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第一章:家乡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在的城市、省份和国家。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家乡所在的城市:介绍家乡所在的城市名称,简单介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2. 家乡所在的省份:介绍家乡所在的省份名称,简单介绍省份的特点和著名景点。

3. 家乡所在的国家:介绍家乡所在的国家名称,简单介绍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家乡的位置。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家乡的特点和著名景点。

第二章:家乡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2. 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的气候:介绍家乡的气候特点,如温度、湿度、降水等。

2. 家乡的地形:介绍家乡的地形特点,如山脉、河流、平原等。

3. 家乡的植被:介绍家乡的植被特点,如森林、草原、农田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对于家乡自然环境的了解和感受。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第三章:家乡的人文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2. 培养学生对家乡人文环境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古代建筑、历史事件等。

2. 家乡的民俗风情:介绍家乡的民俗风情,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参观家乡的古代建筑或历史遗址,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对于家乡民俗风情的了解和体验。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家乡的文化,提出具体的传承措施。

第四章:家乡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教案一:认识家乡教案概述: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的教学内容,主题为“认识家乡”。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以及地方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能够描述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b. 能够简单描述家乡的地貌特征;c. 能够介绍家乡的特色文化。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b. 培养学生对家乡地方文化的欣赏与尊重。

教学重点:1. 掌握并准确描述家乡地理位置。

2. 掌握并准确描述家乡地貌特征。

3. 掌握并准确描述家乡的特色文化。

教学准备:1. 大屏幕或投影仪。

2. 照片或图片展示工具。

3. 学生课桌上的地方地图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呈现一幅描绘家乡的图片。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看到了哪些东西?你认识这些东西吗?这些东西是你家乡的特色吗?”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考。

二、探究(25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

a. 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图,提问:“你的家乡在哪个省份?在哪个城市?在哪个方位?”b. 引导学生使用地球仪或地图找到家乡的位置,让他们找出家乡的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貌特征。

a. 准备照片或图片展示工具,呈现家乡的山川、河流等地貌特征。

b. 引导学生观察照片或图片,描述家乡的地貌特征。

3.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

a. 准备图片或照片展示家乡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

b.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照片,描述家乡的特色文化。

三、实践(15分钟)1. 按照小组规模分组,每组由一名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以及特色文化。

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倾听和提问。

四、归纳(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包括家乡地理位置、地貌特征以及特色文化。

五、小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发表感想: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了解家乡的地理、地貌和文化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家乡探索活动,例如在周末带家长到家乡的重要地标参观。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一年级家乡上册1、《我爱我家》教学目标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了解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家庭成员的之间的关爱,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增进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1、课前参与准备让学生家庭调查问卷是学生自学学习的方式之一,对学生而言,从课前的参与过程中就开始有了情感体验。

2、课始创设情境: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家吗?”“你们都有家吗?”“你家有几口人?”“你爱你家吗?”3、〈1〉出示课件,“同学们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画吗?” 学生“这是一幅家庭画。

”〈2〉全班讨论:一、请问你家有几口人?二、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三、爸妈什么时候想家?(为了照顾家人、做家务等)〈小组讨论〉四、你能为家做些啥?五、大家写出爱家的广告语。

六、巩固学习成果。

(从简单的认识家到感知家庭的温暖再到激发学生热爱家,从而达到感情的升华。

)板书设计:我爱我家我爸妈长辈(爷爷奶奶)教学反思:2、《家在吉林》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的发展。

2、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亲身经历,能够说出家乡的美景。

3、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教学难点: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能够说出家乡的美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家在中国。

中国很大。

我们的家在中国的吉林省。

吉林省也很大。

二、新授1、试一试试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住在哪里。

2、试一试用不超过6 句话让警察叔叔猜出你家住在哪里?3、读一读《我们居住的地方》三、作业:收集关于家乡的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新版一年级上册家乡教案

