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江西省(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数学答案)

2023年江西省(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数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A2.B3.D4.A5.C6.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58.1.8×1079.2a +110.211.612.90°或180°或27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1)解:原式=2+1-1=2.(2)证明:∵AC 平分∠BAD ,∴∠BAC =∠DAC .在△ABC 和△ADC 中,∴△ABC △ADC (SAS ).14.解:(1)如下左图(右图中的C 1~C 5亦可):ABC12C C 答:△ABC 即为所求.(2)如下图:(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答:点Q 即为所求.15.解:(1)②,③;(2)按甲同学的解法化简:原式=éëêùûúx (x -1)(x +1)(x -1)+x (x +1)(x -1)(x +1)·x 2-1xA B CDìíîïïAB =AD ,∠BAC =∠DAC ,AC =AC ,江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x (x -1)+x (x +1)(x +1)(x -1)·(x +1)(x -1)x =2x 2(x +1)(x -1)·(x +1)(x -1)x =2x .按乙同学的解法化简:原式=x x +1·x 2-1x +x x -1·x 2-1x=x x +1·(x +1)(x -1)x +x x -1·(x +1)(x -1)x =x -1+x +1=2x .16.解:(1)随机.(2)解法一列表如下:甲乙丙丁甲(甲,乙)(甲,丙)(甲,丁)乙(乙,甲)(乙,丙)(乙,丁)丙(丙,甲)(丙,乙)(丙,丁)丁(丁,甲)(丁,乙)(丁,丙)同学1同学2由上表可知,所有可能结果共有12种,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甲、丁同学都被选为宣传员的结果有2种.所以P (甲、丁同学都被选为宣传员)=212=16.解法二画树状图如下:甲乙丙丁乙甲丙丁丙甲乙丁丁甲乙丙由树状图可以看出,所有可能结果共有12种,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甲、丁同学都被选为宣传员的结果有2种.所以P (甲、丁同学都被选为宣传员)=212=16.17.解:(1)∵直线y =x +b 与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交于点A (2,3),∴2+b =3,3=k2.∴b =1,k =6.∴直线AB 的表达式为y =x +1,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表达式为y =6x(x >0).(2)过点A作AD⊥BC,垂足为D.∵直线y=x+1与y轴交点B的坐标为(0,1),BC∥x轴,∴C点的纵坐标为1.∴6x=1,x=6,即BC=6.由BC∥x轴,得BC与x轴的距离为1.∴AD=2.∴S△ABC=12BC·AD=12×6×2=6.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解:(1)设该班的学生人数为x人.依题意,得3x+20=4x-25.解得x=45.答:该班的学生人数为45人.(2)由(1)可知,树苗总数为3x+20=155.设购买甲种树苗y棵,则购买乙种树苗(155-y)棵.依题意,得30y+40(155-y)≤5400.解得y≥80.答:至少购买了甲种树苗80棵.19.(1)证法一证明:∵AB=AC,∴∠B=∠ACB.∵AC=AD,∴∠ADC=∠ACD.∴∠BCD=∠ACB+∠ACD=12(∠ACB+∠B+∠ACD+∠ADC)=12×180°=90°.∴DC⊥BC.证法二证明:∵AB=AC=AD,∴点B,C,D在以点A为圆心,BD为直径的圆上.∴∠BCD=90°,即DC⊥BC.(2)解:过点E作EF⊥BC,垂足为F.在Rt△BCD中,cos B=BCBD,BC=1.8,∴BD=BCcos B=1.8cos55°≈3.16.∴BE=BD+DE=3.16+2=5.16.在Rt△EBF中,sin B=EF BE,∴EF=BE·sin B=5.16×sin55°≈4.2.因此,雕塑的高约为4.2m.EDAB C F20.解:(1)连接OE .∵∠ADE =40°,∴∠AOE =2∠ADE =80°.∴∠BOE =180°-∠AOE =100°.∴ BE 的长l =100∙π∙2180=109π.(2)证明:∵OA =OE ,∠AOE =80°,∴∠OAE =180°-∠AOE2=50°.∵∠EAD =76°,∴∠BAC =∠EAD -∠OAE =26°.又∠C =64°,∴∠ABC =180°-∠BAC -∠C =90°.即AB ⊥BC .又OB 是⊙O 的半径,∴CB 为⊙O 的切线.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解:(1)68,23%.(2)320.(3)①小胡的说法正确.理由如下:理由一:从中位数看,初中生视力的中位数为1.0,高中生视力的中位数为0.9,所以初中生的视力水平好于高中生.理由二:从众数看,初中生视力的众数为1.0,高中生视力的众数为0.9,所以初中生的视力水平好于高中生.②方法一:26000×8+16+28+34+14+44+60+82200+320=14300(名).方法二:26000×(1-68+46+65+55200+320)=14300(名).所以,估计该区有14300名中学生视力不良.建议:①勤做眼保健操;②不要长时间用眼;③不要在强光下看书;④加强户外运动.22.(1)证法一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 =OC .又BD ⊥AC ,∴BD 垂直平分AC .∴BA =BC .∴□ABCD 是菱形.证法二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 =OC .A BCD OE A CBD O图1∵BD⊥AC,∴∠AOB=∠COB.又OB=OB,∴△AOB△COB(SAS).∴BA=BC.∴□ABCD是菱形.(2)①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C=8,BD=6,∴OA=12AC=4,OD=12BD=3.∴OA2+OD2=42+32=25.又AD2=52=25,∴OA2+OD2=AD2.∴∠AOD=90°.即BD⊥AC.∴□ABCD是菱形.②方法一解:如图2,取CD的中点G,连接OG.∵□ABCD是菱形,∴BC=AD=5,OB=OD,∠ACB=∠ACD.∵∠E=12∠ACD,∴∠E=12∠ACB.即∠ACB=2∠E.又∠ACB=∠E+∠COE,∴∠E=∠COE.∴CE=CO=4.∵OB=OD,GC=GD,∴OG为△DBC的中位线.∴OG//BC,且OG=12BC=52.∴OG//CE.∴△OGF△ECF.∴OFEF=OGCE=58.方法二解:如图3,延长FO交AB于点H.同方法一可得CE=CO=4.∵□ABCD是菱形,∴BH//CF.∴HFFE=BCCE=54,HOOF=BOOD=1.∴HF=2OF.∴OFFE=58.ACBDOFEG图2ACBDO FEH图3六、解答题(本大题共12分)23.解:(1)①3.②S=t2+2.(2)方法一由图象可知,当点P运动到点B时,S=6.将S=6代入S=t2+2,得6=t2+2,解得t=2或t=-2(舍去).当点P由点B运动到点A时,设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S=a(t-4)2+2.将(2,6)代入,得6=a(2-4)2+2.解得a=1.故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S=(t-4)2+2.由图象可知,当P运动到A点时,S=18.由18=(t-4)2+2,得t=8或t=0(舍去)∴AB=(8-2)×1=6.方法二由图象可知,当点P运动到点B时,S=6,即BD2=6.∴BD=6.在Rt△D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BD2-CD2=2.∴点P由C运动到B的时间为2÷1=2s.当点P由点B运动到点A时,设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S=a(t-4)2+2.将(2,6)代入,得6=a(2-4)2+2.解得a=1.故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S=(t-4)2+2.由图象可知,当P运动到A点时,S=18.由18=(t-4)2+2,得t=8或t=0(舍去)∴AB=(8-2)×1=6.(3)①4.由(1)(2)可得S={t2+2,0≤t<2,(t-4)2+2,2≤t≤8.在图2中补全0≤t<2内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0≤t≤2内的图象与2≤t≤4内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因此t1+t2=4.②方法一函数S=t2+2的图象向右平移4个单位与函数S=(t-4)2+2的图象重合.∵当t=t1和t=t3时,S的值相等,∴t3-t1=4.又t3=4t1,∴4t1-t1=4,得t1=43.此时正方形DPEF的面积S=t21+2=349.图1AFEB P CD图2方法二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知t2+t3=8.由①可知t1+t2=4,∴t3-t1=4.又t3=4t1,∴4t1-t1=4,得t1=43.此时正方形DPEF的面积S=t21+2=349.。

