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药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榆林医药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榆林医药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精心整理榆林医药市场调研报告一、榆林经济、人口情况二、榆林医院、药店分布情况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62.8%和32.1%。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811元,约合15033美元。

二、榆林医院、药店分布情况榆林二甲以上的医院有榆林区人民医院、榆林星元医院、榆林儿童医院、榆林一院、榆林二院、神木县医院、靖边县医院、榆阳区妇幼保健院、定边县医院等,由此可以看出二甲以上医院基本分布在榆林市内,各县级城市二甲以上的医院基本只有县医院。

从榆林药店分布图上可以看到,榆林药店大概有500多家,大致分布于榆林市四、榆林医药市场竞品分析榆林整个医药市场的竟品:主要有亿活,思连康,常乐康,爽舒宝,米雅,聚克,派菲康散剂和胶囊俩个规格,美肠安,整肠生等。

派菲康分散剂和胶囊两个规格,整体竞争力较强,目前思联康,亿活,派菲康,肠乐康在整个榆林市场占益生菌市场销量的60%,其它益生菌市场占有率达到40%。

思连康为复方制剂,主要组成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

白色片剂,适应症为本品用于治疗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腹泻、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经口服进入肠道后,会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定植。

其中蜡样芽孢杆菌不属于人体肠道正常菌群成员,在肠道中定植48小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五、12、新药品研发投入有待加大,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市场同质化有待解决。

由于自主研发力度不够,导致医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同时,医药行业尚未摆脱粗放式经营格局,药品市场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药品核心竞争力不足。

3、普药行业产能过剩。

在2003年结束的GMP改造中,医药行业设备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医药企业相应扩大了生产能力,通过生产更多品种来增加设备使用率,但行业设备空置率仍然较高,加之部分医药企业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方式类似,导致医药领域产能过剩,面临日趋激烈的价格竞争。

4、医药企业品牌形象有待进一步提高。

2024年陕西省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陕西省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陕西省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本报告对陕西省的中药材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市场规模、供应链、品种和价格等方面的调研,我们对陕西省中药材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估。

1. 市场规模陕西省中药材市场规模庞大,拥有众多中药材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

其中,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等地的中药材市场规模较大。

1.1 中药材批发市场陕西省的中药材批发市场以西安市为主要集散地,市场规模较大。

这些市场提供了广泛的中药材品种,供应量稳定。

批发商和中药企业可以在这些市场进行大宗采购。

1.2 中药材零售市场陕西省的中药材零售市场遍布各个城市和乡镇。

这些市场以零售为主,提供了单个中药材的购买渠道。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这些市场购买合适的中药材。

2. 供应链陕西省的中药材供应链相对完善,涵盖了种植、采集、加工、流通等环节。

2.1 种植和采集陕西省拥有丰富的中药材种植资源,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多种类型的土地。

中药材主要通过种植和采集两种方式获取。

种植主要涉及农户和合作社,采集则由专业的中药材采集团队负责。

2.2 加工和制品生产陕西省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较多,这些企业通过对原料进行加工,制作成中药材饮片、丸剂等制品。

制品生产企业多集中于西安市和宝鸡市等地。

2.3 流通和销售陕西省的中药材通过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进行流通和销售。

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将中药材交给批发商,批发商再将中药材供应给零售商和中药企业。

3. 品种和价格陕西省中药材市场的品种丰富,价格较为稳定。

3.1 常见中药材品种陕西省常见的中药材有川芎、当归、牛蒡子、葛根等。

这些中药材在陕西省产量较高,并且供应充足。

3.2 价格水平陕西省中药材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品种、规格、供需关系等。

一般来说,中药材价格较稳定,但某些热门品种价格会有波动。

4. 发展趋势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我们对陕西省中药材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4.1 市场规模增长随着人们对中药疗效的认可度提高,陕西省中药材市场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分析报告

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分析报告

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药材是中国传统药材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陕西省作为中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其中药材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陕西省中药材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概况、主要品种和产地分布、供需情况、发展趋势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和展望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促进中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介绍本报告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具体可以包括对各个章节的简要概述以及其在整篇报告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本部分还将介绍每个章节所涉及的内容和观点,并对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阐述。

通过对文章结构的介绍,读者可以清晰地理解整篇报告的脉络和思路,更好地把握报告的核心内容。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陕西省中药材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便了解当前市场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中药材主要品种和产地分布、市场供需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揭示中药材市场的运行规律,挖掘潜在的发展机遇,为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同时,通过报告的撰写,也能够增加对中药材市场的认识和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和信息交流提供参考资料。

