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课《寓言二则》教学设计DOC

课程名称:人教版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课《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本课的两则寓言故事。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常见成语:“看到一块石头”和“名满天下”。
3.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发掘故事背后的寓意。
教学重点1.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
2.学习和使用常见成语。
教学难点1.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寓意。
2.学习和使用成语“看到一块石头”和“名满天下”。
教学准备1.课件。
2.课文录音。
3.小黑板和粉笔。
4.寓言故事的相关图片(可选)。
5.教学素材,例如动画、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翻阅课本,让学生对寓言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与寓言故事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讲解和学习(15分钟)1.老师以课件或小黑板为媒介,向学生讲解第一则寓言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2.老师提醒学生寓言故事的特点和要点,如角色、情节、结局等。
3.老师引导学生重点讨论成语“看到一块石头”的含义和正确用法。
4.老师以同样的方式,讲解第二则寓言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5.老师引导学生重点讨论成语“名满天下”的含义和正确用法。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发掘寓言故事背后的寓意,并形成简短的故事梗概。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演讲或表演,展示他们的故事梗概和理解。
3.学生通过老师布置的练习题,运用所学的成语和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实践。
四、课堂总结(1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寓言故事和成语。
2.老师强调学生应该从故事和成语中,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寓意,并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应用。
3.老师留下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如果你是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寓言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哪些好榜样?课后延伸1.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发现更多的成语,分析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学生可以上网或去图书馆,寻找更多的寓言故事,并做出拓展阅读或小说创作等任务。
3.学生可在家和家长进行情景模拟,讨论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所学的成语和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 小学作文】【篇一】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运用想象、换词、联系实际等方法理解“焦急、巴望”等词语。
3.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4.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第一课时一、了解寓言,猜谜导入:1.出示画面,根据画面猜成语。
(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对牛弹琴、画龙点睛、盲人摸象)2.这些成语中,不仅包含短小而生动的故事,并且故事中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出示:寓言】“寓”是包含的意思,所以它是一个宝盖头。
3.今天我们要学的27课就给我们讲了两则寓言故事,我们叫它——【出示:寓言两则】。
4.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
【出示课题:揠苗助长】谁来读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
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
2.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词语和句子,用笔准确地画出来。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这句话具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意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指导将这段课文读通顺。
【出示词语: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挺难读的,“筋”、“尽”都是前鼻音。
要把它读准。
5.“揠苗”的意思知道了。
那么,谁能连起来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呢?【出示: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的意思就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它长高。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焦急”1.读了课文,谁能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因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所以他要“揠苗助长”。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二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二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69e2d92af90242a995e559.png)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二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摘要:(“巴望”、“焦急”)齐然段,兔教学目标、会认“蹿”、“撞”、“锄”等生,会写“守”、“丢”、“”、“桩”、“肥”五生寓言两则揠苗助长教学目标、认识“寓”、“焦”、“喘”、“截”等学写“焦”、“费”、“望”、“算”等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课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3、积累课词语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词语教学重理课思能独立复述课能正确、流利地朗课教学难通学习课能悟出故事寓做事不可急成;对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里课前准备生卡片、相关课件导学程二次备课、谈话导入课题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则有趣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板课题)学们认识这几吗?谁能试着?(指名;齐)看到这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揠”是什么思?生“揠苗助长”是什么思?……学们很爱动脑筋你们提出这些问题等我们学完这课就会弄明白二、识、随机学习“揠”想想用什么方法加强记忆这?、课认识词(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学习成(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指导)生“揠”思就是“拔”;“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生“”是多音它课音是zà组词动、旋、圈等;另音是zǎ组词身、告等师区分“费”和“废”;“拔”和“拨”三、练习有感情朗四、精课理容、种田人什么要拔苗助长?(板起因)从哪些词语看得出他很焦急?用己喜欢方式由然段画出有关词语(“巴望”、“焦急”)齐然段、农夫究竟想到了什么办法呢?带问题边边想二然段()生农夫把禾苗拔高了(教师相机板拔高禾苗)生农夫干了天筋疲力尽(板筋疲力尽)生我们又从“终”、“急忙”词语可以看出农夫急切、兴奋心情生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了心里特别高兴师学们说得真棒那就请学们带着这种心情罢看看谁得3、农夫又有哪些表现呢?有感情三然段学生朗课(喘气、很累样子)师奥干了天活很累了;但是又很高兴那请学们带着这种又累、又高兴心情这段吧、农夫这样心急结怎么样呢?(板结)指名然段组交流学习5、感悟寓通学习课我们从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我明白了禾苗生长要靠己力量如让它生长得快些应该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灭虫等方法生如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根禾苗然会枯死这是事物身发展规律生我知道了做事情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不能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急成五、练习复述课六、作业设计、回把《揠苗助长》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多集寓言故事准备参加班级讲故事比赛板设计揠苗助长(起因)——()——(结)巴望拔高禾苗禾苗枯死焦急筋疲力尽白费力气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成寓言两则 ? 