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习题
经济史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⒈按照血缘关系划分标准不同,原始氏族公社制度可以分为( A )两个阶段。
A 母系氏族制度和父系氏族制度;B 原始群阶段和氏族公社阶段;C 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D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⒉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活动,其中为秦国主持变法的改革家是( D )A李悝;B吴起;C孙武;D商鞅。
⒊中国奴隶制时期的“庶人”、“众人”其实是( A )A自由人;B刑徒;C士兵;D国王的奴隶。
⒋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在宋代之后,地主与佃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C )。
A官民关系;B主仆关系;C契约关系;D敌对关系。
⒌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曾经长期施行过均田制这种土地制度,这种制度在封建社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下存在的前提条件是( A )A政府手中有大量土地,而人口比较少;B人口分布均匀;C地少人多;D农民起义。
⒍秦代的“半两币”属于( D )A符号货币;B纸币;C原始货币;D重量货币。
⒎宋代手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除了以下( D )外,其他三项发明在宋代都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A指南针; B火药; C 印刷术; D造纸。
⒏与均田制相对应的赋役制度是( B )A贡、助、彻制度;B租、庸、调制度;C两税制;D摊丁入地制。
⒐租庸调制的征税原则是( D )A以资为本;B以田为本;C以钱为本;D以丁为本。
⒑宋代的土地政策是( D )A耕者有其田;B土地国有;C尽可能平均分配土地;D不抑兼并。
11.中国奴隶制时期土地制度基本上是( A )制。
A 井田制;B 租佃制;C 私有制;D 均田制。
12.按照是否有血缘关系划分,原始社会可以分为( D )两个阶段。
A 父系氏族公社和母系氏族公社;B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C 氏族时期和部落时期;D 原始群阶段和氏族公社阶段。
13.在唐代均田制遭到破坏后,唐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改行两税法,这两税分别是( A )。
A 夏税和秋税;B 地税和丁税;C 租和调;D 盐税和铁税。
经济思想史习题大全

经济思想史习题大全(总2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经济学说史》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西方学者中,首次提出“经济”一词的是( )A.色诺芬B.柏拉图C.孟克列饮D.斯密2.集中反映阿奎那经济思想的代表作是( )A.《经济论》B.《农业论》C.《神学大全》D.《萨利克法典》3.古典派国家经济职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是( )A.配第B.斯密C.杜尔哥D.李嘉图4.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有体系地阐述货币数量论的西方学者是( )A.范德林特B.洛克C.休谟D.李嘉图5.马克思认为“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价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是(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詹姆斯·斯图亚特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6.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最先按经济标志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是( )A.坎梯隆B.魁奈C.杜尔哥D.李嘉图7.《道德情操论》的作者是( )A.休谟B.斯密C.李嘉图D.马尔萨斯8.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区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经济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配第C.魁奈D.斯密9.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包括( )A.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B.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ⅠC.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ⅡD.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10.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当是研究财富的( )A.生产、交换和分配B.生产、分配和消费C.生产和分配D.生产和交换11.西斯蒙第的经济机理论是一种( )A.由供给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B.由消费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C.由信用破坏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D.由农业衰败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世纪50年代以前主张劳动价值理论的经济学家包括( )A.斯密、李嘉图、萨伊、西斯蒙第B.配第、斯密、巴师夏、西尼尔C.配第、斯密、李嘉图、西斯蒙第D.魁奈、斯密、李嘉图、巴师夏13.提出“经济和谐论”的是( )世纪50年代的斯密世纪30年代的西尼尔世纪50年代的斯图亚特·穆勒世纪50年代的巴师夏14.德国历史学家派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 )A.抽象演绎法B.历史归纳法C.经济实证法D.历史起源法15.“时间就是金钱”这句名言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 )A.本杰明·富兰克林B.亚历山大·汉密尔顿C.亨利·凯里D.亨利·乔治16.下列哪位经济学家是英国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 )A.施莫勒B.克拉克C.汉密尔顿D.凡勃仑17.奥地利学派认为,价值产生的两个必备条件是( )A.有用性和可转移性B.稀缺性和可转移性C.有用性和稀缺性D.稀缺性和可交换性18.数理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以下哪三位经济学家( )A.门格尔、维塞尔、庞巴维克B.罗雪尔、克尼斯、希尔德布兰德C.杰文斯、瓦尔拉斯、帕累托D.