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发展总结汇报

延边州发展总结汇报

延边州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毗邻朝鲜和俄罗斯。近年来,延边州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下是对延边州发展的总结汇报,共计1000字。

延边州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党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延边州的发展,提出了“加大对延边的支持力度,全力推动延边发展”的指导思想。延边州委、州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发展经济作为最重要的任务,通过一系列的战略和政策的推进,促进了延边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里,延边州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GDP

年均增长率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人均GDP大幅提升。这主

要得益于延边州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延边州的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延边州还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吸引国内外资金和人才,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发展的空间。

延边州的农业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延边州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通过改善农田灌溉条件、调整种植结构,延边州的农业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同时,延边州还积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借助乡村旅

游等方式,实现了城乡经济的互利互补。

延边州重视民生问题,致力于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师资力量,延边州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在医疗卫生方面,延边州不断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支持力度,改善了农民的医疗条件,提高了老百姓的健康新闻闻闻闻闻闻状况。延边州还积极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实现了住房保障的全覆盖。

延边州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通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排污治理水平,延边州的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延边州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一批生态旅游项目得以开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总的来说,延边州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但也要看到,延边州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城乡发展不平衡等。下一步,延边州将继续坚持以创新为核心,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与东北亚地区的合作,推动延边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延边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延边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延边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和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长吉图先导区建设良好机遇,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统筹做好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质量稳步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州实现生产总值54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1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60.8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231.1亿元,增长16.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7:47.9:42.4,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州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947元,增长17.1%。“十一五”时期,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3%,超出“十一五”规划目标5.3个百分点,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2%,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7.8个百分点。 图1 “十一五”时期延边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88.0亿元,比上年增长21.4%,提高10.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1.3亿元,增长18.9%,提高10.4个百分点。在地方级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26.7 亿元,增长16.1%,其中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16.4%和33.4%。全年财政支出151.2亿元,增长19.6%。其中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分别增长27.8%、28.9%、39.5%和44.1%。 “十一五”时期,全州累计实现财政收入322.9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21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9倍;累计完成财政支出520.3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330.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7倍。“十一五”时期,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2%和25.2%,分别比“十五”时期提高5.5和8.8个百分点。 图2 “十一五”时期财政收入与支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累计上涨3.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分别上涨8.9%、0.9%、4.7%和2.9%;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0.2%、0.3%、0.4%和0.2%。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2%。

关于延边州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关于延边州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1.延边州旅游产业概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自治州,地处中国边境与朝鲜接壤处,是连接中国和朝鲜的重要口岸。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因此旅游资源丰富。该部分将对延边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延边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初期,当时该地区的旅游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之后,在政府的积极扶持下,延边州的旅游产业逐步发展壮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延边州旅游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今,该地区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其次,延边州旅游产业的特点是其生态环境优美、民族文化特色明显。这里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如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延边大学阿图什山等。此外,延边州还有许多与鲜族文化相关的特色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 最后,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延边州旅游收入不断增加,从2014年的95.4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44.9亿元。可以预见, 随着延边州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游客涌入此地。 总结:本部分简要介绍了延边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延边州旅游产业的特点是其生态环境优美、民族文化特

色明显,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对当前延边州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2.延边州旅游发展的现状 延边州作为一个边境旅游城市,其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良好。然而,当前延边州旅游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本部分将对当前延边州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延边州旅游发展的基础不牢固。虽然该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例如,交通网络不发达,很多景点难以到达。此外,该地区的酒店、餐饮等基础设施也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次,该地区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创新性。延边州的旅游市场主要以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主要卖点,很少涉及到旅游产品的创新和特色。此外,一些景区也缺乏创新性,不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最后,延边州旅游市场存在垄断现象。旅游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大型旅游企业垄断了市场。此时,一些小型企业发展的机会较少,造成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 总结:本部分分析了当前延边州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创新性以及旅游市场存在垄断现象。相关问题需针对性地解决。 3.延边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调研报告

