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 古诗赏析(画面描绘)课件(共13张PPT)+同步练习(含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ppt

2019-8-13
铜川阳光中学
感谢你的欣赏
陈君明
1
考点追踪:
(2010)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表达技巧
21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2.在《农家望晴》和《观 刈 麦》中两位诗人抒发思想感情有什么
相同点?
诗歌感情
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①写出了诗人的闲适、安逸;②烘托夜晚的静谧(听
到花落的声音),两者结合更衬托出诗人的悠闲心境和周
围201环9-8境-13 的和谐统一,营造了感静谢你谧的欣的赏氛围。
8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019-8-13
感谢你的欣赏
15
我的地盘我做主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说说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写送行的流水,表达了作者对故乡 的眷恋和思念)(作者不说自己不舍家乡,而说家乡
流水千里送别。)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2分)
(“乱”是没有条理没有秩序的意思。“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 红
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
林间20枝19-8头-13的动感。)
感谢你的欣赏
5
(2008陕西中考)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宋 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中考古诗词赏析专题免费课件.ppt

评价诗歌的术语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工整、 语近情遥等等
2019-10-11
谢谢你的观看
9
答题要点 1、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话,概括语言特色。 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诗中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 答: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
2019-10-11
谢谢你的观看
6
表达技巧型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人笔下的江南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
题目形式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么抒发诗人情感的? 有什么作用?
答题示例 答:“割”字用得很好。”割“有截断之意;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
断,形成两种迥异的自然景观;突出的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019-10-11
谢谢你的观看
4
名句赏析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呤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题目解读:古曲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 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常 见 的 表 达 技 巧
2019-10-11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以静写动、声色结合 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
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古人炼字妙在何处。 回答时不能就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 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诗歌鉴赏画面描绘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小结:
了解诗歌内容、抓住意境 情感、展开联想想象、语
言生动优美。
名句赏析 主旨情感
画面描述
品味炼字
会方法,并会灵活利用这些 方法处理相关问题才是我们学习目标
第10页
复习指导一:
内容:请同学们阅读描述诗歌画面文字以及检测题 方法: 默读、思索、交流、总结 时间: 8分钟 要求:经过阅读诗歌画面文字,能知道画面描述与翻译
区分,并能归纳“画面描述”答题方法,并会利用这 一方法,能处理这类问题。
第3页
• 阅读以下文字“古道西风瘦马”描述画面------荒 凉古道上,西风尽吹,落叶纷飞。一个风尘仆仆 游子,骑着一匹瘦弱老马,迎着凛冽寒风,在古 道上踽踽独行。
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宛转叫声,这些春天使者们,嬉戏 追逐,争着抢着往向 阳枝头飞,谁家新归燕子,在湖边 飞上飞下,他们忙着衔泥筑巢。一副啼莺争树,泥燕剪 风春景图。
第6页
巩固强化
1.《使至塞上》 请你用简练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这两句所展现画面? (见年河南面对面第67 页第1题)
广袤、荒凉沙漠上,没有山、没有树。烽火台 上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是那一轮圆圆 落日,好一幅奇特壮美塞外风光。
• 思索:描述诗句画面与翻译诗句有何区分?描述 画面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展示,教师依据学生 回答情况,做适当点拨与补充)
描述画面≠翻译
第4页
描述画面
关键点归纳
了解诗歌内容
抓住意境情感 展开联想想象 语言生动优美
第5页
复习检测一:
1.《钱塘湖春行》
请用自己话描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所展现画面? (见年河南试题研究第61页第 1题)
九年级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画面描述专题训练
中考复习专题-古诗词鉴赏优秀PPT课件

质疑 “钟”“割”两字历来为人所称道,
请分析“钟”“割”字好在何处?
CHENLI
18
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 象,其中
“钟”“割”两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割字 好在何处?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钟”聚集,写大自然
对泰山的眷顾极言泰山之神奇秀丽。“一个“割”, 分。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 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CHENLI
11
解题方法: 表达技+巧内容+主旨
表达技巧: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 议论);②表现手法(象征、用典、烘托衬托、联 想,想象、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多角度表现等) ③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对比、设问、反问、双关等)。
CHENLI
CHENLI
29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题方法:画面+主旨
质疑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 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 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 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孤:一条。碧空尽:在碧蓝的天空消失。 流:流向。天际:天边。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 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 那一只帆船上 。 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
和它有异曲同工之效的诗句有: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HENLI
21
秋夜秋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72张ppt)全文

