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喇嘛召导游词范文3篇

合集下载

呼和浩特市喇嘛召导游词范文3篇

呼和浩特市喇嘛召导游词范文3篇

呼和浩特市喇嘛召导游词范文3篇Model text of tour guide words by Lama in Hohhot编订:JinTai College呼和浩特市喇嘛召导游词范文3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内蒙古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呼和浩特市喇嘛召导游词范文2、篇章2:呼和浩特市导游词范文3、篇章3:呼和浩特市喇嘛召导游词文档喇嘛召俗称喇嘛洞,呼和浩特西呼包公路(呼和浩特--包头)34公里处,土左旗毕克齐镇北部大青山山中,距毕克齐镇七公里。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喇嘛教发祥地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呼和浩特市喇嘛召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章1:呼和浩特市喇嘛召导游词范文喇嘛召俗称喇嘛洞,呼和浩特西呼包公路(呼和浩特--包头)34公里处,土左旗毕克齐镇北部大青山山中,距毕克齐镇七公里。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喇嘛教发样地之一。

它三面环山,前面为宽敞的洞沟,沟中清泉淙淙。

站在召庙俯瞰,东侧是铜山,西侧为狮子背,山上松柏茂盛,白桦挺拔,山峰怪石嶙峋。

在寺召的北面便是“银洞”,泉水裂石而出。

在严冬,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在盛夏,山风习习,沁人心扉;春天,山杏野花争芳斗艳;深秋,霜叶火红,层林尽染,真可谓佛地洞天。

就在这优雅迷人的仙境中,远在公元1576年前,博格达察罕喇嘛以此为中心,广泛传播喇嘛救,在蒙古族群众中影响颇为深广。

后来他的一世徒弟就在洞前于明代万历初年(即公元1576年前)修建了这座喇嘛召。

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又扩建。

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乾隆皇帝赐名“广化寺”,意为“教化一切”,并赏给牒一百道。

内蒙古旅游导游词

内蒙古旅游导游词

内蒙古旅游导游词
各位旅游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内蒙古,这片美丽的蓝天草原。

我将担任你们
的导游,为大家介绍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的文化。

首先,我们要来到内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市。

这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召寺,是蒙古族喇嘛们的圣地。

我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老的宗教氛围,并欣赏
到壮丽的寺庙建筑。

接下来,我们要前往著名的赤峰市。

赤峰市是内蒙古著名的火山城市,这里有独特的
地质景观和丰富的矿藏资源。

我们可以参观特别的火山地貌,感受火山的力量和美丽。

然后,我们将前往包头市,这里有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我们可以参观包头钢铁公司,领略现代化工业的魅力。

同时,包头市也是内蒙古的骆驼之都,大家还可以体验
骑骆驼的乐趣。

接下来的旅程将带领大家来到内蒙古最著名的旅游景区——呼伦贝尔草原。

这里有壮
丽的草原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草原民俗活动。

我们可以体验草原牧民的生活,参加那达慕大会等传统节庆活动。

最后,我们将前往锡林郭勒盟,这里是内蒙古最大的牧区,有大片的草原和独特的蒙
古族文化。

我们可以参观牧民家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的
蒙古族歌舞表演。

这只是内蒙古旅游的一部分,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等待我们去探索。

在旅程中,我将
向大家介绍内蒙古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在内蒙古留
下美好的回忆,享受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大地!谢谢大家!。

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

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

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篇一】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呼和浩特是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原分为新、旧两城。

旧城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相传是土默特蒙古部首领俺答汗及其夫人三娘子所建,初时谓之库库和屯,明廷命名为“归化”。

新城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命名为归绥县。

民国十七年(1920xx年)建绥远省,设归绥市。

1954年,撤销绥远省建制,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故有“青城”之称。

因其历史上召庙较多,又称“召城”。

三娘子是我国历史上蒙古民族的一位有远见的女政治家,又是呼和浩特古城的创建者,祁孝龙则是呼和浩特新城的创建者。

三娘子名叫钟金,是明代漠南蒙古土默特部首领、杰出的政治家阿勒坦汗的妻子。

生于1550年,卒于1620xx年。

三娘子首先就是一位民族英雄。

她不仅容貌非凡,性格豪放不羁,擅长歌舞骑射,而且具有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指挥才能。

