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水质监测方案制定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引言河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水资源,维持着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发展。
保持河流水质的良好状态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河流水质监测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河流水质监测方案,旨在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河流水质。
一、方案目标1. 确定水质指标:明确河流水质监测的指标和范围,包括常见的化学指标(如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总氮、总磷等)、生物学指标(如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以及其他相关指标。
2. 确定监测频率和地点:根据河流的特点和水质指标的重要性,确定监测频率(如每月、每季度、每年等)和监测地点,覆盖河流的整个流域。
3. 建立监测网络:在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等多个位置设置监测点,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水质数据。
4. 提高监测效率:采用科学的水样采集和分析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水质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监测效率,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二、监测方法和技术1. 水样采集:选择适当的采样工具和采样点位,在监测点位的不同水层中进行采样,保证采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避免污染源的影响。
2. 水样处理:采集的水样应尽快送至实验室,在保持水样原有性质的同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过滤、提取等,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测定。
3. 检测与分析:根据选定的水质指标,使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水质参数的分析和测定。
同时,要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质量控制、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变化的问题。
三、应用推广与管理1. 数据应用:将获得的水质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相关政府部门、环保组织和公众,以便及时进行水质的评估和管理。
2. 预警与应急响应:建立一套有效的水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对水质异常情况进行及时预警和处理,保障公众的用水安全。
河道水质监测方案

河道水质监测方案河道水质监测方案1. 引言河道水质是衡量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河道水质的状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河道水质监测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2. 目标和目的本文旨在设计一个河道水质监测方案,以实现以下目标和目的:- 实时监测河道水质,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 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为水质管理和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水体污染状况,指导水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为公众提供水质状况信息,增强社会监督力度。
3. 监测指标和频率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指南,我们选择以下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进行监测:1. 溶解氧(DO):监测水体中溶解氧的饱和度和浓度,用于评估水体中的富氧状态。
2.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物含量,反映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3. 水温:监测水体的温度变化,可为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4. pH值:测定水体的酸碱度,用于评估水体的酸碱状况。
5. 悬浮物:监测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反映水体的浑浊程度。
对于以上指标的监测频率,建议进行每月一次的定点监测,并在重大污染事故发生时进行临时监测。
4. 监测方法和设备针对不同的水质监测指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和设备进行监测:1. 溶解氧(DO):使用溶解氧仪进行现场监测,记录溶解氧饱和度和浓度。
2. 化学需氧量(COD):采用紫外光消解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配备COD分析仪器。
3. 水温:使用水温仪进行现场监测,记录水体温度。
4. pH值:采用玻璃电极酸碱度计进行现场监测,记录水体的酸碱度。
5. 悬浮物:使用浊度计进行快速监测,记录水体的浊度。
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监测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正和维护,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5. 数据采集和处理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水质监测方案的重要环节。
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应包括时间、地点、监测指标和数值等信息。
数据的处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录入: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录入电子表格中进行存储。
小清河济南段浮游动物多样性及水质评价

小清河济南段浮游动物多样性及水质评价小清河是济南的母亲河,它不仅是市民的重要水源,也是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小清河的一段,济南段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济南段小清河的浮游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对水质进行评价,以期为保护小清河的生态环境提供一些数据支持。
一、浮游动物多样性调查浮游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元素,它们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体生态平衡和水质维护有着重要作用。
