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激素治疗怎么做-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激素使用

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激素使用

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激素使用方法个人总结1、面神经麻痹:可用地塞米松5-10mg/天静脉注射;或泼尼松20-30mg/天,晨一次顿服,一周后渐停用;由带状疱疹引起者,皮质类激素联合阿昔洛韦0.2g,每日5次,连服7-10天。

2、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期患者无肾上腺皮质激素禁忌者可以应用地塞米松10-15mg或者甲基泼尼松龙500-10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5天后逐步减量,以后改为口服强的松30-50mg,隔日服用。

视病情逐渐减量,疗效在一个月左右,然而,大剂量激素对本病的疗效有待证实。

3、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国内仍在广泛应用激素治疗,效果也较好,一般应用3-4周后逐步减量。

4、急性脊髓炎:急性期,可采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短期冲击治疗,500—1000mg/d,使用3-5天,有可能控制病情进展。

也可用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天左右为一疗程。

上述方法结束后改用泼尼松口服,按每公斤体重1mg或通常成人以60mg开始计算,逐渐减量停用。

5、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地塞米松因不良反应弱,为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治疗中常用药物。

临床多用10-20mg/天,每日一次,静脉滴注,连用10-14天。

而后改为口服泼尼松30-50mg,每日一次,病情稳定后每三天减-10mg,直到停止。

2)甲泼尼龙:抗炎作用是所以激素中最强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严重时可采用冲击疗法吧,用量为500-10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3天,而后改为口服泼尼松30-50mg,每日上午一次,以3-5天减5-10mg,直到停止。

6、病毒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基本相同。

7、化脓性脑膜炎:对于儿童患者应加地塞米松0.6mg/(kg.天),静脉滴注,3-5天,可以减少儿童听力损坏及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对于爆发性的成人患者,如伴有颅高压、严重菌血症及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一般为地塞米松10-20mg/天,静脉滴注,连用3-5天。

脊髓炎治疗方案

脊髓炎治疗方案

一、引言脊髓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脊髓的炎症反应,导致脊髓功能受损。

脊髓炎的病因复杂,包括感染、自身免疫、药物、毒素等因素。

根据病因的不同,脊髓炎可分为急性脊髓炎、慢性脊髓炎等类型。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因和病程进行个体化制定。

本文将介绍脊髓炎的常见治疗方案。

二、急性脊髓炎治疗方案1. 早期诊断与治疗(1)完善检查:患者入院后,应尽快完善相关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查体、影像学检查(MRI、CT)、实验室检查(血液、脑脊液等)等,以明确病因和病情。

(2)抗感染治疗:针对感染性脊髓炎,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脊髓炎,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2. 神经功能支持治疗(1)维持呼吸、循环、泌尿等生命体征稳定: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泌尿支持等治疗。

(2)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3. 康复治疗(1)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磁疗、光疗、热疗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运动康复: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运动康复方案,如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等。

(3)言语治疗:对于言语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言语康复训练。

三、慢性脊髓炎治疗方案1. 免疫抑制剂治疗(1)糖皮质激素:对于慢性脊髓炎,糖皮质激素仍是首选药物。

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直至病情稳定。

(2)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病情反复时,可考虑加用免疫抑制剂。

2. 免疫调节剂治疗(1)甲氨蝶呤:对于慢性脊髓炎,甲氨蝶呤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

(2)生物制剂:如干扰素、利妥昔单抗等,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病情。

3. 康复治疗(1)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磁疗、光疗、热疗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运动康复: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运动康复方案,如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等。

急性脊髓炎诊疗指南

急性脊髓炎诊疗指南

急性脊髓炎诊疗指南一、概述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自身免疫反应(多为感染后诱发)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改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为病损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

二、病因急性脊髓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后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引起,也可能与疫苗接种、遗传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EB 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此外,支原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如狂犬病疫苗、牛痘疫苗等)、受凉、过劳、外伤等也可能成为诱因。

三、症状1、运动障碍急性脊髓炎发病迅速,常在数小时至 2 3 天内发展为完全性截瘫。

脊髓休克期,肢体为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

脊髓休克期一般持续2 4 周,之后肢体逐渐变为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

2、感觉障碍脊髓损害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均消失,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深感觉等。

感觉缺失平面上缘常有感觉过敏带或束带感。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尿潴留,膀胱无充盈感,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

随着病情的恢复,膀胱容量逐渐缩小,出现充盈性尿失禁。

此外,还可出现大便秘结,损害平面以下皮肤干燥、无汗等。

四、诊断1、病史和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情况、症状、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神经系统,包括肢体的运动、感觉、反射等。

