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考实验—粗略测算大气压值实验(实验精讲+典型例题)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实验(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实验答案解析1.(2018•咸宁)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
测量方案如下: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
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偏小(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
你的方法是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闱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减小摩擦。
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活塞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
可改用图乙中的C(选填“A”或“C”)注射器。
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
【分析】(1)明确实验的原理,分析出研究对象。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初中物理】中考物理实验探究专题真题训练大气压实验人教版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专题真题训练--大气压实验1. (2004淄博)下列各图中,能够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图()2. (05广西南宁)下列各实验中,能测出大气压强值的是()3. (08年湖北十堰)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
请完成下列问题:(1)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__,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p大气压=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6河南)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小明对大气压强通常有1.0×105Pa这么大存有疑问,想亲自证实一下.(1)小明买来一个塑料挂钩,把它的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图所示,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0cm2;又找来一个轻塑料桶(质量可忽略不计),在桶中装8L水;经过计算,他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g取10N/kg)(2)当小明把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还是其他原因?请发表你的看法.5.(2005年苏州市)小明所设计的“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应为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07年南通市)某学习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气压值.(1)图甲是按1:1的比例拍摄的注射器上的全部刻度线,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为_________,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全部刻度的总长为_____ cm,可算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cm2。
2021年 中考物理复习强基训练55-大气压测量实验(有答案)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强基训练55-大气压测量实验1、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ml的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部分的长度L=4.00cm.(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简,当注射器中的活塞▲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6.8N(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 Pa.(4)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测量值偏差的因素▲(一种即可)2、小明利用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1)该实验中缺少的器材是.(2)实验时一手托住弹簧测力计保持在水平方向的目的是,从而使活塞受到的拉力和大气压力在同一直线上.(3)下面是小明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其中两项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大气压力F/N 注射器容积V/mL ①活塞面积S/cm2大气压强p/Pa7.5 2.5 4 0.625 ②3、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值进行估测。
⑴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_________(选填“活塞”或“注射器筒”)。
当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算出面积S。
这里的S是指上图中(选填“A”或“B”)的面积。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____________(写出用测量值表示的表达式)。
⑵同组的小王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天气压值________。
小王将小明的实验步骤A加以改进: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关于气压的物理小实验

《关于气压的物理小实验》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做过的一个超有趣的关于气压的物理小实验,可有意思啦!我记得那是在一个周末,我在家里闲得无聊,就想着捣鼓点好玩的东西。
突然就想到了之前在书上看到的一个和气压有关的小实验,心想,嘿,这不正好试试嘛!我先找来了做实验需要的材料。
一个空的矿泉水瓶,这个瓶子可得洗得干干净净的哦,不然里面有脏东西可就影响实验啦。
然后是一盆热水,我在厨房里把水烧得热乎乎的,那水蒸气直往上冒,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娃娃在跳舞呢。
还有一个小水槽,里面装了一些冷水,这冷水冰冰凉凉的,和那热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准备好材料后,我就开始做实验啦。
我先把空矿泉水瓶放在热水里泡着,就像给瓶子洗热水澡一样。
我小心翼翼地拿着瓶子,让它在热水里翻滚,感受着那热水的温度,手都有点烫得红红的啦。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瓶子里面开始有一些小水珠出现,就像瓶子出汗了似的,这其实就是热水的水蒸气跑到瓶子里面,遇冷又变成小水珠啦。
