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绞车下支架配重情况的说明

合集下载

绞车下放、安装、调试安全技术措施

绞车下放、安装、调试安全技术措施

绞车下放、安装、调试安全技术措施在工程项目中,绞车是一种常见的起重机械,用于将重物或成组的物品吊装到高处。

在绞车的下放、安装、调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安全技术措施,保证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绞车下放、安装、调试三个方面来介绍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绞车下放的安全技术措施1.下放过程中,需要确认吊重物的重量和大小,以及吊具的牢固度和过载情况,确保吊装过程中不会出现震荡和倾斜的情况。

2.工作现场需要按照规划要求进行清理,保持地面平坦、无杂物,防止绞车在下放过程中受到干扰和障碍物的阻碍。

3.下放前需要检查绞车的各项操作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制动器和工作制动系统等,确认无损坏、无缺陷的情况下进行下放作业。

4.下放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下放计划,控制下放速度,防止猛降或突然停降的情况发生,确保下放平稳、安全进行。

5.下放完毕后,要检查吊物的状态和吊具的完整性,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确保下次操作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吊物信息。

绞车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1.安装前需要检查绞车的相关设备是否按照规划要求运输和存放,如维护绞车的外观、部件和设备,确保装配和安装顺利进行。

2.安装时需要保证所选设备的合理性和质量,保证传动轴、制动带、轴承等装配部件的精确匹配,确保装配完成后能够正常运转。

3.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如需要精确测量面限位器、电器开关、动力控制器等设备的位置,确保位置的准确、安全、合理。

4.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试运行,调试绞车的工作和性能,评估其是否符合相应要求,进行标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5.安装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流程,如需进行相应的排气、灰尘和检查作业,确保安装场地的清洁、整洁、通风和安全。

绞车调试的安全技术措施1.调试前需要清理工作区,确保安全道路、捆绑带、脚轮和挂具,防止调试时发生安全问题。

2.调试时需要确认系统安全、操作逻辑、驱动力和制动力的正常和可靠,如调试起重量、起重速度、起重高度和起重应力等参数,确保调试后的绞车能够正常工作。

副井下放综采支架措施方案

副井下放综采支架措施方案

副井下放综采支架安全技术措施因我矿1022工作面生产需要,需要从副井下放综采支架至井下,为确保本次副井下放综采支架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我矿副井系统概况我矿副井提升机为JKMD-(Ⅰ)-(JG)3×4落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采用左、右同捻镀锌Φ32mm钢丝绳各2根(共4根)。

提升钢丝绳单重为4.25kg/m,最大静张力为450KN,最大静张力差为100KN。

尾绳为2根P8×4×9镀锌扁绳,单重为8.5kg/m。

提升容器为一套单层双车罐笼(一宽一窄)窄罐配重与宽罐相同(10t)。

本次副井上提综采设备只使用宽罐。

二、下放最大件配重计算及提升机安全系数校核此次下放最大件为综采支架解体后的支架底座,加平板车共重约14t,配重计算如下:1.MP+MZ1=MZ2+MD/2 (1)(1)式中MP---所需配重(kg),MZ1---需要配重的罐笼(窄罐)自重为10000kg,MZ2---提升综采设备的罐笼(宽罐)自重为10000kg,MD---提升最大件的重量为14000kg,计算可知MP=7000kg,即配重为7t。

2.下放最大件时钢丝绳最大静张力F j=Q z+Q+n1pg(H+H j)/1000+n2qgH h/1000=100+140+4×4.25×10×(452.4+35)/1000+2×8.5×10×25/1000=327.11KN上式中:Q z—罐笼自重,取100KNQ---提升最大件自重,取140KNn1—提升钢丝绳根数,4根n2—尾绳根数,2根p---提升钢丝绳单重,4.25kg/mq---尾绳单重,8.5kg/mH---立井提升高度,452.4mH j—井口至上天轮中心线高度,35mH h--大罐在下口时,尾绳的高度,25mg---重力加速度,取10m/s23.升降最大件时钢丝绳静张力差70KN<100KN(取g=10m/s²),符合要求。

