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地花说课稿子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花》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花》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花朵,了解花的形态和结构。
2. 学习花的种植、养护和繁殖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和重难点:1. 教学内容:各种各样的花。
2. 教学重点:花的形态和结构。
3. 教学难点:花的种植、养护和繁殖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各种不同种类的花朵。
2. 幻灯片或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种类的花朵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谈论一下学生对花的认识和了解。
步骤二:呈现(10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各种不同种类的花朵,并介绍花的形态和结构。
2. 通过图片和实物比较,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花朵的花瓣数目、颜色、形状等特点。
步骤三: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一下为什么有些花有香味,有些花没有香味。
2. 引导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些花只开放一天就谢了,有些花能开放很长时间。
步骤四:实践(20分钟)1.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他们喜欢的花,了解并记录这种花的种植、养护和繁殖方法。
2. 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选择的花的种植、养护和繁殖方法。
步骤五:总结(5分钟)1. 小结花的形态和结构。
2.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每个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喜欢的花的介绍和种植、养护和繁殖方法。
(字数不限)2. 提醒学生在家中观察并记录他们周围的花朵的种类和特点。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观察和讨论中了解了不同种类的花朵的形态和结构,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小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合作与沟通能力。
家庭作业的布置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养成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花》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花》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花朵,以及它们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
2.了解花朵的结构和功能。
3.培养对美的感受和爱护花卉的意识。
4.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展示用的各种鲜花和干花,同时需要学生带来种植的花卉。
2.大型花卉模型或课件。
3.细胞显微镜或放大镜。
4.筛子、勺子、玻璃角质器、滴管等实验器材。
5.花卉书籍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5分钟)•老师插入干花,并简单介绍这些花的名字和来自地区。
•老师让学生打开他们的书包,并将种植在里面的花卉取出来展示。
2. 报告事件(20分钟)•老师设立一个小组项目,让学生分享关于他们自己带来的花,包括花卉种类、生长环境等。
•画图加上标签,每种花介绍2分钟。
3. 花卉分类及描述(30 分钟)•老师让学生观察展示的各种鲜花及干花,询问学生它们有哪些不同,例如形状,颜色、芳香程度、叶子的形状等。
•学生观看大型花卉的PPT或模型,讨论花的结构及不同花型,了解花要成长需要的条件。
•根据花的外观特征,让学生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别。
4. 花的结构与功能(40 分钟)•老师分配花的结构图、视词汇表,组织学生看图形成对花的认识。
同时,简要介绍花的结构及不同结构的功能。
•然后,老师让学生观察花和花蕾的微小细节,引导学生发现花的细节及它们可能的功能。
老师需要使用细胞显微镜或放大镜,帮助学生看到花细节的部分。
5. 花卉的油画(20 分钟)•给每个学生分配一朵花,让他们画一幅油画,尽量表现出自己的主题和花卉的特征。
•画完之后,让每个孩子介绍自己的画,与上面的花进行对比,看看他们是否正确地捕捉了花的外观特征。
6. 总结(15 分钟)•根据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提出自己对课程的感受。
•总结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概括花的分类及功能。
•老师展示学生的画,进行评价。
教学评估•问答环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以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所学内容。
•实验环节:学生使用实验器材,观察花的细节,以此检验学生观察和实验科学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科学说课各种各样的花_教科版-精选学习文档

四年级科学《各种各样的花》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与基本处理。
《各种各样的花》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下“新的生命”这一单元中的第二课。
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油菜花开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花的知识。
课文分“花的专题观察”、“花的观察”报告会、“这是一朵完全花吗”三部分。
为了促成科学课堂的自主生成,在设计教学时,我把“这是一朵完全花吗”和“花的观察报告会”这两部分内容互相融合,引导学生在报告会中学习“这是一朵完全花吗”这一部分。
2、教学目标的确定。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从知识本身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知识的能力价值,教育功能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节课的地位,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能自己设计有关的专题研究,完成专题研究活动,并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图示、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
能以报告会的形式大胆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进行花的专题观察活动中能形成自觉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体验,在课后有继续探究的浓厚兴趣。
(3)、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定。
《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能自己设计有关的专题研究,完成专题研究活动,并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图示、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
能以报告会的形式大胆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当然,由于四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学生还不能设计出很好的研究方案,因此,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在活动中让学生想出观察、调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为了体现科学教学的这一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让学生自己确定探究专题,自己制定研究计划,自己动手研究,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教科版科学四下《各种各样的花》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下《各种各样的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花》是教科版科学四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花,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花的特征,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花的结构。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各种花的美丽和魅力,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四年级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他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不同种类的花的结构和特点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观察、触摸和闻各种花,以增强他们的感官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花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说出不同种类的花的名称,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闻各种花,培养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花,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结构。