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方言
陕北方言 高琎

四字成语
批必害菜:迅速,马上。 死焉各处:没有阳光之气。 忽腥打扇:不整洁,邋遢。 突鼻囊桑: 差不多同上。 赤界打片:光脚 。 不言打传:不善言辞。 齐格争争:整齐。 黑不流球:形容人很黑。 贼米溜眼:有小偷的嫌疑。 个青害菜:也是马上的意思。
人称
叫连襟为挑担,叫妻子或结过婚的女人为婆姨,叫青 年男子为后生,叫青年女子为女子,叫丈夫为汉,叫 妯娌为先后,叫小孩为猴娃、碎脑娃娃,叫小男孩为 小子、猴小小,叫没对象的男子为光棍,叫姑表兄弟 为姑舅,姨表兄弟为两姨,叫朋友为拜识,叫妻子偷 汉的丈夫为盖老,叫不务正业的人为二个流或二流子, 叫不精明的人为半吊子、二百五、胡脑松,三汗、米 脑子、二秆子,叫老实的人为瓷脑,叫顽固不化的人 为牛脑。
1.C 2.B 3.A 4.C 5.A
选择题
06."老家亲"的意思是() A.亲家 B.家禽,家畜 C.感觉老家比较亲 D祖宗、先人 07."娘娘"的意思是() A.妈妈 B.奶奶 C.皇后 08."栖qi搅"的意思是() A.捣蛋 B.打交道 C.关系密切 答案解析:这个词应该是AB项都对,作动词时是A,作名词时是B。 09."囔嘟"的意思是() A.小声说话 B.吵闹 C.指责 10."玄黄"的意思是() A.矿石 B.撒谎 C.鬼怪
选择题
01. "栓正"的意思是() A.绳子绑的牢靠 B.直木棍 C.漂亮,弄的好 02. "杀革"的意思是() A.杀后拨皮 B.了结,完成 C.文革批斗 03. "唿噜"的意思是() A.晕过去 B.打呼噜 C.轮子 04. "梦胡"的意思是() A.说胡话 B.做梦 C.赌博 05. "邂逅"的意思是() A.妯娌 B.相遇 C.先后
陕北延安安塞方言大全

陕北延安安塞⽅⾔⼤全陕北延安安塞⽅⾔⼤全2009-01-08 15:11陕北延安安塞⽅⾔也属北⽅⽅⾔的西北官话,⽅⾔受⼭西影响较⼤,也杂⼊⼀些蒙语,⾄今保留⼈声。
共有24个声母,⽐普通话多了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 和次浊声母η。
⽅⾔词汇也有⾃⼰独特之处。
保留不少古代词语。
如“逍遥散诞”、“贱脏(去声⾳,卖东西)”、“⿐⼦A”、“A”(多),“过啐”、“⾝⼦”、“植”、“樨”等。
有不少独特的甚⾄为外地⼈所不可理解的词。
星星为“星宿”,雷击为“龙抓”,顶风叫“戗风”,洪⽔叫“⼭⽔”,⼟块叫“⼟疙瘩”,去年叫“年是”,现在叫“尔格”,什么时候叫“多乎”,⽟⽶叫“⾦稻⿉”,⾼梁叫“红稻⿉”,⾼梁杆叫“棒棒”,⾃⽣的叫“柳⽣”,树⼲叫“树不浪”,牲⼝叫“牲灵”,⽜犊叫“⽜不⽼”,公⽺叫“羯羝”,公猫叫“⼉猫”,母猫叫“⼥猫”,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蚜⾍叫“油汉”,窑顶叫“脑畔”,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光叫“***⽃”,劳动叫“受苦”,害病叫“难活”,叫⼲饭为“捞饭”,叫猪⽺内脏为“下⽔”, ⼩孩过⽣⽇叫“过啐”,参加红⽩⼤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叫⼩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挨批评叫“挨头⼦”,巴结⼈叫“溜尻⼦”,派遣叫“打发”,强迫⼈做事叫“罟”,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茂盛叫“葱”,不端叫“咻”,不直叫“圪柳”,疲劳 叫“熬”,害羞、丢⼈叫“背兴”,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粮⾷变质叫“A”,住、闲呆叫“盛”,⽀持不住叫“⽴不定”,坏⼈坏事叫“⼉⼈⼉事”,全部叫“⼀满”,拉、握叫“动”,知道叫“解下”(读haiha),不知道叫“解不下”,拾、拣叫“乱”,⾝体曲叫“⾻敛”,互相说话叫“拉话”,抗叫“掏”,光屁股叫“⾚独⼦”,赶叫“断”,够不着叫“探不见”,煤渣叫“兰炭”,拿叫“撼”,筛、拣叫“唼”,搀扶叫“A”,揪叫“”,中间叫“当旮旯”,塞叫“擩”,头摇摆叫“⼘唻”,帮忙叫“相互”,快叫“欢”,跑叫“杠”,调⽪叫“⽸古”,许多叫“⼀圪堆”、“⼀坬”。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
陕北方言是中国陕西省北部的方言之一,也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方言之一。
陕北方言与
其他方言不同,具有独特的音韵特点和词汇表达方式。
在西北民歌演出中,陕北方言的风
韵独特,给人一种热情奔放、豪放不羁的感觉。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体现在音乐表演中。