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调研报告 根据延龙图一体化的龙井城市定位,为加快龙井经济建设步伐,将龙井市打造成为宜居宜游、风情锦绣、繁荣和谐、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新兴花园城市,我市提出了“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的总体构想。为做好实施此项战略的前期准备,市委专门成立了龙井市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课题调研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龙井市具备建设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的现实基础和基本条件 龙井是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早在十九世纪下半叶,龙井就成为中国朝鲜族聚居人数最多的地区。百年沧桑巨变,朝鲜族在龙井繁荣发展,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牌,这得天独厚的民俗优势,为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此次调研,认为龙井市具备以下现实基础和基本条件: (一)文化底蕴深厚,民俗特色鲜明 龙井市现有人口18.8万人,其中朝鲜族有12.5万人,占总人口的66.4%。朝鲜族文化历史悠久,至今完整的保留着传统的文化、艺术、礼仪、饮食、服饰、节日等民族特色。是灿烂的朝鲜族民俗文化保存最为丰富、最为集中、最为精彩的城市,形成了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时代特色鲜明的朝鲜族民俗文化景观,被誉为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发祥地。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喜庆的婚俗、感人至深的花甲宴、爱意浓浓的抓周、情浓似酒意味悠长的回婚礼、激烈隆重而又古风淳朴的民俗体育活动传承至今;风味独特的朝鲜族冷面、狗肉、打糕、泡菜等几十种朝鲜族美食美名远播;独特优美的民谣、传统的歌舞、特色的民居、亮丽的服饰,都渗透着朝鲜族浓厚的文化底蕴。龙井素有“教育之乡”、“歌舞之乡”、“苹果梨之乡”、“松茸之乡”、“文化之乡”的美誉,更以一曲“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而闻名全国。现如今龙鼓舞、象帽舞、背架舞、长鼓舞等十几种民间舞蹈广为流传,既展示着古老的民俗风韵,又洋溢着龙井人对美好现实生活的无比热爱。展现朝鲜民族文明礼让、恭敬谦卑的民族品格,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挖掘朝鲜族民俗文化,为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区位优势独特,资源储备丰富 龙井市地处东北亚金三角腹地,长吉图开放带动先导区的前沿,是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延龙图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会宁市、稳城郡隔图们江相望,边境线长142.5公里,拥有三合、开山屯两个国家一级陆路口岸。三合口岸距朝鲜清津港87公里,与日本新泻港相距约1000公里,是中国经朝鲜进入日本海的理想通道,也是赴朝鲜跨国旅游的黄金通道。不仅交通便利,而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产资源、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目前已发现煤、铅、锌、金、矿泉水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储量丰富,正在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优势明显,潜力巨大;龙井市特产资源尤其丰富,是被誉为“北方梨中之秀”的苹果梨、红晒烟、黄牛、细毛羊的生产基地,是吉林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基地,境内有亚洲最大的苹果梨种植园、吉林省最大的人工养熊基地及天佛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盛产的珍贵食用菌—松茸,可与朝鲜七宝山出产的松茸相媲美,深受日、韩等国消费者欢迎;龙井市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优美,共有文物古迹50余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主要景点有:大成中学旧址、三合望江

