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水池设计心得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摘要】这篇文章将重点介绍水池结构设计的特点和问题分析。
在设计水池结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结构的稳固性、材料的选择、以及抗风抗压能力等特点。
针对水池结构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漏水、结构不稳定等情况,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对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和问题分析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设计与施工,保障水池结构的安全稳固,提升工程质量。
最终结论将总结水池结构设计的特点及问题分析,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池,结构设计,特点,问题分析1. 引言1.1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水池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结构,用于储存和供应水资源。
在设计水池结构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例如水池的形状、材质、容量和稳定性等。
本文将就水池结构设计的特点及问题进行分析。
水池结构设计的特点包括,形状多样化,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圆形、方形、椭圆形等不同形状;材质多样化,可以选择混凝土、玻璃钢、塑料等不同材质进行建造;容量灵活性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容或缩减;稳定性需考虑地基、抗震等因素,确保水池安全使用。
水池结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材质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水池老化或破损,容量估算不准确可能导致供水不足或浪费,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水池漏水或倒塌。
在设计水池结构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水池结构设计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2. 正文2.1 水池结构设计的特点1. 结构合理:水池结构设计要考虑水池的容量、厚度、材质以及支撑结构等因素,确保水池能够安全承载水的重量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2. 耐久性强:水池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耐候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以确保水池长期使用不会出现破损或漏水的情况。
3. 防水性好:水池结构设计要保证水池的各个连接部位都能有效密封,避免水的渗漏或浪费,确保水池能够保持水质清澈。
4. 美观性强:水池结构设计要考虑水池的外观设计和造型,使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增加整体美感。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水池是一种人工建造的蓄水设施,用于储存和供应水资源。
水池的结构设计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安全性能和经济性,设计水池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问题。
1. 承受大水压:水池通常用于储存大量的水资源,因此水池的结构设计需要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压力。
结构设计应考虑水压对水池壁面和底板的影响,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抗渗性能要求高:水池主要用于储存和保存水资源,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水池的抗渗性能。
合理选择材料和结构形式,采取防水措施,确保水池不发生渗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3. 适应水波和气候变化:水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水波和气候的影响,特别是风浪、气温变化等。
水池的结构设计需要能够适应这些变化,保证水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长期使用寿命要求高:水池一般需要使用很长时间,因此水池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长期使用寿命。
选用耐久性好的材料,设计结构合理,加强维护和管理,延长水池的使用寿命。
1. 材料选择:水池的结构设计涉及到材料的选择。
常用的水池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板、玻璃钢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性,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2. 结构形式:水池的结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不同的结构形式对水池的使用效果和结构性能有不同影响,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3. 抗渗措施:水池的抗渗措施直接影响水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防水层形式,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水池不发生渗漏问题。
4. 设计强度和稳定性:水池的设计强度和稳定性是关键。
结构设计应根据水池的水压和尺寸,确定合理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水池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破坏和变形。
5. 维护和管理:水池的长期使用需要做好维护和管理工作。
设计需要考虑水池内部设备的维护通道和检修空间,以及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计划。
