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经典诗文诵读主题班会

经典诗文诵读主题班会

河西堡第三小学主题班会活动记录“诵读经典快乐成长”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一)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队员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事的良好习惯和尊敬师长,爱护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收集并背诵古诗文和《三字经》三句半。

三、活动过程(一)引入并宣布本次活动主题主持人:同学们,从我们入学第一学期开展背诵古诗文活动到现在诵读《三字经》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以来,诵读的声音便不绝于耳。

通过学习吟诵,使我们知道了祖国的山川河流,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品德修养。

今天我们班举行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伴随我们成长的良师益友。

(二)班主任简单介绍中国诗文同学们都知道,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易读易记,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因此,大家都爱听古诗文故事,爱诵古诗、背古诗。

(三)讲唐诗宋词故事、诵古诗1.课件播放《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师:遥望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重礼仪,德至上,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三字经》《千字文》是古代传统的启蒙课本。

《论语》《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今天,我们悉心选择了《三字经》这本书里的内容,作为我们本次活动的载体。

2.演示《三字经》相关内容师:看到这些内容,我们便感到肩上多了一份责任,继承祖先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责无旁贷。

弘扬民族精神,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义不容辞。

(四)学生诵读:《三字经》相关内容(五)小结用《三字经》来结束这次班会: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初。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古诗文朗诵主题班会

古诗文朗诵主题班会

古诗文朗诵主题班会主题:古诗文朗诵——感悟人生之美一、引言大家好!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将一起走进古诗文的世界,感悟人生之美。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了解历史、品味人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通过朗诵古诗文,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更能够启迪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人生境界。

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们更加热爱古诗文,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自己的人生。

二、古诗文与人生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价值观。

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它们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我们人生的指南针。

古人通过吟诵古诗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启迪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古诗文的朗诵艺术古诗文的朗诵艺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要求演绎者具备优秀的口才和表演能力。

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调的抑扬顿挫、情感的抑扬顿挫,演绎者能够将古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传递给观众,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朗诵古诗文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的传递。

朗诵古诗文需要演绎者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同时也需要演绎者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朗诵古诗文,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更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启迪自己的思维和情感。

四、古诗文朗诵的实践1.每人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文进行朗诵,并在班会上进行展示。

大家可以事先准备,也可以即兴朗诵。

通过朗诵古诗文,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2.分组进行古诗文朗诵比赛。

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文进行朗诵比赛。

评委可以由班级中的同学或老师担任,根据朗诵的内容、表演的技巧和语言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分。

通过比赛,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3.班级朗诵会。

每周或每月举行一次班级朗诵会,让同学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诵才华。

朗诵经典主题班会记录(3篇)

朗诵经典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朗诵经典,传承文化二、班会时间2021年10月25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五、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朗诵经典分享3. 学生朗诵表演4. 教师点评5. 总结发言六、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的主题班会是以“朗诵经典,传承文化”为主题,旨在通过朗诵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班会。

2. 朗诵经典分享教师:同学们,朗诵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面,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朗诵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生1:大家好,我朗诵的是《弟子规》。

通过朗诵这首经典,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重要性,它教导我们要尊敬师长,关爱亲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学生2:大家好,我朗诵的是《出塞》。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古代边塞将士的英勇无畏,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英勇杀敌,保卫家园。

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学生3:大家好,我朗诵的是《静夜思》。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诗人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它让我明白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学生朗诵表演学生4:接下来,请欣赏我们班的朗诵表演——《中华颂》。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表演结束后,掌声雷动)4. 教师点评教师:同学们的朗诵表演非常精彩,通过你们的朗诵,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朗诵经典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一种精神传承。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传承经典,弘扬民族精神。

5. 总结发言主持人: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能够更加热爱经典,传承文化。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全体师生起立,齐唱国歌)七、班会总结本次朗诵经典主题班会圆满结束,同学们通过朗诵经典,不仅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三篇】

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三篇】

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三篇】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1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礼貌,进一步推动学校的优良学风建设。

活动形式:表演,诵读,读书交流会活动流程:一、主持人(班长)讲话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学生”。

