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美术初中教案模板下册

湘教版美术初中教案模板下册

教学年级:九年级教学科目:美术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景观的基本特征,掌握描绘自然景观的绘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描绘。

2. 绘画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自然景观的构图与布局。

2. 绘画技巧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自然景观图片、绘画工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生准备:观察自然景观的笔记、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自然景观的基本特征,如山水、花草、树木等。

2. 讲解描绘自然景观的绘画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自然景观的特点。

2.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

3.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描绘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自然景观的基本特征,掌握了描绘自然景观的绘画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 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 加强教学互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进步。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课上有所收获。

课后作业:1. 学生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创作一幅自然景观绘画作品。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双阳中学刘燕华初中7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过去的日子初中7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桥湘版7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绿洲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下册:第4课中国结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下册:第5课远古的呼唤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下册:第6课星空一、教材分析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下册:第6课星空)本课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领域的有关要求,选择“星空”这个与天文、地理、航天等科学知识紧密相关的主题星空,指导学生运用收集图片资料、观察星空、绘制和设计有关星空题材的美术作品等方法,了解美术星空与科学的关系。

教材从认识星空入手,展现了各种形态的行星、闪烁的星星、一掠而过的彗星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认识星空,感受星空的美丽与神秘,帮助学生了解人们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可以获取大量的丰富的视觉形象,激发艺术创作灵感。

通过绘画与设计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艺术视野,拓宽美术的表现题材。

学习收集图片、处理图片和从有关的图片获取创作源泉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课文以观察和讨论的方式导入,逐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星空”的丰富感受。

包括地球与太空,’人类与宇宙的探索,有关星空图片的获取,星空的色彩,星球的形状与布局,日月星辰的运行与变化,形态与明暗的对比等等,从而获得美感启示。

教材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安排学生绘制表现星空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善于用绘画语言表达视觉感受的能力,立足于学生兴趣,鼓励多种技法的尝试,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体会视觉艺术中点、线、面、色彩、肌理等构成要素所形成的视觉美感。

“活动二”安排学生以星空为题材,制作一件平面设计作品,力求把设计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设计意识的培养,并启发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制作手法,培养灵活处理表现手法的能力。

有条件的话可以学习电脑绘图软件的操作,利用电脑制作。

“评价建议”一栏中,提出了从图片中获取美感启示、从作品创意等方面对学习绩效测评的评价建议,作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检测知识、能力水平的参考。

美术初中八年级教案湘教版

美术初中八年级教案湘教版

美术初中八年级教案湘教版篇一:美术初中八年级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和线条表达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巧。

教学内容:1. 中国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基本构图和线条表达方法的讲解和练习。

3. 创作一幅以自然风景为主题的中国画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课: 中国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1. 导入:展示一些经典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论。

2. 讲解:介绍中国画的特点,如写意、留白、水墨运用等,并讲解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3. 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中国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并展示他们的成果。

第二课: 基本构图和线条表达方法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再次思考中国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讲解:讲解中国画的基本构图方法,如布局、比例、透视等,并讲解线条的表达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基本构图和线条的表达方法。

第三课: 创作一幅中国画作品1. 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再次温习中国画的特点和基本构图方法。

2. 讲解: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和主题进行创作,并讲解绘画的步骤和技巧。

3. 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自然风景主题进行创作,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基本构图和线条表达方法。

4. 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资源:1. 经典中国画作品的图片。

2. 水墨画颜料、毛笔和宣纸。

3. 创作素材和参考书籍。

教学评价:1.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总结的准确性。

2. 学生练习基本构图和线条表达方法的技巧和理解程度。

3. 学生创作的中国画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拓展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中国画的不同流派和代表作家。

2. 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画展览,让他们亲身感受和欣赏真正的中国画作品。

3.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比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篇二:美术初中八年级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课题(在此处填写具体的教学课题,如“色彩的奥秘”、“立体雕塑的制作”、“书法艺术欣赏”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具体技能),如色彩的基本知识、立体雕塑的基本技法、书法的基本笔法等。

- 学生能够运用(具体技能)进行创作,如色彩搭配、雕塑作品的制作、书法作品的书写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美术世界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在此处填写教学重点,如色彩的基本知识、立体雕塑的基本技法、书法的基本笔法等。

)2. 教学难点:- (在此处填写教学难点,如色彩搭配的和谐性、立体雕塑作品的稳定性、书法作品的规范性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教具(如色彩、雕塑材料、书法用具等)。

2. 学生准备:- 准备绘画或制作所需的材料,如颜料、画笔、雕塑材料、书法用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教师讲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示范与指导:-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操作过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4. 学生实践:-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绘画或制作。

5. 交流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六、板书设计(在此处填写板书内容,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等。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收集与美术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八、教学反思(在此处填写教学反思,如教学效果、学生反馈、改进措施等。

