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浙江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韶.(sháo)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

拥有阳光心态,便不受万象羁.(jī)绊;心无羁绊,坐也从容,行也从容,你才是一个优雅的、魅力十足的人。

B. 19世纪,西方社会传统的贵族日薄.(báo)西山,资产阶级爆发户崛起。

森严的阶层壁垒被打破,一批有思想、有抱负的平民跨界成了知识界的翘.(qiáo)楚。

C. 林语堂眼中的市侩.(kuài):腰有十文必振衣作响,每与人言必谈贵戚,见问路之人必作傲睨.(ní)之态,与人交谈借刁言以逞才……扪心自问,你“中奖”了吗?D. 我们都为生命的短促而唏嘘,但可曾思量.(liang),正是因为短促而脆弱的生命旅途中有太多的烦闷与愤恚.(huì),那所剩无几的愉悦方显得迷足珍贵。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当今,全球科技界最为关注的焦点莫过于“人工智能”,全球科技巨头纷纷砸入巨资展开人工智能的研发与竞争,都将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技术引爆点。

B. 青春需要拼搏与奋斗,需要经历痛苦与挫折,这样方能使青年人在磨砺中成长,安于一隅的生活固然安逸,却难以享受到用热血拼搏获得的精彩。

C.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业内人士认为,传统的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像空军;人工智能在线教育是新型教育,灵活性高,像陆军。

D. 《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在不远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不甘心屈服命运的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前往宇宙搜寻新的家园。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______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______ 。

(《论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语文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贺岁档(dàng)的常胜将军的新电影《只有芸知道》,上映7天,票房勉强过亿。

对此,他发文感慨:“一众新锐导演生龙活虎,催营拔寨(zhài),屡创新高,我已是英雄老矣!”B.行进中的中国,给了你最大的底气。

这份底气,藏在你眼中绽放的神采里;镌(jun)刻进你为生活打拼(pn)、为理想执着的自信里;映照在你的谈吐,你的胸襟你的视野里。

C.如果对文艺事业没有深厚情谊(yì),缺乏传世之心,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牟利的工具,这样的文艺工作就容易沾满铜臭(chòu)味,这样的文艺工作者就容易成为市场的奴隶。

D.淖(nào),是一片大水。

说是湖泊,似还不够,比一个池塘可要大得多,淖中央有一条狭长的沙洲。

沙洲上长满茅草和芦荻。

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go)。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3小题。

经典是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淘洗出的精品,经受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和诠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

【甲】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书展期间发布了“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报告”。

其中数据显示,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范围比较狭隘,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尚不足三成,而有三至四成的学生从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

其次是经典阅读愈加浅层化。

【乙】具体表现为快餐式和功利式的阅读,人们越来越不愿认真、耐心阅读,而转向浏览网页式的跳读和浏览,经典往往读得支离破碎。

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华文明硕果累累.(lěi),仰韶的彩陶、良渚.(zhǔ)的玉器、唐之金银,明清不甚枚举,这些手艺不经意间将生活艺术化,让后人仰而视之,诚惶诚恐。

B.2018年度新疆棉花总产量较去年下降已是板上钉.(dìng)钉的事实,棉花减产已成定式;关键问题是具体下降幅.(fú)度以及对市场供需究竟会产生多大影响。

C.待更阑人静,许先生便取来一沓.(dá)泛黄的信纸,尔后在窗前坐定,时而托腮冥想,时而捋.(luō)着两撇胡子,似有所得,这样一直持续到晨光熹微。

D.干枯的河床,龟裂的土路,堆满砂石的便道……空气稀薄.(bó)地带无尽的荒原里,大自然成为主宰,我们好比蝼.(lóu)蚁般划过这人迹罕至的土地。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第2~3题。

(5分)【甲】音乐是人类最亲密的东西,人有口有喉,自己会吹奏歌唱;有手可以敲打、弹拨乐器;有身体动作可以舞蹈。

音乐这门艺术可以备于人的一身,无待外求....。

所以在人群生活中发展得最早,在生活里的势力..和影响也最大。

诗、歌、舞、拟容动作以及戏剧表演,极早时就结合在一起。

【乙】但是对我们最亲密的东西并不就是最被认识和理解的东西,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所以古代人民对音乐这一现象感到神奇,对它半理解半不理解。

