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的力量

合集下载

文化馆宣传口号大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文化馆宣传口号大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文化馆宣传口号大全1.探索古今文化,感受历史底蕴2.传承文化经典,弘扬民族精神3.文化馆,汇聚传统与现代之美4.走进文化馆,感受文化的魅力5.文化馆,见证时代的发展6.探索文明的源头,领略传统之美7.文化馆,传递文化的力量8.发现自我,感悟人文情怀9.文化馆,留住岁月的痕迹10.文化馆,品味历史的厚重11.传统文化,新时代的灵感12.文化馆,展示不同时代的薪火相传13.文化馆,打开心灵的窗户14.汇聚文化精华,传承国粹精髓15.文化馆,游历历史的画卷16.传统文化,永不消逝的光芒17.文化馆,见证城市的演变18.感知文化的永恒魅力,品味生活的无限可能19.文化馆,见证文明的传承20.赏心悦目,体验文化的深刻21.探索文化的无尽可能22.文化馆,传承千年的智慧23.文化的源头,尽在文化馆24.用心感受文化的魅力25.在文化馆,发现自我与世界26.文化瑰宝,守护传统27.走进文化馆,走进历史的长廊28.传统与现代,文化馆交融29.文化的力量,激发创造力30.开启文化之旅,感受精神的力量31.文化馆,引领时代的风向标32.文化之美,尽在文化馆33.文化的海洋,尽在眼前展现34.文化的魅力,源源不断35.文化的传承,让世代共赏36.文化馆,见证历史的记忆37.文化的力量,改变未来38.用心品味文化的深度39.文化馆,解读身边的文明40.文化的瑰宝,传承人心41.走近文化馆,感受千年底蕴42.文化馆,传承古老文明43.发现文化馆,发现自己44.把握每一次文化馆之旅45.文化馆,让文化之美永存46.文化馆,记录历史瞬间47.文化馆,启迪心灵之光48.文化馆,传递智慧火种49.文化馆,见证时代变迁50.文化馆,书写美好未来51.文化馆,探寻文明之根52.文化馆,沉淀智慧之泉53.文化馆,体验文化盛宴54.文化馆,感受艺术之美55.文化馆,留住每一个瞬间56.文化馆,探索无限可能57.文化馆,引领文明前行58.文化馆,传递文化火种59.文化馆,汇聚智慧之源60.文化馆,赋予生命更多色彩61.品味文化,体验无限乐趣62.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你来参与63.文化馆,让心灵得到滋养64.用文化打造美好生活65.文化馆,传播正能量66.感受文化的力量,提升自我修养67.开启文化之旅,探索无限可能68.文化馆,让生活更有意义69.融入文化,感受幸福生活70.文化馆,连接心灵的桥梁71.重拾对文化的热爱,体验精彩人生72.探索文化,发现自我73.文化馆,创造美好未来74.用心体验文化,感受生活的美好75.引领潮流,开启文化新时代76.文化馆,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77.文化是精神的食粮,文化馆是灵魂的驿站78.感受文化的温暖,享受生活的美好79.文化馆,让智慧之花绽放80.文化馆,让心灵得到升华81.探寻文明的厚重,品味历史的韵味82.文化传承,心灵共鸣83.文化馆,见证时光的奇妙84.沉淀历史,珍藏记忆85.文化馆,蕴含智慧的殿堂86.探索传统文化的魅力87.文化馆,书写时代的辉煌88.发掘文明的底蕴,感悟历史的震撼89.文化馆,启迪心灵的明灯90.品味文化的美妙,享受历史的厚重91.文化馆,历史的见证者92.畅游文化的海洋,感悟时代的变迁93.文化馆,传承文明的殿堂94.走进文化馆,感受时光倒流95.唤起内心深处的文化情怀96.文化馆,汇聚多元文化的殿堂97.领略文化的魅力,感受历史的气息98.文化馆,引领未来的文明探索99.品味文明的风采,感受历史的厚重100.文化馆,见证岁月的变迁101.探寻传统,感受文化的魅力102.文化馆,传承历史,聚集智慧103.文化馆,见证时代,留存记忆104.文化馆,展示多元文化,促进交流105.走进文化馆,感受文化的温度106.文化馆,传递智慧,传承精神107.文化馆,探索未知,感受惊喜108.文化馆,让历史活起来,让文化留下来109.文化馆,打开心扉,感受情感共鸣110.文化馆,展示多彩文化,传递正能量111.文化馆,记录时代,传承文明112.文化馆,汇聚智慧,启迪心灵113.文化馆,探寻历史,发现新视角114.文化馆,传递快乐,传播美好115.文化馆,感受文化底蕴,品味人生滋味116.文化馆,展示多元文明,促进共同发展117.文化馆,留住每一份美好回忆118.文化馆,传承传统,激发创新119.文化馆,挖掘历史,启迪未来120.文化馆,传递友谊,促进合作121.探索文化的奥秘,发现内心的激情122.传承古老智慧,展现现代风采123.融合东西文明,创造文化新时代124.文化宝库,等你来探索125.艺术之美,尽在文化馆126.引领文化潮流,点亮心灵火花127.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128.文明传承,文化共享129.汇聚众多文化精品,呈现多彩文化盛宴130.触摸灵魂深处的文化共鸣131.文化是心灵的慰藉,文化馆是灵魂的家园132.深入文化的底蕴,感受人类智慧的传承133.让文化之花绽放在心中的角落134.文化深处,心中有光135.文化的海洋,探索无极限136.文化馆,传递情感的桥梁137.文化之美,源远流长138.开启文化之旅,感受无限魅力139.文化之花,在这里永不凋零140.走进文化的殿堂,品味精神的盛宴141.汇聚智慧,展示文明142.传承经典,激发灵感143.探索历史,感受文化144.文化馆,见证辉煌145.倾听故事,感悟人生146.留住记忆,畅想未来147.走进文化,感受温暖148.文化之光,照亮心灵149.体验文明,感悟人文150.文化馆,启迪智慧151.跨越时空,聆听古音152.感知美好,融入文化153.领略传统,探寻未来154.文化之旅,心灵之旅155.展现魅力,传递力量156.文明传承,心灵升华157.启明之光,点亮前行158.传统与现代,文化流转159.文化盛宴,引领风尚160.感悟人生,品味文化。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实用13篇)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实用13篇)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实用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实用13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文化力量的表现例子