综采支架下井及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支架下井及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支架下井及运输安全技术措施8103工作面布置已就绪,已备搬家工作。

支架及大件现从地面运输到井下。

为了保证运输工作顺利完成,保障运输安全畅通,特制定了以下运输安全措施:一.运输路线地面→斜井→运输大巷→八煤轨道下山→8103轨道顺槽→切眼。

二.地面支架及大件装车安全措施1、装车过程中,避免人员进入吊起的支架下面,保证人员处于安全距离;大件就位过程中,尽量使用工具,以防伤手。

2、支架必须放正,防止在运输当中发生倾斜落道;3、装车前,必须检查待用平板车的完好情况。

车轮要与车盘固定牢固,且转动轻松,不转的车轮或轮距不符合要求的车轮,必须及时更换后方可使用。

4、支架与平板车采用螺栓连接压板固定,要求螺栓紧固,压板上紧,大件与平板车用12.5的钢丝绳及绳卡固定,每个绳头不少于2个绳卡,防止前滑和侧滑。

5、装车必须由专人负责。

三、斜井坡上运输安全技术措施1、大件与支架下井前,要对2.5米绞车和稳车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不得使绞车带故障运行;2、对绞车与稳车滚筒进行校正,调整好闸瓦间隙;保证液压站压力稳定。

3、斜井钢丝绳要求机电科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计算其可靠性;要求每个支架下井前,必须对钢丝绳进行相关安全检查,机电科派专人负责;4、车房声光信号必须完好,信号听清后,司机方可开车。

5、支架使用稳车下井,其他大件用2.5米绞车下井。

6、大件下井过程中稳车运行速度最大不超过0.5m/s。

运行中保证速度均匀;7、绞车房和稳车每班各设两名司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8、斜井上下摘挂钩必须有专人负责并向绞车司机转发信号。

9、大件车运到斜井口时,必须先用阻车器可靠的固定平板车后。

方可进行摘挂车工作。

10、平板车连接与大钩上,罐销使用专用的开口销,防止脱钩;辅助连接装置,采用两根距离相等的40T溜子链支架大钩连接,螺栓扣件上全,上紧牢固;井运队每班排一名队长现场指挥,检查连接装置是否完好,符合要求后支架和大件方可下井。

【煤矿井上下运输支架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井上下运输支架安全技术措施】

井上下装运支架安全技术措施一、井上装运、1、所有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戴好安全帽,戴好防护手套,穿好工作服。

2、机厂必须保证入井平板车和矿车的完好,装车前对平板车和矿车进行检查,发现轱辘不转、轮轴没用销子插牢、轴有损伤、连接装置有损伤的矿车不准使用。

3、龙门吊往平板车上吊运支架时,平板车必须用木块或其他物品掩好车轮,平板车保证不在轨道上来回晃动。

龙门吊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听从专人信号,所有参与装运人员在吊装过程中必须撤到安全地带。

4、固定支架使用40T大链、8#铅丝、Φ20、Φ30螺栓,40T大链、铅丝和螺栓必须保证质量合格,不得使用有质量缺陷的大链、铅丝和螺栓。

5、装车大件不得偏重,大件左右突出部分要偏向巷中(不得超宽);使用平车装运支架时,底盘用4条(其它大件用2条)M20螺丝可靠固定,达不到要求时用相应铁丝固定,顶部四角用铁丝捆牢拧紧(每角8股)。

6、中心偏移部件装车时必须配重,保证装车平衡。

小件放在平车上,要牢固的和大件捆在一起;装车高度超过1.9m的大件顶部覆盖皮带。

7、装车时,按照要求,一台液压支架依次分底座、四连杆、掩护梁、顶梁四车装运,四车排好顺序,装好后打上号码。

8、不允许一边固定支架一边吊运支架,所有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9、支架在平板车上固定时,要求放平放稳,重心尽量在平板车中心位置,左右伸出平板车的部分尽量保持一致,固定好后,要求前后总长度不得超过4.2米,左右宽度不得超过1.6米,总体高度不得超过2米。