尤其是人们很早就在弦上管上发见音乐规律里的数的比例,那样严整,叫人惊奇。

中国人早就把律、度、量、衡结合,从时间性的音律来规定空间性的度量,又从音律来测量气候,把音律和时间中的历结合起来。

【丙】太史公在《史记》里说:“阴阳之施化,万物之终始,既类旅于律吕,又经历于日辰,而变化之情可见矣。

”变化之情除数学的测定..外,还可从律吕来把握。

音乐在人类生活及意识里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就在古代以.致.后来产生了许多美丽的音乐神话、故事传说。

2020高考浙江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高考浙江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高考浙江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晰。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先贤所说,越美丽的纸,越不敢草率使用。

有些漂亮的笺(qin)纸,一直保留着,随着时间的流逝,竟染上些寂寥(liáo)的色调了。

B.校园里的白桦黄了又绿了,在明亮的窗外窸窸窣窣(s)地抖动,釉(yòu)质饱满的碎小叶片将阳光折射得充满了年少无忧的欢快。

C.有王浮者,据传是西晋道士,乃摭(zhé)拾汉以来旧闻,作《老子化胡经》,云释迦乃老子化身,老子因西土百姓桀骜(ào)不驯,故出关行道以教化之。

D.借助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传诵他们的先进事迹,用他们的嘉言懿(yì)行垂范乡里,涵(hán)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美丽乡村深深扎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甲】不久前,为期一周的2019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落下帷幕。

500余家出版单位、16万余种参展图书汇集主会场,100余个分会场联动,为炎炎夏日带来阵阵书香,也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乙】已经办到第十六个年头的上海书展: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读者在烈日当空下排队,一拥而入?其实,书展是书的展示,又不只是阅读本身,更足一场文化盛宴,成为一座城市的人文会客厅。

上海书展期间,共举办1200多场活动。

丰富的周边讲座、沙龙交流,烘托起城市的文化热度,让书展成为读书人的节日。

上海也充分利用了这次机会,动员相关文化机构广泛参与。

【丙】出版方、博物馆、作协、科协、教育界、戏曲界等相关各界热情参与,摆出一道道精神大餐,让读书人涵泳其中,流连忘返。

2020届普通高等学校(浙江卷)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答案

2020届普通高等学校(浙江卷)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答案

语文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1.C 【解析】A. 遮蔽显露lù B. 险劲jìng 挥毫 D. 孜zī清晰2.A 【解析】此处表示递进关系,宜用“而且”。

3.A 【解析】第三个逗号应该改为分号,表示前后分层。

4.B 【解析】(A.搭配不当,“培养”宜改为“扩大”,“增加”宜改为“培养”;C.否定不当,“不要”应该删去;D.语序不当。

应该是“感染、患病甚至发生肿瘤”。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谦敬词的使用,谦敬词误用会造成语言不得体。

“寄呈”改为“寄来”或“惠赐”,“过目”改为“拜读”,“惠存”改为“珍藏”,“亲临”改为“前往”、“拜访”或“造访”等。

(改对一处给1分)6.(1)大城市上演“抢人大戏”或大城市又见“抢人大战”(得分点,“大城市”和“抢人大战”,如答“大学毕业生继续‘走俏’”也可给满分)(2)肯定:①“抢人大战”体现了城市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它承载了优化城市的人才和人口结构的功能;②尊重人才,吸引和留住人才,为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城市增添活力和生机。

质疑:①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过于集中增长城市人口,会进一步挤压城市的公共资源;②许多城市加入“抢人大战”,有盲目跟风的嫌疑,会加剧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人才外流,不利于全国经济增长和平衡发展。

(不管是“肯定”或“质疑”,都要求言之成理,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7.D【解析】A项,材料一原文“设计存在千篇一律的的弊病,抑制了学生应有的创造力和对美感的积极追求”,无法体现校服的审美功能。

B项,材料二原文为“校服不只是一种穿着的属性,它更多的是承载着育人的功能”,舒适度也不是最主要的。

C项,从表格看,家长最为注重的是“面料舒适”与“款式美观”,不是“使用功能”。

8.C【解析】从材料四原文看,“好看的校服未必是舒服的校服,舒服的校服也未必是好看的校服,关键在于找准两者的平衡点”,并没有“学生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的意思。

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①《新周刊》杂志曾经做过一个有关成功的专题,指出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性自由、消费主义和成功学。

