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生硕果累累

合集下载

科研的祝福语

科研的祝福语

科研的祝福语
1. 愿你的科研之路充满智慧与灵感,每一步都向着成功迈进!
2. 祝福你在科研的海洋里扬帆起航,探索未知的奥秘,收获满满的成果!
3. 愿你的科研项目进展顺利,创新不断,为科学界贡献卓越的智慧!
4. 祝福你在科研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攻克难题,创造辉煌的成就!
5. 愿你的科研之旅充满乐趣与惊喜,不断突破自我,实现科学梦想!
6. 祝福你的科研工作如日中天,硕果累累,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
7. 愿你在科研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勇攀高峰,书写科学的辉煌篇章!
8. 祝福你的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科学界树立新的里程碑!
9. 愿你的科研之路充满阳光与希望,成就辉煌,造福人类!
10. 祝福你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就卓越,成为科学界的璀璨明星!。

科学人生复合之才 ———走近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

科学人生复合之才 ———走近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

科学人生复合之才———走近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吉星学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

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讨厌它,但是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做‘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

”在哈工大也有一位喜欢散步的长者,他身材高大,面容慈祥,说起话来逻辑缜密、声音洪亮,要是有机会能跟他多接触,你会经常听到他爽朗的笑声。

已逾古稀之年的他依然“战斗”在科研工作一线,出国交流座谈、带领课题研究、报告讲学……时间表被排得满满的。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精神状态很好,现在最缺的是时间”。

这位喜欢“科学散步”,却常常忙得连散步的时间都没有的长者就是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航天学院首任院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20多年前,在国内,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其中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力学问题有待解决。

杜善义提出了用力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来解决复合材料应用和研究中的问题,以无可辩驳的实践证明和理论支持获得了国际国内一致好评,并先后在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分析、评价,复合材料力学以及智能材料系统与结构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

渴求知识师从钱学森杜善义1938年出生在大连,那时正值伪满洲国统治东北。

特殊的历史环境令杜善义自小就形成了两个信念:第一就是我们国家需要强大起来;第二就是要多学知识,发奋努力,摆脱贫困。

年幼的杜善义聪明好学,渴求知识。

虽然家境贫寒,但由于重视教育的缘故,家里仍坚持将他送到学堂读书识字,而在自己的努力下,杜善义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也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高中毕业前夕,杜善义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当时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他面临着能否继续读书的窘境。

考虑到求学会给家里造成很大的负担,他心里便有了辍学工作补贴家用的念头。

这时母亲替他下了决心,她毫不犹豫地对儿子说:“就算我讨饭吃,也要供你把大学念完!”老师也找他谈话说,你资质这么好,不去念书太可惜了。

描写硕果累累的句子

描写硕果累累的句子

描写硕果累累的句子1、鸟语花香的春天里,阳光显得那么温和;烈日炎炎的夏天里,阳光显得那么耀眼;硕果累累的秋天里,阳光显得那么渺小;寒风刺骨的冬天里,阳光显得那么夺目。

一年四季,阳光都在。

2、时代是一棵树,过去是汲取营养的根,现在是地表上那一片丰茂与硕果累累。

3、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

你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4、梅、菊放弃安逸和舒适,才能得到笑傲霜雪的艳丽;大地放弃绚丽斑斓的黄昏,才会迎来旭日东升的曙光;春天放弃芳香四溢的花朵,才能走进累累硕果的金秋。

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因为只有放弃才会有另一种获得。

5、果园飘香硕果满园硕果累累红果满枝藕断丝连披红抹绿学贯中西博古通今6、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7、站在蔑芭铺就的竹楼上,坝子的盎然绿意涌来眼底。

椰林追着绿云,甘蔗溢出醇甜,茶叶飘荡清香,无处不醉人。

到处是密密莽莽的青,到处是潮卷浪翻的绿。

遥望天尽地边,偶尔才露出一抹空明的山影。

绿浪中,垂荫覆地的大榕树,葱茏的凤尾竹,硕果累累的槟榔,装点着风情万种的傣家竹楼。

8、秋姑娘走过田野,来到了果园。

果园里硕果累累,到处是令人谗延欲滴的水果。

首先看到的便是苹果了。

那一个个苹果红彤彤的,还有红中带绿的,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苹果的旁边便是黄澄澄的鸭梨,它们有的和我玩捉迷藏,躲在树枝后面;有的大大方方的站在树叶边上;有的十分害羞,索性藏在树叶深处。