陕北方言的音节较多,发音较
为清晰。
音乐中的旋律需要有一个较准确的发音,才能将歌曲中的情感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陕北方言的音韵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个要求,使得演唱者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情感,使歌
曲更具感染力。
在陕北方言中,音节的变调和声调的变化丰富多样,给演唱者在演唱时提供了更多的
表达方式。
陕北方言的调子多变,有高音、低音、快速、慢速等不同的曲调。
演唱者可以
根据曲调和歌词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声音强度和变调方式,使得演唱更富有表现力,更能准
确地传递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陕北方言在词汇表达上也能够更好地适应西北民歌的特点。
陕北方言中有丰富的词汇,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出西北地区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
陕北方言中有很多词语是与农业相
关的,例如田地、农作物等,这与西北地区的农耕文化相契合。
在西北民歌演出中,演唱
者使用陕北方言的词汇,能够更好地展现西北地区的特色,与观众产生共鸣。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体现在其音乐表演中的独特音韵特点、在歌曲的节
奏变化和词汇表达上的多样性、在舞蹈和服饰的展示上的与民俗文化的契合等方面。
陕北
方言使得西北民歌演出更加热情奔放、豪放不羁,给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感受和体验。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作为中国的方言之一,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具有独特的风韵。
陕北地区是中国的著名民间音乐之乡,这里有着许多优秀的民歌传统,其中包括了许多以陕北方言演唱的歌曲。
陕北方言与其他方言相比,不仅在语音、语法、词汇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而且在表达情感、传递文化信息等方面也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在西北民歌演出中,陕北方言歌曲的演唱受到了观众的广泛欢迎,这得益于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特有的文化内涵。
对于陕北方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语音轻快、变化多样。
陕北方言的语音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异较大,尤其是声调,陕北方言一般只有三个声调,而普通话则有四个声调,这也使得陕北方言歌曲的演唱具有独特的特色。
在表达愉悦、舒畅的情感时,歌者可以用较高的音调、较明显的抑扬顿挫,同时用一些普通话中不太常用的词汇来构建意境,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例如《马影儿(mǎ yǐngr)》这首陕北方言歌曲,在歌曲开头就运用了较高的音调、较明显的抑扬顿挫来表达歌手内心复杂的情感,歌曲的整个表现形式非常轻快。
在歌曲的歌词方面,陕北方言也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陕北方言歌曲的歌词常常使用一些地方方言中不常见的词汇,而且这些词汇往往直接表达歌者的情感,这使得歌曲的表达更加直接、真实。
例如《洋车(yáng chē)》这首歌,就运用了很多陕北方言中较为特殊的词汇,例如“洋车、洋匾、洋扇子”,这些词汇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但这些词汇却非常有陕北地区的特色,也是陕北方言歌曲中比较典型的例子。
除了语音和词汇之外,陕北方言歌曲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陕北方言歌曲中常常涉及到家庭、爱情、友情等主题,这些主题反映了陕北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
