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素养达标练习:第二章第1节第1课时 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
2020秋地理中图第一册素养达标练习: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章末综合检测卷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章末综合检测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某一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示地貌景观多见于( ) A.河流源头 B.河流入海口 C.河流中下游 D.山麓地带 2.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扇顶颗粒物大小主要取决于( ) A.风速 B.重力 C.河水流速 D.太阳辐射 3.图中地貌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区域位于( ) A.扇顶 B.扇缘 C.扇中 D.都不行 解析:第1题,图示地貌景观为山前冲积扇,多见于河流出山口的山麓地带,选D。第2题,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变化规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律是先大后小,扇顶位于出山口处,坡度大,水流速度快,较小的颗
粒物都被流水携带到扇中、扇缘,只有大颗粒的砾石能在扇顶沉积下来,选C。第3题,扇缘由细小的颗粒物组成,地下水也较浅,适宜发展种植业;扇顶和扇中的物质组成颗粒物都较大,多砾石,且地下水埋藏较深,农作物难以存活。选B。 答案:1。D 2。C 3.B 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道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质一般较差 B.牛轭湖水较深 C.与河流下切侵蚀强有关 D.牛轭湖在山区也较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5.在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通过人工“裁弯取直",能加快水流
速度,减少泥沙淤积,缩短航运里程,但不少地方又开始恢复河流的弯道,不属于其主要目的的是( ) A.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增强河流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D.减轻洪涝灾害 6.黄河下游流经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却没有形成河曲,其原因是( ) A.水量变化太大 B.水量少且断流 C.人为干预多 D.中游水利工程建设 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牛轭湖是随着流水对河道的冲刷与侵蚀形成的,湖泊水位浅,是河流侧蚀形成;湖泊缺少水源补给,水体自然更新慢,水质较差,故A项正确。第5题,恢复河流的弯道不利于汛期的排洪泄洪,反而有可能加重洪涝灾害,故D项不属于其主要目的。第6题,黄河中下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致使下游河流水量较少,侧蚀作用较弱,且下游人工筑堤,形成“地上河”,故C项正确。 答案:4。A 5。D 6。C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市区
2020地理中图第一册: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一节 第二课时

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2.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演化过程
3.喀斯特地貌的应用
喀斯特地区最富有特色的地貌是地下喀斯特,其中主要有溶洞和地下河 道。溶洞里最常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石钟乳是悬垂于洞顶的 碳酸钙堆积,呈倒锥状。下图为石钟乳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石钟乳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4.找出与喀斯特地貌有关的歌曲或歌词,说明歌词中描述喀斯特地貌的 特点及分布地区。
展示与评价 略。
04课后检测区
夯基固本 练速提能
时间:45 分钟 探究点
满分:100 分 题号
风沙地貌
1、2、3、4、5、6、13
喀斯特地貌
7、8、9、10、11、12、14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
[答案] (1)D (2)C
答案
提升运用能力 下图中等高线(单位:米)示意一种堆积地貌。读图,完成 1~2 题。
1.图示地貌为( )
A.三角洲 答案 D
B.风蚀蘑菇
C.江心洲
D.沙丘
解析 根据等高线形态,图示地貌为沙丘地貌。
答案
解析
2.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答案
2.(1)重庆小寨天坑为深陷的井状(桶状)轮廓形态,外口形态不规则;四 壁陡峭而封闭,还存在环环嵌套特征(不同时期形成的塌陷)。美国亚利桑那 州陨石坑外口为规则的碗状,外缘有环形山,坑底形态较为复杂。
(2)外形景观上相似的地貌,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差异,是区别地貌的重要 依据。如重庆小寨天坑与周围环境自然和谐,而美国亚利桑那州陨石坑与周 围环境格格不入;海蚀柱在海岸附近,风蚀柱在干旱地区,溶洞内石柱贯通 溶洞上下部等。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阶段质量测评(二)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图一显示的是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图二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模 式。读图回答 18~19 题。
18.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
A.山峰多冰川 B.昼夜温差大 C.草原面积广 D.高原光照强 答案 B 解析 青藏高原上昼夜温差大,藏袍的“不对称”与之有关。
答案
解析
成冲积扇;②位于河流中下游,为河漫滩平原;③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为三
角洲。故选 D 项。
答案
解析
2.下列地貌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挪威峡湾 B.黑龙江五大连池
C.崇明岛
D.长江三峡
答案 C 解析 崇明岛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挪威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 五大连池属于火山地貌;长江三峡属于河流侵蚀地貌。