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观察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花的生长过程和结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触摸法和闻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花朵和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花的结构和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花园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花园中都有哪些不同种类的花。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观察、触摸和闻各种花朵,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结构。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汇报:每组学生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4.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各种花的特征,并讲解花的生长过程。
5.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花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6.总结: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花的结构和特点。
7.拓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和欣赏大自然中的花朵。
各种各样的花教学设计

各种各样的花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各种各样的花》。
本课主要介绍了花的结构和种类,以及各种花的特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花的知识,培养他们对花卉的热爱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并掌握本文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各种各样、绽开、花朵、蔷薇、桃花、绣球花、颜色”等词语。
2.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花的结构和种类,以及各种花的特点。
3. 学会观察和描述花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花的结构和种类,以及各种花的特点。
3. 观察和描述花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花朵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生字词卡片、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利用PPT展示各种花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花的名称。
2. 生字词学习: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3. 课文学习:4. 观察与表达: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花结构:花瓣、花蕊、花柄、花托种类:桃花、蔷薇、绣球花特点:美丽、鲜艳、香气四溢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一种花,并写一段描述这种花的句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各种花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花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掌握了花的结构和种类,以及各种花的特点。
但在生字词的学习方面,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花朵,用彩笔描绘出来,并写一段描述花朵的句子。
下次课堂上展示和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1. 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中包含了许多生字词,如“各种各样、绽开、花朵、蔷薇、桃花、绣球花、颜色”等。
这些词语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和理解这些词语。
各种各样的花幼儿园优质教案通用

各种各样的花幼儿园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我们的世界》第四章《美丽的植物》,详细内容为认识各种各样的花。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花的结构、种类和生长过程,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花的结构,认识各种不同的花。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创造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花的结构和各种花的名称。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认识各种花,了解花的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花、花的图片、PPT、花模型。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校园里的花,让幼儿亲近自然,感受花的美丽。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实物花和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的结构,讲解花的组成部分:花柄、花托、花瓣、花蕊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花模型和画纸,让幼儿动手操作,将花模型拆解并粘贴在画纸上,巩固对花结构的认识。
4. 花的创意画(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创作一幅花的创意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对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花2. 内容:花的结构:花柄、花托、花瓣、花蕊常见的花:玫瑰、郁金香、向日葵、菊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花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最喜欢的花进行创作,画出一幅花的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关于花的观察日记,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带领幼儿参观植物园,拓宽他们的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花的结构和各种花的名称。
2.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校园里的花。
3. 例题讲解:花的组成部分和结构。
4. 花的创意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各种各样的花幼儿园教案通用

各种各样的花幼儿园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教材为《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多彩的植物世界”第二节“各种各样的花”。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种类的花,了解花的结构和特点,以及花的生长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的花,能够说出几种常见花的名称和特点。
2.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幼儿探索植物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花的结构和生长过程的了解。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花,了解花的基本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花、花的结构图、生长过程图。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花草,让幼儿感受春天的气息。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见过的花,引导幼儿关注花的种类。
2. 新课导入(10分钟)(1)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花,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讲解花的结构和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花的基本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实物花,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花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2)结合花的结构图,引导幼儿了解花的组成部分。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花。