维克塞尔、威克斯蒂德、克拉克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理论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 )A.富兰克林B.凯里C.凡勃仑D.克拉克20.马歇尔的经济理论体系的特点之一是赞成( )A.国家社会主义B.渐进的社会改良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D.空想社会主义21.提出“经济”和“货殖”区别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色诺芬D.亚里斯多德22.在财富问题上,托马斯·阿奎纳的主张是( )A.反对财产私有B.私有制比公有制优越C.财产私有是自然的D.公有制比私有制优越23.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的是( )A.范德林特B.洛克C.配第D.马西24.被马克思称为重农主义体系发展最高峰的代表者是( )A.坎梯隆B.布阿吉尔贝尔C.杜尔哥D. 魁奈25.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方面,李嘉图提出( )A.绝对优势原理B.比较优势原理C.后发优势原理D.绝对差额原理26.斯密思想来源的三个主要部分是( )A.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B.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学派C.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D.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学派27.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A.重商主义B.古典经济学C.新古典经济学D.凯恩斯主义经济学28.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A.马尔萨斯B.萨伊C.魁奈D.西斯蒙第29.最早提出建立“纯粹经济学”主张的是( )A.斯密B.西尼尔C.萨伊D.李嘉图30.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财富的性质及其生产与分配的规律B.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C.生产的物质过程D.资源配置31.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B.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C.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规律D.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32.西斯蒙第在经济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 )A.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对立问题B.第一次分析了社会再生产问题C.第一次解决了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D.第一次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发生经济危机的必然性33.巴师夏“经济和谐论”的理论基础是( )A.效用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C.服务价值论D.生产三要素论34.最早明确用边际效用解释商品价值的经济学家是( )A.加利阿尼B.亚里斯多德C.威廉·福斯特·劳埃德D.庞巴维克35.李斯特主张的经济政策的核心是( ) A.实行保护关税,反对自由贸易 B.实行自由贸易,反对闭关锁国 C.对内实行贸易垄断 D.实行以斯密绝对优势原理为基础的开放的国际贸易政策36.以阶级利益调和论为资本主义辨护的美国早期经济学家是( )A.富兰克林B.汉密尔顿C.凡勃仑D.凯里37.亨利·乔治将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 )A.土地垄断和投机B.消费不足C.生产过剩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38.将制度定义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美国制度经济学家是( )A.凡勃仑B.康蒙斯C.加尔布雷斯D.科斯39.主张用“归算论”解释生产资料价值决定的奥地利学派代表者是( )A.庞巴维克B.门格尔C.杰文斯D.维塞尔40.杰文斯提出的作为主观价值衡量标准的“最后效用程度”指的是( )A.总效用B.平均效用C.边际效用D.序数效用41.克拉克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A.生产理论B.分配理论C.交换理论D.消费理论世纪末20世纪初最重要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著作是( )A.斯密的《国富论》B.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C.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D.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43.萨伊的销售论认为( )A.供给为本身创造需求B.需求为本身创造供给C.供求决定价格D.价格决定供求44.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工资论认为,短期内工资的决定因素是( )A.工人人数B.工人人数与资本对它的需求的比例C.劳动力价值D.投资45.斯密认为,以下税收来源中最适于征税的是( )A.工资B.利息C.利润D.地租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是( )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约·斯·穆勒47.约·斯·穆勒的改革主张认为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 A.生产问题 B.人口问题 C.分配问题 D.对外贸易问题48.亚当·斯密认为第一性的地租是指( ) A.级差地租 B.建筑地租 C.农业地租 D.林业地租世纪50年代在德国出现并在70年代成为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渊源和基础的理论是( ) A.萨伊定律 B.凯恩斯定律 C.戈森定律 D.斯密教条50.萨伊提出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 A.二分法 B.三分法 C.四分法 D.一元整体方法51.“重商主义”名称最初是由( ) A.配第在《赋税论》中提出来的 B.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 C.李嘉图在《赋税原理》中提出来的 D.魁奈在《谷物论》中提出来的52.李嘉图的稳定通货方案主张建立(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复本位制 D.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可兑换的纸币制度53.美国经济学家凯里把其经济理论的重点放在了( ) A.劳动价值论方面 B.生产费用论方面 C.收入分配论方面 D.批判古典理论方面54.《经济表》的作者是( ) A.配第 B.斯密 C.李嘉图 D.魁奈55.