守株待兔教学目标、会认“蹿”、“撞”、“锄”等生会写“守”、“丢”、“”、“桩”、“肥”五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明白课容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练习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难体会课寓课前准备生卡片、有关课件导学程二次备课、谈话导入师学们上节课我们刚刚学习了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谁给学们讲讲?(指名讲《揠苗助长》)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板课题)齐课题二、初课整体感知、师从课题看是谁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目是什么?结又怎样呢?用己喜欢方式、想想、学生由朗课三、深课明白寓、学习然段师是谁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起因是什么?(师边根据学生回答边板种田人)师学们这只野兔不知怎么它头撞田边树桩上死了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撞”这?(儿童伸出手就是“撞”;儿童“童”加上提手旁就是“撞”)师这只野兔怎么会头撞死树桩上呢?请拿起带着这问题用己喜欢方式然段、学习二然段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没花儿力气白捡了只又肥又野兔师(板白捡)面对这样外收获种田人心情又是怎样?用词表达(乐滋滋)师学们这乐滋滋种田人有很美想法你们想知道吗?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只野兔那该多啊(句子强调“每天”“只”从感悟到事物偶然性——板偶然) 3、学习三然段师那种田人他知不知道这是件偶然发生事情呢?生不知道师他是怎样做?默课组合作学习四、深化明理拓展延伸假如你从种田人身边走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学们各抒己见)五、作业设计回给爸爸、妈妈讲讲这故事板设计(种田人)守株待兔白(守候)(等待)捡蹿撞(野兔——树桩)(偶然)整天等——庄稼完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结构,了解寓言的特点,区分寓言与童话、成语故事等其他故事类型。
2.识字方面,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如“狐狸、乌鸦、葡萄、井底之蛙”等,理解生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寓言故事,把握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概括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为自己的成长助力。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使学生明白努力拼搏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字词基础和阅读能力,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把握仍需加强。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独立阅读简单的短文,并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和词汇量。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寓言故事这种文学体裁充满好奇心,但对于寓言中所蕴含的深层寓意,还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2.小组任务:各小组合作创编一则寓言故事,要求故事内容积极向上,具有教育意义。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负责故事情节构思、角色设计、寓意阐述等。将创编的寓言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下节课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评选。
3.观察日记: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尝试发现其中蕴含的寓言元素,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要求字数不少于200字,内容真实、具有感悟。
4.强化字词教学,巩固学生的识字和词汇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字词水平。
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可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范文(精选15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范文(精选15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范文篇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他人听。
【重点】认知生字。
【难点】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俺们以前学过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儿歌、古诗。
但你读过寓言吗?寓言就是用短小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俺们就来学习27课的两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⑴认读字音。
教师手指题目问,这四个字中哪个不认知?生指出,并查字典加音,指名读,其他生跟读,再指各读。
⑵积累新词“寓言”、“寓意”。
⑶借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寓意:是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请大家读读课文吧!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两则寓言中选一则自学),要求:⑴读准字音。
⑵说说这两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3、同学预习,老师指导。
4、同学汇报自学情况:⑴检查第一则:指名读生字,读不准请同学帮助。
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揠苗助长》中的人的方法是什么?⑵检查第二则:方法同上。
过渡:假如大家肯努力,用心学。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三份礼物,分别放在三层楼房的三个房间里,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想)那大家快点练一练吧!三、送礼物1、幻灯打出第一份礼物是个玩具熊。
要求:先默读词再读带点字音。
⑴寓言焦急盼望喘气总算白费一大截⑵守株特兔窜出来撞树桩从此丢下锄头肥2、第二份礼物是,机灵猴:俺会说。
要求:理解词义,找出本词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意思。
⑴盼望焦急地自言自语终于一直筋疲力尽揠苗助长⑵忽然窜出来撞死又肥又大乐滋滋地从此丢下3、第三份礼物是,美丽的孔雀:俺会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教学内容】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能听、说、读、写两则寓言故事。
2.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内涵,感受寓意。
3.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1.通过寓言故事,帮助学生感受人类对待生命和社会团结的态度。
2.鼓励学生思考,助其建立健康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和思考,让学生感知到人们对待生命和社会团结的态度,从而在故事中寻找到教育寓意,并理解其中深刻的道理。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4.听说读写互动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1.教师布置猜谜语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并激起学生的兴趣。
谜语1:头上有个屋子,里面住个小姑娘。
|-公园的亭子。
谜语2:长颈,短腿,走路摇摇晃晃。
|-鹅。
2.引出新课:本课要学习两则寓言故事,让我们进入世界寻找美好的人生。
思考题:什么是寓言?二、讲解新课(约15-20分钟)1.呈现第一则寓言《公鸡与小麻雀》2.引导学生体验故事情境,感受故事中小麻雀偷食油蘑菇时感受的快乐,金鸡发现后的悔恨。
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金鸡会悔恨?如果是你发现了小麻雀会有什么反应?3.通过讲解或提问引导学生寻找故事中的寓意,追问道理,思考大鸟和小鸟的不同,认为错过自己寻求幸福的时刻是不可挽回的,如果不珍惜眼前的机会,便会永远地失去幸福。
4.学生自读故事,回答问题,集体讨论学习体会和故事中的价值观。
5.讲解第二则寓言《捉鱼》6.通过呈现、细节讲述,引导学生体验故事情境,感受故事中海鸥幸运的机会、小鱼老鼠的聪明伎俩、鱼叔叔的道德高尚。
让学生思考:唉,做坏事是永远不会有好结果的,有一句话怎么讲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找到什么样的寓意呢?7.寓意分析: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舒适,不应侵犯他人的权益。
