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东高考物理
立足经典模型 指向核心素养——山东省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第16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V 〇1.50 No .5May .2021教学参考试题研究立足经典模型指向核心素养—山东省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第16题评析及备考建议崔立香(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实验高级中学山东青岛266400 )文章编号:l 〇〇2-218X ( 2021)05-0057-02中图分类号:G 632.479 文献标识码:B2020年,山东省首次实施“3 + 3”模式的新高 考,理科综合解体,各学科单独命题。
物理试题以 必备知识考查为基础,以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为导 向,更加凸显了高考的评价和选拔功能。
其中,第 16题属于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题目,以单板 滑雪“U ”形比赛池为素材创设生活实践问题情境, 考查理解、模型建构、推理论证等关键能力,考查物 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责任等核心素养。
一、试题及解析试题单板滑雪“U ”形池比赛是冬奥会比赛 项目,其场地可以简化为如图1甲所示的模型:“ U ”形滑道由两个半径相同的四分之一圆柱面轨道 和一个中央的平面直轨道连接而成,轨道倾角为 17.2°。
某次练习过程中,运动员以V M = 10 m /s 的 速度从轨道边缘上的M 点沿轨道的竖直切面A B - C D 滑出轨道,速度方向与轨道边缘线A D 的夹角 a = 72.8°,腾空后沿轨道边缘的/V 点进人轨道,如 图1乙为腾空过程左视图。
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 10 m /s 2, sin 72. 8。
=0. 96,cos 72. 8。
=0. 30。
求:(1) 运动员腾空过程中离开A D 的距离的最大值L(2) M 、iV 之间的距离L 。
解析(1)在M 点,设运动员在A B C D 面内垂直A D 方向的分速度为,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规 律得巧=t;M Sin 72.8°①设运动员在面内垂直A D 方向的分加 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cos 17. 2° = ?wa 1②由运动学公式得d=f③C id \联立①②③式,代人数据得d =4. 8 m④(2)在M 点,设运动员在A B C D 面内平行AD 方向的分速度为,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规律得巧=fjwC 〇s 72. 8° ⑤设运动员在A B C D 面内平行A D 方向的分加 速度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17. 2° = ma 2设腾空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得2vit =—L = v 2t +-^-a 2t 2联立①②⑤⑥⑦⑧式,代人数据得L = 12 m评析本题若将斜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分解,会增大计算量和计算难度,耗费时间 和精力,求解相对困难。
2020年高考真题 物理(山东卷)(含解析版)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物理试卷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解:A、由于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在0~t1时间内速度增加,即乘客的加速度向下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N=ma,解得:F N=mg﹣ma,则F N<mg,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B、在t1~t2时间内,s﹣t图象的斜率保持不变,所以速度不变,即乘客匀速下降,则F N=mg,故B错误;CD、在t2~t3时间内,s﹣t图象的斜率变小,所以速度减小,即乘客的减速下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mg=ma,解得:F N=mg+ma,则F N>mg,处于超重状态,故C 错误,D正确;故选:D。
2.解: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该段时间内产生的电荷量为:q=It=5.0×10﹣8×3.2×104C=1.6×10﹣3C根据衰变方程得:→+,可知这段时间内发生β衰变的氚核H的个数为:==1.0×1016,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解:由于玻璃对该波长光的折射率为n=1.5,则光在该玻璃中传播速度为:v =光从S到S1和到S2的时间相等,设光从S1到O点的时间为t1,从S2到O点的时间为t2,O点到S2的距离为L,则有:t1=+t2=光传播的时间差为:△t=t1﹣t2=﹣=,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解:AB、因x=λ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cos(t),当t=T时刻,x=λ处质点的位移为:y=Acos(×)=0,那么对应四个选项中波形图x=λ的位置,可知,AB选项不符合题意,故AB错误;CD、再由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依据微平移法,可知,在t=T的下一时刻,在x=λ处质点向y轴正方向振动,故D正确,C错误;故选:D。
5.解:输入端a、b所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可知,输入电压U1=220V,依据理想变压器电压与匝数关系式:,且n1:n2=22:3解得:U2=30V由于灯泡L的电阻恒为R=15Ω,额定电压为U=24V.因能使灯泡正常工作,那么通过灯泡的电流:I==A=1.6A那么定值电阻R1=10Ω两端电压为:U′=U2﹣U=30V﹣24V=6V依据欧姆定律,则有通过其的电流为:I′==A=0.6A因此通过定值电阻R2=5Ω的电流为:I″=1.6A﹣0.6A=1A由于定值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定值电阻R1并联,那么定值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总电阻为:R′==Ω=6Ω因定值电阻R2=5Ω,因此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为:R滑=6Ω﹣5Ω=1Ω综上所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0年人教版(山东专用)高考物理练习: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第2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课时训练旳时孔盂・域出髙务I基础必备练I1.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定值电阻R的阻值也为r,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小D. 