水池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水压、抗渗性能、气候变化、使用寿命等因素,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采取合理的抗渗措施,确保水池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
水池是一种人工建造而成的容水设施,它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
池的设计特点和问题分析如下:
问题分析:
1. 水质处理不当:由于水池内的水源可能是环境污染物或降雨,若不对水质进行有
效处理,会使水质变差,产生异味,影响观赏效果,甚至带来健康问题。
2. 侵蚀性物质积聚:水池周围环境会有泥沙、树叶等杂物进入水池内,如果不及时
清理,会使水池内的物质逐渐积聚,影响水的通畅和观赏效果。
3. 结构漏水:水池结构如果设计不当或施工不规范,容易导致漏水问题,造成损失
和浪费。
4. 水池沉陷:由于水的重量,水池结构可能会出现沉陷问题,如果不及时修复,可
能会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
5. 非法倾倒垃圾: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将垃圾、废弃物等非法倒入水池,给水质和
环境带来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定期水质检测和处理: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保持水质清澈、无污染。
2. 加强清理维护工作:定期清理水池内的杂物和沉积物,保持水的清澈和通畅。
3. 结构加固和维修:定期检查水池结构,对漏水、沉陷等问题进行及时修复和加
固。
4. 强化监管和安全保护:加强安全监管,设立防护设施以防止事故发生,并加强法
律制裁对非法倾倒垃圾行为的打击。
5. 提升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减少非法倾倒
垃圾的行为。
水池的设计要考虑美学、安全、节能环保等多个方面,同时要解决水质处理、杂物积聚、结构漏水等问题,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维护管理,可以使水池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美
感。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
水池是一种用于储存水资源或供给特定用途的人工建筑物。
其设计特点和问题分析如下:
问题分析:
1. 造价问题:水池的设计和建造成本较高,特别是对于大型水池来说,需要投入大
量资金。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造价,寻找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
2. 维护难度:水池作为长期使用的设施,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
特别是对于大
型水池,维护难度较大,需要有专业的维护团队来保证水池的正常运行。
3. 强度计算问题:水池的承载能力和压力计算需要经过严谨的强度计算,以确保结
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设计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确保水池的安全使用。
4. 水质问题:水池中的水质需要保持清洁和卫生。
设计时需要考虑水池的排水和循
环系统,以确保水质的稳定和可持续使用。
5. 环境影响问题:水池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噪音、振动、水源消耗等。
设计人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
响。
水池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稳定性、密封性、耐久性、安全性和施工性等特点。
还需要
解决造价、维护、强度计算、水质和环境影响等问题。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水池
能够发挥其储水和供水功能,并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便利。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水池是指用于贮水、蓄水或者存储水的一种设施,其结构设计特点直接影响着水池的使用效果、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本文将对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进行分析。
一、水池结构设计特点1. 承载能力强:水池作为贮水设施,需要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水的重量以及外部环境的压力。
在水池的结构设计上,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稳定性以及抗压能力。
2. 密封性良好:水池的主要作用是贮存水资源,因此需要保证水池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在设计上需要考虑水池的接缝、连接处以及材料的选择,以确保水池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3. 耐腐蚀性强:水池长期贮存水资源,容易受到水的腐蚀,因此水池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抗腐蚀能力,选择耐腐蚀的材料以及采取防腐措施,延长水池的使用寿命。
1. 材料选择问题:水池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着水池的承载能力、密封性以及耐腐蚀性。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水池材料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塑料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部分水池材料并不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容易受到水的腐蚀,导致水池寿命缩短。
2. 连接处设计问题:水池的连接处是水池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连接处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水池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一些水池连接处容易出现漏水、渗漏等问题,影响水池的使用效果。
3. 防护措施不足:在一些水池的结构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防护措施,例如没有考虑到水池的防震、防渗漏等措施,一旦发生地震或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水池的破裂、漏水等问题。