答案
解析
读图示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 24~25 题。
24.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南风
D.西南风
答案 A
解析 根据甲地位于北半球和甲地的气压分布状况可知甲地风向为西北 风,故 A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25.不考虑地面状况,图中风速最大的是( )
A.甲
答案 C 解析 以图中 4 月日均变化为例,北京市大气中 CO2 浓度一天中出现最
低值时刻是 17 时。此时是下午时间,可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A 项不符合
题意;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B 项不符合题意;交通工具、餐饮耗能不会减
少,C 项符合题意;北方春季 4 月份生活取暖耗能少,D 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答案
解析
23.造成山顶与河谷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热力环流 B.太阳辐射 C.植被状况 D.地形起伏
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同步训练含解析

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流水地貌同步检测卷姓名:班级:(2020·山东青岛平度九中高一月考)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读甲图可知,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正确的排序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2.影响河谷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B.断裂下沉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3乙图地貌在甲图中哪个阶段发育最典型,影响丁岸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①侵蚀B.①堆积 C . ①堆积 D.①侵蚀(2020·云南玉溪一中高一月考)读“某地地貌示意图”,完成4-5题4.图中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河心洲5.中地貌一般位于()A.河源B.山口C.河心D.入海口下图是四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6.图中属于泥石流的是()A.①B.①C.①D.①7.图示地质灾害发生的共同成因主要有()①山坡较陡①高温天气①缺乏植物①海水入侵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下图示意在内蒙古草原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
8.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向斜成谷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9.下图中由①至①的地形剖面图(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最可能的是()10.“蛇曲”流经区域最可能形成的地貌类型是()A.河口三角洲B.冲积扇C.河漫滩平原D.峡谷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11.甲地貌为()A.河谷B.河漫滩C.冲积扇D.三角洲12.甲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河流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B.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C.遇海水顶托,流速变快,泥沙沉积D.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2020·福建福州一中月考)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加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
河流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流更加弯曲,河谷展宽
2.流水堆积地貌 类型 冲积扇、洪积扇
河口三角洲
冲积平原
图示及
位置
多位于水流流出出山 多位于河流入海、入湖 多位于河流中下
口处
口处
游
类型 成因
特点
冲积扇、洪积扇
河口三角洲
冲积平原
流水流出山口,坡度减 河流携带泥沙流经平原, 由河流携带的冲 小、流速剧减,携带的 加上海(湖)水的顶托作用, 积物沉积而成 部分物质堆积而成 流速降低,泥沙沉积而成
提示 溶洞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
2.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 排序是( D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④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冲积扇与河口三角洲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 第3~4题。
3.对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冲积扇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河口三角洲仅分布在湿润、 半湿润地区 ③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处 ④河口三角洲一般位于 河流入海口附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4.与冲积扇相比,河口三角洲所在地区( ) ①地势平坦,汊流较少 ②波浪作用显著 ③土壤肥沃,气候湿润 ④多沙 洲、沙岛发育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要点笔记 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适合农耕。
【思考感悟】 虎跳峡是金沙江(长江)上的第一大峡谷,更是全球著名的大峡谷。长江江 水在这里被玉龙雪山、哈巴雪山两大雪山所夹峙,相对高度3 900多米,峡 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最窄处仅约30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 抬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请问神奇的虎跳峡是如何形成的?
