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放污染物测试(简易工况法)
GB182852018重点解读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182018年9月27日发布2019年5月1日实施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一、术语定义1、轻型汽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 3500kg 的 M1 类、M2 类和N1 类汽车。
2、重型汽车:指最大总质量超过 3500kg 的汽车。
3、M(载客汽车)、N(载货汽车)类汽车4、汽车排放检验:指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对汽车进行的各项排放检验,包括新生产机动车下线检验、注册登记检验、在用汽车检验、监督抽测等。
5、新生产汽车下线检验:指新生产汽车出厂或入境前进行的检验。
也适用于销售环节进行的环保检验。
6、注册登记检验:指对申请注册登记的汽车进行的检验。
7、在用汽车检验:指对已经注册登记的汽车进行的检验,包括在用汽车定期检验、监督性抽检及在用汽车办理变更登记和转移登记前的检验。
8、监督抽测:指在出厂前对新生产汽车的抽检,以及在集中停放地、维修地和道路上对在用汽车进行的抽检。
9、基准质量:指汽车的整备质量加上 100kg。
10、排气污染物:指排气管排放的气体污染物。
通常指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正己烷当量换算)及氮氧化物(NOx )。
氮氧化物(NOx)质量用二氧化氮(NO2)当量表示。
碳氢化合物(HC)浓度以碳(C)当量表示。
11、高怠速转速:本标准中将轻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 2500±200r/min ,重型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 1800±200r/m in;如不适用的,按照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
12、过量空气系数(λ):燃烧 1kg 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的质量比。
13、两用燃料汽车:既能燃用汽油又能燃用一种气体燃料,但不能同时燃用两种燃料的汽车。
14、单一燃料汽车:只能燃用某一种气体燃料(LPG 或 NG)的汽车,或能燃用某种气体燃料(LPG 或NG)和汽油,但汽油仅用于紧急情况或发动机起动用,且汽油箱容积不超过 15L 的汽车。
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污染物排放标准

A2.1.3.3 两次试验间取样系统应至少连续吹净 30s。A2.1.3.4 在每次开始试验前 2min 内,分析仪器应完成自动调零、环境空气测定和 HC 残留量的检查。
A2.1.3.4.1 用零气体对 HC、CO、CO2、NO 和 O2 进行自动调零,零气的规格要求 见 A4 。
本标准的附录 A 和附录 B 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本标准起草人:傅立新、郝吉明、李伟、张洪汛。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或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的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污染物排放标 准限值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装用汽油发动机、最大总质量不超过 3500kg,最大设计速度等于或 大于 50km/h 的在汽油车。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
A2.1.2 在试验开始前应记录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压表压力,至少每秒测量一次,
取 2min 平均值。 A2.1.3 仪器准备与设置 A2.1.3.1 使用前分析仪器应预热,通电后 30min 内达到稳定状态。在 5min 内未经
调整,零位及 HC、CO、NO、CO2 的量距读数应稳定在精度要求范围内。 A2.1.3.2 测功机预热
防滑。 A2.2.7 车辆应限位良好,对前轮驱动车辆,试验前应使驻车制定起作用。
A2.3 试验燃料 应使用市售普通车用无铅汽油或车用 LPG、CNG。 A2.4 试验工况的设定
A2.4.1 根据需要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计、冷却水和润滑油测温计等测试仪器。 A2.4.2 保持车辆在怠速状态,将分析仪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为 250mm 以上, 并固定于排气管上。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新旧标准差异分析参考材料一、《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18)(一)新标准与《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05)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增加了外观检验、OBD查验、燃油蒸发检测等内容。
2.增加检验项目和检验流程。
3.增加检测记录项目和检测软件要求。
4.明确环保监督抽测内容和方法。
5.调整污染物排放限值。
(二)资质认定检测能力变化分析1.双怠速法(1)检测方法:没有变化,高怠速工况发动机转速范围扩大。
(2)检测参数:CO、HC、λ,没有变化。
(3)检测设备:四组气废气分析仪(CO、CO2、HC、O2)没有变化。
(4)排放限值:限值要求提高、加严。
(5)操作方法:检验员对设备操作、汽车操作均没有变化。
2.简易工况法(简易瞬态工况测量方法、稳态工况测方法)(1)检测方法:没有变化。
(2)检测参数:CO、HC、NO没有变化。
(3)检测设备:①底盘测功机、流量计、气象站(温湿度计、大气压力表)没有变化。
②五组气废气分析仪(CO、CO2、HC、NO、O2),其中(CO、CO2、HC、O2)测量原理没有变化, 示值误差要求有部分调整;NO测量原理改变,示值误差没有变化。
