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下区解剖

合集下载

结肠下区解剖

结肠下区解剖
6.中结肠A
(供应十二指肠至
结肠左曲的消化
道)
.
动脉弓
5
.
6
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
1).左结肠A 2).乙状结肠A 3).直肠上A
(供应结肠左曲以下 的消化道)
.
7
二、空肠(jejunum)、 回肠(ileum)
.
8
1.空、回肠的区别
位置 长度 管腔 管壁 环状襞 淋巴滤泡 动脉弓
空肠 位于左上腹部 占全长的2/5 较粗 较厚 明显 孤立淋巴滤泡 少,1—2级弓
回肠 位于右下腹部 占全长的3/5 较细 较薄 不明显 集合淋巴滤泡、孤立淋巴滤泡 多,3—4级弓
.
9
.
10
动脉弓
.
11
2.小肠的切除
小肠末级血管弓发出直动脉分布于肠壁,在直动脉之间 无吻合支,肠壁内的血管吻合不丰富,尤以对系膜侧肠壁血 供较差,故小肠部分切除术,为保证吻合口的血供,除扇形 切断肠系膜外,应增加切断肠管15~300角,角开向肠管的游 离缘。
大肠(盲肠、结肠)具有三
个特点:
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
14
3.盲肠
回盲口 阑尾口
.
回盲瓣
15
4.阑尾
(1)阑尾根部的位置: 恒定于盲肠的后内侧, 是三条结肠带集中处。
(2)阑尾的位置:一般 位于右髂窝内。因盲 肠下降不全而致阑尾 居于肝的下方,称为 高位阑尾,发炎时易 误诊为胆囊炎。若内 脏反位,阑尾位于左 髂窝内,则称左下腹 位阑尾。
.
24
(3)脐周静脉网
肝门静脉→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 胸腹壁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
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腹壁上静脉→胸廓内静脉→头臂静脉→

消化系统解剖图

消化系统解剖图

消化系统图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门)等部。

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脏和胰脏。

消化管,长又长,全长九米不夸张;起始口腔咽食管,胃呈囊状贮食粮;小肠分为三部分,时二指肠空回肠;十二指肠分四部,上降水平与升部;降部后内大乳头,胆汁胰液排此处;消化吸收有帮助,左上空肠右下回;大肠分为五部分,盲阑结直和肛管;二袋一垂盲结肠,三大特点别小肠;盲肠位居右髂窝,阑尾根部连盲肠;麦兰两氏压痛点,诊断疾病参考处;升横降乙直肠肛,肛门工作日夜忙;许多疾病易患处,肛门内外括约肌;手术当中要分清,以免造成肛失禁。

咽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

咽:分鼻咽、口咽、喉咽。

咽鼓管咽口于中耳鼓室相通,感染可引起中耳炎。

咽鼓管圆枕寻找咽鼓管咽口的标志。

咽隐窝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咽淋巴环:咽鼓管扁桃体、咽扁桃体(腺样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共同构成。