我们的华夏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

“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

......但环顾我们的身边,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仍然频繁地出现:课间,一些同学大声喧闹,不时还夹带着难听的脏话甚至做着不雅观的动作;下课后有的同学在走廊上、教室里追逐打闹;教室内同学间不是轻声地交流,而是声嘶力竭地叫喊;地面上经常可以看到随手丢弃的垃圾和垃圾的污迹;课堂上,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有的同学却低着头窃窃私语……......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文明校园极不协调,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从我做起,来改变这一现状。

那么,现在,让我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改掉那些不文明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一个儒雅、文明的学生吧!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幽雅、舒适的学习环境吧!让云浮市第一小学成为文明之花遍地盛开的花园吧!二、同学展示——诵读、表演国学经典……我们启动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正是要从现在开始,让文化经典进入我们的视野,滋润我们的心田。

现在,请同学们来诵读竞赛,请卢老师当我们的评委。

1、张玉婷领读:《三字经》同学:表演诵读。

2、邓百成领读:《弟子规》同学:表演诵读。

3、林嘉涛领读:《千字文》同学:表演诵读。

4、全班同学《千字文》诵读接龙三、同学谈收获主持人:“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学生”的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琅琅上口,是指导我们行为的好书。

我们每个同学不仅应该熟读能诵,更应该处处按照书上的要求去做。

现在,我们就来分享同学们的收获吧!(同学谈收获……)四、老师总结、颁奖同学们,看到你们诵读国学经典后有这么大的收获,并且有了实际行动,老师真的感到很欣慰。

论语诵读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论语诵读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论语诵读主题班会教案三篇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

我国自古就有对少年儿童进行“诗教”的传统。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论语诵读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语诵读主题班会教案1经典诵读主题班会一、设计意图:1、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

我国自古就有对少年儿童进行“诗教”的传统。

可是,我们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以老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机械背诵为主,形式呆板,手段单一,效率低下,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所以,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探索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拓展古诗词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语文第11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是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要求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有选择地开展活动,针对学到的古诗4首后叫学生分门别类地收集古代的诗歌的要求,引领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魅力,拓展视野,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二、活动目的:1、结合学校的书香读书活动,在古诗的海洋中,领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在古诗中感受到了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

2、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情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4、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

5、检测班级的古诗的诵读情况和收集情况,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人文修养。

三、活动准备:1、各小组综合实践收集整理诗词。

2、物色好主持人6人。

3、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根据诗意画好四季图,写好有关古诗的书法作品。

课件制作。

4、各类节目准备:相声、小合唱、小提琴独奏、小组诗等。

中华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

中华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

中华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一、国学经典的种类和特点国学经典是指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包括《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

这些经典历经千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内涵。

这些经典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思想深刻,集中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境界和智慧;2. 字句简练,言简意赅,凝练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智慧;3. 倡导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教、忠诚等传统美德;4. 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身的审视和反思,对家族、社会、国家命运的关注。

这些国学经典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德、礼仪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并且一直对中国人民的思考、教育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诵读国学经典对我们的意义1.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古代智者的思想和智慧,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些经典强调了仁爱、孝敬、谦虚、诚实等美德,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自己合理的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价值观的人。

2.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尊心。

我们要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3. 增强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国学经典是智慧的结晶,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这些经典要求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去研究人类的智慧,激发我们的智慧潜能,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美学情操国学经典不仅在思想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欣赏其中的诗词、乐曲、绘画等艺术形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操,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三、如何诵读国学经典1. 正确认诵在诵读国学经典时,我们要尊重经典本身的风格和节奏,正确理解和诠释其中的思想和内涵。