目前,我省已取得资质认定机动车检验机构的五组气废气分析仪NO分析仪均采用电化学法,按照GB 18285-2018标准要求,可过渡使用至2019年9月26日。
(4)排放限值:限值要求提高、加严;限值全国统一、所有车辆类型要求统一。
目前,我省已取得资质认定机动车检验机构排放限值均执行DB44/592-2009 (广州市为DB44/632-2009)的要求,2019年5月1日起排放限值执行GB 18285-2018的要求。
(5)操作方法:检验员对设备操作、汽车操作均没有变化。
(三)机构检测能力更新1.双怠速法2019年5月1日起,按照GB 18285-2018要求更新检测系统污染物排放限值、检测程序。
汽车尾气排放工况法及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设备选购注意事项

汽车尾气排放工况法及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设备选购注意事项1.简易瞬态工况法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及设备技术要求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尾气排放)检测是为贯彻《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与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汽车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而制定的要求,是属于环保性能方面的检测,其排放限值用测量方法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与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发布的标准。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与方法》(GB 21861-2008)第4.1款有说明,“实行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地方,排放(排气污染物测量)不再列入安全技术检验”,第9.2款又指出,尾气污染物测量“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的相关规定进行”,这说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本质上是属于接受环保部门委托的检测项目。
汽车(在用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对点然式发动机汽车(汽油车)按《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瞬态工况法)》(GB 18285-2005)的规定,检测方法大体可分为不加载试验(怠速法、双怠速法)与加载试验(稳态工况法、瞬态工况法、简易瞬态工况法);柴油车按《车用压然式发动机与压然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3847-2005)测量排气烟度(现阶段采用的方法)及加载减速试验测量不透光烟度法;对于低速货车,尾气排放检测则应按照《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322-2002)要求,采用滤纸式烟度计进行自由加速试验。
简易瞬态工况法汽车尾气排放宜在检测线设定的工位上(一般设在一工位,有利于尾气的排出)或专门设置的固定场所(检测量大的检测站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进行检测,如果采用工况法,则需在专门尾气排放检测车间进行检测。
1.1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尾气排放检测及设备技术要求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尾气排放工况法检测,目前主要有瞬态工况法、稳态工况法(ASM)与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三种试验方法。
汽油车尾气排放的简易瞬态工况法测量方法

展, 汽 车保 有 量 不 断 攀 升 , 已 经 成 为 全 球最 大 的汽 车生 产 国和销 售 国 , 汽
车 污 染 物 已 经 成 为 我 国 许 多 大 城市 面 临 的重要 环境 问题 。 现 在 我 国 使 用
的 汽 油 车 尾 气 排 放 检 测 方 法 主 要 是
车辆 一致 性 检测 相 同的 1 5工 况 法 测
道 路 上 的实际 行驶 状 况 , x 3 , 汽 车 排 气
污 染 物 进 行 测 试 的 一 种 方 法 , 也 是
量 计算 得到 尾气 排放 的质量 。如 图 l
所示 , 稀 释 气 体 由排 放 尾 气 和 环 境 空 气 混合 而成 , 利 用空气 中的氧气 浓度 数据 , 五 气 分 析 仪 测 得 的 尾 气 中的 O 浓 度 以 及 稀 释 气 体 中
汽 油 车 尾 气 排 放 的 简 易 瞬 态 工 况 法 测 量 方 法
石 小 平
近 年来 , 随 着 汽 车 工 业 的 飞 速 发
2. 简 易 瞬 态 法 采 用 了 与 新 生 产
仪 抽取 的尾气 流 量很 小 , 对 流 量 测 量 不造 成 影 响 ) 。 此数 据和底 盘 测功机 测 得 的 发 动 机 的 实 际 输 出 功 率 相 结 合 , 可 实 时 分 析 车 辆 在 道 路 负 荷 工 况 下 排 气 污 染 物 的 排 放 质 量 ,x - , j - 于 全
率 较 低 ,能 有 效 防 止 调 校 作 弊 行 为 , 同 时也 能对 汽 车 的氮 氧 化 物 排 放 进 行 检 测 ,可 为 用 车 提 供 更 加 科 学 、 客
观 的依 据 。
量, 可测 出汽 油车 尾气 中排 放
3-3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

二、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方法
1.双怠速工况排气污染物检测
2)检测程序
