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计期末复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交通规划期末试题及答案

交通规划期末试题及答案

交通规划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是____。

A.灵活性B.高效能C.经济性D.就近原则答案:D.就近原则2.以下哪种方式对于交通规划来说是重要的?A.智能交通系统B.绿色交通C.轨道交通D.无障碍交通答案:A.智能交通系统3.以下哪项是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A.减少交通拥堵B.提高交通效率C.改善交通安全D.促进可持续发展答案:D.促进可持续发展4.交通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策略包括____。

A.限制城市扩张B.分散居住区C.促进混合用地D.阻止道路发展答案:C.促进混合用地5.交通规划中的可达性是指____。

A.不同交通方式的选择B.到达目的地的便利程度C.交通设施的改善D.防止交通事故答案:B.到达目的地的便利程度第二部分:问答题1.简述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和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交通流量管理、交通网络优化、交通安全、公共交通系统、非机动交通、智能交通系统等。

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改善交通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2.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规划中的作用。

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规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实时交通监控、交通信号优化、出行导航、智能停车等方式,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帮助管理交通流量,提高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规划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交通规划中如何考虑可持续发展?交通规划在考虑可持续发展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推广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人们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其次,要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时间和能源消耗。

另外,还需要推动非机动交通,如步行和骑行,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同时,要注重土地利用策略,促进混合用地,减少交通需求。

综上所述,交通规划中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以实现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发展。

河北工业大学交通设计期末复习题

河北工业大学交通设计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1、城市道路应按照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快速路;主干路)为—2、面向交通设计的交通调查时应收集的资料包括交通事故资料、交通环境资(道路及其附属设施资料、出行者问卷调查)料、3、平面交叉口功能区指的是交叉口物理区以及车辆进入交叉口之前或离开交叉后,行状态显著区别于连接道路上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区域,分为上游功能区以(交通流、下游功能区).运及.4、依据《城市道路交叉口规范规划》的规定,常规环形交叉口各组成要素包括交织段长度、中心.、人行岛形式和大小、环岛车道数及其_横道等。

(宽度与横截面、交通岛).、环岛外缘形状、进出口转角半径、5、根据交通设计项目背景不同,交通设计可分为.治理阶段交通设计).。

(规划阶段交通设计、6、公交专用道分为公交专用道)次路侧型公交专用道。

(路中型公交专用道、路侧型7、(横断面形式)适用于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均较大的主干路;面形式)适用于机动车流量较大,非机动车流量较小的次干路、主干路。

(四幅路;两幅路)(横断8、公交干线协调的基本控制参数包括周期时长、(绿信比、相位差)9、非机动车的交通流特征包括..、以及膨胀特征。

(运行特征、聚集特征)10、平面交叉口设计依据要点包括、形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分类及选型、交叉口进出口道设计).、行人及非机动车过街设施设计、环二、判断题1、人行横道宽度只与过街行人数有关,应基于行人交通量和单位宽度行人通行能力确定,顺延干路的人行横道宽度不宜小于5m,顺延支路的人行横道宽度不宜小于3m,宜以lm为单位增减。

(X)2、事故评价是交通安全评价最常用的方法,其中包括事故数、事故率、事故严重度等评价模型。

3、指示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形状为圆形。

(X)4、城市快速路的交通设计主要包括横断面设计、机动车道设计、路段非机动车道设计、行人交通设施设计、路段沿线出入口交通设计。

(完整版)大学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大学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1
1 n1
n i1 v i ;

线
… …
3、绝对相位差:
v s :区间平均车速;其他符号意义同前。(3 分)

… …
在联动信号中,选定一个标准路口,规定该路口的相位差为零,其他路口相对于

… …
此路口的相位差, 称为绝对相位差。
2、简述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以及各阶段的功能。
答:四阶段为交通发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配。
开启后,车流以 600 辆/h 的流量通过铁道,速度仍为 20km/h,如果停车排队的平均车 行时间是交通量的函数,分别为 20+0.1x1 和 25+0.2x2,试用容量限制—增量
头间距为 10m,求:栅栏前的最大停车数以及停过的车辆总数。
期解:由 Q1=500 辆/h,v1=20km/h,得 k1=25 辆/ km;

标准(……A)
10min 后栅栏开启,栅栏前的车辆开始驶离,车流产生一个与行驶方向相反的波,
由路段费用函数可知,在路段交通流量为零时,径路 A 最短。根据全有全无


