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考研

合集下载

新版湖南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湖南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若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们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至于失业。

而如今,他们大抵再也不能如此讲话了,只因这个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在这变化面前,他们大概比我们还要慌乱,毕竟他们是从传统的时代走来的,这个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世界只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一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生存法则,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

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比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国情。

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一年的努力奋斗,让自己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秋冬轮回,又是一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一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

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希望各位能够一点点看完。

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方法来面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湖南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工专考研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46)无机化学或(847)分析化学或(848)有机化学或(970)化工原理湖南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工专考研参考书目: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教研室编写的《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宋天佑等编写的《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积涛,张宝申,王永梅,胡青眉。

有机化学(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何红运等编,本科化学实验(一),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先说英语吧。

词汇量曾经是我的一块心病,跟我英语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词汇量往往比我高出一大截。

从初中学英语开始就不爱背单词。

在考研阶段,词汇量的重要性胜过四六级,尤其是一些熟词僻义,往往一个单词决定你一道阅读能否做对。

科研人生硕果累累

科研人生硕果累累

科研人生硕果累累湖南大学,410082。

导读:吴海龙博士系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教授多年来在液膜pH化学传感器、稳健统计学新应用、三维数阵分析、二阶张量校正、二阶标准加入分析及其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其代表性创新成果包括梳理、发展、完善了定量分析化学或者称作化学测量学的基础通用理论:化学多维多元校正理论、方法、策略、算法及创新性应用。

曾荣获200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均排名第三,代表性成果的主要贡献者),2012年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2019年中国化学会第二届计算机化学“杰出贡献奖”等学术奖项。

培养毕业博士生25名、毕业硕士生70多名。

一.重要奖项实至名归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杰出贡献奖”奖励为计算机化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在某一领域中做出了完整、系统、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科技人员,每届奖励1名。

国际著名药物化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王少萌,在2019年把这样珍贵的杰出贡献奖荣誉证书颁发给了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海龙教授。

吴海龙教授获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杰出贡献奖吴教授研究方向之一,所谓 pH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被测物中氢离子活度并转换成相应的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常由化学部分和信号传输部分构成。

pH传感器常用来进行对溶液、水等物质的工业测量。

pH传感器,可以对大型反应槽或制程管路中pH值进行测定,耐高温杀菌、CIP清洗。

用于多种场合的pH值测量,比如:废水污水场合pH值测量,电镀废水场合pH值测量,高压场合pH值测量等多种场合pH值的测量。

吴海龙等研制的液膜pH电极因其具有独特优良性能已被国际FLUKA公司高价销售三十余年至今。

吴海龙教授自1982年以来,主要从事分析化学、化学计量学、计算机化学及化学生物传感等科研、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包括原机械工业部系统环保数据统计分析,湖南大学、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区域环境质量检测及环境影响评价,长江水系水环境背景值系统稳健表征与分析研究,化学传感膜实验优化设计,化学计量学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等多元分辨及校正新算法比较研究,流动注射分析系统容积可变计算机辅助进样装置研制,化学三维乃至多维数阵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其在现代分析化学中应用研究,数学分离及其化学张量校正(化学多维校正)及张量标准加入法基础研究,与LC-DAD、三维荧光光谱、LC-MS等现代分析仪器相结合新应用,智能化荧光光谱仪研制、定量蛋白质组学等科研工作,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年级
姓名
录取学校及专业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汪韡 王进 卫寿平
吴静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分析化学 东华理工学院分析化学
中科大分析化学 南大分析化学 厦门大学分析化学 兰州化物所分析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 山东师范大学分析化学
吴启敏 徐诗二
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分析化学 中国科技大学分析化学 中国科技大学分析化学
年级 2004级 2004级 2004级 2004级 2004级 2004级 2004级 2004级 2004级 2004级 2004级
姓名 郑志远 王林静 李娟 周采玲 殷兆静 王玉丽 钱章生 张严金 王振 方晓丽 顾爱侠
2003级 郑园琴
初试第一 复试第一
2006级 张志丹
报考中国科技大学 分析化学 总分 410分
分析化学 141分
02-06级分析化学考研录取情况
02级20人 2002级 2002级 2002级 2002级 2002级 2002级 2002级 2002级 2002级 2002级 姓名 张克营 张娜 张伟 曹春 刘玫瑰 钱彬彬 田丙正 丁玉 李进 梁阿妮 录取学校及专业 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 中国科技大学分析化学 兰州化物所分析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
杨茜 杨映华 张慧杰
2003级
2003级
南京大学分析化学
厦门大学分析化学
张加升
年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2003级

