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得分要点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患者身体各部位的检查,可以获取到很多关键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因此,对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也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就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一般状况。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首先需要对患者的一般状况进行评估。
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面色、营养状况、体位等。
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为后续的检查提供参考。
二、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是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情况的重要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通过对生命体征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基本生理状态,进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险。
三、头部和颈部。
头部和颈部是人体重要的部位,通过对头部和颈部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颅内外疾病的情况,包括头颅外伤、脑血管疾病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颈部淋巴结的触诊,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四、胸部。
胸部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重要部位,通过对胸部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胸部X光片等检查手段,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病情。
五、腹部。
腹部是消化系统的重要部位,通过对腹部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腹痛、腹部包块、肝脾肿大等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腹部B超、CT等检查手段,明确患者的腹部病变情况。
六、四肢。
四肢是人体日常活动的部位,通过对四肢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肢体活动受限、肢体麻木、肢体肿胀等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四肢的皮肤黏膜、指甲等特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水肿等情况。
七、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通过对神经系统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感觉、运动、反射等方面的异常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明确患者的神经系统病变情况。
综上所述,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是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患者的一般状况、生命体征、头部和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科学的诊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引言概述:体格检查是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触摸和听诊等手段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需要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
本文将介绍体格检查的一般评分标准,包括五个部分:一、外观与行为;二、神经系统;三、心血管系统;四、呼吸系统;五、消化系统。
一、外观与行为:1.1 体型与体重:观察患者的体型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明显的肥胖或消瘦情况;记录患者的体重,并与正常体重范围进行比较。
1.2 皮肤状况:检查患者的皮肤颜色、湿度、有无瘀斑、疱疹等异常情况;观察是否有皮疹、湿疹等皮肤病变。
1.3 意识状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嗜睡、昏迷等;观察患者的反应能力和行为是否正常。
二、神经系统:2.1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如肌力、感觉、反射、平衡等;观察是否存在肌无力、感觉异常、反射减退等症状。
2.2 神经系统病征:观察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病征,如面瘫、手足抽搐、震颤等;记录病征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
2.3 神经系统评分:根据神经系统检查结果,使用相应的评分工具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评分,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
三、心血管系统:3.1 血压测量:使用血压计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记录血压值,并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
3.2 心率观察:观察患者的心率是否正常,包括心率的频率和节律;记录心率值,并与正常心率范围进行比较。
3.3 心脏听诊:使用听诊器对患者的心脏进行听诊,评估心脏的听诊结果,包括心音的强度、频率和节律;观察是否存在心脏杂音或其他异常情况。
四、呼吸系统:4.1 呼吸频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包括每分钟呼吸次数;记录呼吸频率,并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
4.2 呼吸音听诊:使用听诊器对患者的呼吸音进行听诊,评估呼吸音的清晰度和正常与否;观察是否存在呼吸困难或异常呼吸音。
4.3 胸廓观察: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对称、呼吸运动是否正常;检查是否存在胸廓畸形或呼吸肌肉使用过度等情况。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最新标准

7、检查肱三头肌反射(2分);
8、检查桡骨骨膜反射(2分);
9、检查霍夫曼氏(Hoffman)征(2分)。
10、下肢视诊(2分):
观察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2分)。
11、下肢触诊(30分):
⑴触诊腹股沟有无肿块、疝等(2分);
⑵触诊腹股沟区淋巴结横组和纵组(2分);
⑶触诊股动脉搏动,必要时听诊(2分);
⑸检查腕关节运动(2分);
⑹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上突(2分);
⑺触诊滑车上淋巴结(2分);
⑻检查肘关节运动(2分);
⑼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2分)。
3、肩部视诊(2分):
视诊肩部外形(2分)。
4、肩部触诊(4分):
⑴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2分);
⑵检查肩关节运动(2分)。
5、检查上肢触觉(或痛觉),注意双侧对称(2分);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模块一)
姓名:班级:
学号:实得分:
部位
项目
评分
一
般
检
查
和
生
命
征
(20分)
1、准备和清点器械(1分);
2、自我介绍(1分);
3、观察性别、年龄(询问和观察)、发育、营养、意识、面容、表情、体型、体位、姿势、语调、语态、步态和皮肤粘膜等一般状态(各0.5分,共7分);
4、当检查者之面清洗双手(2分);
14、脊柱叩诊(2分):
⑴直接叩击法(1分);
⑵间接叩击法(1分)。
15、叩击左、右肋脊角(2分)。
叩击左、右肋脊角(2分)。
备注