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对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要贡献之一是提出了( ) A.序数效用论 B.时差利息论 C.一般均衡论 D.边际生产力论 56.斯密把资本概念普遍化并第一次将资本划分为(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B.原预付资本和年预付资本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57.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先驱者之一,“数理经济学之父”是( ) A.法国工程师朱·杜普伊 B.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安·奥·古尔诺 C.德国经济学家戈森 D.瑞士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58.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 ) A.工业中 B.农业中 C.商业中 D.工商业中59.李斯特政策主张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是( ) A.自由贸易政策问题 B.保护关税政策问题 C.发展生产力的政策问题 D.收入分配政策问题60.主张通过建立“技术人员委员会”来调整社会矛盾的美国制度学派代表人物是( ) A.康蒙斯 B.凡勃仑 C.加尔布雷思 D.米契尔61.斯密的“自然价格”包含按自然率支付的( ) A.工资和地租 B.工资和利润 C.地租和利润 D.工资、地租和利润62.马歇尔认为,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问题也就是( ) A.生产问题 B.消费问题 C.交换问题 D.分配问题63.西斯蒙第关于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的立场是( ) A.工业资产阶级立场 B.地主阶级改良派立场 C.小生产者立场 D.个人主义的立场64.和德国旧历史学派相比,德国新历史学派之“新”主要表现在( ) A.反对古典经济学的经济自由主义 B.反对马克思主义 C.强调在经济研究中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 D.强调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65.魁奈认为,纯产品是( ) A.商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B.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D.工业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重商主义代表人物的有( )A.布阿吉尔贝尔B.孟克列C.魁奈D.托马斯·曼E.柯尔培尔2.威廉·配第的重要经济学著作有( )A.《赋税论》B.《政治算术》C.《论政府的两篇文章》D.《爱尔兰的政治解剖》E.《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3.坎梯隆对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贡献有( )A.区分了“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并分析了市场价格围绕内在价值波动的机制B.最先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C.考察了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并将计件工资理解为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D.最早分析了货币量变动对国民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E.初次提出比较优势原理4.亚当·斯密的分工和交换思想有( )A.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B.分工可以节约交易费用C.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D.分工产生于人的交换本性.E.分工的发展受交换范围的限制5.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体现在( )A.对价值和交换价值作出了初步区分B.一贯坚持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C.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区分了剩余价值和利润E.解决了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6.休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 )A.货币是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B.一国中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国内存在的货币量C.一国中流通的货币代表国内现有的所有商品D.流通中的货币与市场上商品之间的比例关系决定着物价的贵贱E.货币价值同一般商品价值一样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下列选项中,对西斯蒙第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既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又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怀疑者和批判者B.是小资产阶级经济浪漫主义的代表C.是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D.是第一个与经济自由主义决裂的经济学家E.是李嘉图经济学在法国的解释者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特点有( )A.对经济规律的看法比历史学派更走极端B.反对在经济学中运用抽象法,主张采用历史统计方法C.主张实现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融合D.在经济研究中硬强调伦理、道理因素的作用E.在政策主张上更强调国家和法律的作用9.戈森定律包括(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B.利润最大化规律C.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D.商品效用递减规律E.边际效用相等规律10.瓦尔拉斯将经济学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A.纯粹经济学B.政治经济学C.产业和实用经济学D.财产与社会经济学E.国民经济学三、概念题1.货币差额论2.年预付3.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分部4.准地租5.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最优境界6.市场失效(定义及导致失效的原因)7.货币的收入速度(是否为常数及如何变动)8.挤出效应(产品市外部市场及与总供给有关的三种挤出效应)9.边际收益递减规律10.边际收益产品11.庇古效应12.菲利普斯曲线13.国际收支平衡14.