较高,因此,随着工业发展,热轧片有被冷轧片取代之趋势(我国已经明确要求停止使用热轧硅钢片,也就是前期所说的:以冷代热:)。

二、无取向硅钢片的定义:无取向硅钢片是按照一定生产工艺,形成无取向性变形织构结晶结构的硅钢片。

三、无取向硅钢片和取向硅钢片的关系:1、二者都是冷轧硅钢片,但含硅量不同。

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含硅量0.5%-3.0%,冷轧取向硅钢片含硅量在3.0%以上。

2、生产工艺及性能的不同:无取向硅钢片较取向硅钢片工艺要求相对较低。

无取向硅钢片是将钢坯或连铸坯热轧成厚度约2.3mm带卷。

制造低硅产品时,热轧带卷酸洗后一次冷轧到 0.5mm厚。

制造高硅产品时,热轧带酸洗后(或先经800,850?常化后再酸洗),冷轧到0.55或0.37mm厚,在氢氮混合气氛连续炉中850?退火,再经6,10,小压下率冷轧到0.50或0.35mm厚。

这个小压下率的冷轧可使退火时晶粒长大,铁损降低。

这两种冷轧板都在20,氢氮混合气氛下连续炉中850?最终退火,然后涂磷酸盐加铬酸盐的绝缘膜。

经冷轧至成品厚度,供应态多为0.35mm 和0.5mm厚的钢带。

硅钢片取向和无取向

硅钢片取向和无取向

电工用硅钢薄板俗称矽钢片或硅钢片。

顾名思义,它是含硅高达0.8%-4.8%的电工硅钢,经热、冷轧制成。

一般厚度在1mm以下,故称薄板。

硅钢片广义讲属板材类,由于它的特殊用途而独立一分支。

电工用硅钢薄板具有优良的电磁性能,是电力、电讯和仪表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磁性材料。

(1)硅钢片的分类A、硅钢片按其含硅量不同可分为低硅和高硅两种。

低硅片含硅2.8%以下,它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主要用于制造电机,俗称电机硅钢片;高硅片含硅量为2.8%-4.8%,它具有磁性好,但较脆,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铁芯,俗称变压器硅钢片。

两者在实际使用中并无严格界限,常用高硅片制造大型电机。

B、按生产加工工艺可分热轧和冷轧两种,冷轧又可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

冷轧片厚度均匀、表面质量好、磁性较高,因此,随着工业发展,热轧片有被冷轧片取代之趋势(我国已经明确要求停止使用热轧硅钢片,也就是前期所说的"以冷代热")。

(2)硅钢片性能指标A、铁损低。

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以铁损值划分牌号,铁损越低,牌号越高,质量也高。

B、磁感应强度高。

在相同磁场下能获得较高磁感的硅钢片,用它制造的电机或变压器铁芯的体积和重量较小,相对而言可节省硅钢片、铜线和绝缘材料等。

C、叠装系数高。

硅钢片表面光滑,平整和厚度均匀,制造铁芯的叠装系数提高。

D、冲片性好。

对制造小型、微型电机铁芯,这点更重要。

E、表面对绝缘膜的附着性和焊接性良好。

F、磁时效现象小G、硅钢片须经退火和酸洗后交货。

(一)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GB5212-85)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以含碳损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作材质,经热轧成厚度小于1mm的薄板。

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也称热轧硅钢片。

热轧硅钢片按其合硅量可分为低硅(Si≤2.8%)和高硅(Si≤4.8%)两种钢片。

(二)电工用冷轧硅钢薄板(GB2521-88)用含硅0.8%-4.8%的电工硅钢为材质,经冷轧而成。

冷轧硅钢片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钢带。

有取向、无取向硅钢片

有取向、无取向硅钢片

无取向硅钢片硅钢俗称矽钢片或硅钢片,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亦是产量最大的金属功能材料,其产量约占世界钢材产量的1%,它是含硅0.8%-4.8%的硅铁合金,经热、冷轧成厚度在1mm以下的硅钢薄板。