文化力量的表现例子

文化力量的表现例子
文化力量是指文化对于塑造社会、影响人们行为和价值观念的
力量。

在现代社会,文化力量的表现可以在各个方面找到。

以下是
一些例子:
1. 艺术作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是文化力量
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从而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文化遗产,古代建筑、传统手工艺品、民间传统节日等都是
文化力量的表现。

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和地区的历史、传统和
精神,对于维护和传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 语言和文字,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反映
了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文字更是文化力量的载体,通
过文字传播着文化的智慧和知识。

4. 传统习俗,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习俗,这些
习俗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念,是文化力量的重要
表现形式。

5. 教育和文化产业,教育是文化力量的重要传播途径,通过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文化。

文化产业则是文化力量的重要体现,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强文化软实力。

总之,文化力量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它通过各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文化力量,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文化的力量演讲稿

文化的力量演讲稿

文化的力量演讲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的根基。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首先,文化的力量在于传承和弘扬。

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我们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灿烂的文化成就,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我们才能让我们的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其次,文化的力量在于凝聚人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文化可以让人们心灵相通,共同传承和弘扬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只有通过文化的凝聚力,我们才能团结一致,共同为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再次,文化的力量在于推动社会进步。

文化是社会的智慧,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

只有通过文化的力量,我们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最后,文化的力量在于传播和交流。

文化是世界的共同财富,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通过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我们可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各国的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

只有通过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我们才能够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总而言之,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凝聚人心,推动社会进步,传播和交流我们的文化。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文化的力量在当代焕发出新的光芒,为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文化力量的表现例子

文化力量的表现例子

文化力量的表现例子
文化力量是指文化对社会和个体产生的影响力和塑造力。

文化
力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得到表现,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例子。

1. 文化传统的传承,文化力量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得到了体现。

例如,在中国,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是文化力量的
表现,这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和传统习俗,传承和弘扬
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2. 艺术作品的创作,文化力量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得到了表现。