封 …
波速为:
原则,交通量全部分配到路径 A 上,得到以下结果:
… …
学年第…… …
一 学……期
w2
Q3 Q2 k3 k2
600 0 30 100
… …
时间为 1s,绿灯最短显示时间 10 秒。请根据以上所提供材料,进行如下信号配时设
… 计。
… …
东进口
南进口
西进口
北进口
出口流量

东出口
0
… 密
南出口
50
300

交通设计含答案定稿版

交通设计含答案定稿版

交通设计含答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交通设计》复习题及答案(2009~2010年)一、填空1、交通设计的涵义:基于城市及交通规划的理念和成果,运用交通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以交通安全、通畅、效率、便利、与环境协调为目的,以交通系统的“资源”为约束条件,对现有和未来建设的交通系统及设施加以优化设计,寻求改善交通的最佳方案。

2、交通设计的目的是均衡路网饱和度、提高交通安全与通畅性、提高交通便捷性、寻求交通与环境的和谐、充分利用道路的空间资源与交通的时间资源。

3、交通条件调查内容包括:交通流构成(流量、流向、车型)、交通安全条件、交通通行规则与管理条件等。

4、新建道路的交通设计为原则性设计,即可预见性设计。

使得道路在建成后即使发生问题时也可以通过较为方便的方法和措施对其做进一步的改善。

5、平面交叉口的类型主要包括: A型——交叉口展宽及信号控制交叉口、 B型——设有让路标志或停车标志的优先控制交叉口、 C型——不设控制交叉口、 D型——环行交叉口、 E型——干路中心隔离带封闭、支路只准右转通行的交叉口、 F型——交叉口不展宽及信号灯交叉口。

6、交叉口的设计主要是确定各种交通流的合理通行空间、通行权及其通行规则,使交通流运行安全、有序,交叉口的时间和空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7、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数应根据进口道通行能力同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的原则增加,进口道在大车比例很小时最小可取 2.75m 宽;出口道车道数应与上游各进口道(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最大进口车道数相匹配,并按出口道总宽展宽;出口道每一车道宽不应小于 3.5m ;治理性交叉口,条件受限制时,出口车道数只可比上游进口道的直行车道数少一条;治理性交叉口出口道每一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25m。

8、交叉口空间的交通组织应从内向外依次布置机动车的交通组织、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行人的交通组织、附属设施的设置,以保障各种交通流的合理通行空间。

(完整版)同济大学《交通设计》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同济大学《交通设计》试卷及答案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B卷)2007 — 2008 学年第一学期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课号:15014101 课名:交通设计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 ) 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一、判断题,共5题(对下面各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10%)①交通设计即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设计。

()②交通设计贯穿于交通规划与交通管理之中,具有中微观性质。

()③对于设置在路侧的公交停靠站,其设置位置宜优先选择在进口道。

()④两块板断面形式不利于道路沿线车辆左转进出。

()⑤在城市道路上设置护栏或隔离设施有助于提高其安全性,但会降低通行能力。

()二、简答题,共5题(40%)1)简述交通设计的基本目标及实现各目标的设计方法。

(10%)2)试简述城市道路路段机动车道单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0%)3)试述城市道路沿线进出交通组织方式及其适应性。

(提示:可从道路等级方面加以考虑)(5%)4)城市道路公交停靠站的设置位置及形式有哪几种?试论述不同位置的公交停靠站在交通方面的适应性。

(10%)5)试绘制路边停车场(点)的设计模式图。

(5%)三、解析题,共2题(50%)1 已知:某城市道路为交通型主干道,南北走向,路段和交叉口红线均为50m。

道路沿线机动车流量较大,需要设置双向六车道;非机动车、行人流量适中,建议人行道设计为5m、非机动车道设计为5m。

1)请运用交通设计基础知识,进行城市道路路段横断面设计。

(10%)2)该道路上某交叉口为主干道-主干道交叉口,南北进口左转流量和右转流量均较大,试进行该交叉口南北进口横断面设计,同时进行交叉口进口道车道功能设计。

(10%)2 试概括现行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渠化设计模式,并论证各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30%)一、错对错对错二、简答题,共5题(40%)1)简述交通设计的基本目标及实现各目标的设计方法。