最后,我们看见的就是石榴了。

这宝石般的石榴见了农民们,笑得合不拢嘴,露出了它们晶莹的牙齿。

9、人生如线,结满着大小疙瘩;人生如藤,纠缠着苦涩瓜果;人生如路,伴随着坑坑洼洼;人生如茶,忍受着开水煎泡;人生如水,冲刷着河岸沙滩;人生如书,记录着酸甜苦辣。

科研硕果累累的祝福语

科研硕果累累的祝福语

科研硕果累累的祝福语
1、泱泱华夏文明写入九天星河,逐梦科研的脚步从未停歇,科研精神也在润物无声中代代传承。

2、用尽千方百计,经过千锤百炼,献我千言万语,勘比千金掷,胜似千军万马,祝君开创千秋大业。

3、不管过去还是现在,科学都是对一切可能的事物的观察。

所谓先见之明,是对即将出现的事物的认识,而这认识要有一个过程。

4、科学尊重事实,服从真理,而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

5、最开心看到这样的消息,祝贺科研硕果累累,祝福祖国越来越强大!
6、九天揽月,太空探索,期待英雄的航天群体再一次不负重望,凯旋而归。

7、只有有效地继承人类知识,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拿到手,我们再向前迈出半步,就是最先进的水平,一流的科学家。

8、错过了宣布科研硕果累累那一刻再回来看的时候已经开始鼓掌了,平安归来!
9、走进科学,今天朝阳;志向天空,明日更加辉煌。

10、科学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

科学是不分国家、民族、信仰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11、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

来贡献给生育我。

栽培我的祖国与人民。

12、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科研人员既要有严肃、严密和严格的学风,又要有敢想、敢干和敢闯的精神。

13、别驻足,梦想要不停追逐;不认输,熬过黑夜是日出;都清楚,
成功就在下一步;路很苦,汗水是最美的书!。

科研人生硕果累累

科研人生硕果累累

科研人生硕果累累导读:吴海龙博士系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教授多年来在液膜pH化学传感器、稳健统计学新应用、三维数阵分析、二阶张量校正、二阶标准加入分析及其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其代表性创新成果包括梳理、发展、完善了定量分析化学或者称作化学测量学的基础通用理论:化学多维多元校正理论、方法、策略、算法及创新性应用。

曾荣获200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均排名第三,代表性成果的主要贡献者),2012年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2019年中国化学会第二届计算机化学“杰出贡献奖”等学术奖项。

培养毕业博士生25名、毕业硕士生70多名。

一.重要奖项实至名归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杰出贡献奖”奖励为计算机化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在某一领域中做出了完整、系统、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科技人员,每届奖励1名。

国际著名药物化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王少萌,在2019年把这样珍贵的杰出贡献奖荣誉证书颁发给了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海龙教授。

吴海龙教授获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杰出贡献奖吴教授研究方向之一,所谓 pH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被测物中氢离子活度并转换成相应的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常由化学部分和信号传输部分构成。

pH传感器常用来进行对溶液、水等物质的工业测量。

pH传感器,可以对大型反应槽或制程管路中pH值进行测定,耐高温杀菌、CIP清洗。

用于多种场合的pH值测量,比如:废水污水场合pH值测量,电镀废水场合pH值测量,高压场合pH值测量等多种场合pH值的测量。

吴海龙等研制的液膜pH电极因其具有独特优良性能已被国际FLUKA公司高价销售三十余年至今。

吴海龙教授自1982年以来,主要从事分析化学、化学计量学、计算机化学及化学生物传感等科研、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包括原机械工业部系统环保数据统计分析,湖南大学、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区域环境质量检测及环境影响评价,长江水系水环境背景值系统稳健表征与分析研究,化学传感膜实验优化设计,化学计量学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等多元分辨及校正新算法比较研究,流动注射分析系统容积可变计算机辅助进样装置研制,化学三维乃至多维数阵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其在现代分析化学中应用研究,数学分离及其化学张量校正(化学多维校正)及张量标准加入法基础研究,与LC-DAD、三维荧光光谱、LC-MS等现代分析仪器相结合新应用,智能化荧光光谱仪研制、定量蛋白质组学等科研工作,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

科技成果会总结发言稿高中

科技成果会总结发言稿高中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代表我们学校,向大家汇报我校在科技成果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此,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更要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以下是我校科技成果的总结发言。

一、科技创新,硕果累累近年来,我校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科技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 科研项目成果丰硕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截止目前,我校共有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00项。