新版一年级上册家乡教案
四、讲一讲:家庭成员间的聚会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
1﹑回到家里, 你想怎么给自己家里人讲评选好家长这件 事。
2﹑交流,谁的谈话更有意思,夸夸会与家里人沟通的孩 子
板书设计
目标 达成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缺点 及打算
家里的人 家——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 一 )年级( 家乡 )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
三、爸妈什么时候想家?(为了照顾家人、做家务等)〈小组 讨论〉四、你能为家做些啥?
五、大家写出爱家的广告语。
六、巩固学习成果。(从简单的认识家到感知家庭的温暖再到 激发学生热爱家,从而达到感情的升华。)
板书设计 我爱我家
我 爸 妈 长辈(爷爷 奶奶)
目标 达成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缺点 及打算
学习必备
《房子的故事》
备课教师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家里的喜和乐。
葛鹏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知道家人操心和烦恼的事,赞美家人的辛勤劳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积极参加讨论,能适时参与询问,补充或评价同学谈论的话 题.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
欢迎下载
( 一 )年级( 家乡 )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
《家在吉林》
备课教师 葛鹏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 文化、历史的发展。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亲身经历,能够说出家乡的美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并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第一章:家乡的地理位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在哪里。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经纬度、地理位置。

2. 家乡所在的城市、省份、国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家乡的地理位置。

2. 难点:家乡的经纬度。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

2. 讲解法:教师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的了解。

2. 展示家乡地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家乡的位置。

3. 讲解家乡的经纬度,引导学生理解。

4. 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家乡所在的城市、省份、国家。

5.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家乡的地理位置。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画出家乡的地图,并标注出家乡的位置。

2.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查找家乡的经纬度,下节课分享。

第二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2. 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气候特点。

2. 家乡的地形特点。

3. 家乡的植被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 难点:家乡气候、地形、植被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2. 讲解法:教师讲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自然环境的了解。

2. 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3. 讲解家乡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4. 讲解家乡的地形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5. 讲解家乡的植被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6.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调查家乡的气候、地形、植被特点,下节课分享。

2. 让学生画出家乡的自然环境图,并标注出各种植被。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家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

教学准备:图片、地图、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家乡的名字,简要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家乡的位置。

2. 教师通过PPT展示家乡的历史文化,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著名人物等,引导学生了解并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

3. 教师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历史变迁。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趣事。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乡的特点。

2. 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家乡。

第二章:家乡的自然景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2. 培养学生欣赏家乡美景的能力。

教学重点:家乡的主要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准备:图片、地图、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家乡的自然景观名称,简要介绍其主要特点。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家乡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

2. 教师通过PPT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脉的形成、河流的流经、湖泊的变迁等,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家乡的自然美景。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自然景观故事。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乡自然景观的特点。

2. 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家乡自然景观。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一年级家乡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古建筑、风景名胜等。

3. 家乡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之情。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美景。

2.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 讲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3. 讲解家乡的人文景观:讲述家乡的历史遗迹、古建筑、风景名胜等。

4. 讲解家乡的民俗风情: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魅力。

6.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7. 总结课程: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热爱家乡之情。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完成一篇关于家乡特点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3. 评价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家乡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一年级上家乡教案

一年级上家乡教案

一年级上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点。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名胜古迹、重要人物等。

3. 家乡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故事等教学资源。

2. 调查表、访问记录表等学习工具。

3. 教室环境布置,如家乡特色展示区等。

五、教学安排1. 第一周:家乡的自然环境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2. 第二周:家乡的人文景观学习家乡的历史遗迹、名胜古迹、重要人物等。

3. 第三周:家乡的民俗风情学习家乡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

4. 第四周: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调查、访问等活动,了解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5. 第五周:分享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交流,展示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

2. 学生能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活动,实践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 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名胜古迹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家乡上册1、《我爱我家》教学目标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了解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家庭成员的之间的关爱,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增进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1、课前参与准备让学生家庭调查问卷是学生自学学习的方式之一,对学生而言,从课前的参与过程中就开始有了情感体验。

2、课始创设情境: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家吗?”“你们都有家吗?”“你家有几口人?”“你爱你家吗?”3、〈1〉出示课件,“同学们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画吗?” 学生“这是一幅家庭画。

”〈2〉全班讨论:一、请问你家有几口人?二、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三、爸妈什么时候想家?(为了照顾家人、做家务等)〈小组讨论〉四、你能为家做些啥?五、大家写出爱家的广告语。

