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化学双向细目表样表

化学双向细目表样表
化学学科命题双向细目表
序号 题型 1 选择题
考查内容 STSE
识记 √
能力要求 理解
2 选择题
金属矿物开发利用

3 选择题
NA
4 选择题
方程式正误判断
5 选择题
化学键
6 选择题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判断
7 选择题
元素周期律

8 选择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推断

9 选择题
备实验仪器选择
11 选择题
物质制备实验药品选择
12 选择题
元素及核素

13 选择题
元素周期律推断
14 选择题
化学键
15 选择题
符号表征及性质

16 选择题
元素周期律推断
17 填空题
元素周期律及化学键
18 填空题
元素性质及方程式考察
19 填空题
元素性质实验题
20 填空题 金属矿物的工艺流程题
预测平均分
68
说明:题型是指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考查内容是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的考点;能力要求是指 合应用等;预计难度是指预计得分率。
能力要求
简单应 综合应


分值 预测难度
3
80%
3
70%

3
60%

3
65%

3
70%

3
50%
3
80%
3
60%

3
60%

3
65%

3
60%
3
85%

3
55%

3

高中化学必修二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必修二双向细目表

3.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4.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5.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6.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8.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

9.以上各部分的综合应用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6.能量变化、放热吸热反应,键能计算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原电池的原理(构成条件、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书写、阴阳离子流向)

2.设计原电池、燃料电池

3.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影响因素)

4.化学平衡的判断标志(三段式计算)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简单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碳链异构、位置异构)
高中化学必修二双向细目表
理解
应用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质量数,元素、核素、同位素等概念

2.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离子)半径,主要化合价

4.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比较规律并解释这些递变规律或设计实验。

5.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概念电子式书写、形成过程
1.金属冶炼原理,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2.海水提溴、提碘、提镁、提纯食盐的流程及基本操作

3.煤、石油组成、开发(干馏、分馏、裂化裂解)

4.加聚反应

5.绿色化学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

59
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

60
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

61
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止。

62
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二氧化硅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63
初步了解一些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64
理解基团、官能团的概念;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的基团和官能团

75
了解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了解石油化工、煤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

76
了解在生活、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77
常见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包括玻璃仪器的洗涤

78
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9
常见试剂的化学性质及其保存方法

80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取用,天平使用,仪器连接,气密性检查,物质的加热、过滤、蒸发,试纸的使用,容量瓶使用,萃取、分液、蒸馏等)

42
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练、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43
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化学性质。

44
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45
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2023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考点大全

2023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考点大全

2023高考化学——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分类序号知 识 点 内 容化 学 基 本 概 念 和 基 础 理 论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 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 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5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6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7 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8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9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0 质量守恒定律。

11 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 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12 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溶液13 溶液的含义。

14 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15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6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7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18 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9 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0 原子构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2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3 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4 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5 以IA 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6 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27 化学键的定义。

离子键、共价键的的形成。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4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42
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43
反应活化能的概念,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44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45
化学平衡的特征。

46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47
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81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82
常见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83
溶液配制方法。

84
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设计实验方案;正确选用实验装置;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10
质量守恒定律。

11
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12
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溶液
13
溶液的含义。

14
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10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和排布原理。

(新)高二化学双向细目表

(新)高二化学双向细目表
应,掌握简单计算

0.8
燃料电池的简单书写

0.8
需要分层考试科目,必须分别列出不同的双向细目表,注明适用班级。
备课组长李贵荣(签字)
推荐命题教师(不同年级、至少有过高中完整一轮教学经历)
__吴桂丽或许凤梅或张秀环

0.7
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以及水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0.7
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0.7
水解平衡理论来解释水溶液中的相关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0.6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正确理解和掌握溶度积KSP的概念。

0.7
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来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0.8
化学平衡概念及状态的判断

0.7
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0.7
化学平衡图像及化学平衡有关计算

0.6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

0.6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0.7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0.6
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浓度的简单计算。

0.6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期末复习、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知识点








预设
难度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0.8
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正确书写