她所处的年代,正是明朝与蒙古族战争频繁的时代。

三娘子执掌军政实权达四十年,始终坚持和平互利的政治原则,既粉碎了明廷的经济封锁,又使蒙古各部统一起来,因此,她在蒙古草原上享有极高的威望,受到蒙汉人民的敬重。

三娘子收纳并重用汉人,引进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促进了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娘子又是一个维护民族团结的巾帼英雄。

她维护民族利益,处处顾全大局,妥善地处理了许多边事纠纷。

1585年的青海之乱,十万蒙军既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冲突,又与明军发生冲突,三娘子临危不惧解除了战争危机,恢复了和平安定的局面。

1581年,三娘子亲自主持监修了呼和浩特城。

它使土默特部由“逐水草而迁徙”进而定居下来。

这是三娘子对蒙古社会的又一贡献。

人们对三娘子的怀念是长久而深沉的。

美岱召的“太后庙”(即三娘子庙),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设供祭祀,这种纪念活动,一直延续到1933年。

呼和浩特导游词文档4篇

呼和浩特导游词文档4篇

呼和浩特导游词文档4篇Hohhot guide words Document编订:JinTai College呼和浩特导游词文档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呼和浩特导游词文档2、篇章2:呼和浩特旅游文档3、篇章3:呼和浩特风味美食游导游词文档4、篇章4:呼和浩特旅游导游词文档篇章1:呼和浩特导游词文档喇嘛召俗称喇嘛洞,呼和浩特西呼包公路(呼和浩特--包头)34公里处,土左旗毕克齐镇北部大青山山中,距毕克齐镇七公里。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喇嘛教发样地之一。

它三面环山,前面为宽敞的洞沟,沟中清泉淙淙。

站在召庙俯瞰,东侧是铜山,西侧为狮子背,山上松柏茂盛,白桦挺拔,山峰怪石嶙峋。

在寺召的北面便是“银洞”,泉水裂石而出。

在严冬,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在盛夏,山风习习,沁人心扉;春天,山杏野花争芳斗艳;深秋,霜叶火红,层林尽染,真可谓佛地洞天。

就在这优雅迷人的仙境中,远在公元1576年前,博格达察罕喇嘛以此为中心,广泛传播喇嘛救,在蒙古族群众中影响颇为深广。

后来他的一世徒弟就在洞前于明代万历初年(即公元1576年前)修建了这座喇嘛召。

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又扩建。

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乾隆皇帝赐名“广化寺”,意为“教化一切”,并赏给牒一百道。

公元1819年时广化寺有达喇嘛、德木齐、格速贵等僧众282名,仅次于呼和冶特市席力图召。

广化寺的建筑由前后寺组成。

因为后寺建筑在山腰,凿石为洞,因而又取名为喇嘛洞召(召是蒙古语“寺”之意),人们也把它叫做“银洞”。

这里有建搂三层,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下石级共124级,其坡陡与黄山“天都峰”、“莲花峰”不相上下。

呼和浩特导游词3篇

呼和浩特导游词3篇

呼和浩特导游词3篇喇嘛召俗称喇嘛洞,呼和浩特西呼包公路(呼和浩特--包头)34公里处,土左旗毕克齐镇北部大青山山中,距毕克齐镇七公里。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喇嘛教发样地之一。

它三面环山,前面为宽敞的洞沟,沟中清泉淙淙。

站在召庙俯瞰,东侧是铜山,西侧为狮子背,山上松柏茂盛,白桦挺拔,山峰怪石嶙峋。

在寺召的北面便是“银洞”,泉水裂石而出。

在严冬,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在盛夏,山风习习,沁人心扉;春天,山杏野花争芳斗艳;深秋,霜叶火红,层林尽染,真可谓佛地洞天。