为了解小清河济南段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野外调查。
在小清河河道上游、中游和下游各设立了3个不同的调查样点,每个样点设置了5个重复取样位置,共进行了15个取样点的浮游动物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小清河济南段的浮游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浮游藻类、浮游动物等。
在浮游藻类中,主要有硅藻、蓝藻、绿藻等;在浮游动物中,主要有桡足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
硅藻和桡足类的种类数量最为丰富,其次是蓝藻和甲壳类。
这些浮游动物种类的存在,为小清河济南段的水生生态系统增添了活力,也反映了小清河水体的相对良好的环境。
二、水质评价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清河济南段的水质状况,我们对水体进行了多项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首先是理化指标方面,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
其次是化学指标方面,包括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等。
最后是生物学指标方面,包括浮游藻类、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等。
通过对水质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我们发现小清河济南段的水质总体上处于较好的状态。
pH值在6.5-8.5之间,符合生物生存的要求;溶解氧在饱和状态以上,能够满足水生生物的需氧需求;浊度和电导率都在合理范围内,表明水体的透明度和电解质含量良好。
化学指标方面,总氮和总磷的含量较低,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生物学指标方面,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种类繁多,数量较为丰富,表明水体生态系统相对完整。
综合水质评价的结果来看,小清河济南段的水质总体上是良好的,符合生活饮用水和生态环境的要求。
河水检测服务方案

河水检测服务方案河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河水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保护和恢复河水的生态环境,及时检测河水的质量也变得十分重要。
下面是一个河水检测服务方案,以保障河水的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服务目标:通过对河水进行全面、科学的检测,及时掌握河水的水质状况,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以便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障河水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内容:1. 基础数据采集:通过采集河水样品并进行现场测试,获得河水的基础数据,如pH值、浊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
2. 污染物检测:对河水中可能存在的各类污染物进行检测,如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以判断河水的污染程度。
3. 生物指标监测:通过对河水中生物指标的研究和监测,如浮游植物、底栖动物、鱼类群落等,评估河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4. 长期监测系统建立:建立河水长期监测系统,定期对河水进行检测并形成数据报告,以有效监测河水的变化趋势和污染源。
三、服务流程:1. 河水采样:根据监测区域和监测要求,在河水中布置合适的采样点并进行采样。
2. 现场测试:将采集的河水样品进行现场测试,包括对基本指标的测试和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
3. 实验室检测:将部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精确化学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河水的质量和污染情况。
4. 数据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生成数据报告,并提供给委托方。
报告应包括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评估意见等。
5. 结果解读与建议:针对检测结果,提供解读和相应的建议,为委托方制定河水管理和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四、服务优势:1. 专业团队: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科研团队,包括水质检测、环境监测、生态学等专业人才。
2. 先进设备:引进先进的水质检测设备和实验室设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经验丰富:积累了大量河水检测的经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制定监测方案,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1. 引言河流的水质是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河流水质进行系统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河流水质监测方案,从而保证准确评估河流的水质状况。
2. 监测目标和指标监测目标是指对于监测对象的具体要求和目的。
在河流水质监测中,我们的监测目标是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追踪污染源、控制环境污染以及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监测以下指标: - 水温 - pH值 - 溶解氧 - 悬浮物- 总氮 - 总磷 - 化学需氧量(COD) - 生化需氧量(BOD)3. 监测方法和频率监测方法是指实际采集样本并测定水质指标的方法。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监测河流水质: - 现场监测:在采样点进行即时测量,例如使用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器。
- 标准测量:将采集到的水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标准测量,例如使用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
监测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监测的次数。
为了获取准确的水质信息,我们建议进行定期监测,并且在以下情况下增加监测频率: -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 带有季节性变化的污染源排放期间 - 常规监测数据发现异常情况时4. 采样方法和位置采样方法是指采集样本的具体操作步骤。
在进行河流水质监测时,我们应该采用以下采样方法: 1. 选择测站:根据监测目标和所需数据,选择合适的测站位置。
2. 确定采样次数:根据监测频率和监测需求,确定每次监测的采样次数。
3. 采用自动式采样器:对于现场监测或定期监测,可以使用自动式采样器定时采样,保证采样的一致性。
4. 采样容器:使用无盖的采样容器,并确保容器清洁不含有污染物。
5. 保持样本的原样性:在采样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样本受到外界污染或损害。
采样位置是指在河流中选择的采样点位置。
