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的一般规范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

第五章就地灌注桩基础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条 本章适用于钻、挖孔灌注桩和沈管灌注桩施工第条 就地灌注桩施工前,如设计要求或施工工艺需要时,应在现场作试桩,以核 对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鉴定桩的承载力,并根据地层情况、施工条件决定适当的施工方法。
试桩方法可参照《试桩试验办法》(见附录4-1)。
钻孔灌注桩施工,必须由有经验的施工人员主持,并掌握钻孔地区地质和水钻孔设备应完好,施工记录应完善。
各种成孔设备(方法)的适用范围,可参考表。
钻孔灌注桩的清孔、吊装钢筋骨架、灌注水下混凝土各工序应连续快速完成。
第二节钻孔灌注桩一钻孔准备(-)场地准备第条 钻孔场地应符合以下要求:1 .场地为旱地时,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整平夯实;.场地为陡坡时,可用枕木、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2 .场地为浅水时,宜采用筑岛法施工,筑岛时的注意事项应按本规范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七章 第二节有关筑岛规定执行;筑岛面积应按钻孔方法、设备大小等要求决定;各种成孔设备(方法)的适用范围参考表5.L4注: 第条在灌注过程中,特别是潮汐地区,应经常保持井孔水头,防止塌孔。
第5.L3条 文地质情况。
第条第5.L5条第条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探测井孔内混凝土面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导管的埋深一般不宜小于2m或大于6m;当拌合物内掺有缓凝剂、灌注速度轻快、导管较坚固并有足够起重能力时,可适当加大埋深。
第5.2. 79条井孔内混凝土面位置的探测,应采用较为精确的器具。
若无条件时,可采用测深锤,锤宜为锥形,锤重不宜小于4kg。
禁止使用其它不符合要求的方法。
灌注将近结束时, 可用取样盒等容器直接取样,鉴定良好混凝土面位置。
第5. 2. 80条当井孔混凝土面接近和进入钢筋骨架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混凝土面接近钢筋骨架时,宜使导管保持稍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小混凝土的冲击力;.混凝土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应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骨架在导管下口有一定的埋深。
钻孔灌注桩相关规范

钻孔灌注桩相关规范钻孔灌注桩是目前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结构,它以地下水平荷载为主,通过钻孔、灌注混凝土来达到增加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效果。
但是,在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去执行,以保证钻孔灌注桩的质量和安全,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钻孔灌注桩的相关规范。
一、前期实地勘探规范前期实地勘探是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步骤。
在进行实地勘探时,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来实施。
一般而言,实地勘探应包括地质、水文、气象、土工等方面的工作,并且需要在进行勘探工作时,要遵循上层结构不受影响、表面装饰不受破坏、基层不受毁坏的要求。
二、设计规范在进行钻孔灌注桩的设计时,我们同样需要遵循一些规范。
一般而言,设计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载荷的确定、设计桩直径与长度的计算、灌注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压浆及拌合筒参数的选择等。
此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构造图纸和施工图纸等。
三、施工规范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我们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一般而言,施工规范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现场勘探后的基层削平、钻孔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孔壁处理措施、基础底面洁净程度的检查、确保配筋不错位断裂、混凝土浇筑压实、灌注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等。
四、验收规范在进行钻孔灌注桩验收时,我们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
验收规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钻孔灌注桩的视觉规范检查、钻孔灌注桩的尺寸规格检查、验收灌注混凝土质量的试验、桩强度试验、偏心距试验、侧向位移试验等。
总之,钻孔灌注桩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基础结构,其施工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从而保证钻孔灌注桩的质量和安全。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选择适合的规范进行采用,以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可靠,达到预期效果。
钻孔灌注桩质量标准

钻孔灌注桩质量标准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桥梁、水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需要明确一系列的质量标准。
一、钻孔灌注桩的基本要求1、桩位偏差桩位的准确性是保证灌注桩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前提。
桩位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规定桩位中心偏差不应超过规范允许值。
