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一、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4、人体蛋白质代谢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淀粉(C6H10O5)n: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2)葡萄糖C6H12O6(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三、油脂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39.3KJ/g每日摄入50g-60g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缺V A:夜盲症缺V C:坏血症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组成人体的元素50多种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0.01%O>C>H>N>Ca>P>K>S>Na>Cl>Mg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Fe、Zn、Se、I、F等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1、钙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3)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2、钠和钾(1)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K+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Fe、Zn、Se、I、F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Hg、Cr、Pb、Ag、Ba、Al、Cu等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一、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有机物小分子如:CH4、C2H5OH、CH3COOH、C6H12O6等(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二、有机合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合成橡胶(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一、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4、人体蛋白质代谢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淀粉(C6H10O5)n: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2)葡萄糖C6H12O6(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三、油脂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39.3KJ/g每日摄入50g-60g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缺V A:夜盲症缺V C:坏血症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组成人体的元素50多种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0.01%O>C>H>N>Ca>P>K>S>Na>Cl>Mg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Fe、Zn、Se、I、F等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1、钙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3)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2、钠和钾(1)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K+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Fe、Zn、Se、I、F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Hg、Cr、Pb、Ag、Ba、Al、Cu等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一、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有机物小分子如:CH4、C2H5OH、CH3COOH、C6H12O6等(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二、有机合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合成橡胶(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九年级下册《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下册《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整理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一、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4、人体蛋白质代谢摄入胃肠道尿素+CO2+H2O,放出热量蛋白质人体氨基酸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淀粉酶麦芽糖酶例:淀粉(能使碘变蓝)麦芽糖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 Fe、Zn、Se、I、F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等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 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贫血 Zn 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I (碘)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汇总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汇总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一、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2、存在: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 尿素+CO 2+H 2O ,放出热量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水解 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5、几种蛋白质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2)葡萄糖C 6H 12O 6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3)蔗糖C 12H 22O 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三、油脂1、分类 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初三化学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归纳(自编)

初三化学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知识点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营养素: 蛋白质 、 糖类 、 油脂 、 维生素 、 无机盐 、 水 等六类物质。
其中能提供能量的是 蛋白质、 糖类 、 油脂,其中 糖类 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等质量时,油脂 放出的能量最多, 糖类 、 油脂 组成元素种类相同都含有 C 、H 、O 三种元素。
2、蛋白质:是由多种 氨基酸 构成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含有C 、H 、O 、N 等元素.成人每天需摄取60—70g 蛋白质。
(1)血红蛋白:①血红素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②作用:在吸入 氧气 和呼出 二氧化碳 的过程中作 载体 .③ 煤气中毒的原因:血红蛋白与 一氧化碳 的结合能力比氧气 强 .(2)酶:①成分:一类特殊的 蛋白质 .②作用: 催化作用 ,具有 专一 性.质或方法有:有机物(甲醛、酒精等)、重金属盐、加热、紫外线、X 光、强酸、强碱等。
蛋白质变性后会失去生理活性.[蛋白质变性的应用]a.鸡蛋、肉类等经加温后蛋白质变性,熟后更易消化。
b 。
细菌、病毒加热,加酸、加重金属(汞)因蛋白质变性而灭活(灭菌、消毒)。
c.动物、昆虫标本固定保存、防腐。
(4)食用了甲醛浸泡后的食物,该如何处理?吃大量富含蛋白质的牛奶、豆浆、蛋清等。
3、糖类: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1)糖可分为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纤维素)。
(2)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淀粉的化学式(C 6H 10O 5 )n ,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4)葡萄糖的化学式 C 6H 12O 6葡萄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C 6H 12O 6 + 6O 2→ 6CO 2 +6H 2O_,(5)蔗糖的化学式C 12H 22O 1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红糖、白糖的主要成分是 蔗糖 。
(6)霉变食物不能食用的原因: 含有黄曲霉素,有毒且耐热 .4、油脂:可分为 油 和 脂肪 ,属于 混合 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化学与生活