延边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延边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统计局 2009年3月3日 2008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克服外部环境趋紧、不利因素增多等困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使全州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8年实现延边生产总值3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9.0和2.0个百分点,为20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4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173.1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亿元,增长17.6%。人均延边生产总值达到17374元,比上年增长17.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对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2008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2.7:45.6:41.7。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提高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分别为5.6%、51.6%和42.8%。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工业经济发展较快,拉动经济增长6.9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但涨幅呈现逐月回落态势。全年延吉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6%,涨幅高于上年0.3个百分点。当月涨幅由4月最高位的7.7%下降至12月的1.7%,回落了6.0个百分点,累计涨幅从6月最高位的7.5%降至5.6%,回落了1.9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4.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7%,衣着类价格上涨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5.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5%,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4%,居住类价格上涨2.7%。 生产领域价格继续上涨。2008年全州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7%,涨幅分别高于上年1.4和4.4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8年全州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达6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收入32.0亿元,增长16.0%。在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20.4亿元,增长26.7%,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3.6%,比重比上年上升5.4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9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2%。与改善民生相关的教育、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支出继续加大,三项占全部支出的48.5%。 2008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总量不大、骨干企业不多、中小企业发展不足、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水平不高;二是项目建设后劲不强,大项目、工业项目和高科技项目储备不足;三是经济发展条件还不够完善,对外通道不畅,企业融资困难加剧;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社会管理、民生工作和公共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 二、农业 农业发展稳定。2008年,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9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农业产值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林业产值16.4亿元,增长4.8%;牧业产值18.1亿元,增长7.2%;渔业产值1.0亿元,增长12.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亿元,增长5.0%。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一、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范围:为延边州所辖行政区域,包括延吉、图们、珲春、龙井、敦化、和龙6市和汪清、安图2县,以及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管辖的部分,面积42700平方公里。因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区已由省直管,本次规划将其作为旅游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统筹考虑。 第2条规划性质:本规划属于宏观战略性规划。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四份专题研究报告和旅游资源附录组成。本规划是未来15年延边州旅游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 第3条规划时段:本规划时段为2006——2020年,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时段。 近期:2006——2010年; 中期:2011——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第4条规划依据:规划编制依据国家及吉林省、延边州制定和颁布的相关法规和文件。规划编制还吸收了吉林省、延边州已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城镇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等方面的规划和研究成果。 第5条指导思想:在战略层面上,突出政府主导、企业集团运作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结合,强调旅游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作联动机制;在布局与产品层面,立足资源和市场的准确定位,注重与其他地区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确定延边州旅游发展的大格局;在项目层面,重点突出,打造精品与提升原有项目并重。注重时序合理安排与项目的可操作性;在营销层面,注重海外市场的开拓,与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等地的协作。 二、发展环境与背景分析 1、旅游现状 第6条延边州旅游业自1992年中韩建交后,以韩国游客为主的入境旅游发展较快。进入新世纪,国内与国际旅游均呈现快速发展。2005年,吉林省成立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对延边州行政范围内的吉林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安图长白山旅游经济开发区、长白山和平度假区、安图县二道白河镇行

延边朝鲜族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延边朝鲜族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朝鲜族自治州,拥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资源优势,发展民族特色产业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民族特色产业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民族特色产业现状 1. 农业产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等粮食作物,也有一些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其中,种植玉米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可以开发制作玉米酒等产品。 2. 林业产业:由于延边地处黑龙江松嫩平原和长白山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业产业在当地也有着重要地位。朝鲜族的传统木制家具和雕刻技艺也为林业产业带来了一定的民族特色。 3. 旅游产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拥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具有很好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在冬季,长白山滑雪、瑞金山温泉等项目深受游客喜爱,成为了当地旅游产业的亮点。 4. 文化体育产业:由于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有着“武俊艺巧”之称,可以开发制作朝鲜族传统织锦、雕刻、编织、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同时,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正式比赛项目中也有很多朝鲜族的传统技艺,如朝鲜族传统摔跤、朝鲜族太极拳等。 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 1. 开发民族食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可以通过深入挖掘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原料优势,开发制作朝鲜族独特的食品,如朝鲜族

酸菜肉片、豌豆黄等。同时,可以探索将朝鲜族传统食品进行现代化加工,推出新型朝鲜族特色食品。 2.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加强朝鲜族传统工艺品的保护和创新,开发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朝鲜族传统织锦制品、雕刻制品等,增加当地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加强旅游业的整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可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构建起更完整、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链,如开发瑞金山景区周边资源,与长白山旅游区、净月潭旅游区等串联形成一个大旅游圈。 4. 注重体育产业的跨界发展: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可以通过将朝鲜族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进行跨界结合,创新举办更具特色的比赛项目,如朝鲜族传统武术派对、朝鲜族传统摔跤等,提高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体育产业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民族特色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特色,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延边旅游发展情况介绍

