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育苗的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国内牡蛎养殖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意见

国内牡蛎养殖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意见

国内牡蛎养殖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意见牡蛎养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经济活动,其产物不仅是高蛋白、高营养价值的美味食材,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并可用于制作珍珠等珠宝饰品。

目前,国内牡蛎养殖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两个方面,探讨国内牡蛎养殖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意见。

一、现状1.生产量不断增加牡蛎养殖的产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中国的牡蛎养殖面积已达到1000多万亩,产量稳步上升,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业之一。

2.品种趋于多样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地区对牡蛎的选择性越来越强,不同品质的牡蛎陆续问世,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3.优质产品受欢迎近年来,国内市场对优质牡蛎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些牡蛎多数是采用生态化养殖方式培育出来的,其品质和口感优于传统的养殖方法。

二、今后发展的意见1.逐步实施科技养殖传统的养殖方式容易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产量和品质也不够稳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牡蛎养殖业也要逐步实施科技养殖,如建立生态养殖系统、加大对品种改良研究等,以提高牡蛎的产量和品质。

2.加强行业规范化建设随着牡蛎养殖业的发展,一些不良商家经常使用不实方法或材料,以追求高产量或低成本,这样会给消费带来不必要的危害,并会损害整个牡蛎养殖行业的声誉。

因此,需要加强行业规范化建设,加大对监管和抽检的力度,确保市场上的牡蛎产品安全可靠。

3.拓展海外市场目前,中国的牡蛎还没有进入全球市场,因此,拓展海外市场是牡蛎养殖行业未来的方向之一。

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水产展览会、制定应对国际标准的产品质量标准等方式,来提高中国牡蛎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4.扩大产供销整合为了更好地促进牡蛎行业的发展,不仅要微观上实现小农户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更需要大力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健全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化运营,以提升行业市场价值。

总的来说,中国的牡蛎养殖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以科技养殖为支撑,严格监管和规范,拓展市场和健全产供销一体化等多个方面下功夫,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中国水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牡蛎养殖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意见

国内牡蛎养殖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意见

国内牡蛎养殖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意见牡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营养的海产品,被誉为“海中牛奶”。

在我国,牡蛎养殖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牡蛎养殖的发展一直不够理想。

本文将从牡蛎养殖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意见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牡蛎养殖现状我国牡蛎养殖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

其中,山东省是我国牡蛎养殖的主要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

但是,由于水质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牡蛎养殖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牡蛎养殖今后发展的意见1.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水质是影响牡蛎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是保障牡蛎养殖质量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加大对水质监测和治理的投入,同时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2.推广科学养殖技术科学养殖技术是提高牡蛎养殖效益和质量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对科学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同时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3.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是提高牡蛎养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大对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对养殖企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养殖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

4.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国际合作和交流是推动牡蛎养殖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牡蛎养殖的水平和竞争力。

牡蛎养殖是我国海洋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政府应该加大对牡蛎养殖的支持力度,推动牡蛎养殖向着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2024年牡蛎养殖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牡蛎养殖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牡蛎养殖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养殖牡蛎是近年来养殖业的一个新型养殖方式,其市场潜力巨大。

本文对牡蛎养殖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养殖者、投资者等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

1. 牡蛎养殖市场概述牡蛎养殖是指人工孵化、养殖和收获牡蛎的过程。

牡蛎作为优质的海产品之一,在市场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并且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胆固醇和矿物质。

牡蛎养殖市场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具有良好的前景和投资价值。

2. 牡蛎养殖市场的发展趋势2.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牡蛎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海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因此,牡蛎养殖市场的规模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

2.2 种植技术的改进近年来,牡蛎养殖技术得到了大幅改进和提升。

种植者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如优化的水质管理、科学的饲料配制等,提高了牡蛎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率。

这些技术创新为牡蛎养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3 多元化的产品开发除了传统的鲜活牡蛎,市场上还涌现出一系列牡蛎加工产品,如牡蛎粉、牡蛎汁等。