为了获取全面的水质信息,我们建议在以下位置进行采样: - 河流入口和出口 - 受污染源附近的位置 - 河流中的主要流速区域 - 河流与附近水资源交汇处5. 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采集到的水质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进行正确的水质评估和判断。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1. 引言河流水质监测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确保水资源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了有效地监测河流水质,掌握其变化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基于现代监测技术和方法的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2. 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的河流水质监测系统,帮助相关部门进行水质评估、监测河流的污染程度和质量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以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
3. 水质监测参数为了全面了解河流的水质状况,建议监测以下参数:•水温•pH值•溶氧量•浊度•叶绿素α•氨氮•总磷•总氮•水中沉积物4. 监测方法4.1 传统监测方法传统监测方法包括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采样点应覆盖河流的不同区域和流域范围,并根据需要进行珍贵资源的合理规划。
4.2 自动在线监测方法自动在线监测技术在河流水质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河流上设置自动站点,采集和传输实时数据,可实现对水质的连续监测。
常用的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包括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器、自动采样器和数据传输系统。
4.3 空间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的数据,可以提供广域范围内的河流水质状况评估。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实现对不同区域和流域的水质差异的分析。
5. 数据分析与处理5.1 实时数据监测与分析通过自动在线监测系统获得的实时数据,可以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
根据历史数据、国家标准以及相关的水质指标,可以对水质进行评估,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5.2 空间数据分析通过空间遥感技术获取的河流水质数据,可以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对不同区域的水质状况进行比较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6. 报告编制与发布根据监测结果,编制水质监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监测方案、监测结果和数据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报告应及时发布,并向相关部门提供,以便决策和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
7. 风险评估与管理在河流水质监测过程中,应及时评估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以减轻潜在的影响。
小清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小清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议精神,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分清责任、细化方案、强化措施,切实做好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稳步改善,按照国家《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水质现状和问题省辖海河流域既是国家确定的水污染防治重点,也是我省确定的重点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之一。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省辖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把水污染防治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省辖海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流域内8处重点监控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水质良好。
2007年与2005年相比,省辖海河流域主要河流可比断面COD平均浓度下降了32.85%,氨氮平均浓度下降了7.12%。
(详见附表2)。
经过多年的治理,省辖海河流域水质虽然有所好转,但是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仍然是我省污染最严重的流域,距离水质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污染物排放总量超出环境容量。
2007年省辖海河流域COD、氨氮实际排放量分别为17.78万吨和1.43万吨,超出山东省“十一五”河流水环境容量2.78倍、6.37倍。
二是部分河流断面水质污染严重。
2007年有监测数据的12个断面中COD只有1个断面达标,氨氮有2个断面达标,其余均为劣V类水质,污染最严重断面COD超标18.53倍,氨氮超标19.04倍。
三是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除磷脱氮设施不健全,污水处理费收缴率和运转负荷率偏低。
四是部分工业企业不能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工业企业污水回用率不高。
五是跨境河流入境污染物本底值较高。
金堤河张秋入境断面2005年COD超标11.28倍,为省辖海河流域COD指标超标最严重的断面,2007年COD、氨氮分别超标5.91、1.22倍。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河水水质监测方案

河水水质监测方案1. 引言河水的水质监测是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建立有效的河水水质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河水水质监测的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全面、准确和可持续的监测方法。
2. 监测目标该监测方案的目标是实时监测河水的水质,并对其进行评估。
主要监测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体pH值•水体溶解氧含量•水体浊度•水体总悬浮颗粒物•水体总氮和总磷含量•水体重金属含量(例如铅、汞、镉等)3. 监测方法3.1 采样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需要在不同位置和时间对水体进行采样。
采样点的选择需要覆盖河流的不同部位,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
同时,还应考虑到可能受到污染源的点位。