分析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分析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分析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302)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系统地掌握化学及分析化学专业的专门知识、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有创新意识;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工具。

毕业后能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 生物分析化学2. 波谱分析化学三、培养方式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按一级学科开设学位基础课;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研究生进行“三种经历”,实行双导师合作培养。

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硕士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个人培养计划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制订完成。

四、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

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不予提前毕业,特别优秀者可提出申请,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五、应修总学分与课程设置硕士生的课程学习一般为一年,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24学分(含前沿讲座与社会实践)。

由学校组织的研究生在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中取得的学分,与培养计划内必修课内容及要求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可采用课程置换方式,具体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

1. 必修课24学分思想政治理论(理工医)3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前沿讲座2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共四门12学分。

前沿讲座:包括研究生的个人专题综述,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

前沿讲座应贯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15次,主讲不少于2次。

前沿讲座的成绩将根据参加学术讲座的次数、自主讲座次数及内容由导师组进行考核评定。

考核成绩按通过、不通过记分,成绩通过者记2学分。

化学专业各校考试科目汇总

化学专业各校考试科目汇总

分子化学

配位化学
有机化学(一)
综合化学 有机合成
物理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一)/高 聚合物结构表征/有机合
分子化学

二级学科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有机合成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
与物理
化学生物学 化学(方
向:01-03) 化学(方
源材料 分析化学/物 二级学科 理化学/环境 化学/食品安 全与药物化

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A) 物理化学
二级学科 材料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含结构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高分子物 理及化学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高分子物 理及化学
专业知识综合(物化) 专业知识综合(分析) 专业知识综合(有机) 专业知识综合(物化)
化学与生物 工程学院
化学与化工 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与环境
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
院 环境与化学
工程学院 六盘水师范 学院联合培
养项目
化工学院 (主校区)
招生方式 专业名称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复试科目
一级学科 化学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化学综合
化学(方
向:01无机
化学/04物理 化学)
化学(方
一级学科
向:02分析 化学)
学 哈尔滨师范大
学 海南师范大学
化学系
高分子科学 系
生物医学研 究院
化学化工学 院
化学与药学 学院
化学与化工 学院

湖南大学版分析化学教材第二版课后答案

湖南大学版分析化学教材第二版课后答案
Y (Cd ) = 1+1016.45−7.46 = 109.0 Y = 106.45 +109.0 −1 109.0 Zn = 1 lg K'ZnY = 16 − .50 − 9.0 = 7.50

pZnep = 4.8 = pZn'ep
[Zn2+' ] = 0.01 = 10−4.75 K 'ZnY
(4) 0.10mol·L-1,Na3PO4 解 (1)查得 H2CO3 的 pKa1=6.38,pKa2=10.25 可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 NaHCO3,此时,有 [H + ] = Ka1 Ka 2 = 10−8.32 所以 计量点 pH=8.23,可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2)查得 HNO2 的 pKa=3.29,可用 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0.01 107.95
= 10−4.98
pMg = 5.0 − 4.98 = 0.02
题 2.10 用 0.02mol·L-1EDTA 滴定同浓度的 Bi3+,若要求 TE<0.2%,检测
终点时, pM = 0.35 ,计算滴定 Bi3+的最高酸度。
解 查得 lg KBiY = 27.94
根据
TE % = 10pM ' − 10−pM ' 100
pZn' = 4.8 − 4.75 = 0.05
TE % = 100.05 − 10−0.05 100 = 0.04 0.01 10 7.5
题 2.8 在某一 pH 时,用等浓度的 EDTA 溶液滴定金属离子 Mn+,若要求
终点误差为 0.1%,并设检测终点时 pM = 0.2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为 108,

湖南大学高等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湖南大学高等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AAS: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原子吸收光谱: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为基础的分析方法AES: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原子发射光谱:利用物质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每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发射特征光谱来判断物质的组成,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原子力显微镜:利用微小探针与待测物之间作用力,通过将激光束照射到微悬臂上,进行反射及反馈呈现待测物表面形貌和物理特征的仪器。

AFP:alpha fetoprotein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肿瘤标志物AFS: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原子荧光光谱:原子在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ASV: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阳极溶出伏安法:在一定的电位下,使待测金属离子部分地还原成金属并溶入微电极或析出于电极的表面,然后向电极施加反向电压,使微电极上的金属氧化而产生氧化电流,根据氧化过程的电流一电压曲线进行分析的伏安法。

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由腺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连接而成的高能化合物,水解时释放出较多能量,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

