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三篇)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蓄电池制造企业的生产作业场所大量存在铅尘、铅烟、酸雾、噪音、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防护工作难度较大,要做好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防护工作,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我认为企业应从工程性预防控制、管理性预防控制、个人保护性预防控制等三个方面的开展职业危害防护工作。
一、广泛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工程性预防与控制。
铅和酸是蓄电池制造的主要原材料,蓄电池制造企业每年生产消耗铅和酸非常巨大,预防和控制铅和酸的危害,尤其是铅的危害,成为职业危害预防工作和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
蓄电池制造企业要本着“保护环境、负责社会”的理念,采取各种工程性预防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具体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通风系统。
厂区周围应完善通风系统,为密闭的厂房提供新鲜空气,为了保证空气的新鲜,进风口周围均要有绿化。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保养,每年要更换进风口的过滤袋。
为保证有效过滤,最好使用双层过滤袋,调整了过滤袋的更换频率。
二是完善除尘系统。
为避免铅尘或铅烟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到工作环境中,所有可能产生铅尘或铅烟的设备上都应安装吸尘装置,不管是可能产生烟气的炉子上,还是员工的操作平台上,甚至在丢弃废料的回收桶上,都应安装有吸尘管道或吸尘罩,降低潜在的环境铅污染。
三是完善酸雾收集系统。
蓄电池生产的另外一种重要原料是浓硫酸,浓硫酸稀释后作为电解液被注入电池,然后进行充电。
充电过程会产生酸雾,酸雾不仅会导致设备老化,还会对人体造成诸如牙齿酸蚀症、鼻粘膜萎缩、支气管炎等健康危害。
应在充电工作台下方密布无数洞眼,使酸雾通过这无数的洞眼,经过地下管道被吸收到酸雾收集装置中,这样大大降低了对员工健康的危害和对设备的腐蚀,又可回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四是引进机械手操作。
蓄电池制造企业绝大多数的岗位还是机械加人工进行操作,为了减少员工接触相关的职业危害因素,各种岗位应推行机械手操作,在流水线上,极板入槽工序很容易引起铅尘扬起,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避免了员工的铅接触。
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控

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指南,规定铅酸蓄电池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治基本要求和综合防治措施。
本指南适用于各种类型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铅酸蓄电池拼装企业可参照执行。
同时适用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估和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南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13746 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Z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11659 铅酸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 37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T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4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AQ 4201 电子工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900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3 术语和定义铅指金属铅、含铅10%以上的合金铅、铅盐以及无机铅化合物,但不包括其他有机铅化合物。
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是指由使用铅电极、电解液、元件以及盛装它们的容器组成的,能够贮蓄化学能量,于接触用电回路释放出电能的一种可以充放电的电气化学设备。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蓄电池是一种储能设备,其在汽车、电动车、电力系统和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
但是,随着蓄电池制造企业的不断增长,其对工人的职业危害也不容忽视。
这篇文档将介绍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提供一些实用性的建议和指南,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一、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1. 电解液蓄电池中的电解液是一种腐蚀剂,常用的电解液是硫酸。
接触过电解液后,会导致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的刺激和损伤。
2. 电池材料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是由活性物质、碳和铅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如铬、铜、铅等,这些物质以吸入和接触的方式,进入人体后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和眼睛等造成危害。
3. 噪音、振动和热量蓄电池制造设备和机器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可能导致听力受损、关节疼痛和骨折等伤害。
同时,制造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热量,可能对工人造成晕厥、热衰竭和中暑等危害。
4. 化学品蓄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化学品,如硫酸、铅酸、碳酸钙等,这些化学品会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等造成危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中毒和过敏等症状。
二、预防与控制职业危害的措施1. 建立健康档案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检查员工的健康状况,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保护计划。
2. 优化工作环境优化工作场所的通风系统,增设通风设备,将污染物排放掉。
采用隔离措施来防止污染物的扩散和患病风险的增高。
3. 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员工的知识培训,让员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了解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避免误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和职业病。
4. 使用防护设备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防护镜、呼吸器等,减少工人暴露在污染物中的时间和风险,提高工人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能力。
5. 加强卫生控制建立完善的环境卫生和人员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场所的清洁和卫生,完善废物处理机制,来保证员工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三、其他注意事项和建议1. 对职业病患者的支持为患职业病的员工提供必要的治疗支持和优厚的福利待遇,让他们在经历职业危害的同时,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蓄电池制造企业作为一个电子设备制造行业,职业危害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通过预防与控制,可以减少职业危害对员工健康和生产安全造成的影响。