大学学习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大学学习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学年第一学期第2页共4页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学年第一学期第3页共4页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学年第一学期第4页共4页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

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

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

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

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

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

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

山东交通学院成人学历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交通学院成人学历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A复习题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

)1 .当公路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等于一米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当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上下行路基高差大于2米时,可只在路基较高一侧按路侧护栏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

2 .护栏按构造形式分为柔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刚性护栏三类。

3 .路侧桥梁护栏按防撞等级可分小卜SBvSA,铝为五级。

4 .交通标志按照功能可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其中主标志分为理示标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o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从行车道外边缘算起,用来保障冲出路侧车辆安全的区域,称为(A)A.路侧净区B.净空C.净宽D.建筑限界2 .按纵向设置位置,护栏可分为路基护栏和(A)A.桥梁护栏B-中央分隔带护栏C.路侧护栏D.缆索护栏3 .在山岭等人烟稀少地区,适宜选用的隔离设施是(D)A.钢板网B.编织网C.长清绿篱D.刺铁丝4 .下列标志牌的含义是(B)A.最高限速50km∕hB.最低限速50km∕hC.建议行驶速度50km∕hD.危险行驶速度50km∕h5.旅游区标志一般为(D)A.绿色底白色字体B.蓝色底白色字体C.黄色底黑色字体D.棕色底白色字体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经判断,只要路侧障碍物的事故严重度大于设置护栏时的事故严重度时就需要设置路侧护栏。

(X)2 .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活动护栏。

(√)3 .两段防眩设施可分开设置允许中间留有短距离间隙。

(×)4 .隔离栅遇尺寸较小、流量不大的涵洞时应做围封处理。

(X)5 .按行车方向,配置白色反射体的轮廓标应安装于公路左侧。

(×)6 .交通标志安装时可部分侵入道路建筑限界。

(X)7 .辅助标志一般不单独使用,要附设与主标志一旁。

(√)8 .左转待转区标线表示在直行信号时间左转车辆可进入待转区内等待左转。

(√)9 .道路收费系统指收费站各种建设设施的总称。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1 / 8 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道路设计 一、填空题: 1.我国城市道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快速路的纵断面设计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纵坡要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纵坡一般不小于__________。 3.三幅路利用分隔带将__________与__________分开,解决了最大的交通矛盾。 4.中央分隔带开口应设置在__________的路段。 5.城市道路网所提供的__________的高低,取决于该系统的科学合理性。 6.主路一条车道宽度一般采用_______m,城市中心区以小车为主时可将小车道设为________m。 7.出入口一般应设置在主行车线的__________。 8.非直线系数是指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比值。 9.立交按交通功能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10.交通标志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国内外常见的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可抽象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2.纵断面设计中,最小坡长限制是主要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要求考虑的。 13.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多少以__________为标准车型。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是按_________的方法计算道路的通行能力。 14.快速路服务水平分为______个等级。设计时,主线一般采用______级。 15.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16.最大纵坡的确定应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工程、运营经济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考虑确定。 17.车道线的曲线部分应按照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绘制。 二、判断题: 1.分隔带包括路侧带和中央分隔带。( ) 2.对于加宽问题,加宽缓和段应与缓和曲线的长度不同。( ) 3.当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时,必须注意平纵合理组合。( ) 4.在实际运营中匝道行车车距仅考虑停车视距。( ) 5.平面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应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影响。( ) 6.调查统计现状交通量通常以小汽车为计量单位。( ) 7.城市道路景观要素分为三类。( ) 8.环行平面交叉是一种以路口中心岛为导向岛,进入车辆一律顺时针绕行,需信号控制。( ) 9.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和直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 10.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道,宜按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纵坡度。( ) 11.道路立体交叉使各方向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行驶,消除或减少冲突点。( ) 12.城市道路照明技术标准有平均路面亮度(照度)、路面亮度(照度)均匀度和眩光限制。( ) 13.道路的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 14.城市道路和公路之间应设置适当的进出口道路作为过渡路段。( ) 15.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只需满足近期使用要求。 ( ) 16.车头间距是在相邻机动车道上同向连续行使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车车头之间的距离。( )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2 / 8 17.设计交通量应小于设计通行能力。( ) 18.平面交叉的相交道路不宜超过8条。( ) 19.设计年限的取值与路面建筑材料和路面工程建设与维护费用大小有关。( ) 20.城市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 ) 21.高架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22.出口一般设在主线下坡路段。 23.两侧带用来分隔两个机动车道。( ) 24.住宅小区道路属城市道路Ⅲ级支路。( ) 25.交通标志牌设在中间带。( ) 26.出入口处平曲线宜采用尽可能小的半径。( ) 27.立体交叉匝道口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造成交通堵塞、影响正常运行时,可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的立体交叉。( ) 28.自由式城市道路网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中小城市。( ) 29.中间带就是中央分隔带。( ) 30.道路平面交叉使车流可连续运行,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 三、名词解释题: 1.超高设计图 2.环行平面交叉 3.可能通行能力 4.基本通行能力 5.冲突点 6.行车视距 7.汇水面积 8.交通量 9.道路面积密度 10.平面交叉 11.合成坡度 12.人行天桥 13.最大纵坡 14.平面设计图 15.车行道 16.城市主干路 17.交织区 18.基本车道数 四、简答题: 1.简述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要求。 2.道路立体交叉的优点有哪些? 3.中间带的组成和作用。 4.超高的横向过渡方式有哪些? 5.设计年限的确定应注意考虑哪些因素? 6.交叉口进口专用左转车道的设置方法 7.行人交通安全措施有哪些? 8.高架路横断面设计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9.试述城市道路的分类。 10.互通立交依据平面几何形态及行使方式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11.简述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2.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13.简述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极其特点。 14.简述道路网规划的美学要求。 15.简述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五、计算题: 1.计算如图所示T字形交叉口设计通行能力,已知每个信号周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综合题1.画图说明交叉口空间设计的范围与组成(参见交通设计课本图5-11)2.简述交叉口交通设计的内容;交叉口进口车道数的确定要考虑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其中供给和需求分别指什么?交叉口交通设计包括交通空间设计和信号控制方案设计。