每次采样时,应至少采集三个样品,并将其混合以得到代表性的样品。
3.2 测量和分析将采集的水样带回实验室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和分析以确定水质指标的含量。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pH计、溶解氧仪、浊度计等。
而对于总悬浮颗粒物、总氮和总磷含量以及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则需要使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3.3 数据处理测量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评估河水的水质情况。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计算出各个指标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此外,还可以进行趋势分析,观察水质指标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4 结果报告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需要编写一份水质监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监测目标及方法的描述•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水质状况的评估和建议•可能的污染源和防控措施建议4. 监测频率和持续性河水的水质状况可能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监测应当具备一定的频率和持续性。
建议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监测,并在关键时期如雨季、汛期等增加监测频率。
此外,还可以借助自动化监测设备实现实时监测,并定期进行数据审核和校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系小清河水质监测方案设计目录1.监测程序方框图 (3)2.监测目的 (3)3.监测目标 (4)3.1任务来源 (4)3.2目标服务对象与要求 (4)3.3环境标准 (4)4.资料调研 (4)4.1自然环境资料 (4)4.1.1地学资料 (4)4.1.2土壤资料 (5)4.1.3水文资料 (6)4.1.4气象资料 (6)4.1.5农业资料 (7)4.2社会环境资料: (8)4.3污染资料 (8)4.3.1污染物分布类型 (8)4.3.2污染物资料 (9)4.3.3环境影响调查 (9)5.现场调查 (9)6.方案设计 (9)6.1监测范围 (9)6.2参数选择 (10)6.2.1水样 (10)6.2.2底泥样品 (10)6.2.3土壤样品 (11)6.3布点 (11)6.3.1监测断面 (11)6.3.2采样点 (12)6.4采样 (13)6.4.1采样时间与频率 (14)6.4.2采样方式 (14)6.4.3水样保存方法与采样容器 (15)6.4.4现场记录 (16)6.5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16)6.5.1样品的预处理 (16)6.5.2水样的分析方法 (17)6.5.3底泥的分析方法 (18)6.5.4土壤的分析方法 (18)6.6室内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19)6.7数据处理 (19)7.方案论证与审批 (19)8.实施计划 (19)1.监测程序方框图2.监测目的(1)监测小清河目前的水质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
(2)监测小清河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排放情况,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及其对小清河水质以及河流两岸土壤环境的影响。
3.监测目标3.1任务来源小清河是北京市内一条功能性河流,现在已经完成河底清淤,衬砌等治理工作,其中的生物净化过程已不同于自然水体,更容易受到污染。
近年来水质有一段程度的下降,因此制定方案对小清河水质进行综合的监测。
3.2目标服务对象与要求由于小清河流量较小,且不做生活用水取水源,对周围的环境影响不是很大,所以本次监测为短期常规监测。
监测项目按照相关环境标准的要求选取,对小清河水环境质量评价,为小清河周围地区的开发建设项目提供环境资料。
3.3环境标准本次监测实验结果依据的环境标准为:《地表水环境治理标准》(GB3838—2002)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资料调研4.1自然环境资料4.1.1地学资料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为山地,东南低为平原,形成一个向东展开的半圆形山湾,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
西部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两条山脉在关沟附近交汇,东北部山地为燕山的西缘,与军都山交汇于潮白河谷。
小清河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地学分析以海淀区为主。
海淀区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系古代永定河冲积的一部分。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山区统称西山,属太行山余脉,有大小山峰60余座。
西部为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约为6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左右;东部和南部为海拔50米左右的平原,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左右。
受地貌、气候、土壤等备件的影响,区内植被呈垂直性分布规律。
海拔800米的中山地区,一般生长着刺玫等野生植物,覆盖率达60-70%;海拔300-800米的低山地区,主要为油松、山杨等人工栽培的林木,覆盖率达30-40%;海拔70-300米之间,多为人工栽培的苹果,梨、杏等果树和油松、侧柏等;平原地带主要是农田栽培,以蔬菜、水稻、小麦为主,此外还种植有杨、柳、槐、榆等树木。
海淀区内有大小河流10条,总长度119.8公里,主要水系有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水体,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20%。
4.1.2土壤资料北京市土壤资源的系统分类,以生物气候条件为主导因素,而不受地下水作用的自然成土过程主要形成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和褐土,地带性土壤是褐土;受地下水及地面水影响主要形成潮土、沼泽土等隐域性土壤。
全市主要的土壤类型和质地类型的主要特点、分布情况以及种植适宜性,为北京市农业生产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参考。
北京市土壤共划分7个大类、17个亚类。
7个大类为: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褐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风砂土。
各区的土壤类型分布如下图,其中海淀区以褐土和潮土为主要土壤类型。
褐土:分布在海拔40米以上的山麓平原及700-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
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夏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
自然植被在山区多为中生夏绿阔叶林。
山麓平原多为农田,以粮果为主,为北京地区的地带性土壤。
