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输血工作总结(十二篇)

输血工作总结(十二篇)

输血工作总结(十二篇)输血工作总结篇一履职评价输血科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危,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血液资源及确保临床的用血安全尤其重要。

几年来我院迅速发展,为配合临床工作,输血科同样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和责任。

根据我院38号文件要求,结合科室年度目标任务对履职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如下:一、管理能力1、医疗质量:2014年1-9总计费元,发血袋比2013年同期增加。

成分率100%。

2、医疗安全:无差错无纠纷,无临床科室投诉。

认真+责任:一定要做到零差错率。

全面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血液质量万无一失。

输血工作是细活,因为也许你节省的是一个环节,可是付出的代价也许就是生命!今年修订了工作制度规范,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

参加了_临床检验中心全国血液相容性试验室间质评活动,都以满分的成绩顺利通过所有的测评。

完成对全院医务人员的输血培训,为确保医疗安全提供了保障。

坚持质量改进持续化,加强每天自查,有效控制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临床输血安全。

3、专科建设:完成科室人员培训。

业务收入比同期增加。

无差错无纠纷,无临床科室投诉。

4、危机应对:与上级积极沟通及时上报,与血站、临床、患者积极沟通。

积极配合临床,科学合理的利用血液资源,做好输血服务。

1要求临床医生严格掌握血液制品的使用适应证。

输血是双刃剑,能挽回生命的同时也会存在更多的隐患!今年供血仍然紧张(o 型),①与临床医务人员的沟通:输血科对输血、献血工作进行解释和宣传工作。

规范临床医生合理、有效、安全的输血。

② 做好与血站的沟通工作,与中心血站开展业务交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做好临床输血工作。

③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对于患者关于输血方面的咨询,输血科耐心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一、技术能力1、主任:本科,副高,市学会任职。

2、新项目、技术水平:开展卡式血型、卡式配型。

rh(-)确认4例,疑难配血1例。

论文1篇(统计源)。

三、医德医风我非常热爱本职工作,能够严以律己,与同事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保持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力争把领导分配的每一项任务做好。

输血科工作计划

输血科工作计划

输血科工作计划
《输血科工作计划》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科作为重要的医疗科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输血科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输血科需要制定严格的输血管理规定。

这包括建立输血科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质控体系,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患者输血资料档案,做好输血前的筛查和确认工作,以防止输血反应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其次,输血科需要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

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此外,输血科还需要定期对设备和物品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输血设施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最后,输血科还需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输血服务。

总之,《输血科工作计划》不仅要求输血科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还需要注重细节和精准操作,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只有这样,输血科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医疗救治中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

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

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2006年4月17日,鲁卫医发〔2006〕12号)一、总则㈠医院输血科基本标准,是输血科(血库)执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是对医院输血科(血库)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包括医院输血科(血库)功能、任务、科室设备、房屋设施与卫生学要求、人员配备、仪器设备、业务管理、业务技术范围、质量管理和质量考核指标等。

㈡医院输血科(血库)应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强制性国家标准、卫生行业标准。

㈢医院输血科(血库)是医院开展输血检测诊疗活动的科室,严禁违规自采自供血液和分离血液成分。

二、医院输血管理组织与职责㈠输血管理组织二级及以上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

二级以下医院成立输血管理领导小组。

㈡人员组成委员会(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和医务处(科)、输血科及有关临床科室主任及专家组成,人数可视医院规模、性质和输血科(血库)任务而定。

㈢职责1.负责临床输血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

2.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

3.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的重大问题。

三、科室设置㈠输血科:三级医院(综合性医院和部分专科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设立独立输血科。

㈡血库:二级以下医院(综合性医院和部分专科医院)设立血库。

四、输血科(血库)的功能与任务㈠认真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㈡在院长的领导下和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的指导、监督下,负责对临床用血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

㈢根据本院医疗需要,定期向辖区献血办公室或供血单位申报用血计划,储存必备的血液,保证临床医疗用血,储血量一般应不少于3天的急救用血量。

㈣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临床输血开展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筛选及与输血相关的实验诊断。