食管食管:长约25cm,上端起自第6颈椎体下缘,下端平11胸椎高度与贲门相接。

三处生理性狭窄:①起始部第6颈椎下缘水平,距中切牙15cm。

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交叉处约第4、5胸椎水平,距中切牙25cm。

③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40cm。

胃胃居剑下左上腹,两口两缘分四部;贲门幽门大小弯,贲门底体幽门部;小弯胃窦易溃疡,及时诊治莫延误。

小肠小肠弯又长,盘曲在腹腔;上段十二指,中下空回肠;全长约五米,空回二三量。

成人小肠全场5-7米。

空肠约占近侧的2/5,回肠占远侧的3/5。

大肠大肠四周围成框,空肠回肠框内藏;结肠袋带肠脂垂,三大特点记心上;盲肠位居右髂窝,阑尾根部连于盲;麦兰二氏两个点,升横降乙接直肠。

局部解剖学 结肠下区

局部解剖学 结肠下区

位置 位于腰大肌与脊柱之间
八、乳糜池
cisterna chyli
位置
位于第一腰椎体 前方, 前方,腹主动脉右后 方。
小 结
思考题
1.阑尾炎患者,需作阑尾切除术,请回答: 阑尾炎患者,需作阑尾切除术,请回答: 如何确定阑尾的体表投影? (1)如何确定阑尾的体表投影? 如何确定手术切口?依次切开哪些结构? (2)如何确定手术切口?依次切开哪些结构? 如何寻找阑尾?若在右髂窝未发现阑尾, ( 3 ) 如何寻找阑尾 ? 若在右髂窝未发现阑尾 , 应 注意在哪些位置寻找? 注意在哪些位置寻找? 在何处寻找结扎阑尾动脉? (4)在何处寻找结扎阑尾动脉? 阑尾穿孔,因体位不当, ( 5 ) 阑尾穿孔 , 因体位不当 , 脓液可能流到哪些 地方? 地方?
左睾丸(卵巢) 的血液。 左睾丸(卵巢)V的血液。 约半数以上左肾V ● 约半数以上左肾V与左 腰升V相连。 腰升V相连。
(四)淋巴及神经(自学) 淋巴及神经(自学) (五)被膜 ( membrane) ●纤维囊 ●脂肪囊 ●肾筋膜
肾部分切除时 应缝合哪一层? 应缝合哪一层?
三、输尿管腹部
腹部 分部 盆部 壁内部
三个狭窄
⑴ 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⑵ 与髂血管交叉处 ⑶ 壁内段 输尿管结石易滞留在 什么部位? 什么部位?
四、肾上腺
左侧: ●左侧:半月形 右侧: ●右侧:三角形
五、腹主动脉 abdominal aorta
(一)不成对的脏支 腹腔干celiac 1. 腹腔干celiac trunk 2. 肠系膜上动脉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3. 肠系膜下动脉 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二)成对的脏支 (三)壁支

腹腔解剖图谱_图文

腹腔解剖图谱_图文

胆囊动脉
胆囊动脉 起自肝右A,位于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围成). 常有变异.
胆总管 common bile duct
分为4段
1.十二指肠上段 位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切开探查引流术在该段进行.
2.十二指肠后段 位十二指肠上部后面, 行于下腔V前方,肝门V右側. 经网膜孔可探查此段结石.
3.胰腺段 胰头后方.胰头癌常压迫该段, 导致阻塞性黄疸.
腹腔解剖图谱_图文.ppt
成人腹腔主要器官的投影
右季肋区
①右半肝大部分 ②部分胆囊 ③部分右肾 ④结肠右曲
右外側区
①升结肠 ②部分回肠 ③右肾下部
右髂区
①盲肠 ②阑尾 ③回肠末端
腹上区
①右半肝小部分和左半肝大部分 ②胆囊③胃幽门部和部分胃体 ④十二指肠大部分⑤胰的大部分 ⑥两肾(部分)和肾上腺 ⑦胆总管,肝A和门V ⑧腹主A和下腔V
右三角韧带 冠状韧带右端,连于肝右叶 外后面和膈.
左三角韧带 位肝左叶上面和膈之间.变 异较多,常含肝纤维附件(新生儿特 有的肝残留物,可出现血管和胆管等 结构)
下面
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胃的韧带
胃脾韧带 胃大弯左侧到脾门的双层腹膜.上份内有胃短血 管,下份有胃网膜左血管.
胃膈韧带 自胃底后面连至膈的双层腹膜.全胃切除时应将 之切断,才能分离贲门和食管.
脐区
①胃大弯②横结肠③大网膜 ④左右输尿管⑤十二指肠小部分 ⑥部分空回肠⑦腹主A和下腔V
腹下区
①回肠②膀胱(充盈) ③子宫(妊娠)④左右输尿管 ⑤部分乙状结肠
左季肋区
①左半肝小部分 ②胃贲门,胃底,部分胃体 ③胰尾④脾 ⑤结肠左曲 ⑥部分左肾
左外側区
①降结肠 ②部分空肠 ③左肾下部