【解析版】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样卷

【解析版】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样卷

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样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9的算术平方根是()A.﹣3 B. 3 C.±3 D. 81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a2•a=a2B. a+a=a2C. a6÷a3=a2D.(a3)2=a63.如图是由一个圆柱和长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A.B.C.D.4.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为AB的中点,且OE=a,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A. 16a B. 12a C. 8a D. 4a5.二次函数y=kx2﹣6x+7的图象过点(1,2),且与x轴有两个交点A(x1,0),B(x2,0),则x1x2的值是()A. 1 B. 3 C. 6 D. 7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5,点E、F、G、H分别在已知矩形的四条边上,且四边形EFGH也是矩形,GF=2EF.若设AE=a,AF=b,则a与b满足的关系为()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3的相反数是.8.不等式组的解集是.9.小亮家新房屋装修,购进了同为50×50cm规格但品牌不同的两种瓷砖,他从这两种瓷砖(都是正方形)中各随机抽取五块测量,并将这十块瓷砖的边长(单位:cm)记录下表中:A种品牌50.1 49.9 50.2 49.8 50.0B种品牌50.3 49.6 50.0 50.4 49.7算得两种品牌瓷砖边长的平均数相等,则从边长上可确定更标准的品牌为.10.化简的结果是.11.梁老师驾车从家乡出发,上国道到南昌,其间用了4.5h;返回时走高速公路,路程缩短了5km,平均速度提高了10km/h,比去时少用了0.5h回到家乡,若设他家乡到南昌走国道的路程为xkm,则可列方程为.12.如图1,教室里有一只倒地的装垃圾的灰斗,BC与地面的夹角为50°,∠C=25°,小贤同学将它扶起平放在地面上(如图2),则灰斗柄AB绕点C转动的角度为.13.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平移△ABC使点B与圆心O重合,A、C两点恰好落在圆上的D、E两点处.若AC=2,则平移的距离为.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AD∥BC,∠BCD=120°,BC=2,AD=DC.若P是四边形边上一动点,且∠BPC=30°,则CP的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23年江西省中考数学真题

2023年江西省中考数学真题

江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卷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数中,正整数是()A.3B.2.1C.0D.-2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有意义,则a 的值可以是()A.-1 B.0 C.2D.64.计算()322m的结果为()A.68m B.66m C.62m D.52m5.如图,平面镜MN 放置在水平地面CD 上,墙面PD⊥CD 于点D,一束光线AO 照射到镜面MN 上,反射光线为OB,点B 在PD 上,若∠AOC=35°,则∠OBD 的度数为()A.35°B.45°C.55°D.65°(第5题)(第6题)6.如图,点A,B,C,D 均在直线l 上,点P 在直线l 外,则经过其中任意三个点,最多可画出圆的个数为()A.3个B.4个C.5个D.6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单项式5ab -的系数为.8.我国海洋经济复苏态势强劲,在建和新开工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总规模约1800万千瓦,比上一年同期翻一番,将18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9.化简:()221a a +-=.10.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已知∠α=60°,点B,C 表示的刻度分别为1cm,3cm,则线段AB 的长为cm.(第10题)(第11题)(第12题)11.《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偃矩以望高”的方法.“矩”在古代指两条边呈直角的曲尺(即图中的ABC).“偃矩以望高”的意思是把“矩”仰立放,可测量物体的高度.如图,点A,B,Q在同一水平线上,∠ABC和∠AQP均为直角,AP与BC相交于点D.测得AB=40cm,BD=20cm,AQ=12m,则树高PQ=m.12.如图,在□ABCD中,∠B=60°,BC=2AB,将AB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α(0°<α<360°)得到AP,连接PC,PD.当△PCD为直角三角形时,旋转角α的度数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53tan︒-;(2)如图,AB=AD,AC平分∠BAD.求证:△ABC≌△ADC.14.如图是4×4的正方形网格,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①中作锐角△ABC,使点C在格点上;(2)在图②中的线段AB上作点Q,使PQ最短.15.化简2111x x xx x x-⎛⎫+⋅⎪+-⎝⎭.下面是甲、乙两同学的部分运算过程:(1)甲同学解法的依据是,乙同学解法的依据是;(填序号)①等式的基本性质;②分式的基本性质;③乘法分配律;④乘法交换律.(2)请选择一种解法,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2022年江西省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

2022年江西省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
19.(1)课本再现:在 中, 是 所对 圆心角, 是 所对的圆周角,我们在数学课上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时,要根据圆心O与 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图1是其中一种情况,请你在图2和图3中画出其它两种情况的图形,并从三种位置关系中任选一种情况证明 ;
(2)知识应用:如图4,若 的半径为2, 分别与 相切于点A,B, ,求 的长.
14.以下是某同学化筒分式 的部分运算过程:
解:原式 ①



解:
(1)上面的运算过程中第__________步出现了错误;
(2)请你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答案】(1)③(2)见解析
【解析】(1)第③步出现错误,原因是分子相减时未变号,
故答案为:③;
(2)解:原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如图2,连接 、 、 、 ,直线经过点 和点 ,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
∴ , ,
, ,
∴ ,

∴ ,
∵ ,
∴ ,
∴ ,
∴四边形 是正方形,
∴ , ,且 ,
∴直线即为所作.
【点睛】本题考查作图一应用与设计作图,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答案】1
【解析】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可得判别式 ,
∴ ,
解得: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掌握根的判别式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0.甲、乙两人在社区进行核酸采样,甲每小时比乙每小时多采样10人,甲采样160人所用时间与乙采样140人所用时间相等,甲、乙两人每小时分别采样多少人?设甲每小时采样x人,则可列分式方程为__________.