定值电阻R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解析: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滑片从a端滑向b端,其接入电路的阻值F Pb减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电阻R 消耗的功率增大,选项A,B,D错误;把电阻R当做电源内电阻(等效电源),则R内=2r,R Pb减小,且Fb<2r,等效电源的输出功率减小,即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减小,选项C正确.-------® ------2. (2018 •上海静安区质检)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F2采用如图方式接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上,利用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研究R2上的电压与电流变化关系.当自下向上滑动R2上的滑片时,通过数据采集器将电压与电流信号输入计算机后,在屏幕上得到的UI图像应为下图中的(C )A B C D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R i),E,r,R 1均不变,由数学知识得知,U I图像是向下倾斜的直线,选项C正确.3. 已知磁敏电阻在无磁场时电阻很小,有磁场时电阻变大,并且磁场越强阻值越大.为探测磁场的有无,利用磁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不变,在无磁场时调节变阻器R使小灯泡L正常发光,若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磁场区,则A.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 磁敏电阻两端电压变小C. 小灯泡L变亮甚至烧毁D.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解析: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强磁场区时,磁敏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变小,根据U=E-Ir,因为I减少,所以路端电压U增大,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故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两端电压增大,即灯泡变亮,如果磁场足够大,有可能烧坏灯泡,选项C正确,A错误;小灯泡的电流增大,而总电流是减小的,故通过磁敏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减小,由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变,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而路端电压是增大的,故磁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选项B,D错误.4. (2018 •湖北部分中学模拟)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4 V,内阻为1 Q ,电阻R=3 Q ,R2=R=4 Q,R4=8 Q ,电容器的电容C=6.0卩F,闭合S电路达稳定状态后,电容器极板所带电荷量为(A )A. 1.5 x 10-5 CB.3.0 x 10-5 CC.2.0 x 10-5 CD.2.1 x 10-5 CR風+阳解析:由电路结构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二R+叶叫+ ® + “=8 Q ,E 4电路中的电流为1=" = A=0.5 A,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 C=Q i+U R2=3X 0.5 V+4 x 0.25 V=2.5 V,由Q=C C=6.0 x 10-6x 2.5 C=1.5 x 10-5 C,故A正确,B,C,D错误.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丄1丄2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后来由于某种故障使L2突然变亮,电压表读数减小,由此推断,该故障可能是(D )A. L i灯丝烧断B. 电阻R2断路C. 电阻R短路D. 电容器被击穿短路解析:若电阻R2短路,则通过L2的电流为零丄2不亮,选项C错误;若L i 灯丝烧断,则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丄2两端电压减小丄2变暗,选项A错误;若R2断路,则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电压表读数增大丄i与R并联部分两端的电压减小,故L2两端的电压增大丄2变亮,选项B错误;若电容器被击穿短路,则电路总电阻减小,路端电压减小,总电流增大丄2变亮,D正确.6. (多选)如图所示,图中直线①表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图中曲线②表示该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 电源的电动势为50 V25B. 电源的内阻为QC. 电流为2.5 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15 QD. 输出功率为120 W时,输出电压是30 V解析: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为U=E-lr,显然直线①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r,纵轴的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从题图中看出纵轴截距为50-2050 V,斜率的绝对值等于r=「1 Q =5 Q ,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E当电流丨1=2.5 A时,由回路中电流l i =「‘‘,解得外电路的电阻R外二15 Q,C正确;当输出功率为120 W时,由题图中P I关系图线中看出对应干路电流为4 A,再从UI图线中读取对应的输出电压为30 V,D 正确.7. (多选)某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甲)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这种小灯泡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电源的内阻为1.0 Q .现闭合开关S,理想电压表V的示数为4.0 V,则(ABD )(甲}㈡A. 三个灯泡的总电阻为8.3 QB. 电源的电动势为5.6 VC. 电源消耗的热功率为3.0 WD.电源的效率为89.3%解析:理想电压表V的示数为4.0 V,可知串联的灯泡电流为0.6 A,4,0 20此时小灯泡电阻为• Q = Q ;每个并联灯泡的电流为0.3 A,电压1,0 10 20 为1.0 V,此时小灯泡电阻Q = Q ,所以灯泡总电阻为R总二I 10Q + X 8.3 Q ,选项A正确;电动势等于E=4 V+1 V+0.6 X 1.0 V =5.6 V,选项B正确;电源消耗的热功率为P热=0.62X 1.0 W=0.36 W,IU 5选项C错误;电源效率n = ■ X 100%= X 100%=89.3%选项D正确.丨能力培莽练I8. (2018 •江西新余二模)(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忽略不计,R1=R=R,闭合开关S,电压表V的示数为U,电流表A的示数为I. 