体格检查操作过程中,检查顺序较混乱、无条理,思路不清者,在该部位项目检查总分值中酌情扣5-10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普通检查一、引言体格检查是一种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手段来评估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方法。
在医学领域,体格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可以匡助医生判断病人的疾病类型、程度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目的本文旨在制定一套适合于普通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匡助医生和医学生进行准确、全面的体格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评分标准1. 普通外观(10分)- 仪表端庄、整洁(5分)- 精神状态良好(5分)2. 体态与步态(10分)- 正常站立姿式(5分)- 步态平稳、规则(5分)3. 皮肤(20分)- 皮肤无异常颜色、无红肿、无瘀斑(5分)- 无皮肤病变、湿疹、疱疹等(5分)- 皮肤弹性良好、无水肿(5分)- 无明显瘙痒、干燥等症状(5分)4. 头部与颈部(20分)- 头颅无畸形(5分)- 头发无异常脱落、无白斑(5分)- 颈部柔软、无肿胀(5分)- 甲状腺无肿大(5分)5. 眼睛(20分)- 眼睛无红肿、无结膜炎症状(5分) - 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5分) - 视力正常(5分)- 无眼球震颤、斜视等异常(5分)6. 耳鼻喉(20分)- 耳廓无肿胀、无异常分泌物(5分) - 听力正常(5分)- 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塞(5分) - 喉咙无红肿、无疼痛(5分)7. 口腔(20分)- 牙齿齐全、无龋齿(5分)- 口腔黏膜无破损、无溃疡(5分)- 味觉正常(5分)- 唾液分泌正常(5分)8. 心肺听诊(30分)- 心率正常、心律规则(10分)- 无心脏杂音(10分)- 肺呼吸音正常(5分)- 无呼吸难点(5分)9. 腹部触诊(30分)- 腹部柔软、无压痛(10分)- 肝脾大小正常(10分)- 肠鸣音正常(5分)- 无腹部包块(5分)10. 四肢功能(30分)- 肢体力量正常(10分)- 关节活动正常(10分)- 无肢体水肿(5分)- 无肢体麻木、疼痛等异常(5分)11. 神经系统(30分)- 神经反射正常(10分)- 肌力正常(10分)- 感觉正常(5分)- 听觉正常(5分)四、总结以上是一套适合于普通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评分,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标题: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引言概述:体格检查是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手段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征、症状等情况进行评分,以帮助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一般检查内容。
一、外观检查1.1 仪表端庄:患者站立时,观察其仪表端庄与否,是否有面色苍白、面色潮红等异常表现。
1.2 体态端正:观察患者站立、行走、坐卧时的体态是否端正,是否有畸形或异常姿势。
1.3 皮肤状态:检查患者的皮肤颜色、湿润度、弹性等情况,观察是否有皮肤病变或其他异常现象。
二、神经系统检查2.1 神经系统病史:询问患者有无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手脚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
2.2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射、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等神经系统体征。
2.3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患者的感觉、运动、平衡、协调等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三、心血管系统检查3.1 心脏听诊:用听诊器听取患者心脏的心音,评估心率、心音强弱、心音节律等情况。
3.2 血管观察:观察患者的颈动脉搏动、桡动脉搏动等血管情况,评估血管的弹性和通畅度。
3.3 血压测量:测量患者的血压值,评估是否存在高血压或低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四、呼吸系统检查4.1 肺部听诊: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肺部的呼吸音,评估呼吸音的清晰度和异常情况。
4.2 呼吸频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节律,评估是否存在呼吸困难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4.3 胸廓观察:观察患者的胸廓形态和呼吸运动,评估是否有胸廓畸形或呼吸受限情况。
五、消化系统检查5.1 腹部触诊:用手触诊患者的腹部,评估腹部有无压痛、包块、肿胀等情况。
5.2 肝脾触诊:触诊患者的肝脾,评估肝脾有无肿大、压痛等情况。
5.3 消化系统症状: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评估消化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结论: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一般检查内容包括外观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心血管系统检查、呼吸系统检查和消化系统检查,医生通过综合评估这些检查结果,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体格检查评分细则

②甲状腺侧叶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 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 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 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 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得甲状腺。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注意在前 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 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29
③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 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 廓得活动度情况。
30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2分);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得尺侧缘 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得对 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 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1分)。
31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 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 到语音震颤得异同、增强 或减弱(1分)。
25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 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 隙就是否饱满、乳房就是否对 称、脊柱形态等(2分); 能提到4~5项者满分。2项者得 1分,少于于3~4项者1分。
26
(3)视诊呼吸运动得主要内容 时,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 律者(2分)。 能讲出呼吸频率1分,讲出呼 吸节律1分。
41
