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的重复性、稳定性分解

合集下载

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1.什么是色彩管理2.色彩管理的难点3.设备从属色彩空间和非设备从属色彩空间4.色彩空间转换管理z什么是色彩空间转化管理z色彩空间转换管理的核心z什么是ICC profilez色彩空间转换管理流程----标准--特性化(如何设置profile,)--转换(如何转换,转换的几种方式比较)5.色彩稳定性、一致性管理z色彩稳定性管理的必要性z环境的一致性与稳定性z印前规范化z印刷规范化一、什么是色彩管理色彩管理CMS(Color Mangement System)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色彩传递进行精确的控制与管理,达到完美的色彩复制效果。

色彩管理是一种控制和模拟色彩的方法,通过色彩管理,当图象在生产流程中移动,从输入设备到输出设备时,可以在不同设备上实现色彩的精确、稳定再现。

实施色彩管理的前提是数据化、规范化生产管理色彩管理,正在努力推进印刷行业的标准化,其工作流程基于Adobe RGB, 显示器校准,基于ICC Profile的硬打样和CMS工作流程。

色彩管理是从摄影、扫描到印刷的整个色彩流程的管理色彩管理已逐步渗透到印刷的整个流程。

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印刷色彩管理的含义,还有待更深层次的理解,因为它不仅仅只用于数码打样,还可对扫描仪(电分机)、数码相机、显示器、打印机、印刷机等进行统一的色彩管理,这样也就实现了印刷工艺从摄影、扫描至制作、输出、打样到印刷全过程的颜色控制色彩管理包含1、色彩空间转换的管理----色彩出现在不同媒体(空间)上时,达到视觉上比较接近、一致的效果2、色彩一致性、可重复性、稳定性的管理-----色彩在同一空间上出现时,保持稳定的再现性红1、色彩的表示鲜红亮红大红1、个人对色彩的表述描述很难一致:由于每个人对颜色的感知不同,因此,要想描述一个苹果的颜色是很困难的。

2、设备对色彩的描述很难一致:每种设备都有各自不同的色彩表现能力,有从属于自己的色彩空间,最终的描述可能因为空间所表现能力不同而不一致大小角度背景二、色彩管理中的难点3、输入输出设备的两种不同色彩模式RGB & CMYK 色彩模式加法混合减法混合设备控制光线设备控制墨水和碳粉DigitalcameraLCD DisplayPrinter ScannerRGBRGB RGBRGB CMYCMY CMYCMY Offset printerCIE LAB/XYZ颜色空间例如,苹果的颜色可以通过CIE标准色度计转换为L*a*b*值,L*a*b*值原始图像色彩管理2、色彩空间转换管理的核心建立设备的色彩描述文件(profile)是空间转换管理的核心,描述文件对系统中每个设备的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特征加以描述,如色度特性化曲线、输出色域特性曲线等,色彩管理系统利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特征实现各设备色空间的匹配和转换,最终达到所见即所得。

热稳定剂热稳定性能评价的相关标准

热稳定剂热稳定性能评价的相关标准

聚氯乙烯热稳定剂热稳定性能评价及相关标准聚氯乙烯(PVC) 由于分子链上存在叔碳氯原子、烯丙基氯原子等不稳定氯原子,受热时容易分解。

为保证PVC配混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赋于PVC制品合宜的使用性能,就必须在PVC配混料中加入热稳定剂,以保证加工和再加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并满足制品在受热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 热稳定性分类热稳定性是热稳定剂的最基本功能, 从使用要求看,热稳定性能可分为初期热稳定性、长期热稳定性和残余热稳定性。

初期热稳定性也称初期变色性,或称颜色保持稳定性(Color-Hold Stability),它是保证任一生产周期内,同一PVC制品自始至终的颜色稳定性,以及不同生产周期间,该PVC制品的色差保持在可允许范围内的热稳定性。

长期热稳定性则是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因某些偶然故障造成生产不能顺利进行,导致PVC物料虽已分解变色, 但不致于停机清理模具或螺杆的热稳定性。

