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精神力量分析共26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优秀10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优秀10篇《复兴之路》观后感700字作文篇一4月14日,正值春意阑珊之季,我院电力电子研究所组织党员与群众一行40人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
复兴之路观后感优秀10篇这是一段屈辱、奋斗以及复兴的历史,是一段中华民族由弱到强、由主权沦丧到开始独立、由人民受奴役到翻身做主人、由饥寒交迫到小康富裕的巨大变迁。
在鸦片战争和南京大屠杀场景前,我们感受的是一种主权沦丧后丧家奴隶的压抑、屈辱和愤慨;在太平天国、武昌起义场景前,我们感受的是一种为了追求民主、独立与自由的奋起、斗争和壮烈;在毛泽东主席发出的震惊全球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场景前,我们情不自禁而泪流满面;在两弹一星、青藏铁路场景前,我们感受的是一种民族复兴的无比自豪。
近两个世纪的民族复兴之路,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华儿女的骄傲,也感受到了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职责。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科技才能兴国;不重视科技创新,国家不可能强大;不重视科技,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
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每个人都对国家繁荣和富强具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
“民族兴亡,匹夫有责”。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只要我们都能恪尽职守,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踏实进取、进取奉献,集合全民族所有人的力量,那么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在复兴之路上不断谱写更辉煌的篇章。
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篇二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精选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电影复兴之路观后感1500字四篇三《复兴之路》这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巨片。
看完后,我汹涌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中国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复兴之路》观后感(精选10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精选10篇)《复兴之路》观后感(精选10篇)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
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复兴之路》观后感(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复兴之路》观后感1观看了纪录片《复兴之路》,让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党的艰辛历史。
这部纪录片回望了160多年中国的历史,中国人民从饱受欺凌、贫穷落后,到奋起战争,艰辛争取自由,找到了一条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这一巨变,使我感受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这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
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扩张,而中国清王朝闭关自守,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正资产阶段革命的作用下不稳前进,中国却在唐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统治下趋向衰落,人民生活困苦,压迫严重。
一时间,中国的前途与出路令人担忧。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一个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变化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经多次经受过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
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从逆境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重重难关,走上了新的道路。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激动地看到,中国走过一段漫长而艰难的道路,难道有一个国家遭受过中国这样的耻辱吗?看到现在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我们应该学会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中国能够在国际上保持高速的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得地位是经过许多仁人志士的努力,我们要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还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祖国。
希望明天的祖国会更美好!《复兴之路》观后感2在《复兴之路》中,我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艰难的道路,人类历史上在上世纪之初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繁荣,中国人应该学会自豪和自信,但是不是自大。
片中解说词说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
2019《复兴之路》观后感800篇五篇

2019《复兴之路》观后感800篇五篇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为久坏失修到麻木的灵魂丰富情感,铭记历史是为了明白昨天是什么,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
我想,这正是我们反复温习历史最起码要得到与明白的道理。
现在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民族的复兴将在我们手中一步一步靠近,面对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勇敢的担负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文化来武装自己,立足教学岗位,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道路是漫长的,前途是光明的,总有一天中国会再次登上世界领先的地位!2019《复兴之路》观后感800精选篇看完《复兴之路》,我感到自己的血脉在扩张,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充满我的全身。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多少仁人志士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他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百余年来,复兴之路何其艰辛,而强国之心又何其坚决!浓重浑浊的清政府迷雾中划过一道闪电,辛亥革命的光芒四泄,逼退了奉天承运的魑魅魍魉,带来一丝希望。
《千年局变》中,资产阶级革命派以革命的实际行动狠狠打击了顽固的封建势力。
从此,”敢有帝制为之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但好景不长,《峥嵘岁月》里,群雄并起,军阀割据,混战连连,国之不国,人民陷入极端痛苦。
--原来资产阶级不能拯救中国。
然而,苏维埃十月革命的号角不失时机地吹响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也觉醒了。
于是,接受着共产主义光芒照耀的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全民族结合中国实际走向独立自强。
《中国新生》期间,党领导人民完成了一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从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
然而,前途是光明的,但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路途却何其艰辛!党是稚嫩的,它也曾迷茫,也曾彷徨,但它没有放弃!于是,它日渐成熟。
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读后感

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读后感
《走复兴路圆中国梦》是一本让人热血沸腾的书,它讲述了中
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不懈奋斗的故事。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的伟大梦想,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信心。
在书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让
我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
从贫穷落后到
经济强大,从闭关自守到开放合作,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让世
界为之震撼。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断拼搏
的精神,也让我更加自豪地说出“我是中国人”。
同时,书中也讲述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
奋斗的故事。
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人民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断探索前进,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于
伟大梦想的坚定追求,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和决心,要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通过阅读《走复兴路圆中国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的伟
大梦想,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信心。
我相信,在
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够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共同
走复兴路,圆中国梦!。
复兴之路第三集观后感