心脏 10、心脏视诊(7分)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3分); 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 右侧(1分)。 ②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 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 (1分)。 ③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察心 前区(1分)。
42
(2)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三个主要内容,并能指出其部 位(4分);
2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 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 下)。 (5) 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2分); 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 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 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 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一般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脉搏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s。
10分
呼吸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s。
10分
血压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窝上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肘部置于心脏同一平面);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min左右。测量完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
云南省2015年第三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临床技能考核
第二站-1一般体格检查
(标准分100分)
医院专业姓名
项目
体检内容
分值
得分
备注
准备
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自我介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5~10min后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45分
一般情况
6.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10分
提问
5分
总分
100分
第六站
医患沟通
25分
考核用时:分钟
考官签名:
考核日期:年月 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一、引言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评分标准,用于一般体格检查时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和记录。
二、评分标准1. 体重评分:- 正常范围:根据性别和身高确定正常体重范围,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得分为5分,超过正常范围则扣分。
- 超重:每超过正常范围的1kg扣0.5分。
- 体重不足:每低于正常范围的1kg扣0.5分。
2. 身高评分:- 正常范围:根据性别确定正常身高范围,身高在正常范围内得分为5分,超过正常范围则扣分。
- 身高超过正常范围每超过1cm扣0.5分。
- 身高低于正常范围每低于1cm扣0.5分。
3. 体质指数(BMI)评分:- 正常范围:BMI在18.5-24.9之间得分为5分,超过正常范围则扣分。
- BMI超过正常范围每超过1单位扣0.5分。
- BMI低于正常范围每低于1单位扣0.5分。
4. 血压评分:-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得分为5分,超过正常范围则扣分。
- 收缩压每高出正常范围10mmHg扣0.5分。
- 舒张压每高出正常范围5mmHg扣0.5分。
5. 心率评分:- 心率在正常范围内得分为5分,超过正常范围则扣分。
- 心率每高出正常范围10次/分钟扣0.5分。
6. 呼吸频率评分:- 呼吸频率在正常范围内得分为5分,超过正常范围则扣分。
- 呼吸频率每高出正常范围5次/分钟扣0.5分。
7. 体温评分:- 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得分为5分,超过正常范围则扣分。
- 体温每高出正常范围0.5℃扣0.5分。
8. 视力评分:- 视力在正常范围内得分为5分,低于正常范围则扣分。
- 视力每低于正常范围0.1扣0.5分。
9. 听力评分:- 听力在正常范围内得分为5分,低于正常范围则扣分。
- 听力每低于正常范围1dB扣0.5分。
10. 牙齿评分:- 牙齿在正常范围内得分为5分,低于正常范围则扣分。
- 牙齿每缺失一颗扣0.5分。
11. 皮肤评分:- 皮肤在正常范围内得分为5分,异常则扣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1分)。
(2)在下列项目触诊中,*作方法正确(4分)。
①腹部异常包块触诊:触及异常包块时应注意: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移动度(1分)。
(2)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内容,并能指出其部位(4分);
①能指出心尖搏动并能描述其部位正确(2分)。
②能提到还可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1分)。
③能提到可观察心前区异常搏动(1分)。
11、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1分)。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2分);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1分)。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1分)。
(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作方法(2分)。
*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 (2分)。
②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1分)。
③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1分)。
(2)在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并能表达搏动所在体表位置(2分);
(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2分);
①震颤: 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1分)。
右 界(cm) 肋 间 左 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
评分办法:
①方法和结果正确正确(3分)。
②方法和结果基本正确(2分)。
③方法和结果基本正确,画出心浊音界不正确(1分)。
13、心脏听诊(7分)
(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3分);
(2)听诊顺序正确(2分);
从二尖瓣区开始 肺动脉区 主动脉区 主动脉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2分)。
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
腹 部
14、腹部视诊(7分)
(1)腹部的体表标志:肋弓下缘、腹上角、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脐)及分区(4区法、9区法)表述正确并能在腹部指示(2分);
②液波震颤:患者平卧,双腿屈曲,放松腹壁,检查者以一手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稍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指端冲击腹壁。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一人手掌尺侧缘压于脐部腹中线上。(1分)。
③压痛及反跳痛: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2分)。
