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

合集下载

中考专题 古诗赏析(画面描绘)课件(共13张PPT)+同步练习(含答案)

中考专题 古诗赏析(画面描绘)课件(共13张PPT)+同步练习(含答案)

中考专题古诗赏析(画面描绘)课件(共13张PPT)+同步练习(含答案)古诗:画面描绘目录0 1知识梳理02考点分析03自主合作04达标训练一、画面描绘题的步骤:(1)找意象(事物、景物)。

(2)合理想象、联想,描绘意境(运用恰当、生动的词加以修饰意象)。

(1)意象:指用来寄托情思的物象(事物、景物)。

(2)意境:由诗歌的典型意象组合成的画面。

二、答题格式(1)先总说画面特点(这是一幅xx的画面)。

(2)生动地描述意象。

(3)这表现了诗人xx心境。

知识梳理常见意象:(1)思乡怀人诗:杨柳、明月、鸿雁、杜鹃、离牌、双鲤、尺素、梅花、燕子。

记忆方法:杨明鸿、杜离双、尺梅燕。

(2)忧国伤时诗:神州、山河、草木、征夫、烽火、庄稼。

记忆方法:神山草、征烽庄。

(3)赠友送别诗:古道、长亭、阳关、杨柳、渡口、笛声。

记忆方法:古长阳、杨渡笛。

(4)山水田园诗:炊烟、溪水、松林、柴门、麦苗、桑麻。

记忆方法:炊溪松、柴麦桑。

(5)边塞征战诗: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关山、羌笛、羽书。

记忆方法:大烽长落、黄关羌羽。

知识梳理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本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考点示例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分析:这是一幅生动明净的春景图(步骤一)。

秀丽的江山沐浴着阳光,春风送来缕缕芳香,燕子正繁忙地衔湿泥筑巢,鸳鸯在暖和的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考点分析答题思路:景+境+情三个方面。

三方面缺一不可。

①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心境)。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1. (2019苏州)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8分)赠苏绾书记①杜审言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②楼中应计日,燕支山②下莫经年!【注】①书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

诗句中的“书记”指文字、书籍、文章等。

②红粉: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

③燕山支: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

(1)一二两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2)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3)下面诗中的“闺中只独看”与“红粉楼中应计日”的写法有什么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3分)月夜①杜甫今夜鄜州②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本诗是诗人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②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

2. (2019宿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9分)夜泊旅望白居易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

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注】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

(1)联系全诗,说说诗人“愁”的原因有哪些。

(3分)(2)请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3分)(3)颈联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表现情感的深挚,下列诗句手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D.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3. (2018宿迁)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6分)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①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注】①贾至曾谪守巴陵。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知识梳理之描绘画面(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知识梳理之描绘画面(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考点07 知识梳理之描写画面一.(2022·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古诗词鉴赏,完成问题。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描绘出来。

2.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远远望去,夕阳笼罩下,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2.尾联运用典故,直抒胸臆,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详解】1.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绘。

解答此题需结合诗句赏析。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意思是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结合全诗的内容,从“薄暮”“落晖”等词可想象到,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黄昏,诗人居高远望,看到夕阳笼罩下得树木、山景笼罩着一层金光。

本题加上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即可。

2.本题考查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借用典故“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因此可知,尾联借典故直抒胸臆,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二.(2022·甘肃武威·八年级期末)古诗词鉴赏。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颔联所描绘的画面。

3.尾联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

2.号角声在秋天的天空中回荡,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部编八上语文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

部编八上语文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

部编八上语文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八上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1.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5~6题。

(5分)赤壁幽州台歌杜牧陈子昂折戟沉沙铁未销,前不见古人,自将磨洗认前朝。

后不见来者。

东风不与周郎便,念天地之悠悠,铜雀春深锁二乔。

独怆然而涕下!5.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

(2分)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未被销蚀,自己拿来磨洗后辨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6.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