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W

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一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下图是一幅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中显示的该地地貌是()A.冲积扇B.河口三角洲C.冲积平原D.沙滩2.形成这一景观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1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河口岛屿形状呈三角形或鸟足形,因此该地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故B正确。
第2题,该地貌的形成是由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的,属于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2.D3.下图中地表形态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图中沙丘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B图中冲积扇为流水堆积作用形成,C图中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D图中火山锥是火山喷发形成。
4.下列地表形态与主导外力作用的搭配正确的是()A.风蚀柱——风力堆积作用B.石窝——流水侵蚀作用C.雅丹地貌——流水堆积作用D.新月形沙丘——风力堆积作用,新月形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读图,完成第5~6题。
5.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6.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力大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D.水陆交通的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5题,图中为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孤峰众多,为流水化学溶蚀作用形成。
山体主要岩石为石灰岩。
第6题,图示地区峰丛林立、山清水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风景优美,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6.C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据此完成第7~8题。
7.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海浪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8.图中由海浪作用形成的海积地貌是()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7题,从材料和图中可看出,“鼓浪石”是由于海浪拍打形成的,因此地质作用为海浪侵蚀,A正确。
高中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第二章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课件(61张)

下侵蚀减弱,向两岸侵蚀加强, 弯、宽、浅,横断面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流更 呈槽型
加弯曲,河谷展宽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2.流水堆积地貌 类型 冲积扇、洪积扇 河口三角洲
当堂检测
冲积平原
图示 及位 置
成因
多位于水流流出 多位于河流入海、 多位于河流中下
沟口处
入湖口处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3.对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冲积扇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河口三角洲仅分布在 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处 ④河口三 角洲一般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D.③④ 4.与冲积扇相比,河口三角洲所在地区( ) ①地势平坦,汊流较少 ②波浪作用显著 ③土壤肥沃,气候湿润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③ B.②④ C.①④D.②③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实践链接美国加利福尼亚帝国沙丘位于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 州与墨西哥的交界处,宽度约10千米,连绵约75千米,从空中看,宛如 长龙,蔚为壮观。加利福尼亚帝国沙丘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这 种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里? 提示:风力堆积作用。我国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游
流水流出山口,坡
度减小、流速剧 减,携带的部分物 质堆积而成
河流携带泥沙流 经平原,加上海水 的顶托作用,流速 降低,泥沙沉积而 成
由河流携带的冲 积物沉积而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PPT素材:/sucai/
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PPT素材:/sucai/
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1.概念:由于流水的___侵__蚀_____、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2.分类
(1)沟谷地貌
①沟谷的横剖面呈___V_______型。
②当沟谷水流流出沟口时,流速骤减,流水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 形成以___沟__口_____为顶点的洪积扇或冲积扇。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晨鸟教育
Earlybird
[基础过关]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甲和图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貌类型都是河流侵蚀地貌
B.图甲中河谷的横剖面呈槽型
C.图乙凹岸侵蚀较强,凸岸堆积较强
D.图甲河段没有堆积作用,图乙河段没有侵蚀作用
2.形成图甲景观的主要作用是( )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名称和展示的景观可以判断,图甲是侵
蚀地貌,河谷横剖面呈V型;图乙是堆积地貌。不同河段受到的主要
外营力作用不同,但不是说一河段只受一种外营力作用。上游河段主
要是受侵蚀作用,但堆积作用在局部地势低洼处也存在;下游河段主
要受堆积作用,但是也在不同的岸边(如凹岸)或者河床较高地段受侵蚀
作用。第2题,长江三峡山高谷深,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壳不断上升,
河水强烈下切,导致河谷不断加深,因此主要的外营力作用是河流的
下蚀作用。
答案:1.C 2.B
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下图
晨鸟教育
Earlybird
为我国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完成3~4题。
3.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解析:第3题,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地区应是弯曲河道的凹岸,
图中②位于曲流凹岸处,①位于曲流凸岸处,③④处河道平直,故B
正确。第4题,曲流处凹岸为侵蚀岸,河岸陡峻;凸岸为堆积岸,河
岸平缓。
答案:3.B 4.A
