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热量的关系

合集下载

营养与健康 1.3 人体每天所需的热量

营养与健康 1.3 人体每天所需的热量

体重计算法 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 按照体重计算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18~59岁人群按照这个表格 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应减去5%。
估算法
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消耗1千卡热量
基础代谢消耗的个体差异还是很大的,受到各人的体型 与体质、生理与病理状况、生活和工作环境等的影响。
营养与健康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郑伟娟
二、人体每天需要的能量
人体每天消耗的能量来自食物在体内的代谢。
人体每天需要的能量
卡(cal)、千卡(kcal); 焦(J)、MJ(106J);
1千卡---把1000克水从15度升高到16度所需要的能量。 1J是指用1牛顿的力把1kg的物体移动1m所需要的能量。
4、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
婴幼儿、儿童等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个体,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比如新生儿按照每kg体重计算,需要比成人多消耗2~3倍的能量。
人体每天需要消耗的能量由四部分组成
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要求 每天摄入的能量与能量的需要量保持平衡状态
如何确定每天的能量需要量?
能量需要量 = 基础代谢能量消耗 × 体力活动水平
1 cal = 4.184 J; 1 J = 0.239 cal;
人体每天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
Hale Waihona Puke 1、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是指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要消耗的能量, 即人体在清醒、空腹、静卧、环境温度18-25 度 条件下的能量消耗。
此时 消耗的能量仅用于维持体温、呼吸、心脏 搏动、血液循环等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2、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15%~30%
影响体力活动所消耗能量的因素包括: 肌肉越发达,活动时消耗能量越多; 体重越重,活动时消耗能量越多; 动作越不熟练,活动时消耗能量越多。

各类食谱的编制与营养的计算

各类食谱的编制与营养的计算
35
例:某人中年,身高172cm,体重68kg, 从事中等体力劳动,其每日所需能量为:
1、标准体重=172-105=67kg 标准体重=(172-100)×0.9=64.8kg 2、体质指数(BMI)=68/1.72²=23
属正常体重 3、查表正常体重中体力劳动单位标准体
重能量供给为35kcal/kg 总能量=67×35=2345(kcal) 总能量=64.8×35=2268(kcal)
(二)人体热量的消耗
1、基础代谢
影响因素:体表面积、年龄、 性别、内分泌、其它因素。
2、体力活动 包括脑力劳动及体育活动,是机体能量消
耗的主要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将成人职业劳动强度分为
轻、中、重体力活动三个等级。 轻度体力活动:
75%坐或站,25%时间活动 中度体力活动:25%坐或站,75%时间
二、营养食谱的定义
食谱:是反映膳食的配制及烹调方法的一 种简明的文字形式,其内容包括食物的种 类、数量以及所预制成的菜肴名称和烹调 方法。其编制目的是为了保证人体对能量 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并有计划地调配膳食, 也是保证膳食多样化和合理的膳食制度的 重要手段。
三、营养食谱的编制方法 (一)计算法 (二)食物的代换法(交换份法) (三)计算机自动编排法
4、根据个体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推 算出几大类主要食物蛋白质的需要量
按照90克每日所需蛋白质去推几 大类食物量
(1) 植物性食物占每日蛋白质来源的60%。 90×60%=54克 植物性食物又分为: 粮谷类占60% 54×60%=32.4克 (8/100=x/32.4)
每100克主食所含蛋白质约为8克, 推食物量为405克,约为400克左右
例:某男轻体力劳动身高 176CM,体重70KG,每日所需热 量为2400千卡

热能与营养素知识

热能与营养素知识
越大,营养价值也越高。 3.蛋白质利用率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或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程度的一项指标。 4.氨基酸评分 目前广为应用的一种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
1.2.3食物来源和参考摄入量
1.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包括粮谷类、肉类等。通过膳食摄取的蛋白质分为植物性蛋
1.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处于空腹、静卧、适宜的室温及清醒状态下测定的维持体温、心跳等机体最
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热能消耗。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一般以每小时每平 方米人体体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为指标,占60%~75%。 2.体力活动 人体进行的各种体力活动所消耗的热能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15%~35%。 (1)劳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热能消耗越多。 (2)体重越重,热能消耗越多。 (3)肌肉越发达,热能消耗越多。 (4)工作越不熟练,热能消耗越多。
4.供给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率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膳食供给的氨基酸,共 有9种,即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 组氨酸(为婴儿必需)。其余的氨基酸均为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并非不重要,而 是它们在体内可以合成,不一定由膳食供给。
(2)双糖。
①蔗糖。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缩合而成,在甘蔗和甜萝卜中含量最为丰富。 日常食用的白糖、红糖等都是蔗糖。
人体所需的热能均来源于我们日常的膳食,具体为来自膳食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 类,它们三者称为产热营养素。它们进入机体后经过分解代谢释放热能,满足机体 需要。此外,酒中所含的乙醇也可产生热能,称为纯热能食物。现代营养学研究认 为,每克膳食纤维在人体内能产生大约8.4千焦耳(kJ)的热能。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五节 能量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五节     能量