延边旅游发展情况介绍 延边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北部,是吉林省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也是中 国东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延边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 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民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 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下面我将从延边旅游资源、旅游发展现状以及未 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为您介绍延边旅游发展情况。 延边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长白山景区。长 白山峰峦叠翠,山势雄伟宏大,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火山群,也是世界 上最大的瑞典拦海特色火山群。长白山景区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林区,长白山天池自然保护区。这里的湖泊、瀑布、森林、草甸等自然景观各具 特色,犹如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山水画。此外,延边还有吉林省最大的湿地 保护区,二道白河湿地公园,这里有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众多珍稀濒危 物种,是观鸟爱好者的天堂。延边的丰富自然风光使其成为旅游者追寻自 然之美的理想目的地。 在延边旅游发展方面,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延边已经成为吉林 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24年,延边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超过800万 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0亿元。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带动了延边经济的提升,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增长。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旅游基础设 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延边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延边还积 极开展旅游宣传推广,参加国内外旅游展会,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和参观延边,提升了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未来,延边旅游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延边正积极实施旅游扶贫项目,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等形式,让贫困地区的居民参与旅游经济,增加收入。延边还计划加大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开通直飞航线和高铁线路,提升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州之一,也是朝鲜族聚居最多、文化底蕴最深的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 丰富的文化资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为了促进 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可行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规划背景和目标 具体目标如下: 1.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战略,促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业的 健康发展。 2.提高旅游业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推动旅游业成 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3.促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文化自信,提升地区知名度和在国内外的 旅游形象。 4.改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 二、规划内容和措施 1.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 a.加强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的深入调研,确立核心景区和特 色旅游线路,提升景区品质。 b.开展对传统文化、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的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魅 力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区。 c.组织开展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旅游业态。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a.改善交通设施,提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交通网络和畅行能力,增加入境和出境的便利性。 b.新建和改建酒店、休闲场所、服务设施等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3.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a.建设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服务标准,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b.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保护游客合法权益,打击旅游市场违法行为。 4.加大旅游推广和宣传力度: a.制定旅游宣传方案,加大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的推广和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吸引力。 b.利用现代化媒体手段,开展精准营销,提高宣传覆盖率和效果。 三、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1.成立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的合力。 4.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5.完善法律和政策法规,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支持。

延边调研报告

延边调研报告 延边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及意义 延边州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北部,地处中朝边境。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独特的自然风景和边境旅游资源,但发展相对滞后。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延边州的经济、社会、旅游等方面的现状,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的发展,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 1. 经济状况 调研数据显示,延边州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和旅游业。农业方面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导,其中种植业以玉米、大豆和水稻为主要作物;畜牧业以猪肉和牛肉为主要产品。旅游业方面,延边州拥有众多的自然景区和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2. 社会状况 调研数据显示,延边州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社会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3. 旅游资源 延边州拥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和边境旅游资源,例如长白山、图们江、海松浦、净月潭等。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调研显示,延边州需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并改善交通和基础设施,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问题与建议 1. 经济发展 延边州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可以开发农业深加工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此外,延边州还可以发展其他产业,如制造业、电子商务等,以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2. 基础设施建设 延边州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尤其是道路和交通方面的建设。这将有助于提高延边州的交通便利性,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3. 教育和医疗改善 延边州应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供给。建立更多的学校和医疗机构,提高师资和医疗人员的素质。此外,还可以鼓励优秀的教师和医生来延边州工作,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 四、总结 延边州作为中朝边境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优势。通过加大对经济、社会、旅游等方面的投入,延边州有望实现快速发展。同时,延边州还需要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改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延边交通发展现状

延边交通发展现状 延边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区,由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组成,是中国与朝鲜边境的地区。延边地区的交通发展相对较为滞后,但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在公路方面,延边地区的公路网络相对较为薄弱。主要的公路有吉林至延吉高速公路、延吉至和龙高速公路等,但这些公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环线。此外,延边地区的乡村公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公路质量较差,影响了农村地区的交通出行。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加快了公路建设的进度,使得延边地区的公路网络得到了一定的扩展和改善。 在铁路方面,延边地区的铁路发展相对较为滞后。目前延边地区没有铁路直通朝鲜,而且铁路线路数量相对较少,使得延边地区的铁路运输能力有限。近年来,延边地区的铁路建设也有所突破,政府加大了对铁路建设的投入,目前正在修建的吉义铁路将会连接延边地区与长春市,有望进一步改善延边地区的铁路运输条件。 在航空方面,延边地区没有机场,乘机出行需要到长春等地转机。这给延边地区的交通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但是,随着延吉朝阳川机场的建设,延边地区的航空运输条件将会得到改善,方便人们的出行需求。 在公共交通方面,延边地区的公共交通发展相对较慢。目前,延边地区还没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是主要

