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在粮食平房仓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符合储粮要求、作业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储存各种原粮、成品粮的平房仓设计。
1.0.3 粮食平房仓分类:1 按堆装形式可分为散装仓和包装仓;2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收纳仓、中转仓、储备仓、成品仓等;3 按温度控制要求可分为常温仓、准低温仓(15℃≤t≤20℃)、低温仓(t <15℃)。
1.0.4 应根据安全储粮与作业要求采取相应工艺及粮情检测设施,应采用不污染环境与粮食的科学保粮新技术和新方法。
1.0.5 应优先采用环保型及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益的新型建筑材料。
1.0.6 粮食平房仓设计除应满足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粮食平房仓 grain storehouse用于储存粮食且满足储粮功能要求的单层房式建筑物。
2.1.2 粮堆机械通风 machinery ventilation of grain pile利用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低温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空气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内的温度与水分,增进储粮稳定性的一种储粮技术。
2.1.3 粮层阻力 resistance of grain layer气流穿过粮层时的压力损失。
2.1.4 空气分配器 air divider在机械通风中用于将风道内的空气向粮堆内均匀通风的部件。
2.1.5 粮面表观风速 wind speed of grain surface气流穿过粮堆(粮层)表面的速度,即每秒钟内通过每平方米粮堆表面的气流量。
2.1.6 环流熏蒸 circulating fumigation通过强制性的气体循环,促进熏蒸气体在粮堆中均匀分布,达到有效杀死粮堆中害虫的熏蒸方法。
2.1.7 粮食孔隙度 void space of grain粮堆内颗粒间空隙的总体积占粮堆体积的百分比。
粮食平仓规范

4.1.3 平房仓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当采用无防火保护层的钢承重及围护结构时,其建筑耐火等级可视为二级;占地面积及防火分区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4.1.4 确定平房仓平面尺寸及建筑高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跨度、高度、柱距及构件尺寸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的规定;其中跨度不宜小于18m,廒间长度不宜小于30m。
2 散粮平堆高度不宜小于5.0m。
麻袋包不宜小于22层;面袋包不宜小于24层。
3 粮面与屋盖水平构件之间的净高不应小于1.5m,也不应大于2.0m;当顶棚为平顶时不宜小于1.8m。
4 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00mm。
4.2 建筑设计及构造4.2.1 保温、隔热,要符合下列要求:1 平房仓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储粮工艺提供的技术参数综合确定。
2 钢筋混凝土屋盖保温层应采用憎水型非散粒状保温材料;炎热地区钢筋混凝土屋盖宜做架空隔热层,或采用新型隔热材料;金属压型彩板屋顶应采用轻质、阻燃型保温材料。
4.2.2 密闭,要符合下列要求:1 平房仓应满足工艺规定的气密性指标要求。
2 储备仓的门窗洞口、粮面以上风机洞口四周及散装平房仓设计装粮高度处,均应设置塑料密封槽管。
塑料密封槽管应与墙体基层固定牢靠,转角应弧形过渡。
3 门、窗、风机、穿墙管线与墙体的连接缝及建筑构配件之间的连接缝等均应采取可靠的密闭措施。
4.2.3 屋面要符合下列要求:1 屋面做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7中的有关规定。
储备仓屋面防水等级应为Ⅱ级,其他使用功能的平房仓屋面防水等级不应低于Ⅲ级。
2 屋面防水材料宜采用合成高分子、高聚物改性沥青等新型防水卷材。
3 卷材防水屋面坡度不宜大于25%,当不能满足坡度要求时,应采取防止材料下滑的措施。
4 屋面宜采用无组织排水形式,檐口出墙不宜小于600mm。
南方地区可采用有组织排水形式。
当采用悬山形式时挑檐出山不宜小于500mm。
GB50320-2001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释 通信地址为郑州市嵩山南路 号 邮编
本规范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 编 单 位 郑州工程学院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