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陕西省中药材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调查。

通过对市场概况、主要品种和产地分布、供需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然而,我们也发现中药材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供应链不畅、品种质量不稳定、市场监管不到位等。

因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中药材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陕西省中药材市场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希望本报告的分析结论能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促进陕西省中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

2.正文2.1 陕西省中药材市场概况陕西省是中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和交易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悠久的中药材流通历史。

2024年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陕西省作为中药材的重要产地和交易中心,对于中药材市场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对陕西省中药材市场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2. 中药材市场规模中药材市场的规模是衡量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其中,陕西省中药材总产值从XX年的XX 亿元增长至XX年的XX亿元。

这说明了陕西省中药材市场的商机和潜力。

3. 中药材市场供需情况中药材市场的供需平衡是市场运行的基础。

陕西省中药材市场中,中药材的供应主要来自本地种植和进口。

据统计数据显示,陕西省中药材市场的供需比例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供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4. 中药材市场品种陕西省中药材市场涵盖了丰富的品种。

其中,陕西省主要生产的中药材包括黄芪、党参、川贝等。

这些中药材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需求和销售额。

5. 中药材市场销售渠道中药材的销售渠道多样化,包括中药材市场、药店、电商平台等。

陕西省中药材市场中,中药材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

中药材市场的销售渠道集中于城市区域,但也有一部分中药材通过网络渠道销售,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6. 中药材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和需求的增加,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在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中药材市场的销售渠道和交易方式也将发生变革,电商平台等新兴渠道的兴起将为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7. 中药材市场面临的挑战陕西省中药材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中药材质量安全问题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和标准化生产将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此外,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波动等问题也需要重视。

8. 结论综上所述,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并且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商机。

面对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加强质量监管、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科研投入等措施将有助于推动陕西省中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

2024年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前景分析引言中药材是中医药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医治疗和保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陕西省作为中国的中药材生产和交易中心之一,具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本文旨在分析陕西省中药材市场的当前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

当前状况中药材产业规模陕西省拥有广阔的中药资源,包括药用植物、动物药材和矿物药材等。

据统计数据显示,陕西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产值也在不断增长。

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陕西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药材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保健品和中医药保健的重视程度增加,中药材市场的需求逐渐增长。

不仅在陕西省内,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中药材市场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消费者对传统草药疗效的认可不断提高,促使中药材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中药材产业链完整度陕西省中药材产业链的完整度较高,包括中药材的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等环节。

这为中药材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各个环节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促使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性得到保障。

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中药材市场需求的增加,陕西省中药材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未来几年内,中药材市场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同度提高,中药材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优质品牌的崛起目前,陕西省已经涌现出一些优质的中药材品牌。

这些品牌以其独特的药材资源和先进的生产工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这些品牌的不断崛起,陕西省中药材市场的竞争力将得到提升。

技术创新带来新机遇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将不断应用于中药材产业。

例如,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并带来新的产品研发机会。

技术创新将推动中药材市场的升级和发展。

保护中药材资源作为中药材重要的生产地之一,陕西省需要加大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

加强中药材种植管理、合理利用中草药资源、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将有助于保护中药材资源和促进中药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陕西省中药材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23年陕西省中药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陕西省中药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陕西省中药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陕西省中药材行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

陕西省位于中国的中部,是中药材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在这个地区,中药材的生长环境优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陕西省中药材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繁荣的行业。

首先,陕西省中药材行业的价格走势稳定。

陕西省的中药材供应充足,市场竞争不激烈。

这使得中药材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价格波动性较低。

与其他地区相比,陕西省的中药材价格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需求方的关注。

其次,陕西省中药材行业的质量水平较高。

陕西省的中药材种植过程中,采用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这使得中药材的品质得到了保证,具有较高的药效。

同时,陕西省中药材行业还进行着不断的科研创新,引进和研发了许多新的中药材品种,提高了中药材的种植效益和药效。

再次,陕西省中药材行业在市场开拓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陕西省中药材作为具有优质品质和稳定价格的产品,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同时,陕西省还积极开展了中药材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了陕西省中药材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最后,陕西省中药材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药材企业的规模较小,生产能力有限。

这限制了中药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产能。

其次,中药材行业还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

其他地区的中药材企业也在积极开发和推广中药材,在某种程度上对陕西省的中药材行业构成了竞争威胁。

综上所述,陕西省中药材行业市场具有稳定的价格走势、高质量水平、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一些挑战。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陕西省中药材行业需要继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竞争力。

同时,陕西省中药材行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中药材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共同促进中药材行业的发展。