初中湘教版初中美术门教案

初中湘教版初中美术门教案

初中湘教版初中美术门教案 年级:七年级 学科:美术 教材版本:湘教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回忆过去的日子,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培养关爱自然环境的态度。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过去的事情,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3. 引导学生运用剪贴、绘画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1. 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 2. 运用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过去的事情,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美术语言表现过去的日子。 2. 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美术作品示例。 3. 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艺术节学生活动的精彩剪影照片。 2. 引导学生回忆艺术节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和片段,并谈谈它给他们的最深感受。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回忆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 1. 教师出示课题《过去的日子》。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过去的日子有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 三、美术创作指导(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剪贴、绘画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2. 教师演示创作过程,讲解创作方法和要求。 3.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创作时间(15分钟) 1.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教师的指导,开始创作美术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回忆过去的日子,让学生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培养关爱自然环境的态度。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运用剪贴、绘画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美术语言表现过去的日子,并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整体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参与度高,创作出了许多有创意的作品。但在评价环节,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湘版美术初中教案

湘版美术初中教案

湘版美术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观察自然的习惯,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绘画技巧的掌握与运用3.绘画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绘画技巧的掌握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表现手法。

2.演示法:展示优秀绘画作品,分析其技巧特点。

3.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绘画技巧。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绘画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表现手法。

3.作品欣赏:展示优秀绘画作品,分析其技巧特点。

4.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绘画技巧。

5.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6.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绘制一幅绘画作品,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技巧。

2.搜集身边的绘画艺术作品,分析其特点,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绘画艺术上取得进步。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掌握绘画艺术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湘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让几个学生上台表演《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和《椅中圣母》中圣母的神态,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一定的道具、服装
四、归纳、总结
在教师的提示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归纳、总结。《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一画,圣母的容貌格外的严肃,圣婴也显得老成,有助于加强信徒们内心的敬畏之情;而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形象温柔可爱,充满青春的活力。
学生材料
课目
第2课长城礼赞
年级
9年级下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画面形状、构图形式、场景处理、色彩组织等艺术语言的处理。
难点:借助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准备:检查学具以及收集的有关长城的资料,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师讲述发生在抗战时期的故事。围绕故事中惨烈的场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合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壮举,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和她所蕴禽的深远的象征意义。
作品《回望》
毛泽东词字幕
作品《同望》与《黄河魂》比较
3.教学活动
根据以上讨论,结合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以及所搜集的关于长城的图片资料,以长城为主体,以情感抒发为主题,画一幅风景画。
播放背景音乐《万里长城永不倒》
4.小结
运用赏析教学中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
展示学生作业
5.布置课后活动
①搜集有古代战争场面的连环画。
力,使人感到格外的亲切,就像人世间的贤惠淑女。文艺复兴最突出的特征是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努力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文艺复兴关术的资料,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准备。

美术初中教案湘教版

美术初中教案湘教版

美术初中教案湘教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自然风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自然风景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2. 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

3. 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点:1. 自然风景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2. 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

教学难点:1. 自然风景的绘画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2. 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自然风景图片和绘画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自然风景图片和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自然之美。

二、讲授(15分钟)1. 教师讲解自然风景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如构图、色彩搭配等。

2. 教师示范自然风景的绘画过程,让学生了解绘画的步骤和要点。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自然风景的绘画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和问题。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自然风景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自然风景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和分享。

二、讲授(15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观察和表现自然景观,如树木、山水、天空等。

2. 教师示范自然景观的绘画过程,让学生了解绘画的步骤和要点。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自然景观的绘画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和问题。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然风景的绘画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www.5y
kj.co
m名称:——第十八课《精美的书签》课时:2课时。
课型:工艺制作课。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主动观察生活中的事物。2、通过制作精美的书签,训练学
生利用多种手段进行艺术创造的能力和综合审美能力。3、
使学生认识到小书签有艺术,有启迪,有催人进取的丰富内
涵。教学重点:懂得欣赏书签的艺术美。教学难点:学会设
计制作书签。教学准备:硬纸、胶水、彩笔、……第一节教
学板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检察学具。2、师生
问好。
二、导入新课:
当小朋友看书,没看完时应怎么办?(启发式谈话)三、
讲授新课:1、揭示课题:精美的书签(板书)2、欣赏书上
的作品,说说书签的作用。
书签,用来提示你把书看支哪一页了。。。。。。3、欣赏书
上的作品,感受每幅作品中的美感。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
每个书签的形与色。4、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书签,
你将怎样设计它?
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发扬求异思想。5、
教师演示制作方法。
A、构思(设想书签的形)。
B、画(对书签进行装饰、美化)。
c、剪贴。
D、穿飘带(注意色、宽合适)。6、学生作业:A、提出
作业要求:制作一个书签。B、学生作业,巡回指导。7、教
学小结:A、展评学生作业。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教学板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检察
学具。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欣赏上节课的作品。(启发式谈话)三、讲授新课:1、
揭示课题:精美的书签(板书)2、欣赏书上的作品,观察
书上作品的表现方法。
说说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你喜爱的书签。3、欣赏书
上的作品,感爱每幅作品中的美感。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
书签装饰方法。4、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书签,你要
怎样表现它?
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发扬求异思想。5、
教师演示。
A、构思基本形。
B、色彩的选择。
c、装饰、美化形象。
D、剪贴。6、学生作业:A、提出作业要求:设计、制
作一个精美的书签(要有创新意识)。B、学生作业,巡回指
导。7、教学小结:A、展评学生作业。B、总结本课的学习
的内容。
www.5y
kj.co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