在我看来,这里的三粒毒药实际上是两粒,如果将成功学与消费主义合二为一,就是流行性物欲症。

②物欲症使人们放弃了时间而选择了金钱,擅长谋生却不会享受生活。

美国追求的是“麦当劳”而不是“麦当闲”,中国人因为勤劳的禀赋常常忘记最真实的生活。

人们起早贪黑,仿佛大家每天都很忙,就像《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的小兔子一样,不停地看表,不停地嘀咕:“没时间说你好,没时间说再见,我来不及了,我来不及了,我来不及了。

”物欲症带来的是“时间荒”,人们因为物欲而丢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时间。

就这样,人为物所奴役,人为物所谋杀。

速度,永远是速度。

③物欲横流的社会,恐惧几乎成了贪婪的同义词。

在物欲高涨的年代,糟糕的并不只是贪婪,还有害怕。

害怕在别人眼里显得不成功,害怕自己赶不上邻居。

早已经衣食无忧的人们,总在为自己不如他人富有而悲叹不已。

④有人说,中国现在有两种人,一种人已经坐稳了房奴,另一种想做房奴而不得。

没房子的自然想着有房子,处于焦虑之中当属正常。

然而,那些有房子的人,同样活得忧心忡忡,因为,他们想要更大的房子。

如《新周刊》所说,按照现在的成功学逻辑,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那么,你就犯了“不成功罪”。

⑤需要追问的是,当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换回一堆死后并带不走的东西,在我们和这些东西之间,究竟谁占有谁?是我们占有物品,还是物品占有我们?⑥如何超拔于一望无际的物欲与喧嚣之上,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这样的时代常常让我想起亨利·梭罗,那位在瓦尔登湖畔离群索居的思想者。

梭罗坚称:“如果我像大多数人那样,把自己的上午和下午都卖给社会,我敢肯定,生活也就没什么值得过的了。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有答案)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有答案)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照许慎的解释,“器”字四个“口”代表围栏四角的木桩,彼此之间系以藤条葛.(gě)蔓,中间的“犬”字说明围栏内的驯化、豢.(huàn)养已使狼变狗。

B. 太阳在衰老膨涨,将吞噬.(shì)整个太阳系,为了自救,人类提出“流浪地球”计划,刘培强毅然前往国际空间站,跟国际同侪.(chái)肩负起领航重任。

C. 父亲点了一支烟,用抹布擦了擦挡风玻璃,再次启动引擎,挂好驱动挡,揣(chuāi)着无限憧憬与些许惶惑,一头扎(zhā)进了驶往北方的茫茫白雾中。

D. 瑞士库尔小镇位于阿尔卑斯山东麓,其历史可追溯.(sù)到1.1万年前,堪与中东耶律哥城相媲美,徜徉在蜿.(wǎn)蜒盘桓的鹅卵石小径,惬意悠然。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最新俄罗斯智能手机零售商提供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今年6月华为手机在俄罗斯市场份额达到24.6%,超过三星的23.2%和苹果的11.8%,升至首位。

B. 前途与“钱途”的双轮驱动,让不少公众号进入到“春天里”,很多文章也竭尽所能赚流量、博眼球,但“谋出位”的过程需要公众号有良知,有担当。

C. 长生问题疫苗案件表明,要提高违法成本,那些利欲熏心、无视规则的不法企业,那些敢于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人,要依法严惩,终生禁业,决不姑息。

D. 由于早年有为杂志撰写政治评论和当新闻记者的经历,奈保尔对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透视,始终保持着他深刻的批判性和丰富的视角着实令人惊叹。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3.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_____ 。

______ ,于我如浮云。

(《论语》)爱其子,______ ,于其身也,______ ,惑矣!(韩愈《师说》)不见复关,______ 。

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0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20 分)1.下列各句中, 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静静伫立的大冰瀑布, 被光与影幻化成各种颜色, 让人眩晕.(y ūn)不已。

春夏季是冰崩的季节,在很远处你也能听见硕大的冰块如万马奔腾, 从山顶崩泄的声音。

B.北方, 无雪不成冬。

每当天降大雪时, 乱云便早早落下帷幕, 把天空酝酿成一片沧茫。

不久, 雪花翩跹.(xi ān)而至。

那一羽羽雪花, 是从天际飞来的精灵。

C.每个历经“人间世”的成年人, 可能在各种各样的潜.(qi ǎn) 规则中身心俱疲。

但在面对这个小暖男的举动时, 相信都会有一丝暖意融化, 哪怕已如槃石的内心。

D.诗, 可拿来比喻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情玉女;而应用文, 则完全着眼于实用, 可称为“佣.(y ōng)人”型。

