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历史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Ⅰ(选择题)和Ⅱ(非选择题)两部分,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全卷有33小题,满分为100分,选择题60分,非选择题40分。
2、请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填写在密封线内。
3、试卷Ⅰ的答案应填在答题卡上;试卷Ⅱ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11年4月3日,山东曲阜在孔子诞生地尼山举行春季祭孔大典,并按照明代习俗举行冠笄和开笔仪式。
下列与孔子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孔子的著作有《诗经》《尚书》《春秋繁露》等2.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道:“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
……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这反映了荀子的思想主张是()A.主张“以德服人”B.主张“性恶论”C.主张“施仁政于民”D.主张“性善论”3.“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段话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B.墨子的“兼爱”思想C.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D.庄子的“齐物”观点4. 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A.知之为知之 B.有教无类C.学而不思则罔 D.因材施教5.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
”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B.墨子C.韩非子D.荀子6.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
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2(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2(含答案)时量:90 分钟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计45 分)1.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丰富多彩,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统一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3.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吏部5.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有()①杯酒释兵权②实行更戍法③设立枢密院④将地方精兵编入禁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
这一制度()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导致地方权力过大C.削弱了相权D.提高了行政效率7.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这一时期思想领域的主要特征是()A.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B.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C.西学东渐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8.古希腊城邦中,以民主政治著称的是()A.斯巴达B.雅典C.科林斯D.底比斯9.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重要遗产,其核心内容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这一政体的特点是()A.君主专制B.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C.三权分立D.民主共和11.美国1787 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其中立法权属于()A.总统B.国会C.最高法院D.联邦法院12.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其核心内容是()A.天赋人权、自由平等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三权分立13.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其特点是()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相结合C.君主立宪、议会权力至上D.君主立宪、皇帝权力至上14.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1 / 3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 ————————————————————————————————————————————————————————————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 史 试 卷(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2.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 出自春秋战国时的( )A.孔子B.老子C.庄子D.韩非 4.下列言论属于孟子的是( )A.“性相近也” B .“人无有不善” C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5.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是( ) A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B .董仲舒的改造、推荐 C .“君权神授”的观点,神化了皇权 D .“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6.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 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二人所处时代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 7.“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思想;9.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含答案

海南乐东思源高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理科历史试卷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 命题:高二历史备课组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缴,试卷自行保存,以便校对讲评试卷可用。
第I 卷 选择题(6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包含了其中的( )A 、“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B 、贵贱有“序”C 、三纲五常D 、君权神授2.“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得到的回答肯定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
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的是( ) 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法,丙——道B.甲——儒,乙——道,丙——墨C.甲——墨,乙——法,丙——道D.甲——道,乙——墨,丙——儒4.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高等学府接受教育,你应该去( ) A.长安、太学 B .洛阳、书院 C .南京、国子监 D .曲阜、孔庙 5.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县(市、区)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含答案A.儒家、墨家B.道家、法家C.法家、儒家D.道家、儒家6.(2011.6·广东学业水平·29)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A.推行法家思想 B.加强中央集权C.实行“无为而治” D.提倡“百家争鸣”7.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西汉B.隋唐C.北宋D.南宋8.读图,下列哪一思想家不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 )A.董仲舒B.程颐C. 孟子D. 庄子9.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A.佛教和道教思想B.道教、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10.(2014.6·广东学业水平·55)“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历史试题第1页(共4页)历史试题第2页(共4页)高二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①“仁者,爱人” ②“无为而治”③“兼爱”④“克己复礼”A.①②④B.①④C.①③D.①②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A.儒家B.道家C.发家D.兵家3.“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对先秦儒家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仁”强调个人修养,规范社会伦理B.《诗经》部分内容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C.它关注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能力D.它在当时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5.下列不是董中舒的新儒思想的观点的是A.“春秋大一统”B.“天人合一” C.“天人感应”D.“四心”6.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B.民贵君轻主张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7.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8.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9.主张通过内心的反省以“致良知”的是()A.程颢、程颐B.朱熹C.孟子D.王阳明10.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11.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儒学。
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理是万物的本原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等级秩序D.主张“心外无理”“致良知”12.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13.“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高二第一次月考理科班历史试题

11~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班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
2.所有题的答案必须答在机读卡中,否则不得分。
单项选择题(2分/题,共100分)1.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C.重视民意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2.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C.法家学派──韩非子 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4.孟子思想的核心部分是A.“制天命而用之”B.“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C.“民贵君轻” D.“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太子”5.下列观点言论不属于道家学派的是A.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C.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D.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6.“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在A.战国时期B.秦朝C.西汉D.唐朝7.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思想 D.“大一统”的思想8.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私学兴盛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9.董仲舒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
对此思想表述正确的是A.把儒家思想变为封建正统思想 B.宣扬“君权神授”,神化皇权C.实质是“外儒内法”,巩固皇权专制 D.教化臣民是儒家主要任务10.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1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12.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著述甚多,其中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是A.《通鉴纲目》B.《朱子全书》C.《朱子节要》D.《四书章句集注》13.下列思想家中提出“知行合一”学说的是A.王阳明 B.程颢程颐 C.朱熹 D.陆九渊14.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奠定于A.夏商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15.“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毛泽东说:“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之下,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甚至一个阶级的各集团中还各有各的主义。