2020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3分)﹣3的倒数是()A.3B.﹣3C.﹣D.解析:根据倒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的倒数是﹣.故选:C.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倒数.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2.(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3+a2=a5B.a3﹣a2=a C.a3•a2=a6D.a3÷a2=a 解析:根据同类项定义;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a2与a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B、a3与a2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C、应为a3•a2=a5,故本选项错误;D、a3÷a2=a,正确.故选: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不是同类项的一定不能合并.3.(3分)教育部近日发布了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经初步统计,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0175亿元,比上年增长8.74%.将50175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5.0175×1011B.5.0175×1012C.0.50175×1013D.0.50175×1014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解答】解:50175亿=5017500000000=5.0175×1012.故选:B.点拨: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的值.4.(3分)如图,∠1=∠2=65°,∠3=35°,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CD B.∠B=30°C.∠C+∠2=∠EFC D.CG>FG解析:依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2=65°,∴AB∥CD,故A选项正确,又∵∠3=35°,∴∠C=65°﹣35°=30°,∴∠B=∠C=30°,故B选项正确,∵∠EFC是△CGF的外角,∴∠EFC=∠C+∠3,故C选项错误,∵∠3>∠C,∴CG>FG,故D选项正确,故选: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时注意: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5.(3分)如图所示,正方体的展开图为()A.B.C.D.解析:根据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正方体展开图的形状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相间、Z端是对面”可得选项B不符合题意;再根据“上面∧”符号开口,可以判断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拨:本题考查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是正确判断的前提.6.(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y=x2﹣2x﹣3与y轴交于点A,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B,连接AB,将Rt △OAB向右上方平移,得到Rt△O'A'B',且点O',A'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B'落在抛物线上,则直线A'B'的表达式为()A.y=x B.y=x+1C.y=x+D.y=x+2解析:求得A、B的坐标以及抛物线的对称轴,根据题意设出A′(1,n),则B′(4,n+3),把B′(4,n+3)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得n,即可求得A′、B′的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直线A'B'的表达式.【解答】解:如图,∵抛物线y=x2﹣2x﹣3与y轴交于点A,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B,令y=0,解得x=﹣1或3,令x=0,求得y=﹣3,∴B(3,0),A(0,﹣3),∵抛物线y=x2﹣2x﹣3的对称轴为直线x=﹣=1,∴A′的横坐标为1,设A′(1,n),则B′(4,n+3),∵点B'落在抛物线上,∴n+3=16﹣8﹣3,解得n=2,∴A′(1,2),B′(4,5),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kx+b,∴,解得∴直线A'B'的表达式为y=x+1,故选:B.点拨: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图形变换﹣平移,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根据题意表示出A′、B′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3分)计算:(a﹣1)2=a2﹣2a+1.解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a﹣1)2=a2﹣2a+1.点拨: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8.(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x﹣2=0的一个根为x=1,则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另一个根为﹣2.解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方程的两根之积为﹣2,结合方程的一个根为1,可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此题得解.【解答】解:∵a=1,b=﹣k,c=﹣2,∴x1•x2==﹣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x﹣2=0的一个根为x=1,∴另一个根为﹣2÷1=﹣2.故答案为:﹣2.点拨: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牢记两根之积等于是解题的关键.9.(3分)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伦人使用的楔形文字中有两个符号(如图所示),一个钉头形代表1,一个尖头形代表10.在古巴比伦的记数系统中,人们使用的标记方法和我们当今使用的方法相同,最右边的数字代表个位,然后是十位,百位.根据符号记数的方法,如图符号表示一个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25.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5,十位上的数是2,故这个两位数我25.【解答】解:由题意可得,表示25.故答案为:25.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数字表示事件,理清题目中的符号表示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3分)祖冲之是中国数学史上第一个名列正史的数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这是祖冲之最重要的数学贡献.胡老师对圆周率的小数点后100位数字进行了如下统计:数字0123456789频数881211108981214那么,圆周率的小数点后100位数字的众数为9.解析:直接根据众数的定义可得答案.【解答】解:圆周率的小数点后100位数字的众数为9,故答案为:9.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众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11.(3分)如图,AC平分∠DCB,CB=CD,DA的延长线交BC于点E,若∠EAC=49°,则∠BAE的度数为82°.解析:证明△ABC≌△ADC得∠D+∠ACD=∠B+∠ACB=49°,进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结果.【解答】解:∵AC平分∠DCB,∴∠BCA=∠DCA,∵CB=CD,∵AC=AC,∴△ABC≌△ADC(SAS),∴∠B=∠D,∴∠B+∠ACB=∠D+∠ACD,∵∠CAE=∠D+∠ACD=49°,∴∠B+∠ACB=49°,∴∠BAE=180°﹣∠B﹣∠ACB﹣∠CAE=82°,故答案为:82°.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关键是证明三角形全等,求得∠B+∠ACB=49°.12.(3分)矩形纸片ABCD,长AD=8cm,宽AB=4cm,折叠纸片,使折痕经过点B,交AD边于点E,点A落在点A'处,展平后得到折痕BE,同时得到线段BA',EA',不再添加其它线段.当图中存在30°角时,AE的长为厘米或4厘米或厘米.解析:根据翻折可得∠ABE=∠A′BE,分3种情况讨论:当∠ABE =30°时或当∠AEB=30°时或当∠ABA′=30°时求AE的长.【解答】解:①当∠ABE=30°时,AE=AB×tan30°=;②当∠AEB=30°时,AE===4;③∠ABE=15°时,∠ABA′=30°,延长BA′交AD于F,如下图所示,设AE=x,则EA′=x,EF=,∵AF=AE+EF=ABtan30°=,∴x+=,∴x=8﹣4,∴AE=8﹣4.故答案为:厘米或4厘米或8﹣4厘米.点拨: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矩形性质.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6分)(1)计算:(1﹣)0﹣|﹣2|+()﹣2;(2)解不等式组:解析:(1)先计算零指数幂、绝对值和负整数指数幂,再计算加减可得答案;(2)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1)原式=1﹣2+4=﹣1+4=3;(2)解不等式3x﹣2≥1,得:x≥1,解不等式5﹣x>2,得:x<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解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x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解答】解:原式=[﹣]÷=•=,当x=时,原式==.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15.(6分)某校合唱团为了开展线上“百人合唱一首歌”的“云演出”活动,需招收新成员.小贤、小晴、小艺、小志四名同学报名参加了应聘活动,其中小贤、小艺来自七年级,小志、小晴来自八年级.现对这四名同学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线上面试.(1)若随机抽取一名同学,恰好抽到小艺同学的概率为;(2)若随机抽取两名同学,请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两名同学均来自八年级的概率.解析:(1)共有4种可能出现的结果,抽到小艺的只有1种,可求出抽到小艺的概率;(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而求出两个同学均来自八年级的概率.【解答】解:(1)共有4种可能出现的结果,抽到小艺的只有1种,因此恰好抽到小艺的概率为,故答案为:;(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下:共有12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都是八年级,即抽到小志、小晴的有2种,∴P(小志、小晴)==.点拨:本题考查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是正确解答的前提.16.(6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在格点上.请仅用无刻度直尺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2)在图2中,作△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顶点仍在格点上的△AB'C'.解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B′,C′即可.(2)根据AB=2,BC=,AC=5,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1)如图1中,△A'B'C'即为所求.(2)如图2中,△AB'C'即为所求.点拨: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6分)放学后,小贤和小艺来到学校附近的地摊上购买一种特殊型号的笔芯和卡通笔记本,这种笔芯每盒10支,如果整盒买比单支买每支可优惠0.5元.小贤要买3支笔芯,2本笔记本需花费19元;小艺要买7支笔芯,1本笔记本需花费26元.(1)求笔记本的单价和单独购买一支笔芯的价格;(2)小贤和小艺都还想再买一件单价为3元的小工艺品,但如果他们各自为要买的文具付款后,只有小贤还剩2元钱.他们要怎样做才能既买到各自的文具,又都买到小工艺品,请通过运算说明.解析:(1)设笔记本的单价为x元,单独购买一支笔芯的价格为y 元,根据“小贤要买3支笔芯,2本笔记本需花费19元;小艺要买7支笔芯,1本笔记本需花费26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先求两人带的总钱数,再求出两人合在一起买文具所需费用,由二者的差大于2个小工艺品所需钱数,可找出:他们合在一起购买,才能既买到各自的文具,又都买到小工艺品.【解答】解:(1)设笔记本的单价为x元,单独购买一支笔芯的价格为y元,依题意,得:,解得:.答:笔记本的单价为5元,单独购买一支笔芯的价格为3元.(2)小贤和小艺带的总钱数为19+2+26=47(元).两人合在一起购买所需费用为5×(2+1)+(3﹣0.5)×10=40(元).∵47﹣40=7(元),3×2=6(元),7>6,∴他们合在一起购买,才能既买到各自的文具,又都买到小工艺品.