㈤配合临床开展输血及血液治疗,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自身输血和输血新技术,宣传现代输血专业知识和进行临床输血技术指导。

㈥对输血工作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医院输血科临床用血满意度调查研究

医院输血科临床用血满意度调查研究

医院输血科临床用血满意度调查研究王端振【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临床用血的满意程度, 掌握医务人员和患者或患者家属对血液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需求.方法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和2017年在本院接受治疗并进行输血的患者及家属用血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血液提供的及时性\"满意占比最高, 为100.0%;\"血液提供的满足率\"最低, 为82.4%;对于工作人员态度满意情况, 医护人员和患者或患者家属满意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医院在临床用血管理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 满意度较高;基层输血科加强了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 增加与其他医院输血科、菏泽中心血站的合作和交流;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相关知识的培训, 改善服务态度.%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doctors, patients and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to the hospital's clinical blood use, and to master their needs for bl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Method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were used to survey and analyz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doctors, patients and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to clinical blood use. Results \"Timeliness of blood supply\"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with 100.0%; \"Blood supply satisfaction rate\" accounted for the lowest proportion with 82.4%;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doctors, patients and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The hospital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blood use. The basic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has strengthened the publicity of blood donation without compensation and increased 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withother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s of hospitals and Heze blood stations center. The department has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he related knowledge of clinical blood use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期刊名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8(030)004【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临床用血;满意度;问卷调查【作者】王端振【作者单位】巨野县人民医院,山东菏泽 274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血液只能由具有采供血资质的单位提供[1]。

科室输血培训计划表

科室输血培训计划表

科室输血培训计划表一、培训目的通过本次培训活动,使全体医务人员了解输血知识、掌握输血操作技能,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准确、及时,并能有效应对常见的输血并发症。

二、培训对象全院医务人员,包括临床一线医生、护士、技术人员。

三、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2. 实践操作培训: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技能的训练和提升。

四、培训内容1. 输血知识:- 血液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 输血指征和禁忌症;- 输血前、中、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输血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2. 输血安全:- 输血的医学伦理和法律责任;- 输血操作的标准流程及安全规范;- 输血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输血品质控制和质量安全管理。

3. 输血操作技能:- 输血前准备工作;- 输血器材选择和准备;- 输血操作流程;- 输血结束后的处理工作。

五、培训时间拟定为连续三天的培训时间,每天进行8小时的培训活动。

六、培训计划第一天:上午:开班典礼,讲座《血液学基础知识》下午:讲座《输血知识与技能培训》,研讨会第二天:上午:实地参观输血设备,了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下午:实践操作培训,进行模拟实验操作第三天:上午:讲座《输血安全与管理》,培训总结下午:进行模拟操作考核,结业典礼七、培训考核1. 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需通过培训结束后的模拟操作考核,通过考核方可获得培训结业证书。

2. 考核内容包括:输血前准备工作、输血器材选择和准备、输血操作流程、输血结束后的处理等,考核合格标准为达到90%以上的正确率。

八、培训材料培训材料包括PPT讲义、操作手册、视频教程等资料,并为每位参训人员准备相应的资料和参考书籍。

九、培训讲师培训讲师由相关专业教授、主任医师等专业人员担任,以确保培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十、培训经费培训经费由医院财务部门统一安排,包括讲师费、场地租赁费、培训材料费等。

十一、培训效果评估根据培训结束后的考核情况、学员的反馈和实际工作表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以进一步完善培训计划和提高培训质量。

(输血医学科)临床重点学科评审标准2019版

(输血医学科)临床重点学科评审标准2019版

海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输血科)评分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20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5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占30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5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三、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四、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执业地点所在医院的人员。

五、此标准用于答辩评比。

标注*项需提供相关原始资料的复印件,并经所在医院盖章确认(如所提供的原始材料不明确,视为无
效)。

六、申报本标准评审的医疗机构输血科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所属医院为二级、三级医院。

(二)申报的输血科应该是独立建制的学科(Ⅲ级重点专科除外)。

(三)学科带头人是本科室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水平高、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第一负责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输血科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