这些多元化产品的开发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拓宽了牡蛎养殖市场的发展空间。

3. 牡蛎养殖市场的竞争格局3.1 市场竞争主体目前,牡蛎养殖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主体包括养殖户、养殖企业和养殖合作社等。

其中,养殖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品牌效应,对市场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

3.2 竞争程度由于牡蛎养殖市场的前景广阔,竞争程度相对较高。

各竞争主体通过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推广产品等手段,力图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4. 牡蛎养殖市场的发展机遇与挑战4.1 市场机遇•健康食品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这为牡蛎养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对于水产品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增加,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优惠,为牡蛎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2 市场挑战•养殖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导致牡蛎生长发育受阻,严重影响市场供应量和质量。

2023年牡蛎养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牡蛎养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牡蛎养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海鲜健康、美味的需求不断增加,牡蛎成为了备受推崇的高蛋白海产品。

同时,牡蛎的养殖技术愈发成熟,养殖成本不断降低,加之全球大气污染和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海产量减少,都使得牡蛎养殖成为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一、国内牡蛎养殖现状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海产品每年的消费量约为500万吨,而牡蛎作为其中的一种高端海产品,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主要的牡蛎养殖区域集中在江苏、山东、辽宁等东部沿海省份。

江苏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牡蛎生产重镇之一,以靖江、大丰、高邮等地为主。

在养殖技术方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之前曾经成功研发了“多年生牡蛎养殖技术”,可实现常年稳定生产,增加了养殖者的收益。

山东省则以威海、烟台、潍坊等地的牡蛎养殖业发展比较成熟,尤其是威海市曾在2019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牡蛎养殖城市。

辽宁省也有着较为发达的牡蛎产业,以大连、营口等沿海城市为主。

此外,中科院辽宁水产所与营口市合作,推出了真皮牡蛎养殖技术,不仅提高了牡蛎的存活率和品质,同时为牡蛎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思路。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国内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健康、美味饮食的需求不断增长。

牡蛎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海鲜,其鲜美口感、抗氧化性等多种功效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一些企业也开始在牡蛎养殖过程中融入新技术,引入运营模式等方面加大力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 国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除了国内市场外,在全球范围内,牡蛎也是备受推崇的高端海产品之一。

据了解,2019年从澳洲向中国进口的生牡蛎就超过了5000吨,而且未来几年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牡蛎养殖产业具有不小的出口潜力,开拓国际市场成为了不少企业的发展目标。

三、市场形势分析1. 技术难点逐渐攻克目前,国内养殖业中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如存在黏菌、霉菌的污染问题,养殖量不稳定等问题。

2023年牡蛎养殖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牡蛎养殖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牡蛎养殖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牡蛎养殖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一、行业概述牡蛎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丰富的营养成分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牡蛎养殖是一种传统的水产品养殖方式,主要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种方式。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增加,牡蛎养殖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二、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牡蛎养殖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牡蛎养殖行业市场年产值达到数十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市场主要由海鲜市场和餐饮市场两个方面构成,其中海鲜市场占据主要份额。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和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牡蛎养殖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三、牡蛎养殖技术及方式牡蛎养殖技术主要包括养殖场选址、养殖池调节、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根据养殖环境的不同,牡蛎养殖可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种方式。

海水养殖主要适用于近海地区,淡水养殖则适用于内陆水域。

目前,牡蛎养殖技术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养殖效率和品质。

四、企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目前,牡蛎养殖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许多牡蛎养殖相关企业。

主要企业包括养殖场和加工企业。

养殖场主要负责养殖牡蛎,并向市场供应成品牡蛎,加工企业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加工和销售。

在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品牌声誉和销售网络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五、市场前景及发展机遇牡蛎养殖行业市场前景广阔,有利于企业发展。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牡蛎养殖行业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巨大。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牡蛎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牡蛎养殖行业的发展。