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是文化力量的表现方式。

艺术家通
过作品传达了对生活、对社会、对人性的理解和表达,从而影响和
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3. 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力量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了表现。

电影、电视剧、音乐、游戏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和传播,不仅带动了
经济发展,也传播了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对社会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4. 文化交流的推动,文化力量在文化交流中得到了表现。

全球
化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互相理解和融合,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文化力量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它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艺术作品的创作、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推动等方式,对社会和个体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文化力量的表现丰富多彩,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的力量作文

文化的力量作文

文化的力量作文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文化领域的杰出成就,比如清明上河图、《红楼梦》、蒙娜丽莎等等,这些文化遗产通过历史的长河流传到今天,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拥有无穷的力量,它能够塑造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

下面,我将从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力量。

一、文化的价值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不仅仅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也是一种智慧的表达,它传递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着人们的感情和思想。

文化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

二、文化的作用首先,文化能够提升人们的素养。

人们通过文化的学习,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巧,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个人素质。

其次,文化能够塑造人们的行为方式。

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可以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让人们具备更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

最后,文化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

文化是社会的文化基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可以让人们有所归属,建立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加强文化的共性和社会凝聚力。

三、文化的创造文化的创造离不开人类的努力和付出。

人类创造文化的主要方式包括艺术、文学、音乐、舞蹈、电影等艺术形式,还包括传统工艺、节日活动等文化实践方式。

这些传统的文化创造方式在电子时代也有着新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传播,比如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

四、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播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将文化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

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包括书写、绘画、雕刻等。

而如今,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文化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数字出版物、社交媒体平台、电子杂志等。

五、文化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对文化遗产的保密、防火、防水、防虫等预防措施,同时还需要对文化遗产进行恢复和重建。

六、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给人带来了经济上的益处,也使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广泛的文化服务和实现更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体验。

文化的力量演讲稿

文化的力量演讲稿

文化的力量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和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

正如一句古言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又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方面面,成为一个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文化的力量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文化是国家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一个国家的文化形态独特、鲜明,能够唤起国民心中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正是因为共同的文化认同,人们才能心照不宣地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发展。

其次,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民族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演变中所形成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艺术表现等的综合体现。

正是因为文化的存在,才使得每个民族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质,拥有无法替代的传统智慧和美学精神,各民族之间也才有了交流、交融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文化的力量还体现在促进社会进步和创新发展上。

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社会制度变革,都需要有强大的文化支撑。

文化孕育着智慧和创造力,鼓舞着人们追求真理、探索未知。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更是连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桥梁,成为沟通和交流的纽带。

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蓬勃的社会,而文化正是支撑这种活力的重要动力。

文化的力量还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灵,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满足和寄托。

文学、艺术、音乐、电影等文化形式,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和共情。

当我们置身于一幅美妙的画作、一个动人的音乐或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中时,会感受到一种与现实世界不同的美妙感受,体验到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

文化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享受,更是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

正是这种满足和寄托,让人们在困境中寻求希望,在挫折中寻求勇气,在痛苦中寻求安慰。

感受文化的力量英语作文

感受文化的力量英语作文

感受文化的力量英语作文英文回答:Culture is a powerful force that shapes our lives in countless ways. It influences our beliefs, values, and behaviors, and it provides us with a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Culture can also be a source of conflict and division, but it is also essential for human progress and understanding.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ways to define culture. Some anthropologists define it as the sum total of learned behavior traits that are transmitted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Others see culture as a system of symbols and meanings that gives order to our experience. Whatever definition we use, it is clear that culture is a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 phenomenon.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culture is its ability to shape our beliefs and values. Our cultureteaches us what is right and wrong, what is good and bad, and what is important in life. These beliefs and valuesthen guide our behavior and decisions. For example, aculture that values individualism may encourage people tobe independent and self-reliant, while a culture thatvalues collectivism may encourage people to be cooperative and loyal.Culture also provides us with a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We identify with our culture through our language, our customs, our traditions, and our shared experiences. This sense of identity gives us a feeling of rootedness and stability in a complex and ever-changing world.However, culture can also be a source of conflict and division.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values, beliefs, and norms, and this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 and conflict. For example, a culture that values freedom of speech may be seen as disrespectful by a culture thatvalues politeness and harmony.Despite these challenges, culture is also essential for human progress and understanding. Culture allows us toshare ideas,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work together to solve common problems. It is through culture that we can build bridge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and create a more just and equitable world.中文回答:文化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以无数种方式塑造着我们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文化的力量
2004-12-10 07:45:35 作者: 来源:
——《齐鲁历史文化丛书》选读
齐、鲁文化十大不同
齐鲁文化由于其渊源、地理环境、发展道路不同,其文化各具显明特征。