4. 设计标准不统一:水池结构设计标准的制定也是一个问题,当前在水池结构设计标准上存在一定的不统一性,导致一些水池的设计质量无法保障。
水池作为贮水设施,其结构设计特点直接关系到水池的使用效果、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在实际的水池结构设计中,存在着材料选择不当、连接处设计问题、防护措施不足以及设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导致水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腐蚀、破裂等情况。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水池是一种储水设备,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各种特点和问题。
下面将以中文2000字的篇幅进行分析。
水池结构设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容量:水池的容量是根据需要储存的水量确定的。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供水量、用水量、水源情况等因素,确定储水容量以满足需求,并考虑未来的扩容空间。
2. 储水高度和深度:水池的高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水压的大小和供水的稳定性。
过大的水压可能导致水管破裂,而过小的水压则可能影响供水的稳定性。
在设计中需要合理确定储水高度和深度,以保证供水的稳定和安全。
3. 结构材料:水池的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如钢材、水泥、塑料等。
材料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因素,如使用寿命、耐候性、耐腐蚀性、成本等。
一般来说,钢材和水泥是常用的结构材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4. 强度和稳定性:水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水压和外部荷载,结构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水池底部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水的重量,侧壁需要有足够的抗倾覆能力等。
还需要考虑地震、风荷载等不确定因素对水池的影响。
5. 密封性:水池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水的泄漏和外界污染物的渗入。
为了保证密封性,水池结构设计需要注意接缝处的处理、防渗措施的设置等。
1. 施工难度:水池的结构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水池的混凝土浇筑可能需要特殊的施工工艺和设备,也可能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成本。
2. 维护和保养:水池的维护和保养需要定期进行,清洗、检查泄漏情况、补充防渗措施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维护和保养的便利性,如设置检修口、排水装置等。
3. 污泥处理:水池中可能会积累一定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
污泥处理涉及到污物的清除、转运和处理等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污泥处理的设施和流程。
4. 环境影响:水池的建设和运营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噪音、震动、污染物排放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

水池结构设计特点及问题分析水池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提供水资源,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增加生活气息的作用。
水池结构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池的形状多样:水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计,可以是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
设计时需要考虑水池周围环境的布局和功能需求。
2. 水池的尺寸可调:水池的尺寸可以根据需求来调整,可以是小型的庭院景观水池,也可以是大型的公共景观水池。
尺寸的大小一般由场地条件、功能需求以及美观度等因素来决定。
3. 水池的材质多样:水池的材质可以选择混凝土、石材、玻璃纤维等各种材料。
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特点和耐久性,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4. 水池的水源和回流设计:水池的水源可以是自来水、雨水收集、地下水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需要设计良好的水池回流系统,以保持水池水质的清洁和循环使用。
5. 水池的水质处理与养护:水池设计时需要考虑水质的处理和养护问题,以确保水质清澈透明。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植物过滤、生物过滤、物理过滤等。
1. 水池设计不合理:有些水池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周围环境和功能需求,导致水池的使用率不高,功能发挥不充分。
2. 水池材质选择不当:水池材质的选择对水池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水池易损坏或者不符合美观要求。
3. 水池水质处理不当:水池水质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水质浑浊、污染等问题,影响到水池的美观和养护。
4. 水池养护不到位:水池的养护非常重要,一些水池由于缺乏定期养护,导致水质问题、水池疏松等。
5. 水池回流系统问题:水池回流系统设计不合理或者使用不当会导致水流速度不稳定,水池水位波动等问题。
水池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注意水池的形状、尺寸、材质选择、水质处理和养护等问题,以确保水池在使用中能够发挥最佳的效果。
泳池设计知识点归纳总结

泳池设计知识点归纳总结泳池作为一种流行的休闲娱乐设施,设计与建造的质量关系到用户的安全和体验。
合理的泳池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空间规划、材料选择、水质处理等。