点拨: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8分)如图,Rt△ABC中,∠ACB=90°,顶点A,B都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直线AC⊥x轴,垂足为D,连结OA,OC,并延长OC交AB于点E,当AB=2OA时,点E恰为AB的中点,若∠AOD=45°,OA=2.(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EOD的度数.解析:(1)根据题意求得A(2,2),然后代入y=(x>0),求得k的值,即可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AB=2OA时,点E恰为AB的中点,得出OA=AE=B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得出CE=AE=B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AOE=2∠EOD,从而求得∠EOD=15°.【解答】解:(1)∵直线AC⊥x轴,垂足为D,∠AOD=45°,∴△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2,∴OD=AD=2,∴A(2,2),∵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k=2×2=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AB=2OA,点E恰为AB的中点,∴OA=AE,∵Rt△ABC中,∠ACB=90°,∴CE=AE=BE,∴∠AOE=∠AEO,∠ECB=∠EBC,∵∠AEO=∠ECB+∠EBC=2∠EBC,∵BC∥x轴,∴∠EOD=∠ECB,∴∠AOE=2∠EOD,∵∠AOD=45°,∴∠EOD=15°.点拨: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得∠AOE=2∠EOD,是解题的关键.19.(8分)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某中学组织本校优秀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经过近三个月的线上授课后,在五月初复学.该校为了解学生不同阶段学习效果,决定随机抽取八年级部分学生进行两次跟踪测评,第一次是复学初对线上教学质量测评,第二次是复学一个月后教学质量测评.根据第一次测试的数学成绩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图1).复学一个月后,根据第二次测试的数学成绩得到如下统计表:成绩30≤x<4040≤x<5050≤x<6060≤x<7070≤x<8080≤x<9090≤x≤100人数133815m6根据以上图表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m=14;(2)请在图2中作出两次测试的数学成绩折线图,并对两次成绩作出对比分析(用一句话概述);(3)某同学第二次测试数学成绩为78分.这次测试中,分数高于78分的至少有20人,至多有34人;(4)请估计复学一个月后该校800名八年级学生数学成绩优秀(80解析:(1)根据前后两次抽取的人数一样多,可以计算出m的值;(2)根据直方图中的数据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将图2中的图补充完整,然后即可写出成绩的变化情况;(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分数高于78分的至少有多少人,至多有多少人;(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复学一个月后该校800名八年级学生数学成绩优秀(80分及以上)的人数.【解答】解:(1)m=(2+8+10+15+10+4+1)﹣(1+3+3+8+15+6)=14,故答案为:14;(2)折线图如下图所示,复学后,学生的成绩总体上有了明显的提升;(3)某同学第二次测试数学成绩为78分.这次测试中,分数高于78分的至少有14+6=20(人),至多有14+6+(15﹣1)=34(人),故答案为:20,34;(4)800×=320(人),答:复学一个月后该校800名八年级学生数学成绩优秀(80分及点拨: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折线统计图、统计表、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0.(8分)如图1是一种手机平板支架,由托板、支撑板和底座构成,手机放置在托板上,图2是其侧面结构示意图.量得托板长AB=120mm,支撑板长CD=80mm,底座长DE=90mm.托板AB固定在支撑板顶端点C处,且CB=40mm,托板AB可绕点C转动,支撑板CD可绕点D转动.(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1)若∠DCB=80°,∠CDE=60°,求点A到直线DE的距离;(2)为了观看舒适,在(1)的情况下,把AB绕点C逆时针旋转10°后,再将CD绕点D顺时针旋转,使点B落在直线DE上即可,求CD旋转的角度.(参考数据:sin40°≈0.643,cos40°≈0.766,tan40°≈0.839,sin26.6°≈0.448,cos26.6°≈0.894,tan26.6°≈0.500,≈1.732)解析:(1)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出CB、AF,即可求出点A到直线DE的距离;(2)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结合图形,明确图形中的已知的边角,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出相应的角度即可.【解答】解:(1)如图2,过A作AM⊥DE,交ED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C作CF⊥AM,垂足为F,过点C作CN⊥DE,垂足为N,由题意可知,AC=80,CD=80,∠DCB=80°,∠CDE=60°,在Rt△CDN中,CN=CD•sin∠CDE=80×=40(mm)=FM,∠DCN=90°﹣60°=30°,又∵∠DCB=80°,∴∠BCN=80°﹣30°=50°,∵AM⊥DE,CN⊥DE,∴AM∥CN,∴∠A=∠BCN=50°,∴∠ACF=90°﹣50°=40°,在Rt△AFC中,AF=AC•sin40°=80×0.643≈51.44,∴AM=AF+FM=51.44+40≈120.7(mm),答:点A到直线DE的距离约为120.7mm;(2)旋转后,如图3所示,根据题意可知∠DCB=80°+10°=90°,在Rt△BCD中,CD=80,BC=40,∴tan∠D===0.500,∴∠D=26.6°,因此旋转的角度为:60°﹣26.6°=33.4°,答:CD旋转的角度约为33.4°.点拨: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常用的方法,也是基本的方法.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9分)已知∠MPN的两边分别与⊙O相切于点A,B,⊙O的半径为r.(1)如图1,点C在点A,B之间的优弧上,∠MPN=80°,求∠ACB的度数;(2)如图2,点C在圆上运动,当PC最大时,要使四边形APBC 为菱形,∠APB的度数应为多少?请说明理由;(3)若PC交⊙O于点D,求第(2)问中对应的阴影部分的周长(用含r的式子表示).解析:(1)连接OA,OB,由切线的性质可求∠PAO=∠PBO=90°,由四边形内角和可求解;(2)当∠APB=60°时,四边形APBC是菱形,连接OA,OB,由切线长定理可得PA=PB,∠APC=∠BPC=30°,由“SAS”可证△APC≌△BPC,可得∠ACP=∠BCP=30°,AC=BC,可证AP=AC =PB=BC,可得四边形APBC是菱形;(3)分别求出AP,PD的长,由弧长公式可求,即可求解.【解答】解:(1)如图1,连接OA,OB,∵PA,PB为⊙O的切线,∴∠PAO=∠PBO=90°,∵∠APB+∠PAO+∠PBO+∠AOB=360°,∴∠APB+∠AOB=180°,∵∠APB=80°,∴∠AOB=100°,∴∠ACB=50°;(2)如图2,当∠APB=60°时,四边形APBC是菱形,连接OA,OB,由(1)可知,∠AOB+∠APB=180°,∵∠APB=60°,∴∠AOB=120°,∴∠ACB=60°=∠APB,∵点C运动到PC距离最大,∴PC经过圆心,∵PA,PB为⊙O的切线,∴PA=PB,∠APC=∠BPC=30°,又∵PC=PC,∴△APC≌△BPC(SAS),∴∠ACP=∠BCP=30°,AC=BC,∴∠APC=∠ACP=30°,∴AP=AC,∴AP=AC=PB=BC,∴四边形APBC是菱形;(3)∵⊙O的半径为r,∴OA=r,OP=2r,∴AP=r,PD=r,∵∠AOP=90°﹣∠APO=60°,∴==,∴阴影部分的周长=PA+PD+=r+r+r=(+1+)r.点拨:本题是圆的综合题,考查了圆的有关知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弧长公式,菱形的判定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22.(9分)已知抛物线y=ax2+bx+c(a,b,c是常数,a≠0)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2﹣1012…y…m0﹣3n﹣3…(1)根据以上信息,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1;(2)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m,n的值;(3)请在图1中画出所求的抛物线.设点P为抛物线上的动点,OP的中点为P',描出相应的点P',再把相应的点P'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猜想该曲线是哪种曲线?(4)设直线y=m(m>﹣2)与抛物线及(3)中的点P'所在曲线都有两个交点,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A1,A2,A3,A4,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线段A1A2,A3A4之间的数量关系A3A4﹣A1A2=1.解析:(1)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得到x=0和x=2时,y值相等都为﹣3,且其他y的值比﹣3大,可得出抛物线开口方向及对称轴;(2)把三点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a,b,c的值确定出解析式,进而求出m与n的值即可;(3)画出抛物线图象,确定出点P'运动的轨迹即可;(4)根据(3)中图象可得答案.【解答】解:(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1;故答案为:上,直线x=1;(2)把(﹣1,0),(0,﹣3),(2,﹣3)代入y=ax2+bx+c,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当x=﹣2时,m=4+4﹣3=5;当x=1时,n=1﹣2﹣3=﹣4;(3)画出抛物线图象,如图1所示,描出P'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如备用图所示,(4)根据题意及(3)中图象可得:A3A4﹣A1A2=1.故答案为:A3A4﹣A1A2=1.点拨: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数形结合并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六、(本大题共12分)23.(12分)某数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针对图1中所示的“由直角三角形三边向外侧作多边形,它们的面积S1,S2,S3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类比探究(1)如图2,在Rt△ABC中,BC为斜边,分别以AB,AC,BC 为斜边向外侧作Rt△ABD,Rt△ACE,Rt△BCF,若∠1=∠2=∠3,则面积S1,S2,S3之间的关系式为S1+S2=S3;推广验证(2)如图3,在Rt△ABC中,BC为斜边,分别以AB,AC,BC 为边向外侧作任意△ABD,△ACE,△BCF,满足∠1=∠2=∠3,∠D=∠E=∠F,则(1)中所得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应用(3)如图4,在五边形ABCDE中,∠A=∠E=∠C=105°,∠ABC =90°,AB=2,DE=2,点P在AE上,∠ABP=30°,PE=,求五边形ABCDE的面积.解析:类比探究(1)通过证明△ADB∽△BFC,可得=()2,同理可得=()2,由勾股定理可得AB2+AC2=BC2,可得结论;推广验证(2)通过证明△ADB∽△BFC,可得=()2,同理可得=()2,由勾股定理可得AB2+AC2=BC2,可得结论;拓展应用(3)过点A作AH⊥BP于H,连接PD,BD,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P=,BP=BH+PH=3+,可求S△ABP=,通过证明△ABP∽△EDP,可得∠EPD=∠APB=45°,,S△PDE=,可得∠BPD=90°,PD=1+,可求S△BPD=2+3,由(2)的结论可求S△BCD=S△ABP+S△DPE=+=2+2,即可求解.【解答】解:类比探究(1)∵∠1=∠3,∠D=∠F=90°,∴△ADB∽△BFC,∴=()2,同理可得:=()2,∵AB2+AC2=BC2,∴=()2+()2==1,∴S1+S2=S3,故答案为:S1+S2=S3.(2)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1=∠3,∠D=∠F,∴△ADB∽△BFC,∴=()2,同理可得:=()2,∵AB2+AC2=BC2,∴=()2+()2==1,∴S1+S2=S3,(3)过点A作AH⊥BP于H,连接PD,BD,∵∠ABH=30°,AB=2,∴AH=,BH=3,∠BAH=60°,∵∠BAP=105°,∴∠HAP=45°,∵AH⊥BP,∴∠HAP=∠APH=45°,∴PH=AH=,∴AP=,BP=BH+PH=3+,∴S△ABP===,∵PE=,ED=2,AP=,AB=2,∴=,=,∴,且∠E=∠BAP=105°,∴△ABP∽△EDP,∴∠EPD=∠APB=45°,,∴∠BPD=90°,PD=1+,∴S△BPD===2+3,∵△ABP∽△EDP,∴=()2=,∴S△PDE=×=∵tan∠PBD=,∴∠PBD=30°,∴∠CBD=∠ABC﹣∠ABP﹣∠CBD=30°,∴∠ABP=∠PDE=∠CBD,又∵∠A=∠E=∠C=105°,∴△ABP∽△EDP∽△CBD,由(2)的结论可得:S△BCD=S△ABP+S△DPE=+=2+2,∴五边形ABCDE的面积=++2+2+2+3=6+7.点拨: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三角形的面积是本题的关键.。