交叉口交通设计是根据交叉口几何条件、交通流状况以及周围的环境等,确定交叉口各种交通流的合理通行空间、通行权及其通行规则,使交通流运行安全、有序,交叉口的时间和空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需求指设计交通量和与路段车道数相匹配所需要的进口道车道数。

供给:根据初步确定的单车道宽度,进口道机动车道总宽度和所能提供的进口道车道数。

供给与需求不能平衡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调整道路横断面相关元素的尺寸和交通管制。

例如加大道路中心线的偏移,压缩出口道和分隔带,缩小单车道宽度,调整横断面的分布,占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拓宽交叉口等。

其中,相位的调整也伴随进行。

3.简述平交路口自行车放行方法,以正交的十字形交叉口为例,画图说明时空分离法中左转自行车交通设计的优缺点及其设计要点。

综合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过路口时的通行权、先行权、占用权要求,平交路口非机动车放行方法有:时间分离法、空间分离法、时空分离法、综合放行法。

放行方法的确定关键是路口交通流量中自行车含量的大小。

时空分离法:在路口中间划定—块面积为非机动禁驶区,左转非机动车在区外二次停车待驶,让直行机动车先通过。

比较适合用于两相位信号、路口面积大、机动车流量大、非机动车流量大的路口。

优点:减少左转弯非机动车对机动车流的影响。

缺点:要求左转弯非机动车流量不宜太大,以免堵死路口出口引起路口内秩序混乱。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警力进行管理。

4.画图说明交叉口左转车道设置方式。

左转专用车道的设置方式必须使直行车不能按原来的行驶路线直接进入左转车道。

基本设计原则是使直行车不需要车道变更即能通过交叉口,而左转车应该通过车道变更才能进入交叉口。

当中央分隔带足够宽时,在交叉口附近,通过缩窄中央分隔带来设置左转专用车道。

当中央分隔带不够宽时,在交叉口附近,通过缩窄中央分隔带并缩小车道宽度来设置左转专用车道。

带的道路,可以将进口道的车道稍向左偏移、缩小车道宽度后设置。

这时,将缩小出口一侧的车道宽度,同时全面的缩小进口各车道的宽度,以确保左转专用车道的宽度。

如果偏移中心线和缩小车道宽度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在有停车带的道路上,可以利用其宽度设置转弯车道。