10、固定时,要求必须牢靠,大链和铅丝必须绷紧,螺栓上紧。

11、所有小件必须用铅丝牢靠固定在大件上。

使用平板车装运综机大件时底盘上要用30mm螺栓四条固定12、装运好后,由专人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下井。

13、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前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

二、大件的提升。

1.矿车到井口后把勾工要进一步对大件进行检查,发现装车不牢、偏重、超宽、超高等影响提升问题时汇报机电调度,由机厂及时处理。

副井绞车提升支架验算

副井绞车提升支架验算
n1—首绳根数:4根p—首绳单重:4.95kg/m
HZ,—副罐侧主绳悬垂长度;518m
结论:提升支架时主绳的安全系数符合要求。
二、绞车最大静张力及最大静张力差的验算:
1、重载侧(主罐上提)的最大静张力:
S1= Qz+Q+npHJ’+nqHn=16541+17500+4×4.95×518+2×9.1×20
防滑验算
《煤炭设计规范》规定:对提升钢丝绳在衬块上是否滑动,必须进行“防滑”验算;静防滑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75;即【σj】=1.75
上提重物加速段及下方重物减速段的减速度,动防滑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25;即【σg】=1.25
1、静防滑安全系数:
式中:S1—重载侧钢丝绳最大静张力;44661kg
S2—轻载侧钢丝绳最大静张力;35188kg
μ—衬快摩擦系数;0.25
α—围抱角194°
静防滑安全系数满足要求。
2、动防滑安全系数
(1)重载侧提升钢丝绳的运动力
48690kg
式中:R1—提升容器在井筒中的运行阻力:
0.2×17500=3500
(2)轻载侧提升钢丝绳的运动力
29535kg
式中:Gd—导向轮变位质量;3060kg
(3)动防滑安全系数
Rδ——摩擦轮半径1.625m
3、制动力矩倍数
结论: ,现有制动器满足制动力矩的要求。
副井提升系统图
依据说明
1、附:提升系统图。
2、《罐笼设计图纸》----徐州煤矿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钢丝绳悬挂装置说明书》---徐州中矿科光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
3、钢丝绳标牌
4、钢丝绳检测报告
(2016.10.25)

副井绞车下支架配重情况的说明

副井绞车下支架配重情况的说明

副井绞车下支架配重情况的说明一、现场参数:绞车最大静张力90KN,最大静张力差55KN,副斜井倾角25°,2吨U型矿车,空车自重为1.1t,载重3.4t;支架加平板车总重14t。

二、核算:1、以支架在井底(井筒700米+平台100米),即最大载重量计算钢丝绳拉力:F imax=mg(sinα+f1cosα)+LM p g(sinα+f2cosα)f2:钢丝绳沿托辊和底板移动阻力系数,钢丝绳全部支撑在托辊上时,取f2=0.15—0.20,局部支撑在托辊上时,取f2=0.25—0.40。

f1:矿车运行摩擦系数,矿车为滚动轴承时,取f1=0.015,矿车为滑动轴承时,取f1=0.02。

L;钢丝绳的长度.Mp:单位钢丝绳重量,3.65kg/m。

F imax=mg(sinα+f1cosα)+LM p g(sinα+f2cosα)= 14000×9.8×(sin25°+0.02×cos25°) +800×3.65×9.8×(sin25°+0.15×cos25°)=14000*9.8*(0.4226+0.015*0.9063)+800*3.65*9.8*(0.4226+0.015*0.9063)=72469N=72.469KN钢丝绳最大静拉力为78.1KN(钢丝绳检验报告)和绞车静张力90KN均大于提升支架最大载重量,满足提升条件。

