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

合集下载

各阶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各阶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各阶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工程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保证工程取得预期效果、达到使用寿命的保障,更是提高建筑安全环保和人民生产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使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必须对各阶段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一、前期阶段质量控制要点前期阶段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相关文书准备就绪,以充分了解施工要求和建设方案,对质量进行认真研究和评估。

以下是前期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1. 开展工程前期的勘察工作,进行地质、水文勘察等有关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2. 制定建设方案,包括工程造价预算、进度计划等;3. 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图纸,细化施工工序和施工要求;4. 编制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5. 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作出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且每个工序都满足质量要求。

以下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1. 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如清理现场,布置安全设施,逐步完成施工整体安排的各项准备工作;2. 加强现场监管、施工现场管理和各工程环节的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被准确执行;3. 进行工程量清单核对和验收,确保施工工序及细节符合设计方案和质量规范;4. 开展质量检验,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控制和处理,确保每一工序的质量符合标准;5.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卫生进行监管,进行现场巡视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环保问题。

三、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是对工程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验收,确保最终工程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同时为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和检验能力。

以下是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1. 制定竣工验收计划,明确验收标准和流程;2. 抽检已完成工程的质量状况,对验收标准进行评估,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要求;3. 进行技术交底,对工程技术过程进行说明和总结,指导工程使用和维护;4. 进行收尾工作,如工地清理和交付前的安全检查等,确保相应的质量要求被完成;5. 制定及时的质量记录、汇总整理和归档。

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

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
同意开工报告

轴线标高
基础控制
测量放线员
施工工长质量员
轴线标高位置的拟定和复核
图纸原则
测量放线统计

材料代用
材料代用
施工工长
பைடு நூலகம்质量员
技术核算
图纸代用告知单
核准意见书
十一
基础工程
钢筋制作
施工工长
质量员
规格品种尺寸对焊质量
图纸规范
复核隐蔽质量评定统计
钢筋绑扎
施工工长
质量员
位置数量接头
图纸规范
复核隐蔽质量评定统计
项目经理
施工工长
组织编写交底书和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图
国家规范
同意的专项施工方案

材料进进场
材料进场
计划
施工工长
材料员
编写材料计划组织进货建帐立卡
材料预算
计划表
材料验收
施工工长
材料员
核对规格型号随件文献与否对的齐全
供货清单产品阐明书
材料验收单
材料保管
材料员
项目经理
审查材料质保书清查数量分类寄存
供应计划
进料单
材料发放
材料员
领料员
核对名称规格型号材质合格证
限定领料卡
发料单

施工料具
准备
设备进场
项目经理
施工工长
提出计划上报审批
同意计划

人员资料
承认
特殊种
资料承认
项目经理
施工工长
审查专业工种合格证
各专业工种考试规范
特殊作业合格证





开工报告

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关键信息项: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图纸的审核与交底施工材料与设备的采购与检验施工人员的资质与培训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的执行与监督施工工序的交接与验收施工中的质量检验与整改3、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竣工资料的整理与审核工程的预验收与整改正式验收的程序与标准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1 施工图纸的审核与交底施工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图纸的完整性、准确性、合理性以及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审核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并形成书面的审核记录。

审核通过后,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图纸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111 施工材料与设备的采购与检验施工所用的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采购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材料和设备进场时,必须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证明文件等。

对于重要的材料和设备,还应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112 施工人员的资质与培训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培训,使其了解质量标准和施工要求,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1 施工工艺的执行与监督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施工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工艺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操作。

对于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应进行旁站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211 施工工序的交接与验收施工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验收,上道工序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交接验收应形成书面记录,明确交接双方的责任。

对于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进行验收,并做好隐蔽记录。

212 施工中的质量检验与整改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验,包括自检、互检和专检。

质量检验应按照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整改到位。

质量控制要点表

质量控制要点表

耐压试验与气密试验
AR
检查各接口焊缝渗漏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行)
4
设备吊装就位
C
水平度与垂直度、管口方位
5
内部情况检查封闭
AR
检查内件是否齐全正确,是否有杂物遗留
6
基础活动端垫板处理
B
检查滑板位置,涂上防锈油,检查设备长孔位置,移动量
7
基础灌浆
CR
充填密实,处表面抹光
交工阶段
交工技术文件、竣工图
9
开箱检查及验收
C
锅炉本体零部件检查、验收;锅炉辅机检查验收;附件检查、验收。
10
基础复查安装准备
BR
基础的专业间交接记录;与安装相关各部尺寸的复核;放线及基础表面处理.
11