本文将从泳池设计的不同方面,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空间规划在泳池设计中,空间规划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泳池的形状和尺寸。
泳池可以是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其尺寸应根据使用人数和场地大小来确定。
同时,还需要考虑泳池周围的环境布局,包括座椅、休息区、淋浴区等。
二、材料选择泳池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泳池的使用寿命和外观效果。
常见的泳池材料包括瓷砖、玻璃钢、水泥等。
瓷砖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具有美观、易清洁的特点,但需要注意瓷砖的耐磨性。
玻璃钢具有耐腐蚀、耐用的特点,但需要注意施工工艺和防水处理。
水泥则是一种传统的泳池材料,施工难度较大,但经济实用。
三、水质处理水质处理是泳池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水质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水质污染和疾病传播。
常见的水质处理方法包括机械过滤、消毒、调节水质平衡等。
机械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固体杂质,保持水质清洁。
消毒则是通过添加消毒剂,如氯、臭氧等,来消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调节水质平衡可以通过添加PH值调节剂、碱度调节剂等来保持水质的稳定。
四、安全设施为了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泳池设计中需要考虑相关的安全设施。
首先是泳池周边的栏杆和护栏,用于防止意外坠落。
其次是泳池底部的防滑处理,以减少滑倒的风险。
另外,还可以考虑安装泳池边缘的救生设备和报警设备,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五、环境配套为了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泳池设计中需要考虑环境配套设施。
例如,可以为泳池周围设置舒适的座椅和遮阳设施,以提供休息和遮阳的场所。
此外,也可以考虑在泳池周围设置绿化景观,增强泳池的美观度和环境品质。
综上所述,泳池设计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空间规划、材料选择、水质处理、安全设施和环境配套等多个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要素,才能设计出功能完善、美观大方的泳池,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池的设计
在工业建筑的设计中,池类属于基本构筑物。
很多朋友都做过水池的设计,对于小型池,基本采用手算构造配筋的方法;对于大型池,简化为正确的结构计算模型,计算内力,配筋。
其实水池的计算理论还是比较繁琐的,初学者可能会翻阅很多资料找头绪,有时即便算完了,还有很多概念不清晰。
本人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些过程,对于水池的设计有一些感受,在此整理一下,与朋友们分享,希望对大家的设计有所帮助。
一.基本方案:
1.工业用纯水池,污水处理池的平面,立面尺寸大小一般会有工艺专业或者水道专业提出,同时他们会提供给你一些开洞条件和穿管条件。
当我们简化计算的时候,一般可以不考虑开小洞的情况,但在结构模板图上要把预埋套管和开洞情况表达清楚。
2.查看地勘报告,确定基础底板所在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土质情况、当地平均地下水位。
如果是全埋式或者半埋式地下水池,地下水位的高度直接决定抗浮。
若抗浮不容易满足,可以先考虑适当加大板厚和板的外挑长度,以增加底板的重量和外挑底板上的覆土重。
3.底板有分离式,整体式。
所谓分离,相当于做一个配筋地坪(构造配筋);整体式按受力计算配筋。
4.构件厚度:钢筋混凝土水池的保护层厚度,顶板,底板,壁板的最小厚度在水池类计算手册上都有表可查,时间关系,这里不罗列。
给大家一些经验取值参考:壁板:单向受力:1/10~1/20板高或板宽(深壁池取宽)
双向受力:1/20~1/30板高
注:壁板一般为等厚,当厚度≥500时,宜做成变厚,外侧为垂直面,内侧为20∶1~30∶1的坡面。
二.计算:
1.抗浮:
把抗浮的重量加起来除以水产生的浮力,这个值大于安全系数1.05。
2.内力计算:
①.一般壁板的计算比较简单,无非是单双向板。
单向板要注意计算角隅弯矩,角隅钢筋的配置长度也是计算而定的,和池深有关,有关资料里都有细述。
计算比较精确的话要判断壁板的偏心受力情况,我见过的大多是大偏心受拉。
②.底板:刚性底板:根据长宽比按单双向板或者倒无梁楼盖计算。
弹性底板:按计算弹性地基梁的方法截取截条。
③.关于刚弹性底板的判定,只有专门的水池类书籍上才有表格可查。
根据底板厚度查出满足刚性板的允许跨度。
这其中要先计算基床反力系数K。
很多底板都不能满足刚性底板的假定,而采用弹性地基梁的方法计算。
3.抗裂计算:
水池抗裂计算非常重要,采用公式计算是最直接的,但是前人也根据计算和经验归纳了表格。
这其中有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和满足抗裂允许的弯矩值,在后面的
CAD文件里,我列举表格的一部分给大家一个示例。
三.工程中的问题:
在工程中,水池经常出现的问题:
①.漏水:施工完毕试水时,发现有漏水点。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只是我们计算的抗裂有问题,有另外几个可能:水是升温的;混凝土质量不过关,水泥用量少;
②.水池浮起:当霉雨季节出现,地下水位可能大于年平均最高水位,这时候水池很容易浮,所以要提醒施工方,水池做好要及时冲水。
水池设计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水池壁厚的选取(我建议选取在150~300),因为太厚对温度应力不利,太薄,会对施工造成难度。
2、就是池壁荷载的组合了:一般有两种组合:
1)池内有水,池外无土
2)池内无水,池外有土
3、池壁的计算简图:一般常用3种计算模式1)三边嵌固顶端自由(或简支)的三边(或四边)支撑双向板计算;2)当高宽比过大的时候,可以按两部分的组合(三边嵌固一边自由的三边支撑双向板+水平闭合框架);3)按悬臂板计算;但是要注意顶端的支撑条件:当和盖板现浇的时候为铰接计算,为预制顶盖时为自由边考虑
4、水池底板的计算了:厚度的选择:一般不小于150
荷载组合,注意不要遗漏水的浮力
计算简图可以采用四边嵌固板计算
5、就是一些构造措施了
重新写帖子上传!!!不怕辛苦,望版主勉励!!!
个人观点:
1、水池壁厚的选取,因分地上和地下式,要求并不严格,但太薄也是不好的,一样不利于施工,建议厚度≥200mm比较合理,就是按b=h/20左右选取(经验值)。
2、就是池壁荷载的工况:1)内水外空 2)外土内空同时要考虑水平角隅的计算问题,不可忽略!就是池壁拐角处会有负弯距产生,要加设水平筋。
3、水池底板的计算:厚度不可太小,应按1.2~1.5b池壁厚选取,不然何谈底板是池壁的嵌固啊!