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大小为△ U,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大小为△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B. I先变大后变小C. U先变小后变大D. U与I乘积先变小后变大解析:将R等效为电源的内阻,由图可知电压表测量的是等效电源的路端电压,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先减小后增大,R3两端的电压先减小后增大,电压表的读数先变大后变小,故C错误;由图可知,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R的电阻先增大后减小,由于电压不变,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大,故B错误;由于电压表示数没有变化,所以U变化量与I变化量比值等于等效电源的内阻即R,故A正确;U与I的乘积等于等效电源的输出功率,当电源的等效内阻等于外电阻时输出功率最大,因为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外电阻从R变大,再减小到R,则输出功率先减小后增大,即U与I乘积先变小后变大,故D 正确.9. (多选)在图(甲)所示电路中,R I,R2均为定值电阻,且R=100 Q ,R2 的阻值未知,R3是一滑动变阻器,在其滑片从最左端滑至最右端的过程中,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U随干路电流I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上的A,B两点是滑片在变阻器上的两个不同端点时分别得到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UNA. 电源的电动势为20 V、内电阻为20 QB. 定值电阻F2的阻值为5 QC. 定值电阻R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6 WD. 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300 Q 解析:取U A=16 V,I A=0.2 A,U B=4 V,I B=0.8 A,利用E=U+Ir,解得E=20 V,r=20 Q ,选项A正确;当滑片滑到最右端时,R3,R I均被短路,此时匹4外电阻为F2且对应图中B点,则二,Q =5 Q,此时R上功率最大,P2=U B I;当滑片位于F3最左端时,R3最大,B=3.2 W选项B正确,C错误巴16“3此时外电阻为R= = Q =80 Q .又因为R= r +F2,解得R=300 Q , 选项D正确.10. 如图所示,E为内阻不计的电源,MN为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长电阻丝,C为电容器.当滑动触头P以恒定速率从左向右匀速滑动时,关于电流计A的读数情况及通过A的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左,MA. 读数逐渐变小,通过A的电流方向向左B. 读数逐渐变大,通过A的电流方向向右C. 读数稳定,通过A的电流方向向右D. 读数稳定,通过A的电流方向向左解析:设在△ t时间内,触头P移动的距离为△ L,则厶L=v A t,电源内E阻不计,电阻丝单位长度上的电压值为;,因此在△ t时间内电容器两EC-vME E \Q C^U L E板间电压改变为△ U= △ L= v △ t,而|=「= ' = ';=C v,电流值恒定,即电流表读数稳定,选项A,B错误;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右半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当滑动触头P以恒定速率从左向右匀速滑动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放电,放电电流方向由正极板流向负极板,右极板带正电,所以通过A的电流方向向右,选项C正确,D错误.11. (2018 •四川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高三月考)(多选)如图为一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恒定电路,电压表V的内阻为10 k Q,B为静电计,C1,C2分别是两个电容器,将开关闭合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 若G>G,则电压表两端的电势差大于静电计两端的电势差B. 若将变阻器滑动触头P向右滑动,则电容器G上带电量增大C. C1上带电量为零D. 再将开关S打开,然后使电容器C2两极板间距离增大,则静电计张角也增大解析:由于静电计的两个电极是彼此绝缘的,电压表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电路稳定后,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压表两端没有电压,而电容器G 充电,两端存在电压.所以电压表两端的电势差小于静电计两端的电势差,故A错误;电路稳定后,电容器G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保持不变,将变阻器滑动触头P向右滑动,电容器C2的电压不变,电量不变,故B 错误;由于电压表两端没有电压,电容器C没有被充电,电量为零,故C 正确;将开关S打开,电容器的电量Q不变,板间距离增大,Q电容C减小,由公式C=分析可知,板间电压增大,静电计张角增大,故D正确.12. (多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路达到稳定后,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二极管视为理想二极管,R l,R2,R3三个电阻的阻值相等且与电源的内阻r 的阻值也相等.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BC )A. 带电质点P将向下运动B. 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变大C. 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读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之比一定不变D. 电压表V读数变化量的绝对值等于电压表V2的读数变化量的绝对值解析: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R4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则电路总电流变大,R〔两端电压变大,则R3及其并联支路的电压减小,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电容器本该放电,但是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使得电容器两端的电荷量不变,电场强度不变,则带电质点P仍静止,选项A错误;因当电源外电路电阻等于内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因R I,R2,R3三个电阻的阻值相等且与电源的内阻r的阻值也相等,可知外电路电阻大于内阻,当滑动变阻器咼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外电路电阻减小,向内电阻接近,故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选项B 正确;若 只将ab 部分等效为电源的外电路,而将ab 左侧的部分等效为内电路, 其等效内阻为「,则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V2与电流 表A 的读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之比为l=r ',可知为定值,不变,选项 C 正确;由电路图可知U=U+UR2+U,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 端移动 时,U 减小,U2减小,Ui 增大,U R 2增大,则电压表V 读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小 于电压表V2的读数变化量的绝对值,选项D 错误.13. 