这些项目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为我校的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发表论文数量质量双提升我校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据统计,近年来,我校教师发表SCI、EI、CSSCI等高水平论文5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国际知名期刊引用。

这些论文的发表,为我校在国内外学术界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3. 专利成果不断涌现我校教师在专利申请和授权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截至目前,我校共申请专利100余项,授权专利8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

这些专利成果为我校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4. 科研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我校积极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为师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我校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5个,科研平台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

这些科研平台为我校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校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屡获佳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荣开明研究员学术人生座谈会综述

荣开明研究员学术人生座谈会综述

江汉论坛庄春梅荣开明研究员学术人生座谈会综述会议综述2020年12月3日上午,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杂志社和科研处共同主办的“荣开明研究员学术人生”座谈会在省社科院举行。

院党组书记张忠家教授出席座谈会并致辞。

来自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期刊协会、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学会、高校和相关单位共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座谈会。

会议由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袁北星研究员主持。

张忠家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荣开明研究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学习者和宣传者,从20世纪60年代进入省社科院工作以来,扎根学术、求真务实、笔耕不辍,为我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江汉论坛》杂志社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荣开明先生将学术追求贯穿于职业生涯和离休生活,展示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精彩靓丽的学术人生,值得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全院干部群众认真学习。

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从荣开明先生的理论研究、编辑理念、坚定立场等多个层面,分享了各自作为荣老的学生、同事、朋友、亲人共同见证经历的往昔点滴,无不为其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忘我境界而动容。

现场气氛活跃,学术薪火相传。

一、潜心问学,像敬重生命那样敬重知识荣开明,1931年12月出生于湖南醴陵,1949年前参加革命,1956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律系,1958年法律系并入湖北大学,转入政治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4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武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江汉学报》工作。

“文革”期间,下派到应城化工区指挥部。

1978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后回来工作,先后担任《江汉论坛》编辑、编辑部副主任、主任、主编,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院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马克思主义硕士生导师等职务。

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期刊编辑学。

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社科基金课题13项;独著及与人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130多家报刊发表文章680余篇;先后获得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委宣传部专题优秀论文奖27项。

栗培龙:钻研科技 硕果累累概要

栗培龙:钻研科技 硕果累累概要

栗培龙:钻研科技硕果累累1980年9月出生于江苏邳州的栗培龙,现为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06级在读博士研究生,是一名共产党员。

自2003年起,连续五届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在“挑战杯”科技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中都有他的足迹;他品学兼优,在科技创新方面屡创佳绩,2004年被保送攻读硕士学位,2006年被推荐免试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积极上进,努力学习,是他人生的概括;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是他永恒的写照;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是他不懈的追求;屡创佳绩,硕果累累,是他汗水的回报。

栗培龙同学在大学期间一直担任班长及院系学生会干部,并能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且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标兵”等荣誉称号10余项,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学金,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研究生学习阶段,连续两年综合考评居全班第一名,连续被评为“特优研究生”,获特等奖学金,并被评为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研究生,获“国琳”奖学金、芙蓉学子、自主创新奖等。

同时,栗培龙同学具有敏锐的科研洞察力,凭着对科技浓厚的兴趣及坚毅不拔的钻研精神,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探索,不断创新,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几年来,其自主创新成果申请科技发明专利3项,并在“挑战杯”科技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中连续五届取得优异成绩。

2003年,作品“环保型野生植物杀虫剂”先后获长安大学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四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2005年,作品“高性能化学构网改性桥面防水材料”先后在长安大学及陕西省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技压群雄,均获得特等奖,同年11月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二等奖。

2007年,作品“基于废橡胶微波处理的以废治废型沥青路面再生剂研究”获第六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一等奖,并成功入围该年11月在天津举办的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终审决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人生硕果累累
湖南大学,410082。

导读:吴海龙博士系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化
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教授多年来在液膜pH化学传感器、稳健统计学新应用、三维数阵分析、二阶张量校正、二阶标准加入分析及其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
性成果,其代表性创新成果包括梳理、发展、完善了定量分析化学或者称作化学
测量学的基础通用理论:化学多维多元校正理论、方法、策略、算法及创新性应用。

曾荣获200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奖(均排名第三,代表性成果的主要贡献者),2012年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分析化学
基础研究“梁树权”奖、2019年中国化学会第二届计算机化学“杰出贡献奖”等
学术奖项。

培养毕业博士生25名、毕业硕士生70多名。

一.重要奖项实至名归
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杰出贡献奖”奖励为计算机化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在某一领域中做出了完整、系统、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科技人员,每届奖励1名。