(1)体表面积计算法 体表面积(m2)=0.00659×身高(cm)+0.0126×体重 (kg)—0.1603 基础代谢=体表面积(m2)×基础代谢率kJ/(m2.h) ×24h (2)直接计算法 男 BEE=66.47+13.57 ×体重(kg)+5.00 ×身高 (cm)—6.76 ×年龄(y) 女 BEE=65.50+9.46 ×体重(kg)+1.85 ×身高 (cm)—4.68 ×年龄(y) (3)体重计算法
5.2
人体的能量消耗
人体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 和食物热效应三方面的需要,以保持健康的体质和 良好的工作效率。 1.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BM)是指维持生命的最 低能量消耗,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一般18~25), 禁食12h后,静卧、放松而又清醒的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率(BMR) 是指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 下,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或每千克体重)的 能量消耗。单位为:kJ/(m2.h)或kcal/(m2.h)、 kJ/(kg.h)或kcal/(kg.h)。
(3)生活观察法 对受试者进行24h专人跟踪观 察,详细记录受试者生活和工作中各种活动及其时 间,然后查日常活动能量消耗表(P48见表1-20), 根据受试者体表面积的多少,计算出24h的能量消 耗。 (4)能量平衡法 实际工作中,日能量消耗计算 公式:1)体重增加:能量消耗量(MJ)=能量摄入 量—平均体重增加量(kg)×29MJ/调查天数 (d)。 2)体重减少:能量消耗量(MJ)=能量摄入量 (MJ)+平均体重减少量(kg)×29MJ/调查天数 (d)。
5.3
人体一日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能量需要量(energy requirement)是维持人体正 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量,长期低于或高于这个数 量将会对抗体产生不利的影响。确定人群或个体的 能量需要量常用方法: 1.计算法 (1)能量消耗的计算 WHO(1985年)在修订成 年人能量推荐摄入量时,将基础代谢能耗(按每人 每天计算的数值)和体力活动水平的乘积作为估算 成年人能量需要量。(课本P46表)

人体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篇、模块一

人体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篇、模块一
氧化产生的水。
项目三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既是食物通过的管道,又是食物消
化,吸收的场所。 消化管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直肠、肛门等组成。 消化腺有唾液腺(包括腮下腺、领下腺、 舌下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等。
一、食物的消化
二、食物的吸收
三、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人体由于摄取食物后所引 起的一种机体额外热能消耗。
它只是增加机体能量消耗,并非增加能量来源。 在一般情况下,摄取普通混合膳食时的特殊动力 作用所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为627~836kJ,相 当于基础代谢的10%。
项目二 营养素
概念: 人们将摄取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和利用
(一)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是以单糖形式在小肠内被吸收而
进入血液,经门静脉运送入肝脏,贮存于肝内或 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供各组织利用。一般是 葡萄糖和半乳糖吸收最快,果糖吸收较慢。 (二)蛋白质的吸收
绝大部分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后才可被小肠 吸收,其吸收途径与葡萄糖相似。但有些未经消 化的蛋白质或蛋白质的不完全分解产物(如胨、 肽),也可能有极少量的被小肠吸收,因此有些 人对食物有过敏反应,可能是由于某些蛋白质被 直接吸收引起的。 (三)脂肪的吸收
维生素B1含量较多的食品有:粮谷、豆类、酵母、 干果;动物的心、肝、肾脏、瘦肉和蛋类。蔬菜 中的芹菜叶、莴苣叶等。
6. 维生素B2(核黄素,抗皮炎维生素)
维生素B2的供给量与能量代谢成正比。我国维生
素B2的推荐摄入量,成人男性为每天1.4mg,女
性为1.2mg
B2在动物性食品中含量较
高,特别是动物内脏、奶类和蛋类中的含量较多,