参 编 单 位 原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原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
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
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 王振清 齐志高 王录民 刘 凯 弓 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主编部门 国 家 粮 食 局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年月日
北京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粮食平房仓 设计规范 的通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建标
号
根据我部 关于印发 二
至二 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
标准制订 修订计划 的通知 建标
号 的要求 由国家
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经有关
程四相 范建华 李伯仲 郝卫红 侯业茂 张义才 王广国 宋春燕 王 玲 郭金勇 张来林 张 虎 崔元瑞 归衡石
目次
总则 术语 符号
术语 符号
工艺
一般规定 通风 熏蒸
建筑设计
方案设计 建筑设计及构造
荷载与效应组合
荷载代表值 荷载效应组合
结构设计
基本要求 结构计算 结构构造要求
消防设施 电气与粮温测控
部门会审 批准为国家标准 编号为
自年
月 日起施 行 其 中
款
为强制性条
文 必须执行 原行业标准 粮食房式仓库设计标准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国家粮食局负责管理 郑州工程学院负责具体解释
工作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 一年六月十三日
粮食仓库建设标准

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国家粮食局2001年修订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粮食储藏安全,推进粮食仓库(以下简称粮库)建设技术进步,加强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粮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是审查粮库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总仓容量为2.5万t及以上新建粮库项目。
新建2.5万t以下粮库和改、扩建粮库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粮库项目建设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粮库建设政策,采用先进技术,节约用地,少占耕地;防止污染,注重环保;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有利发展;二、应根据粮食生产、储存、流通和消费的需要,按经济区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设点;粮库项目应优先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交通干线粮食集散地选点建设;三、应根据当地建设规划,对粮库进行总体规划;以近期建设规模为主,适当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粮库建设可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物力等条件,一次或分期实施;四、应按照节约、节能、高效的原则,选用符合使用功能要求和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粮仓仓型;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积极推广散装、散运、散卸、散存(简称“四散”)技术;完善仓储工艺,满足安全储粮需要,提高粮食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五、应充分利用当地可提供的社会协作条件,提高粮库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水平;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五条粮库项目建设,除应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六条粮库项目的建设规模,按粮库的总仓容量划分以下三类:一类:15万t以上;二类:5.1万t~15万t;三类:2.5万t~5万t。
第七条粮库按主要使用功能可分为收纳库、中转库、储备库和综合库。
各类粮库的总仓容量宜按下列规定计算:一、收纳库:按年收购量的60%确定;二、中转库:按不大于年中转量的10%确定;三、储备库:按国家或地方的计划储备量确定;四、综合库:按不同功能的仓容量综合确定。