在表达这些主题时,歌手常常会用一些简洁明了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谁不想家亲,谁不想守住这片土地;谁不懂爱情,谁不想有一个未得之爱”的歌词就非常经典,表达了歌手对家庭、爱情的思念和向往,也抒发了陕北地区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依恋心情。
陕北方言与生活习俗

陕北方言与生活习俗方言与生活习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陕北方言除受政治、经济、地理因素影响外,还受到陕北礼仪、饮食、服饰起居、岁时节令等生活习俗的影响。
陕北方言折射出了陕北人的生活习俗,陕北方言与陕北生活习俗密切相关。
陕北,由于其古老,历史文化纵深感特别强,区域内部原生文化积淀深厚,因而较多地继承和保留了原始文化的基质。
加上不发达的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农牧经济、贫困落后生活状况,又同时该种文化的素朴性和保守性。
陕北方言就生长在这样一种自然地理和文化习俗的环境里。
陕北方言与礼仪习俗礼仪习俗包括婚礼、丧礼、祭祀、迁居之礼、贺木之礼,筑屋之礼及其它礼仪,其中最重要的礼仪是婚礼、丧礼。
这里将从陕北方言来窥探其中所蕴含的礼仪习俗,通过独特的礼仪习俗展现丰富的陕北方言。
1.陕北方言与婚姻习俗婚礼:它是人生礼仪中最盛大的礼仪之一。
曾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
”婚礼在陕北礼仪中占有重要地位。
陕北婚俗反映人们避凶趋吉,以及祈求夫妻和美、多子多福的愿望。
据记载:“婚礼皆凭媒妁之言,不用婚书庚帖。
初以识字者稀,无人解辨故第凭媒妁撮合之言,无或背弃,后虽读书者多,以相治已久乃竟废则不。
聘礼则为一件银子,两三件成衣而已。
有力者皆如此,无力者须备齐而后准娶。
娶皆以旦不以夜,初以野旷村稀,以防暴客,今犹沿用,则婚字之义昧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乡交流的不断密切,乡里婚俗中逐渐增加了许多新的程序,在日常生活中对婚礼的关注越来越多了。
看家:即观察并查看家庭及家庭住所情况。
在陕北有女方到男方看家的规矩。
“看家时女方的主要亲戚(一般是父亲)及这个女子到男方家做客,进一步对婆家房院、住宅及家庭成员作全面的了解和熟悉,男家设宴款待。
”同时男方的主要亲戚都要给女方准备一些赠品与见面礼,不过现在多给女方多少不等的现金。
2.陕北方言与丧葬习俗葬礼:人死后,由亲戚、朋友进行的哀悼仪式,人们在表达对逝者思念的同时,也寄托了对子孙的美好祝福。
陕北榆林方言歇后语

陕北榆林方言歇后语陕西方言歇后语11、三片瓦盖个庙——碎碎个店2、穿裙裙跳挨——放风里3、茄路赤打月亮——掂不来轻重4、猪八戒穿键美裤——绷人阿不5、老汗嚼兵豆——组来回活里6、老婆上炕——全凭外一激7、精皮念骑摩托——掸人阿不8、厕所门跌绞——离死(屎)不远了9、捏ei楼腥皮里——搓光光远10、干省kei扒火车——死活不er手11、你求上挂镰里——没事寻死里12、栩栩卧胡子上——谦虚地些13、土切爷接井俩——就不捞怪神俩14、斧头接当俩——一哈扁杂了15、黄鼠狼反单杠里——眼你怪黄卵卵里16、猪八戒组饭里——人臭锅头臭17、提灰耙上战场里——啥兵器麻18、夹嗦喇丢东里——把事么当事么19、懒驴干活里——屎多尿多20、裤裆里放鞭炮——拿求开玩笑里21、皮粉马带眼镜里——一哈么脸了22、老太太背靠墙喝稀饭——卑鄙无耻下流23、老太太上鸡窝——笨蛋24、眼睛上糊纸纸里——你学哈里25、耳朵上别求里——日眼26、打灯笼进厕所——你找死(屎)里27、老鼠舔猫皮里——没事寻事哩28、树林撇飞镖——你胡扎实里29、推土机开树林——你把势就倒尽了30、大夫摇头里——摸向了31、巴不下——还怪地球没引力32、介巴土挨砖头里——你挨球硬撑哩33、结巴土翻跟头——眼你个花卵卵34、吊死鬼卖淫里——死皮不要脸35、老鼠钻风掀里——两头受气36、老挖晒粪里——拿嘴拨里37、人使人不动弹——pi使人翻墙跳嫩赶38、屈家山的灶铝——欠扁39、脚后跟抹脂油里——厉害很40、手留弹擦钩子里——危险劲大41、时常爬墓堆上——日鬼里陕西方言歇后语21、墓堆跟前看报纸——给你先人上政治里2、档里摸皮里——然扁里3、上坟不拿香——日弄你先人4、结巴土过门槛——伤脸敦沟子5、结巴土爬脚面上——不咬人恶心人6、穿裙子跳挨里——给皮涨风里7、鸡娃做月子里——蛋大点事8、瞎子日P里——胡东里陕西方言歇后语31、穿上皮袄喝烧酒——里外发烧。
2、三张纸画得个驴——好大的脸面。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陕北方言是中国汉语方言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北部地区。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有着独特的风韵,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西北民歌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