加入硅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降低矫顽力、铁芯损耗(铁损)和磁时效,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

一、硅钢片分类:A、硅钢片按其含硅量不同可分为低硅和高硅两种。

低硅片含硅2.8%以下,它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主要用于制造电机,俗称电机硅钢片;高硅片含硅量为2.8%-4.8%,它具有磁性好,但较脆,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铁芯,俗称变压器硅钢片。

两者在实际使用中并无严格界限,常用高硅片制造大型电机。

B、按生产加工工艺可分热轧和冷轧两种,冷轧又可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

冷轧片厚度均匀、表面质量好、磁性较高,因此,随着工业发展,热轧片有被冷轧片取代之趋势(我国已经明确要求停止使用热轧硅钢片,也就是前期所说的"以冷代热")。

二、无取向硅钢片的定义:无取向硅钢片是按照一定生产工艺,形成无取向性变形织构结晶结构的硅钢片。

三、无取向硅钢片和取向硅钢片的关系:1、二者都是冷轧硅钢片,但含硅量不同。

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含硅量0.5%-3.0%,冷轧取向硅钢片含硅量在3.0%以上。

2、生产工艺及性能的不同:无取向硅钢片较取向硅钢片工艺要求相对较低。

无取向硅钢片是将钢坯或连铸坯热轧成厚度约2.3mm带卷。

制造低硅产品时,热轧带卷酸洗后一次冷轧到 0.5mm厚。

制造高硅产品时,热轧带酸洗后(或先经800~850℃常化后再酸洗),冷轧到0.55或0.37mm厚,在氢氮混合气氛连续炉中850℃退火,再经6~10%小压下率冷轧到0.50或0.35mm厚。

这个小压下率的冷轧可使退火时晶粒长大,铁损降低。

这两种冷轧板都在20%氢氮混合气氛下连续炉中850℃最终退火,然后涂磷酸盐加铬酸盐的绝缘膜。

经冷轧至成品厚度,供应态多为0.35mm和0.5mm厚的钢带。

取向片与无取向硅钢片的差异

取向片与无取向硅钢片的差异

学习资料取向硅钢片与无取向片有何不同?一、二者都是冷轧硅钢片(矽钢片),但含硅量不同。

冷轧无取向硅钢片(矽钢片)含硅量0.5%-3.0%,冷轧取向硅钢片(矽钢片)含硅量在3.0%以上。

二、生产工艺及性能的不同:无取向硅钢片(矽钢片)较取向硅钢片(矽钢片)工艺要求相对较低。

无取向硅钢片(矽钢片)是将钢坯或连铸坯热轧成厚度约2.3mm带卷。

制造低硅产品时,热轧带卷酸洗后一次冷轧到0.5mm厚。

制造高硅产品时,热轧带酸洗后(或先经800~850℃常化后再酸洗),冷轧到0.55或0.37mm厚,在氢氮混合气氛连续炉中850℃退火,再经6~10%小压下率冷轧到0.50或0.35mm厚。

这个小压下率的冷轧可使退火时晶粒长大,铁损降低。

这两种冷轧板都在20%氢氮混合气氛下连续炉中850℃最终退火,然后涂磷酸盐加铬酸盐的绝缘膜。

经冷轧至成品厚度,供应态多为0.35mm和0.5mm厚的钢带。

冷轧无取向硅钢的Bs 高于取向硅钢。

取向硅钢片(矽钢片)要求钢中氧化物夹杂含量低,并必须含有C0.03~0.05%和抑制剂(第二相弥散质点或晶界偏析元素)。

抑制剂的作用是阻止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和促进二次再结晶的发展,从而获得高的(110)[001]取向。