六、市场挑战及风险在牡蛎养殖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水质污染、疾病等问题,对养殖环境和牡蛎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品牌声誉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此外,价格波动、销售渠道等问题也是牡蛎养殖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海水养殖牡蛎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海水养殖牡蛎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海水养殖牡蛎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概述:海水养殖牡蛎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业,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巨大的经济潜力。

本文将探讨目前海水养殖牡蛎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发展现状1.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过去几十年,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海水养殖牡蛎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包括中国、法国等国家在内的许多地区都大量投资并开展了海水养殖牡蛎项目。

2. 养殖技术逐渐成熟:目前,海水养殖牡蛎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从选地选种到养殖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都有了一系列科学的规范和方法。

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得养殖效率和产出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 市场需求稳定增长:牡蛎是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的高营养海鲜,且具有鲜美的口感,因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牡蛎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二、发展前景1. 需求增长稳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对高品质海鲜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高营养、低脂肪的牡蛎更为吸引人。

因此,可以预见,未来海水养殖牡蛎的市场需求将继续稳定增长。

2. 科技创新带来更好的发展: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海水养殖牡蛎的产量和质量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例如,利用先进的水质处理技术可以改善养殖环境,增加牡蛎的生长速度和体重。

另外,基因改良技术也可以用于培育更抗病、更适应环境的牡蛎品种,提高养殖效益。

3. 国际市场潜力广阔:当前,中国是海水养殖牡蛎的主要生产国之一,但国际市场上优质牡蛎的需求量巨大。

有理由相信,拥有丰富资源和技术经验的中国在海水养殖牡蛎的国际市场上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三、发展建议1. 加强科技创新:为了提高海水养殖牡蛎的产量和质量,需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投入,开展更多的研究和实验,以推动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 提高养殖环境管理:养殖环境的良好管理对于牡蛎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海水养殖牡蛎种苗的育种技术研究

海水养殖牡蛎种苗的育种技术研究

海水养殖牡蛎种苗的育种技术研究引言:海水养殖牡蛎是一项利润丰厚且有广泛前景的养殖产业。

牡蛎种苗的育种技术研究对于提高牡蛎的产量和质量、增强牡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海水养殖牡蛎种苗的育种技术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牡蛎的繁殖方式牡蛎的繁殖方式有性别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

性别繁殖是指通过雄性和雌性个体间的交配产生后代,而无性繁殖则是指个体通过分裂、发芽或孢子等形式进行繁殖。

在牡蛎养殖中,通常采用无性繁殖,因为无性繁殖具有高效和可控性的优势,而且能够避免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

二、牡蛎种苗的培育1. 石灰岩基质培育石灰岩基质是一种常用的培育牡蛎种苗的材料,其具有良好的附着性和水通透性,能够为牡蛎提供足够的营养和生长空间。

石灰岩基质培育种苗的方法包括将适量的石灰岩碎块放入培养箱中,再将牡蛎幼体放入其中,并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

2. 蚝壳碎片培育蚝壳碎片是另一种常用的牡蛎种苗培育材料。

它们具有良好的光滑度和附着性,能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蚝壳碎片培育种苗的方法是将牡蛎幼体放入有蚝壳碎片的培养箱中,并确保蚝壳碎片的充足数量和适当大小。

3. 急速培育技术为了提高牡蛎种苗的产量和生长速度,科学家们还研究出了一种急速培育技术。

该技术包括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和胚胎培育等过程,并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和添加生长因子等手段来促进牡蛎种苗的快速生长。

三、牡蛎种苗的养护管理牡蛎种苗在育种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养护管理,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最终的成活率。

1. 水质管理适宜的水质对牡蛎种苗的生长至关重要。

必须监测并维持水体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和pH值等参数在适宜范围内,同时避免污染物的积累和有害物质的超标。