锅炉钢架及有关构件的安装
CR
立柱:标高、间距、垂直度、扭曲度、对角线、垫铁高度偏差;
横梁:柱高、水平度、弯曲度偏差;
C
交工技术文件数据准确,会签齐全,质量评定资料完善,初评合格
套装设备安装
序号
阶段
控制点
类别
控制内容
准备阶段
设备及附件检验
C
型号规格,出厂合格证及有关数据
基础检验验收
A
坐标,标高,地脚螺栓孔位置等




基础处理
B
基础表面处理,外观垫铁找平
吊装计划的确认
A
提供设备吊装计划
设备安装
C
基础垫铁检查、防震垫片检查、基础麻面检查
2
施工图会审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附表1)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览表(附表2)4.门框与门洞粉刷面交接处踢脚板上口等岀现空鼓裂缝情况2.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1•基层淸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而浇水不透。

2.配制砂浆,原材料质量不好。

3•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的过厚,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

牛混合砂浆墙面上,后抹水泥踢脚线是在上口交接处,石灰砂浆罩在混合砂浆中。

5•抹灰前未挂线,做灰饼冲筋不认真。

4.将基层表面残渣污垢,隔离剂汕污等事先淸除干净。

2.在基层表而刷素水泥底浆一道,素水泥浆用1:3~1:43•抹灰提前两天浇水牛门窗框两边填塞严密,砂浆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5•原材料和砂浆应符合质捲要求6.加气確墙体底层抹灰砂浆厚度不能大于8mm,中层抹灰若T•次抹平,前一次抹灰7〜8成干后,再涂抹后一层7•挂线、找垂直和贴灰饼间距2〜2m 一个。

8.冲筋宽度为4.om左右,厚度与灰饼相平。

9•抹阴阳角时用方尺检查角的方正。

4.吊顶不平2.节点构造不合理3•吊固不牢牛罩面板缝隙不直5•压条边不直,不实6.铝扣板色差1.龙竹安装时吊杆调整认真,标髙不一致。

2.没有严格按图纸要求设置龙计及连接件。

3•没有与主体结构很好地连接, 螺母没有拧紧。

牛罩而板规格有偏差安装不正,拉线找正。

5•加工条材不规则,安装未拉4.安装时接线调整各点标髙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规泄。

2.按图纸要求安宜龙卄和连接件,使构造符合图纸要求,保证吊挂的刚度。

3•吊杆应与结构紧密连接,螺母拧紧,设备件不得吊挂在轻钢龙件上。

牛选择罩而板,拉线安装,检查要细。

5•选材要好,安装拉线。

6.认真选材。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47364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47364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附表1)控制阶段控制环节控制要点主要控制内容主要控制人工作依据工作见证施工准备工作1 审图 1 图纸会审图纸的完整性、合法性、合理性项目工程师施工图及技术文件会审记录2制定施工工艺文件 2施工组织设计合理性、先进性、可行性,对工期、质量有保证技术科企业施工能力、技术水平、图纸施工组织设计3 分项施工工艺对分部、分项工程要有其可行先进的工艺文件技术科施工组织设计、图纸工艺文件3 技术交底 4每个分项工程均有内容齐全,有交接人签字技术科图纸、工艺文件交底书4机具、材料进与发 5计划进场验收有计划、质量合格方可进场材料、机械科材料预算、进度计、质量标准合格证证实6 保管与发放按要求保管,按定额发料库管员用料计划定额领料单5人员资质审查7施工队伍素质审查有无持证上岗、有无施工执照、施工能力、技术资质项目经理有关上级文件资质证书等8 焊工、试验特殊工种资质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项目经理有关上级文件操作许可证6材料检验、试验9材料检验及试配各种原材料必须进行复验与试配试验员材料、试验标准复验报告、试验报告7 开工报告10确认施工条件查“三通一平”情况,准备工作情况项目经理企业标准开工报告8轴线标高垂直度11 楼层定位放线、标高引测测量员控制点线放线记录施工阶段9基础工程12钢筋制作绑扎钢筋连接合格,规定、尺寸准确,布筋合理钢筋工长图纸、技术交底试件试验合格13 基础混凝土拌料计量,浇筑密实混凝土工长图纸、技术交底试块试验合格10主体结构施工14 模板组装组装正确、模板刚度一致项目技术负责人模板设计方案技术复核15 柱模施工控制垂直偏差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组织设计有关技术资料16 梁板模板支撑是否牢靠,标高是否正确木工工长图纸、技术交底隐蔽验收17 楼梯斜度、踏步级数木工工长图纸、技术交底技术复核18 钢筋绑扎钢筋配料单准确无误,焊接原材和绑扎质量钢筋工长图纸、技术交底隐蔽验收19 砼配制与浇筑砼原材料质量控制,控制凝结时间和浇筑顺序,外加剂掺量控制。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
4.罩面板规格有偏差安装不正,拉线找正。
5.加工条材不规则,安装未拉线。
6.没有选材
1.安装时接线调整各点标高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规定。
2.按图纸要求安置龙骨和连接件,使构造符合图纸要求,保证吊挂的刚度。
3.吊杆应与结构紧密连接,螺母拧紧,设备件不得吊挂在轻钢龙骨上。
4.选择罩面板,拉线安装,检查要细。
1.基层含水量太高,打磨不平整。
2.基层表面太光或清洗不干净。
1.基层烘干、打磨平整。
2.基层刷洗干净。




