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工作流程
中医科门诊工作流程

中医科门诊工作流程
1. 病人登记与排队
- 病人到达门诊后,前台工作人员会要求病人进行登记,并分
配一个排队号码。
- 病人按照排队号码顺序等待就诊。
2. 门诊医生初诊
- 排队等候的病人将被叫到诊室,医生进行初诊。
- 医生会询问病人的主诉、病史等相关问题,并进行必要的体
格检查。
- 医生根据初诊结果,判断病情并做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3. 详细询问与辨证施治
- 针对病情复杂的病人,医生会进一步进行详细询问,以了解
病情的细节。
- 医生会根据中医辩证理论,结合病人的症状、舌诊、脉诊等,进行辨证施治。
- 医生可能给予病人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
4. 复诊与病情跟踪
- 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病人,医生会安排复诊。
- 医生会跟踪病人的病情发展,根据病人的反馈和体格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5. 结束就诊与缴费
- 医生诊断结束后,会给予病人治疗总结和医嘱。
- 病人需要前往前台缴费,并领取相应的或医保报销单。
6. 诊所收尾工作
- 诊所工作人员负责整理和归档病人的就诊记录和相关文件。
- 清洁人员负责对诊室进行清洁和消毒。
以上即为中医科门诊的工作流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医科室规章制度及流程

中医科室规章制度及流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医科室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中医科室是医院的重要临床科室,承担中医诊疗工作,提供中医药治疗服务。
第三条中医科室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第四条中医科室必须持有效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中医诊疗规范,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操守。
第五条中医科室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规范诊疗流程,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水平。
第六条中医科室应加强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七条中医科室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医疗质量。
第八条中医科室应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第二章诊疗流程第一节就诊流程第九条患者到达中医科室,应先进行挂号登记,报告工作人员姓名、主要症状和就诊目的,领取候诊号牌。
第十条患者按号牌顺序就诊,医生应仔细询问病史,详细检查,制定诊疗方案。
第十一条医生对患者病情严重的,应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和科主任,共同商讨处理方案。
第十二条医生应向患者解释诊疗方案,告知治疗的费用、药品的名称和用法,征得患者同意后,开始治疗。
第二节治疗流程第十三条医生应按照诊疗方案,合理开具处方,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用量符合规范。
第十四条药师应根据处方及时调配药品,核对药品的种类和数量,认真记录。
第十五条医生应向患者解释药品的名称、用法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第十六条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七条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疑问,应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和科主任,共同处理。
第三节出诊流程第十八条医生每日下班前,应认真填写诊疗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过程。
第十九条医生应向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告知继续治疗的注意事项和复诊时间,征得患者同意后,完成出院手续。
中医科工作流程范文

中医科工作流程范文中医科是指中医学作为基本理论,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治疗疾病的一种医学科。
中医科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患者病情调查、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辨证论治、中药治疗以及辅助疗法。
首先,在患者来到中医科就诊之前,医生会进行病情调查。
这包括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家族病史以及相关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
通过这些调查,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且对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接下来,中医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其中,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舌象、眼底、皮肤等来获取信息;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言语、呼吸、咳嗽声音等来辅助诊断;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谈来获取病情信息;切诊是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触摸来判断病情。
通过这些方法,医生可以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随后,中医医生进行辨证论治。
辨证是指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结合中医理论,找出患者疾病的病位、病性、病因等主要特点,以及患者体质、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并进行分类和归类。
辩证是指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激发自身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恢复健康的目标。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方法,是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体现。
中药治疗是中医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中医医生会开出符合患者病情和体质的中药方剂。
中药有多种用药形式,包括煎剂、丸剂、散剂等。
中药治疗主要通过药物的药性、功效来改变患者体内的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治疗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持续使用,同时需要患者按医生的嘱咐进行合理的饮食和生活调整。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科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疗法。
比如针灸、拔罐、艾灸等。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病症的目的。
拔罐和艾灸也是通过特殊的方法和技术来刺激人体的反应,达到促进病情康复的效果。
最后,中医医生会进行定期复诊和随访。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医生会调整治疗方案,并在患者恢复健康之后给予保健和指导,防止疾病的再发和复发。
中医科工作流程