如图(甲)所示为某元件R 的UI 特性曲线,把它连成图(乙)所示电 路.已知电源电动势E=5 V,内阻r=1.0 Q ,定值电阻R=4 Q .闭合开 关S 后,求:J5.0 4.0 3.0 2.0 L0 (1) 该元件的电功率;(2) 电源的输出功率.解析:(1)把电源和R0看成等效电源,该电源的UI 图像如图H 所示, 元件R 与电源组成闭合电路时,R 中电流I R =0.4 A,电压U=3.0 V,则P=l>l R =3.0 X 0.4 W=1.2 W.fio R 闸 ㈤⑵由于P出=R+P,则P出=(0.4 2X 4+1.2) W=1.84 W.答案:(1)1.2 W (2)1.84 W14. (2018 •四川乐山模拟)如图所示,已知蓄电池的电动势为E=6 V, 内阻r=2 Q,R1=2 Q,R2为一可变电阻,则R为何值时,R2上消耗的功率最大?并求此时的最大功率值.解析:用题图中虚线框所围的部分替代电源时,其电动势也相应替换等效电动势E'等于其负载电阻R断开时A,B两点间的电压,故EE= X 6 V=3 V,等效内电阻为「=1 Q , 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等效电源内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故F2=1 Q时,R2上消耗的功率最大.这样,R2上消耗的最大功率E'232Rmax=二;W=2.25 W.答案:1 Q 2.25 W。
2020年高考(新高考)山东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注意事项:1・答鴉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尊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吋,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钳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衆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掠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吋,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谷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毎小題3分,共加分。
毎小題只有一个选项符合SiSS求。
1. 一质址为加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与时间啲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N瑕示,速度次小用D表示。
Si力加速度大小为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O7∣时间内,卩増大.FNMgB・时间内,z>滅小,FNSgC. "7)吋间内,D增大,F N<W£TyfZ3时间内・粉减小・F4ng2.臟:H发空"衰变成斓樑He。
假设含佩¢1斜中;H⅛⅛0衰变产酗电子可以全部定向移动,在3^×104S时问内形成的平均电流为5.0>l0*βΛo已知电子电荷址为1.6×W l9C,在这段时间内发生Zi衰变的猱核;H的个数为A・ 50口OM B. 1.0×10l6 C. 2.0×10,6 D. 1.0×10π3.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截面图如图所示。
光源S到&、&的距离相等,O点为$、£2连线中垂线与北屛的交点。
光源S发出的波长为丄的光,经S出射后垂直穿过玻璃片传播到O点■经E出射后直接传播到。
点,由Sl到O点与曲S2到O点,光传播的时间箋为Z o玻璃片厚度为⑹,玻璃对谀S长光的折射率为15空气中光速为c,不计光在玻璃片内的反射。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C 6。
A. IΩ6. —定质址的理想气体从状态α5F 始・经》b 、Z FTG CTa 三 个过程后回到初始状态α∙其p*图像如團所示。
2020年高考山东版高考理科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例3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 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纵坐标为力(单位为牛顿),横坐标为时间。由 图像可知 ( )
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B.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D.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 在一次下蹲过程中,该同学要先后经历失重状态和超重状态,所 以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先小于自身重力后大于自身重力,而在一次起立 过程中,该同学又要先后经历超重状态和失重状态,所以对压力传感器 的压力先大于自身重力后小于自身重力,所以题图记录的是一次下蹲— 起立的动作。
考向突破
考向一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 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探究加速 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得出的实验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任何外力的理想 情况,在此基础上,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指出了力和运动的联系:F=ma。
方向相反
(2)三异 不同物体
不同效果
(3)二无关 与 与物 物体 体的 是运 否动 受状 其态 他无 力关 无关
2.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相同点
等大、反向,作用在⑩ 同一条直线 上
受力物体 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题导引
解析 方法一 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建立如图所示 的坐标系,并将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加速度ax和竖直方向加速度ay,如 图(b)所示,则ax=a cos θ,ay=a sin θ。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静=max,mg-FN=may 求得F静=ma cos θ,FN=m(g-a sin θ)。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Ⅲ)(高清图文版,包含答案及解析)

(一)必考题:共 47 分 9.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装置验证动能定理。调整木板的倾角平衡摩擦阻力后,挂上钩码, 钩码下落,带动小车运动并打出纸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及相关数据如图(b)所示。
的速率为( )
A.