【高频真题解析】2022年江西省中考数学真题汇总 卷(Ⅱ)(含答案及详解)

【高频真题解析】2022年江西省中考数学真题汇总 卷(Ⅱ)(含答案及详解)

2022年江西省中考数学真题汇总 卷(Ⅱ)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则∠1补角的度数为( )A .45︒B .135︒C .75︒D .165︒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0a >B .1b >C .0a b ->D .a b >3、点()4,9-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 ) A .()4,9--B .()4,9-C .()4,9-D .()4,9 4、利用如图①所示的长为a 、宽为b 的长方形卡片4张,拼成了如图②所示的图形,则根据图②的面积关系能验证的等式为( )·线○封○密○外A .22()4()a b ab a b -+=+B .22()()a b a b a b -+=-C .222()2a b a ab b +=++D .222()2a b a ab b ---+5、东东和爸爸一起出去运动,两人同时从家出发,沿相同路线前行,途中爸爸有事返回,东东继续前行,5分钟后也原路返回,两人恰好同时到家.东东和爸爸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离家的路程1y (米),2y (米)与运动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两人前行过程中的速度为180米/分B .m 的值是15,n 的值是2700C .爸爸返回时的速度为90米/分D .运动18分钟或31分钟时,两人相距810米6、下列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7、已知ab =a ,b 的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为相反数C .互为倒数D .互为有理化因式8、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平放在一平面上(点D 在BC 上),则1∠的度数为( )A .60︒B .75︒C .90︒D .105︒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1,0),B (3,0),C 为平面内的动点,且满足∠ACB =90°,D 为直线y =x 上的动点,则线段CD 长的最小值为( )A .1B .2 C1 D110、已知单项式5xayb +2的次数是3次,则a +b 的值是( ) A .1 B .3 C .4 D .0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在ABC 中,3cm AB =,6cm BC ,5cm AC =,蚂蚁甲从点A 出发,以1.5cm/s 的速度沿着三角形的边按A B C A →→→的方向行走,甲出发1s 后蚂蚁乙从点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着三角形的边按A C B A →→→的方向行走,那么甲出发________s 后,甲乙第一次相距2cm .·线○封○密○外2、如图, 已知在 Rt ABC △ 中, 90,30,1,ACB B AC D ∠∠=== 是 AB 边上一点, 将 ACD △ 沿 CD 翻折, 点 A 恰好落在边 BC 上的点 E 处,那么AD =__________3、班主任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选择一位同学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甲同学被选中的概率是______.4、据统计我国微信用户数量已突破8.87亿人,近似数8.87亿有__个有效数字.5、如图,围棋盘的方格内,白棋②的位置是()5,2--,白棋④的位置是()4,6--,那么黑棋①的位置应该表示为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1,把一副三角板拼在一起,边OA ,OC 与直线EF 重合,其中45AOB ∠=︒,60COD ∠=︒.(1)求图1中BOD ∠的度数;(2)如图2,三角板COD 固定不动,将三角板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在转动过程中,三角板AOB 一直在EOD ∠的内部,设EOA α∠=. ①若OB 平分EOD ∠,求α; ②若4AOC BOD ∠=∠,求α. 2、数学课上,王老师准备了若干个如图1的三种纸片,A 种纸片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B 种纸片是边长为b 的正方形,C 种纸片是长为b ,宽为a 的长方形.并用A 种纸片一张,B 种纸片一张,C 种纸片两张拼成如图2的大正方形.(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2大正方形的面积: 方法1: ; 方法2: ; (2)观察图2,请你写出代数式:(a +b )2,a 2+b 2,ab 之间的等量关系 ; (3)根据(2)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 ①已知:a +b =5,(a ﹣b )2=13,求ab 的值; ②已知(2021﹣a )2+(a ﹣2020)2=5,求(2021﹣a )(a ﹣2020)的值. 3、问题发现: (1)如图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 ·线○封○密○外①求证:△ACD ≌△BCE ;②求∠AEB 的度数.(2)拓展探究:如图2,△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 =90°,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CM 为△DCE 中DE 边上的高交AE 于M ,连接BE .请求∠AEB 的度数及线段CM ,A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且80AOD DOB ∠-∠=︒.求∠AOC 和∠DOE 的度数.5、计算:(a ﹣2b )(a +2b )﹣(a ﹣2b )2+8b 2.-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1=15°,再求∠1补角即可.【详解】由图形可得1453015∠=︒-︒=︒∴∠1补角的度数为1801516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三角板求度数和补角的定义,熟记各个三角板的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2、D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数轴可得101a b <-<<<,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绝对值性质逐项判断即可得. 【详解】 解:由数轴的性质得:101a b <-<<<. A 、0a <,则此项错误; B 、1b <,则此项错误; C 、0a b -<,则此项错误; D 、1a b >>,则此项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有理数的减法、绝对值,熟练掌握数轴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3、A 【解析】 【分析】·线○封○密○外直接利用关于x 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解:点P (−4,9)关于x 轴对称点P ′的坐标是:(−4,−9).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得出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4、A【解析】【分析】整个图形为一个正方形,找到边长,表示出面积;也可用1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加上4个矩形的面积表示,然后让这两个面积相等即可.【详解】∵大正方形边长为:()a b +,面积为:()2a b +; 1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加上4个矩形的面积和为:()24a b ab -+; ∴()()2222424a b ab a ab b ab a b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相应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分析】两人同行过程中的速度就是20分钟前进3600千米的速度,即可判断A ;东东在爸爸返回5分钟后返回即第20分钟返回,即可得到m =15,由此即可计算出n 的值和爸爸返回的速度,即可判断B 、C ;分别求出运动18分钟和运动31分钟两人与家的距离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3600÷20=180米/分, ∴两人同行过程中的速度为180米/分,故A 选项不符合题意; ∵东东在爸爸返回5分钟后返回即第20分钟返回 ∴m =20-5=15, ∴n =180×15=2700,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 ∴爸爸返回的速度=2700÷(45-15)=90米/分,故C 选项不符合题意; ∵当运动18分钟时,爸爸离家的距离=2700-90×(18-15)=2430米,东东离家的距离=180×18=3240米, ∴运动18分钟时两人相距3240-2430=810米; ∵返程过程中东东45-20=25分钟走了3600米, ∴东东返程速度=3600÷25=144米/分, ∴运动31分钟时东东离家的距离=3600-144×(31-20)=2016米,爸爸离家的距离=2700-90×(31-15)=1260米, ∴运动31分钟两人相距756米,故D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从函数图像获取信息,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读懂函数图像. 6、D 【解析】 【详解】·线○封○密○外解:A 、不是全等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不是全等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不是全等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全等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的定义,熟练掌握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分析】求出a 与b 的值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b =∴a =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 与b 的值,本题属于基础题型.8、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尺可得45,30EDB ABC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求得1∠【详解】 解:45,30EDB ABC ∠=︒∠=︒175EDB ABC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 【分析】 取AB 的中点E ,过点E 作直线y =x 的垂线,垂足为D ,求出DE 长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取AB 的中点E ,过点E 作直线y =x 的垂线,垂足为D ,∵点A (1,0),B (3,0), ∴OA =1,OB =3, ∴OE =2,∴ED∵∠ACB =90°, ∴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 ·线○封○密○外∴线段CD−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段最短,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圆周角定理等知识,确定C ,D 两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0、A【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a+b +2=3,∴a+b =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的有关概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单项式的次数:所有字母的指数和.