第十二章 化学与生活课题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考试要求:了解对生命具有重要作用的有机物(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 知道一些有毒物质(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考点一、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4、人体蛋白质代谢摄入 胃肠道 +CO 2+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淀粉酶 麦芽糖酶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淀粉(C 6H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C 6H 10O 5)n C 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2)葡萄糖C 6H 12O 6呼吸作用:C 6H 12O 6 6CO 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 2 C 6H 12O 6+6O 2 (3)蔗糖C 12H 22O 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中

生活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在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饮食、医药、环境保护到日常生活用品,化学无处不在。
本文将从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出发,总结一些初中阶段学习的化学知识点。
1. 物质的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质有很多种类,按照它们的性质和组成可以分为常见的几种类别。
例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一类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例如氢气、氧气等,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是一类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通常是有光泽的、导电的、易延展的等。
非金属则是一类元素,通常是不具备金属性质的元素。
2. 物质的分离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对物质进行分离,例如饮用水的净化、淘米、蒸馏酒等。
这些都是利用化学的分离技术来实现的。
常见的物质分离技术有过滤、蒸馏、结晶、离心等。
这些分离技术都是利用物质的特性,例如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性质来实现的。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化学反应的例子。
例如,在做饭时,食材经过加热会发生褐变、变得熟烂;在植物腐烂时,也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电池放电产生电能时也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方式,例如烧木头时,木头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4. 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酸碱中和反应。
例如,当我们喝过多的酸性饮料,可以通过喝碱性物质如牛奶或水果汁来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
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例如HCl+ NaOH→ NaCl + H2O,化学平衡式中的物质可以很好的解释酸碱中和反应过程。
5. 化学能量化学反应中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例如燃烧、电解等都会产生能量变化。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8篇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引言中考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化学作为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全面总结中考化学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二、物质结构与性质1. 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的基本单位,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学生需掌握原子的结构特点和核外电子的分布规律。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了解元素性质的重要工具。
学生应掌握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类、周期和族的划分以及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
3. 物质的三态:物质存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学生需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本质及影响因素。
4.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熔沸点、溶解度等,学生应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三、化学反应与方程式1. 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学生需掌握各类反应的特点和实例。
2.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学生应掌握方程式的书写规则、配平和计算。
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学生需了解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
四、溶液与酸碱盐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学生应掌握溶液的浓度计算、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2. 酸碱盐的性质:酸碱盐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需掌握它们的性质、分类和相互转化关系。
3.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用于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学生应了解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使用方法。
五、化学实验基础1. 实验室安全:学生应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掌握实验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 实验基本操作:学生需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等。
3. 实验仪器:学生应了解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六、化学与生活1. 化学与能源:学生应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2. 化学与健康:学生需掌握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营养素的化学成分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考点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CO 2+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
)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C 6H 10O 5)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水
(2)葡萄糖C 6H 12O 6 (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考点三、油脂
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4、存在:花生、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牛油和奶油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考点四、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种子食物、动物肝脏、肌肉、鱼肝油、蛋类、牛奶和羊奶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 A :夜盲症缺V C :坏血症
课题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考点一)人体内主要元素氧、碳、氢、氮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他元素主要以无机盐形式存在
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0.01% Ca>P>K>S>Na>Cl>Mg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考点二)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骨质疏松
(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
2、钠和钾(考点三)
(1)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
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Fe、Zn、Se、I、F等(考点四)
课题三有机合成材料
考点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有机物有机小分子如:CH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3、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二、有机合成材料
(考点二)(1)常见的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燃烧后的剩余物可以用手指挤压成粉末状的为羊毛线;无气味,且燃烧后的剩余物用手指挤压不成粉末状的为合成纤维线。
三、“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考点三)
(1)危害: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四、开发新型材料
1、新型材料开发的方向: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
2、新型材料: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隐身材料、复合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