1.油漆流坠
2.油灰棱角不规矩,八字不见角,表面不光滑。
1.油漆中加稀释剂过多,涂刷太厚,施工环境温度过低
2.油灰不软,太硬或有杂质
3.操作技术不佳,油灰刀插放位置不符合要求
1.选用优良的材料和适合的稀释剂,涂刷前物体表面清除干净,温度适当,厚度不能太厚。
2.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1.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
2.配制砂浆,原材料质量不好。
3.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的过厚,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
4.混合砂浆墙面上,后抹水泥踢脚线是在上口交接处,石灰砂浆罩在混合砂浆中。
5.抹灰前未挂线,做灰饼冲筋不认真。
1.将基层表面残渣污垢,隔离剂油污等事先清除干净。
1.认真选砖,拨缝拉线
2.基层清理要干净,铺砖前要刷一层素水泥浆,随刷随贴地砖。
3.细部套割要认真,按要求做。





1.空鼓
2.渗漏
1.基层含水率高,找平层干燥,就进行防水层施工,粘贴不密实。
2.特殊部位处理不认真,基层不好,卷材附加层粘贴不规范。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
2。在基层表面刷素水泥底浆一道,素水泥浆用1:3~1:4
3。抹灰提前两天浇水
4。门窗框两边填塞严密,砂浆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5.原材料和砂浆应符合质量要求
6.加气砼墙体底层抹灰砂浆厚度不能大于8mm,中层抹灰若干次抹平,前一次抹灰7~8成干后,再涂抹后一层
7.挂线、找垂直和贴灰饼间距1。5~2m一个.
3。成孔、修边以后有较多虚土、碎砖,未认真清除。
4.:有缩颈、空洞、夹土等现象。
1.每挖完一节,必须根据桩孔口上的轴线吊直、修边、使孔壁圆弧保持上下顺直。
2.开挖前应掌握现场土质情况,错开桩位开挖,缩短每节高度,随时观察土体松动情况.
3.在放钢筋笼前后均应认真检查孔底,清除虚土杂物。
4.在浇筑混凝土坚持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连续作业。
2.阀杆变形或压盖太紧防碍正常操作。
1。应按操作要求合理确定安装位置。
2。填料函太松时应适当拧紧压盖螺母。
3。使用合格的阀杆.
电气配管
暗配电线管堵塞,造成穿线困难。
1。配制前未清扫管路
2。管子弯曲半径太小
1.配制前对每一系统管路进行清扫,对有堵塞,不通者一律杜绝使用。
2.管子弯曲半径≥管外径的6倍。
试验合格
项目技术负责人
规范标准
试验
报告
17
屋面淋水试验
26
屋面淋水
试验
试验合格
项目技术负责人
规范标准
试验
报告
验收
阶段
18
隐蔽
验收
27
分项隐蔽
验收
各项隐蔽工程必须验收合格
项目技术负责人
图纸、技术交底
试验
报告
28
分部隐蔽
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附表1)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览表(附表 2)
1.将基层表面残渣污垢,隔离剂油污等 事先清除干净。

1.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 面浇水不透。

刷面交接处踢脚 板上口等出现空 鼓裂缝情况 2.抹灰面不平,阴 阳角不垂直,不方
2. 配制砂浆,原材料质量不好。

3. 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的过厚, 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

4. 混合砂浆墙面上,后抹水泥踢脚 线是在上口交接处,石灰砂浆罩在 混合砂浆中。

2.在基层表面刷素水泥底浆一道,素水 泥浆用1:3〜1:4
3.抹灰提前两天浇水
4.门窗框两边填塞严密,砂浆具有良好 的和易性。

5.原材料和砂浆应符合质量要求 5.抹灰前未挂线,做灰饼冲筋不认 真。

6.加气砼墙体底层抹灰砂浆厚度不能大 于8mm 中层抹灰若干次抹平, 灰7〜8成干后,再涂抹后一层
7.挂线、找垂直和贴灰饼间距 前一次抹 1.5 〜2m
8.冲筋宽度为1.0m 左右,厚 度与灰饼
一个。

相平。

9.抹阴阳角时用方尺检查角的方正。

1•门框与门洞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