边际学派四、简答题(一)1、简述色诺芬的主要经济思想2、试析古希腊时代的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3、简述阿奎那的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4、柏拉图在社会分工、货币和利息方面提出了那些观点5、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区分“经济”和“货殖”的这些区分有何意义6、中世纪经院哲学在货币资本方面的分析取得了哪些进展7、重商主义有哪些经济思想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8、重商主义有哪些基本的经济思想9、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有何不同10、简述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11、大卫、休谟是怎样批判重商主义的12、康替龙《商业性质概论》的主旨是什么13、布阿吉尔贝尔的理论特点和主要思想是什么14、重农学派的主要经济政策是什么15、魁奈经济理论的核心是什么有哪些主要观点16、斯密为何相信市场机制能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结合17、斯密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18、斯密分工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中国经济史习题

中国经济史习题一选择题1、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受()的制约,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从属地位。
A工业水平发展B手工业水平发展C农业发展水平D经济发展水平2、市场的时序结构从时间来看包括现货市场()。
A批发市场B期货市场C工业市场D农业市场3、东西方文明交往,有轨迹可录的是汉代开辟的()。
A农业之路B工业之路C丝绸之路D经济之路4、近代中国有三大铁路干线,一是京广线、二是陇海线、三是()线。
A京哈B京沪C京广D京洲5、票号是一种旧式的()票号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异地之间的商业汇总的需要。
A金融组织B货币组织C金钱组织D经济组织6、中国经济重心的东南移肇始于()。
A魏晋南北朝时期B唐宋时期7、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是()。
A商品经济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8、中国资本主我的萌芽产生于()。
A明朝中叶B清朝中叶9、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
A清朝中叶B民国初年1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无偿没收地主土地B减租减息11、在漫长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人把西方称()西方人把中国人叫做远东。
A巴西B泰西12、海关是国家政权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监督进出口商品合法进出国境和征收关税的()机构。
A行政机构B管理机构13、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资金来源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工矿交通业包括外国资本企业、国家资本企业和()三种。
A手工业资本企业B民间资本企业14同业拆借是近现代()之间相互拆借资金“头寸”的一种融资行为。
A金融机构B交易机构15、生产三要素包括劳动能力、劳动工具和()。
A劳动方法B劳动生产对象16、家庭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细胞;它具有生育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政治功能、休息功能、教育功能、保护功能等等,其中()是家庭活动的基础。
A经济功能B管理功能17、经济学的精髓是()问题,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人们普遍认为欲富恶贫是人之本性、求富避贫是在人的本性驱动下的行为。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目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目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相当漫长,它从最早的农耕经济逐渐转变为现代工业化经济。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历了许多有趣的历史事件。
1. “商周时期,商人的地位逐渐上升”的说法是否正确?答案:正确。
商周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商业活动的加强,商人的政治、经济地位逐渐上升。
商人开始构筑自己的商业网络,经营范围不断扩大,贸易规模不断增加。
2. “唐宋时期,陆上贸易发展迅速,海上贸易却相对落后”的说法是否正确?答案:错误。
在唐宋时期,伴随着沿海地区的发展,海上贸易逐渐兴起。
广州、杭州等城市成为大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与东南亚和南亚的贸易相当活跃。
3. “明朝时期是农业生产的黄金时代”的说法是否正确?答案:正确。
明朝时期,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推行了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政策,如:开墾荒地、沿海农田的放栏制度、良种和树木培育、沿江水利建设等。
这些政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4.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毁灭性的”这一说法是否正确?答案:正确。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不得不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领土、关税、商业、领事、教会等各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这些条约使得中国的经济全面被肢解和控制,使得中国的独立和自主性再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5. “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腾飞”的说法是否正确?答案:正确。
改革开放政策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使得市场经济得到了完整的建立,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式引导着中国向前发展。
中国的经济表现得越来越好,国际闻名,并被许多国家视为经济发展的榜样。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充满着变数。
中国的经济既承继了传统的方式,又吸收了现代的元素,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将会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力量下,持续创造更多的经济奇迹。