2、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2)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和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3、影像学检查(1)脊柱 MRI:有助于明确脊髓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

(2)脊髓造影:对于 MRI 检查禁忌或结果不明确的患者,可进行脊髓造影检查。

4、电生理检查包括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等,有助于判断脊髓的功能状态。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探究发表时间:2018-08-06T13:27:50.6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7期作者:姜吟[导读] 急性脊髓炎是指脊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1],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

(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心医院153000)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MPPT)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笔者对本院的6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4例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治疗组),34例应用地塞米松(对照组)治疗。

对二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

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是急性脊髓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基强的松龙急性脊髓炎临床效果急性脊髓炎是指脊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1],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而产生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病。

近年来,关于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MPPT)治疗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报道越来越多,且治疗效果良好。

本文笔者回顾了所在医院从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极性脊髓炎患者的治疗状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极性脊髓炎患者,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16-4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脊髓炎的诊断标准:急性起病,病前有感染或预防接种史,迅速出现脊髓横贯性损伤的临床表现,部分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及CT、MRI检查证实。

所有病例入院时双下肢肌力均为O~3级,均存在感觉障碍平面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治疗组5例腰穿脑脊液蛋白增高(0.92~1.73/L),6例脑脊液白细胞检查轻度增高,脊髓MRI均示炎性改变。

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治疗及护理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治疗及护理

避免感染风险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
01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的风险。
02
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0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04
观察患者肢体活动、语言表达、认知功能等
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排泄物等变化
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
疫苗接种
接种后注意事项:接种疫苗后,应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04
接种时间: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时间。
03
疫苗类型:目前有多种疫苗可供选择,如乙型脑炎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
02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最有效方法。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02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0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预防并发症
05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06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心理护理
保持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减轻心理压力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和勇气
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变化等
1
电刺激疗法:利用电刺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
热疗:通过热敷等方式,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概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ATM )又称急性横贯性非特异性脊髓炎(不包括病毒性脊髓炎、化脓性脊髓炎、结核性脊髓炎、真菌性脊髓炎、梅毒性脊髓炎等特异性脊髓炎),是一原因尚不明确、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进展迅速的横贯性炎性脊髓损害。

目前多认为本病可能为各种感染或预防接种所诱发的免疫介导性疾病。

病变可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以胸髓最常受累。

临床上以双侧肢体无力(双下肢截瘫最为多见),伴受损平面以下完全性感觉障碍(传导束型感觉障碍),以及持续性的括约肌功能障碍为特点。

肢体瘫痪程度因病变程度而不同,主要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疾病早期可出现脊髓休克,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等弛缓性瘫痪的特点,脊髓休克期持续数天~数周不等。

高位颈髓病变者可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而需要人工辅助呼吸。

本病预后差异大,约44%预后良好,约33%可独立行走但存在痉挛性步态、感觉障碍或括约肌功能障碍,23%患儿遗留严重后遗症不能独立行走。

【病史要点】1.病前2~4周是否有前驱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出疹性疾病、流感、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HIV等)或预防接种史(若狂犬病、破伤风、麻疹、乙肝疫苗等)。

2.起病形式,是否伴有发热,是否有后背及下肢疼痛,病前是否有明确的外伤史。

3.瘫痪发生的时间,瘫痪的部位(截瘫或四肢瘫),瘫痪的程度和进展,尤其应注意是否伴有流涎、呛咳、吞咽困难、声嘶、咳嗽无力,以及呼吸困难。

4.感觉障碍的表现和进展。

5.括约肌功能障碍:是否有持续性的尿潴留、大小便失禁或便秘。

【体检要点】1.运动障碍:注意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征的检查。

2.感觉障碍:全面的浅深感觉检查。

3.脊柱:外观有无畸形,脊柱旁有无包块,有无脊柱压痛。

4.颅神经:尤应注意Ⅸ、Ⅹ、Ⅻ后组颅神经有无麻痹表现。

5.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功能6.一般体检中注意血压、呼吸、心率,尤应注意有无青紫、呼吸困难及心律紊乱。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方法和康复计划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方法和康复计划

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急性期过后, 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以促
进神经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 热疗、电疗等,以增强肌
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作业治疗:通过日常生活 活动训练,提高患者的自
理能力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 和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
态,增强康复信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药物治疗:使用 药物如皮质类固 醇、抗生素等, 减轻炎症和疼痛
心理治疗:通过 心理咨询和治疗,
帮助患者调整心 态,应对疾病带
来的心理压力
生活方式调整: 改变不良生活习 惯,如吸烟、酗 酒等,以利于康
复和预防复发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其他辅助治疗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和锻 炼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
训练目标:提高患 者日常生活自理能