二、填空题1、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解:根据题意, ∵3cm AB =,6cm BC ,5cm AC =, ·线∴周长为:35614++=(cm ),∵甲乙第一次相距2cm ,则甲乙没有相遇,设甲行走的时间为t ,则乙行走的时间为(1)t -,∴1.52(1)214t t +-+=,解得:4t =;∴甲出发4秒后,甲乙第一次相距2cm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题意,正确的列出方程.21##1-【解析】【分析】翻折的性质可知AD DE AC CE ==,,A CED ∠=∠;在Rt ABC 中有60A ∠=︒,BC =CED B EDB ∠=∠+∠,得DEB 是等腰三角形,AD DE BE BC CE BC AC ===-=-即可求出长度.【详解】解:翻折可知:ACD ECD ≌,AD DE AC CE ==,∵30B ∠=︒,1AC =,90ACB ∠=︒∴在Rt ABC 中,22AB AC ==∴60A CED ∠=∠=︒,BC =∵CED B EDB ∠=∠+∠∴30EDB B ∠=∠=︒∴DEB 是等腰三角形∴DE EB =∴1AD EB BC CE ==-=1.【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边相等的关系.3、14或0.25【解析】【分析】由题意得出从4位同学中选取1位共有4种等可能结果,其中选中甲同学的只有1种结果,根据概率公式可得.【详解】解:从4位同学中选取1位共有4种等可能结果,其中选中甲同学的只有1种结果, ∴恰好选中乙同学的概率为14, 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 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 出现m 种结果,那么事件A 的概率P (A )=m n . 4、3【解析】 【分析】 根据有效数字的定义求解.·线【详解】解:近似数8.87亿有3个有效数字,它们为8、8、7.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5、()1,5--【解析】【分析】先根据白棋②的位置是()5,2--,白棋④的位置是()4,6--确定坐标系,然后再确定黑棋①的坐标即可.【详解】根据图形可以知道,黑棋①的位置应该表示为()1,5--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建立坐标系.三、解答题1、 (1)75°;(2)①15°;②40°.【解析】【分析】(1)根据平角定义,利用角的差∠BOD =180°-∠AOB -∠COD 运算即可;(2)①根据补角性质求出∠EOD =180°-∠COD =180°-60°=120°,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EOB =12∠EEE =12×120°=60°,再根据两角差E =∠EEE −∠EEE =15°即可;②根据角的和求出∠AOC =∠AOB +∠BOD +∠COD =105°+∠BOD ,然后列方程求出∠EEE =35°,求出∠EEE =4∠EEE =4×35°=140°,再求补角即可.(1)解:∵45AOB ∠=︒,60COD ∠=︒,∴∠BOD =180°-∠AOB -∠COD =180°-45°-60°=75°;(2)解:①∵60COD ∠=︒,∴∠EOD =180°-∠COD =180°-60°=120°,∵OB 平分EOD ∠,∴∠EOB =12∠EEE =12×120°=60°,∵45AOB ∠=︒,∴E =∠EEE −∠EEE =60°−45°=15°;②∵45AOB ∠=︒,60COD ∠=︒.∴∠AOC =∠AOB +∠BOD +∠COD =45°+∠BOD +60°=105°+∠BOD ,∵4AOC BOD ∠=∠,∴105°+∠EEE =4∠EEE ,解得:∠EEE =35°,∴∠EEE =4∠EEE =4×35°=140°,∴α=180°-∠AOC =180°-140°=40°.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板中形成的角计算,平角,补角,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角的和差倍分,一元一次方·线程,本题难度不大,是角中计算的典型题.2、 (1)(E+E)2;E2+E2+2EE(2)(E+E)2=E2+E2+2EE;(3)①EE=3;②-2【解析】【分析】(1)方法1,由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b),直接求面积;方法2,大正方形是由2个长方形,2个小正方形拼成,分别求出各个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再求和即可;(2)由(1)直接可得关系式;(3)①由(a-b)2=a2+b2-2ab=13,(a+b)2=a2+b2+2ab=25,两式子直接作差即可求解;②设2021-a=x,a-2020=y,可得x+y=1,再由已知可得x2+y2=5,先求出xy=-2,再求(2021-a)(a-2020)=-2即可.(1)方法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b),∴S=(a+b)2;方法二:大正方形是由2个长方形,2个小正方形拼成,∴S=b2+ab+ab+a2=a2+b2+2ab;故答案为:(a+b)2,a2+b2+2ab;(2)由(1)可得(a+b)2=a2+b2+2ab;故答案为:(a+b)2=a2+b2+2ab;(3)①∵(a-b)2=a2+b2-2ab=13①,(a+b)2=a2+b2+2ab=25②,由①-②得,-4ab=-12,解得:ab=3;②设2021-a=x,a-2020=y,∴x+y=1,∵(2021-a)2+(a-2020)2=5,∴x2+y2=5,∵(x+y)2=x2+2xy+y2=1,∴2xy=1-(x2+y2)=1-5=-4,解得:xy=-2,∴(2021-a)(a-2020)=-2.【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熟练掌握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的求法,灵活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是解题的关键.3、(1)①见解析;②∠AEB=60°(2)∠AEB=90°,AE=BE+2CM.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①先证明∠EEE=∠EEE,再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EEE证明△ACD≌△BCE即可;②先求解∠EEE=120°,由△ACD≌△BCE可得∠ADC=∠BEC,再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答案;(2)先证明△EEE≌△EEE,∠EEE=135°,再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EE=90°,由EE⊥EE,结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E=EE=EE,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E=EE+2EE.(1) 证明:①∵△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CA =CB ,CD =CE ,∠ACB =∠DCE =60°,∴∠ACD =60°﹣∠DCB =∠BCE . 在△ACD 和△BCE 中,{EE =EE ∠EEE =∠EEEEE =EE, ∴△ACD ≌△BCE (SAS ).解:②∵△ACD ≌△BCE ,∴∠ADC =∠BEC .∵△DCE 为等边三角形,∴∠CDE =∠CED =60°.∵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ADC =120°,∴∠BEC =120°.∴∠AEB =∠BEC ﹣∠CED =60°.(2)解:∠AEB =90°,AE =BE +2CM .理由如下: 如图2所示:由题意得:EE⊥EE ,·线○封○密○外∵△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D=CE,∠ACB=∠DCE=90°.∴∠ACD=∠BCE.在△ACD和△BCE中,{EE=EE∠EEE=∠EEEEE=EE,∴△ACD≌△BCE(SAS).∴AD=BE,∠ADC=∠BEC.∵△D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E=∠CED=45°.∵点A,D,E在同一直线上,∴∠ADC=135°,∴∠BEC=135°.∴∠AEB=∠BEC﹣∠CED=90°.∵CD=CE,CM⊥DE,∴DM=ME.∵∠DCE=90°,∴DM=ME=CM.∴AE=AD+DE=BE+2C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确定每一问中的两个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4、50°,25°.【解析】【分析】 根据邻补角的性质,可得∠AOD +∠BOD =180°,即∠EEE =180°−∠EEE ,代入80AOD DOB ∠-∠=︒可得∠BOD ,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可得∠∠AOC 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OE 的数. 【详解】 解:由邻补角的性质,得∠AOD +∠BOD =180°,即∠EEE =180°−∠EEE ∵80AOD DOB ∠-∠=︒, ∴180°−∠EEE −∠EEE =80°. ∴∠EEE =50°,∴∠AOC =∠BOD =50°, ∵OE 平分∠BOD ,得 ∠DOE =12∠DOB =25°.【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相关性质,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求解. 5、4EE 【解析】 【分析】 根据整式的乘法公式及运算法则化简,合并即可求解. 【详解】 (a ﹣2b )(a +2b )﹣(a ﹣2b )2+8b 2 =a 2-4b 2-a 2+4ab -4b 2+8b 2 =4ab . ·线○封○密·○外【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整式的乘法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其运算法则及运算公式.。