经济史练习题

名词解释:经济史:对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学科.历史归纳法:通过历史事实来总结出某种命题,或者对某种命题进行证实或证伪。
均田制范围。
平籴法:好年成时,由国家平价收进粮食,不要使粮价太贱;坏年成时,再由国家按平价出售粮食,不要使粮价太贵.摊丁入亩:地税(田赋)由有田的人出,丁税并入地税.春秋时期的“赋”与“税”唐代的主户和客户:主户是指当地土著户;客户是指外来户。
租佃制:地主以土地出租给农民,从而剥削、奴役农民的制度。
浮客:寄居在地主庄园里的外地佃农。
一条鞭法:将田赋、杂税和徭役等“悉并为一条”,统一征收,简化征收手续。
不耤千亩租庸调制:是唐朝前期国家的主要税制.,以徵收谷物、布疋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
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初租禾:按照田亩征收租禾。
宋代的主户和客户:主户是指拥有土地并承担国家赋税的人;客户是指没有土地,也不直接承担赋税的人。
“不抑兼并"政策:放任地主阶级任意兼并土地.特恩权:是指在西欧早期封建社会,国王将大片土地分封给其功臣或亲信,后者不但在经济上剥削农奴,而且在领地内享有行政和司法权,以致后来国王不得不承认这种权力,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官吏也无权进入领地行使管辖权.佃农与农奴春秋时期的“国”与“野”“本色"和“折色”:夏税原以米、麦为主,是为“本色”,但亦得以绵、绢、布、永佃制田面权简答与分析⒈请简要叙述父系氏族制度替代母系氏族制度的过程,并分析其原因。
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畜牧业和手工业也发展起来.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这些部门的生产,大都是由男子来担当的,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获得,主要靠男子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母系氏族社会就逐渐地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
⒉请分析为什么最早出现的氏族制度必然是母系氏族制度?⒊请简要叙述北魏均田制的内容。
(完整版)中国古代经济史测试题

袁中国古代经济史测试题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80分)。
肄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莄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蚈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羆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
”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薃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膄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虿3.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是荿A.夏朝时期已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B.青铜制造是夏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膇C.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蚁D.西汉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蒇A.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B.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属于交通运输工程蚆C.三国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水力冶铁 D.京杭大运河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便利了南水北调莁5.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薈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薆6.从经济角度看,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大的作用是肅A.统一了度量衡 B. 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肁C.确立了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D.统一了货币蚀7.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羈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蒅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袂8.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主要原因是①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南北交通的枢纽②胡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了当时的长安蚁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肆9.下列有关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羄A.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B.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格局薂C.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D.城市中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布局蒈10.右图所示货币最早在市场流通是在葿A.唐玄宗开元年间 B.唐太宗贞观年间 C.唐高祖武德年间 D.隋文帝开皇年间莃11.明清时期商品流通扩展,国内市场扩大,其原因有①农业手工业发展,投放市场的商品的数量增加②地域分工趋势出现③农产品商品化倾向增长④赋役征收的货币化莂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薀12.施复夫妇开设的机房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主要是因为薇A.机房生产规模扩大 B.机房中分工比较细肇C.机房中使用雇佣工人 D.机房产品投入市场肃13.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商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薁A.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商人”源于此蚅B.