第一节 结肠解剖

第一节  结肠解剖

第六章结肠第一节结肠得解剖及生理一、结肠得解剖结肠(largeintestine)起于右侧髂窝内续于回肠末端,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与乙状结肠、成人结肠全长平均约150cm(120—200cm)、其功能就是吸收水分,分泌粘液,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盲肠、结肠、乙状结肠位于腹腔内。

结肠上起自右侧髂窝与回肠相连,呈M形将空、回肠环绕在内,下与乙状结肠相连。

结肠各部位管径不一,盲肠最粗,管径约6—7cm,逐渐减为乙状结肠末端约2、5cm,这就是结肠肠腔最狭窄部位、图6-1 结肠得区域分布图6-2大肠得解剖在盲肠与结肠得肠壁有三个特征:1、结肠带:为肠壁纵行平滑肌集中形成三条肉眼可辨与肠壁纵轴平行得狭窄纵行。

在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较为清楚,降结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2、结肠袋:因结肠带短于肠管六分之一,而牵拉肠壁形成节段性得囊状膨出,称为结肠袋;3、肠脂垂:由结肠带两侧浆膜下脂肪组织聚集而成得大小不等小突起,悬挂在结肠袋侧缘;整个大肠约有100-500个肠脂垂,主要位于乙状结肠与盲肠附近;以上三个特征性结构就是区别大小肠得重要标志。

(一)盲肠:盲肠(cecum):位于右侧髂窝,就是大肠得起始部,也就是最粗,最短、通路最多得一段,长6—8cm;其下端膨大得就是盲端,左侧(内侧)有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开口处粘膜形成上、下两襞称为回盲瓣,可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吸收,亦可防止盲肠内容物返流到回肠、在回盲瓣下方约2-3cm处有阑尾得开口。

盲肠为腹膜内位器官,但没有系膜,故有一定得活动度,高位时可达肝右叶下方,低位时可伸入小骨盆内;小儿盲肠位置较成人高。

(二)升结肠(ascending colon):起于盲肠,长约12—20cm,肠管沿右侧腹后壁上行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前下方形成结肠肝曲,又称为结肠右区,再急转向左移行于横结肠、结肠肝曲内侧靠近十二指肠球部。

升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 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贴,活动性小,当升结肠病变时常累计腹膜后间隙。

局部解剖学-结肠下区

局部解剖学-结肠下区

Jejunum and ileum
Characteristic
Jejunum
Position
Upper 2/5
Diameter
Greater
Wall
Thicker
Circular folds
Larger, numerous and large villi
Vascularity
Greater
Vasa recta
It descends anterior to horizontal part of duodenum and enters root of mesentery to right iliac fossa.
It gives off 12~18 intestinal arteries from its left side to jejunoileum.
triangular mesent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y (阑尾系膜 Mesoappendix) which
extends from terminal part of ileum to appendix. Tip of appendix is very variable in position, according to
II. 盲肠和阑尾 Cecum and vermiform appendix
★ I)盲肠 Cecum is blind sac, first part of large intestine,
with largest diameter and thinnest wall, usually lying in right iliac fossa, rarely in lesser pelvis or at a higher level, even to right colic flexure.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解剖)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解剖)

A
29
第二节 消 化 腺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属外分泌腺,主 要有唾液腺、胃腺、胰、肝和肠腺等。
胃腺和肠腺存在于消化管的管壁内,属管内腺, 而唾液腺、肝和胰则位于消化管之外,属管外腺, 它们分泌的消化液均进入消化管。
A
30
一、唾液腺
1.唾液腺(salivary glands)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细,粉灰,血管少 集合
级数较多
肠系膜
孤立淋巴滤泡 集合淋巴滤泡
空肠(内面观)
环状襞
A
回肠(内面观)
22
小肠的组织结构