就在这优雅迷人的仙境中,远在公元1576年前,博格达察罕喇嘛以此为中心,广泛传播喇嘛救,在蒙古族群众中影响颇为深广。

后来他的一世徒弟就在洞前于明代万历初年(即公元1576年前)修建了这座喇嘛召。

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又扩建。

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乾隆皇帝赐名“广化寺”,意为“教化一切”,并赏给牒一百道。

公元1819年时广化寺有达喇嘛、德木齐、格速贵等僧众282名,仅次于呼和冶特市席力图召。

广化寺的建筑由前后寺组成。

因为后寺建筑在山腰,凿石为洞,因而又取名为喇嘛洞召(召是蒙古语“寺”之意),人们也把它叫做“银洞”。

这里有建搂三层,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下石级共124级,其坡陡与黄山“天都峰”、“莲花峰”不相上下。

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历代活佛骨灰的白塔数座。

前寺凡四重。

天王殿三间,供奉四大天王,大经堂49间,楼二层,每七楹,大殿25间,供弥勒佛等诸佛象。

殿前悬挂蒙、汉、满、藏四种文镌刻的金“广化寺”匾额。

二殿是欢喜佛殿,东西八角楼供奉十八罗汉过海和观音菩萨。

另有十殿阎罗君殿7间。

各殿佛僧为黄铜铸成,工艺高超,栩栩如生,为其它召寺所少见。

喇嘛洞在解放前因年久失修,殿堂有些已破旧,树木也多被砍伐。

原后殿有海棠二株,高10米许,果实繁盛,当系数百年前所植。

近年来为了保存古物,进行了修缮,现仍不失为大青山胜景之首,成为呼和浩特市附近的风景区之一。

呼和浩特导游词

呼和浩特导游词

呼和浩特导游词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游玩,小编收集了呼和浩特导游词,欢迎阅读。

呼和浩特导游词【一】欢迎大家来到!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

独特美妙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古迹名胜,绚丽多姿的蒙古歌舞,精彩纷呈的蒙古式摔跤,这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城内有大小庙宇50多座,东南部有华贵雍容的五塔寺、金碧辉煌的席力图召、气势轩昂的“银佛寺”大召、规模宏伟的北门外清真大寺、珍品云集的新华街东口博物馆、博大精深的“广化寺”喇嘛洞召……此外,在市郊还有昭君墓、乌素图召、万部华严经塔(白塔)等雄伟庄严的庙宇。

呼和浩特的自然景致尤为迷人,“寒冷高原”辉腾锡勒草原、“夏日营盘”格根塔拉草原、“召河”希拉穆仁草原,绿草如茵,湖泊点缀,“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是久居闹市的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呼和浩特导游词【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里的“阴山下”指的就是呼和浩特。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呼和浩特,还有就是“塞外边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

今天,我就是在对南北朝这首名诗的想象和解析中,到达了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从来之前做的功课中,我了解到呼和浩特是蒙古语,在汉语里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公元16世纪,当地的王府与民宅常用青砖造房子,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故有“青城”之称。

于是,当飞机达到呼和浩特上空的时候,我使劲从飞机的舷窗往下看,希望能够看到传说中的青色。

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精选3篇)

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精选3篇)

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精选3篇)内蒙古呼和浩特篇1欢迎大家来到!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

独特美妙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古迹名胜,绚丽多姿的蒙古歌舞,精彩纷呈的蒙古式摔跤,这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城内有大小庙宇50多座,东南部有华贵雍容的五塔寺、金碧辉煌的席力图召、气势轩昂的“银佛寺”大召、规模宏伟的北门外清真大寺、珍品云集的新华街东口博物馆、博大精深的“广化寺”喇嘛洞召……此外,在市郊还有昭君墓、乌素图召、万部华严经塔(白塔)等雄伟庄严的庙宇。