唐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蒆C.明初开始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袃D.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对英贸易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莈14.商周农业的进步,不包括肈A大量使用青铜农具B种植多种粮食作物C施用各种肥料D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袆15.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运用③水利灌溉的发展④封建制度的确立薄A.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蒀16.战国时期出现的手工业工艺专著是膆A.《齐民要术》B.《营造法式》C.《考工记》D.《氾胜之书》莅17.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统一度量衡③废分封,行县制④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莄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蒁18.北魏推行的均田制①确认了受田农民对国有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③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④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蕿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螄19.唐朝时创制的灌溉工具是肄A.水排B.桔槔C.筒车D.耧车芈20.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我国经济史试题(卷)与答案解析含史料翻译、论述题和案例分析

我国经济史试题(卷)与答案解析含史料翻译、论述题和案例分析套题一史料翻译5*41、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
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
——商君书·垦令第二加重关口、集市上商品的税收,那么农民就会讨厌经商,商人就会对经商产生怀疑甚至懒得干的思想。
农民讨厌经商,商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业怀疑,不愿意经商,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开垦了。
2、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
因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他们的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
3、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史记货殖列传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
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
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及时购进,视同珠宝。
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
4、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史记货殖列传而白圭却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所以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
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
论述题:12*21、比较白鹿皮币和交子的异同。
“白鹿皮币”只是皇帝人为凭空制造产生,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虚币,作价太高, 远远超出其实际价值,又缺乏信用, 流通不广,因此没有发挥货币的作用。
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
交子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流通领域。
由商人自由发行。
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最早的纸币。
2、为何东汉到三国初年的人口减少幅度为中国历史之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
中国经济史考试题(权威)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鸦片贸易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致使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8题。
1.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直接危害是()A.银钱比价变动导致农民赋税加重B.鸦片走私影响中国海关税收C.鸦片获利丰厚导致农民弃粮种烟D.白银外流影响国家财政收入2.列强胁迫中国政府接受鸦片贸易“合法化”,实现此目的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C.《北京条约》D.《中英五口通商章程》3.《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此五口为广州、厦门、上海、福州和()A.南京B.天津C.汉口D.宁波4.鸦片战争后外国在中国最早建成的船舶中心位于()A.上海B.宁波C.广州、香港D.福州5.《南京条约》所规定的“协定关税”税率为()A.值百抽一B.值百抽二点五C.值百抽五D.值百抽十6.外国强迫中国政府实行统一的子口税,确定子口税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中英五口通商章程》D.《望厦条约》7.子口税是外国强迫中国政府接受的一项不平等条款,其含义是()A.洋货的内地税B.关税与内地税的合税C.土货出口关税D.洋货进口关税8.通过不平等条约确定的子口税率仅为()A.5.5% B.5.0%C.2.5% D.0.5%════════════════════════════════════════════════════════════════════自考365(-)领先的专注于自学考试的网络媒体与服务平台- 本套试题共分6页,当前页是第1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量“热钱”(剩余资本)急待寻找投资场所,中国成为外国资本投资的“乐园”。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9~12题。