在蓄电池制造企业中,主要职业危害包括化学物质危害、物理因素危害、生物危害和人因危害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些危害进行预防与控制的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化学物质危害蓄电池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包括硫酸、液碱和溶剂等,这些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化学物质对员工健康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排风通风系统:在生产车间内设置排风通风设备,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蒸汽,减少室内有害物质浓度,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 配备个人防护装备:为员工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罩、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减少皮肤接触和吸入有害气体的机会。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各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检测员工体内有害物质的暴露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二、物理因素危害蓄电池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和电磁辐射等,这些因素对员工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物理因素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声学工程措施:在噪音源附近设置隔声围挡或吸音材料,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影响范围;对于超过国家标准的噪声源,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和设备维护措施。
2. 振动控制措施:对于会产生振动的机器设备,采用减振装置或隔振措施,减少振动对员工身体的影响。
3. 电磁辐射控制措施:规范使用电磁设备的操作,减少电磁辐射对员工身体的危害;对于处于高辐射环境的岗位,加强防护措施,如设置铅屏蔽设备、远离辐射源等。
三、生物危害蓄电池制造企业中,可能存在一些生物危害,如微生物和有害生物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生物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清洁卫生:保持生产场所的清洁,定期清理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滋生和传播。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铅酸储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储能装置,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风能、UPS电源、电动车等领域。
虽然这种电池能够带来方便和效益,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职业危害因素,如铅、酸蒸气和电解液等有害物质的释放和接触等。
针对这些危害因素,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和控制:职业暴露评价、环境监测、个体防护、工作操作规程等。
一、职业暴露评价职业暴露评价是指对从事铅酸储电池生产和使用的工人的职业暴露程度进行评估。
职业暴露评价的目的是识别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去向和危害程度,了解职业暴露状况,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职业暴露评价时,需要了解工人的接触频率、方式、时间、环境等相关信息,并根据有害物质的毒性、危害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二、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指对铅酸储电池生产和使用场所的环境进行监测,识别有害物质浓度和分布,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环境监测时,需要测量空气中铅、酸蒸气、电解液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了解其对工人的危害程度,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浓度。
同时,需要对废水、废气、废弃物等进行监测和处理,防止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指工人通过采用各种防护措施来降低职业暴露程度。
个体防护包括戴口罩、手套、防护衣、保护眼镜等。
在使用铅酸储电池时,工人需要注意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避免有害物质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的接触。
同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清洁,避免有害物质的接触和吸入。
四、工作操作规程工作操作规程是指以安全、科学的现代化工艺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规定的行业规范。
工作操作规程的制定是防范铅酸储电池职业危害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工作操作规程时,需要参考国内外行业标准和相关监管法规,依据实际情况对操作流程、工具、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规定。
同时,需要对工人进行培训和考核,强化安全意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在铅酸储电池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从职业暴露评价、环境监测、个体防护和工作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日期:contents •行业概述与职业危害因素介绍•铅酸蓄电池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与技术•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危害防控实践与案例分析•未来展望与建议目录行业概述与职业危害因素介绍定义与范围产业链结构铅酸蓄电池行业概述定义分类职业危害因素定义与分类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030201心理影响:恶劣的工作环境还可能引起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问题。
以上内容仅为初步介绍,详细的分析与控制措施需要进一步针对铅酸蓄电池行业的生产环境、工艺流程、劳动条件等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以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02铅酸蓄电池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铅尘与铅烟来源与危害铅尘和铅烟主要产生于铅酸蓄电池的制造、加工和回收过程中。
长期吸入铅尘和铅烟可能导致铅中毒,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损害。
主要接触岗位炼铅工、熔铅工、铸板工、涂板工、极板化成工等。
硫酸雾来源与危害主要接触岗位来源与危害:高温主要来源于铅酸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能导致中暑、心血管疾病等。
噪声则主要来源于机械设备运行,长期接触噪声可能导致听力下降、噪声性耳聋等。
主要接触岗位:所有生产线的操作工、设备维护人员等。
在上述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基础上,应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控制、个人防护、健康管理等,以保障铅酸蓄电池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高温与噪声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与技术工程控制措施通风系统对于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铅尘、铅烟的关键工序,应采用密闭设备或隔离操作,减少有害物质向工作环境的扩散。
密闭与隔离自动化与远程操作定期体检与监护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处理铅中毒等职业病病例。
作业规范与培训制定详细的铅酸蓄电池生产作业规范,确保员工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同时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