(2)组织幼儿用剪刀和胶水制作花的手工,巩固对花的认识。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观察身边的花,了解更多花的秘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花2. 内容:(1)花的种类:玫瑰、郁金香、百合、向日葵等。
(2)花的结构:花梗、花托、花瓣、花蕊等。
(3)花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花,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答案:(1)花名:例如:月季、牵牛花、菊花等。
(2)特点:例如:颜色、形状、花香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各种各样的花幼儿园教案通用

各种各样的花幼儿园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依据教材第五章《多彩植物》的第三节“各种各样的花”。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种类和特点的花卉,如玫瑰花、向日葵、郁金香、牵牛花等;了解花朵的结构,包括花瓣、花蕊、花托等;通过观察和体验,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正确说出几种常见花卉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结构。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花卉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幼儿关爱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几种常见花卉的名称、特点和结构。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花卉的能力,以及合作完成作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花卉、图片、放大镜等。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调色盘、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春天的特点,进而引出花卉的主题。
2. 讲解(10分钟):介绍几种常见花卉的名称、特点和结构,结合实物和图片进行讲解。
3. 实践(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花卉,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结构。
4. 体验(10分钟):让幼儿动手操作,合作完成一幅花卉粘贴画。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花》2. 内容:玫瑰花:红色、美丽、有刺向日葵:黄色、阳光、大花盘郁金香:彩色、高贵、花型优美牵牛花:紫色、清晨、喇叭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花卉,选择一种最喜欢的花,画出来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花是玫瑰花,它有红色的花瓣,非常美丽,但是有刺,要小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观察更多的花卉,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花卉的喜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环节的设计与操作3. 作业设计与答案示例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知识点的选择:本节课选择了几种常见花卉的名称、特点和结构作为重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各样的花》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课容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的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
在前一课时《油菜花开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了油菜花,认识到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并产生了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
《各种各样的花》一课,教材上安排了这样两个活动:一是进行花的专题观察报告会;二是通过对各种各样的花的细致观察,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单性花和两性花、雄花和雌花。
前一个活动实际上是一个自主性非常强的探究活动,并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开展对花的探究活动,并学会将探究结果进行总结。
总结时要求学生能够较全面的、具体的、有条理地描述研究成果,并将研究的成果用表格、图示等方式完整地呈现出来。
但是我认为在学生仅仅进行了一课时的对花的探究活动之后,他们对花的知识还了解甚少,这时候我们就引导学生进行这样容繁复、自主性非常强的开放式的探究花的专题观察报告会。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
因此,我把这一课分为了两步进行:第一步,指导学生继续使用复习的方法观察各种各样的花的构造,在观察活动中认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单性花与两性花、雄花与雌花,通过观察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激励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
兴趣。
第二步,开展花的专题观察活动,学生分小组自主确定研究专题,讨论研究方法,并开展开放式的探究花的活动,然后进行花的专题观察报告会,汇报交流各小组的研究成果。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目标:通过对花的观察,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单性花和两性花、雄花和雌花。
能力目标:观察各种花的各部分构造,学会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的科学态度。
激励学生产生继续探究花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细致地观察各种各样的花。
教学难点:分辨完全花与不完全花、单性花与两性花、雄花与雌花。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花若干、课件
二、教学理念
整节课的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总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自主探究理念:这是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理念之一。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本节课,教师指导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花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并形成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做中学”理念: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
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
在本节课,教师指导学生在解剖观察各种各样花的活动中认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单性花与两性花、雄花与雌花,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①引导—探索—发现
本节课,我主要是采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先驱默耕先生积极倡导的“引导—探索”教学法指导学生积极地探究各种各样的花。
②让多媒体课件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补充。
我们的科学课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获取科学知识。
然而事实上有些时候由于材料、工具、环境、知识储备等各个方面条件的制约,我们的学生有时候不可能通过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获取所需要的科学知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来发挥指导作用。
在《各种各样的花》一课中,由于生活中常见的花大多都是完全花,不完全花比较少,很难找到。
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不完全花,并学会辨别单性花与两性花、雄花与雌花,教师及时地播放介绍不完全花的课件,帮助学生对不完全花、单性花与两性花、雄花与
雌花有了深刻的认识。
2、学法
本课,学生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对各种各样的花的探究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观察了油菜花。
油菜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2、播放课件,复习花的构造。
(二)探究过程
1、分小组对各种花进行细致的观察。
(1)分组汇报。
(2)讨论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2、认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单性花与与两性花、雌花与雄花。
(1)观察比较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说说他们在构造上有哪些不同?不完全花有的少萼片,有的少花瓣(如马蹄莲),有的少雄蕊或雌蕊。
(2)了解雌花与雄花、单性花与两性花。
(3)判断:对观察的各种花进行分类。
3、小结
通过学习,知道了花的哪些秘密?还有哪些关于花的问题?