ATR: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衰减全反射法:光波由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入射并在界面上全反射时,光疏介质中所形成的迅衰场(量可以被耦合到金属或半导体的表面上而使反射光强减小,通过检测反射光信息,获得样品相关信息的方法AuNP:Au nanoparticle金纳米颗粒:制成大小在1-100nm范围内的金的纳米颗粒,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标记物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化需氧量: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BSA:Albumin from Bovine albumin牛血清蛋白:是一种常用的酶的稳定剂,起保护或载体作用CAE:capillary array electrophoresis毛细管阵列电泳:是一种实现了阵列化,能完成同时对大量样品的分离分析的高通量毛细管电泳技术。

分析化学专业排名

分析化学专业排名

全国分析化学专业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武汉大学A+
2 北京大学A+
3 吉林大学A+
4 浙江大学A+
5 南开大学A+
6 复旦大学 A
7 湖南大学 A
8 厦门大学 A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0 南京大学 A
11 清华大学 A
12 兰州大学 A
13 华东师范大学 A
14 中山大学 A
15 西北大学 A
16 东北大学 A
17 四川大学 A
18 山东大学 A
19 西南大学 A
B+等(30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昌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大学、聊城大学
B等(29个):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桂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东南大学、西南科技
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漳州师范学院、重庆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湘潭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河北农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考研
我校在20世纪50年代末建立分析化学专业,60年代开始在有机分析试剂与稀有金属分析方面的研究上取得成果。

70年代开始了以离子敏化学传感器为特点的化学传感器研究工作,其中“氟离子电极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

到80年代,该学科点于92年获机械部批准成立“湖南大学化学计量和化学传感技术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2000年“化学计量学与化学、生物传感技术实验室”获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2001年建成“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与国内同类学科相比,该学科具有显著的研究特色与较高的理论和实验技术水平,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均有优势。

研究成果突出,研究论文数量与质量居国内同类学科前列,整体水平为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1996-2000年共发表论文620篇,其中248篇为sci收录,申请及获准专利9项。

曾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将。

学科带头人在学科领域内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多人次担任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顾问、编委,多人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主要大会报告。

学科带头人俞汝勤、姚守拙相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与其他院士共同发起召开本学科首届香山科学讨论会。

该学科已获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并已聘请相应教授。

该学科在化学计量学、生命科学中的新分析技术、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研究方向一开展了范围广泛的系统研究,承担完成了一大批国家级和部省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取得了一系列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近年,在纳米和单分子水平生化分析方面开拓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并取得许多成果,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化学计量学方向,首次在国际上提出有关黑、白、灰分析体系分类理论,对分析化学计量学近年来发展的多元校正和多元分辨方法的分类和发展及新型仪器的构建上产生较深远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的分析体系根据现代分析分析化学仪器响应数据的特点,发展了有关化学计量学解析新方法及新算法三十余种,解决了黑色和灰色分析体系中的实际分析难题,为环境监测、中草药分析等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解析手段和方法,为高维分析仪器的智能化提供了新理论和新方法。

该学科已成为我国化学计量学重要研究基地。

生命科学中的新分析技术方向,系统开展了压电液相振荡化学传感新领域,成为80年代国际上首先在此领域实现突破,使压电晶体在液相中稳定振荡从而卓有成效地用于化学与生物测量的两个研究集体之一,并找出了在液相实现振荡的关键条件与改善振频性能的有效途径。

提出了完整的压电晶体液相振荡性能定量关系式。

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开展压电液相振荡传感、表面声波生物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和单分子水平生化分析方向,以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结合为出发点,发展和应用新的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在分子、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研究生物分子的行为和相互作用机理,为人类疾病的机理研究和诊断提供高灵敏度分析技术和方法。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方向,在电化学、光化学和生物传感技术等理论领域开展了极富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居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发展了数十种有应用前景的传感器。

一、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
结构工程学科发展历史悠久,自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招收路矿两科已有近百年历史。

1961年招生第一批结构工程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学位授予权,1995年所在一级学科建成了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占,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三级学位培养体系。

2000年,我校土木工程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依托本学科建成的“湖南省工程结构损伤诊断重点实验室”通过合格验收。

1998年,本学科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批准立项,于2001年5月第一期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并得到很高评价。

该方向研究钢筋砼框架及连续梁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高层建筑基础方案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工作分析系统、遗传算法等生物进化算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在结构智能化设计与决策居国内领先水平,有望在智能设计与决策领域取得更令人瞩目的成绩。

该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渗透,不断追求创新,在工程结构损伤诊断、计算机辅助智能化决策与优化、大跨桥梁与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结构抗震防灾与结构控制、新型钢结构与中高层砌体结构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本学科在我国中南地区及南方地区具有明显的学科综合优势。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