0.7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人教版新教材化学课堂教学双向细目表

人教版新教材化学课堂教学双向细目表

绪言教学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化学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学习化学的价值√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原子论、分子学说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运用化学知识也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化学对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化学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学习化学的价值√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原子论、分子学说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运用化学知识也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化学对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时常伴随能量变化,物理技术和方法对研究化学也是很重要的√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联系√物质性质与物质变化规律以及用途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时常伴随能量变化,物理技术和方法对研究化学也是很重要的√√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联系√√物质性质与物质变化规律以及用途之间的关系√√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记录①条件②变化前后的颜色和状态③过程中的现象√√√认识蜡烛及蜡烛燃烧现象√√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差异√√根据方案进行实验,及写实验报告√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记录①条件②变化前后的颜色和状态③过程中的现象√√√√√√√√√认识蜡烛及蜡烛燃烧现象√√√√√√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差异√√√√√√根据方案进行实验,及写实验报告√√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实验室规则√化学试剂取用原则,药品取用的方法(粉末状、块状、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滴灌的使用等)√√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给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物质加热的方法√√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注意事项√√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对错误称量进行正确的数据处理√√√分析量筒量液时读数错误(俯视,仰视)给实验数据的计算带来误差√√√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实验室规则√√√化学试剂取用原则,药品取用的方法(粉末状、块状、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滴灌的使用等)√√√√√√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给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物质加热的方法√√√√√√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注意事项√√√√√√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对错误称量进行正确的数据处理√√√√√√√√√分析量筒量液时读数错误(俯视,仰视)给实验数据的计算带来误差√√√√√√√√√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空气成分实验,及各成分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结果的误差原因分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及相关性质√√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绿色化学的理念√√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空气成分实验,及各成分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结果的误差原因分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及相关性质√√√√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绿色化学的理念√√√√课题2 氧气教学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及相关事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及相关事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及注意事项√√√√催化剂及催化作用√√√运用简单装置制取氧气√√通过铁、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验证氧气的性质√√分解反应的特点√√√通过实验认识氧化铁、氧化铜也可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催化剂√√通过比较分析,探究温度、浓度等也会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速率√√√√对实验失败,收集氧气不纯等的原因进行分析、纠正√√√√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及注意事项√√√√√√√√√√√√√√√√催化剂及催化作用√√√√√√√√√运用简单装置制取氧气√√√√√√通过铁、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验证氧气的性质√√√√√√分解反应的特点√√√√√√通过实验认识氧化铁、氧化铜也可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催化剂√√√√√√通过比较分析,探究温度、浓度等也会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速率√√√√√√√√√√√√对实验失败,收集氧气不纯等的原因进行分析、纠正√√√√√√√√√√√√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目标双向表学习水平层次知识点(列)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和自测的分子模型,由形象到抽象认识分子、原子的特征√√√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新高考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新高考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新高考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号
题型
分值
试题内容
难度
备注
7
选择题
6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保、科技(STSE)等
0.80
原创
8
选择题
6
物质的类型及其变化、胶体等
0.80
原创
9
选择题
6
有机化合物等
0.75
原创
10
选择题
6
化学综合实验等
0.70
原创
11
选择题
6
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等
0.65
原创
12
选择题
6
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计算等
0.70
原创
13
选择题
6
离子反应、电解质溶液等
0.65
原创
26
实验题
14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实验探究方法等
0.80
原创
27
化工流程题
15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
0.65
改编
28
化学反应原理题
14
化学反应与热能、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适宜条件的选择、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等
0.65
改编
35
二选一:结构
15
选择性必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0.70
改编
36
二选一:有机
15
选择性必修5:有机化学基础
0.70原创Biblioteka 命题思想达成
目标
优良率
及格率
平均分
20%
65%
65~75
本卷基于本届高三化学学科的复习进度和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命制。侧重考查已经复习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理论,考虑到知识、能力考查的覆盖面并与高考试卷逐步接轨,试卷中也有相当未复习的知识内容。全卷编写力求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立意新颖,有思想性和时代特色;内容实在,重点考查重点和主干;形式多样,信息给予有文字、表格、图示、图像等,力求图文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2双向细目表
序号内容知了理应
道解解用
第一章第一节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等概念
元素周期表 2、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 律间的关系
3、通过对碱金属、卤族元素性质的 ? 探究,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以及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相互关系,
掌握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相似性和
递变性
4、原子核结构,理解质量数的含义, ? 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元素、核
素、同位素的涵义
第二节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20 ? 元素周期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最外
律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
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 ? 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元素和?A族,?A族元素为 ? 例,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
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初
步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4、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 ? 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学会
运用周期表
第三节 1、化学键的含义及离子键和共价键 ? 化学键的形成,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构成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 能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书写常见简单化合物、单质的电 ? 子式;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物质的形
成过程
第二章第一节 1、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生成化 ? 化学反应化学能与学键要放出能量
与能量热能 2、化学能和热能是相互转化的,并 ? 且符合能量守恒
3、什么是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并 ? 通过实验亲身体验放热反应和吸热
反应,记住常接触的化学反应中哪些
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4、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普遍存在 ? 的,它们符合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