而所谓残余热稳定性, 是满足制品在受热环境下的使用要求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当以PVC制成品作为试样时, 对其所评价的热稳定性就是残余热稳定性。

从测试方法看,热稳定性能可分为静态热稳定性和动态热稳定性。

静态热稳定性是指在只有热或在热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下, 热稳定剂阻滞PVC热分解的能力。

动态热稳定性是指在热、空气和剪切力的共同作用下,热稳定剂抵抗PVC热分解的能力。

现行测试热稳定性能的相关标准见表1。

表1 有关标准及其所采用的相关标准二. 热稳定性评价1.静态热稳定性PVC配混料在加工或再加工过程都会在较高温度的设备中停留-定时间, PVC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也会经受-定的环境温度, 这就要求热稳定剂能赋予PVC以合适的静态热稳定性。

根据PVC热分解导致物料颜色变化或释放出氯化氢的特征, 建立了变色法和脱氯化氢法两类评价静态热稳定性的方法。

1 变色法测定变色法的国家标准是GB/T 9349—2002 《聚氯乙烯、相关含氯均聚物和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热稳定性的测定变色法》。

第五章 质量标准及稳定性

第五章 质量标准及稳定性

(三)长期试验 长期试验是在接近药品的实际贮存条件 下进行的稳定性试验,建议在25±2℃、 RH60%±10%条件下,分别于0、3、6、9、 12、18个月取样检测,也可在常温条件下 进行。
(四)药品上市后的稳定性考察 药品注册申请单位应在药品获准生产上 市后,采用实际生产规模的药品进行留样 观察,以考察上市药品的稳定性。根据考 察结果,对包装、贮存条件进行进一步的 确认或改进,并进一步确定有效期。
外标一点法:标准曲线通过原点
外标二点法: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 C =b x + a a = 0 时 一点法,
当b/a >100时,可近似认为a 值很小,
可用一点法。
(1) HPLC法的步骤 A:文献查阅:首选君药、臣药。该药或 有效成分是否有文献报道,药典、部颁 有否报道,是否有法定对照品(供含量 测定用) B:色谱柱:首选 ODS 柱( C18)、然后 硅胶、腈基、氨基柱。
申报临床研究的新药,应提供至少6个月的 长期试验考察资料和6个月的加速试验资料。 有效成份及其制剂还需提供影响因素试验 资料。 申请生产的新药,应提供全部已完成的长 期试验数据,应包括加速试验6个月和长期 试验18个月以上的研究数据,以确定药品 的实际有效期。

(二)稳定性研究结果评价 药品稳定性的评价是对有关试验(如影响因素、加速试验、 长期试验)的结果进行的系统分析和判断。 1.贮存条件的确定 应综合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的结果,同时结合药品在流通 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定的贮存条件应 按照规范术语描述。 2.包装材料/容器的确定 一般先根据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初步确定包装材料或容器, 结合稳定性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合理 性。 3.有效期的确定 药品的有效期应根据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的结果分析确定, 一般情况下,以长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取长期试验中与 0月数据相比无明显改变的最长时间点为有效期。

染色剂在的变形与温度的变化曲线

染色剂在的变形与温度的变化曲线

染色剂在的变形与温度的变化曲线一、引言染色剂在纺织行业、化妆品行业、食品行业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些领域中,染色剂的性能与温度密切相关。

本文将就染色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形及其变化曲线展开详细讨论。

二、染色剂的变形1. 染色剂的温度响应性染色剂的颜色和性能通常受温度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染色剂的分子结构、形态和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低温下,染色剂可能处于固态状态,颜色深浅不一;而在高温下,染色剂可能变得更加活跃,颜色更加鲜艳。

2. 染色剂的温度稳定性另染色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些染色剂在高温下可能会出现分解或退色的情况,影响其使用效果;而另一些染色剂则可能在低温下难以溶解或使用。