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海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
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
们称它为“鼓浪石”。据此,完成5~6题。
5.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晨鸟教育
Earlybird
A.海浪侵蚀 B.海浪堆积
C.海浪搬运 D.流水侵蚀
6.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
A.岩洞 B.岩礁
C.海滩 D.陡崖
解析:第5题,根据题干可知,“鼓浪石”是海浪拍打形成的,为
海浪侵蚀作用。第6题,海水堆积作用会形成海滩地貌。
答案:5.A 6.C
7.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
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察时,发
现“豹头”被侵蚀掉,金钱豹已“一命呜呼”(见下图)。导致“豹头”
被侵蚀掉的外营力作用主要是( )
A.海浪搬运 B.海浪侵蚀
C.海浪堆积 D.流水侵蚀
解析:该“金钱豹”岩石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可见,说明平时
受海浪侵蚀强烈,导致“豹头”被侵蚀掉。
答案:B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若该河流流经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地带,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
A.冲积扇平原 B.U型谷
晨鸟教育
Earlybird
C.河漫滩平原 D.三角洲平原
9.河中有河漫滩,河漫滩可能位于( )
A.① B.④
C.③ D.②
解析:第8题,当山地河流流出山口进入平原后,由于坡度骤减,
流速降低,水流搬运能力减弱,从而把携带的碎屑物质堆积下来,形
成冲积扇,A正确。第9题,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
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
漫滩。读图分析可知,图示中只有②地位于河流的凸岸,以流水的堆
积作用为主,枯水季节会形成河漫滩,故答案选D。
答案:8.A 9.D
[能力提升]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
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
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10.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11.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
积。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晨鸟教育
Earlybird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12.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
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解析:第10题,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所以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这样大量
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形成贝壳
堤。第11题,当一条贝壳堤形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
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第
12题,由图可知,渤海湾沿岸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且自西向东分
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洋方向的海岸线的变迁,同时说明了河流向入
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河流入海口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
大。
答案:10.C 11.B 12.D
在地势平缓地区,常常看到呈S型弯曲的河道,即河曲。洪水泛
滥时,河水可能冲毁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
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
晨鸟教育
Earlybird
13.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
A.云贵高原 B.东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
14.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
湖消亡的原因是( )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解析:第13题,牛轭湖是地势平缓地区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
的一种湖泊,因此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东北平原,选B。第14题,牛
轭湖形成后,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
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选D。
答案:13.B 14.D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湄公河上游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始称湄公河,并流经老
挝、越南等5国。图甲为澜沧江—湄公河三处河段景观图,图乙为河
流地貌示意图。
晨鸟教育
Earlybird
甲
乙
(1)请将图甲中的景观与图乙中的序号连线。
Ⅰ Ⅳ
Ⅱ V
Ⅲ Ⅵ
(2)任选图甲中的一幅景观图,对比其他两幅景观图,描述所选景
观图中地貌的主要特点,并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项目 Ⅰ Ⅱ Ⅲ
所在位置
地势特点
河床特点
答案:(1)
(2)
项目 Ⅰ Ⅱ Ⅲ
所在位置 河流中下游 河流入海口 河流上游山区
地势特点 地势较平坦 地势较平坦 地势起伏大
河床特点 宽而浅 宽而浅 窄而深
晨鸟教育
Earlybird
16.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
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判断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2012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
带来的影响。
解析:第(1)题,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谷呈V型,B处位于河流
下游,河谷呈槽型。第(2)题,C处位于河谷谷口,典型地貌类型为冲
积扇。第(3)题,分析两图可知耕地面积变大,林地面积减少,这种变
化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答案:(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为主,
河谷呈V型。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拓宽,河
床横剖面呈槽型。
(2)冲积扇。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
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
(3)变化:林地减少,耕地增加。影响: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
口三角洲面积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