开目衣较扣多,,我也给涉您及听患一者下隐心私肺。;如遇患到者年有老厌患烦者情帮绪脱倾 一向下,外应套及;时遇向年患轻者女解患释者。解如开您胸现扣病时与要这回些避病周史围有 的一人定;的冬关天系检,查只患有者了身解体详时尽,才要能搓制暖定双一手个等全等面。 的 2解. 康 专释复科疾和检病预查情防:况计协:划助患。患者者一上检般查会床询。问肛疾门病部的检严查重时程患 度。者不都同有的不疾适病症有状不,同应的解发释展取过得程配及合预。后如。指应检该时将告 疾病诉的患起者因有、憋发胀展想、排预便后的情感况觉告,知是患正者常(的此。时触要及注血 意安语栓排言痔治婉、疗转嵌相,顿关尽痔事、量项检。不查给脓患肿者大造小成时心有理疼压痛力,。因早此发动 现1. 、作采早要集治轻病疗柔史、,结即切束病忌防后粗变,暴、应才瘥该能后让排防患除复者肛是了管对解、待下疾直一病肠步的的正计病 确态变划 作度。用。。检。如主查告任完诉医毕患师时者查擦有房拭哪服肛些务门治流及程疗周措围施。,各种措施的
体做格一检些查治,疗您前的的诊相断关很检明查确,,我是们xx的x 护的士问会题带,您接下去
来 向做我患。们者在会讲检马述查上本结安病果排的明您发确用病后药原,和因我治、们疗治会。疗合方理式安、排治好疗您目的的用 和药和治治疗疗期,间现有在可您能先出休现息的一状下况。,让患者做好心理准
备。(语言要求通俗易懂,且不缺乏专业性。)最 每日询问患者恢复情况,耐心向患者解释出现的问 后讲述治疗应注意的饮食、起居、活动的事项,让 题,亲切的与患者交谈。定期请科主任、院领导探 患者最大程度的保持心情轻松。 告 访患患者者。忌食辛辣刺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蹲久
中医技师工作流程

中医技师工作流程中医技师是指从事中医诊断及治疗工作的专职人员,负责进行中医模式下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中医技师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病人接待与病史采集:中医技师首先要进行病人的接待工作,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询问病史以及症状,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程度以及伴随症状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中医四诊:中医技师进行中医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通过观察面色、舌苔颜色、眼晴神态等进行望诊;通过闻气息、声音和体味进行闻诊;通过询问病人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进行问诊;通过按摩穴位、触摸局部进行切诊。
通过中医四诊,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病理发生的部位和整体的病情。
三、辨证论治:根据中医四诊结果,中医技师进行辨证论治,即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程、病症和病机,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技师可以应用针灸、中药、推拿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辨证论治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包括疾病的虚实、寒热、表里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四、处方开具与疗程安排:中医技师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开具相应的中药处方或草药处方,并给出具体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同时,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确定疗程的长短和治疗的频次,告知病人需持续治疗的时间。
五、治疗操作与观察:中医技师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可以进行针灸、推拿、灸法等治疗方法。
在治疗期间,中医技师需要对病人的情况进行观察,包括病情的变化、病人的反应等。
根据观察的结果,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复诊与调整治疗方案:治疗周期结束后,病人进行复诊,中医技师根据病人的病情、治疗效果等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病人的病情好转,可以减少治疗的次数;如果病人的病情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亦或病情加重,中医技师需要重新评估病人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七、宣教与康复指导:在病人治疗期间,中医技师需要向病人宣传中医理念、中医养生知识等内容,帮助病人了解中医的疗效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版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行为,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章操作对象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从事中医医疗技术操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
第三章操作原则第三条中医医疗技术操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准确、规范;(二)患者至上,以病人的安全和健康为首要考虑;(三)尊重患者意愿,尊重患者隐私;(四)维护医疗机构的声誉和信誉;(五)保护自身安全和职业声誉。
第四章操作要求第四条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要求如下:(一)操作前应认真审查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过敏史等相关信息;(二)操作前应准备充分,包括确保操作器械的干净、无损坏、无污染;(三)操作过程中应专心致志,不得有过失行为;(四)操作结束后应做好卫生清理工作,并及时记录操作情况。
第五章操作注意事项第五条中医医疗技术操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选择适宜的操作方法;(二)操作前应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三)操作中应注意操作动作的轻缓与稳定,切勿粗暴对待患者;(四)操作中应注意器械的清洁与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五)操作后应帮助患者整理衣物,提供必要的照顾和安抚。
第六章操作流程第六条中医医疗技术操作流程应包括:(一)准备环节,包括查阅患者病历、准备操作器械等;(二)操作环节,包括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步骤;(三)结束环节,包括卫生清理和记录操作情况等。
第七章管理措施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中医医疗技术操作的管理,包括:(一)建立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二)定期开展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三)及时处理中医医疗技术操作中的意外事故和纠纷,维护患者权益;(四)定期对操作流程和操作人员进行评估,持续改进操作质量。
第八章督察第八条卫生监管部门应定期对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进行督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对合格机构和操作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
中医专家科工作制度

中医专家科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医专家科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中医专家科工作制度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药特色,传承创新发展。
第三条中医专家科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专家的学术带头作用,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整体水平。
第四条中医专家科工作坚持科学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二、组织架构第五条中医专家科是医疗机构内设机构,负责中医药诊疗、教学、科研等工作。
第六条中医专家科设科主任一名,负责科室工作的全面领导;设副主任若干名,协助科主任开展工作。
第七条中医专家科设立专业组,根据工作需要,分为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每个专业组设组长一名,负责本组工作的组织开展。
三、工作职责第八条科主任职责:(一)负责中医专家科的全面工作,组织实施科室工作计划;(二)组织中医药诊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确保服务质量;(三)负责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中医药人才;(四)组织中医药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推广;(五)协调与其他科室的工作关系,促进医疗机构内部协作。
第九条副主任职责:(一)协助科主任开展工作,负责本科室部分的日常工作;(二)组织实施科室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三)负责本科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业务指导;(四)参与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室整体实力。
第十条专业组长职责:(一)负责本组工作的组织开展,确保服务质量;(二)组织本组人员开展中医药诊疗、教学、科研等工作;(三)负责本组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四)参与科室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本组整体实力。
四、工作流程第十一条中医专家科工作流程分为诊疗、教学、科研三个环节。
第十二条诊疗环节:(一)接诊:中医药专家对患者进行全面询问、望闻问切,制定诊疗方案;(二)治疗:根据诊疗方案,实施中医药治疗;(三)随访: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科工作制度工作流程

