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结尾六大绝招
记叙文的结尾方法

记叙文的结尾方法
记叙文的结尾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总结结尾:在结尾部分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故事的发展过程。
这种结尾方法可以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并强调文章的中心思想。
2. 展望结尾:在结尾部分用一段话或几句话展望未来,探讨事件的发展可能性或持续影响。
这种结尾方法可以让读者在文章结束后继续思考,留下一种开放的感觉。
3. 引用结尾:在结尾部分引用一句名人名言、谚语或与主题有关的句子,以增加文章的冲击力和深度。
这种结尾方法可以通过引用来强调文章的主题,给读者留下印象深刻的思考。
4. 口语化结尾:在结尾部分使用一种轻松、形象的语言风格,以增加文章的亲切感和个人色彩。
这种结尾方法可以让读者感觉像是在听作者亲自讲述故事,增加读者的参与感。
5. 问句结尾:在结尾部分提出一个反思性的问题,引发读者思考,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这种结尾方法可以让读者思考和回味文章内容,激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请注意,选择何种结尾方法应根据文章的风格、主题和目的来决定。
不同的结尾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重要的是与文章内容协调一致,以增加文章的力度和意义。
作文指导结尾篇六大妙招

作文指导结尾篇六大妙招听惯了“凤头猪肚豹尾”之说,不少同学误以为文章开头只应该追求优美多姿,结尾只应该讲究简洁有力。
实际上,文章结尾不仅要笔法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也应该追求美感,给予读者美的享受。
下面通过满分作文的“凤尾”进行分析和说明,介绍一些实用技法。
一、结尾六大妙招第一招:首尾照应,篇末点题开头:花一样的年华,花一样的校园,我更为花一样灿烂的校园生活而陶醉!结尾:我们为校园生活而陶醉!——《为校园生活而陶醉》开头:语文是每个人的心灵乐园,它像一阵风,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你。
结尾:语文无处不在,它在不经意间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让我变得充实,不再空虚。
它确如一阵风,拥抱着我,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从我身边走过。
我大喊一声,对天地公开:“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语文从我身边悄悄走过》【亮点揭秘】: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即先在开头提出中心,开篇点题,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
在上面片断中,作者运用首尾照应方式,用简洁的语言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第二招:发出号召,直接抒情有了梦想还得志存高远,因为梦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成就。
年轻的朋友们,请珍惜你所拥有的梦想吧,用自己不懈奋斗的青春,让梦想在我们的生命中开出灿烂的花朵!——《珍惜所拥有的梦想》【亮点揭秘】: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
这种情感可在文章结尾处真挚地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迫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
上面这段文字作者用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心的真情呼唤,表现自己对拥有梦想的珍惜之情。
此法适合各种文体。
第三招:言尽意深,引发思考昏暗的路灯下,雪还在飞舞着。
我呆呆地注视着雪地上那渐渐向远处延伸的脚印。
这脚印,与其说印在雪地上,倒不如说烙在我的心坎上。
这一行脚印,越来越远,脚印的尽头,父亲的背影也愈来愈小……——《那脚印,那亲情……》【亮点揭秘】:一篇好文章结尾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
叙事性记叙文的6种结尾技巧