抑制剂本身对磁性有害,所以在完成抑制作用后,须经高温净化退火。

采用第二相抑制剂时,板坯加热温度必须提高到使原来粗大第二相质点固溶,随后热轧或常化时再以细小质点析出,以便增强抑制作用。

冷轧成品厚度为0.28、0.30或0.35mm。

冷轧取向薄硅钢带是将0.30或0.35mm厚的取向硅钢带,再经酸洗、冷轧和退火制成。

与冷轧无取向硅钢相比,取向硅钢要比无取向硅钢铁损低很多,磁性具有强烈的方向性;在易磁化的轧制方向上具有优越的高磁导率与低损耗特性。

取向钢带在轧制方向的铁损仅为横向的1/3,磁导率之比为6:1,其铁损约为热轧带的1/2,磁导率为后者的2.5倍。

简单的说,取向片由于其比无取向片具有更好的导磁性能,更低的“铁损值”。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硅钢的概述
2.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的定义及区别
3.矫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4.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比较
5.结论
正文
一、硅钢的概述
硅钢,又称电工钢,是一种具有高磁导率、低磁损的特殊钢材,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电机等电磁设备。

硅钢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

二、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的定义及区别
1.取向硅钢:在制造过程中,通过特定的工艺使硅钢的磁畴取向,从而提高磁导率和降低磁损。

取向硅钢具有较高的磁性能,但价格相对较高。

2.无取向硅钢:与取向硅钢相比,无取向硅钢在制造过程中没有特定的磁畴取向工艺,其磁性能相对较低,但价格较低。

三、矫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矫顽力,又称剩磁,是指在磁场中,材料去除磁场后剩余的磁感应强度。

矫顽力是衡量材料磁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受以下因素影响:
1.材质:不同材料的矫顽力差异较大,一般来说,磁性材料具有较高的矫顽力。

2.制造工艺:制造工艺对材料的矫顽力有很大影响,如取向硅钢的磁
畴取向工艺可以提高其矫顽力。

3.磁场强度:磁场强度对矫顽力也有一定影响,磁场强度越大,矫顽力越高。

四、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比较
由于取向硅钢在制造过程中有磁畴取向工艺,其矫顽力相对较高,磁性能较好。

而无取向硅钢没有磁畴取向工艺,其矫顽力相对较低,磁性能较差。

五、结论
硅钢在电磁设备制造中具有重要作用,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各有优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
钢区别
精品文档
1,从化学成分讲,取向硅钢的硅含量比无取向硅钢的硅含量要高(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含硅量0.5%-3.0%,冷轧取向硅钢片含硅量在3.0%以上。


无取向硅钢是用在电机等旋转的设备中,分为铁芯和转子,为了在旋转过程容易被磁化,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因此,要求其在旋转过程中的每一个角度都容易被磁化,所以要求无取向硅钢中晶粒取向分布均匀;而对于取向硅钢而言,需要高磁感且不需要转动,所以其织构基本为Goss。

2,用途,取向硅钢主要做变压器,无取向硅钢主要做电机
3,内部结构,取向硅钢的晶粒是基本朝一个方向的,所以叫取向,无取向硅钢,晶粒排布杂乱无章,所以取向硅钢热损耗小,无取向硅钢热损耗大。

4,制造工艺也不一样,取向硅钢比无取向硅钢要复杂的多
5,机械性能
6,厚度,取向硅钢厚度在0.23-0.35毫米,无取向硅钢厚度在0.35-0.65
A、铁损低。

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以铁损值划分牌号,铁损越低,牌号越高,质量也高。

B、磁感应强度高。

在相同磁场下能获得较高磁感的硅钢片,用它制造的电机或变压器铁芯的体积和重量较小,相对而言可节省硅钢片、铜线和绝缘材料等。

C、叠装系数高。

硅钢片表面光滑,平整和厚度均匀,制造铁芯的叠装系数提高。

D、冲片性好。

对制造小型、微型电机铁芯,这点更重要。

E、表面对绝缘膜的附着性和焊接性良好,能防蚀和改善冲片性。

F、磁时效现象小
G、硅钢片须经退火和酸洗后交货。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