输血科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

输血科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
输血科科室发展规划
一.学术队伍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
1.以人为本,不断培养和引进输血检验专业人才,向院里申请引进医学检验或临床输血检验本科人才两名,主要培养方向为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与临床输血质量目标软件建设与发展;
2.主动适应临床输血治疗需求,积极学习、引进输血专业国内先进技术与业务,每年有计划的短期外出学习2-3次,主要学习临床输血过程质量安全管理、输血实验室功能建设与质量保证;
3.积极响应卫生部临床输血专业人员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培养科室人员完成输血专科培训与考核。

二.专科发展总体目标与具体任务:
1.按照三级医院标准,逐步完善科室服务功能和软件建设,达到相应标准;
2.强化科室业务和技能学习,加强科室基本技能和基本业务的稳步开展,满足临床供血需求;
3.积极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工作,完善科室质量管理,稳步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技能;
4.根据地区和临床的需求,逐步开展“新生儿溶血病筛查”“疑难配血”“特殊血型鉴定”等临床输血专业相关项目;
三.科研工作与业务创新:
1.根据专业特点,加强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科室软件管理的同时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确保我科室在本地区的“重点专科”专业水平;
2.有计划的申请输血相关科室人员外出学习与培训,每年度4-5人次,及时更新知识学习输血新技术新方法更新输血观念,为科研工作和业务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3.完成实验室“新生儿溶血病筛查”“疑难配血”“特殊血型鉴定”等临床输血专业相关项目;
4.有计划地开展自体输血技术。

四:需要医院协调解决的问题:
1.引进两名本科专业人才;
2.每年短期外出培训学习2-3次、长期(6个月-1年)外出培训1次。

医院输血科的具体工作计划

医院输血科的具体工作计划

医院输血科的具体工作计划
1. 了解病人的输血需求,准备相关输血材料和设备。

2. 进行输血前的患者评估和血液检测,确保匹配合适的血液和减少输血风险。

3. 根据医生的处方,准备并核对输血所需的血液制品。

4. 确保输血操作符合医疗质量和安全规范,遵守输血操作程序。

5. 监测病人在输血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及时处理可能的输血反应。

6. 输血后收集并处理输血相关的医疗废物,确保环境卫生和安全。

7. 记录输血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观察结果,编制输血记录和报告。

8. 参与输血科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保障输血工作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科科室发展规划
一.学术队伍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
1.以人为本,不断培养和引进输血检验专业人才,向院里申请引进医学检验或临床输血检验本科人才两名,主要培养方向为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与临床输血质量目标软件建设与发展;
2.主动适应临床输血治疗需求,积极学习、引进输血专业国内先进技术与业务,每年有计划的短期外出学习2-3次,主要学习临床输血过程质量安全管理、输血实验室功能建设与质量保证;
3.积极响应卫生部临床输血专业人员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培养科室人员完成输血专科培训与考核。

二.专科发展总体目标与具体任务:
1.按照三级医院标准,逐步完善科室服务功能和软件建设,达到相应标准;
2.强化科室业务和技能学习,加强科室基本技能和基本业务的稳步开展,满足临床供血需求;
3.积极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工作,完善科室质量管理,稳步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技能;
4.根据地区和临床的需求,逐步开展“新生儿溶血病筛查”“疑难配血”“特殊血型鉴定”等临床输血专业相关项目;
三.科研工作与业务创新:
1.根据专业特点,加强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科室软件管理的同时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确保我科室在本地区的“重点专科”专业
水平;
2.有计划的申请输血相关科室人员外出学习与培训,每年度4-5人次,及时更新知识学习输血新技术新方法更新输血观念,为科研工作和业务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3.完成实验室“新生儿溶血病筛查”“疑难配血”“特殊血型鉴定”等临床输血专业相关项目;
4.有计划地开展自体输血技术。

四:需要医院协调解决的问题:
1.引进两名本科专业人才;
2.每年短期外出培训学习2-3次、长期(6个月-1年)外出培训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