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

合集下载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标准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标准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标准一、前言水泥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抗弯拉强度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标准。

二、相关标准目前国内关于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标准有以下三个:1. 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 GB/T 50082-2009《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3. JGJ/T 152-2008《建筑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三、抗弯强度标准1. 定义抗弯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弯曲荷载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 测试方法按照GB/T 50082-2009《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包括梁试件和圆柱试件两种。

其中,梁试件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圆柱试件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3. 标准值根据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抗弯强度标准值应为设计强度的0.7倍。

4. 设计强度确定方法根据JGJ/T 152-2008《建筑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确定。

其中,设计强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fcd=fck/γc其中,fcd为混凝土的设计强度,fck为混凝土的标准强度,γc为混凝土的安全系数,取值为1.5。

四、抗拉强度标准1. 定义抗拉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拉伸荷载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 测试方法按照GB/T 50082-2009《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包括标准试件和不标准试件两种。

其中,标准试件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标准试件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的其他性能指标。

3. 标准值根据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应为设计强度的0.7倍。

4. 设计强度确定方法根据JGJ/T 152-2008《建筑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确定。

其中,设计强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fcd=fck/γc其中,fcd为混凝土的设计强度,fck为混凝土的标准强度,γc为混凝土的安全系数,取值为1.5。

c30混凝土弯拉强度

c30混凝土弯拉强度

c30混凝土弯拉强度
混凝土是现今建筑工程中最常使用的材料之一。

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分为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

C30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性能指标,它可以表示混凝土材料在弯拉荷载作用下的抗力能力。

C30混凝土的弯拉强度的具体标准规定是指在一定的荷载周期内,在实验室条件下,当混凝土材料处于弯拉荷载下时,在荷载控制下,当它的弯拉应变超过规定值时,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弯拉强度可以被衡量出来。

C30混凝土的弯拉强度一般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测定的。

根据《建筑混凝土材料技术规范》(GB/T50081-2002)的规定,C30混凝
土的弯拉强度应该在8.2MPa以上,最大值不超过14MPa。

要测量C30混凝土的弯拉强度,首先要准备不同的型号的试件,然后在试验室内使用一定的荷载和控制方法,按照规定的标准测定混凝土材料的弯拉强度,然后得出实验结果。

对于C30混凝土材料,应该注意其弯拉强度的变化情况。

由于水泥混凝土因湿热变化而产生的缩收和膨胀,严重地影响着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换句话说,C30混凝土的弯拉强度也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另外,在现场施工中,也要注意混凝土的粘性、抗压强度和弯拉强度的关系,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最后,要合理地维护混凝土,尽量减少温度变化,以保持混凝土材料的弯拉强度,确保按时完成工
程质量。

C30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是影响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混凝土的生产、使用和施工过程中,都要对混凝土的弯拉强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tmsx 发布时间:2006-12-29 阅读:1030次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引用标准:CB/T 2611—199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CB/T 3722一1992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2 仪器设备(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T055l中 2.3的规定。

(2)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如图T0558-1所示3 试件制备和养护3.1 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4 试验步骤4.1 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l 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s~0.05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 MPa/s~0.08MPa/ 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Pa/s~0.10M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 试验结果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按下式计算:式中:——抗弯拉强度(MPa);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査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2 仪器设备⑴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⑵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上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3 试件制备和养护3.1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长向中部1/3区段内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试验步骤4.4.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髙度,精确至1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 Pa/s~0.05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M Pa/s~0.08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 Pa/s~0.10M 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 试验结果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f按下f式计算:FLbh(T0558-1)= f f2式中:f——抗弯拉强度(M Pa);f 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5.2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3个试件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和最小值舍去,以中间值作为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值均超过中间值15%,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是指在一定试验条件下,水泥混凝土材料在抗弯破坏时所承受的最大荷载与试验样品截面积之间的比值。

根据中国建筑行业标准《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的试验结果分为两种:1. 标准立方体试件的弯拉强度标准值:弯拉试验采用标准立方体试件,在试验过程中首先将立方体试件在竖直平面内放置,然后在中央位于承载两点之间施加荷载,直到试件发生破坏。

弯拉强度标准值可计算出试件中性轴到其上下表面的距离和断裂负荷值,按公式计算得出。

2. 圆柱体试件的弯拉强度标准值:弯拉试验采用圆柱体试件,在试验过程中将圆柱体试件在水平平面内放置,然后在试件上沿一条直径线施加荷载,直到试件发生破坏。

弯拉强度标准值可计算出试件中性轴到其上下表面的距离和断裂负荷值,按公式计算得出。

需要注意的是,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的计算与试验条件、试样形状、试验机器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进行试验时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确保所得到的数据正确有效。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标准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标准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标准一、前言水泥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它的抗弯拉强度是评估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重要参数。

因此,制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标准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二、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测试和评估。