染色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需经过充分考虑。

三、温度的变化曲线1. 染色剂在0-100摄氏度范围内的变化曲线在0-100摄氏度的范围内,染色剂的变形和温度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曲线呢?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染色剂的颜色可能会逐渐加深,直至达到最佳染色温度;而在超过某一温度后,染色剂的颜色可能会开始褪色。

这一曲线可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于染色剂的选择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 染色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染色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曲线。

以纺织行业为例,某染色剂在50摄氏度下可以达到最佳染色效果,但在80摄氏度以上就会出现退色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生产者需要根据染色剂的温度特性,合理调节生产过程,以确保产品质量。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染色剂在温度的变化下呈现出不同的变形和变化曲线,这与其分子结构、颜色素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染色剂的温度特性,合理调节生产温度,以获得最佳的染色效果。

总结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染色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形及其变化曲线对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生产者需要充分考虑染色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合理调节生产工艺,以确保产品质量。

油墨uv老化测试标准

油墨uv老化测试标准

油墨uv老化测试标准油墨UV老化测试标准。

油墨UV老化测试是指通过模拟太阳紫外线照射,模拟自然环境中的老化过程,以评估油墨的抗老化性能。

油墨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紫外线、高温、湿度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颜色褪色、附着力下降、光泽度减弱等问题,因此进行UV老化测试对于油墨的质量控制和产品性能评估至关重要。

一、测试标准的制定。

油墨UV老化测试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测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测试标准包括ASTM、ISO、GB等,这些标准涵盖了测试方法、设备要求、测试条件、结果评定等内容,为油墨UV老化测试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在制定测试标准时,需要考虑到油墨的具体应用领域和环境条件,确保测试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油墨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

二、测试方法和设备。

油墨UV老化测试通常采用紫外灯箱进行模拟太阳紫外线照射,结合高温、湿度等条件进行加速老化。

测试样品经过一定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后,通过比较测试前后的性能指标来评估油墨的抗老化性能。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测试条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三、测试条件。

油墨UV老化测试的测试条件包括紫外线照射强度、温度、湿度等因素。

这些条件的选择需要根据油墨的具体要求和应用环境来确定,以确保测试结果能够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在测试条件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油墨的耐候性能、颜色稳定性、附着力、光泽度等指标,以便全面评估油墨的抗老化性能。

四、测试结果评定。

油墨UV老化测试的结果评定是根据测试前后的性能指标变化来进行的。

通常包括颜色变化、附着力、光泽度、耐候性能等指标的比较和分析。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评定,可以判断油墨在UV老化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情况,为产品质量控制和性能改进提供依据。

五、测试应用。

油墨UV老化测试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印刷、包装、涂料、油漆等多个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油墨的抗老化性能对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进行UV老化测试,可以及时发现油墨的老化问题,提前进行产品改进和优化,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机器视觉光源选择方法

机器视觉光源选择方法

机器视觉光源选择方法
选择机器视觉光源的方法取决于所需的应用和要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方法:
1. 光源亮度:选择光源时,要考虑所需的亮度级别。

亮度级别取决于要检测的目标的反射特性以及环境中的光照条件。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高亮度的光源或调节光源的亮度。

2. 光源颜色:光源的颜色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因素。

不同颜色的光源对不同的物体表面有不同的反射特性。

例如,红外光源适用于红外成像,白光光源适用于一般的机器视觉应用。

3. 光源类型:常见的光源类型包括LED光源和激光光源。

LED
光源通常具有较低的功耗、较长的寿命和较低的成本,适用于大多数机器视觉应用。

激光光源则具有高亮度和窄束宽的特点,适用于需要高精度的测量和定位应用。

4. 光源稳定性:光源的稳定性对于机器视觉系统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非常重要。

选择具有稳定输出的光源可以减少误差和测量的不确定性。

5. 光源调节能力:某些应用可能需要调节光源的亮度、颜色或其他参数。

因此,选择具有调节功能的光源可以更好地满足特定需求。

6. 光源配置:光源的布置和配置也会对机器视觉系统的性能产生影响。

根据应用需求,可以选择单个光源、多个光源阵列或特定的光源布局。

综上所述,选择机器视觉光源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亮度、颜
色、类型、稳定性、调节能力和配置等。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可以选择最适合的光源。