③ 发动机从怠速状态加速至70%额定转速,运转30s 后降至高怠速状态。将取样探头插人排气管中, 深度不少于400mm,并固定在排气管上。维持15s 后,由具有平均功能的仪器读取30s内的平均值, 或者人工读取30s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其平均值 即为高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对于使用闭环控制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车, 还应同时读取过量空气系数(α)的数值。
二、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方法
3.自由加速烟度检测
2)测试程序
① 安装取样探头:将取样探头固定于排气管内,插深 等于300mm,并使其中心线与排气管轴线平行。
② 吹除积存物:按自由加速工况进行三次,以清除排 气系统中的积存物。
③ 测量取样:将抽气泵开关置于加速踏板上,按自由 加速工况及规定的循环测量4次,取后3次读数的算 术平均值即为所测烟度值
二、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方法
1.双怠速工况排气污染物检测 双怠速工况是怠速工况和高怠速工况的合称。
离合器接合、变速器挂 空档、加速踏板与手控 节气门处于松开位置时 的发动机运转工况。
在怠速工况条件下,通过 加大节气门开度,使发动 机转速升至50%额定转速 时的发动机运转工况。
双怠速工况排气污染物检测指在怠速和高怠速两个 工况下对汽车的排气污染物所进行的检测试验。
① 排气污染物测量值应由系统主机自动计算和修 正。
② 系统主机最后应给出各污染物排放计算结果。 ③ 测试过程及结果数据应在系统数据库进行记录
存储。 排气污染物测量计算值符合表5-3排放限值要求, 则排放性能合格。
二、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方法
3.自由加速烟度检测
汽、柴油车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

汽、柴油车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尾气排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
本文将对汽油车和柴油车的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一、汽油车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1. 排放标准汽油车的排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
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排放标准。
例如,欧洲、美国和中国等国家都有相应的汽油车排放标准。
2. 测量方法汽油车排放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稳态工况法、简易工况法和瞬态工况法。
(1)稳态工况法:在发动机转速为额定转速的70%时,将油门踏板踩到底,使发动机进入稳态工况,然后通过排气分析仪测量尾气中的HC、CO、NOx和PM等污染物的含量。
(2)简易工况法:在发动机转速为额定转速的50%时,将油门踏板踩到底,使发动机进入简易工况,然后通过排气分析仪测量尾气中的HC、CO、NOx和PM等污染物的含量。
(3)瞬态工况法:通过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工况,如加速、减速、怠速等,来测量尾气中的HC、CO、NOx和PM等污染物的含量。
二、柴油车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1. 排放标准柴油车的排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碳烟(PM)、颗粒物(PM)、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
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排放标准。
例如,欧洲、美国和中国等国家都有相应的柴油车排放标准。
2. 测量方法柴油车排放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烟度计法、颗粒物计数法和氮氧化物分析法。
(1)烟度计法:通过烟度计测量柴油车尾气中的碳烟含量,以评估柴油车的排放水平。
烟度计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柴油车排放检测。
(2)颗粒物计数法:通过颗粒物计数器测量柴油车尾气中的颗粒物数量,以评估柴油车的排放水平。
颗粒物计数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柴油车尾气中颗粒物的分布情况。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简易瞬态工况法顺序

18.08.2020
排放的典型组成
发动机的废气主要是N2、CO2,有害排放物主 要是指CO、HC和NOx(通常指NO2和NO)。
18.08.2020
排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ASM5025工况,车速为25公里/小时,按车辆加速 度为1.47米/秒2时负荷的50%进行加载,故称为 ASM5025工况;
ASM2540工况,车速为40公里/小时,按车辆加速 度为1.47米/秒2(实际为1.1米/秒2左右)时负荷 的25%进行加载,故称为ASM2540工况。
18.08.2020
ASM的另一不足之处是该方法基于污染物排放浓度而不是 排放质量,发动机排量小的车辆排放质量少,排量大的车 辆排放质量多,但其排放浓度却有可能相同,因而ASM对 不同发动机排量的车辆是欠公允的
18.08.2020
常用测试方法比较
怠速和高怠速(双怠速) 加载模式瞬态(IM240)测试 加载模式稳态(ASM)测试 简易瞬态加载VMAS法
18.08.2020
现有执行标准