可以通过辅导老师、研讨班等方式来学习正确的诵读方法。

“传承经典、做美德少年”经典诵读主题班会

“传承经典、做美德少年”经典诵读主题班会
“传承经典、做美德少年” 经典诵读主题班会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经典诵读,培养美德和品格,引导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 受益。
活动目的
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热爱,培养优秀品格和道 德修养。
经典诵读的意义
经典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诵读经典,学生将获得美的享受,丰富内 心世界。
诵读活动的安排
1
主题选择
每个班会有一个主题,例如诗歌、散文、
导读准备
2
名著等。
老师会提供相关诗文或段落供学生预习
和准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诵读演出
学生轮流进行诵读演出,展示经典作品 的魅力。
诵读的准备工作
1 理解内涵
学生需要仔细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理 解其中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2 修炼发音
学生需练习准确的发音,并注意节奏、 声音的抑扬顿挫。
3 情感投入
学生需要通过情感投入,将经典文学作品诵读得更加生动、饱满。
诵读的形式和要求
单人诵读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独自诵读, 展示个人的表达和朗诵能力。
合唱朗诵
学生可以一起合唱朗读一段 经典诗词,增加协作和团队 合作意识。
角色扮演
学生有机会扮演经典文学作 品中的角色,更好地理解和 表达作品。
经典诵读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朗诵能力。 2. 增加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 4. 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结论和总结
经典诵读主题班会是一种既有教育意义又极具艺术性的活动,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华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

《中华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

的深刻思考。
学习方法和技巧
1
3
品味原著
2
多角度解读
深入阅读原著,体会其中的精妙之处,
通过多种文化角度解读经典著作,拓
思考作者的用心与深意。
宽视野,丰富思考。
对话交流
与他人深入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开拓思维。
课程实施计划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阶段一
了解经典著作,介绍作者背景与作品特点,通过导读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阶段二
深入学习著作,解读精华部分,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思辨能力。
3
阶段三
展示学习成果,进行文学作品创作和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和展望
通过学习经典著作,我们能够开阔视野,传承中华文化,提升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深入学习经典著作,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成为有情怀、有责任、有智慧的青年。
《中华经典诵读》主题班
会PPT课件
欢迎来到《中华经典诵读》主题班会!本次课程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经典著
作的魅力,了解学习经典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方法和技巧。
活动目的
1
传承中华文化
2
培养阅读兴趣
3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诵读经典著作,让学
通过学习经典著作,激发
经典著作富含深刻的思想,
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
深刻的人生智慧。
绘和人性的真实刻画。
学习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历史的见证
思想的指南
经典著作是历史的见证,记录着人类智慧
经典著作蕴含着千百年来优秀智慧的思想,
的结晶,对深入了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经典主题班会
芦台一小四(4)班
古代经典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

小学生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直感能力强,记忆能力也强,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若老师善加引导,他们还可在诵读经典的同时,学到很多有关各类知识,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无穷。

因此,诵读经典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核心,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以诵读经典、主题教育、交流探讨、实践体验为主要形式,以读促行,以行促思,以思促化,从而引导学生修身立人,明礼诚信,厚仁笃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颂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
三、活动内容
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早上好!
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甲: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

乙: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甲: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乙: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

合:现在开始!
甲: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
乙:经典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知识”;
甲: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全人类的财富”;
乙:经典是“经过时间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


甲:经典是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品、文化精华。

乙:诵读经典可以培养我们的注意力,提高大家的识字效率;
甲:诵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大脑的压力得到舒解,身心达到安定和平衡;
乙: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的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学习能力变得更强。

甲:诵读经典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涵养我们的气质,培养良好的人格,对于我们的德育、智力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乙:诵读经典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我们的爱国之情。

甲:“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

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首先,请欣赏《锄禾》
乙:下面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
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请欣赏《静夜思》
甲: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请欣赏《咏柳》。

乙:我们的古诗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回乡偶书》的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

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

像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请欣赏。

甲: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夜宿山寺》这首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请欣赏。

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

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

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有一种不期而然之妙。

“看似寻常最奇崛”,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

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

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

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乙:唐代著名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

自从张继的《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因此就名扬天下,成为千古的游览胜地,就是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

不但我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将张继的《枫桥夜泊》选入,连日本的小学课本也载有此诗,可见诗名之盛。

甲: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

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甲:一首首摇曳的小诗让我们心醉,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乙: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甲: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乙: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甲: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让经典诗词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
男: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做一名感情丰富,心灵高尚,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让我们:——(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甲:四(4)班诵读经典主题班会(合)到此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