散文呢, 是诗和应用文的折中, 兼有红尘的琐碎和形而上的寄托。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2~3题。

(5 分)同其他林木相比, 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 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甲】这些特点, 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 伦理道德意识相契合.., 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 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 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沽名钓.誉...的名士, 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 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 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 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以助风雅, 亦成为普遍风.气.。

【乙】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 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 恐怕要算《礼记》了。

【丙】《礼记·祀器》中说: “⋯⋯其在人也, 如竹之有筠也, 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 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2.文段中的加点词, 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契合B. 自诩C.沽名钓誉D.风气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 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甲】B. 【乙】C.【丙】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方面称, 他们从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失事的A320空客机驾驶舱录音记录仪中取到了可用的录音资料, 确定客机未发生爆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高考浙江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共8 页,四部分,24 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宇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 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细盐似的雪粒,窸窸窣(s) 窣地打在身上,在乱石中跳跃;紧接着,雪珠变成了雪霰(xi àn) :雪霰又变成了纷纷洋洋的飞絮,天空转而变得阴暗,沉黑。

B.风火墙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墙垣(yu án) ,它是人字形坡顶房屋两端的山墙,通常要比屋面高出三至六尺,有防止火势蔓(màn) 延的功能,形式多种多样。

C.秋冬季节的芦苇(wi) 荡,南来北往的白鹭在此嬉戏,修长而饱满的苇穗,像一支支画笔,饱蘸(z àn) 天地间的风霜雨雪,在河洲上涂鸦出一幅绚丽的画卷。

D.先生对马有着特珠的感情,观察细微,骨骼(gé) 神态,皆了然于心,加之先生对造型和水墨的独特理解,故展纸运笔,逶迤(y) 顿挫,出神入化,一气呵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 题。

【甲】“水立方”如何变成“冰立方”?这可不是在平地上浇筑冰层那么简单!【乙】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侯本才介绍,转换过程需经过5 道工序。

即把水抽干,搭设钢架和支撑板,铺上保温层和防水层、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

输送载冷剂将水面冰化,完成水冰转换。

改造最大的难度在于控制精度。

冰壶比赛对平整度要求非常高,每平方米承受150 公斤重量的情况下支撑结构变形不能超过1 毫米。

实现复杂的温度和湿度分层控制,也是“水变冰”的难点。

水上项目要求环境高温高湿,冰上项目要求低温低湿,两者需求天壤之别。

【丙】冰壶比赛对赛场的要求更严苛,赛场的温度必须按照3层控制:冰面温度为零下8.5 摄氏度,水面以上1.5 米处始终保持在10 摄氏度。

看台观众区温度为16- 18 摄氏度。

在为冬奥会冰壶比赛提供完美环境的同时。

也为观众区提供舒适的环境。

中建一局改造项目经理刘军说,“冰立方” 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过程中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基础,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实现上述复杂的温度和湿度分层控制,并且通过对智能建筑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实时监测、调控冰场温度与空气湿润度。

2.上面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搭设B.也是C.天壤之别 D.严苛3.上面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A. 甲B. 乙C. 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我国的快递业发展迅速,既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又让更多的农村务工者融入了城市,与此同时,它在服务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五年来,星罗棋布的特色小镇在浙江大地破士而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历史经典小镇,制造小镇,旅游小镇,数字经济小镇⋯⋯类别不断丰富,布局日趋合理。

C.《使命》是一幅工笔重彩画,采用丰碑式的构图方式,描绘的是消防队员们的救火情形,画中消防员的头盔、反光条是用银箔烧制的,这样出来的效果更接近于真实。

D.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茶这一饮品便是在那时候开始风靡的,无论是茶的产量和贸易量,还是茶艺和茶道的形成和发展,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 个字。

(3 分)我们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_ _ _ 。

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环。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睛好。

华环由大变小,。

6.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6 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 分)材料一: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飞速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则相对滞后,许多乡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乡土文化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必须加以保护。

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

“积极的延承”即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

“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沿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 ),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

这一点在时下的中国广大农村要特别关注并给予妥善的保护政策。

(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

实现乡村振兴一方面要满足村民的现实发展要求,而乡土文化正是实践中可以保护和挖掘的重要资源。

以民宿客栈、乡愁经济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价值利用,为农村的产业兴旺开辟了发展的新方向,切实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指导意义。