浅谈薄膜干涉现象中的几个问题

浅谈薄膜干涉现象中的几个问题

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干 光波的叠加产生明暗相间的条
纹的现象。
干涉条纹的形成是光波动原理 的表现之一,可以用来研究光 的波动性质和检测微小的位移

在薄膜干涉中,光的干涉现象 通常表现为薄膜表面反射光和 透射光形成的明暗相间的干涉
条纹。
薄膜干涉中的光波动
当光照射到薄膜上时,一部分 光会发生反射,一部分光会透 射过去。
实验操作流程
清洁薄膜表面
确保薄膜表面无灰尘、污垢等杂质,以保 证干涉条纹的清晰度。
调整光源
调整光源的位置和角度,以获得最佳的干 涉条纹。
安置光学元件
将光学元件按照实验设计要求安置,确保 光路的正确性。
观察干涉条纹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记录并分析实 验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
条纹间距的测量
通过测量相邻干涉条纹之 间的距离,计算出薄膜的 厚度。
通过调整薄膜的厚度和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减小色散的影响。
采用光学仪器如棱镜、光栅等可以实现对不同波长光的分离和重新组合,从而消除色散现 象。
通过计算机模拟和算法也可以实现对干涉条纹的修正和分析,以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05
薄膜干涉现象中的稳定性 问题
稳定性问题的定义
薄膜干涉现象中的稳定性问题指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干涉条纹的清晰度和重复性是否能够保持恒定。
光吸收与薄膜的材质、厚度以及入射光的波长和偏振状态等 有关。不同材质的薄膜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吸收率, 因此会影响薄膜干涉的颜色和强度。
光散射
光散射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微观颗粒或分子时,发生 方向改变的现象。在薄膜干涉中,光在经过薄膜时,会受 到薄膜中不均匀分布的微小颗粒或分子的散射,导致光的 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浅谈丝绸的数码印花色彩管理