粮库类型及规模及粮食仓库及配套用房面积计算

粮库类型及规模及粮食仓库及配套用房面积计算
粮库类型及规模
粮库按主要使用功能可分为收纳库、中转库、储备库和综合库。
项目为收纳库。
表5.3-1粮库规模分类(亿斤)
分类主要仓容量
特类9.04≤Q<20.0
一类 3.04≤Q<9.0
二类 1.0≤Q<3.0
三类0.5≤Q<1.0
四类0.24≤Q<0.5据表表5.3-1粮库规模分类,本项目仓容3.0万吨换算0.6亿斤(1T=2000斤),为三类收纳库。
粮食仓库及配套用房面积计算
根据《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各类型用房计算如下:
1、库房面积计算
本项目储存薏仁谷及初加工产品黄米,项目以储存黄米计算仓储量,经咨询黄米密度为690~710kg/㎡,散装建议堆粮高度为6米,袋装建议堆粮高度为3.5米。
根据《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50320-2014),仓容量=仓房轴线(建筑)面积×平面利用率×装粮高度×粮食密度,其中平面利用率是指粮堆实际占地面积与仓房轴线或建筑面积之比,当采用轴线面积时,平面利用率采用93%,当采用建筑面积时,平面利用率为95%,其中密度粮食(以黄米计算)密度为690kg/㎡,装粮高度按6M计算,计算得出需要粮仓面积7791.80㎡。
项目设置6个粮仓,单个粮仓建筑面积为1302.20㎡,总粮仓面积为7813.2㎡。
粮食平仓设计要求及施工标准

1 粮食平仓设计要求及施工标准1.1粮食平房仓建筑设计及构造1.1.1平房仓热工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平房仓围护结构应根据储粮生态分区及工艺专业提供的储粮技术要求进行热工设计,热桥处应有保温隔热处理;2 宜对围护结构进行结露验算。
1.1.2平房仓气密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仓房气密性指标应满足储粮工艺要求。
2 门、窗、风机、穿墙管线等洞孔与墙体的连接缝,屋面板与板之间、屋面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缝等均应采取密闭措施。
3 储备仓的门窗洞口、粮面以上风机洞口四周及散装平房仓设计装粮高度处,均应设置塑料密封槽管。
塑料密封槽管应与墙体基层固定牢靠,转角应弧形过渡。
1.1.3屋面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储备仓及成品粮仓屋面防水等级不应低于I 级,其他使用功能的平房仓屋面防水等级不宜低于I 级。
2 屋面工程设计应明确防水及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材要求。
3 悬山形式屋面悬出山墙的宽度不宜小于500mm; 自由落水屋面挑檐挑出墙面的宽度不宜小于600mm。
4 现浇钢筋混凝土挑檐应设置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2m。
5 拱板及双坡板架屋盖上、下弦板间夹层应设置通风装置,下弦板上表面应做保温层,拱脚处宜采取保温措施。
6 拱板平房仓不宜采用刚性防水层,必须采用时,应采取防止刚性防水层下滑的措施。
7 金属板材屋面上层金属屋面不宜采用明螺栓固定,必须采用时,应采取防腐及防渗漏措施。
8 未特殊注明的设计要求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中的有关规定。
1.1.4墙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采取措施隔绝地下潮气,墙体水平防潮层不得采用沥青或卷材等柔性材料。
2 散装仓外墙堆粮线以下部分应在内侧设置垂直防潮层;内墙面应平整,并具有吸湿性。
3 用于储存成品粮的平房仓,其室内地面、墙面宜采用不易起灰易清洁的材料。
4 外墙面粉刷层宜采取防龟裂措施,外墙四周宜做勒脚。
1.1.5地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面应由基土、垫层、找平层、防潮层、结合层及面层等构造层组成。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二、建筑设计
散水要求
平房仓外墙四周应设混凝土散水,散水坡度宜为3%~5%,宽度应根据土壤 性质、气候条件、建筑高度及屋面排水形式确定,并不宜小于0.80m。
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应宽出檐口线0.20m以上。
混凝土散水应设置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20~ 30mm宽的缝,缝内嵌柔性防水材料。
a
2
Vt
2
局部阻力系数 空气质量密度[kg/m3](1.20) 风道风速[m/s] 通过风道的风量[m3/h] 风道截面面积[m2]
一、工艺设计
支风道间距
l 2 h (K 1)
通风途径比(1.20~1.50)
边侧通风道与侧墙间距不宜大于0.5l
风道末端距离宜为0.5m~1.0m
通风道单程长度不宜大于25m
一、工艺设计
超过6个月应设熏蒸系统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熏蒸方式 1 6 环流熏蒸系统管道宜利用通风系统网路 仓外管道接口应密闭