2023年陕西省中药材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陕西省中药材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陕西省中药材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陕西省中药材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药材的市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陕西作为一个中药材生产基地,其市场环境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政策、市场需求、产业链、竞争格局等方面对陕西省中药材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政策环境中药材生产是一个涉及到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多个领域的产业,因此在政策面前需要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从而保障中药材的生产和销售。

在陕西省,政府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农民种植中药材,提高中药材的质量。

例如,《陕西省中药材管理办法》对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相关行业的人员的资质、经验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都要依法依规进行,以推动中药材的行业发展。

市场需求在市场需求方面,中药材是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的,而陕西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陕西省地处我国中西部,气候适宜、资源丰富,许多中药材的优质品种就产自陕西。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材市场需求在逐渐扩大。

同时,现代药物对中药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甚至开发出了一些新的药物,这也带动了中药材市场的发展。

产业链中药材的产业链包括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在陕西省,基础的中药材种植和采摘环节十分成熟,但加工和销售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

中药材加工环节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生药饮片、提取物、药粉等的加工处理。

而中药材销售环节除了常规的药店外,还需要考虑网络销售,这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规范。

此外,中药材的加工和销售还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这对于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竞争格局在中药材市场上,陕西省并不是唯一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而且中药材行业的竞争格局也不仅仅是地域性的。

中药材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可能存在不同的竞争对手。

例如,对于生药饮片生产企业来说,竞争主要集中在质量、价格等方面;而对于药店来说,则是在业务规模、口碑等方面进行竞争。

而伴随着电商的崛起,线上销售模式成为新的竞争方向。

陕西药品销售情况汇报

陕西药品销售情况汇报

陕西药品销售情况汇报近年来,陕西省药品销售市场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陕西省药品销售总额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了更好地了解陕西药品销售情况,本文将对陕西省药品销售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从整体来看,陕西省药品销售市场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各类药品的销售量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包括西药、中药、保健品等各类药品。

这与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

同时,随着陕西省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完善,药品销售市场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其次,从销售渠道来看,陕西省药品销售市场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

除了传统的医院和药店销售外,互联网医药销售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了陕西省药品销售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这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购药途径,也为药品销售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者,从销售结构来看,陕西省药品销售市场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保健品的销售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同时,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与传统中医药文化在陕西省的深厚底蕴密切相关。

最后,从销售趋势来看,陕西省药品销售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陕西省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药品销售市场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随着互联网医药销售的快速发展,药品销售市场也将会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陕西省药品销售市场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销售量逐年增长,销售渠道不断拓展,销售结构不断优化,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陕西省药品销售市场的研究和关注,为陕西省药品销售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人口分布:
地区总户数总人口总人口中
(户) 合计男女
非农业
人口
市镇人口
全省1173742
4
38528156 19971092 18557064
116259
02
32083883
西安市2215084 7816746 3992879 3823867 370658
7
7115315
市辖区1606357 5615760 2849405 2766355 341021
1
5615760
新城区164039 503282 256513 246769 503282 503282 碑林区200321 748465 392510 355955 748465 748465 莲湖区210534 638537 324461 314076 638537 638537 灞桥区157656 505306 252237 253069 230278 505306 未央区153299 500409 250978 249431 317250 500409 雁塔区202887 789390 399013 390377 627761 789390 阎良区70653 252318 127957 124361 87995 252318
陕西市场结构 陕西省医院 833家 个体诊所 6335家 村卫生室 21938家 制药企业 350家 药房药店 988家 西安市场分析
一,人口状况: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现辖9区(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灞桥区,雁塔区,未央区,长安区、阎良区、临潼区)4县(蓝田县,户县,周至县,高陵县),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741.73万人,其中男性382.02万人,女性 359.71万人,性别比106:100。

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408.59万人,非农业人口333.14万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489396人,占14.71%;15~64
岁人口为28654142人,占76.76%;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83840人,占8.53%。

二,疾病组成
五类多发病占总患病率近九成
从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年龄看,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的两周患病率较高,0-4岁城市为89.3‰,农村为72.7‰;65岁以上城市为226.3‰,农村是186.8‰。

最低是15-24岁,城市为35.5‰,农村为39.5‰,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居民两周患病率按疾病分类前十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传染病。

其中前五类疾病合计占疾病发病率总数的86.3%,属于多发病和常见病,而呼吸系统疾病一项就占到35.5%,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头
号公敌。

按病种分类患病率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急性咽喉、扁桃体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高血压,急慢性胃肠炎,脑血管病,椎间盘疾病,流行性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炎,心绞痛,糖尿病。