烟、水、月、沙四个景物,被这两个“笼”字和谐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描绘出月色的柔和,夜色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如梦境般的朦胧 意境。
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
温馨提示: 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炼字,因此答这类题,要特别关注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能够体现诗歌意蕴的诗句,尤其是名句。一般而言此类词多为营造气氛、展现情景、表达感情。
其次是结合诗人的特点,爱国诗人的诗当然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被贬官员经常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情感;而寄情山水田园的诗人则常在诗歌中表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温馨提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问: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作简要赏析。
七、方法小结
八、中考体验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例: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
例:(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风景”的哪些特点?(2)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静悄悄感觉的短语是-------。
1.寻找意象:
2.描写画面:
5.体会情感:
例:(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中考古诗鉴赏复习ppt课件

4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
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
思念。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
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
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
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
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0
表现手法之动静结合
如王维的《鹿柴》以“人语响”衬“空山”之 静;其《山居秋暝》以“竹喧”“莲动”来衬“空 山”之静,抒发一种闲情逸致。
兰溪棹歌 ( 戴叔伦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的《兰溪棹歌》采用了静景(前两句)
动景(后两句)结合的方法,将山水的明丽动人,
孤雁—孤独、思乡
•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悲凉、高洁
(4)其它
羌笛—凄切(征人思乡)
完整版ppt课件
14
7、赏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 对偶、夸张、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 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完整版ppt课件
18
表现手法之托物言志
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 志的一种艺术手法。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 诗。如: 墨 梅 (王冕 )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 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 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画面描绘PPT优秀课件下载(20张)

• 1、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2分) • 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行舟嘉兴城外春风和畅、春水荡漾、 春草繁茂的景象。
•
鉴赏形象
1、抓住“象” 进行想像 2、结合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3、用通顺的语言把这一画面描绘出来。 注意两个要点: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例如“草色”, 语言力求优美。(在组织语言的时候,关 键在于能够紧扣重点词语进行赏析,语句 通顺,其次才是语句有文采。)
1、抓住“象” 进行想像 (步骤一)
大漠 风 日 红旗 辕门 2、结合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步骤二) 昏 半卷
3、用通顺的语言把这一画面描绘出来。 (步骤三)
•答: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 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迁移训练
秋日 高翥(zhù)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3、用通顺的语言把这一画面描绘出来。 (步骤三)
牧童随意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着牧笛、不成曲 调,调皮自得的形象跃然纸上。
从 军 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 门”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2分)
【注释】① 洮(táo) 河:水名。②土(tǔ)谷(yù)浑: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在今甘肃、青海一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91、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92、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93、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94、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95、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96、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97、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98、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99、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10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专题07+诗歌赏析(画面描绘与炼字)(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高分突破