门窗及管线洞口应密闭 洞口及装粮高度处 应设密封槽管
2
熏 蒸
3
4
5
仓内气压从500Pa降至250Pa 的压力半衰期大于40s
建筑构配件之间的连接缝等 均应采取可靠的密闭措施
4
5
挡粮板应设 置出粮孔, 出粮孔位置 应满足与之 衔接设备的 进料要求。
作业线应连 贯,每组设 备生产能力 应匹配。
入仓作业过 程中应减少 粮食的自动 分级。
一、工艺设计
包装仓的输送工艺和设备选用
1
2
3
进出仓可配 置移动式包 粮胶带输送 机、平板车、 电瓶车、叉 车、码垛机 等设备。
4
5
粮食加工厂 成品包装仓 应根据打包 车间位置合 理设置固定 设备,设备 作业能力应 与设备的生 产能力匹配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是指在设计和建设粮食平房仓时需要遵循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下面是一个关于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的1000字的简要介绍:1. 结构设计规范:(1) 平房仓的建筑结构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2) 平房仓的屋面应保证干燥、防水和耐久,采用合适的材料进行防水处理。
(3) 平房仓的地基应选择坚固、稳定的地面,地基的深度和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2. 容量设计规范:(1) 平房仓的容量设计应符合粮食储存的需要,考虑到粮仓的建设成本和使用效益。
(2) 平房仓的容量应根据粮食种类、存放时间和储存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3) 平房仓设计时应考虑未来的粮食储存需求,预留一定的扩容空间。
3. 通风设计规范:(1) 平房仓的通风设计应满足粮食储存的通风要求,保证粮食的质量和安全。
(2) 平房仓应设有通风口和排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湿度积聚和霉变。
(3) 平房仓通风设备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规范,并确保通风的效果和质量。
4. 温湿度控制规范:(1) 平房仓的温湿度控制应符合粮食储存的最佳条件,保证粮食的质量和安全。
(2) 平房仓应设有温湿度监测设备,可以及时了解粮食储存环境的变化。
(3) 平房仓应根据粮食的种类和存放时间,合理控制室内的温湿度,防止粮食霉变和虫害。
5. 防潮防虫规范:(1) 平房仓的防潮设计应采用合适的防潮材料和防潮措施,保证粮食的干燥和安全。
(2) 平房仓应定期清理和消毒,防止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3) 平房仓应注重卫生保洁,保持粮食储存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综上所述,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粮食储存的质量和安全,合理利用储存空间,节约建设成本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设计和建设粮食平房仓时,应根据这些规范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从而确保粮食的质量和储存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在粮食平房仓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符合储粮要求、作业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储存各种原粮、成品粮的平房仓设计。
1.0.3 粮食平房仓分类:1 按堆装形式可分为散装仓和包装仓;2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收纳仓、中转仓、储备仓、成品仓等;3 按温度控制要求可分为常温仓、准低温仓(15??t?20?)、低温仓(t,15?)。
1.0.4 应根据安全储粮与作业要求采取相应工艺及粮情检测设施,应采用不污染环境与粮食的科学保粮新技术和新方法。
1.0.5 应优先采用环保型及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益的新型建筑材料。
1.0.6 粮食平房仓设计除应满足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粮食平房仓 grain storehouse用于储存粮食且满足储粮功能要求的单层房式建筑物。
2.1.2 粮堆机械通风 machinery ventilation of grain pile利用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低温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空气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内的温度与水分,增进储粮稳定性的一种储粮技术。