老年人仍是慢性病高发人群
从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看,随着年龄增高患病率增加,0-4岁全省14.4‰,城市13.4‰,农村15.2‰;65岁以上全省305.7‰,城市338.8‰,农村246‰,老年人仍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疾病分类前九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系统,血液、造血器官,眼及附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达到31.8%。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种分前十位依次为:高血压,急慢性胃肠炎,胆结石和胆囊炎,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椎间盘疾病,糖尿病,贫血,消化性疾病。

二,人口细分:
据统计,截止2008年,西安共有常住人口数量:741.14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85.47万人,占总人口的11.5%。

而人到老年,犹如一台已使用很久的机器一般,很是需要定期维护了,调查显示在西安身体健康是仅次于医疗保障被老年人关注的问题,比例为56.1%。

而且健康也是老年人幸福生活和快乐生活的重要来源,有38.7%的受访者认为身体健康对幸福生活最重要,有66.4%认为身体健康是影响快乐的最重要的因素。

三,经济情况:
全市生产总值1270亿元。

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收入17654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60元,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900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03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7.0%和36.3%。

西安市现有六十岁以上老年人达到八十二万,占该市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一点四,增长速度高于中国平均水平。

四、西安市终端药店情况:
西安市的药店密集度不高,和其它城市相比较为分散。

药店相对集中的地方是在西安各大医院的附近,这些药店的经营面积比较大,经营品种比较齐全,一般都在3000个品种以上,药店都以超市的经营方式进行经营。

一些位于闹市区的小药店,普药和品牌药品并不多,主要是以专柜促销的形式销售保健品,在这样的小药店中保健品所占的比率约60%以上。

西安的终端药店还有一个有别于其它城市药品市场的地方,就是不管药店的大小,98%的药店都是西安市的医保定点单位,可以随时用医保卡刷卡购药。

西安市全市注册药店988家,未注册药店数量不明。

其中,怡康、老百姓、藻露堂三家终端连锁药店的药品销售量占据了西安整个药品销量的70%。

五,西安市医药公司情况:
目前,西安市注册的医药商业公司共计317家,主要分布在西安市的两大医药批发市场。

一个是“汉城路药品批发市场”,另一个是“长乐路药品批发市场”。

部份实力较强的商业公司情况如下表所示:
六,陕西生产企业分析
在西安,市质量技监局制作安装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生产企业的动态管理。

制定《审核员现场核查管理规定》,提高核查工作质量。

定期召开核查员评审工作讲评会,提高核查人员综合素质,强化核查观察员职责。

面粉、食醋、食用植物油、饮料、冷冻饮品、乳粉、酱腌菜、锅巴、肉制品等质量合格率由不到6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

整合企业优势,以面粉为例,由2002年160余家减少到现在的46家,年产值却由不足10亿元增长到29亿元。

在宝鸡,市局帮助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关键环节重点控制,建立食品添加剂登记备案制度,落实巡查、执法检查、监督抽查、回访等监管措施。

同时督促企业硬件条件和质量管理水平同时上台阶。

近几年,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在取证过程中,除了增添生产设备224台(件)、新建厂房154间、添置检验设备581台(件)、总投资721万元外,还有16户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企业实现快速发展,面粉企业利税增长了7倍多。

在延安,纯净水生产企业数量由52家减少到现在的25家,合格率却由取证前的26%提高到92%,产量由平均每户每天销量50~100桶,增长为500~800桶。

市局为了解决当时纯净水生产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不达标的状况,采取重点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帮助其选址、分析水源、完善管理制度,在选购生产设备和空气净化装置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先进企业的带动下,取证企业由2006年初的6户,增加到年底的25户。

在安康,通过加强对获证企业的有效监管,对28户不能认真履行出厂检验义务的46个单元的生产许可证书予以作废并收缴。

食品生产企业总数从2003年的557家下降到现在的486家,产品总体合格率由53%上升到2006年的78%。

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促进了陕西食品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目前陕西食品生产企业中已有5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28个国家免检和76个地方名牌产品。

陕西省医药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9.83亿元,同比增长26.5%。

其中,陕西省医药企业生产化学药品原药完成5881.45吨,同比增长27.2%;中成药完成15686.20吨,同比增长34.2%。

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增速分别高于陕西省工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从监测的45户医药企业情况来看,医药工业生产运行基本平稳,中成药和医疗仪器设备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化学药品和生物、生化制药生产平稳增长。

增幅较大的企业有:金花集团、清华德人幸福制药、陕西盘龙制药,分别增长101.99%、75.66%、70.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