三、术语和定义1. 抗弯强度:在受弯矩作用下,混凝土试件出现第一根裂缝时所承受的弯矩。

2. 拉伸强度:在拉伸力作用下,混凝土试件出现第一根裂缝时所承受的拉力。

3. 第一根裂缝:混凝土试件在受力过程中出现的第一个明显的裂缝。

4. 混凝土试件:按照标准制备的混凝土样品。

5. 弯曲试验:在试验机上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弯曲加载的试验。

四、试验方法1. 试验机试验机应符合《混凝土及其制品试验试验机》(GB/T 50081)的要求。

2. 试件制备试件的尺寸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要求。

试件的制备应符合《混凝土及其制品试验制备试件》(GB/T 50082)的要求。

3. 试验条件试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混凝土及其制品试验室环境条件》(GB/T 50080)的要求。

4. 试验步骤(1)试件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缺陷和裂缝,试件应在试验前24小时内进行养护。

(2)试件应沿长轴方向放置在试验机的支承上,并在两端点距离上设置两个支承点。

(3)在试件中心线上施加载荷,直至试件出现第一根裂缝。

(4)记录试验过程中的载荷、位移和时间等数据。

五、试验结果的评估和表达方式1. 抗弯强度和拉伸强度的计算公式抗弯强度:f_b = M / (b * h^2 / 6)拉伸强度:f_t = P / (b * h)其中,f_b为抗弯强度,M为试件发生第一根裂缝时的弯矩,b为试件宽度,h为试件高度;f_t为拉伸强度,P为试件发生第一根裂缝时的拉力。

2. 试验结果的表达方式试件的抗弯强度和拉伸强度应取五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应按以下格式表述:试验结果:抗弯强度为XX MPa,拉伸强度为XX MPa。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测与评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测与评定
XL=X-ta/√ ̄n*S 式中:XL—厚度代表值(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 X—厚度平均值; S—标准差; n—检查数量; ta—t分布表中随测点数和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可查附
表B。 采用的保证率: 高速、一级公路:基层、底基层为99%,面层为95%。 其他公路:基层、底基层为95%,面层为90%。
基本要求 1)基层质量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并应进行
弯沉测定,验算的基层整体模量应满足设 计要求。
2)水泥强度、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应符合 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规定。
3)粗细集料、水、外掺剂及接缝填缝料应 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4)施工配合比应根据现场测定水泥的实际 强度进行计算,并经试验,选择采用最佳 配合比。
9.水泥混凝土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两种结构均需进 行检查评定。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不检查抗滑构造,平 整度可按相应等级公路的标准;沥青面层不检查弯沉。
10.路面基层完工后应及时浇洒透层油或铺筑下封层,透层油透 入深度不小于5mm,不得使用透入能力差的材料作透层油。对 封层、透层、粘层油的浇撒要求同7.5.1沥青表面处治层中基本 规定。
4.垫层的质量要求同相同材料的其他公路的底基层; 联结层的质量要求同相应的基层或面层;中级路面 的质量要求同相同材料的其他公路的基层。
5路面表层平整度规定值是指交工验收时应达到的 平整度要求,其检查测定以自动或半自动的平整度 仪为主,全线每车道连续测定按每lOOm输出结果 计算合格率。采用3m直尺测定路面各结构层平整 度时,以最大间隙作为指标,按尺数计算合格率。
Rn-KlSn≥0.9R Rmin≥K2R
式中:n—同批混凝土试件组数; Rn—同批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Sn—同批n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MPa), R—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MPa); Rmin—n组试件中强度最低一组的值(MPa): K1、K2—合格判定系数,见下表。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tmsx 发布时间:2006-12-29 阅读:1030次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引用标准:CB/T 2611—199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CB/T 3722一1992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2 仪器设备(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T055l中 2.3的规定。

(2)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如图T0558-1所示3 试件制备和养护3.1 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4 试验步骤4.1 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l 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s~0.05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 MPa/s~0.08MPa/ 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Pa/s~0.10M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 试验结果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按下式计算:式中:——抗弯拉强度(MPa);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试件组数11~19组时,允许有一组最小弯拉强度小于0.85f r,但不得小于0.75f r。

当试件组数大于20组时,其他公路允许有一组最小弯拉强度小于0.85f r,但不得小于0.75f r;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均不得小于0.85f r。

2)试件组数等于或少于10组时,试件平均强度不得小于
1.1f r,任一组强度均不得小于0.85f r。

C.0.3 当标准小梁合格判定平均弯拉强度f cs和最小弯拉强度f min
中有一个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在不合格路段每公里每车道钻
取3个以上φ150mm的芯样,实测劈裂强度,通过各自工程的经验统计公式换算弯拉强度,其合格判定平均弯拉强度f cs和最小
值f min必须合格,否则返工重铺。

C.0.4 实测项目中,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为不合格时相应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