2.1.3 粮层阻力 resistance of grain layer气流穿过粮层时的压力损失。
12.1.4 空气分配器 air divider在机械通风中用于将风道内的空气向粮堆内均匀通风的部件。
2.1.5 粮面表观风速 wind speed of grain surface气流穿过粮堆(粮层)表面的速度,即每秒钟内通过每平方米粮堆表面的气流量。
2.1.6 环流熏蒸 circulating fumigation通过强制性的气体循环,促进熏蒸气体在粮堆中均匀分布,达到有效杀死粮堆中害虫的熏蒸方法。
2.1.7 粮食孔隙度 void space of grain粮堆内颗粒间空隙的总体积占粮堆体积的百分比。
2.1.8 粮食质量密度 mass density of grain单位体积粮食的质量,简称粮食密度。
2.1.9 粮食重力密度 gravity density of grain单位体积粮食所受的重力,简称粮食重度。
2.1.10 粮食压力 pressure of grain粮食作用在接触物体表面上的力。
2.1.11 排架 bent frame由梁(或桁架)和柱铰接而构成的单层框架。
2.1.12 刚架 rigid frame由梁和柱刚接而构成的单层框架。
根据结构材料不同,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刚架、钢结构刚架和钢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刚架。
2.1.13 拱板 arch slab上下弦均为钢筋混凝土薄板的拱架式结构。
2.2 符号2.2.1 几何参数b0——平房仓纵墙轴线之间的距离2l0——平房仓横墙轴线之间的距离h——粮食平堆高度h1——粮食加堆的高度h2——靠墙面的粮堆高度l——简支梁跨度s——储粮顶面至所计算截面的距离2.2.2 计算系数k——粮食侧压力系数ks——仓容系数kb——包装仓面积利用系数γk——基础抗滑移稳定系数μ——基础底面对地基的摩擦系数2.2.3 粮食散料的物理特性参数γ——粮食重力密度φ——粮食内摩擦角δ——粮食对灰砂粉刷面的外摩擦角;外摩擦系数β——粮食滑动楔体的滑动面与墙面的夹角α——加堆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2.2.4 作用及作用效应Ph——粮食作用于仓壁单位面积上的水平压力标准值Pf——粮食作用于仓壁单位面积上的竖向摩擦力标准值Ff——粮食对单位长度仓壁的竖向摩擦力标准值Phi——简支梁i端粮食水平压力标准值Phj——简支梁j端粮食水平压力标准值G——基础自重及其台阶上的土重H——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的水平力设计值3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竖向力设计值Mmax——简支梁最大弯矩标准值3 工艺3.1 一般规定3.1.1 工艺设计方案应根据建设规模、使用功能、粮食接收、发放条件等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2 工艺设计内容应包括:输送工艺流程、设备选用、机械通风、熏蒸系统等。
3.1.3 应根据粮食品质、种类、储存时间及气候等条件选择合理的通风、熏蒸方式和熏蒸剂。
储粮时间超过6个月的平房仓内应设机械通风、熏蒸系统。
3.1.4 粮食进出仓作业宜采取防尘措施,改善作业环境。
3.1.5 选用的设备应具有安全可靠、高效低耗、破碎率低、操作方便等性能,符合环保、卫生要求。
3.1.6 散装仓宜选用移动式设备,应根据仓容量、接卸设施的作业时间等条件确定设备的生产能力。
输送工艺应满足下列要求:1 作业线应连贯,每组设备生产能力应匹配。
2 粮食进出仓作业应设置输送、取样、计量、清理等设备。
需包装发放时应配置打包设备。
3 粮食入仓作业过程中应减少粮食的自动分级。
4 挡粮板应设置出粮孔,出粮孔位置应满足与之衔接设备的进料要求。
3.1.7 包装仓输送工艺应根据其功能、作业线运输距离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
应根据进出仓作业要求、时间、包装袋尺寸等条件确定设备数量。
包装仓输送工艺设备可按下列要求选配:1 进出仓可配置移动式包粮胶带输送机、平板车、电瓶车、叉车、码垛机等设备。
2 码头中转库宜设起重机配合作业。
起重机作业能力应与运输设备能力匹配。
43 粮食加工厂成品包装仓应根据打包车间位置合理设置固定设备,设备作业能力应与打包车间设备的生产能力匹配。
3.2 通风3.2.1 散装仓粮堆机械通风系统宜按通风降温要求设计,应通风均匀,操作管理方便。
通风道应满足下列要求:1 通风道形式可采用地槽或地上笼,风道宜对称布置、简捷,单廒间内风道型式应统一。
2 进风口应与通风机等设备对接方便,并应满足保温、气密、防腐蚀、防潮等要求。
进风口盖板应拆装方便。
3 通风道应设有安全可靠的风量调节装置,风量调节装置可按空仓调节要求设计。
各支风道应设有检测孔。
4 空气分配器开孔率应大于25%,孔眼尺寸以不漏粮为限。
风道各接口处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粮食漏入通风道。
5 通风道的金属构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
6 仓内通风道必须能承受设计装粮高度的粮食压力。
地槽空气分配器、盖板必须能承受进出仓机械设备的最大荷载。
3.2.2 散装仓机械通风主要参数选择。