中医科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一、中医科工作制度1. 中医科宗旨中医科应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
2. 诊断与治疗中医科病员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
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
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
3. 病历书写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
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4. 助手配备对于年老、经验丰富的中医,应配备水平较高的青、壮年中医或西学中医师,作为助手,继承并整理其学术经验,积极开展中医的科研工作。
5. 教学与科研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
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6. 专科门诊积极弘扬中医的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男科、妇科、皮肤科等,设专科门诊方便群众就医。
7. 处方管理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转抄,只能供参考。
医师未见患者,一概不得开处方和抄方。
对于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
8. 随诊管理中医治疗的住院患者,是否需要随诊,由会诊医师确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定期随诊。
各科中医随诊的患者,出院前三天经治医师通知随诊医师停开中药,以免造成浪费。
二、中医科工作流程1. 挂号与就诊就诊病人必须先挂号,按照先后顺序就诊,老年病员可优先就诊。
医师要热情接待病人,耐心解答问题,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仔细检查,力求正确诊断,治疗设施得力,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2. 病历书写根据询问病史、检查结果,医师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及时书写中医门诊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并详细向病人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3. 诊断与治疗根据病历记载和病情表现,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包括中药处方、针灸、推拿等治疗措施。
如有需要,可请西医协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科工作流程
新入院患者第一次见面服务流程
新入院患者采集病史服务流程
主任医师查房服务流程
三级医师查房的服务流程
1.打扫干净办公室。
2.准备好查房时所需物品。
3.欢迎各位院领导及主任医师。
a.微笑迎接
b.起身让座
c.倒水
4.科室晨交班。
1.汇总今日查房时的情况。
2.对特殊情况给予指导及讨论。
3.对各位院领导及专家表示感谢。
4.送别各位领导及专家。
住院患者意见服务流程
1.注意让患者及家属先倾诉。
2.忌使矛盾激化或当场争吵。
3.尽可能使范围缩小,闭门或转移至僻静之处。
4.尽快通知相关人员。
1.自我介绍。
2.根据了解情况,表示相应歉意。
3.聆听患者要求。
4.若情况允许叫当事人当场化解。
5.若科室不能化解,告诉其会向上级汇报,尽快予以答复。
1.科室领导介绍院领导,避免院领导直接处理问题。
2.根据了解情况,表示相应歉意,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患者。
3.聆听患者要求。
4.若情况允许叫当事人当场化解。
5.若不能化解,告诉其将开院务会,尽快予以答复。
1.若矛盾顺利化解,当事人可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进行回访。
2.若解决问题是科室领导,回访应为处理问题的科室领导。
3.若解决问题是院级领导,回访应为处理问题的院级领导。
出院患者告知服务流程
出院患者随访服务流程
1.提高医院的服务层次。
2.医院信息收集。
3.稳定客户群。
1.对出院患者进行分类:A 、B 、C 三类,重点随访A 、B 类患者。
2.随访方法:电话随访为主,其它方法为辅。
3.随访频次:可于患者出院后1周、1月左右进行回访;可以集中时间一次随访所有出院患者。
4.随访人员:主要由主管医师负责,带组主治医师定期检查。
5.设计随访表格,记录回访情况及反映的问题或建议。
6.每月进行回访资料的分析和反馈。
1.医疗安全尺度的把握:电话回访的主要目的是给患者带去医院的问候,而非远程的医疗。
回答患者医疗上的问题需慎重,避免简单的判断和随意指导。
2.实施者的规范把握:因为致电者代表着医院,电话用语必须得体灵活,应对意外问题从容大方,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
电话回访是医院服务的延伸,访问者代表了医院,因此,用语及访问内容、程序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以体现医院服务的标准化。
一般而言,电话回访需遵循以下规则: 1、接通电话后,先确认患者身份,再自我介绍,说明致电的目的。
例:您好,请问您是XXX 吗?我是XXX 医院的医师XXX ,这次给您电话是对您的出院回访。
2、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询问患者出院后的疾病康复情况,给于适当的指导。
在回答患者的问题时如果你无法确认或你认为非正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就诊。
需要定期复诊的患者,给于提醒。
3、通话结束,询问患者此次住院有无意见及建议,并对患者的配合治疗表示感谢。
例:请问您在此次住院期间对我们还有什么意见及建议吗?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配合,再见。
4、等对方挂机后再搁下话筒。
5、把患者反映的问题或提出的建议或意见记录在回访表上,为每月对回访工作的分析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