(3)能表述视诊主要内容(2分)。
①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1分),
②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1分)。)
15、腹部触诊(7分)
(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3分);
①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前臂应在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1分)。
(2)能表述肺部听诊四种主要音的名称(4分)
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
心 脏
10、心脏视诊(7分)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3分);
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右侧(1分)。
②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1分)。
③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察心前区(1分)。
②当平卧位触诊不到脾脏时,嘱被检查者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此时用双手触诊法(1分)。
③临床上,常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过2cm至脐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即巨脾。能描述以上脾肿大者(1分)。
17、腹部叩诊(7分)
(2)心脏叩诊顺序正确(2分);
①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1分)。
②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1分)。
(3)叩出正常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3分)。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闻及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右侧方法同上,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
②双手触诊: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法,而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托推(2分)。
(2)脾脏触诊(3分);
①检查者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部第7~10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上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1分)。
①能讲出6个体表标志的1分,讲出3~5个得0.5分。
②能表述4区法、9区法两种划分法的得1分,只会一种分区法得0.5分。
(2)视诊方法正确(3分);
①被检查者平仰卧,充分暴露全腹,双腿屈曲,嘱被检查者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右侧(1分)。
②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自侧媲邢叻较蚬鄄欤?分)。
③再提高视线自上而下视诊全腹(1分)。)
一、体格检查1(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21项: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及主要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3分);
能指出上述全部内容的得3分,指出8项者得2分,少于4项者得0.5分。
②能描述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0次以上且肠鸣音响亮、高亢(0.5分)。
③能描述肠鸣音消失标准: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0.5分)。
(3)能听腹部血管杂音(动脉性和静脉性),(2分)。
①动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一侧(1分)。
②静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脐周或上腹部(1分)。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1分);
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3)叩肺下界移动度(3分)。
①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1分)。
18、腹部听诊(7分)
(1)听诊*作方法正确并能指出主要听诊部位(3分);
①应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地听诊各区(1分)。
②顺序正确:左至右,下至上(1分)。
③能注意在上腹部、脐部、右下腹部及肝、脾区听诊(1分)。
(2)会听并能表述何谓肠鸣音正常、亢进、消失(2分);
①能描述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1分)。
16、肝脾触诊(7分)
(1)肝脏触诊(4分);
①单手触诊: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不能离开腹壁并逐渐向肝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2分)。
①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2分)。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③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1)叩诊手法、动作、力量、正确(1分);
间接叩诊、直接叩诊均可,一般常用简接叩诊。
(2)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2分);
让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开始,向两侧腹部叩诊,出现浊音时,板指手不离开腹壁,令被检查者右侧卧,使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叩音又为浊音,再令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击,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8、胸(肺)部叩诊(7分)
(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3分)
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1分)。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1分)。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2分);
能提到4~5项者满分。2项者得1分,少于于3~4项者1分。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时,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2分)。
能讲出呼吸频率1分,讲出呼吸节律1分。
7、胸(肺)部触诊(7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3分);
(4)脊肋角叩击痛检查方法正确(1分);
检查时,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患者脊肋角处,右手握拳用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
(5)肝浊音界上界叩诊方法正确(1分)。
沿右锁骨中线,由肺区向下叩至腹部。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
(6)胆囊区叩击法正确(1分)
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立于其右侧,左手掌平放于胆囊区,紧贴皮肤,右手握空心拳,以其尺侧叩击左手背部(力量适中),观察有否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