A
肌外 层膜
23
十 二 指 肠 空 肠
回肠
A
24
六、大肠 Large Intestine
分为5部分 盲肠 阑尾 结肠 直肠 肛管
结肠特点: 结肠带 结肠袋 肠脂垂
升结肠
盲肠 阑尾
回肠
横结肠 空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结肠带
肠脂垂 结肠袋
A
25
1、盲肠Cecum和阑尾Vermiform appendix
一、盲肠 二、阑尾
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 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 线的中、外1/3交点处
A
26
阑尾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阑尾腔阻塞:粪石、异物、寄生虫、痉挛等 引起,导致分泌物潴留和血管 受压、阻塞、缺血,粘膜损伤 脱落甚至管壁坏死。
消化系统 解剖结构
A
1
一、消化系统的一般结构 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
口腔→ 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 肠、空肠和回肠) →大肠(盲肠、阑 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肛门

局部解剖学腹部

局部解剖学腹部

2.大网膜greater omentum
形似围裙覆盖在 空、回肠和横结肠 的前面,左缘与胃 脾韧带相连续。
胃结肠韧带:
自胃大弯和十二指 肠上部至横结肠之间的 大网膜前两层形成胃结 肠韧带。内含胃网膜左、 右血管、胃网膜左、右 淋巴结等。
3.网膜孔和网膜囊
网膜孔:
位于小网膜游离 缘后方,可容1~2指, 经网膜孔可进入胃 后面的网膜囊。
左系膜窦:向下通盆腔 右系膜窦:几乎封闭,窦内有感染不
易扩散。
结肠上区
内容: 一、结肠上区的动脉 二、结肠上区的器官
一、结肠上区的动脉 腹腔干及其分支:
腹腔干的分支:
1. 胃左动脉 2. 肝总动脉 3. 脾动脉
1. 胃左动脉 食管支 胃支
2. 肝总动脉
胃右A 肝固有A 左支
右支 胆囊A 胃十二指肠A
腹膜腔
内容: 一、腹膜腔的概念 二、腹膜形成的结构 三、腹膜间隙
一、腹膜腔的概念
腹膜腔为壁腹膜 和脏腹膜之间的潜 在腔隙,内有少量 ( 100~200ml ) 浆 液 。
男性腹膜腔是密 闭的,女性腹膜腔 间接通外界(经输
卵管腹腔口、输卵
管、子宫、阴道与 外界相通)。
二、腹膜形成的结构
网膜 系膜 韧带 皱襞 陷窝、陷凹
以腹壁下动脉为 标志。脏器经腹壁 下动脉的外侧(深 环)突出者为斜疝。 脏器经腹壁下动脉 的内侧(直疝三角) 突出者为直疝。
斜疝,脏器包在精索的3层被膜内。 直疝,疝囊在精索被膜之外。
睾丸下降与腹膜的关系:
睾丸下降至腹股沟管腹环时,向前 推顶腹膜壁层形成腹膜鞘突。
睾丸降入阴囊以后,包绕睾丸表 面的腹膜鞘突,形成睾丸固有鞘膜, 鞘突的其余部分则闭锁形成鞘韧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 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 门静脉的侧支循环.
• 食管静脉丛 • 直肠静脉丛 • 脐周静脉丛
CLASS IS OVER, THANK FOR EVERYONE
McBurney 氏点
Lanz氏点
阑尾的体表投影
Fig 1:肠系膜上动脉
Fig 2:肠系膜下动脉
Fig 6:肝门静脉
Fig 7:门静脉的侧支循环
Right colic flexure 结肠右曲
回肠 ileum
Left colic flexure 结肠左曲
空肠 jejunum
二、空肠 ( jejunum)
回肠 (ileum)
空、回: 左上方 右下方
• 管径: 较大
较小
• 管壁: 较厚
较薄
• 环形皱襞: 高而密 低而疏
• 绒毛: 密而长 疏而短
• 淋巴滤泡: 孤立淋巴滤泡 集合淋巴滤泡
三、阑尾(vermiform appendix )、盲肠)
1、阑尾根的体表投影: • MeBurney 氏点 • Lanz氏点 2、阑尾的常见部位
阑尾、盲肠
四、结肠(colon)
• 结肠的分部:升、横、降、乙状结肠 • 结肠的特点: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Fig 5:结肠
五. 肝门静脉(hepatic portal veins)
• 门静脉的特点
• 无静脉辨
• 起于、止于毛细血管
• 门静脉的形成
• 在胰头后方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形成
• 门静脉的属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