陕北方言所具有的韵味和情感让它在西北民歌演出中别具一格。
陕北方言作为汉语方言中的一种,其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这为其赋予了独特的韵味。
陕北方言的音韵甚为独特,发音婉转悠扬,如唱歌一般。
在演唱西北民歌时,演唱者若以陕北方言演唱,其韵味和情感会让歌曲更具厚重的地方特色,更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陕北方言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为西北民歌增添了浓厚的地方气息。
陕北地区是中国的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演唱西北民歌时,以陕北方言歌唱的歌手会在歌曲中展现出自己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理解,这一点会使得歌曲更具感染力和魅力。
陕北方言所表现出的生活气息和民风民俗也会为西北民歌增添独特的场景感和吸引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陕北的田野和村庄之中。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独特风韵也激发了人们对于保护、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陕北方言作为中国汉语方言之一,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在西北民歌演出中,选择以陕北方言演唱会让人感受到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尊重,这也会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的热情。
陕北方言的独特风韵不仅为西北民歌增添了魅力,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独特风韵是不可替代的。
它通过音韵和情感的表达,为西北民歌注入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
其独特的韵味也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热情。
在今后的西北民歌演出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陕北方言的运用,让其独特的风韵继续为西北民歌增添魅力,也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陕北方言的魅力和西北民歌的魅力。
【2000字】。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西北地区是中国的民歌之乡,而陕北方言又是西北地区最具有特色的方言之一。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赋予了西北民歌独特的风韵和魅力。
本文将探讨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中的表现和作用。
陕北方言为西北民歌注入了浓厚的地域气息。
陕北方言是陕西省北部地区和陕西与陕北边界地区使用的方言。
它不同于其他方言,有着独特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结构。
在西北地区的民歌演出中,演唱者通常会选择用陕北方言演唱,这样一来,无论是歌词的意境还是发音情感都更贴近这个地区的文化和生活,使得音乐的表现更为真实和饱满。
陕北方言所带来的地域特色,让西北民歌不再只是简单的音乐演出,更是一次地域文化的展示和传达。
陕北方言为西北民歌增添了浓厚的民俗风情。
陕北方言在发音和韵律上较其他方言更富有韵味,这使得在演出中使用陕北方言的歌曲更具有朴实、淳朴的民俗特色。
演唱者用陕北方言演唱的歌曲,会更有力地表现出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让观众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当地的生活、娱乐和情感。