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铅酸蓄电池在工业、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阐述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
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铅中毒铅是铅酸蓄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铅废水和废气,这些废水和废气中的铅元素极易对工人身体造成影响。
长期暴露在含铅环境下,容易引起铅中毒,表现为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硫酸中毒硫酸是制造铅酸蓄电池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硫酸浓度高、气体呼吸道接触等情况下,将会对工人造成危害。
如果吸入过量的硫酸气体,可能会造成气腔炎和一系列呼吸道疾病。
机械伤害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中有很多工人需要处理重物或操作机械设备。
如果这些工人没有明确的安全操作标准和培训,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如切割伤、挤压伤等。
热量危害制造铅酸蓄电池需要进行高温烘烤,可能会造成工人中暑或者热伤害。
如果工人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工作,容易引起疲劳和中暑。
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措施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需要采取一些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加强职业介绍和培训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必须让工人了解职业危害的本质、危险性和有害的方式,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在入岗培训过程中,必须给员工强调安全注意事项,不得操作不熟悉的机器和设备。
同时,要强化安全意识,让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
加强环境监测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必须对废水和废气进行监测和分析,通过环境监测,避免铅、硫酸等重金属超标污染环境,对员工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使员工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口罩、防护手套、胶鞋等。
在工作中关键人员尤其要强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优选稿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蓄电池制造企业的生产作业场所大量存在铅尘、铅烟、酸雾、噪音、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防护工作难度较大,要做好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防护工作,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我认为企业应从工程性预防控制、管理性预防控制、个人保护性预防控制等三个方面的开展职业危害防护工作。
一、广泛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工程性预防与控制。
铅和酸是蓄电池制造的主要原材料,蓄电池制造企业每年生产消耗铅和酸非常巨大,预防和控制铅和酸的危害,尤其是铅的危害,成为职业危害预防工作和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
蓄电池制造企业要本着“保护环境、负责社会”的理念,采取各种工程性预防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具体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通风系统。
厂区周围应完善通风系统,为密闭的厂房提供新鲜空气,为了保证空气的新鲜,进风口周围均要有绿化。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保养,每年要更换进风口的过滤袋。
为保证有效过滤,最好使用双层过滤袋,调整了过滤袋的更换频率。
二是完善除尘系统。
为避免铅尘或铅烟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到工作环境中,所有可能产生铅尘或铅烟的设备上都应安装吸尘装置,不管是可能产生烟气的炉子上,还是员工的操作平台上,甚至在丢弃废料的回收桶上,都应安装有吸尘管道或吸尘罩,降低潜在的环境铅污染。
三是完善酸雾收集系统。
蓄电池生产的另外一种重要原料是浓硫酸,浓硫酸稀释后作为电解液被注入电池,然后进行充电。
充电过程会产生酸雾,酸雾不仅会导致设备老化,还会对人体造成诸如牙齿酸蚀症、鼻粘膜萎缩、支气管炎等健康危害。
应在充电工作台下方密布无数洞眼,使酸雾通过这无数的洞眼,经过地下管道被吸收到酸雾收集装置中,这样大大降低了对员工健康的危害和对设备的腐蚀,又可回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四是引进机械手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蓄电池制造企业的生产作业场所大量存在铅尘、铅烟、酸雾、噪音、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防护工作难度较大,要做好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防护工作,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我认为企业应从工程性预防控制、管理性预防控制、个人保护性预防控制等三个方面的开展职业危害防护工作。
一、广泛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工程性预防与控制。
铅和酸是蓄电池制造的主要原材料,蓄电池制造企业每年生产消耗铅和酸非常巨大,预防和控制铅和酸的危害,尤其是铅的危害,成为职业危害预防工作和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
蓄电池制造企业要本着“保护环境、负责社会”的理念,采取各种工程性预防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具体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完善通风系统。
厂区周围应完善通风系统,为密闭的厂房提供新鲜空气,为了保证空气的新鲜,进风口周围均要有绿化。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保养,每年要更换进风口的过滤袋。
为保证有效过滤,最好使用双层过滤袋,调整了过滤袋的更换频率。
二是完善除尘系统。
为避免铅尘或铅烟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到工作环境中,所有可能产生铅尘或铅烟的设备上都应安装吸尘装置,不管是可能产生烟气的炉子上,还是员工的操作平台上,甚至在丢弃废料的回收桶上,都应安装有吸尘管道或吸尘罩,降低潜在的环境铅污染。
三是完善酸雾收集系统。
蓄电池生产的另外一种重要原料是浓硫酸,浓硫酸稀释后作为电解液被注入电池,然后进行充电。
充电过程会产生酸雾,酸雾不仅会导致设备老化,还会对人体造成诸如牙齿酸蚀症、鼻粘膜萎缩、支气管炎等健康危害。
应在充电工作台下方密布无数洞眼,使酸雾通过这无数的洞眼,经过地下管道被吸收到酸雾收集装置中,这样大大降低了对员工健康的危害和对设备的腐蚀,又可回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四是引进机械手操作。
蓄电池制造企业绝大多数的岗位还是机械加人工进行操作,为了减少员工接触相关的职业危害因素,各种岗位应推行机械手操作,在流水线上,极板入槽工序很容易引起铅尘扬起,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避免了员工的铅接触。
环氧乙烷也被认为是一种对健康有影响的危害因素,历来由人工进行的上热溶胶工序,应改由机械手操作,避免员工与环氧乙烷的接触。
五是设立员工休息室。
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禁止员工在工作区域吸烟、进食、饮水、咀嚼口香糖等等。
在每个区域为员工建造有员工休息室,休息室内配备有空调、饮水设施,休息室附近还有洗手设施。
为防范氧化制粉区设备可能产生的铅粉泄漏,在厂房设计时应将该区域设计为整个厂区的负压中心。
为确保该区域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应为该区域的休息室安装了送新风装置,将厂房外的新鲜空气直接送进该休息室,使休息室成为正压,从而保证了铅粉不会进入员工休息室。
二、加大职业危害因素的管理性预防与控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