2、绞车最大静张力差55KN,如果主滚筒挂支架,、副滚筒在满足绞车最大静张力差的情况下,副滚筒最少应挂:F=72.5KN-55KN=17.5KN 。

即F=mg(sinα+f1cosα)+LM p g(sinα+f2cosα),取副滚筒在平台,L为100米,计算矿车重量m。

m=[F- LM p g(sinα+f2cosα) ]/ g(sinα+f1cosα)=3732kg=3.7t总之、配重不的小于3.7t.3、在满足钢丝绳最大静拉力和绞车最大静张力,取小,即钢丝绳最大静拉力78.1KN,副滚筒挂78.1KN时,绞车在井底(800米处)反算提升重量:78.1KN= mg(sinα+f1cosα)+LM p g(sinα+f2cosα)m=[F- LM p g(sinα+f2cosα) ]/ g(sinα+f1cosα)=15325kg=15.3t。

煤矿副井绞车道提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副井绞车道提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副井绞车道提升安全技术措施副井绞车道提升系统担负着全矿井材料、设备的下放和回收,井下歼石及其他物品运出地面和人员的运输。

为了副井提升系统提升运输平安有序的进行,确保副井提升和人员运输的平安,制定以下平安技术措施:一、副井提升系统概况:谢家河沟煤矿副井井筒断面11. 5米2,宽2. 6米,井筒倾角26° ,绞车道全长498米。

井口标高1134米。

井口往下布置有井底水泵房(一水平)、2902 (二水平)、2905 (三水平)甩车场和井底车场。

绞车道铺设30KG/M 钢轨和道岔。

副井绞车道物料提升采纳矿车串车提升,井口绞车房安装一台JTP-1.6X1.2变频掌握提升绞车(技术参数牵引力:45KN、功率:160KW、速度:2. 5m/s),依据设计选用直径为24. 5mm 钢丝绳,一次串车四辆,矿车型号Y-0. 75o人员运输采纳架空乘人装置,安装一台RJHY30-23/670架空乘人装置,人员运输力量246人/小时。

架空乘人装置和提升绞车之间安装电气闭锁。

绞车道安装有提升语音报警系统、提升声光信号系统和第1页J架空乘人装置运行提示系统。

绞车道安装有井口阻车器、上部档车栏、下部档车栏和架空乘人紧急停车装置。

二、提升车辆数量规定:依据设计要求,每钩提升串车四辆。

依据计算实际状况,只能每钩提升串车三辆。

三、开车前的检查:1、绞车司机幵车前的检查:(1)、检查操作手柄及各掌握开关是否在正确位置;(2)、检查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3)、检查液压站制动压力是否正常;(4)、检查盘形制动器、减速器、主轴是否有漏油现象,油路是否畅通;(5)、检查试验平安回路各爱护装置是否正常,动作是否灵敏牢靠;(6)、检查乘人猴车和绞车之间闭锁是否牢靠。

(7)、在以上各项检查均正常状况下才能进行提升,发觉问题必需马上处理。

2、井口及各甩车场信号工开车前的检查:(1)、检查信号装置是否正常,信号是否清楚;(2)、检查提升信号指示灯是否正常;(3)、检查绞车道档车装置是否动作牢靠;(4)、检查提升钢丝绳钩头、保险绳、矿车插销、连接装置是否完好;(5)、检查乘人猴车是否正在运行;(6)、检查绞车道是否有人作业或有无行人,绞车道必需严格执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的规定;(7)、检查提升语音报警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副斜绞车运输能力及钢丝绳

副斜绞车运输能力及钢丝绳

安全系数验算一、技术参数:副斜坡坡度19°。

绞车数据:型号2БM2500/1220型提升绞车,最大静张力7500㎏,最大静张力差4000㎏、钢丝绳每米重量2.85㎏/米,钢丝绳型号为6×7-ø28,钢丝绳破断力为50400㎏。

2010年1月钢丝绳试验报告破断力530.1KN。

二、计算方法:1、钢丝绳最大静载荷F jmax=(Q+Q Z)(sina+f1cosa)+pL(sina+f2cosa)式中:支架重量6935KG;斜井坡度A=190;钢丝绳每米重P=2.85㎏;车盘自重量:650KG/个斜井坡长L=880m;车盘与轨道间的摩擦系数f1=0.015;钢丝绳与地滚间的摩擦系数f2=0.15;1kg=9.8N.F jm=(Q+Q Z+Q1)( sina+ f1 cosa)+pL (sina+f2cosa)=7585×(0.3256+0.015×0.9455)+2.834×972×(0.3256+0.15×0.9455)=2577.25+1287.59=3864.84kg3864.84kg×9.8=37875.5N=37.9KN3864.84kg<4000kg所以绞车能力能满足提升支架要求。