陕北方言的独特魅力加之西北地区的民俗特色,使得西北民歌在演出中具有了更加浓烈的民俗风情,使得观众们更容易被音乐所打动和感染。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也发挥了起到了语言传承和文化承载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融合,一些地方方言正在逐渐消失,使得一些当地的文化和民俗也随之消失。
而西北民歌使用陕北方言的演唱,便为传承和保护当地方言和文化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它使得陕北方言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传承中,更融入了音乐这种更为广泛的传播方式中。
通过西北民歌的演出,陕北方言得以传承,进而保护了当地地域文化的完整性。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还为观众提供了更加深入的文化体验。
西北民歌在演出中使用陕北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选择,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
对于不熟悉陕北方言的观众来说,这是一次对不同地方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
通过西北民歌演出,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陕北方言的独特魅力,更了解陕北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北方言
陕北方言的属晋语,至今保留入声。
共有24个声母,比普通话多了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
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
古代词语
陕北方言保留不少古代词语。
如“逍遥散诞”、“贱脏(去声音,买完东西后结账)”、“鼻子A”、“A”(多),“过啐”、“身子”、“植”、“樨”等。
独特词语
有不少独特的甚至为外地人所不可理解的词。
星星为“星宿”,雷击为“龙抓”,
顶风叫“戗风”,洪水叫“山水”,
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时”,
现在叫“儿歌”,什么时候叫“多乎儿”,
玉米叫“金稻黍”,高粱叫“红稻黍”,
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
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
牛犊叫“牛不老”,公羊叫“羯羝”,
公猫叫“狼猫”,母猫叫“米猫”,
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
蚜虫叫“油汉”,窑顶叫“垴畔”,
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
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
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
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
参加红白大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
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
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
派遣叫“打发”,强迫人做事叫“罟”,
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葱”,
不端叫“俅”,不直叫“圪柳”,
疲劳叫“熬”,害羞、丢人叫“背兴”,
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粮食变质叫“耨”,
住叫“身”、闲呆叫“含身着了”,
支持不住叫“立不定”,坏人、坏事叫“儿人、儿事”,
全部叫“一满”,拉、握叫“动”,知道叫“咳哈,不知道叫“咳不哈”,
拾、拣叫“乱且”,身体曲叫“骨敛”,
互相说话叫“拉话”,抗叫“掏”,
光屁股叫“赤独子、精勾子”,赶叫“断”,
够不着叫“探不上”,煤渣叫“兰炭”,
拿叫“撼”,筛、拣叫“唼”,
搀扶叫“A”,揪叫“jue”,
中间叫“当旮旯”,塞叫“入(四声)”,
头摇摆叫“卜唻”,帮忙叫“相红”,
快叫“欢”,跑叫“杠”,调皮叫“缶古”,
许多叫“一圪堆”、“一坬”。
给力叫“足劲”或“局劲儿(谐音)”
称谓方言
叫连襟为挑担、两挑,叫妻子或结过婚的女人为婆姨,