接着,我迅速地把瓶子从热水里拿出来,然后马上把瓶口紧紧地倒扣在小水槽的冷水里。
哇哦!神奇的事情发生啦!只见那瓶子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使劲儿捏了一下似的,“嗖” 的一下就瘪下去了,发出“噼里啪啦” 的声音,就像它在小声抗议呢。
我当时都惊呆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也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啦。
我那小表弟这时候跑过来,看到瘪下去的瓶子,好奇地问:“哥哥(姐姐),这瓶子咋啦?咋变得这么丑啦?” 我笑着跟他说:“这就是气压在作怪呀!你看,刚才瓶子在热水里的时候,里面的空气受热就膨胀啦,就像你吹气球一样,空气变多了。
然后我把它放到冷水里,里面的空气一下子遇冷又收缩了,外面的气压就比里面的大啦,就把瓶子给压瘪了呀。
” 小表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里还是充满了疑惑,不过他觉得特别好玩,吵着还要看我再做一次呢。
我又重复做了几次这个实验,每一次看到瓶子瘪下去的那一刻,还是觉得特别神奇。
这个小小的实验,让我对气压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认识。
(中考物理必刷题)专题18 大气压的测量(解析版)

⑤若将实验由地面移到一口深井底(低于海平面)去进行,高度减小,大气压增大,则 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上升。 答案:(1)空气;(2)<;(3)①下降;②不变;③不变;④不变;⑤上升。 9.(2021•苏州中考)如图是小明利用 V=2mL 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估测 大气压值的情况。
解:(1)④用刻度尺测量塑料吸盘的半径 r,利用 S=πr2 求得测量塑料吸盘的半径 r;
则 F=G=mg.p= = =
;
⑤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小桶对吸盘的拉力(即桶和细砂的重力)等于大气压对吸盘的压 力, (2)吸盘内有空气;吸盘及挂钩、细绳的重量;测量吸盘的直径误差较大;测量了吸盘 的外径;吸盘受到大气压强的面积不同;桶和注入细沙的重量大于吸盘所受大气压力; 吸盘脱离水平板后还有少许细沙注入等原因; (3)①将橡胶管注满水,用两个铁夹夹紧橡胶管的两端,一端浸没于装有水的水盆中,
(1)利用刻度尺测量出 注射器带刻度部分 的长度 l 为 10cm,即可算出活塞横截面 积为 0.2 cm2; (2)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再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 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2.1N,据此可测得大气 压值 p= 1.05×105 Pa; (3)考虑到活塞与筒壁之间有摩擦,小明继续拉动一小段距离后,缓慢退回注射器筒,
专题 18 大气压的测量
【核心考点讲解】 1、托里拆利实验法 【实验器材】1 米以上的长玻璃管,水银槽,水银,刻度尺。 【实验步骤】 (1)将开口向上的玻璃管内装满水银; (2)用手指堵住管口,将其倒立在装有适量水银的水银槽内; (3)用刻度尺测量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h。 【实验结果】由于玻璃管上方是真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平衡,
用注射器粗测大气压强[共5篇]
![用注射器粗测大气压强[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96ac8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7.png)
用注射器粗测大气压强[共5篇]第一篇:用注射器粗测大气压强用注射器粗测大气压强----实验创新注射器粗测大气压强,之所以是粗测,是因为注射器中的空气,不易完全排除,拉力不容易测正确,针对这两点,我进行反复的思考和推敲,对原来的实验进行创新和改进。
一、制作方法1、选好旧注射器:规格10毫升。
针筒与柱塞配合应达到“密而不紧”的要求。
所谓“不紧”,指把注射器的注射头上的小孔打开,竖直拉起柱塞,柱塞能在自重作用下慢慢下落。
所谓“密”,即将柱塞拉起一定高度后,封闭针筒小孔,这时再用力将柱塞拉出(或压进)一段距离,放手后,柱塞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说明针筒的密闭性良好。
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注射器不应选用。
二、2.自制固定器,找一个比注射器略粗的塑料头,孔的直径略大于柱塞直径,对称均匀打孔,穿上细铜丝,要求各引线等长,保证了挂钩码盘后外力对柱塞拉力的合力竖直向下。
二、使用方法1.将注射器的柱塞和内壁表面擦净,涂上润滑油,以减少摩擦力。
2.把塑料头套在注射器的柱塞颈上。
调整注射器被夹持的高度,使得注射器下小桶的底部桌面略高,以免同落地时,桶内水溅出。
3.注射器先吸入一部分水,竖直向上慢慢推出,活塞置顶时将注射头塞紧,因为注射头处有水,空气就完全排出。
4.将注射器固定,下方挂上小桶,向桶内注水,当活塞快脱落时,用另外注射器慢慢注水,保证拉力的精确性。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桶和水重,即为拉力,据容积和活塞移动的长度算出活塞表面积,用拉力除以表面积就为大气压强。
这种设计方法,创新之处是将空气完全排出,拉力测量的也非常精确,因此测量值较接近大气压强值,我认为是变粗测为精测。
第二篇:大气的压强浙教版初二年级科学《大气的压强》的教学设计一、学习任务分析1.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本届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
大气压强的存在由大量现象进行证明,并引入大气压大小的相关内容。
2.本课内容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大气压强的内容,属于初中有关大气知识的一部分。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复习(十九)特殊方法测量大气压强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复习(十九)特殊方法测量大气压强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实验题1.实验桌上有弹簧测力计一个(量程为5N、分度值为0.2N),三种规格的注射器A、B、C(量程分别为20mL、10mL、2mL,长度相等),刻度尺一把。
要求利用现有器材粗略测量大气压强。
某同学选定器材并设计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应该在注射器活塞___________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该同学在试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被拉到示数等于5N时,活塞仍没有滑动,想要继续采用此方案完成实验,需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