江西九年级试卷和答案数学【含答案】

江西九年级试卷和答案数学【含答案】

江西九年级试卷和答案数学【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负数?()A. -5B. 3C. 0D. 22. 如果 a > b,那么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a b > 0B. a + b < 0C. a b > 0D. a / b < 03.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21B. 16C. 9D. 174.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27B. 29C. 35D. 395.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9B. √16C. √25D. √2二、判断题1. 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

()2. 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

()3. 任何数除以1都等于它本身。

()4. 两个奇数相加的结果是偶数。

()5. 两个偶数相乘的结果是偶数。

()三、填空题1. 如果 a = 3,那么 2a 5 = _______。

2. 如果 x 是一个负数,那么 -x 是一个_______数。

3. 5的平方根是_______。

4. 两个质数相乘的结果是_______。

5. 1的倒数是_______。

四、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偶数。

2. 解释什么是奇数。

3. 解释什么是质数。

4. 解释什么是合数。

5. 解释什么是无理数。

五、应用题1. 如果一个数是6的倍数,那么这个数除以3的结果是什么?2. 如果一个数是4的倍数,那么这个数除以2的结果是什么?3. 如果一个数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除以3的结果是什么?4. 如果一个数是5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乘以2的结果是什么?5. 如果一个数是7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乘以3的结果是什么?六、分析题1. 解释为什么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

2. 解释为什么两个奇数相加的结果是偶数。

七、实践操作题1. 使用计算器计算√9 的值,并解释为什么它是无理数。

2. 使用计算器计算√16 的值,并解释为什么它是有理数。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函数,使其输入一个整数n,输出n的阶乘。

2023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小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需要20分钟,而他骑电动车只需要10分钟。

假设他骑电动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3倍,那么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A) 2公里B) 3公里C) 4公里D) 5公里答案:A) 2公里解析:设自行车的速度为v,从题意可知用自行车骑到学校需要20分钟,即距离为20v。

而用电动车骑到学校只需要10分钟,即距离为10(3v)。

根据题意可得20v = 10(3v),解得v = 2。

因此,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20v = 20 × 2 = 40分钟。

2. 下列哪个数是3的倍数?A) 186B) 245C) 312D) 419解析: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有一个小技巧,即将该数的各个位数相加,如果和能被3整除,那么该数也能被3整除。

例如,312的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之和为3+1+2=6,6能被3整除,故312也能被3整除。

3. 若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8小时后所走的距离是多少?A) 400公里B) 480公里C) 520公里D) 560公里答案:D) 560公里解析:题目已给出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而行驶的时间是8小时,因此,所走的距离为60 × 8 = 480公里。

4. 某数的2倍减去5等于8,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6B) 7C) 8D) 9解析: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得到2x - 5 = 8,解得2x = 13,x = 6。

5. 某数的5倍减去32等于38,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4B) 5C) 6D) 7答案:D) 7解析: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得到5x - 32 = 38,解得5x = 70,x = 7。

二、填空题6. 已知两个数相加是48,其中一个数是3/4,求另一个数。

答案:16解析:设另一个数为x,由题意可得 x + 3/4x = 48,解得 x = 16。

7. 若3/4 ÷ x = 12,则x的值为多少?答案:1/48解析:根据题意可得 3/4 ÷ x = 12,解得 x = 1/4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A. 2 B .阖C. 0 D. -2【答案】 A.2 .将不等式加易已]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答案】 D.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是().A . 一二二■-B .卜庐严一一靜C.〕]二二「D .■进 W【答案】B.4.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按下面右图方式摆放,其主视图是()【答案】C.5. 设乩|£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邮的值是()【答案】D.6.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相等,网格中三个多边形(分别标记为,,)的顶点都在网格上,被一个多边形覆盖的网格线• •中,竖直部分线段长度之和为,水平部分线段长度之和为,则这三个多边形满足育;的是()A.只有B.只有C.D.【答案】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 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3+2= .【答案】-1.8 .分解因式- ay 2二 ____________ .【答案- .9.如图所示,胡BO , kBAC 二3冗^M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50°得到血BC ,则 z ^c 的度数是 ________________ . 第9题第10题第11题 【答案】17°.10.如图所示,在二丄巴〕二」:二二:,过点D 作AD 的垂线,交AB 于点E ,交CB 的延长 线于点F ,则Z BEF 的度数为 ________ .【答案】50°.交于点A ,B ,连接0A,0B ,已知础训的面积为2,则一-- 【答案】4.12 .如图,是一张长方形纸片 ABCD ,已知AB=8,AD=7,E 为AB 上一11.如图,直线口小于点P ,且与反比例函数 -- 及[ 的图象分别点,AE=5,现要剪下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AEP),使点P落在长方形ABCD【答案】5词,5,粉訂.如下图所示:(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解析】由得:制艸喝,代入得:卜卜⑦爭门艸愆,解得|把戸讣代入得: ,•••原方程组的解是产ly=i(2)如图,Rt 丄囲C 中,/ ACB=90,将R 痕C 向下翻折,使点A 与C 重合,折痕为DE 求证:DE// BC.【解析】由折叠知:A 舫胆fiCffi ,•丄顾"園), 又点A 与点C 重合,」就品鴉 •丄烦丄/芮,•••/晞一勢,•丄爛讪朋/财 •••/.咖覚 ,••• DE // BC.(1)解方程组1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6.占 八【解析】原式=+ )把r 二:$代入得:原式=—=-6 215•如图,过点A(2,0)的两条直线分别交 轴于B , C,其中点B 在原点上方,点C 在 原点下方,已知AB =TL (1)求点B 的坐标;⑵若…:「讨■- r【解析】(1)在 Rt 澀」加姑「魁卡••••••点B 的坐标是(0, 3).(2)曲個•••用討••泡(11爵+■3-j设I a : y=fct + h 把(2, o ),師 -1)代入得:16 •为了了解家长关注孩子成长方面的情况,学校开展了针对学生家长的“你最关注孩子 哪方面成长”的主题调查,调查设置了 “健康安全”,“日常学习”,“习惯养成”,“情感品质”四个项目,并随机抽取甲,乙两班共 100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 果,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1) 补全条形统计图;(2) 若全校共有3600位家长,据此估计,有多少位家长最关心孩子“情感品质”方面的成 长?⑶综合以上主题调查结果,结合自身现状,你更希望得到以上四个项目中哪方面的关 注和 指导?【解析】(1)如下图所示:⑵(4+6) - 100 X 3600=360•••约有360位家长最关心孩子“情感品质”方面的成长•(3) 没有确定答案,说的有道理即可.17.如图,六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AB 是其中一个小长方形的对角线,请在大长方形中完成下列画图,要求:仅用无刻度直尺,保留必要的画图痕迹•(1)在图(1)中画一个45°角,使点A 或点B 是这个角的顶点,且AB 为这个角的一边; (2)在图(2)中画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2k+b = 0 b =-1丄:阳忙式的解析式是【解析】如图所示:⑴/ BAC=45o; ( 2) OH是AB的垂直平分线.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 分)18 •如图,AB是O O的直径,点P是弦AC上一动点(不与A、C重合),过点P作PE± AB,垂足为E,射线EP交于点F,交过点C的切线于点D.⑴求证DC=DP AC⑵若/ CAB=30,当F是的中点时,判断以A O C 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理由;【解析】(1)如图1连接OC,:CD是O O的切线,••• OC X CD AZ OCD=90o, •••/ DCA=90o — Z OCA.又PE丄AB,点D在EP的延长线上,•••Z DEA=90o,•••Z DPC=Z APE=90o—Z OAC.B ••• OA=OC, AZ OCA= Z OAC.• Z DCA= Z DPC,• DC=DP.⑵如图2四边形AOCF是菱形A/ AF - 0^连接CF、AFF是的中点,二D ••• AF=FC.BCBAC=30o , • =60o, ACB又AB是。