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在2005年颁布了GB 18285《点燃式发动 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和简易 工况法)》,并于该年7月1日正式实施。双怠速法为标准 实施后全国统一强制执行的在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方法。 对于机动车空气污染确实严重的城市,经过国家环保总局 同意,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选择使用标准中推荐的 工况法。对于三种工况测量方法,地方环保部门可以根据 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已经实施工况法的车型,将不再 执行双怠速法。对于实施工况法的地区或城市,可以根据 辖区自身情况制定和调整工况法排放限值,经省级人民政 府批准后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排放污染物测试(简易工况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MW-50A型机动车排气分析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ML-100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了解相关的国家标准
二、仪器设备:MW-50A型机动车排气分析仪、ML-100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汽油汽车一辆、底盘测功机
三、设备构造和工作原理
轻型汽车简易瞬态工况污染物排放检测系统(简称Vmas系统),是基于轻型汽油汽车污染物质量排放的测试系统。
Vmas系统能够直接获取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总质量。
可以更为准确地模拟车辆的实际工作状态,反映车辆的排放状态。
Vmas系统由可以模拟加速惯量和道路行驶阻力的底盘测功机、专用五气体分析仪、气体流量分析仪、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
用底盘测功机模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瞬态工况负荷,用高精度五气体分析仪通过采样探头直接获取汽车原始排放气体CO、CO2、HC、NO x、O2浓度值,用流量分析仪测量经过风机抽入流量测量管稀释气体流量、压力、温度、稀释氧浓度,通过测量汽车排出原始气体O2浓度和混合稀释O2浓度计算稀释前后稀释气体的稀释比,可以得到尾气实际流量,再利用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出汽油车尾气中CO、HC、NO x单位时间(里程)内质量(检测结果为g/km)。
五气体分析仪由CO、CO2、HC测量平台,NO x测量平台或电化学传感器、O2电化学传感器等组成,其作用是用来测量汽车排出原始气体CO、CO2、HC、NO x、O2浓度。
流量分析仪由气体采样软管、风机、流量测量管、流量传感器、O2氧化锆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体废气软管等组成,用来测量汽车排出剩余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流量、温度、压力、稀释气体氧的浓度。
Vmas系统根据五气体分析仪测得的CO、CO2、HC、NO x、O2瞬间浓度值和流量计测得的混合气瞬间流量、温度、压力、稀释气体O2浓度,通过积分求出污染物排放总质量。
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由进气管、抽风机、流量测量管、扰流杆、超声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氧化锆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排气管等组成。
⏹进气管是汽车汽车排放出来全部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和空气混合气进入
流量测量管的进气通道
⏹抽风机是用来抽取汽车排放出来的全部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和空气混合
气,使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全部进入流量测量管内。
⏹流量测量管道内装有扰流杆、超声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
是
汽车排出的全部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和空气混合器的测量通道。
⏹扰流杆是流量测量的重要元件,能使气体产生涡街漩涡。
⏹超声波传感器是流量测量传感器。
流量信号就是依靠超声波传感器获得。
⏹温度传感器是汽车排出的全部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温度
传感器。
⏹氧传感器是汽车排出的全部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和空气混合气氧浓度测
量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汽车压力测量传感器。
⏹排气管是汽车排出的全部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和空气混合气排出通道。
四、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使用操作
1、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安装仪器、连接电源
2、打开风机电源,让风机预热10分钟,等风机流量基本稳定后在进行测量。
3、打开流量计测量部件全部电源让仪器预热10分钟
4、仪器预热完毕后,通过仪器串行通讯口发送仪器调零命令,使仪器进行调零。
5、将流量分析仪的进风喇叭口套在被测车辆排放通道上,让被测车辆排出的全部尾气(除
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和空气混合气进入进气管里。
五、排气分析仪使用操作
1、按照使用说明书安装仪器、连接电源、进气软管、取样软管。
2、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入预热状态,预热时间为30分钟。
3、仪器预热结束后自动进入泄漏检测界面。
按泄漏检查界面提示堵住冷凝器进气口,按“F”键进行泄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