9.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先后在华创办了数十家面粉厂,主要集中在上海、汉口和()A.哈尔滨B.天津C.北京D.广州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华投资最多的国家由英国转变为()A.法国B.日本C.德国D.美国11.一战后外国在华经济势力出现大改组,由原来的英、俄、德三强,变为()A.英、日、美B.英、俄、日C.俄、德、日D.德、美、日12.列强以威逼利诱和“合办”方式侵吞华资煤矿,侵吞华资煤矿最典型的是()A.抚顺煤矿B.开滦煤矿C.焦作煤矿D.德华矿务公司20世纪10—20年代,中国私人资本经济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一.单选题(共8题,36.0分)1.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是(B)A、苏格拉底B、色诺芬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托马斯.阿奎那在关于高利贷问题上的观点是(B)。
A放贷取息完全不能容忍B放贷取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C放贷取息完全可以容忍D完全无所谓3.16-19世纪初经济学的主题是(B)A、解释和和消除收入分配不均B、富国裕民C、论证市场机制的有效D、解释和消除失业4.20世纪30-60年代经济学的主题是(D)A、解释和和消除收入分配不均B、富国裕民C、论证市场机制的有效D、解释和消除失业5.被认为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并包含有很多经济思想的著作是(C)。
A、奥古斯丁的《〈创世纪〉注释》B、孟克列钦《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C、阿奎那的《神学大全》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6.14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教士之一尼科尔.奥雷斯姆写了(D)被认为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货币的著作。
A、《神学大全》B、《〈创世纪〉注释》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论货币的最初发明》7.柏拉图是古代希腊哲学家、政治家,他的关于(D)的设计被马克思成为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
A、国家产生B、社会分工C、交换和市场D、理想国8.罗马帝国瓦解时期,基督教“教父”(B)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
A、阿奎那B、奥古斯丁C、西塞罗D、奥雷斯姆二.多选题(共7题,31.5分)1.古希腊的经济学家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设计,认为“理想国”是由(ABCDE)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
A、哲学家B、战士C、农民D、手工业者E、商人F、奴隶2.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具有(ABC)等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积累手段D、世界货币E、支付手段3.经济思想具有(AC)性和()性。
A、历史性B、真理性C、阶级性D、随意性4.亚里士多德认为家庭管理都包括哪些思想(BC)A、经邦济民B、家庭关系C、奴隶主阶级的致富之术D、赞同高利贷5.阿奎那将支配宇宙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法律划分为(ABCD )A、永恒法B、自然法C、人法D、神法6.中世纪时期的阿奎那关于公平价格的理论包括(ABC)A、效用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C、供求价值论D、生产费用论7.古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ABC)等农学家的著作中。
A、加图B、瓦罗C、科路美拉D、阿奎那三.判断题(共7题,32.5分)1.中世纪时期的阿奎那关于货币的见解是,一方面认为货币是为了交换而发明创造出来的,只具有纯粹想象的价值;又要求足值的货币,认为货币是商品,有稳定的内在价值。
√2.阿奎那一方面肯定放债取利是罪恶的,反对高利贷,但是又认为放债取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的。
√3.19-20世纪初经济学的主题是解释和消除收入分配不均、论证市场机制的有效。
√4.古希腊的色诺芬关于商品货币经济的见解是:一方面贬低商品货币基金的意义,一方面又承认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的必要性,强调开采白银的好处。
√5.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支持以追求货币财富为目的的大商业,支持高利贷行为。
×6.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并表现形式为经院哲学。
√7.古希腊、罗马的经济思想既有维护奴隶主自然经济的内容,又有对商品货币经济的探索。
√第二章一.单选题(共15题,60.0分)1.重商主义者把(A)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A、货币B、消费品C、农产品D、有用的物品2.重商主义认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和一切经济活动统统归结为(B)。
A、发展农业B、攫取金银C、增加人口D、扩张领土3.法国的重商主义者(B)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货币数量论,阐明了法国物价上涨的原因,被认为是日后休谟提出的货币数量论的先驱。
A、卡罗律斯·莫利诺斯B、让·博丹C、雨果·格劳秀斯D、托马斯·孟4.(C)是具有浓厚重商主义色彩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被称为“英国政治经济学之父”。
A、托马斯.孟B、亚当.斯密C、威廉·配第D、大卫.李嘉图5.威廉·配第评价“(D)是财富之父,()是财富之母。
”A、供给,需求B、资本,土地C、资本,劳动力D、劳动,土地6.(A)是英国第一个提出自由贸易思想的经济学家。
A、达德利·诺斯B、约翰·洛克C、查尔斯·达维南特D、安徒万·德·蒙克来田7.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B)于1615年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学》,探讨法国的工商业问题,这是经济学说史上在文献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
A、莫利诺斯B、安徒万·德·蒙克来田C、柯尔贝尔D、布阿吉尔贝尔8.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C)分析和阐述了法国贫困的状况和原因,并找出了增加财富的措施和策略。
A、蒙克来田B、柯尔贝尔C、布阿吉尔贝尔D、亚当.斯密9.金融家(B)是管理通货思想的首创者、纸币之父。
A、大卫·休谟B、约翰·劳C、坎蒂隆D、威廉·配第10.16世纪最优秀的法学家莫利诺斯发表了(D)论证了放债取息的合理合法之处。
A、《神学大全》B、《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C、《论货币的最初发明》D、《论契约与高利贷》11.早期重商主义强调“多卖少买”中的(B),以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也被称为()。