食品中的营养素和热量

食品中的营养素和热量

食品中的营养素和热量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素,还提供能量。

营养素和热量是食品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食品中的营养素和热量,让你更好地了解食物的价值和选择。

一、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营养素是指组成食物的化学物质,它们对于正常生长、维持生命活动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营养素主要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1. 宏量营养素宏量营养素是构成食物主体的重要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 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它是构成身体组织和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

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肉类、鱼类、乳制品、豆类等食物中。

-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它们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糖分和纤维素。

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谷物、蔬菜和水果中。

- 脂肪:脂肪是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它在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细胞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

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油脂、坚果、种子和植物油中。

2. 微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虽然在食物中所需量相对较少,但它们同样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

-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化合物,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

不同的维生素在食物中的来源各异,常见的维生素A存在于胡萝卜、动物肝脏等食物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柑橘类水果中。

-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无机物质,包括铁、锌、钙等。

矿物质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中。

二、热量的含义和计算热量是食物中的能量单位,通常表示为卡路里(Calorie)。

热量的含义是食物被消化吸收后,所产生的能量。

不同食物的热量含量不同,这与食物的营养成分有关。

热量的计算依赖于食物中的营养素含量。

一般而言,1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热量为4千卡,1克脂肪的热量为9千卡。

因此,如果你知道食物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就可以通过计算它们的热量来得出总热量。

营养与热量的关系

营养与热量的关系

营养与热量的关系营养是人体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物质,热量则是衡量食物能量含量的指标。

营养与热量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合理的膳食摄入可以保证人体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维持身体正常的运转和健康状态。

一、营养的分类及作用营养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其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维持日常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脂肪是能量密集型的营养物质,不仅提供能量,还参与体内维生素的合成与吸收、维护身体温度等重要功能。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还参与体内酶的合成,调节生理活动,并具有免疫和抗体作用。

二、热量的概念及测量热量是食物所含能量的量度,通常用千卡(千卡路里)来表示。

不同食物所含热量不同,可以根据食物成分的特点来进行测量。

热量的测量可以通过实验室的仪器来完成,也可以通过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计算得出。

三、热量与能量消耗的关系热量是人体能量的来源,而能量消耗则是人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的能量量。

人体的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率、体力活动和食物的热效应三个方面。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静息状态下,为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它受到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因素的影响。

体力活动是指人体在运动或工作中所消耗的能量。

不同的运动强度和时间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能量消耗。

食物的热效应是指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消耗。

蛋白质的热效应最高,其次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四、热量的摄入与控制合理的热量摄入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过多的热量摄入会导致能量超过消耗,从而引发肥胖等问题;而过少的热量摄入则会导致能量不足,影响身体正常运作。

为了控制热量的摄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控制饮食量: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适宜的饮食摄入量,并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合理搭配膳食。

2.选择低热量食物:优先选择富含蔬果、粗粮等低热量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

食品营养学第八章营养与能量平衡

食品营养学第八章营养与能量平衡
2364544kj92167kj4kcal过去常用单位时间内人体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表示kjm000659身高cm00126体重kg01603因此人体一昼夜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bmr体表面81人体基础代谢率bmrkjm22182146206319795305134934732218214220251900530512484454111520253040506070801892179917491615156915401519149814601414137945243041838637536836335834933833017911674158614771473146914601418136813261292428400379353352351349339327317309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相当体表面积1m的基础代谢约为16736kj40kcalh或1kg体重为1kcalh
在肝脏脱氨并合成尿素时也需要消耗一定能量。
精品文档
第八章 营养(yíngyǎng)与能量平衡
• 三、体力活动 根据劳动强度的不同,中国将一般男性的体力劳动分为五级
(因女性无极重体力劳动,故分为四级)。
(1)极轻体力劳动 身体主要处于坐位(zuò wèi)的工作,如办公室、开 会、读书和装配或修理钟表等。
kcal/(m2 ·53h.)0 51.3 49.3 47.3 45.2 43.0 41.8 38.6 37.5 36.8 36.3 35.8 34.9 33.8 33.0
女 kJ/(m2 ·h)
221.8 214.2 202.5 190.0 179.1 167.4 158.6 147.7 147.3 146.9 146.0 141.8 136.8 132 营养 与能量平衡 (yíngyǎ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与热量的关系
营养学家对营养所作的解释是: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对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以及机体摄食、消化、吸收、转运、利用和排泄物质的过程。