训练内容:穿衣、 进食、如厕、洗澡

训练时间:根据患 者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训练计划
家属参与:鼓励家 属参与训练过程,
提供支持和鼓励
训练方法:由简单 到复杂,逐步增加
难度
定期评估:定期评 估训练效果,调整
训练计划
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康复指导: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家庭支持: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社会支持:提供社区资源和支持,帮助患者融入社会,恢复正常生活
感谢您耐心观看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方法和 康复计划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标题 02.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方法 03. 急性脊髓炎的康复计划急性脊髓 Nhomakorabea的治疗方 法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三素(皮质激素、抗生素、B族维生素)+大量免疫球蛋白+康复治疗(护理很重要)P170脑出血的常见部位脑出血的常见部位为壳核-豆纹动脉,其次为丘脑、脑叶、脑桥、小脑及脑室等。

壳核出血主要是豆纹动脉尤其是其外侧支破裂引起。

P175-177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起病情况为突然起病,数秒或数分钟速度发生头痛是常见的起病方式。

患者常能清楚地描述发病时间和场景。

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是常见的诱因。

临床表现:突发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发病数小时可见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ing 征,布氏征)阳性,出现完全动眼神经麻痹症状。

DSA是确诊SAH最好的方法。

、P236-246多发性硬化MS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细胞免疫为主。

临床表现为空间和时间多发性,空间多发性是指病变部位的多发,时间多发性是指缓解-复发的病程,整个病程可复发数次或十余次。

主要表现为:视力障碍、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共济失调(charcot三主征:眼球震颤、意向性震颤、吟诗样语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发作性症状和其他症状等。

MRI是检测多发性硬化最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

治疗以免疫干预治疗为主,皮质激素,β-干扰素预防复发。

P246-249视神经脊髓炎NMO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又称devic病,体液免疫为主。

特异性靶点位于中枢神经系统血脑屏障上的星形胶质细胞足突上的水通道蛋白-4(AQP-4)临床表现局限单发,与多发性硬化鉴别。

RAPD阳性,相对性瞳孔传入阻滞,视神经病变。

治疗主要用皮质激素,血浆置换。

P288不同类型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全面性发作: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阵挛性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失张力发作。

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四种类型):1自动症:撅嘴、反复搓手、抚面、不断穿衣脱衣、舔舌;2仅有意识障碍;3先有单纯部分性发作,继之出现意识障碍;4先有单纯部分性发作,后出现自动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脊髓炎激素治疗怎么做?
在治疗脊髓炎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方法的正确性,才能保障疗效和安全,不会任由病情恶化下去。

其实能够治疗此病的方法有很多,只是需要从中做出最佳的选择,并遵守治疗原则,才能尽快的将病情控制住,还能让患者们免受疾病的威胁与伤害,那么急性脊髓炎激素治疗怎么做?
抗炎
早期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地塞米松10~
20mg(溶于5%或10%葡萄糖液500ml中),1次/d,7~10次一疗程。

其后改为口服强的松30mg,1/d。

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

脱水
脊髓炎早期脊髓水肿肿胀,可适量应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250ml静滴,2/d;或10%葡萄糖甘油500ml静滴,1/d。

改善血液循环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500ml静滴,1/d,7~10次一疗程。

改善神经营养代谢机能
vitb族、vitc、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等药物口服,肌注或静滴。

褥疮的防治:
褥疮的治疗与护理。

主要是不再使局部受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创面处理。

(1)局部皮肤红肿、压力解除后不能恢复者,用50%酒精局部按摩,2~4次/d,红外线照射10~15分钟,1/d。

(2)皮肤紫红、水肿、起疱时,在无菌操作下抽吸液体、涂以龙胆紫、红外线照射2/d。

(3)水疱破裂、浅度溃烂时,创面换药,可选用抗生素软膏,
复盖无菌纱布。

(4)坏死组织形成、深度溃疡、感染明显时,应切除坏死组织,注意有无死腔,并用1:2000 过锰酸钾或双氧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进行清洗和湿敷,伤面换药,红外线照射。

创面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如创面清洁、炎症已消退,可局部照射紫外线,用鱼肝油纱布外敷,促进肉芽生长,以利愈合,如创面过大,可植皮。

相信大家对急性脊髓炎激素治疗怎么做也都心中有数了,患病之后还是不能拖延治疗时间的,毕竟发病时间长了不仅会导致病情加重,还会让治疗难度增大。

而且治疗此病所需时间比较长,还是要保持足够耐心,不可急于求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