1 总通风量按下式计算:52 风道风速按下式计算:3 空气分配器表观风速按下式计算:支风道间距按下式计算:65 风道未端与仓壁距离宜为0.5,1.0m,通风道单程长度不宜超过25m。
3.2.3 通风系统阻力宜按下式计算:3.2.4 通风机的选择。
1 通风机的风量按下式计算:2 通风机的风压按下式计算:3 根据风量和风压选择通风机,其工作点应在通风机高效区中间段。
3.2.5 粮面上方空间换气应根据储粮要求、气候条件等合理选择作业方式。
采用机械通风时,通风设备应保证粮面上方空间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每小时4次。
3.3 熏蒸73.3.1 平房仓的门、窗、洞孔及管线应密闭。
有熏蒸要求的散装仓整仓气密应满足仓内气压从500Pa降至250Pa的压力半衰期大于40s。
3.3.2 与熏蒸剂接触的部件应耐熏蒸剂腐蚀。
3.3.3 散装仓宜采用环流熏蒸方式。
环流熏蒸系统应包括环流、施药及药物浓度检测等装置。
3.3.4 环流熏蒸系统管道宜利用通风系统的网路。
仓外管道接口应密闭。
4 建筑设计4.1 方案设计4.1.1 平房仓建筑结构选型应根据工艺要求、地形、地质、气候、施工等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确定。
4.1.2 平房仓仓容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散装仓仓容量按下式计算:2 包装仓仓容量按下式计算:84.1.3 平房仓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当采用无防火保护层的钢承重及围护结构时,其建筑耐火等级可视为二级;占地面积及防火分区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4.1.4 确定平房仓平面尺寸及建筑高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跨度、高度、柱距及构件尺寸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的规定;其中跨度不宜小于18m,廒间长度不宜小于30m。
2 散粮平堆高度不宜小于5.0m。
麻袋包不宜小于22层;面袋包不宜小于24层。
3 粮面与屋盖水平构件之间的净高不应小于1.5m,也不应大于2.0m;当顶棚为平顶时不宜小于1.8m。
4 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00mm。
4.2 建筑设计及构造4.2.1 保温、隔热,要符合下列要求:1 平房仓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储粮工艺提供的技术参数综合确定。
2 钢筋混凝土屋盖保温层应采用憎水型非散粒状保温材料;炎热地区钢筋混凝9土屋盖宜做架空隔热层,或采用新型隔热材料;金属压型彩板屋顶应采用轻质、阻燃型保温材料。
4.2.2 密闭,要符合下列要求:1 平房仓应满足工艺规定的气密性指标要求。
2 储备仓的门窗洞口、粮面以上风机洞口四周及散装平房仓设计装粮高度处,均应设置塑料密封槽管。
塑料密封槽管应与墙体基层固定牢靠,转角应弧形过渡。
3 门、窗、风机、穿墙管线与墙体的连接缝及建筑构配件之间的连接缝等均应采取可靠的密闭措施。
4.2.3 屋面要符合下列要求:1 屋面做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7中的有关规定。
储备仓屋面防水等级应为?级,其他使用功能的平房仓屋面防水等级不应低于?级。
2 屋面防水材料宜采用合成高分子、高聚物改性沥青等新型防水卷材。
3 卷材防水屋面坡度不宜大于25,,当不能满足坡度要求时,应采取防止材料下滑的措施。
4 屋面宜采用无组织排水形式,檐口出墙不宜小于600mm。
南方地区可采用有组织排水形式。
当采用悬山形式时挑檐出山不宜小于500mm。
压型金属彩板屋面宜采用悬山形式。
5 拱板屋盖上、下弦板面均宜做保温或隔热层。
拱脚处宜采取保温措施。
应有排除拱顶内热空气的可靠措施。
6 压型金属彩板屋面彩板与彩板长边之间应采用咬口连接,并通过配套连接件与檩条固定,上层彩板不应采用明螺钉与檩条固定;除屋脊位置以外,彩板短边不应另有搭接。
4.2.4 墙体要符合下列要求:1 应采取措施隔绝地下潮气。
砌筑墙体应在-0.06m标高处设置防水水泥砂浆水平防潮层,墙体水平防潮层严禁采用沥青或卷材等柔性材料。
2 外墙堆粮线以下部分应在内侧设置垂直防潮层;内墙面应平整、并具有一定10的吸湿性,且不得采用对粮食有污染的材料。
3 砌体外墙面宜做砂浆粉刷,并应设置粉刷分格缝。
外墙四周应做勒脚。
4.2.5 地面要符合下列要求:1 平房仓地面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进行设计;仓内地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或碾压,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3。
2 地面应由面层、防潮层、找平层、结构层及垫层等构造层组成。
当采用混凝土面层时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应大于6m。
地面防潮层应采用延性较好的卷材或涂膜防水材料,接头位置高于地面不应小于300mm;墙体垂直防潮层应有可靠的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