2、桩径桩径应符合设计规定,且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通常通过测量钻头直径、检查成孔孔径等方式进行控制。
3、桩长桩长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施工中要准确测量孔深,确保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符合设计标准。
4、桩身垂直度桩身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桩身的受力均匀和承载能力。
二、成孔质量标准1、孔壁稳定性在钻孔过程中,孔壁应保持稳定,不出现坍塌、缩径等现象。
这要求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进工艺和护壁措施。
2、孔底沉渣厚度孔底沉渣会降低桩端承载力,因此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通常采用二次清孔等方法来减少沉渣。
3、泥浆性能泥浆在钻孔过程中起到护壁、排渣等作用,其性能指标如比重、黏度、含砂率等应符合施工要求。
三、钢筋笼制作与安装质量标准1、钢筋质量使用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具备质量合格证明,且经过检验合格。
2、钢筋笼制作钢筋笼的尺寸、主筋间距、箍筋间距、焊接质量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焊接接头应牢固,不得有烧伤、咬边等缺陷。
3、钢筋笼安装安装时要保证钢筋笼的位置准确,主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且在吊运和安装过程中不得发生变形。
四、混凝土灌注质量标准1、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且质量合格。
2、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应根据设计强度、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满足要求。
3、混凝土灌注灌注过程应连续、匀速,防止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的初灌量应保证导管埋入深度不小于规范要求,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深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最新版2020(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最新版2020(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1. 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和术语2. 施工前准备2.1 施工前的勘察和设计2.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3. 施工材料和设备3.1 材料的选择和试验3.2 设备的选择和检查4. 施工工艺4.1 钻孔施工4.1.1 钻孔机的配置和设置4.1.2 钻孔的方式和参数4.2 灌注材料的准备和工艺4.2.1 灌注材料的选择4.2.2 灌注材料的配比和试验4.2.3 灌注的方式和工艺4.3 监测和控制4.3.1 监测点的设置4.3.2 监测的方法和频率4.3.3 控制措施的实施5. 施工质量验收5.1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5.2 施工完成后的验收5.3 施工质量记录和报告6. 施工安全措施6.1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6.2 设备操作和维护的安全要求6.3 灌注材料的安全要求7. 后期维护和管理7.1 损坏的修复和加固7.2 桩体的监测和维护7.3 相关文件和记录的管理8. 相关附件该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钻孔施工图纸- 混凝土配比试验报告- 施工记录表格9. 法律名词及注释- 钻孔灌注桩:一种常用于桥梁、大型建筑物等工程中的地基加固方法,通过在地下钻孔后注入灌注材料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 施工质量验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工程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简洁风格)1. 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和术语2. 施工前准备2.1 勘察和设计2.2 准备工作3. 施工材料和设备3.1 材料选择和试验3.2 设备选择和检查4. 施工工艺4.1 钻孔施工4.1.1 钻孔机配置和设置4.1.2 钻孔方式和参数4.2 灌注材料准备和工艺4.2.1 灌注材料选择4.2.2 灌注材料配比和试验4.2.3 灌注方式和工艺4.3 监测和控制4.3.1 监测点设置4.3.2 监测方法和频率4.3.3 控制措施实施5. 施工质量验收5.1 施工过程质量检查5.2 竣工验收5.3 质量记录和报告6. 施工安全措施6.1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6.2 设备操作和维护安全要求6.3 灌注材料安全要求7. 后期维护和管理7.1 损坏修复和加固7.2 桩体监测和维护7.3 文件和记录管理8. 相关附件- 钻孔施工图纸- 混凝土配比试验报告- 施工记录表格9. 法律名词及注释- 钻孔灌注桩:一种地基加固方法,通过在地下钻孔后注入灌注材料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1. 简介1.1 概述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处理方法,合用于各种建造工程。
本文档旨在规范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施工前准备2.1 工程设计在施工前,需进行充分的工程设计,包括桩型、桩径、桩长、桩间距等参数的确定,确保施工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2.2 现场勘测进行现场勘测,了解地质情况、地下水位等,确定施工工艺和防护措施。
2.3 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设备选择、工序安排等。
3. 施工工艺3.1 钻孔按照设计要求,在预定位置钻孔,确保钻孔直径、深度的准确性,同时进行记录。
3.2 清洗孔眼清洗钻孔内的泥土和杂质,确保钻孔壁能够与混凝土良好连接。