叙事性记叙文的6种结尾技巧1、自然式结尾。
这样的结尾很容易,事情记叙完了,结果也出来了,文章也就结束了,这就是自然式结尾。
如:《游笔架山》的结尾:太阳偏西了,我们也有点累了,便一起乘车,带着在笔架山游玩的快乐,踏入归途……2、总结式结尾事情记叙完了,总结一下收获,常用递进关系的复句来说说自己的收获或感受。
比如:《记一次有趣的蛋壳实验》的结尾:这次蛋壳实验真是太有趣了!不但锻炼了动手的能力,而且还从中明白了“力的集中与分散”的道理,收获太大了!所以我喜欢这样的实验!3、启发式结尾这种结尾是把通过某件事之后所得到的启示、明白的道理写出来,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比如:《一件小事》的结尾: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我却铭记不忘。
事情虽然小,但它给我的启发却很大,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不论做错了什么事,只要认识到错了,而且敢于承认,勇于改正,那就一定有新的开始,一定会进步的。
4、疑问式结尾事情结束了,作者为了强调自己明白的道理或启示,故意用问句或反问句收尾,既表白了自己的意愿,又激发读者的思考,起到强化中心的作用。
比如:《真正的友谊》的结尾:我们终于和好了,而且通过这件事,更让我们明白了以诚相待,宽容谅解才是友谊的基础。
朋友,您说是不是这样啊?尾句也可以这样说:“朋友,难道您不这样认为吗?”5、梦幻式结尾这种结尾属于想象、寄托型。
也就是不直接写事情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有可能不是一种情况,就用“做梦”的方式,来表现寄托意愿或结果。
这种梦幻式很有意思,引人暇想。
比如:《找妈妈》一文的结尾:这天晚上,男孩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梦见小女孩找到了妈妈,正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呢!小鸟呀,也飞回自己的小巢,正和鸟妈妈一起快乐地歌唱呢!6、引歌引言式结尾有“引歌引言式”开头,也有“引歌引言式”结尾。
根据事情的内容与中心,选择恰当的名言古语或一两句歌词,做为文章的结尾,富有鞭策、指引、激励的作用。
如《珍惜时光的分分秒秒》一文的结尾:只有珍惜时光的分分秒秒,才能不虚度光荫,做应该做的事,这是经历了这件事之后给我最大的启示。
写好结尾的六大技巧 如何写作文的结尾

写好结尾的六大技巧如何写作文的结尾技巧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首) 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尾) 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 (选自河南中考满分文《守卫精神的火种》)技巧点拨:这是一篇考场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与上例相比,此例为简洁明快,开头提出论点,迅速入题,结尾再次反复,呼应开头,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首) 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 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选自湖荆州中考满分文《把梦想带给花季》)技巧点拨: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
你看,在上例中,小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凸显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技巧二:巧妙发问,引入深思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
自然是伟大的。
是神奇的。
它与生活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紧。
品味自然,不就同品味生活了吗?技巧点拨: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
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
你看,在上面一段文字中,作者在结尾巧妙发问,引发读者思考,将文章的意蕴加以深化。
体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不同的话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哈哈镜有不同的成像,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香和样子,不同的评价造就孩子不同的命运。
何必要让自己狭小的视角不公地评价一个人、伤害一个人,何必要熄灭风中的烛光,何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个性的模型?(选自湖北省中考满分文《哈哈镜中的我》)技巧点拨:这段结尾针对老师的评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先用排比句的形式说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老师不必磨灭学生个性,最后再以问句结束,启示人们进行思考,深化了文章的内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作文写好记叙文的结尾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作文写好记叙文的结尾的方法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
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
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③拖泥带水。
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下面介绍几种作文结尾方法:一、祈愿法文章的结尾,表达作者的祈愿、愿望,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结尾:“愿母亲在地下安息!”就是这样。
再如,祝全家新春快乐等等。
二、评议法记叙文结尾,篇末往往有个简短的评议或评述。
例如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有这样的结尾: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例如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的结尾:“你的忠实的朋友——从前是个正派人,可是现在成了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讹诈专家的马克·吐温。
”如《海市》:那真实的海市并非别处,就是庙岛群岛。
如罗广斌、刘德彬、杨益京三人写的《挺进报》的结尾就是这样:“革命同志以无比的机智战胜了敌人,保全了党组织。
”这个结尾就交代了故事的终结。
三、道具法文章始终贯穿着某一件事物,并以这件事物作为故事的终结。
例如江耀辉的《红军鞋》:“幸好除了子弹打的那个洞以外,别处还没有破,我赶忙把它脱下来,磕掉泥巴,又挂在腰上。
”这个结尾就以贯穿文章始终的红军鞋作为故事的终结。
四、抒情法文章结尾,作者毫不掩饰地把自己的希望和内心感情直接写出来。
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就是这样结尾的:“朋友,天山的丰美景物何止这些,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奇丽的美景,你要我说可真说不完。
如果哪一天你有豪情去游天山,临行前别忘了通知我一声,也许我能给你当一个不很出色的向导。
不过当向导在我只是一个漂亮的借口,其实我私心里很想找个机会去重游天山。
描写结尾的技巧