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可能会得到一点好处,但它也会伤害到别人,最终会向你的方向吗?如果你做坏事了却不知悔改,你可能被人所唾弃。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吴德军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朗读感悟1.要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在默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并感悟一些词句的意思。
两则寓言的教学都可以先让学生默读,然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课文大意,以检查默读的效果。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词句和寓意。
(1)学习《拔苗助长》。
第一自然段要把那个人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理读出来。
在读中可通过换词比较法感悟“巴望”一词,表现那个人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
对“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等词语,可联系“巴望”一词,在一边读一边做动作中感悟。
第二自然段里的“终于”一词,说明那个人想办法想了很长时间。
“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说明那个人拔苗花了不少时间,人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朗读这一段时要重点读出“终于”与“筋疲力尽”的感觉。
读第三自然段时,要把那个人又累又高兴的样子读出来。
读第四自然段,要读出结果的意外,也可适当带有嘲讽的语气。
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那个人为什么费了那么多力气,但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呢?(因为他不懂得禾苗生长靠自己力量的规律。
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
)教师可在归纳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悟出寓意。
(2)学习《守株待兔》。
读第一自然段,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
要重点理解“窜”的意思。
可通过“忽然”一词表现出事情的意外。
有条件的可通过演示兔子“窜”出来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读第二自然段要揣摩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读第三自然段可带点嘲笑的口吻。
对课后“泡泡”里的问题:“我想对种田的人说……”可用角色表演法落实。
让学生在表演中劝说种田人,在表演中自悟寓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累运用1.建议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寓言、拔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白费、守株待兔、乐滋滋、锄头、撞死、树桩、从此等词语。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精选10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篇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课前透视】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
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
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经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
引导同学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引导同学理解感悟。
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同学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0 个生字,会写9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他人听。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1、一分钟记忆练习:学生领读;开火车读;背诵。
2、观察谈话:
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通过这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 ?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 (引出课题 )揠苗助长。
3、解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 ?(同学交流 )。
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寓”寄托包括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括着某种意思。
“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
“二则”就是二条。
结合同学的实际情况,引发同学的交流讨论。
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同学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同学的认知,激发同学阅读兴趣。
学习揠苗助长
一、初读
1、读题考虑:
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同学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3、自读课文:
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
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
强调自读自学,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掌握。
通过交流丰富识字经验,提高同学自主识字能力。
二、朗读
1、引导同学朗读自身最喜欢段落,用自身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同学说出朗读体会:
你为什么这样读 ?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同学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同学进行感情朗读。
如: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同学考虑:
种田人为什么要协助禾苗生长 ?种田人盼望自身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 ?在同学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盼望”一词,教师指导同学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同学考虑:
种田人想出了什么方法协助禾苗生长呢 ?他又是怎样做得 ? 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
指导同学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3、引导同学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示。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同学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 ?初步体会寓意。
三、讨论启发同学考虑: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 ?今后俺们应该怎样做 ?引发同学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笼统出寓意。
学习守株待兔
一、初读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师巡视指导。
2、启发考虑:
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以同学自读汇报
为主,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同学自学能力。
在抓好基础的同时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研读
1、启发同学考虑:
根据读文和自身的理解,学习这则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 ?教师鼓励同学发表自身的意见。
然后梳理同学回答,展示同学提出的问题:
如: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 ?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 ?结果怎么样 ?这个人做得对吗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
2、结组学习:
引导同学围绕着梳理出的问题研读课文。
教师巡视,适当提示,比方: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
3、小组汇报
交流学习效果: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
1、讨论:
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 ?
2、交流:
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 引导同学联系生活,结合自身的认知实际,创设情境,发明新的思维发展点,引发同学讨论交流,培养了同学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五、讲故事大赛:
拿出自己查阅的寓言故事,和同学交流,并给大家展示。
六、作业回家给家长讲寓言两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