(3)该同学正确操作,发现测出的结果误差较大,请你指出其中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如图1,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3)如图2,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后,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__;(4)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偏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原因________;(5)针对以上实验带来的误差,小明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图示3装置,将该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4.1kg;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2.2kg水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________Pa。
中考物理知识点:测量大气压

中考物理知识点:测量大气压中考物理知识点:测量大气压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放在桌子上,用吸盘贴在玻璃板上面,用弹簧测力计将吸盘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
问:(1)实验原理是什么?(2)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不能测出吸盘脱离板面时的拉力。
请你选择其他器材与这只弹簧测力计组合,测出吸盘脱离板面时的拉力,要求写出用到的器材和方法。
分析:本题取材于《大气压强》“想想做做”实验,其原理包括平衡力和压强知识,如图1所示,吸盘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大气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F大,其大小始终不变;另一个是弹簧测力计对吸盘向上的拉力F拉,其大小随吸盘被缓慢上拉的同时逐渐增大,F 大和F拉是同直线上反方向的两个力,当F拉略大于F大时,(粗略认为F拉等于F大,即平衡)吸盘被拉离玻璃板,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便间接得出F大(F大=F拉),用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算出其面积S=πD2/4,即大气压的作用面积,借助压强公式P=F/S可以粗略算出大气压P=4F拉/πD2。
若吸盘面积较大,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F大将较大,超过了常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这就需要辅助于省力机械来测量,本题第(2)问就是针对可能出现的这种情况设计的。
答案:(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F大=F拉和压强公式P=F/S。
(2)法(一):如图2所示取一轻质杠杆(质量忽略不计),为使OA、OB分别为阻力臂L2和动力臂L1以便测量,须让杠杆处于水平位置,人手作用于玻璃板上向下缓慢拉动,读出拉开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便可算出F大=F2=F1L1/L2。
法(二):如图3所示,取一轻质动滑轮,缓慢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刚拉开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算出大气压力F大=2F1。
学法指导:对教材中的每个探究实验,同学们不仅要从整体上了解实验的意图、原理、实验器材及方法,同时要善于剖析实验细节,如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分析,实验方案改进,结论评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一、粗略测算大气压强的实验
【实验目的】:
粗略估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实验器材】:
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橡皮帽;刻度尺。
【实验原理】:
P=F/S
知识依据:二力平衡(利用注射器的活塞受到弹簧测力计和大气
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即二力平衡。
)
【实验步骤】: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③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实验记录】:
【数据处理】:
①注射器近似圆柱体,由体积公式可以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V/L
②根据公式p=求出大气压强;
【考点方向】
1、该实验求出的大气压是估测数值,和真实的大气压数值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两方面:答:一、活塞与注射器之间存在摩擦;二、空气难以排尽。
2、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3、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4、空气无法排尽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
5、实验前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主要好处有:一、减小摩擦;二、增加气密性。
6、实验过程中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目的:可以减小活塞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7、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或者为了拉动时更省力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
(减小活塞的横截面积)
8、该实验的原理依据是:P=F/S
知识依据:二力平衡(利用注射器的活塞受到弹簧测力计和大气
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即二力平衡。
)
9、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筒内空气,密封注射器。
(从而使得作用在活塞上的力只有大气压力和弹簧测力计拉力)10、实验过程中应该水平方向、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拉力等于大气压力。
11、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小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除了采用涂抹润滑油外,还可以采用:在用橡皮套封住注射器端口前,将其注射器水平放置,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活塞,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密封端口后再次拉动测得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去摩擦力就是大气压力。
12、如果考虑活塞和筒壁之间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所测的大气压值应该比标准值偏大。
【经典例题】:
例题:(2018·南充)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的两端液面的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图________进行比较.