实现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还要深入关照村民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东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具有某种决定性作用。

”基于地缘与血亲关系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其富有的历史性和地方性,回答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的问题,这种文化认同与精神归属,是广大农村地区长治久安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乡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更好地诠释乡土文化。

一方面乡土文化所包含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敬老睦邻的传统美德,仁爱民本的人文精华是属于中国人的重要文化血脉,是滋养中华文明持续繁荣的沃土。

是文化自信的根脉。

另一方面乡土文化是一方民众在生存发展中知识经验的累积,有其内在完整的逻辑体系,以及众多艺术化的表现形式。

经历时代冲刷,以及现代文明洗礼后,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的乡土文化,通过理论学术层面的梳理研究,实践运用层面的改良创新,将会成为独具特色的国家名片,带给中国人更强烈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张义晓《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失落与复兴》)材料三:西方的城市文明铲除了乡村文化,同时他们以城镇化的标准作为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1851 年的英国,城镇人口已超过乡村人口,达全国总人口的5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镇化国家。

”现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陷入了城市发展的单向思维(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为指标的量化思维)。

城市思维产生于农材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它将乡土文化视作需要改造的低等级的文明模式。

目前,这种判断方式仍在被广泛使用,即单边地强调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产业的开发,以及片面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等措施。

这都只是将乡土文化当作城市文化的对立面,是城市文明对乡土文明的一种经济掠夺和物质消灭,忽略了对乡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整体性的保护。

城镇化应避免城市思维,不能以消除农村为城市建设的量化指标,我们应该看到在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同时,乡土文化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之认同,对于社会风土习俗之维护,对于国家现代政体制度建设的合法性基础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摘编自汤敬一《乡土文化功能:从乡土社会到城市社区》)7.下列对材料中“乡土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是广大农村。

B.乡土文化有区别不同文明的功能,若为独具特色的国家名片,更能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C.乡土文化属于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有它的“文脉”,也有作为文化载体的“人脉”。

D.乡红文化是一种不必改造的文明模式,故要重视对乡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整体性保护。

8.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乡红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性和地方性,是广大农村地区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

B.本质上属于乡土文化的中华文化,内涵独特、逻辑体系完整,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众多。

C.英国以城镇化标准作为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经过努力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城镇化国家。

D.转移农村劳动力、开发农村产业,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等,属铲除乡土文化的行为。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保护“乡土文化”的可行性办法。

(4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 题。

(20 分)阿芳的灯王安忆走在那条湿淋淋的小街上,家家门户紧闭。

雨滴敲在水泥路面上,滴滴答答,在空寂的街上溅起回声。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家家户户半启着门,老人在门前择莱,小孩在门前嬉闹。

一个很平常的日子里,我走过这里,望见一扇大敞着的门里,似乎已经是午饭以后很久了,可桌上依然杯盘狼藉。

一条壮汉横在竹榻上,睡得烂熟,苍蝇停在他的脸上,十分安然的样子。

一个老妇人,像是壮汉的母亲,背着门在踩一架沉重的缝纫机,粗钝的机器声盖住了汉子的鼾声。

满屋都是叫不出名目的破烂东西,我甚至嗅到了一股腐臭味,于是便扭回头,走了过去。

后来,我搬进新居,开始一日三回地在这条街上往来,因为上班的需要。

也不知过了多少日子,这街上多了一个小小的水果摊,摆在临街的一扇窗下。

摊边坐着一个女孩,留着日本娃娃式的头发,浓浓的刘海儿罩着活泼泼的眼睛,面容十分清秀,只是略显苍白,可是,唇却有天然的红润。

她穿的也是红颜色的衣服,一朵红云似的停在黄的梨、青的苹果、黑色的荸荠旁边,静静地看一本连环画或是织一件不仅限于红色的毛衣。

如有人走过,她便抬起半掩在乌黑的额发后面的眼睛,如那人迟疑了脚步,她就站起来,静静地却殷殷地期待着。

很少有人会辜负这期待。

有一次,她见我过来,就迎上来:“今日的哈密瓜好得很,昨晚才从十六铺码头进来的,虽然贵了一些,可是划得来的。

”我没买哈密瓜,而是挑了几只苹果。

我看见她举秤的手是一双极大的手,关节突出,掌心有些干枯。

地的脸却是极其年轻的,脸颊十分柔滑、白皙,眼睛明澈极了。

她称好苹果,爽快地免了零头,帮我装进书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