的公共交通方式。同时,政府也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并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力求改善延边地区的公共交通状况。 综上所述,延边地区的交通发展现状相对滞后,公路网络、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有待改善。但是,随着政府的推动和投入,延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正在得到逐步改善,相信未来延边地区的交通发展会更加便利和完善。

浅谈延边地域文化特点对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浅谈延边地域文化特点对延边经济社会 发展的影响 摘要:延边作为中国朝鲜族聚居之地,有着丰富的朝鲜族民族地域资源在延边地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过程中,应以民族歌舞为龙头,打造品牌艺术产品,弘扬民族歌舞艺术;挖掘和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塑造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全方位展示文化内涵,发展核心竞争力;在传承传统特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顺应产业化经营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提高文化产业空间集中度;通过深入挖掘和大力开发朝鲜族文化资源,打造朝鲜族文化品牌,使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延边经济、文化产业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聚居的区域,具有丰富的朝鲜族民族文化资源。朝鲜族在中国经过了近二百年一代又一代人的拼搏,积累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构成了一部形象迥异的少数民族“文化史”折射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延边地区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服饰多姿多彩,歌舞婀娜动人,朝鲜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记载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向人们展示着延边州朝鲜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而独特的地域和多元化民族的交融,形成了延边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情。为延边的民族文化体系形成、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和发展空间。在文化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我们要用经济的视角审视民族文化资源,要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历史和自然赋予我们的优势。 如今,文化产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它已经渗透到了餐饮文化、旅游文化、建筑文化、酒文化、茶文化,通过内含于文化产品中的观念、精神、知识等因素传播文化,启迪人的心智,提高文化的竞争力,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如何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优秀因子,打造精品文化、特色文化、品牌文化、魅力 文化,通过内含于文化产品中的观念、精神、知识等因素来传播文化,启迪人的 心智,提高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彰显延边朝鲜族民族文化的魅力,是值得认真研 究的课题。 一、延边地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样经历了变异和发展,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在意识结构 方面继承了朝鲜固有的传统文化,并以此作为牢固的根基,不断传承和发展形成 今天的延边的朝鲜族文化。朝鲜自有的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文化形态,随着 迁入人口一同来到一个新的,同样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环境中。使朝鲜族的民族文 化意识形态得到了巩固,与当地原有的文化相融合,形成新的民族文化圈。在延 边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各个时期无不刻上了时代的烙印,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历史的不断变迁促使了民族文化的跌宕起伏。如今延 边人的自然文化、建筑文化、娱乐文化、饮食起居、婚丧嫁娶、传统的节日、民 族歌舞和伦理道德都继承和保留了朝鲜的文化传统,是朝鲜文化在新的土壤上, 生根发芽,经过雨露阳光的滋润结出的丰硕果实。 自然文化风格独特。延边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东北边陲,中俄朝三国交界处。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境北道、两江道毗邻濒临日本海,与韩日相望。是中国东北沟通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三个重心的交汇点。有风光秀丽的长白山和浩 瀚的长白林海,冬天严寒,夏天酷暑,是难得的避暑胜地。由于有自然赋予的特 殊条件,延边的朝鲜族村镇大都是山水园林式村镇,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城在 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浑然一体。长白山已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延边被列为全国旅游优秀地区之一。 建筑文化特色鲜明,延边是一个有朝鲜族、满族、回族等23个少数 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州,每个民族按照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模式建设家园,具有 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形成了各自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留下了丰富的建筑文 化遗产。朝鲜族被称为“白衣民族,喜欢白色,过去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朝鲜

延边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总结:优化管理促进发展总结;