(4)已知乙图中U形管左侧液柱高为4 cm,右侧液柱高为10 cm,则U形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____________Pa(ρ
=1×103 kg/m3,g取10 N/kg).
水
【答案】:
(1)活塞;静止;二力平衡;
(2)偏小;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
(3)减小摩擦;活塞自身重力;
(4)C;。
【解析】:
(1)该实验中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活塞与地面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是静止的;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
(2)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即有残余气体,注射器内还会有一定气压,这样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
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可以采
用这一简单的方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
(3)涂抹凡士林的好处:一是减小摩擦,二是活塞的密封性好。
当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筒不在水平方向时,由于活塞受重力的作用,使得测力计的拉力不等于大气压力,从而影响测得的大气压,所以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筒保持在水平方向,目的是为了减小活塞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
(4)因为大气的压强是一定的,根据公式F=pS,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也会越小,所以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故选C;
活塞的面积S=,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p===。
练习1:(2018•无锡)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ml的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cm。
(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简,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Pa。
【答案】:
(1)4.00;(2)6.4;(3)1.024×105Pa。
【解析】:
(1)由刻度尺可直接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出拉力的大小;
(3)根据公式p=求出大气压强。
(1)从图中可以看出,注射器可容纳的药水容积为2.5ml=2.5cm3,这2.5cm3的刻度长度由刻度尺可看出为4.00cm;
(2)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所以拉力大小是6.4N;
(3)故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V/h=2.5cm²/4cm=0.625cm2=6.25×10﹣5m2,p=F/S=6.4N/(6.25×10-5m²) =1.
练习2:(2018•衡阳)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选填“内凹”或“外凸”)。
(2)通过比较C、D两个图,可得到结论:同一液体的压强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D、E两个图,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越大,压强越大。
(4)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到结论:。
【答案】:
(1)高度差;内凹;(2)随深度;(3)密度;(4)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解析】:
(1)液体压强大小通过U型管内液面的差来反映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这是一种转换法的运用;
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大于橡皮膜内部的压强,橡皮膜会向内凹;
(2)(3)(4)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和方向相同;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深度和方向相同;探究液体压强跟方向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解:(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大于橡皮膜内部的压强,橡皮膜会向内凹;
(2)C、D两个图为同种液体,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U型管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可得出结论: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D、E两个图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盐水中U型管的高度差大,压强大,故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A、B、C三个图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但压强相等,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练习3:(2018•呼和浩特)小涵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压强计(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她所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选填“A“或“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调好后,将探头放入水中,并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如图乙所小,同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这是为了探
究。
【答案】:
(1)不属于;(2)B;(3)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解析】:
(1)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叫压强计;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3)液体内部压强大小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这是转换法;液体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
解:(1)这是测量液体压强的压强计;它的左端是密闭的,所以不是连通器。
(2)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液面应该就是相平的,若U 形管中的液面出现了高度差,就说明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在压力差的作用下,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高度差;要调节,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
(3)实验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研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