一、文化渊源之比较:齐起炎帝,鲁起黄帝,族源不同。

黄帝为主居中原的华夏族之始族,而炎帝为夷族及若干周边蛮夷羌等少数民族之始祖。

齐居薄姑旧地,鲁居商奄旧地,方国文化不同。

周公东征消灭薄姑和商奄势力,齐、鲁始得就封建国。

薄姑为姜姓方国,属炎帝系统,族系与齐同源,以鸟为图腾;商奄为凤姓方国,以龟为图腾。

两国文化传统不同,其对齐、鲁文化的影响也不一样。

齐鲁对周文化的贯彻政策不同。

齐是“因其俗、简其礼”,以东夷文化为主;鲁是“变其俗、革其礼”,以周文化为主。

齐、鲁两地东夷文化的差异,对于形成齐、鲁文化的不同特色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治国理念之比较:齐尚霸道、鲁行王道。

齐国800余年,多半时间展现为东方霸主之国。

鲁为“宗邦”之国,强调以王道统一天下。

齐重士族参政,鲁为贵族专权。

齐尚变革,鲁重守成。

三、经济类型之比较:齐重工商,各业并举;鲁重农业,比较单一。

四、哲学思想之比较:齐尚道学,鲁尊儒学。

齐从姜太公立国之始,即实行“修道术,尊贤者”之策。

管仲相齐,也采取太公道术治国;鲁国为周之宗邦,以继周为己任,所谓“周礼尽在鲁”。

五、学术风气之比较:齐学重兼容,鲁学尚一统。

齐学通权达变,趋时求合,鲁学严守古义,笃信师说。

六、思想观念之比较:齐人重功利,鲁人重礼义。

齐人重才智,鲁人尚道德。

七、社会风俗之比较:齐俗尚奢侈,鲁俗重俭啬。

齐俗长女不嫁,同姓可婚,鲁俗严守周礼,同姓不婚。

齐人夸诈放任,鲁人淳朴拘谨。

八、宗教信仰之比较:齐重自然崇拜,鲁重祖先崇拜。

齐人将祖先神化,鲁人将祖先伦理化。

齐之神与海洋有关,鲁之神与农业有关。

齐人相信有神而多方士,鲁人怀疑鬼神而崇祖先。

九、故都文化之比较:齐都不断扩建,鲁都变更较少。

齐城尽显霸业,鲁城合乎周礼。

齐为工商之城,鲁为礼乐之都。

十、代表人物之比较:齐文化的代表人物是管仲,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齐文化的代表经典是《管子》,主要内容为政治思想及治国之策。

鲁文化的代表经典是《论语》,主要内容是伦理道德教化。

——《齐鲁文化概说》
两个历山书院
山东境内有两处历山书院,一在濮州,一在济南。

濮州(今鄄城)有山,名历山,传说舜曾耕于山下。

元人千奴在濮州创建历山书院。

千奴为蒙古人,其祖元初定居历山。

千奴笃于学问,通今博古,学者称
“历山公”。

该历山书院是一个以医学教学为主、多学科多专业共同发展的综合性书院。

在学习之余,书院还兼习军事,进行射箭一类的操练。

该书院还是中国书院史上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实行医科教学并开办门诊业务的书院。