延边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总结:优化管理促进发展总结; 前言: 延边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延边州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日益繁忙,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进行优化管理,促进单位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优化管理,提高收入水平 1、优化预算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加强预算监督检查。通过实施分类管理,落实绩效考核,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保障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收入的充分发挥。 2、加强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资金的管理和优化使用,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实行日常资金管理制度,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有效提高单位财务收入水平。 3、强化财务监管。制定、改进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纪律规范和内部控制标准,加强对财务事项的审核和监管,使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规范化和透明化。

二、促进发展,实现财务目标 1、落实“青年才俊计划”。大力选拔和培养年轻的专业人才,为行政事业单位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2、实行长期激励机制。设立各类奖励和激励制度,鼓励员工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实现自我价值,为单位发展和经济收益做出更大的贡献。 3、优化服务品质。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打造全方位、高效率、高品质的财务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水平,满足单位对财务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三、工作总结 延边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是保障单位经济效益和稳定的重要保障措施,也是加强内部管理的关键。通过对财务工作的优化管理和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实现财务和管理目标,提高单位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是单位保障运作的经济基础和保障体系。在未来的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应更加注

吉林延边苹果梨生产现状与发展初探

吉林延边苹果梨生产现状与发展初探 闫兴凯;武春昊;卢明艳;张茂君;王强 【摘要】苹果梨是我国梨优良品种之一,是吉林省延边地区主要栽培梨品种.在延边地区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给当地果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策略等方面详细介绍分析了延边苹果梨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历程和思路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中国果菜》 【年(卷),期】2018(038)002 【总页数】4页(P47-50) 【关键词】延边苹果梨;生产现状;发展探索 【作者】闫兴凯;武春昊;卢明艳;张茂君;王强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部东北地区<吉林>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吉林公主岭136100;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部东北地区<吉林>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吉林公主岭136100;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部东北地区<吉林>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吉林公主岭136100;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部东北地区<吉林>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吉林公主岭136100;吉林省农 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部东北地区<吉林>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吉林公主岭13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2.1

苹果梨为蔷薇科(Roscaceae)、苹果亚科(Malcidea)、梨属(Pyrus.L)植物,因果形扁圆,底色黄绿,阳面有红晕,远看似苹果,故称为苹果梨[1]。苹果梨果 皮绿黄色,阳面有红晕,果点较小,果肉呈白色,细脆,味酸甜,石细胞少,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微量元素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具有软化血管、消痰止咳等功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吉林省延边地区苹果梨产业发展迅速,共搭建了龙井、 延吉、和龙、珲春五个大型果树农场[2],极大地促进了延边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苹果梨不单是以鲜果出售一条途径,还开发出苹果梨梨膏、苹果梨脯[3]、果 丹皮、苹果梨澄清饮料[4]、果冻、脆片等,苹果梨产业链已经成为延边地区的支 柱产业,为延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发展现状 延边苹果梨是我国优良梨品种之一,苹果梨的栽培已有近百年历史。据记载,1921年延边苹果梨母树嫁接繁育成活[5]。1980年延边地区种植苹果梨 2940hm2,年产量1万t。通过对苹果梨树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修剪,肥水管 理等人工授粉等),使苹果梨的品质和产量大幅度上升[2]。到2014年,延边地 区苹果梨栽培面积5436hm2,产量65227t,创造经济效益8800万元,见图1。根据延边地区果树种植统计显示,在2011年到2014年期间,苹果梨的种植面积位居延边果树栽培面积第一位,2014年占总果树栽培面积的75.50%,由此可见,延边苹果梨无论是在延边果树种植品种中,还是在全年水果产量中都占主导地位[6],见图 2。 图1 1999~2014年延边苹果梨种植面积及产量情况Fig.1 The planting area and yield of apple pear in Yanbian from 1999 to 2014 1985年,延边苹果梨被评为“全国第一优质梨”,在香港等地市场深受欢迎。以