4、池壁的计算:底板和池壁的计算不应是单独计算,应该是最后的弯距分配考虑。
当然底板教厚对其影响不大,但是池壁就不同了,池壁根部配筋加大。
5、底板计算还有一种就是多格水池的底板应考虑莫几个格有水别格没水的不利组合计算底板,这是不能忽略的,不能不考虑局部内水对底板配筋的影响。
6、配筋是按标准值0.2mm裂缝控制和设计值强度控制,单一般是裂缝大,这和活载大小有关
系。
保护层问题50mm是地下防水工程的要求,比如大坝,厚度大自然应在其中加设防裂缝的钢筋网,其实一般大多数工程不必如此,就按池壁35mm,底板40m(有砼垫层)计算就可(消防或生活用水),污水或是腐蚀水保护层加大5mm左右,且用相应防护措施。
以下是引用winner_yanyu在2005-11-25 22:55:17.0发表的内容:
请问各位水池的底版荷载是怎么取的。
我问了几位一注说法都不一样。
最多的回答是水池侧壁+水池顶板荷载+覆土重。
如果没有顶板就只计算水池的侧壁荷载。
说一下我的小小见解
底板载荷其实是用地基反力作用在板上计算的,无水时
“水池侧壁+水池顶板荷载+覆土重”除以底板面积,可以当作均布载荷在底板上,按四边嵌固板计算,查静力计算手册可得弯矩,再求配筋
侧壁有土时不利,三角载荷
以下是引用gw-_-gw在2006-12-28 15:30:03.0发表的内容:
个人认为底板是平衡侧壁弯矩的
有了弯矩求钢筋,再控制裂缝就ok了
我觉得不能简单认为底板是平衡侧壁弯矩的,根据水池是地面的还是地下的,侧壁弯矩是侧土压力产生的还是侧水压力产生的,再根据基底反力+侧壁传下来的弯矩综合计算确定
我大大小小的水池(消防水池、生活给水池、生产给水池、还有污水池等)设计了也不算少了。
总的感觉是:结构计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构造,要从好几个方面注意,才不至于出现渗、漏水问题。
1、合理选用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且池壁和顶板最好用细实混凝土,易于搅拌密实,这一点很重要。
2、池壁与土壤接触一侧可刷两道沥青,可起一道防水作用。
3、池壁内侧可刷一道氯离子乳胶防水水泥砂浆。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供各位同仁参考。
构造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转):
1, 由于水池是室外构筑物,要注意温度应力问题。
一般在池壁顶部,通常设置2~4根粗钢筋(>=16)。
特别是按悬壁板计算的池壁,水平筋都是构造配置的,此时水平筋也要稍加大一点。
2, 注意防漏防渗。
控制抗渗标号,但有时施工单位做不好时还会漏。
一般在砼中掺入12~14%的膨胀剂,做成微膨胀砼,效果很好。
另要注意养护,捣完后满池灌水养护,时间最好 14~20 天以上,而且还不要忘了每天养护池外边。
3, 套管一定要预埋,不要后凿洞。
4, 为了防止应力集中,小池在竖壁与底板交接处,大池最好(我们是一定要做)在竖壁与竖壁、竖壁与底板交接处都设倒角150~300,配筋φ8@150。
5,如果基础很好,底板为构造配筋,竖壁的外部钢筋也要弯入底板内L/3左右
伸缩缝的设置规范里是说超过20M需设置伸缩缝,主要是考虑温度效应。
但由于伸缩缝施工比较困难,而且橡胶止水带的耐久性比较差,往往会导致渗漏。
所以设计人员大都不愿意设置伸缩缝。
根据经验,伸缩缝的设置及间距,我觉得要考虑三个因素:1.地域的问题:北方的
地区要求比较高。
南方比较低。
我见过在浙江有个水池长50米,用的是后浇带替代伸缩缝,使用期间没有问题。
但如果是在北方地区,肯定是要被拉裂的。
2.
埋深的问题:完全地上的水池比地下的明显要求高的多。
3.可以考虑用后浇带缓解温度效应,但要明白后浇带不能替代伸缩缝。
现在国外大的水池大都使用预应力水池,造价可以大大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