O的直径,• =1Apo,= CF•=60o,•/ ACF= / FAC=30o.••• OA=OC, OCA= / BAC=30o,•/ OAC 6 FAC(ASA), • AF=OA,•AF=FC=OC=OA, •四边形AOCF 是菱形.19•如图是一根可伸缩的鱼竿,鱼竿是用10节大小不同的空心套管连接而成,闲置时鱼竿可收缩,完全收缩后,鱼竿的长度的长度即为第1节套管的长度(如图1所示),使用时,可将鱼竿的每一节套管都完全拉伸(如图2所示),图3是这根鱼竿所有套管都处于完全拉伸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已知第1节套管长50cm,第2节套管长46cm,以此类推,每一节套管都比前一节套管少4cm,完全拉伸时,为了使相邻两节套管连接并固定,每相邻两节套管间均有相同长度的重叠,设其长度为R em.(1)请直接写出第5节套管的长度;⑵当这根鱼竿完全拉伸时,其长度为311cm,求巾的值.【解析】⑴第5节的套管的长是34cm.(注:50—( 5- 1)X 4)⑵(50+46+…+14) —9x=311••• 320 —9x=311,.°. x=1••• x的值是1.20. 甲、乙两人利用扑克牌玩“ 1(点”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将牌面数字作为点数”,如红桃6的点数”就是6 (牌面点数与牌的花色无关);两人摸牌结束时,将所得牌的点数”相加,若点数”之和小于或等于10,此时点数”之和就是最终点数”,若点数”之和大于10,则最终点数”是0;游戏结束之前双方均不知道对方点数”;判定游戏结果的依据是:最终点数”大的一方获胜,最终点数”相等时不分胜负.现甲、乙均各自摸了两张牌,数字之和都是5,这时桌上还有四张背面朝上的扑克牌,牌面数字分别是4,5,6,7.(1) 若甲从桌上继续摸一张扑克牌,乙不再摸牌,则甲获胜的概率为(2) 若甲先从桌上继续摸一张扑克牌,接着乙从剩下的扑克牌中摸出一张牌,然后双方不再摸牌,请用树状图或表格表示出这次摸牌后所有可能的结果,再列表呈现甲、乙的最终点数”,并求乙获胜的概率.r~ -------------- a【解析】⑴卩勻擁二:.(2) 如图:(7,4)( 7,5)( 7,6)共12 种.甲5[4567甲最终点数”9101112乙5567467457456乙最终点数”101112911129101291011获胜情况乙胜甲胜甲胜甲胜甲胜甲胜乙胜乙胜平乙胜乙胜平21. 如图1是一副创意卡通圆规,图2是其平面示意图,OA是支撑臂,0B是旋转臂,使用时,以点A为支撑点,铅笔芯端点B可以绕点A旋转作出圆•已知OA=OB=10cm.⑴当/AOB=18o时,求所作圆的半径;(结果精确到0.01cm)(2)保持/ AOB=18o不变,在旋转臂OB末端的铅笔芯折断了一截的情况下,作出的圆与(1) 中所作圆的大小相等,求铅笔芯折断部分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01cm)(参考数据:sin9o 〜0.1564,com9o 〜0.9877o,sin18o〜0.3090,com18o〜0.9可使用科学计算器)【解析】⑴图1,作0C丄AB , O ••• OA=OB,OC 丄AB,二AC=BC, Z AOC= / BOC= / A0B=9在Rt/AOC 中,sin Z AOC=,二AC〜0.1564X 10=1.564,M ■ L1B _C—A ••• AB=2AC=3.128 〜3.13.•••所作圆的半径是3.13cm.⑵图2,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OB于点C, 作AD丄BC于点D;v AC=AB,AD 丄BC,• BD=CD, Z BAD= Z CAD= Z BAC,vZ AOB=18 ,OA=OB,AB=AC,• Z BAC=18 ° ,•••/ BAD=9 °Qy在Rt/BAD 中,sin Z BAD=一,• BD 〜0.1564X 3.128" 0.4892,• BC=2BD=0.9784 〜0.98•铅笔芯折断部分的长度约为0.98cm.图2五、(本大题共10分)22. 【图形定义】如图,将正n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后,发现旋转前后两图形有另一交点0,连接A0, 我们称A0为叠弦”再将叠弦” AC所在的直线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后,交旋转前的图形于点P连接P0,我们称/ 0AB为叠弦角” / A0P为叠弦三角形”.【探究证明】⑴请在图1和图2中选择其中一个证明:叠弦三角形”即/ A0P)是等边三角形;⑵如图2,求证:/ 0AB= / 0AE/ .【归纳猜想】(3) 图1、图2中叠弦角”的度数分别为,;(4) 图n中,叠弦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填是”或不是”;(5) 图n中,叠弦角”的度数为(用含n的式子表示).【解析】(1)如图1 v 四ABCD是正方形,由旋转知:AD=AD D= / D/ =90° ,Z DAD / =Z 0AP=60° •••/ DAP= / D z A0,•••/ APD 6 A0D /(ASA)••• AP=A0,又/ 0AP=6O°,:/ A0P 是等边三角形.⑵如右图,作AM丄DE于M,作AN丄CB于N.v•五ABCDE是正五边形,由旋转知:AE=AE E= / E z=108° ,/ EAE/ =Z OAP=60•••/ EAP=Z E z AO , •••/ APE6 AOE /(ASA ) •••/ OAE / =Z PAE.••• Rt / APM 也Rt / AON(HL). •••/ PAM= / OAN,•••/ PAE=Z OAB •••/ OAE / =Z OAB(等量代换). (3) 15 °4⑷是190*⑸ / OAB= -2=60°— — 六、(本大题共共12分)I ZM=ZN= 90°ZAEM = ZABN= 72^••• Rt /AEM 也 Rt / ABN(AAS)•••/ EAM= / BAN,AM=AN.在 Rt /APM 和 Rt /AON 中,fAP = AD23•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过点B i(1,0)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A i(1,2);过点B2(1,0)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A2,…;过点B n((护,0)(n为正整数)作x轴的垂线, '2'交抛物线于点A n,连接A n B n+1,得直角三角形A n B n B n+1.(1)求a的值;⑵直接写出线段A n B n,B n B n+1的长(用含n的式子表示);⑶在系列Rt/A n B n B n+1中,探究下列问题:当n为何值时,Rt/A n B n B n+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K kv m< n(k,m均为正整数),问是否存在Rt/A k B k B k+1与Rt/ A m B m B m+1相似?若存在,求出其相似比;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1)把A(1,2)代入y二丹得:2=沈卩,二乱二2'.(2)扎Bn=2X [护:卜2s■曲%=铲冷少⑶若Rt/ A n B n B n+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丸B社二B込屮....旷也二21二n=3.若Rt/A k B k B k+1 与Rt/A m B m B m+1 相似,A kB k --恥I或A k B k -E k B k+i则■L轧或m=k(舍去)或k+m=6■/ m>k,且m,k都是正整数,•相似比二.二= 5 1,或AI•••相似比是8:1或6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