复兴之路第三集观后感 复兴之路第三集观后感一 昨天学校让我们看了一段关于《复兴之路》的视频,感觉不过瘾,有 头没尾的,最郁闷的还是要我们写观后感最烦的就是这种制度式作业,其 实看了之后还是有点感触的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截大概是刚考完《企业战略 管理》吧,很自然的就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了。
觉得治理一个国家就像经营一个企业一样,只不过这个企业很大很大 而已,要想让这个企业发展壮大,战略制定的正确与否是非常关键的,而 一个强大的领导队伍更是至关重要的,想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中华大 地满目疮痍,一片狼藉,在国际上我们更是孤立无依的,除了苏联愿意和 我们结为同盟国,但是在以毛主席为首的领导队伍的带领下,我们团结一 致、雄心勃勃,用来七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计划 18 年任务,这个成果不能 不让所有的中国人振奋。
然而接下来的十年浩劫却让我们裹足不前甚至倒退,在国际竞争日益 激烈的年代,停滞不前就是一种倒退!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领导的 失误,错误的方针路线让我们走了一大段弯路。
不得不感受到战略的重要性,不论是经商还是治国! 而好的战略还要加上一个好的领导!复兴之路第三集观后感二 1953 年 11 月 30 日鞍山钢铁公司的数百工人被紧张和兴奋包围着, 他 们期待着一个历史性的时刻,9时许,中国第一根钢轨诞生了,近百年来 中国机车只能行驶在外国重轨上的历史于这一刻终结。
就在这一年鞍钢诞生了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中国最大规模的自动化 高炉也在这里投产。
毛泽东亲自发来电报祝贺,称赞鞍钢的三大成就是 1953 年我国重工 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此时,新中国经过3年时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和初步发展,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被突出地提上了议事日程。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庞松在 1952 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即将完成的 时候,党中央毛泽东及时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在相当长 的一个时期内,基本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 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 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复兴之路》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让我深受启发。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生困境
与自我成长的故事,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走出了困境,实现了自我价
值的提升。
影片中的情节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希望和
力量。
主人公在影片中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这
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和毅力,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
同时,影片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勇敢地面对困难,努力拼搏,才能走出困境,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影片通过主人公的奋斗和努力,向我们传递了乐观向上的精神,让我们明白了努力不
会白费,只要坚持下去,成功终将属于自己。
看完这部影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
的无限可能性,也更加坚信只要有梦想,就一定会有实现的机会。
总的来说,《复兴之路》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它不仅让我感动,也让我思考人生
的意义和方向。
希望每个观众都能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追求自己的梦想,走上属于自己的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观后感心得5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心得5篇复兴之路观后感1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67年,贯穿着中国近代史以来每一个深刻的历史阶段、每一个感人的故事,勾画出了中华民族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
从这条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长河中,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历史结论:那就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可以这样说,《复兴之路》用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复兴之路》展览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重现,讲述了中国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进程。
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在《复兴之路》中,我还激动的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艰难的道路,人类历史上在上世纪之初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片中解说词说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
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片中解说词说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
12月1日,我们来到了军事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
在这次展览中,我们深刻了解了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历史事件。
从1840年的__战争,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革命伟人们经历了风风雨雨,克服了多少苦难,才使得我们这一代有了今天的优裕的生活环境,然而,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到此结束,我们应该发奋图强,用自己的才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1840年之前,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民族。
复兴之路4的观后感

复兴之路4的观后感今天学校党员服务站组织了一次“扬改革创新风帆,践行义务服务”活动,观看了《复兴之路——伟大转折》纪录片。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有了深深的感触,我们国家从一个落后而贫穷的,不为世人所知的末流国家,经历着不同寻常的伟大变革,而崛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世界一颗耀眼的明珠。
该纪录片讲述的是自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两个“凡是”被提出,中国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开始,至20世纪末,中国进行了将近20年的改革开放的一段历史时期。
1977年邓-小-平同志的复出,给新中国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希望,他相继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数千名科学家回到工作岗位,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技术基础;1978年《真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判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这为“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实现历史性转折奠定基础;1978年11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一个党,一个国家,哟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据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还不施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该段讲话的主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其贯穿了以后的改革,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其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建国以来的一次伟大改革,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1982年邓-小-平又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讲话,其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1982年至1992年,邓-小-平同志多次下南方,并发表的讲话,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展开了新的篇章,同时确立中国的经济体制,为今后的经济崛起奠定制度基矗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将如何继续?新世纪的晨光中世界将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复兴之路——伟大转折》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在发展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同时让我们了解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任务中,我们仍需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