2. 饵料供应牡蛎是过滤性生物,靠摄取水中的悬浮有机物来获取营养。

因此,在养护管理中,需要确保水中含有足够的浮游生物和悬浮颗粒物,同时可以适当添加饲料颗粒来补充营养。

3. 疾病防治牡蛎种苗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比如泡苗病、软体动物寄生、细菌感染等。

海水养殖牡蛎种苗的遗传改良研究

海水养殖牡蛎种苗的遗传改良研究

海水养殖牡蛎种苗的遗传改良研究近年来,海水养殖业已成为重要的渔业养殖方式之一。

而牡蛎作为其中的重要养殖品种之一,其种苗质量的改良一直是养殖户关注的焦点。

遗传改良是提高牡蛎种苗质量和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着重探讨海水养殖牡蛎种苗遗传改良研究的重要性、现状、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海水养殖牡蛎种苗的遗传改良对于生产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列入遗传改良育种研究能够促进牡蛎的繁殖性能、耐受力和生长速度的提高。

首先,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提高牡蛎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增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率。

其次,通过遗传改良还可以选择适应性更强、生长更快、品质更好的品系,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遗传改良还可以减少人工繁育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人工养殖的可持续性。

目前,在海水养殖牡蛎种苗的遗传改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首先,通过选择育种的方式,选择具有生长快、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的牡蛎个体进行繁殖,逐步提高种群整体的遗传性状。

其次,经过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手段,对牡蛎的基因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其遗传背景和表达规律,为遗传改良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此外,还通过选择性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等方法,提高了牡蛎种苗的质量和产量。

海水养殖牡蛎种苗遗传改良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选择性繁育。

通过选择那些具有优良性状(如生长快、抗病性强等)的个体进行交配繁殖,来提高种群整体的遗传性状。

另外,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帮助下,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等手段,准确选择理想品系进行繁育。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高牡蛎种苗的遗传质量和养殖效益。

尽管海水养殖牡蛎种苗遗传改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对于牡蛎的遗传背景和表达规律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这方面,需要通过深入研究牡蛎的遗传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以及功能基因组学,来揭示牡蛎的遗传机制。

其次,由于牡蛎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对于遗传改良来说,如何选择适合养殖的优良品系也是一个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2 不同海域各家系糖原含量
家系A ♀2 ♀2 × ♂1 103 ♀2 × ♂2 105
家系 102家系 103家系
崆峒岛海域 9.20 ±2.1 % 9.10 ±2.39 %
乳山海域 7.67 ±3.24 % 6.28 ±1.46 %
104家系
105家系
12.50 ±1.65 %
11.63 ±1.59 %
7
长牡蛎分布
自上世纪开始作 为养殖对象引入 世界各地,目前 除赤道和两极地 区外,沿海各国 均有长牡蛎分布
8
长牡蛎人工育苗
太平洋牡蛎的自然繁殖期一年有春、秋两季,春季 繁殖期为5一6月份,秋季繁殖期为9一10月份,人工育 苗时间一般选择在1一3月份。