RKg QP
B.
RPKg Q
C. RQg
KP
D.
RPg QK
1
4.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 O 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 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系统平衡时,O 点两侧绳与竖 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若α=70°,则β等于( )
(3)将热敏电阻从温控室取出置于室温下,测得达到热平衡后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2.2kΩ。由图(a) 求得,此时室温为_____℃(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4)利用实验中的热敏电阻可以制作温控报警器,其电路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E 为 直流电源(电动势为 10 V,内阻可忽略);当图中的输出电压达到或超过 6.0 V 时,便触发报 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若要求开始报警时环境温度为 50℃,则图中_________(填“R1”或“R2”) 应使用热敏电阻,另一固定电阻的阻值应为_________kΩ(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A.3 J
B.4 J
C.5 J
D.6 J
3.“嫦娥四号”探测器于 2019 年 1 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
认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 K 倍。已知地球半径 R 是月球半径的 P 倍,
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 Q 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
2020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0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质量为m 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 N 表示,速度大小用v 表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0~t 1时间内,v 增大,F N >mgB .t 1~t 2 时间内,v 减小,F N <mgC .t 2~t 3 时间内,v 增大,F N <mgD .t 2~t 3时间内,v 减小,F N >mg2.氚核31H 发生β衰变成为氦核32He 。
假设含氚材料中31H 发生β衰变产生的电子可以全部定向移动,在3.2⨯104 s 时间内形成的平均电流为5.0⨯10-8 A 。
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10-19 C ,在这段时间内发生β衰变的氚核31H 的个数为 A .145.010⨯ B .161.010⨯ C .162.010⨯ D .181.010⨯3.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截面图如图所示。
光源S 到S 1、S 2的距离相等,O 点为S 1、S 2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
光源S发出的波长为λ的光,经S1出射后垂直穿过玻璃片传播到O点,经S2出射后直接传播到O 点,由S1到O点与由S2到O点,光传播的时间差为t∆。
玻璃片厚度为10λ,玻璃对该波长光的折射率为1.5,空气中光速为c,不计光在玻璃片内的反射。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5tcλ∆=B.152tcλ∆=C.10tcλ∆=D.15tcλ∆=4.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负方向传播,已知54xλ=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2πcos()y A tT=,则34t T=时刻的波形图正确的是5.图甲中的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22:3,输入端a、b所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
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
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A.库仑B.霍尔C.洛伦兹D.法拉第2.(6分)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ρ,引力常量为G,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A .B .C .D .3.(6分)如图,在摩托车越野赛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个坑,该坑沿摩托车前进方向的水平宽度为3h,其左边缘a点比右边缘b点高0.5h。
若摩托车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1,它会落到坑内c点,c与a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为h;若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2,该摩托车恰能越过坑到达b 点。
等于()A.20B.18C.9.0D.3.04.(6分)CT扫描是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CT扫描机可用于对多种病情的探测。
图(a)是某种CT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其中X射线产生部分的示意图如图(b)所示。
图(b)中M、N之间有一电子束的加速电场,虚线框内有匀强偏转磁场;经调节后电子束从静止开始沿带箭头的实线所示的方向前进,打到靶上,产生X射线(如图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将电子束打到靶上的点记作P点。
则()A.M处的电势高于N处的电势B.增大M、N之间的加速电压可以使P点左移C.偏转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D.增大偏转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使P点左移5.(6分)氘核H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6H→2He+2H+2n+43.15MeV表示。
海水中富含氘,已知1kg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若全都发生聚变反应,其释放的能量与质量为M的标准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相等;已知1kg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约为2.9×107J,1MeV=1.6×10﹣13J,则M约为()A.40kg B.100kg C.400kg D.1000kg6.(6分)特高压输电可使输送中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