(3分)示例:诗人独自站在高高的幽州台上,面对广阔的原野和辽远的天空,思绪万千,不禁落泪。

本题考查情境描绘。

画面描述,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或情感。

解答这类题要在读懂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特点、抓住意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

2. 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卷9.(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画面描述题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画面描述题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画面描述题画面描绘,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

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意象来完成。

诗歌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多用来表达离愁别情,明月、鸿雁、杜鹃多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梅、兰、竹、菊多用来表达志趣情操等。

营造意境的手法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描述诗歌的意境特点时一般多用双音节词组合进行概括。

如幽深僻远、清幽宁静、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凄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等。

常见问题:①诗句XX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②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3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答题思路四步法:○1找全描写的事物(主要找名词)。

○2找出事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动词为主,修饰语要找准)。

○3连词成句描述景物(加修饰语和其他句子成分)。

○4展开联想想象丰富句子连缀成画面(尽量加上人物活动,用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写)。

注意:描述画面不是指翻译,不一定要按照诗句的顺序,同时可以对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合理推测想象,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要营造的意境。

字数要求。

例题解析:例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题步骤:○1找全描写到的事物(找名词):莺、树、燕、泥。

○2找出这些事物的修饰语(找形容词、动词):莺——早;树——暖;燕——新;泥——春。

○3加修饰语和其他句子成分:莺——早出生的黄莺;树——向阳的树木;燕——刚会飞的新燕;泥——春天的泥粒。

【精品复习】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5种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精品复习】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5种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画面描述(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画面描述(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古诗文阅读-----画面描述考点:画面描述知识梳理: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此类型题能综合考查语言等的应用,一般与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关,是古诗文考查的常见题型。

答题思路:1 抓住主要意象。

句中的意象一般是名词,找到并一一列出来。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意象为:山、水、柳、花。

2 根据意象解读句意。

将这些意象联系起来,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时要注意紧抓句中与这些意象相关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围绕其特点进行描绘。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意象山、水的特点是“重”“复”(重重叠叠),意象柳的特点是“暗”(颜色深绿),意象花的特点是“明”(花色红艳),可描绘为:一座座山重峦叠嶂,一道道水迂回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时,忽然看见柳色深绿,花色红艳,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此题易错点:“柳暗花明”没有描绘出相对应的画面,比如“出现了柳暗花明的村庄”,出现了直接引用的现象。

3 合理发挥联想与想象。

描述画面时尽量不要直译,要在解读句意的基础上,展开适当的联想与想象。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我们还可以把古诗文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如:“阴阳割昏晓”描绘画面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

在解读句意子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但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不能和原句或原文相违背。

还有我们在平时的古诗文学习中,要有意识地调动自己地全部感受,去看、听、触、嗅每一首诗歌。

答题格式:“×××”句描写了······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的美景/展现了·······的景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描绘诗歌画面(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描绘诗歌画面(解析版)

04、古代诗歌四首——群文阅读描绘诗歌画面诗歌需要通过意象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意境来表情达意,而意境往往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如《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选取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一组典型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对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悲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渲染作用。

【考点解读】描绘诗歌画面﹐是指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情景。

这是中考古诗词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技法点拨】描绘诗歌画面,一般的思路是:第一步:找出诗中描写的所有景物。

第二步:根据景物的修饰语把握景物的特征。

如由“枯藤”中的“枯”,可知藤的特点是干枯。

第三步: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诗中景物连缀成画面。

注意事项:1.描述时,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切忌单纯地翻译诗句。

2.要忠实于原诗,不能脱离原诗的情境或主题。

3.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4.描述时要体现诗人的思想情感。

【真题演练】(一)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释:本诗作于作者漂泊西南寓居杜甫草堂之时,时值暮春。

0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手法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杜甫有“诗圣”美誉,创现实主义高峰,与李白合称“李杜”。