描写结尾的技巧
1. 高潮结尾:通过在故事的结尾部分引入高潮冲突,增加紧张感和悬念,吸引读者继续关注故事的发展。
2. 对比结尾:通过在结尾部分展示与故事起始时相比较的变化或对比,强调故事的主题或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 暗示性结尾:通过留下一些暗示或隐喻的线索,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故事的后续发展或意义,增加故事的谜团感和吸引力。
4. 思考结尾:通过在故事结尾部分提出一些问题或引发读者思考的观点,使读者在故事结束后仍保持思考和探索的兴趣。
5. 惊喜结尾:通过引入一个意外的转折或反转,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结局,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震撼力。
6. 圆满结尾:通过在结尾部分解决故事中的冲突或困境,给人一种满意和完成感,使读者感受到故事的完整性。
7. 留白结尾:通过在故事结尾部分不完全揭示所有的细节或结局,留下一些空白的地方,让读者自己去填补和想象,增加故事的神秘感和想象空间。
记叙文完美结尾六大绝招

记叙文完美结尾六大绝招绝招一、自然结束法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称为“自然结束法”。
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
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文。
【例一】(题目《季节》)今年的秋天不一样,林子里没有落叶,小根带着他离开后学校寄来的学费全免通知书上学去了。
他相信,明年的夏天是凉爽的,愉快的……【例二】(话题“行走在消逝中”,题目《石榴树》)今夏,我又回去了一次,在快到外婆家拐弯的那个路口,一株枝叶繁茂的石榴树映入了我的眼帘,红星点点,生机盎然,我的童年的记忆之门在刹那间被打开。
有外公慈祥的笑容,有小东西的成长,还有又红又大的石榴和我的眼泪,它们都化成了树上的红星,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着、飞舞着,只是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外公亲手为我种的那一棵。
绝招二、画龙点睛法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一】(作文材料:丛飞的故事。
题目《落红》)一花如此,对人则毋庸多言,记得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例二】(话题“2007年全国卷Ⅰ漫画摔了一跤”,题目《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当我成功了,再来回顾摔的这一跤,我心中成功的喜悦将会把疲惫吹尽。
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
【例三】名篇《驿路梨花》的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绝招三、首尾呼应法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极常见的收束方法。
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
高考作文结尾制胜绝招-怎样结尾