叫青年男子为后生,叫青年女子为女子,
叫丈夫为汉,叫妯娌为先后,
叫小孩为猴娃、碎脑娃娃,叫小男孩为小子、猴小小,
叫媳妇为媳(xiu)子,叫没对象的男子为光棍,
叫姑表兄弟为姑舅,姨表兄弟为两姨,
叫朋友为拜识,叫妻子偷汉的丈夫为盖老,
叫和儿媳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人为炒面神,叫不务正业的人为二打流或二流子,
叫不精明的人为八成、半吊子、二百五、胡脑A,叫到处寻事的人为搅茅棍,叫太忠厚的人为瓷脑,叫顽固不化的人为牛脑,叫乱搞两性关系的人为嫖脑。
双音节词
陕北群众爱给原来的单音节词加一些毫无意义的字,使其变成双音节词。
如圪蹴,格枝,格台,格生,圪峁,圪梁,圪洞,圪楞,圪钵,还有绿格茵茵,干格巴巴,齐格争争,慢格腾腾等。
陕北方言中还有丰富多彩的摹拟词,如笑格盈盈,苗格条条,俊格丹丹,稳格堰堰,直格挺挺,端格争争,湿格淋淋,笑格迷迷,红格丹丹,黑格褚褚,白格生生,新格崭崭,白格醵酥,薄忽闪闪,生格巴巴,清格啦啦,嫩格蛋蛋等。
陕北人忌讳说别人是盖佬、炒面神、嫖脑,忌讳别人说自己八成、二百五、半吊子、胡脑髁、搅茅辊、瓷脑,忌讳说儿人、儿事、儿话、儿路、毯势等不吉利话,人死后不说死,该说老去了,殁下了,失觉了,忌说别人的孩子胖。
俗语谚语
陕北俗语、谚语颇有特色,举例如下: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柱棍柱个长的,攀伴攀个强的。
穷相讥,饿相吵。
小小偷针针,大了抽筋筋。
一个一个上串哩,一粒一粒上石(dan)哩。
长上千只手,按不住万人口。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飞起要落,张开要合。
好汉死在阵上,赖汉死在炕上。
鞋有鞋样,袜有袜样,世事没样。
瓜地挑瓜,挑得眼花。
陕北也有不少独具特色的歇后语,如
“苎条梁的麻花——另外拐了几拐”,
“安文钦的买公债——尽力而为”,
“宋川的毛鬼神——好请难发送”,
“木匠的斧子——一面砍”,
“拦羊打酸枣——捎带”,
“做满月杀骆驼——大闹哩”,
“炒面捏的个人——熟人”等。
方言
00. "nia"稳---"nia",压,压稳,有沉住气之意思。
01. 昂---哦,恩,答应某人做某事
02. 可---语气助词,没实际意义,例如:回可,死可,上可,哈可,进可,串可呀?......
03. ...蓝...--- ...了...
04. 哈说---撒谎
05. 鸟---痒。
"挖鸟鸟"-"抓痒痒"..
06. 日摸各出---行动很诡秘,但是一般会有大动作...
07. 握沿---合适,满意
08. 害哈---知道。
"害哈蓝",知道了。
"害不哈",不明白,不知道。
09. 呢些---那些。
"呢",那的意思。
10. 夜天---昨天‘年四---去年
11. 拐拐---角角,角落。
同"各烙烙"
12. 灰---二秆子。
例如:[你这人灰着呢][你个灰各蛋]
13. 三汗(灰汗)---不思考,冲动的人
14. 寺达---试一试,同陕西话"寺或"
15. 难活---困难、不好受
16. 拉话---聊天,说话
17. 尔;约摸---坏;约摸:估计.大概的
18. 骚青---热情过分,讨好献媚之嫌
19. 就呢么个---一般,还行、过得去
20. 幕囊---行动迟缓、浪费时间的行为
21. 少拧瓷---少惹事,别找事(有警告的意思)。
22. 抹绿---计划,打算着
23. 日捻---麻烦、问题
24. 荷哩正道---快点
25. 求势蓝---完蛋了,指事态无可挽回。
26. 四远--- 一边去(口气严重)
27. 的留---提
28. 嚓---咱们
29. 岗---岗(发二声).碰,一般用在干杯上。
[来!岗(二声)杯!][两个车岗架蓝...]......
30. 爬远远--- 一边去
31. 七缴---捣乱的意思
32. 起起楚---一般用在赌场上...
33. 朝脑挖五---不专心,粗心的..
34. 闹碟大性性接---头很大的意思
35. 脑出的成干---比喻很无奈.....
36. 尔格儿---现在,当前
37. 楚密---丢人
38. 朝岗岗---??
39. 一满轴不住---总是不低调的意思吧?
40. 你特泥的足湿马列?---你.....干什么呢?
懂得是彼此的欣赏,是灵魂的轻唤,是惺惺相惜,是爱,是暖,是彼此的融化;是走一段很远的路,蓦然回首却发现,我依然在你的视线里;是回眸相视一笑的无言;是一条偏僻幽静的小路,不显山,不露水,路边长满你喜爱的花草,静默无语却馨香盈怀,而路的尽头,便是通达你心灵的小屋……
瑟瑟严冬,窗外雪飘,絮絮自语说了这多,你可懂我了吗?若你知晓,无需说话,只报一声心灵的轻叹,那,便是我的花开春暖。
你相不相信,人生有一种念想,不求奢华不求结果,不求你在我身边,只愿有一种陪伴暖在心灵,那,便是懂得。
有人懂得是一种幸福,懂得别人是一种襟怀,互为懂得是一种境界。
懂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