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三基”病理生理学试题与答案
病理生理试题及答案(护理三基)---精品资料

病理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DIC:是临床上的一种危重综合征,其特点是: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微血栓。
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或继发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2、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3、水中毒: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又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4、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或碱性物质,也从食物中摄入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但在机体的不断调节下,体液的酸碱度仍然稳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pH7.35-7.45)。
这种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5、氧中毒:当吸入氧分压过高(大于0.5个大气压)时,肺泡气和动脉血的氧分压随之增高,使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分压差增大,氧弥散加速,组织细胞获氧过多而发生中毒。
人类氧中毒有肺型与脑型两种。
6、缺氧:由于机体组织的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导致组织的功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称为缺氧。
7、热惊厥:发热时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小儿,高热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为热惊厥。
8、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增高,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AP)。
9、pH反应:缺血后再灌注时迅速纠正缺血组织的酸中毒,反而会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称为pH 反常。
10、细胞凋亡: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称为细胞凋亡。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简答题 2. A1型题 3. C型题 4. X型题 5.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6. 填空题1.何谓亚健康?亚健康有哪些表现?正确答案: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
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又称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亚健康的表现错综复杂,可有下述几种表现形式:①躯体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②心理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严重时可伴有胃痛、心悸等表现。
这些表现持续存在可诱发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的发生。
③人际交往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不稳定状态。
心理距离变大。
产生被社会抛弃和遗忘的孤独感。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2.低渗性脱水与高渗性脱水各有哪些基本特征?正确答案:(1)低渗性脱水:基本特征是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低渗,血清钠浓度小于135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90mOsm/L。
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2)高渗性脱水:基本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高渗,血清钠大于150mmol/L、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Osm/L。
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3.等渗性脱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正确答案:等渗性脱水时,钠与水成比例地丧失,细胞外液保持等渗状态,血清钠浓度仍在正常范围,渗透压也可保持正常。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4.为什么镁缺乏会导致低钾血症?正确答案:肾小管髓袢升支重吸收钾有赖于Na+-K+-ATP酶的活性。
缺镁时,该酶活性低下,该段小管重吸收钾减弱.肾保钾能力减弱,故常伴低钾血症。
对于这样的病例,只补钾不补镁,低钾血症难以纠正。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5.简述对血清钾浓度过高病人可采取的措施及原理。
正确答案:(1)使钾向细胞内转移:葡萄糖和胰岛素同时静脉注射,血清钾就随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以供合成糖原需要。
病理生理试题及答案(护理三基)

病理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DIC:是临床上的一种危重综合征,其特点是: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微血栓。
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或继发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2、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3、水中毒: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又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4、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或碱性物质,也从食物中摄入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但在机体的不断调节下,体液的酸碱度仍然稳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pH7.35-7.45)。
这种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5、氧中毒:当吸入氧分压过高(大于0.5个大气压)时,肺泡气和动脉血的氧分压随之增高,使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分压差增大,氧弥散加速,组织细胞获氧过多而发生中毒。
人类氧中毒有肺型与脑型两种。
6、缺氧:由于机体组织的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导致组织的功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称为缺氧。
7、热惊厥:发热时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小儿,高热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为热惊厥。
8、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增高,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AP)。
9、pH反应:缺血后再灌注时迅速纠正缺血组织的酸中毒,反而会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称为pH 反常。
10、细胞凋亡: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称为细胞凋亡。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4. B1型题5. 填空题 6. A1型题1.氧分压正确答案: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称为氧分压。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2.致热原正确答案: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热的物质称为致热原,其具有致热性。
致热原分外致热原(发热激活物)和内生致热原两种,外致热原激活产生内生致热原的细胞而产生内生致热原。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正确答案:DIC是一种在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系统被激活引起微血栓形成同时或继发纤溶亢进而出现出血、贫血、休克和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4.呼吸衰竭正确答案:由于外呼吸功能障碍,在平静状态(海平面地区)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O2<8.0kPa(60mmHg),同时伴有或不伴有PaCO2>6.67kPa(50mmHg),临床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称为呼吸衰竭。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5.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有哪些?正确答案: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①固定酸生成过多;②肾脏排酸减少;③碱性物质丧失过多;④血钾升高;⑤含氯的呈酸性药物过量应用。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6.为何对产生应激反应的患者有时需补充糖皮质激素?正确答案:应激时,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数目减少,对配体的亲和力降低,因此在一些持续强烈应激反应,特别在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常需及时补充大量糖皮质激素。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7.据功能不同,凋亡相关基因分哪几类?正确答案:据功能不同,凋亡相关基因可分为3类即(1)抑制凋亡基因,如EIB、IAP、Bcl-2。