(二)形容词 在古诗词中,少不了对各种景物进行描写,诗人在描写的时候就需要
运用一些形容词来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形象化。比如:“玉阶空伫立,速 鸟归飞急。”其中“空”字表达白白地、孤独地意思。一个空字将诗人苦 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和惆怅表现出来,使主题更加鲜明。
另一种情况是,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作动词,比如:“红了樱桃,绿了 芭蕉。”其中“红”和“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诗中被用作动词,既 能够表示鲜明的色彩,又能够体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
考查形式
1.直接设问:诗歌(第几句、某一联、或上阕/下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或 者什么样的画面)?
2. 直接描绘: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诗歌(第几句、某一联、或上阕/下阕) 展现的画面。
3. 间接考查:请结合意象(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诗歌描绘的画面(概括诗歌描 绘景物的特点)。
方法归纳 描述古诗词中某一句(一联)所描写的画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找出诗句中所描写的对象(人、物)。 如《天净沙 • 秋思》中“古道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 “古道西风瘦马”这一句中的三个意象都是孤立的,因此在 描绘这一画面时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将这三种事物联系起来 ,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3)扣住画面特点,在中心语前添加修饰语,用优美的语言、适当的 修辞手法加以描述。
如:“古”“西”和“瘦”三个定语赋予“道”“风”“马”以萧 瑟凄凉的特点,因此要紧扣这三个意象的特点进行修饰,描绘出所呈现 的画面。
答题步骤
在回答古诗鉴赏这种题目的时候,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这样才 不至于缺少得分点。
这类题型的提问形式主要有: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XX句的画面。 (2)XX句中的X字有何妙处?
(3)从炼字角度赏析XX句。
凡是涉及需要分析的题型,常常需要描绘画面。描绘画面 并概括画面特点是古代诗歌鉴赏的基础能力之一。很多学生这 方面能力缺失,没有描绘画面的方法,导致失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题古诗赏析(画面描绘)课件(共13张PPT)+
同步练习(含答案)
古诗:画面描绘
目录
0 1
知识梳理
02
考点分析
03
自主合作
04
达标训练
一、画面描绘题的步骤:
(1)找意象(事物、景物)。
(2)合理想象、联想,描绘意境(运用恰当、生动的词加以修饰意象)。
(1)意象:指用来寄托情思的物象(事物、景物)。
(2)意境:由诗歌的典型意象组合成的画面。
二、答题格式
(1)先总说画面特点(这是一幅xx的画面)。
(2)生动地描述意象。
(3)这表现了诗人xx心境。
知识梳理
常见意象:
(1)思乡怀人诗:杨柳、明月、鸿雁、杜鹃、离牌、双鲤、尺素、梅花、燕子。
记忆方法:杨明鸿、杜离双、尺梅燕。
(2)忧国伤时诗:神州、山河、草木、征夫、烽火、庄稼。
记忆方法:神山草、征烽庄。
(3)赠友送别诗:古道、长亭、阳关、杨柳、渡口、笛声。
记忆方法:古长阳、杨渡笛。
(4)山水田园诗:炊烟、溪水、松林、柴门、麦苗、桑麻。
记忆方法:炊溪松、柴麦桑。
(5)边塞征战诗: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关山、羌笛、羽书。
记忆方法:大烽长落、黄关羌羽。
知识梳理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本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考点示例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分析:这是一幅生动明净的春景图(步骤一)。
秀丽的江山沐浴着阳光,春风送来缕缕芳香,燕子正繁忙地衔湿泥筑巢,鸳鸯在暖和的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考点分析
答题思路:景+境+情三个方面。
三方面缺一不可。
①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心境)。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问题:请结合诗歌内容,本诗描绘怎样的意境?
自主合作
夏口夜泊别友人
李梦阳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
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注】夏口,古城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鹄山(蛇山)上。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参考示例:
巍峨的黄鹤楼前,落日低垂,余晖暗淡,汉阳城里的高树上,响起晚归的栖鸦此起彼伏的啼叫声。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
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参考示例:
日暮时分,群鸦乱叫,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两三户人家。
写出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①新晴:初晴。
②氛垢:雾气和尘埃。
③事:从事。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五、六
两句的画面。
参考示例:
田野外面,河水闪动着粼粼的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显得比平时更加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蜿蜒叠现。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轻云:本指轻薄飘浮的白云。
这里比喻柳絮。
②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所展现的画面。
参考示例:
在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柳絮如薄云般贴水迅飞,池馆内外燕子争相衔泥筑巢。
春山望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参考示例:
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作业布置
分析七上诗歌描绘的意境。
诗歌范围: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考古诗词考点——描绘画面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夏口夜泊别友人
李梦阳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
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注】夏口,古城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鹄山(蛇山)上。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巍峨的黄鹤楼前,落日低垂,余晖暗淡,汉阳城里的高树上,响起晚归的栖鸦此起彼伏的啼叫声。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
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日暮时分,群鸦乱叫,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两三户人家。
写出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①新晴:初晴。
②氛垢:雾气和尘埃。
③事:从事。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五、六两句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田野外面,河水闪动着粼粼的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
日辉映,显得比平时更加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蜿蜒叠现。
4.阅读下面这首词诗,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轻云:本指轻薄飘浮的白云。
这里比喻柳絮。
②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在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柳絮如薄云般贴水迅飞,池馆内外燕子争相衔泥筑巢。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山望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放飞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示例: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注】①安史之乱开始,杜甫一直颠沛流亡,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这首诗作于766年,当时杜
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诗句“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刺”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