”该话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 周王室衰傲,诸侯士大夫崛起B“士”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C 讲学风气盛行,私学兴起D 井田制崩溃2、孟子对孔子的思想主张加以继承和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系统的“仁政”思想②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在孔子“性相近”观点基础上提出“性善论”④发展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提出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以德服人”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3、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 儒学之外的其他学说被禁绝C 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4、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 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5、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这位思想家是()A 孙子B 孟子 c 董仲舒 D 朱熹6、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 封建制度逐步发展7、下列对百家争鸣局面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百家”泛指众多的思想流派,如墨、道、法、儒等学说B 百家争鸣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反映C 百家争鸣引起思想界的混乱,阻碍了社会发展D 在争鸣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8.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9、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 以下对于其影响的评论,不正确的是()A 有助于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 有助于强化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C 有助于神仙方术和道教思想的传播D 有助于西汉法令和制度的统一10、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能看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影响的是()A 佛教、道教、墨家B 道教、墨家、儒家C 佛教、儒家、墨家D 佛教、道教、儒家11、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半塔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2分,共50分)1、“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阿南看到这则连环漫画(下图),内容如下图.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下列哪位学者的思想( )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3、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4.“今使涂之人伏木为学,专心一致,思索孰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
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
”对荀子所说的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品德B.主张通过行法治,重刑罚,使人向善去恶C.主张反省内心,去掉人欲,恢复固有善性D.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认识自己灵魂内已有的美德5.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6.著名学者余英时曾指出:“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
”此说的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 A.格物致知 B.先理后气 C.存天理,灭人欲 D.理气同源7. 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的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王夫之D.顾炎武8、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是,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课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目,你觉得最适合的是(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利武器④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9.高劳在《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一文中写道:“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之言辞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儋州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二第一学期月考考试试题
理科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为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2、读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社会主义政权建立
C.苏俄彻底粉碎外来的干涉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
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敬。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C. 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D.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4、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
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
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5、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
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第 1 页共4 页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6、苏联在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优先发展重工业。
这种做法( )
①促进了工业化的实现②造成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③加剧了工农关系
的紧张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代替了镰刀锤子的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7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8、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
①世界银行②关贸总协定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④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10、2008年3月两会期间,温家宝对中外记者说:“我现在所忧虑的是,美元不断贬值,何时能够见底?美国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它的经济走势会走到什么地步?”美元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世界中心货币的地位,其最早体现在( )
A.布雷顿森林体系中 B.关贸总协定中 C.北美自由贸易区中 D.《北大西洋公约》中11、2008提初,我国南方数省普降大雪,遭遇严重雪灾,使灾区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中国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导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2、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A、科技发展和生产力迅速提高
B、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C、两极格局瓦解
D、跨国公司大量增加
13、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政治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14、小明同计划今年暑假去法、德、意等欧洲国家游历,为了旅行方便,他去银行兑换的货币最好是()
A.里拉
B.法郎
C.欧元
D.马克
15、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欧盟正式成立②东盟正式成立(1967年)③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④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16、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欧盟。
至此。
欧盟经过六次扩大已包括27个国家、4.8亿人口,面积达432.2万平方公里。
这反映出( )
A.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B.“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C.欧盟成为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团 D.欧洲各国意识形态的差异消失
17、中新网2007年12月21日报道:“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缺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在上海举行下线仪式……ARJ21先后选定了美国GE公司、欧洲利勃海尔等19家世界顶级系统供应商。
”这段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制度化
D.国际贸易法制化
18、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下列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中,最能佐证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恐怖活动
B.毒品泛滥
C.金融危机
D.全球变暖
19、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冰岛、巴基斯坦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在此情况下又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化的再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受到的损失最大
B.发展中国家处于完全不利地位,应该抑制全球化
C.为了维护本国金融安全,不要对发达国家开放金融市场
D.发展中国家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发达国家的金融依赖程度
20、《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万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但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卷四材料二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苏联史》
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苏联兴亡史》请回答:(1)材料二中,列宁的话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说的?(3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除了战争需要外,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还有什么?(4分)
(3)材料三说明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所取得的成效有哪些?(6分)
22、当今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
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
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美国芭比娃娃玩具国际分工情况简表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6分)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4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只有一个小题,共14分)
23、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假如你是一名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成员,试述你反对的理由,并对这种反经济全球化行为作一客观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