浅谈丝绸的数码印花色彩管理
性,减少各环节的作业时间和材
料浪费,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与竞
争力。
实现了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并
于1 992年展出了第一代纺织
实施色彩管理的必要条件
1.保证生产系统的稳定性 和一致性。 在采集数码印花生产过程 中的各个工序质量标准参数基 础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 码印花标准数字化过程控制体 系,规范其生产过程控制的质 量标准和参数,重点解决多材 料、多设备之间的分色方法和 数据匹配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和一致性,为色彩管理平台的 搭建提供保障。 2.高精度的颜色测量 万事利采用国际上先进的
换时需要对色域进行压缩,色
色彩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 由观察光源、角度和周围环境组 成,通过色差评价颜色的偏差。 科学合理的评测平台解决了环境 对样稿、材料、显示、产品颜色 的观察和评价问题。
匹配,必须对设备进行特性 化。对于输入设备和显示器, 利用已知的标准色度值表(如 IT8标准色标),对照该表的色
组织、工作信息传递、设备、
码印花生产工艺逐一分析的基 础上,通过建立数码印花过程 控制体系和对应的基础数据 库,监控整个作业流程,优 化关键控制节点,从而实现 标准数字化过程控制和提高 产品色彩一致性。图2是万事 利数码印花过程控制要点分
析图。
整个生产作业流程,实现数
物料之间相互优化组合的生产 链。图1是万事利的生产工艺 流程图。生产过程控制是为确 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 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
桥梁。
设备校准是色彩管理的第 一步。设备校准是该设备呈色 方式作为特征描述的基础,在 不同设备的颜色数据转换之前
一定要进行设备校准,包括输
管理是否成功的主要参考指标, 我们采用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色差 来检查判定颜色匹配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估和图片
标准的确定,是开始测试(如:前三个)的数据,还是所有数据的平均 值 L’, a’, b’ 用于非色彩颜色, L’, C’, H’用于色彩颜色的详 细分析 E’用于色差的比较 D’值,将数据压缩至单一值,其特点是快速而直观(单一值)的判断.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Coatings Division
来自一些工厂的喷涂结果比较: 丝锻银的色差数据 E
Schwarzheide ---------- Hiltrup ---------Köhne 1
Pneumatic
Brasil
Mexico
USA
Köhne 2
Pneumatic
ESTA/PN
离散度在1-1.5 (甚至更大)
总结: 重复性试验
D’ Melange 2 E’ 2 - 2,25
Satinsilver
1,5
1,25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Coatings Division
油漆(颜色稳定)性能分析
Satinsilver - Melange 的比较
4
Melange
10 to 20 微米膜厚范围的E’ 变化 Satinsilver: 1,5
3
Melange:
E'45
2
2,5 to 3
1
Satinsilver
0 5 10 15 20 25
金属漆膜厚/ µm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Coatings Division
颜色容忍度的控制 用 Prosim 评估?
比较: Prosim 和重复性试验的结果 Satinsilver - Melange
空气喷涂施工
膜厚测试的精度
17 15 13 11 9 7 5
Panel 1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Panel 2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39
42
Tafelkoordinate in cm
11--1.5 (甚至更大)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Coatings Division
色差容忍度的控制
是否能得出一个有关色差容忍度的概念:哪些数值高, 哪些低?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Coatings Division
丝锻银的重复性结果/Hiltrup 用 Köhne 1# and 2# 喷涂的D值
结论/讨论
当超过控制线怎么做 改进精度的可能性
改进措施
每天的日常工作 颜色喷涂关怀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Coatings Division
颜色数据的评估
软件: Color Quacs Metallic
X-Rite 测试 - SMC controlled Modus(模块): weighted color coordinates Weighting factors(计算方法): Audi
Coatings Division
来自一些工厂的喷涂结果比较: 丝锻银的色差数据 L’, a’, b’
Schwarzheide
(德国)
------Hiltrup (德国) ------Köhne 1# 气喷 Köhne 2# 气喷
巴西
墨西哥
USA
ESTA/PN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Köhne 1# Köhne 2#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Coatings Division
Melange(红色)的重复性结果/ Hiltrup
用Köhne 1# and 2# 喷涂的D值
Köhne 1
离散数据
Köhne 2
?
重新喷涂
?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Coatings Division
来自一些工厂的喷涂结果比较: 丝锻银的色差数据 D值
Schwarzheide ---------- Hiltrup ---------Köhne 1
Pneumatic
Brasil
Mexico
USA
Köhne 2
Pneumatic
Coatings Division
喷涂的重复性/稳定性 (颜色及漆膜厚度)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Coatings Division
喷涂的重复性/稳定性
讨论的题目 –综述
结果/比较
颜色数据的评估 金属底漆的膜厚 色差容忍度的控制
Color Quacs Metallic (软件) 所有数据,还是简化后的数据? 颜色的特征值? 高/低离散度? 用 PROSIM来预测 ?
Coatings Division
Köhne 1#的重复性结果 / Hiltrup Melange – Satinsilver的比较
Melange Satinsilver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Coatings Division
Satinsilver - Melange 的比较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1 3 5 7 9 11 12 15 17 19
Hiltrup: 最小: 13 µm 最大: 16 µm
阿根廷: 最小: 15 µm 最大: 17 µm
Panel No.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Coatings Division
重复性试验
D’ Melange Satinsilver Satinsilver / Melange 之比 2 1,5 1,3 E’ 2 - 2,25 1,25 1,6 - 1,8
Prosim
E’ 2,5 - 3 1,5 1,7 - 2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Coatings Division
色差容忍度
(粗略) 估计
经验/ Prosim 预测 稳定的颜色 “介于二者之间 ” 不稳定的颜色
D’ 1 1,5
E’ 0,75 - 1 1,25
2 - 2,5
2
Automotive OEM Coatings
Coatings Division
喷涂重复性 漆膜厚度
18
Film Thickness BC / µ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