对当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业的研究

对当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业的研究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业自1984年建立旅游局以来,已有29年的历史。但它的发展势头强劲,而且发展潜力不可估量。一开始,旅游业只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服务行业的一部分,而现在旅游业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产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已成为延边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支柱产业。 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国际国内游客数量逐年增加,旅游收入也是逐年增加,表现出旅游业蓬勃发展趋势,2000—2021年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业情况如表1。 2021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58.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9.09亿元;①2012—1的8月,接待国内外游客806.4万人次,增长20.7%;实现旅游总收入99.7亿元,增长26.3%。②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主要是长白山、朝鲜族民俗、图们江边境等三大旅游资源,这三大旅游资源成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核心旅游资源,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除了这三大旅游资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还建设了不少小规模的旅游资源,如安图县的古洞河漂流、雪山湖风景区、万宝药园、红旗民俗村、福满生态沟、长白山文博城、药水泉峡谷、长白山和平滑雪场、石海美人松;和龙市的和龙仙景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滑雪度假村、平岗水田、崇善口岸、图们江源头、金日成钓鱼台、亚东水库;龙井市的松亭、大成中学、尹东柱故居、万亩苹果梨园、天佛指山、龙山民俗村;延吉市的延吉海兰湖度假区、高尔夫度假村、延吉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国贸民俗村、董存瑞纪念馆、延边博物馆、白头山养熊场、鑫龙泉山庄、依兰鹿场、小河龙三胎松、松花砚;图们市的口岸国门、日光山、凉水断桥、龙家美苑、农业旅游;珲春市的眼望三国、土字牌、沙丘公园、莲花湖、森林山、龙虎石刻、春化谷底森林、三道沟枫叶谷、敬信湿地;敦化市的敦化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旅游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旅游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作者:李思男沈万根 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09期 摘要:国家“一带一路”、全域旅游、旅游扶贫等发展倡议的提出为边境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尽管延边州在边境旅游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未来发展中依旧任务艰巨,诸如,跨国旅游发展不均衡、边境旅游设施缺乏特色、边境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旅游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延边州应当寻求高层次积极性的政府合作,打造边境特色主题旅游设施,深度开发边境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边境旅游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延边州边境旅游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9-0060-02 随着党和国家关于边境旅游相关政策的出台及实施,边境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新时代下急需振兴与发展,其中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资源优势可以为之所用,继而促进延边州地区更好的发展。然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也为本次研究创造了条件。基于此,深入挖掘延边州边境旅游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相关部门更好地促进边境旅游发展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指导。此外,也对于延边州在研究边境旅游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一、延边州边境旅游发展取得的成就 第一,边境旅游接待人数及收益不断增加。2012年到2018年,延边州接待游客总数量从1015.4万人次增长到2422.56万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从138.2亿元增加到473.84亿元。2012—2014年,延边州旅游接待人数逐年呈平缓上升趋势,2015年开始,延边州旅游人数急剧增加,增长比为17.2%。归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2015年延边州内高铁的开通,极大方便了游客的出行。 第二,延边州跨境旅游合作日渐增多。2010年以来,延边州在稳固图们—稳城等一些传统跨境旅游线路的基础上,又先后开通了跨境航空旅游线、徒步旅游以及列车游旅游线。2016年,珲春至俄罗斯与朝鲜的旅游合作不断增加,同年,延边州入境人数为715000人,超过吉林省省会长春市262900人。 第三,边境交通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公路方面,延边州在内的8个县市中除和龙市外,其余的县市均有高等级公路过境,一、二级公路全部相连接。铁路方面,2015年9月20日,长