潮土:是北京平原土壤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是主要产粮区。
潮土区地势低平开阔,微有起伏。
地下水埋藏较浅,潮化过程明显。
除少数非碳酸盐母质外,一般通体都含有一定的碳酸钙,土壤都呈微碱性反应。
潮土土类受黄土性母质影响,矿物养分较丰富,但有机质,氮素及速效磷较低。
4.1.3水文资料小清河是为拒马河支流。
发源于丰台区长辛店镇羊圈头村,与永定河并行南流是一条间歇性河流,为大清河水系的北支——拒马河的支流。
历史上曾经作为永定河的分洪道,发源于丰台区长辛店镇羊圈头村,流经丰台、房山两区的长阳、葫芦岱等8个乡镇,于房山区八间房附近出市,境入河北省涿州市涿县入北拒马河未找到目录项。
丰台长辛店以上称哑叭河,大宁滞洪区以下称小清河。
本市境内河长30公里,境内流域面积327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有九子河、哑叭河、刺猖河等。
河上建有分洪闸2座。
部分河段的河宽30米左右,由于主要接纳污水处理厂出水所以流量与流速均受人为控制有季节性差异,并且水透明度较高,清澈见底。
夏季水温15摄氏度左右。
4.1.4气象资料北京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气候,海淀区气候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
年均气温12.5℃,1月份平均气温-4.4℃,极端最低气温为-21.7℃,7月份平均气温为25.8℃,最高气温为41.6℃。
年日照数2662小时,无霜期211天。
年平均降水量628.9毫米,集中于夏季的6-8月,降水量为465.1毫米,占全年降水的70%;冬季的12-2月份降水量最少,仅占1%。
小清河在冬季会出现断流和冰冻的现象。
4.1.5农业资料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现有耕地面积621.73万亩,其中粮田444.66万亩,蔬菜48.42万亩。
西北部为山区、东南部位平原,山区旱地一年一收,以粮食作物为主。
平原地区灌溉条件好,以一年两熟制为主,主要是小麦夏玉米或麦茬稻两茬平播,还有两年三熟和一年多熟等多种种植形式,除粮食作物外经济作物、蔬菜、瓜类、饲料占有一定比例。
气候属于季风气候区,冬春干旱少雨,夏季暴雨集中,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历史上旱涝灾害频繁。
经过四十年的水利建设,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49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363.02万亩。
解放后四十年的灌溉发展史,实质上就是节水灌溉的发展史,但是真正把节水灌溉提到建设节水型。
但是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海淀区耕地面积变化情况与农用地分布情况如下图:4.2社会环境资料:北京市拥有人口2000万人,其中海淀区人口328.1万,小清河沿岸居民点分布密集,且与西北五环路平行,每天的车流量非常大,会影响小清河水质。
在水功能区划中小清河属于四类水,为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但由于小清河的现功能主要接纳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所以水质为劣五类。
海淀区工业布局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和海淀新区科技创新中心两个中心和四大功能区,即东部科教文化产业区、北部城市新区、南部现代服务区和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区。
小清河位于海淀区的中东部,主要以科教文化产区为主,临近北京体育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
4.3污染资料4.3.1污染物分布类型历史上小清河水质比较好,基本没有污染,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沿岸居民点增多,污染尤为严重。
污染源既有工业废水排放的点源污染,又有临近五环路每天交通排放污染物沉降的线源污染。
而小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集中的对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使小清河水质有一定的改善,河水主要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为主。
4.3.2污染物资料污染物的来源是污水处理厂的废水,为劣五类水,主要污染物为常规的COD、氮、磷等污水处理过程中难以讲解的物质和汽车尾气沉降所产生的一些有机污染物。
同时还有一部分沿岸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随意丢弃于河中等污染物,都对水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对小清河的改造过程中进行的河底和河岸做衬砌处理,清除了底泥不适合天然植物和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影响小清河的自净过程,尤其是冬季因为气温低河水流速缓慢流量减少以及封冻现象,使河水的自净能力降低。
4.3.3环境影响调查对于未整治的小清河由于污染严重,存在沿岸臭气、垃圾暴露等环境问题,对周围的卫生环境与景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基于近几年的治理,水质情况已经初步改善,部分沿岸地区修建了河滨休闲景观区。
但是也存在一些生态影响问题,河流整治中所采用的河底和河岸衬砌使水中植物和微生物难以生存,缺乏天然植物,直接影响沿河水生生物种类,比如各种水鸟。
同时河水受阳光影响而水温变化过大,自身的条件能力差,不易建立生态平衡,容易使传染病菌滋生。
5.现场调查落实调查的文字资料,追踪污染路线。
对小清河污水处理厂进行实地参观调查,补充基础资料。
查看交通、电力、安全等,设立采样标记,用GPS仪确定采样点位。
从小清河污水处理厂出水流域处采水样以及土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化验。
6.方案设计6.1监测范围小清河北京市内流域,重点监测污水处理厂上下流域(肖家河桥—北京体育大学流段)如图图中红色部分为监测范围界限,蓝色为小清河。
6.2参数选择6.2.1水样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选择国家和地方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选择对人和生物危害大、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范围广的污染物;选择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所选监测项目有“标准分析方法”、“全国统一监测分析方法”;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污染源的特征和水环境保护功能的划分,酌情增加某些选测项目;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监测条件的改善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酌情增加某些污染源和地表水监测项目。
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的监测项目如下表(河流):6.2.2底泥样品必测项目:总铬、六价铬、镉、铅、砷、总汞、烷基汞、铜、锌、硫化物和有机质;选测项目: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除草剂、多氯联苯、苯系物、多环芳烃6.2.3土壤样品重点监测项目:总铬、镉、铅、总砷、总汞、镍、铜、锌、六六六、滴滴涕6.3布点确定监测参数后,要为采样布点制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