六、巩固学习成果。

(从简单的认识家到感知家庭的温暖再到激发学生热爱家,从而达到感情的升华。

)板书设计:我爱我家我爸妈长辈(爷爷奶奶)教学反思:2、《家在》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的发展。

2、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亲身经历,能够说出家乡的美景。

3、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教学难点: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能够说出家乡的美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家在中国。

中国很大。

我们的家在中国的省。

省也很大。

二、新授1、试一试试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住在哪里。

2、试一试用不超过 6 句话让警察叔叔猜出你家住在哪里?3、读一读《我们居住的地方》三、作业:收集关于家乡的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板书设计家在美景人教学反思:3、《家里的人》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当众大胆地夸自己家里人,感受家庭的温暖。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大致容,乐于与同伴交流。

3、积极参加讨论,能适时参与询问,补充或评价同学谈论的话题.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教学难点:感受家庭的温暖积极参加讨论教学过程一﹑引出话题家庭成员是用亲情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亲情不叫家。

1、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家里的人吧。

2、向别人介绍自己家里人时要注意的问题二、分组自由交谈1﹑(你想夸谁,为什么要夸她(他)向自己的同桌和小组成员夸夸自己家里人2﹑指名学生上台(要求学生大胆说,仔细听,问一问,夸一夸)3、家庭成员的血缘关系和称谓三﹑评选好家长活动1﹑今天我们班将选出一批好家长,进行表扬,该选哪些父母呢?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

2﹑全班交流,评选,要求说出道理。

3﹑选出的同学代表父母向大家表示感,其他同学学习向别人祝贺。

四、讲一讲:家庭成员间的聚会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1﹑回到家里,你想怎么给自己家里人讲评选好家长这件事。

2﹑交流,谁的谈话更有意思,夸夸会与家里人沟通的孩子、板书设计:家里的人家——人教学反思4、《房子的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家里的喜和乐。

2、知道家人操心和烦恼的事,赞美家人的辛勤劳动。

3、积极参加讨论,能适时参与询问,补充或评价同学谈论的话题.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教学难点:感受家庭的温暖积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家都要住房子。

每栋房子都有很多的故事。

房子的故事,就是家的故事。

二、分组自由交谈1﹑讲一个你听说的房子的故事,在讲一个和你家房子有关的故事吧!2﹑指名学生上台(要求学生大胆说,仔细听,问一问,夸一夸)3、家乡住房的过去和现在。

三、讲一讲:你心目中最好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和同学们说说,再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幸福的家不一定要有很多的财富,但是却不能缺少爱护,谦让和信任。

让我们用心去呵护我们的家,用爱去守护我们的家,让家更美好,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五、家庭作业:听《让爱住我家》,要求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轻轻跟唱。

板书设计房子的故事土房——砖房教学反思:5、《家的趣事》教学目标1、了解家里的喜和乐2、知道家人操心和烦恼的事,赞美家人的辛勤劳动。

3、积极参加讨论,能适时参与询问,补充或评价同学谈论的话题.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教学难点:感受家庭的温暖积极参加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个家庭都有许多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家的趣事”。

教师出示课题:家的趣事。

二、说一说家庭趣事1、教师出示图片。

师:每一幅图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蕴藏着家庭的喜和乐。

谁愿意向大家讲述你家的趣事?2、学生配合照片讲述家庭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三、赞一赞家人的辛勤劳动1、教师请一名学生讲述故事“爷爷的一照片”。

2、师:不同的家庭包括不同的家庭成员,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为社会和家庭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3、学生写一篇小作文,赞一赞家人的辛勤劳动,并以他们为荣。

四、说说幸福家庭的含义1、观察图画,想一想:这几幅图画上的家庭成员在干什么?说一说,你愿意当图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2、说说你的家庭生活五、讨论什么是幸福家庭1、学生对“好有趣的事”中的容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说“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吃的、穿的都不用愁,这样的家庭生活就是幸福、美满吗?”组织辩论。

3、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家的趣事——好有趣的事教学反思6、《职业》教学目标:1、了解家里人的职业2、赞美家人的辛勤劳动。