各种各样的花备课
【教学目标】
1.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2.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成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有些花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
3.以报告会的形式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能形成自觉珍爱生命、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有继续探究花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形成自觉珍爱生命、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有继续探究花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分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教学准备】
课件、若干盆花(完全花、不完全花均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回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花的构造,现在同学们眼前也都有花,谁愿意说说花的构造?”
生: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师:“那接下来大家将眼前的花介绍给老师和旁边的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回检查与指导)
师:“其他的花和油菜花一样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各种各样的花。
”
板书课题:各种各样的花
二、探究过程
1.花的专题观察。
(1)课件出示梨花、海棠花、迎春花、玉兰花。
(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以上花,并讨论观察结果。
(提示: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观察)。
(3)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2.认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
(1)课件出示油菜花极其构造;
(2)课件出示柳树花、喇叭花、南瓜花、黄瓜花等的图片,并同步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发现;
(3)课件展示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的概念,并引出雄花、雌花、单性花、两性花;
完全花:有些花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
不完全花啊;有些花却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4)观察比较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说说他们在构造上由哪些不同?
不完全花有的少萼片,有的少花瓣(如马蹄莲),有的少雄蕊或雌蕊。
3.“花的观察”报告会,得出结论
(1)出示牵牛花、桃花、豌豆花、柳树花等;
(2)分组观察,交流讨论
(3)汇报展示
(4)讨论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5)得出结论
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雌花。
雌花和雄花都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三.达标测试
1.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
叫做()有些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叫做()如()
2.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做( )
3.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做( )
4.雄花和雌花都是( )
5.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 )
四、思考拓展
花和果实有关,那花的构造中那些部分与果实有关?
五、课外延伸
查阅资料,雄花可以结果吗?只有雌花能结果吗?雄蕊和雌蕊是怎样形成果实和种子的?
六、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能说一说吗?
《各种各样的花》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对教学流程作了调整,在复习油菜花构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观赏周围的花,了解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性花和单性花,雄花和雌花,然后引导学生开展对花的专题观察,这是对油菜花一种花的观察发展对多种花的观察。
校园里有一些花开放了,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创造了自主探究的空间,但自主不是放任,观察是一项有目的、有指向的活动,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常常会注意那些不该注意的东西,为了提高观察的实效,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怎样记录都在观察前让学生充分讨论,在小组作好分工,为有目的的观察作好思想准备。
因为这是一次对生命世界的探究,所以我还着重提示:要珍惜植物的生命,不要去伤害美丽的花朵;要注意安全,不要去校园的池塘边。
由于具体指导到位,学生增强了小组各成员的合作,观察也更有目的,通过交流,学生进一步明白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支教老师优质课
各种各样的花说课、备课、教学反思
泉子街镇中心学校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