2、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m=Q d/F jmax=530.1KN/37.9KN=13.913.9>7.5式中:Q d=530.1KN为钢丝绳所有破断拉力之和。

验算结果表明,所用钢丝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00条之规定:单绳缠绕式提升装置提升物料时,钢丝绳安全系数最低值7.5倍。

结论:付斜绞车运输支架,绞车及钢丝绳能够满足运输要求。

安全系数验算一、北井绞车技术参数:北井绞车的最大静张力为13000kg,最大静张力差:8000kg,钢丝绳6×19-ø37,4.882kg/m,09年12月钢丝绳试验报告,钢丝绳最大破断拉力为880.20KN,北井绞车提升深度273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井绞车下支架配重情况的说明
一、现场参数:
绞车最大静张力90KN,最大静张力差55KN,副斜井倾角25°,2吨U型矿车,空车自重为1.1t,载重3.4t;支架加平板车总重14t。

二、核算:
1、以支架在井底(井筒700米+平台100米),即最大载重量计算钢丝绳拉力:
F imax=mg(sinα+f1cosα)+LM p g(sinα+f2cosα)
f2:钢丝绳沿托辊和底板移动阻力系数,钢丝绳全部支撑在托辊上时,取f2=0.15—0.20,局部支撑在托辊上时,取f2=0.25—0.40。

f1:矿车运行摩擦系数,矿车为滚动轴承时,取f1=0.015,矿车为滑动轴承时,取f1=0.02。

L;钢丝绳的长度.
Mp:单位钢丝绳重量,3.65kg/m。

F imax=mg(sinα+f1cosα)+LM p g(sinα+f2cosα)
= 14000×9.8×(sin25°+0.02×cos25°) +800×3.65×9.8×(sin25°+0.15×cos25°)
=14000*9.8*(0.4226+0.015*0.9063)+800*3.65*9.8*(0.4226+0.015*0.9063)
=72469N=72.469KN
钢丝绳最大静拉力为78.1KN(钢丝绳检验报告)和绞车静张力90KN均大于提升支架最大载重量,满足提升条件。

2、绞车最大静张力差55KN,如果主滚筒挂支架,、副滚筒在满足绞车最大静张力差的情况下,副滚筒最少应挂:
F=72.5KN-55KN=17.5KN 。

即F=mg(sinα+f1cosα)+LM p g(sinα+f2cosα),取副滚筒在平台,L为100米,计算矿车重量m。

m=[F- LM p g(sinα+f2cosα) ]/ g(sinα+f1cosα)
=3732kg=3.7t
总之、配重不的小于3.7t.
3、在满足钢丝绳最大静拉力和绞车最大静张力,取小,即钢丝绳最大静拉力78.1KN,副滚筒挂78.1KN时,绞车在井底(800米处)反算提升重量:
78.1KN= mg(sinα+f1cosα)+LM p g(sinα+f2cosα)
m=[F- LM p g(sinα+f2cosα) ]/ g(sinα+f1cosα)
=15325kg=15.3t。

即最大提升量为15.3t。

4、配重在3.7t----15.3t均是可以的,但是为了节能降耗,降低电机电流,在静张力差为零的情况下,电机电流最小,随着滚筒下放、提升钢丝绳的长度随着变化,即钢丝绳自重也变化,考虑到众多因素,因此取中间值7t,钢丝绳长度L取350米,反算静张力差:副滚筒挂7t,钢丝绳在350米处时,钢丝绳的静拉力:
F2= mg(sinα+f1cosα)+LM p g(sinα+f2cosα)
= 35452N=35KN
主滚筒挂支架14t、钢丝绳在350米处,钢丝绳拉力: F1= mg(sinα+f1cosα)+LM p g(sinα+f2cosα)
=65433.6N=65KN.
静张力差F=F2-F1=30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