怎样结尾1.自然式结尾法。
就是用事情的结束做文章的结尾。
事情记叙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不另外写直接点明中心的话,文章的中心由读者自己去体会。
2.总结式结尾法。
就是在结束时再回顾一下上文,把几个问题再综合起来,作个总结,进一步深化中心,使读者对全文内容加深理解,留下深刻印象。
3.点题式结尾法。
就是在结尾用一句话或一段话直接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正文的中心思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理论达到一定的深度,感情达到一定的浓度,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4.照应式结尾法。
文章收尾,或与标题呼应,或与开头呼应,使文章首尾圆合,便于作者抒发感情。
5.抒情式开头法。
它是一种按表达方式划分的结尾法,是在记事、写人、绘景、状物后感情自然、真实地抒发。
6.议论式结尾法。
是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及逻辑推理来辨别是非、阐发道理、表明见解、进行判断的结尾法,常用于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一些抒情性文章。
7.说明式结尾法。
就是文章结尾采用说明方式对事物进行说明和剖析,使人们从中获得科学知识,但要把物好科学性和说明性。
8.比喻式结尾法。
它是以比喻作为文章结尾的一种方法。
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用相似的事物和道理来打比方。
用浅显说明深奥、用具体说明抽象、用熟悉说明生疏,使人在恍然大悟中体会作者设喻之精妙,从而产生满足与信服的快感。
9.反问式结尾法。
文章的末尾,用反问的语句发问,引人深思,使人受到感染和激励,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10.引用式结尾法。
同开头一样,有些文章结尾也采用引用法,被引用的名言、佳句、谚语、诗文、典故都具有言简意骇、高度概括的特点,可以起到对内容总结、对中心思想升华、升化的作用。
11.含蓄式结尾法。
就是不把要表达的情感直接说出来,而用委婉的语言或描写暗示,含意深远,留有余地,具有耐人寻味,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
12.写景式结尾法。
它对自然风景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为结尾,景物有助于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衬托人物心理、深化作品主题、渲染气氛、抒情状物,还能增强作品的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结尾六大绝招
记叙文写作结尾六大绝招
一、自然结束法
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称为自然结束法。
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
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文。
【例一】(题目《季节》)
今年的秋天不一样,林子里没有落叶,小根带着他离开后学校寄来的学费全免通知书上学去了。
他相信,明年的夏天是凉爽的,愉快的
【例二】(话题行走在消逝中,题目《石榴树》)
今夏,我又回去了一次,在快到外婆家拐弯的那个路口,一株枝叶繁茂的石榴树映入了我的眼帘,红星点点,生机盎然,我的童年的记忆之门在刹那间被打开。
有外公慈祥的笑容,有小东西的成长,还有又红又大的石榴和我的眼泪,它们都化成了树上的红星,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着、飞舞着,只是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外公亲手为我种的那一棵。
二、画龙点睛法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一】(作文材料:丛飞的故事。
题目《落红》)
一花如此,对人则毋庸多言,记得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例二】(话题2007年全国卷Ⅰ漫画摔了一跤,题目《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
当我成功了,再来回顾摔的这一跤,我心中成功的喜悦将会把疲惫吹尽。
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
【例三】名篇《驿路梨花》的结尾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三、首尾呼应法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
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
【例一】(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题目《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开头]
当历史的车轮压过奥斯维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
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
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结尾]
那天,奥斯维辛警钟长鸣;那天,犹太人民饱含热泪;那天,记忆流经这和平的世界;那天,和平在向那极端的功利者和道貌岸然的战争者宣判。
胜利的钟声会在和平者的心中响彻整个胸膛。
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维辛风化在记忆底层!
【例二】(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题目《母亲手中的稻草绳》)[开头]
就在昨晚,我还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绳,胸中的热血流遍全身
[结尾]
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
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一夜又一夜,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更吹不落那双一颤一颤的手
四、抒情议论法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例一】(题目《沉默的父爱》)
今天。
考场上。
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例二】(话题2007年全国卷Ⅰ,漫画摔了一跤,题目《蜡、粉笔、蚕》)
你正是鲁迅赞扬的那种人:将血一滴一滴地润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例三】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五、委婉含蓄,点化主题
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直截了当表述出来,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加以暗示,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余地,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一】题目《季节》
冬季的智,冬季的爱,冬季的锐
此季是漫长的,而此季给予的情意,是绵绵的
【例二】题目《淡笑无痕》
时光易逝,西湖之畔到底消逝了多少这般决绝的女子,到底封存了多少美丽的初次相见,到底埋葬了多少黯然的寂寞。
当破晓的光晕驱散西湖之畔的水气,当混沌的晨晖又一次隐没
在潮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而是那清冷山寺中的尼姑。
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淡笑无痕,只留一抹寂寞
六、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
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往往会在朴实中渲染一种或恬淡、或哀伤、或明丽、或迷蒙的意境,表现出一种诗情画意。
【例一】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
回家时,房东阿婆来牵我的手,我搀着她跨过那道门坎,她颤抖地扶着我,吃力地迈出来,她说下次再来,夹着浓重的乡音,我点头,盯着她的小脚。
车渐行渐远。
我回头,看倚在门上的阿婆。
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
【例二】题目《一步与一生》
枫竹林飘荡着幸福的歌谣,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门,它闪着幽蓝幽蓝的光,我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迎接我期待的黄金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