济南的历山书院,又名白雪书院,明万历42年巡盐御史毕懋龙创建于趵突泉东,为当时济南最大的书院。

该书院的建立对山东影响很大,文风盛极一时。

后在天启年间禁毁书院事件中,历山书院沦为邮亭。

清初顺治11年,山东布政使张缙彦重修历山书院,为纪念文学家李攀龙,建白雪楼一座,由此改称白雪书院。

——《山东书院史话》
田氏三兄弟
在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战争爆发了。

陈胜、吴广点燃了反秦的火把,各地纷纷响应。

在众多的起义者行列中,有兄弟三人,即田儋、田荣和田横。

田儋是田荣和田横的堂兄,他在三人中首先发难反秦,他的最大特点是足智多谋、刚勇果断。

田儋家乡在狄县(今高青),攻城后,田儋自立为齐王。

后在助魏攻秦时,被秦将章邯用计败之。

可憾田儋为王不及一年,便葬身临济城下。

田荣收集了田横余部,向东逃到了东阿。

后亦称王,可惜他心胸狭窄,难以大局为重,当秦军势力很大,亟须诸侯国联合对付时,他想的却是齐国的一国恩怨情仇,导致他最后没有得到封王。

三人中,最令人敬佩、司马迁描绘最多的是田横。

在田横苦心经营之下,齐国由原来千疮百孔的海隅之地,成为一个有千里之地、20万精兵的诸侯国。

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康复田齐大业,于是,从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3年,在齐鲁大地上,描绘出了一幅幅的历史画卷。

——《田单与田横》
城子崖的传说与历史
在济南东部章丘市龙山镇(原属历城县)的东部,有条武原河,在武原河的东岸,有一片高起的台地,就是龙山文化研究的圣地——城子崖。

据说,正宗龙山小米就是这片土地上出产的。

城子崖,当地老百姓称为“鸭鹅城”。

“先有鸭鹅城,后有平陵城;先有太平寺,后有龙山镇。

”从中可以看出城子崖、平陵城、巨里城及龙山镇四处的历史演变关系。

根据上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的发掘资料看,城子崖在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都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城市。

平陵城位于城子崖东两公里。

汉代设平陵郡,汉代初年为吕后所封吕王———吕台的封邑。

1999年在平陵城东约6公里发现济南洛庄汉代墓葬,据考证为西汉早期吕后的亲戚吕台之墓。

2002年,在平陵城南约8公里的章丘危山发现的汉代墓葬及陪葬坑,有学者指出其为西汉济南国王刘辟光的墓葬。

从汉代直至唐代,平陵城一直作为国都或郡(州)治之所在。

巨里城位于原龙山镇的北部(龙山镇在上世纪90年代迁至平陵城的南部),为
当地的重镇。

在城的南部有一座大庙,就是当地百姓所说的太平寺。

巨里城到北宋时期,整个南迁,也改名为龙山镇了。

考古学兴起后,在城子崖、平陵城周围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其中有四项考古发现被评为不同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是西河后李文化村落遗址及城子崖、洛庄、危山。

——《山东龙山文化》
苏轼与济南
原籍四川眉山的宋代文学大家苏轼,两度来山东任职,同山东关联密切。

他在《次韵徐积》诗中说:“若说峨眉眼前是,故乡何处不堪回。

”他把山东诸城的障日岭称做“小峨眉”,将齐鲁视为第二故乡。

苏轼来山东共有两次行经济南。

第一次是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密州(今诸城)知州任满后,改知徐州行经济南,友人李常(字公择)相迎。

苏轼十分开心地在济南畅游名泉,并和亲友欢聚。

其后他在诗文中提到此次济南之游说:忆过济南春未动,三子出迎残雪里。

我时移守古河东,酒肉淋漓浑舍喜。

这两联诗句写出了当时亲人会聚的温馨氛围。

这次在济游览槛泉(即趵突泉),观赏梅花,东坡印象很深。

苏轼第二次来济是元丰八年(1085年)。

这年六月他接到诏命,被任为知登州(今山东蓬莱)军州事,后召还汴京,路过济南。

这次在济停留时间很短,会见过长清僧人,到过龙山镇与宋宝国有短暂接触。

宋宝国是宋祁之子,颇受王安石器重。

苏轼两度驻足济南,虽为时短暂,但对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城却印象颇深,因而在其诗文中时或提及。

如《答李公择》诗曰:
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

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

这首绝句,倾口而出地赞赏了济南风物美好,委婉含蓄地称颂了李常政绩让地方怀念,同时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齐州风物的向往爱慕。

翻检东坡诗文,虽留传下来有关济南的文字资料不多,但仍可以感受到苏轼对济南确有经久难忘的情缘。

——《苏轼与山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