停车带的宽度通常比左转车道的宽度要窄,仅仅消除停车带不能确保左转专用车道的宽度。

通常将消除停车带与偏移中心线、缩窄车道相结合来设置左转车道。

5.画图分析说明公交站迎面错开设置与背向错开设置的问题。

6.指出下图交通设计所存在的问题,画出正确的设计图。

人行横道应设置在符合行人心理需求的最优路径上,表示的是行人过街的空间路权(有行人信号的还表示时间路权)另一个因素是提示司机让行。

人行横道设置要考虑方便行人行走和司机看得见两个心理因素。

7.行人过街横道的设置示意图中说明a、b、c、d处的尺寸和意义。

➢人行横道应平行于路段人行道的延长线并适当后退(a=1m)➢有中央分隔带的进口道,行人过街横道应设置在中央分隔带端部后退1~2m,为人行驻足提供安全保障(d=1~2m)具体见课本96页8.机动车、非机动车右转专用道的设计条件和要点是什么?机动车右转专用道的设计条件:右转300veh/h,相邻直行超过300veh/h/ln;当非机动车超过500pcu/h或人行横道上行人超过800人/h时,右转车流受到很大的影响;当进口道右转车比例接近于进口总流量的1/n(n为进口道车道数)时,将当前本进口道总流量按有右转专用车道的情形重新分配,如果右转专用车道的饱和度不小于其它车道的饱和度,则考虑设置右转专用车道。

(结合信号配时考虑)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道要点:非机动车右转专用道的设计要点:若非机动车进口道较宽,可考虑用醒目标志,标线或隔离物( 栅栏或绿岛) 划定非机动车右转专用车道;对于非机动车道狭窄,行人流量不大,且人行道宽度较大的交叉口,可采取非机动车借用人行道右转的方式。

9、进行道路交通设计时,需要调查哪些道路及其动态交通相关的基础资料?静态资料:道路等级、红线宽度、断面形式、设计车速、设计车辆、车道数、车道宽、中央分割带宽 、机非分隔带宽 、非机动车道宽、人行道宽(11) 动态资料:实际交通流量、饱和流量、延误10、说明公交中途停靠站设置位置和类型的选择。

11、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 BRT )的技术组成及应用模式有哪些? 完整的BRT 由六大基本元素组成:(1)封闭的专用车行道; (2)技术先进的专用车辆; (3)设施齐全的专用车站; (4)人性化的购票检票系统; (5)智能交通系统; (6)运营保障体系。

运用形式:⏹ 快速公交成为整个公交的主体 ⏹ 快速公交应用于地铁或轻轨的延伸⏹ 快速公交作为今后建设地铁或轻轨的过渡交通方式 ⏹ 快速公交与地铁和轻轨的混合使用 ⏹ 独立式的快速公交系统12、绘图说明路段公交专用道有哪些基本型式?各型式的优缺点有哪些? 沿路外侧机动车道设置的公交专用道(适用于右转或直行公交车流量多)优点:①便利于设置公交停靠站②不需要对公交车辆的乘客门进行改造 ③实施方便易行,投资少 缺点:①容易受到干扰②不利于左转公交车的运行③不利于社会车辆右转 ④不利于设置出租车停靠站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道沿路内侧机动车道设置的公交专用道(适用于道路交叉口间距比较大)优点:①不受路边停车影响 ②没有非机动车的影响③不受沿街小路口和单位进出交通的影响 缺点:①不利于设置公交停靠站 ②不利于右转公交车的运行 ③不利于社会车辆左转④乘客出行的不安全隐患比较大沿路中间机动车道设置的公交专用道 (适用于直行公交车流量较多)优点:公交车辆行驶时不受路边停车、非机动车、单位进出口等因素干扰,且公交专用道可以一直延伸到交叉口,减少公交车与社会车辆的交织,也便于为公交车辆提供优先通行信号缺点:①不利于公交车辆进站停靠 ②不利于转向公交车辆的运行 ③对社会车辆的行驶造成一定的阻隔13、如何保障路段公交专用道的通行条件? (1)路面划线隔离a:黄色实线+虚线,表示不允许除公共汽车之外的其他社会车辆使用,但允许公共汽车随时驶离专用道b:齿形线,在专用道内行驶的公交不得驶离专用道,交叉口除外, 其它社会车辆也不得驶入专用道c:在普通车道划线的基础上, 于车道中央加一公交车符号。