延边旅游发展情况介绍

延边旅游发展情况介绍 延边是中国唯一朝鲜族自治州,有37%的朝鲜族人口,首先看看街上的牌匾就不一样,朝文、中文并列,这是延边一景。延边是中国朝鲜族聚集地,有80万朝鲜族兄弟姐妹,占全国朝鲜族的42%,所以这里到处都有“歌舞之乡”景观。 延边地方不大也不小,方圆4.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吉林省的四分之一,朝鲜的三分之一,韩国的二分之一;比台湾宝岛还要大一圈。 延边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边境线768.5公里,设有10个中朝、中俄边境口岸,即便是没有边境口岸的州府延吉市距朝鲜直线距离只有25公里,据说,飞往延吉机场航班的机长都是经过特别培训的,避免一不留神飞到外国去。 延边为地处长白山下,图们江畔。长白山“天池、瀑布、温泉、峡谷”四大景观不可不看;图们江两岸神秘的中朝边境风貌与口岸景观,令人向往;跨过图们江去朝鲜,看看朝鲜今昔变化;穿越森林、湿地和海湾,去趟俄罗斯远东,在亚洲地界体验欧洲风情。 延边包裹在长白林海之中,森林覆被率达到80%,负氧离子高达3.6万个,延边是名副其实的森林氧吧。延边没有雾霾天气,在延边多住几天,你会感到精气神十足,能够实现健康养生的愿望,因为延边有三个金牌: ——“2013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

——“2013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 ——“2013最美中国·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城市”。 延边冷面、泡菜、烧烤、补身汤、韩食……舌尖的延边在全国朝鲜族饮食中永远都是最正宗的。 延边处处青山绿水,没有污染,延边出产的人参、鹿茸、雪蛤、苹果梨久负盛名,延边大米更是让人吃了还想吃,甚至临走时带上一些。 来到延边,一眼望三国的珲春防川不能不去,有着朝鲜族大观园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不能错过,还有敦化金鼎大佛、图们江广场、和龙老里克湖等著名景区都是尚佳选择。很多来过延边的人感到延边的资源与环境,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是原生态的,延边的生态美上加美,来延边旅游最给力。 一、延边旅游发展 2013年,延边州紧紧围绕“开放先导、项目带动、城乡统筹、文化引领、民生优先”发展战略,全力实施“五个延边”建设目标,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延边旅游经济实力不断攀升,为打造产业升级版奠定坚实基础 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1167.7万人次,同比增长15.0%,实现旅游总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25.0%。其中接待入境游客58.2万人次,同比增长7.5%,创汇收入22886万美元(折合14.3亿元),同比增长21.6%;接待国内游客1109.5万人次,同比增长15.4%,

86兴边富民行动总结

86兴边富民行动总结 86兴边富民行动总结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兴边富民行动 八十六团20xx年兴边富民工作总结 “兴边富民行动”项目是国家专项用于扶持边境团场加快发 展,改善各族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边境团场各族职工群众直接受益增收关乎民生的富民项目。20xx年八十六团根据国家和师兴边富民行动领导小组的总体要求,把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八十六团及时成立了兴边富民行动领导小组,编制八十六团20xx年兴边富民行动38座温室弗雷葡萄建设项目设施方案,着力在培育经济增长机制,致富职工群众上下功夫,取得阶段性成绩。目前,工程质量合格,项目资料齐全,达到设计要求,进入资料整理申请竣工验收阶段,现将具体实施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兴边富民行动建设情况 八十六团党委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加强团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紧紧抓住国家开展兴边富民项目工程大好时机,于20xx年4月在86团四连实施了38座温室葡萄建设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为大棚骨架为轻钢结构,周围墙体为土质结构、顶部铺设大棚无滴膜,每座内径长70米,宽度8米,种植面积为0.84亩;配套水泵、变频各一套;温室大棚配套滴灌设施(地埋PVC管及PE管和滴灌带);铺设宽6米宽、长1公里的砂石道路,道路两旁各设宽1米、长1公里的绿化带;配套变压器一套,架设输电线500米。本项目核算总投资180万元,其中:温室建设工程投资159.6万元;配套水泵、变频投资2万元;滴灌系统投资5.4万元;修建道路投资3万元;绿化工程投资1万元;电力工程投资3万元;基本预本费4万元,工程管理费2万元。 本项目总投资18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兴边富民行动”项目补助资金180万元,实行全额拨款。该项目能解决四连19名少数民族就业,预计投入使用后达到每棚年产优质葡萄2吨以上,可实现产值2.5万元左右,减去成本1万元,一人承包两个大棚年收入达3万元左右,提高了民族职工收入,改善少数民族职工家庭生活环境。为早日达到小康奠定了基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