3、积极参加讨论,能适时参与询问,补充或评价同学谈论的话题.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教学难点:感受家庭的温暖积极参加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数成年人都要有一份工作来保证收入。

这个能赚钱的工作叫“职业”.职业有很多种。

二、说一说你家的人都有谁?分别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了解他们的工作吗?三、赞一赞家人的职业多种多样的职业四、说一说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工作?五、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聊一聊他们的职业。

板书设计职业——长大后想做什么工作教学反思7、《贡献》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发展。

2、赞美家乡人的辛勤劳动。

3、积极参加讨论,能适时参与询问,补充或评价同学谈论的话题.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的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家乡的发展离不开家乡人的努力。

我们应该立志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

二、试一试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家里人的“社会的贡献“吧。

三、赞一赞家乡的功臣所有为家乡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是家乡的功臣啊!快和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吧!四、说一说家乡人的贡献说不完。

五、作业回家了解一下家乡人的贡献。

板书设计贡献——功臣教学反思8、《小路大路》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道路的建设。

2、赞美家乡人的辛勤劳动。

3、积极参加讨论,能适时参与询问,补充或评价同学谈论的话题.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教学难点:感受家乡道路的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家乡有许多路,有大路,有小路。

道路把家乡和世界联系在一起。

二、试一试你家附近有哪些道路?它们都通向哪?三、试一试你能把学校和学校门前的路用地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吗/四、说一说读懂交通标志与标线。

五、作业回家识读交通标志与标线,了解它们的含义。

板书设计小路大路——遵守交通规则教学反思9、《食为先》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美食及历史。

2、赞美家乡人的聪明才智。

3、积极参加讨论,能适时参与询问,补充或评价同学谈论的话题.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教学难点:家乡的美食及历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都喜爱美食。

家乡人的聪明才智,在饮食方面表现的很充分。

二、试一试1、大家交流一下,我们最喜欢吃的家乡菜有哪些?最喜爱的主食是什么?2、大家一起评选最喜欢的家乡主食和菜品的前三名吧!三、试一试1、如果你给外乡人介绍家乡美食,你会介绍什么?为什么?2、给你推荐的菜品做个广告吧。

看谁的广告最能打动人!四、说一说的美食非常多,既有地道的农家菜,也有美味的地方小吃。

五、作业回家了解家乡的农家菜和地方小吃,争取学会做一道菜。

食为先板书设计大锅菜香,亲情味更浓。

教学反思《邻居》2014 年月日备课教师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家附近的邻居。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介绍邻居及其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远亲不如近邻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了解家附近的邻居。

介绍邻居及其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远亲不如近邻的含义。

讲解法实物课时课型1 课时。

新授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及修改意见一、导入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你家附近有那些邻居呢?平日里我们会常常遇到邻居,你们之间也许会有很多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说说吧!二、新课 1、了解你家的邻居有哪些。

你们家你们对邻居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巡视,集体汇报。

2、评一评:说一说你家都有哪些邻居?学生先在小组和同学交流讨论,然后全班汇报。

3、试一试:邻居之间的关系简单,故事可不少,和同学们分享你和邻居家的故事吧!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4、读一读:好还是坏学生默读容,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邻里关系。

三、总结:19邻里关系很重要,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五、作业回家了解邻里关系。

邻居板书设计远亲不如近邻目标达成度教学反思成功之处缺点及打算20(一教学容)年级(家乡)学科教案授课时间:《家乡代表》2014 年月日备课教师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家乡的名人,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了解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并抱以感激、敬佩之情。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很好。

通过了解家乡的名人,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讲解法实物课时课型1 课时。

新授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及修改意见一、导入(巴金、钱学森、詹天佑、林肯)是的,他们都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人。

我称他们为名人。

在我们的家乡也有一些有名气的人物,他们可以是像“钱学森”、“詹天佑”、“巴金”一样的大人物,也可以是身边的“技术标兵”、“种田能手”、“养鸭大王”,甚至还可以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有名气的同学和老师。

二、新课 1、如果让你选一位家乡代表,你会选谁? 用“我选……,因为……”的语句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