这种划线本身并没有对社会车辆和公交车辆进出专用道作任何限制 (2)硬质分离在专用道和其他车道之间用硬质设施强行隔离,物理隔离的方式有:侧石、道钉、栅栏、及绿带等形式(3)视认性——彩色路面、路面标志、标志牌14、开辟路段公交专用道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道路条件:无论是单车道还是多车道的道路都可设置公交专用道(或公交专用路),而不是必需要单向三车道以上的道路,关键在于在设置公交专用道(或公交专用路)时如何考虑到确保社会车辆的正常运行;道路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必须要有物理隔离。

2)路段交通量条件:饱和度:饱和度在0.5~0.8之间时较适合设置公交专用道;公交车流量:断面单向平均公交车流量大于50辆/h 或高峰小时断面单向公交车流量大于150辆/h 时,较适合设置公交专用道 。

或当公交车交通量占总流量的比例20%以上时。

路段客流量:单向平均总的客流量(各种交通方式总和)达到5000人次/h 时可考虑设置公交专用道。

15、说明下面交叉口进口公交专用导向车道a 、b 、c 设置的特点? a、当路段公交专用道位于道路左侧,公交专用道延伸至停车线,同时在进口道开始前设置一段交织段,便于左转社会车辆变换车道。

对交通流的影响最小,尤其有利于直行公交车辆的行驶,因为直行公交车辆不需要变换车道。

b 、交叉口公交优先预信号在交叉口进口道的通行区域内设置前后两条停车线,通过设置在后一根停车线上的预先信号来控制社会车辆的通行,即社会车辆在预先信号控制的候驶区排队等待,而公交车辆可以通过公交专用道直接进入主信号控制的前一根停车线之后的候驶区排队等待,这样可确保红灯期间到达的公交车辆总是在社会车辆的前面排队等待。

控制的停车线控制的停车线直行与右转交织区直行公交专用进口道路段公交专用道错开式公交专用进口道当路段公交专用道位于道路右侧,且右转交通量较大,而进口道右侧用地条件不能满足向右拓宽进口车道时。

对公交车辆和社会车辆的行驶影响均较大,因为两者在进入交叉口时都需要变换车道,交织过程中容易引起交通混乱。

16、绘图说明路段进出交通设计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方法。

需求:a、路段沿线交通汇入主路同方向,或主路交通驶离同方向到达沿线。

B、路段沿线交通需要左转达到主路交通对向,或者主路交通驶离需要左转到达对向。

设计基本原则:加强进出交通的便捷性、减少对主路交通的干扰设计基本方法:A、普通路段:右进右出+让行标志标线(主辅路--从辅路右进右出,减速让行标志标线或停车让行标志标线,机非隔离线为白虚线);临近导向车道:右进右出+让行标志标线+只准右转(只允许右侧进车,右侧出车后从路口右转弯处绕行,除设置让行标志标线外,还要增设只准右转弯标志)B、使车辆利用交叉口实现左转调头、在路段上设置调头车道和调头通道、特殊的大型交通集散点左进左出(加装信号灯予以控制并应在适当地点设置左转停车让行车道+停车让行标志)、交通系统组织,使车辆绕行17、分析说明图示路段调头与人行横道的位置关系?画图说明路段人行横道上游、下游调头各自的适应性和优缺点。

人行横道上游调头分析:服务范围-为人行横道上游路段的左转出车服务,人行横道下游出车仍须到路口掉头优点-掉头车辆不必经过人行横道,与行人过街无交叉冲突,信号协调较简单缺点-服务范围小,对上游路口的缓解作用有限适应性-宜用在人行横道上游出车相对集中的路段上人行横道下游调头分析:设置位置:在导向车道段附近服务范围:一般超过路口间距的2/3优点:能较好的缓解路口的交通压力缺点:调头车辆须两次经过人行横道适应性:人行横道下游出车相对集中的路段18、说明下面图示非机动车道设计的适用条件?道路改建对非机动车的考虑A、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小于7m,且自行车流量不大,可将非机动车道分为两部分,分别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使用。

B、非机动车少,人行道宽;将非机动车道改造成机动车道,让非机动车道上人行道行驶,如果非机动车交通量存在明显的时变性,可对非机动车道进行动态管理:早晚非机动车高峰时段,禁止机动车入内;平峰时段,允许机动车临时停车,甚至变换非机动车道为机动车道,自行车上人行道行驶。

19、人行过街横道的设置原则是什么?请标出下图相位的尺寸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