(2)促进凋亡基因,如Fas、Bax、ICE、P53等。
(3)双向调控基因,如C-myc、Bclx等。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8.慢性心力衰竭时体内血容量为何会增加?正确答案:慢性心力衰竭时,因心排血量减少,激活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因肾血管收缩和醛固酮分泌增多而有水钠潴留;此外,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心房利钠因子和PGE2合成和分泌减少也促进水钠潴留而有血容量增多。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病理生理学的定义是()A. 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学科B. 研究疾病的原因、机制和后果的学科C. 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变化的学科D. 研究疾病的功能改变的学科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病理生理学的基本任务()A. 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B. 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变化C. 研究疾病的转归和预后D. 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答案:B3. 关于应激反应,以下哪项描述错误()A. 应激反应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性反应B. 应激反应包括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参与C. 应激反应可分为急性应激反应和慢性应激反应D. 应激反应对机体有害答案:D4. 以下哪种疾病属于内分泌疾病()A. 糖尿病B. 高血压C. 心力衰竭D. 肾炎答案:A5. 以下哪种机制参与了炎症反应()A. 炎症介质的释放B. 免疫细胞的活化C. 血管通透性的增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疾病的原因、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疾病的转归和预后2.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因果转化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因果关系的单向转化、因果关系的双向转化3. 应激反应的主要调节系统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4. 炎症反应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炎症介质的释放、炎症细胞的活化、炎症组织的修复三、判断题1.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答案:√2.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无关。
()答案:×3. 慢性应激反应对机体有益。
()答案:×4. 免疫系统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不起重要作用。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疾病的原因。
答:疾病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
内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等;外因包括生物因素、理化因素、营养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及病理生理学(休克)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及病理生理学(休克)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填空题 4.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5. A1型题 6. B1型题1.休克正确答案: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强烈有害因子作用后出现的以组织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由此导致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和结构损害的一个全身性病理过程。
涉及知识点:休克2.心肌抑制因子(MDF)正确答案:MDF是由缺血的胰腺等所释放的溶酶体内蛋白酶作用于血浆组织蛋白而形成的一种肽类,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小动脉和封闭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等作用,参与休克时心功能障碍的发生。
涉及知识点:休克3.休克肾正确答案:由休克所产生的急性肾衰竭称为休克肾,在早期为功能性肾衰竭;在晚期为器质性肾衰竭,其共同的临床表现有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涉及知识点:休克4.休克肺正确答案:由休克产生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称为休克肺,属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一种,其病理改变有肺淤血、肺水肿、肺出血、肺不张及肺透明膜形成和血栓形成等,严重影响肺的换气功能,引起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
涉及知识点:休克5.休克早期微循环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正确答案:休克早期时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均收缩,特别是前者,毛细血管血流出现少灌少流的情况,与此同时,因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出现“自我输血”,有组织液反流入血,出现“自我输液”。
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压减小、尿量减少和烦躁不安等。
涉及知识点:休克6.简述休克期微循环淤滞的机制。
正确答案:机制是:(1)长期缺血、缺氧引起酸中毒,酸中毒导致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
(2)长期缺血、缺氧引起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组胺、腺苷、激肽等增多。
(3)血液流变学改变,因血液浓缩而血黏度增大,因血细胞聚集而流速减慢。
(4)内源性毒素入血,刺激细胞产生扩血管物质等。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简答题 2. A1型题 3. X型题 4.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5. 填空题1.列表鉴别脑死亡与植物状态。
正确答案: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2.高渗性脱水病人尿液有何变化?为什么?正确答案:因为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高渗,反射性引起抗利尿素分泌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强,重吸收增多,从而引起尿量减少和尿相对密度增高。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3.什么是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有哪些影响?正确答案: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点是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5mmol /L,血浆渗透压<290mOsm/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病人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故又称水中毒。
对机体的影响表现为细胞外液量增加,血液稀释。
过多的水分聚集在细胞内引起细胞水肿,特别是脑细胞和脑组织水肿可产生颅高压系列症状。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4.试述输入库存血导致高钾血症的机制。
正确答案:因为库存血中红细胞裂解将钾释放出来,库存时间越久,血清钾越高。
一般库存2周,血清钾增高4~5倍。
库存3周后,血清钾可高达10倍。
因此,输入大量库存血会导致高钾血症。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5.何谓有效胶体渗透压?哪些情况可引起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正确答案: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的差值叫有效胶体渗透压。
下述3种情况可使之降低:①血浆蛋白浓度特别是清蛋白浓度下降时。
②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时。
③组织问液中蛋白积聚时,如淋巴回流受阻。
涉及知识点:病理生理学6.试述肝硬化产生腹水的机制。
正确答案:(1)肝静脉回流受阻,以致肝淋巴生成增多,过多淋巴经肝表面和肝门溢至腹腔,形成腹水。
(2)门静脉高压造成所属毛细血管血压升高,肠壁及肠系膜水肿,继而水肿液漏人腹腔内。
(3)大量腹水形成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导致继发性钠水潴留,加重腹水形成。
三基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