呼和浩特的自然景致尤为迷人,“寒冷高原”辉腾锡勒草原、“夏日营盘”格根塔拉草原、“召河”希拉穆仁草原,绿草如茵,湖泊点缀,“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是久居闹市的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内蒙古呼和浩特导游词篇2内蒙古曾是恐龙等爬行类动物生息的乐园,并成为当今世界驰名的恐龙化石产区。

我们要爱护身边的每一块绿地,保护身边的珍惜动植物。

二月三日早晨,我们乘火车来到了呼市。

刚出站,我们便直奔内蒙博物院,想一睹那里精彩而又完整的历史文物。

站在展厅内,那宏大的景象吸引了我的眼球。

内蒙古博物馆的展厅大楼造型别致,极具民族特色。

楼顶塑有凌空奔驰的骏马及蓝天白云,象征着内蒙古的吉祥与腾飞。

我们先来到远古世界馆,就看到有许多小讲解员。

他们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恐龙展馆是最让我着迷的。

恐龙展厅分为一层及地下一层共两层。

在一层与地下一层的中间陈列着一具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巨大的恐龙化石骨架,它身长26米,高达12米,体重逾60吨,是亚洲最大的恐龙,称为“查干诺尔龙”。

呼和浩特导游词

呼和浩特导游词

呼和浩特导游词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游玩,本店铺收集了呼和浩特导游词,欢迎阅读。

呼和浩特导游词【一】欢迎大家来到!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

独特美妙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古迹名胜,绚丽多姿的蒙古歌舞,精彩纷呈的蒙古式摔跤,这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城内有大小庙宇50多座,东南部有华贵雍容的五塔寺、金碧辉煌的席力图召、气势轩昂的“银佛寺”大召、规模宏伟的北门外清真大寺、珍品云集的新华街东口博物馆、博大精深的“广化寺”喇嘛洞召……此外,在市郊还有昭君墓、乌素图召、万部华严经塔(白塔)等雄伟庄严的庙宇。

呼和浩特的自然景致尤为迷人,“寒冷高原”辉腾锡勒草原、“夏日营盘”格根塔拉草原、“召河”希拉穆仁草原,绿草如茵,湖泊点缀,“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是久居闹市的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呼和浩特导游词【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里的“阴山下”指的就是呼和浩特。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呼和浩特,还有就是“塞外边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

今天,我就是在对南北朝这首名诗的想象和解析中,到达了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从来之前做的功课中,我了解到呼和浩特是蒙古语,在汉语里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公元16世纪,当地的王府与民宅常用青砖造房子,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故有“青城”之称。

于是,当飞机达到呼和浩特上空的时候,我使劲从飞机的舷窗往下看,希望能够看到传说中的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和浩特市喇嘛召导游词范文 3 篇
喇嘛召俗称喇嘛洞,呼和浩特西呼包公路(呼和浩特包头)34 公里处,土左旗毕克齐镇北部大青山山中,距毕克齐镇七公里。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喇嘛教发祥地之一。

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呼和浩特市喇嘛召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喇嘛召俗称喇嘛洞,呼和浩特西呼包公路(呼和浩特包头)34 公里处,土左旗毕克齐镇北部大青山山中,距毕克齐镇七公里。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喇嘛教发样地之一。

它三面环山,前面为宽敞的洞沟,沟中清泉淙淙。

站在召庙俯瞰,东侧是铜山,西侧为狮子背,山上松柏茂盛,白桦挺拔,山峰怪石嶙峋。

在寺召的北面便是“银洞”,泉水裂石而出。

在严冬,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在盛夏,山风习习,沁人心扉;春天,山杏野花争芳斗艳;深秋,霜叶火红,层林尽染,真可谓佛地洞天。

就在这优雅迷人的仙境中,远在公元1576 年前,博格达察罕喇嘛以此为中心,广泛传播喇嘛救,在蒙古族群众中影响颇为深广。

后来他的一世徒弟就在洞前于明代万历初年(即公元1576 年前)修建了这座喇嘛召。

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 年)又扩建。

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 年),乾隆皇帝赐名“广化寺”,意为“教化一切”,并赏给牒一百道。