第二节 1、火力发电中的能量转化 ? 化学能与
电能 2、原电池的原理 ?
3、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换为 ? 电能的关键
4、通过对原电池装置的分析,掌握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
5、通过原电池装置来判断金属的活 ? 动性顺序
6、几种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
7、学会自己设计原电池 ?
第三节 1、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及表示方法, ? 化学反应并能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的速率和2、浓度、温度、固体的表面积、催 ? 限度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
4、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
5、几种化学反应进行限度的因素 ?
6、区分某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可 ? 逆反应的方向性。

第三章有第一节 1、明确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理解有 ? 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原
有机化合因,体会到有机物对人们的生产、生物——甲活的影响
烷 2、甲烷的组成和物理性质,掌握甲 ? 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和化学性质
3、烷烃的物理性质及其性质的变化 ? 规律,烷烃的结构、性质和烷烃的命
名方法
4、取代反应,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 ? 异构体
第二节 1、石油的分馏及其产品和用途,石 ? 来自石油油的裂化和裂解
和煤的两2、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 ? 种基本化
工原料 3、煤、石油的组成和石油产品、煤 ? 干馏产品的广泛用途
4、乙烯、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和 ? 它们的主要性质
5、乙烯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和 ? 实验室制法
6、掌握苯的结构式及其重要的化学 ? 性质,了解苯及其同系物在组成、结
构、性质上的异同
7、初步学会烃的有关简单计算 ?
第三节 1、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酸和乙酸乙 ? 生活中两脂的物理性质
种常见的2、乙醇的生理作用和工业制法 ? 有机物
3、理解乙醇的结构,通过分析乙醇 ? 的结构式掌握乙醇在发生化学反应
时的断键位置,从而推断乙醇所具有
的化学性质
4、乙酸的物理性质以及它与人们生 ? 活的关系
5、通过分析乙醇和乙酸的结构式, ? 掌握它们发生脂化反应的原理以及
实验的操作方法,分析实验现象,会
熟练地书写该化学方程式
6、了解乙酸的通性,并通过设计实 ? 验来验证次氯酸、碳酸和乙酸的酸性
强弱顺序
7、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 了解乙酸的用途、制法等第四节1、油脂的组成、结构、重要性质和 ? 基本营养用途,酯和油脂的联系和区别物质 2、油脂的应用,肥皂和硝化甘油等 ? 日常生活中的知识
3、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的组成和 ? 性质,了解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性

4、掌握蛋白质的基本性质,认识蛋 ? 白质是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第四章第一节 1、了解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理解 ? 化学与可开发利用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同金属活动性
持续发展金属矿物的关系,了解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和海水资2、了解金属回收的重要意义,树立 ? 源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意识
3、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 ? 以及对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
在价值,认识综合开发利用海水资源
的重要意义
4、掌握蒸馏法淡化海水的原理及操 ? 作,通过对海水中提取溴、碘等知识
的学习,进一步学习卤族单质和其化
合物的性质,同时学会应用氧化还原
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
原相对强弱的方法
第二节 1、了解煤的组成及煤包含的元素种 ? 化学与资类,了解煤的综合利用的途径源综合利2、了解煤干馏的原理和煤干馏的产 ? 用、环境物极其主要用途
保护 3、认识石油的成分,石油分馏、裂 ? 化和裂解的基本原理,石油分馏和裂
解的产品和用途,乙烯的加聚反应
4、理解加聚反应的概念和原理,能 ? 够书写常见的加聚反应方程式
5、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常见 ? 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绿色化学的原理
和意义,认识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
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
续发展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