人工控温育苗理论上可选择在任何月份,只要亲贝 暂养期间10℃以上积温达600℃以上时,性腺就可成 熟,用于育苗。
由于近年来近海沿岸的环境污染严重,滩涂底质老化,
以及沿海旅游业的迅速崛起,传统的养殖模式极大的限 制了长牡蛎的产量,因此相对来说海上浮筏养殖对于水 产养殖工作者来说不失为更好的选择。浮筏养殖又可分 为夹绳养殖和吊笼养殖两种养殖方式
23
养殖方式
优缺
方式
优点
缺点
夹绳养 生产成本低,容易管理、 大风大浪的抵抗 力差并且产品容 殖 牡蛎生长速度快 易丢失 吊笼养 殖 个体壳型规则、牡蝠大 需要定期更换网 小均匀、人为可操作性 笼和去除网笼上 强、牡蛎产量高、产品 的附着物 不易丢失
12
选择亲本
亲贝选择壳长8-9cm, 生长好的1龄贝,数量根据 建好的家系数目。
13
挤精卵 受精
人工解剖法:通过解剖,结合镜检,卵子成熟,精子活泼即可。
14
挤精卵 受精
15
幼虫的培育
在水温23 ℃,经过20个小时左右的孵化,受精卵发育至D形幼 虫,这时需用300目网箱及时选出,培育密度为5一8个/ml。当D 形幼虫主纤毛消失,消化道形成,投小型金藻为开口饵料,投喂 量根据所观察的幼虫胃含量来定,每天投喂4次。
每片附着基附着稚贝20 -30粒,开始降温,降温梯度每日2一
4℃,接近自然海水水温后出池养殖,此时稚贝壳长为0.6 -1.0 mm以上。
18
附着基的投放
19
糖原测定
用酶染色法测糖原含量
20
糖原测定
表2-1 家系构建亲本交配表
家系A ♀1 家系A ♂1 家系A ♂2 ♀1 × ♂1 102 ♀1 × ♂2 104
24
养殖方式
25
谢谢!!!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长牡蛎育苗
目 录
1.牡蛎简介 2.我国养殖现状 3.长牡蛎人工育苗 4.养殖方式
2
牡蛎简介
• 牡蛎,地方俗名蚝、蚵、 海蛎子,属于软体动物 门、瓣鳃纲、翼形亚纲、 牡蛎目、牡蛎科; • 肉味鲜美,含有丰富蛋 白质、脂肪和肝糖,可 以鲜食或烹食 • 世界上有100多种,我 国20余种,但我国的 主要经济种有5种,分 别属于巨蛎属和牡蛎属
投饵量 前期 中期 后期 投放附着基后 1万个细胞/ml 4万一6万个细胞/ml 6万一8万个细胞/ml 10万个细胞/ml 换水量 1/3 1/2 1/2 2/3
每天早晨泼洒益生菌、黄药等,改善水质和促进牡蛎苗的消化。
16
幼虫的培育
17
附着基的投放
• 附着基用处理干净的 扇贝贝壳串制而成,一般100片为1串,使 用前用50 mg/L的NaOH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冲洗干净待用。 当眼点幼虫的比率达1/3以上时,幼虫壳长为270-340μm 时, 开始投放附着基,每个家系投100片。附着基投放4一5天后,
9
高糖原长牡蛎繁育
建家系
01
选择亲本
02
挤精卵 受精
03
幼虫的培 育
04
附着基的 投放
05
糖原测定0610建源自系11亲贝的暂养与管理
亲贝入池前把壳表面附着物 清除干净,每个家系选择生 长性状良好的个体,分成单 体蓄养。 每天倒池1次或全量换水1次。 饵料以新月菱形藻为主,投饵 量每天20万一30万个细胞/ml, 一般每天投喂4次;小硅藻、金 藻为辅。
3
牡蛎简介
主要经济 种类
太平洋牡蛎
近江牡蛎
褶牡蛎
大连湾牡 蛎
密鳞牡蛎
我国养殖现状
从2009年到2015年,牡蛎的养殖面积不 断的增加。
5
我国养殖现状
全国牡蛎主要养殖省份为福建、广东、山东、广西、 辽宁、浙江、江苏、海南等。其中福建养殖面积最 大,为26.62%。
6
我国养殖现状
从2009年到2015年,我国牡蛎年产量总体处 于上升趋势。2015年产量已经达到450多万吨。
5.65 ±1.10 %
7.07 ±1.55 %
21
三倍体牡蛎
1
2
3
4
5
6
选择亲本
挤精卵
幼虫培育
附着基的投放
海上养殖
检测
受精后,大约30分钟,在镜下观察,大约40%一50%第 一极体出现后,加人秋水仙素, 15一20分钟后倒入池中。
三倍体牡蛎的检测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22
养殖方式
长牡牡蛎常见的养殖模式有滩涂投石养殖、浅海延绳垂 下养殖、海上浮筏养殖等。前两种养殖模式较为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