营养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包括食物进入机体内的变化,如参与生化反应和结合到组织细胞中;还包括指导人们如何选择食物以保障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与繁殖。

营养素分为7大类。

1、水. 2、矿物质,3、维生素,4、纤维素。

5、蛋白质.6、碳水化合物。

7、脂肪。

食物中的热量来源不过就是淀粉(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类,最终水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帮为氨基酸)和脂肪,其他几种基本没有热量.它们的热值是早就测算出来的。

各种自然科学发展到现在,很多我们觉得很神奇的东西都有定论有公式有参数的.
提到肥胖,人们常常会与营养过剩联系起来。

但最新的研究发现,大多数肥胖人群也营养缺乏,如维生素或各种微量元素,尤其纤维素的摄入量明显不足.只有营养均衡的情况下才会燃烧脂肪,不然只会消耗肌肉,比如节食,这样体重容易反弹)
肥胖的原因是摄入了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如脂肪类和糖类较高的食物。

高热量事物不代表高营养,相反高热量的东西往往营养素含量很低甚至没有,比如油炸食品,肥肉,饮料,冰淇淋,多数零食以及最近流行说的垃圾食品等,这些食物中的热量很高,但是营养成分很少。

长时间食用除了肥胖以外还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很多疾病。

而高营养的食物不一定高热量,因为高营养的物质大多都是维生素,矿物制,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这些营养成分热量很低,有些热量为零,例如,蔬菜,水果,瘦肉,鱼类,海鲜等。

所以如果饮食习惯偏向于这类事物,而且食用量合理,那人既不会发胖,同时身体也会很健康所以,肥胖人群的饮食应该以低碳,低脂肪为主,同时多补充其他类营养素.蛋白质有热量,但并不高。

另外减肥过程中,必须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那什么是热量呢?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由食物中的产热营养素提供的。

食物中能产生热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它们经过氧化产生热量供身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运动。

热能供给过多时,多余的热量就会变成脂肪贮存起来,时间久了,身体就胖起来了
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反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等。

而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加上水则为六大类。

热能又称热量、能量等,它是生命的能源。

人的每天劳务活动、体育运动、上课学习和从事其他一切活动,以及人体维持正常体温、各种生理活动都要消耗能量。

就像蒸汽机需要烧煤、内燃机需要用汽油、电动机需要用电一样。

人体的热能来源于每天所吃的食物,但食物中不是所有营养素都能产生热能的,只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素会产生热能。

它的作用是维持人体体温的正常和向外界散发热能
热量的单位:营养学中用“千卡”做热量的单位。

1千卡是1000克水由15℃升高
1度所需要的热量
热量消耗的途径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代谢率,约占了人体总热量消耗的65~70%,第二部分是身体活动,约占总热量消耗的15~30%,第三部分是食物的热效应,占的比例最少约10%,
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热能为16.74千焦耳(4千卡),脂肪每克为37.66千焦耳(9千卡),蛋白质每克为16.74千焦耳(4千卡)热能的单位,常指能使1升水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就相当于4.184千焦耳的热能。

单位换算如下: 1千卡=4.184千焦耳 1千焦耳=0.239千卡
热量的单位:大卡, 1大卡 = 1000卡,1卡=0.18焦耳也叫卡里路
热能的需要量指的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及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如低于这个数量,将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人体需要的能量也即包括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劳动活动所需的能量、消化食物所需的能量等三个方面。

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由于身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对热能的需要量较高。

一个人如果长期热量摄入不足,就会使体内贮存的糖逐渐减少,到一程度时,就将开始动用脂肪,并消耗部分蛋白质,使肌肉和内脏萎缩、消瘦、乏力、体重减轻、变得"骨瘦如柴",各种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学生经常少吃或不吃早餐,由于体内热能不足,使得血糖降低,在上第二节课以后往往产生饥饿感,自觉手足无力,上课时思想不集中。

这就是吃的食物不够,能量不足所造成的,日久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但是,如果每天吃过多的糖果、甜食等,使食物的产热量超过需要量,那么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脂肪,积聚在皮下组织,使皮下脂肪增厚,体重超过正常范围,出出肥胖现象。

并将成为成年期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器质性疾病的先兆因子。

不会长胖=体内不会存储多余脂肪:(每天摄入的能量~每天消耗的能量=0)
肥胖=体内会存储多余脂肪=(每天摄入的能量~每天消耗的能量>0)
减肥=消耗体内的脂肪=(每天摄入的能量~每天消耗的能量<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