国际著名药物化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王少萌,在2019年把这样
珍贵的杰出贡献奖荣誉证书颁发给了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
验室吴海龙教授。

吴海龙教授获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杰出贡献奖
吴教授研究方向之一,所谓 pH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被测物中氢离子活度并转
换成相应的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常由化学部分和信号传输部分构成。

pH传
感器常用来进行对溶液、水等物质的工业测量。

pH传感器,可以对大型反应槽或
制程管路中pH值进行测定,耐高温杀菌、CIP清洗。

用于多种场合的pH值测量,比如:废水污水场合pH值测量,电镀废水场合pH值测量,高压场合pH值测量
等多种场合pH值的测量。

吴海龙等研制的液膜pH电极因其具有独特优良性能已
被国际FLUKA公司高价销售三十余年至今。

吴海龙教授自1982年以来,主要从事分析化学、化学计量学、计算机化学
及化学生物传感等科研、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包括原机械工业部系统环保数据统
计分析,湖南大学、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区域环境质量检测及环境影响评价,长江
水系水环境背景值系统稳健表征与分析研究,化学传感膜实验优化设计,化学计
量学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等多元分辨及校正新算法比较研究,流动注射分析系统容积可变计算机辅助进样装置研制,化学三维乃至多维数阵分
析的基础理论及其在现代分析化学中应用研究,数学分离及其化学张量校正(化
学多维校正)及张量标准加入法基础研究,与LC-DAD、三维荧光光谱、LC-MS等
现代分析仪器相结合新应用,智能化荧光光谱仪研制、定量蛋白质组学等科研工作,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

二.吴教授工作成就卓越有力的促进了科研领域更好的发展
1.打开了现代分析科学中三维数阵分析理论及应用研究的新局面,拓展了化学计量学研究领域。

率先规范了三维数阵分析研究的数学符号及理论平台,建议改善了科学的符号体系,发现了三线性模型分解的内在循环对称性,规范了模型及方法的系统分类,开展了三维数阵化学秩估计新方法研究,基于交替最小二乘(ALS)原理,提出了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这一具有极好性能及原始创新性的好算法及其以此为基础的复杂体系数学分离的张量校正法和张量标准加入法等;
2.建立了优势突出的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交替不对称三线性分解、交替拟合残差算法等系列新方法、新算法及分析新策略,建立了优势突出的交替惩罚四线性分解(APQLD)、交替五线性分解(AQQLD)等新颖方法和新算法以及相应的张量校正法和张量标准加入法等,进一步拓展完善了多维数阵分解的相对唯一性、内在循环对称性等理论,倡导并力行以“数学分离”代替或增强现代分析仪器中的化学和物理分离等步骤,结合三维荧光光谱、LC-DAD、LC-MS等先进分析仪器,在解决静态复杂体系快速、同时、多组分、绿色、精准定量分析和复杂化学动力学过程多组分近实时定量解析等分析难题中获得突破,继承发展了现代分析化学绿色定量分析新理论-化学多维校正理论,也为研发新型分析仪器提供了新的设计依据;
3.较早将稳健统计学思想和方法引入到(长江水系)水环境背景值研究领域,建立了大批量量测数据自动处理的稳健表征系统;
4.较早开展聚合膜pH化学传感器研究,取得较好进展。

这些工作皆获国内外同行较高评价。

此外,吴海龙教授团队还合成多个化合物首次用作液膜pH电极活性材料,其中甲基二正十八脘胺被Fluka化学与生物化学跨国公司高价销售三十年至今。

除此之外,长江水系水环境背景值系统分析与稳健表征研究工作作为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的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曾多次获得国家及部省级奖励。

吴海龙教授学识渊博,科研成就卓越
三.身兼数职、科研硕果累累
近四十年来,吴教授主要从事分析化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化学计量学、化学生物传感分析等方向及内容的教学和科研,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973预研项目、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项目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等科研课题三十余项。

兼任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分析仪器分会常务理事兼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分析仪器分会首届学术委员会、光谱专业委员会和关键部件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毒理学会计算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化学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兼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计量测试学会理化计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任《分析化学》《光谱学与光谱分析》《Chemosensors》等十种学术期刊编委,任多个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或主任。

近期,吴海龙教授还十分荣幸地被聘为国际化学计量学学会学术期刊“Journal of Chemometrics”编委、“Chemosensor”期刊客座编辑,已连续两度被爱思维尔出版集团列入“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