A、多卖,货币差额论B、少买,货币差额论C、多卖,贸易差额论D、少买,贸易差额论12.晚期重商主义强调“多卖少买”中的(C),以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也被称为()。
A、多卖,货币差额论B、少买,货币差额论C、多卖,贸易差额论D、少买,贸易差额论13.西欧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B)为早期重商主义,()为晚期重商主义。
A、9-14世纪,15-16世纪B、15世纪—16世纪中叶,16世纪下半期—17世纪中叶C、16世纪下半期—17世纪中叶,17世纪下半叶-18世纪60年代D、17世纪下半叶-18世纪中叶,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14.英国托马斯·孟的著作(C)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作。
A、《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B、《略论可以使无矿之国金银充裕的成因》C、《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D、《论东印度贸易》15.(D)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时期的经济学家,他的经济理论带有浓厚的重农主义色彩,是法国重农主义的先驱。
A、约翰·劳B、布阿吉尔贝尔C、大卫·休谟D、理查德·坎蒂隆二.多选题(共2题,8.0分)1.晚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BD)。
A、货币差额论B、贸易差额论C、重金主义D、重工主义2.早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AC)。
A、货币差额论B、贸易差额论C、重金主义D、重工主义三.判断题(共8题,32.0分)1重商主义是在西欧封建社会瓦解和所谓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产生的。
√2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应该干预经济活动。
√3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应该保持经济自由,不能干预经济活动。
×4早期重商主义者以守财奴的眼光看待货币,主张销售量大于购买量,严禁货币出口。
√5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在保证货币进口多于货币出口的前提下,允许货币出口以发展对外贸易。
×6重商主义是早期古典经济思想的前导和准备阶段,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代表了商业资本利益。
√7重商主义提升了商人的地位,明确了国家干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8重商主义明确了自由主义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第三章一.单选题(共13题,45.5分)1(B)是法国重农学派的领袖和重农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创建者。
A、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B、弗朗索瓦·魁奈C、布尔吉尔贝尔D、柯尔培尔2(B)是魁奈研究经济问题、建立理论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
A、自然秩序理论B、交换的等价性理论C、纯产品理论D、经济表3魁奈用(D)分析了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决定机制,即收入与支出的循环流,可以算作是对于宏观经济最早的均衡分析。
A、自然秩序理论B、交换的等价性C、纯产品理论D、经济表4魁奈把投在农业上的生产资本划分为(C)。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C、年预付、原预付D、生产资料、劳动力5魁奈依据对“纯产品”的生产、占有的不同关系,将社会划分为(D)三个基本阶级。
A、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B、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C、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D、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6亚当·斯密的科学巨著《国富论》,实现了西方经济学演进中的第一次革命(C)。
A、国家干预主义革命B、边际主义革命C、自由主义革命D、现代货币主义革命7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全书分为(C)篇。
A、三B、四C、五D、六8亚当·斯密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的把资本分为(A)。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原预付和年预付D、生产资料和劳动力9标志着近代经济思想史上的第一次自由主义革命的是(B)。
A、色诺芬《经济论》B、亚当.斯密《国富论》C、马歇尔《经济学原理》D、凯恩斯《通论》10亚当·斯密认为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B)。
A、社会福利最大化B、富国裕民C、社会效用最大化D、稀缺资源的配置11亚当·斯密认为,(C)阶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阶级。
A、工人B、土地所有者C、资本家D、封建贵族12(B)是经济科学中系统运用“经济人”假设的第一人,他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经济现象都看成是“经济人”活动的结果。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魁奈13(B)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魁奈二.多选题(共4题,14.0分)1亚当.斯密认为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时,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BCD)A、商品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量B、工资C、利润D、地租E、商品交换时购买到的劳动量F、供求均衡2亚当·斯密本人发表的著作包括(AC)A、《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B、《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C、《道德情操论》D、《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3亚当·斯密提出了赋税的原则包括(ABDE)A、公平B、便利C、公开D、确定E、经济4亚当·斯密依据经济地位或收入状况来划分阶级,包括(ABC)A、地主阶级B、工人阶级C、资本家阶级D、无产阶级三.填空题(共2题,7.0分)1亚当·斯密于1776年3月出版了《国富论》,它的全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2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