公元1819 年时广化寺有达喇嘛、德木齐、格速贵等僧众282 名,仅次于呼和冶特市席力图召。

广化寺的建筑由前后寺组成。

因为后寺建筑在山腰,凿石为洞,因而又取名为喇嘛洞召(召是蒙古语“寺”之意),人们也把它叫做“银洞”。

这里有建搂三层,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下石级共124 级,其坡
陡与黄山“天都峰”、“莲花峰”不相上下。

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历代活佛骨灰的白塔数座。

前寺凡四重。

天王殿三间,供奉四大天王,大经堂49 间,楼二层,
每七楹,大殿25间,供弥勒佛等诸佛象。

殿前悬挂蒙、汉、满、藏四种
文字镌刻的金字“广化寺”匾额。

二殿是欢喜佛殿,东西八角楼供奉十八罗汉过海和观音菩萨。

另有十殿阎罗君殿7 间。

各殿佛僧为黄铜铸成,工艺高超,栩栩如生,为其它召寺所少见。

喇嘛洞在解放前因年久失修,殿堂有些已破旧,树木也多被砍伐。

原后殿有海棠二株,高10 米许,果实繁盛,当系数百年前所植。

近年来为了保存古物,进行了修缮,现仍不失为大青山胜景之首,成为呼和浩特市附近的风景区之一。

故而游人慕名前往,络绎不断。

从大草原到响沙湾,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总算到了目的地。

我们经过“辛苦”的奔波,终于登上了沙漠的顶点,一切事物尽收眼底。

我把脚丫子埋在暖烘烘的细沙里。

躺在沙子上,我仿佛睡在白云上一样舒服。

我拿着那圆滚滚的彩球,跟老师同学在沙漠上走着,跳着,跑着,我梦想中的仙境出现了•…不知是哪个同学想出来的鬼主意。

“来,让我们手拉着手一起滑下去吧”。

于是,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溜烟地滑了下去。

你听,是那沙子发出的声音,其声如洪钟,又似飞机的轰鸣声,
仿佛整个沙丘都在颤动,使我感到神奇无比。

当我们一起去问导游姐姐时,导游姐姐说了一个故事:“很久以前,这里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喇嘛庙,正当千余喇嘛聚众诵经,击鼓吹号时,突然狂风大作,倾刻间,将寺庙掩埋在沙漠之中,这声音便是喇嘛们冤魂未散,至今仍在诵经、击鼓、吹号的声
音”。

我知道这是传说。

科学才是真理,这奥秘就让我们来探索吧!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位于华北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

北依阴山山脉,南濒九曲黄河,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外名城。

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经过全市各族人民50 多年的艰苦奋斗,已建设成为一座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市容整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新型城市,成为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呼和浩特是国务院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里留下了两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早在50 万年前就出现了被称作为"大窑文化"的人类文明的曙光。

战国时期,赵国在土默川始建"云中郡",写下了呼和浩特历史的第一页。

在漫长的历程中,几度兴衰,曾建立过"云中"、"盛乐"、"丰州"等城。

直到公元1572 年,明代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在这里筑城、建庙,大兴土木,建成一座初具城市规模的" 库库和屯",这就是发展到今天的呼和浩特的前身。

清代又在此基础上扩城屯兵开市,
使呼和浩特成为当时南北商品交流的集散地。

呼和浩特现有土地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城区面积达83 平方公里。

辖玉泉区、回民区、新城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武川县、和林县、清水河县和托克托县九个旗县区。

总人口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万,城区人口万。

呼和浩特市区平均海拔高度1050 米。

西部与草原钢城包头市毗邻,北、东部与乌兰察布盟接壤,南部与山西省为邻,西南部与鄂尔多斯市隔黄
河相望。

距首都北京520 余公里,距二连浩特内陆港开放口岸490公里,距准格尔大型能源基地不足100 公里。

呼和浩特地处中温内陆地带,属西北大陆性气候,四季昼夜温差较大,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平均气温在摄氏8 度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