B.本诗“又”字写出了“春光易逝,无所作为”的心酸无奈。

C.本诗一、二句运用衬托手法,写出了清新亮丽怡人的风光。

D.本诗“借乐景抒哀情”,借融融春光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ACD.正确;B.有误,“又”字表达了作者漂泊的感伤。

02.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写的画面。

示例:微风徐来,碧波荡漾,在碧波的映衬下,水鸟显得更加洁白,它们正在欢快地徜佯;青山上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山花怒放,在阳光映照下火红一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滁州西涧 韦应物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 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 面。(3分)
9
比较题目要求的不同
1、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 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 现的画面。
2、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
新雨过后,山下小溪潺潺,岸边的兰草 刚刚萌生的幼芽,短短的,嫩嫩的,浸 在清澈的溪水里。
22
23
• 浣 溪 沙 苏轼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 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 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分钟后比比 谁的回答更精彩)
21
1.描述“带月荷锄归”所展现的图景
如水的月色里,劳动归来的诗人,肩扛沾 着几星泥土、几根草叶的锄头,神情悠然 地走在深密的草丛里。
2、对“山下兰芽短浸溪”做一段景物描 写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 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13
1、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 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2、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
注意此题与以往题目考察的异同: 1、都更加关注意境的描写,更加关
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 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16
参考答案:
青溪蜿蜒,两岸弥漫的 是青草绿叶,繁花点缀其间, 春意浓郁,宛如这清清的溪 水一样绵长。
17
1、找全景物、加修饰语,写明句意; 2、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
(忠实于原诗) 3、语言生动(恰当运用修辞、形容词等) 4、字数限制。
古诗词鉴赏
画面描写
1
观美景,猜诗句(抢答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
疑飞 是流 银直 河下 落三 九千 天尺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
学习目标
通过品读、思考、研 讨、归纳,掌握诗歌画面 描写的方法 ,并能灵活运 用。
5
试一试: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想象,要求内容的丰富; 2、有了字数的限制; 3、考察的句子也许不是名句。
14
新题型示例——挑战题:
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 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春光宛如清清溪流一样绵长。
(3分钟后比比谁的回答更精彩)
15
新题型示例——挑战题:
阙题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8
方法提炼:
写明句意——前提 忠于原诗——原则 联想想象(关键词、上下文) 语言生动
19
演练:
发挥想象与联想
1、描述“带月荷锄归”所展
现的图景(不少于40字)
2、对“山下兰芽短浸溪”做 一段景物描写(不少于40字)
20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直撞奔突而流,野外的渡口一片安详,
周围了无人踪。 景物不全傍晚之时,春雨急骤,潮水横冲 直撞奔突而流,野外的渡口一片
安详,周围了无人踪,只有渡船 横斜在河中。(3分)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 横。
评分意见:画面描绘2分,语言1分。
12
新题型示例——挑战题:
阙题 唐 刘慎虚
不同点:去掉了“简洁的语言”,强 调了想象,要求内容的丰富性。
10
评一评:
1、傍晚下着大雨,潮水上涨,独自一人迷
失在荒野中,没有人经过,救自己出去。
联想不符合句意,没忠实于原诗 (0分)
2、傍晚潮水夹带着春雨而来,渡口河面上
的小船独自横斜着。
(1分)
直译,内容不丰富,语言不生动
3、傍晚之时,春雨急骤,潮水横冲
树:向阳的树木。 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
燕:刚会飞的燕子。 不知谁家刚会飞的燕子已开
泥:春天的泥粒。
始衔啄春天的泥粒,筑建新 巢。
4、运用想象和联想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
成画面。
7
方 法 总 结: 画面描写
1、找全景物 2、加修饰语 3、展开联想、想象 4、语言流畅生动
8
练一练评一评:市中一摸原题
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分钟后,比比谁的回答更精彩)
6
注意步骤:
• 1、找出描写到的所有景物:莺 、树、燕、泥 2、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
莺:(早);树:(暖);燕(新);泥(春)
3、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加以描述:
莺:早出生的黄莺。 几只早出生的莺儿争先恐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