3.3 灌注混凝土将预先配制好的混凝土从孔底开始灌注,同时采用振捣装置振捣混凝土,确保灌注质量。
3.4 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灌注过程中及时布置钢筋,包括立筋、箍筋等,确保钢筋的正确位置和安全性。
3.5 锚固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要锚固钢筋或者灌注桩身,确保整体稳定性。
4. 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4.1 检查与验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4.2 施工记录详细记录每一个工序的施工情况,包括施工日期、施工人员、施工方法等。
4.3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遵循相关安全规定,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安全帽、安装警示标志等。
5.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钻孔灌注桩设计图纸附件2: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6.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基础处理:指对地基进行改良或者加固的工程措施。
2. 桩径:指钻孔灌注桩的直径。
3. 桩长:指钻孔灌注桩的长度。
4. 桩间距:指相邻钻孔灌注桩之间的距离。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全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全一、引言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中。
它具有承载能力高、沉降小、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施工规范。
本文将介绍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规范要求。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施工前的资料准备:包括相关的设计文件、土质鉴定报告、地质勘察报告等。
2. 施工区域的界定:确定施工区域的范围和边界,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3. 施工机械和器材的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钻机、搅拌机等施工机械,以及配料设备和其它辅助设备。
三、施工过程及要求1. 钻孔施工:a. 钻孔位置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钻孔的位置和孔径。
b. 钻孔技术要求:钻孔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速度和转速,保证孔壁的垂直度和孔径的精确度。
c. 钻孔记录:钻孔过程中要对钻孔的深度、直径等进行记录,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2. 放筒灌注:a. 搅拌料的配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搅拌料的配制,确保其配比和质量。
b. 灌注工艺要求:灌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灌注速度和压力,确保桩体的质量。
c. 围护壁的施工:根据需要,在灌注过程中设置围护壁,防止灌注材料漏出。
3. 增加注浆:a. 注浆材料的准备:选用合适的注浆材料,并按照要求进行配制。
b. 注浆施工要求:注浆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注浆压力和流量,确保注浆质量。
c. 注浆记录:注浆过程中要对注浆压力、流量等进行记录,以备后期检查和分析。
四、施工中的质量控制1. 施工中的质量检测:定期对钻孔、灌注、注浆等施工工艺进行检测和监测。
2. 施工中的质量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指标,用于后期的质量分析和评估。
3. 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处理: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五、施工后的检验与验收1. 施工后的检验:对施工完成的钻孔灌注桩进行检测,检查其质量和安全性。
2. 施工后的验收:根据相关标准对钻孔灌注桩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钻孔灌注桩技术标准

钻孔灌注桩技术标准一、检验本条重要合用于以天然土层为地基持力层的浅基础,基槽检查工作应涉及下列内容:1、应做好验槽准备工作,熟悉勘察报告,了解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特点,研究基础设计图纸及环境监测资料。
当遇有下列情况时,应列为验槽的重点:(1)当持力土层的顶板标高有较大的起伏变化时;(2)基础范围内存在两种以上不同成因类型的地层时;(3)基础范围内存在局部异常土质或坑穴、古井、老地基或古迹遗址时;(4)基础范围内遇有断层破碎带、软弱岩脉以及湮废河、湖、沟、坑等不良地质条件时;(5)在雨季或冬季等不良气候条件下施工,基底土质也许受到影响时。
2、验槽应一方面核对基槽的施工位置。
平面尺寸和槽底标高的允许误差,可视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基础类型拟定。
验槽方法宜使用袖珍贯入仪等简便易行的方法为主,必要时可在槽底普遍进行轻便钎探,当持力层下埋藏有下卧砂层而承压水头高于基底时,则不宜进行钎探,以免导致涌砂。
当施工揭露的岩土条件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差别或者验槽人员认为必要时,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勘察工作。
3、基槽检查报告是岩土工程的重要技术档案,应做到资料齐全,及时归档。
2、在压(或夯)实填土的过程中,取样检查分层土的厚度视施工机械而定,一般情况下宜按20~50cm分层进行检查。
3、本条合用于对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进行解决的检查。
复合地基的强度及变形模量应通过原位实验方法检查拟定,但由于实验的压板面积有限,考虑到大面积荷载的长期作用结果与小面积短时荷载作用的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故需要再对竖向增强体及地基土的质量进行检查。
对挤密碎石桩应用动力触探法检测桩身和桩间土的密实度。
对水泥土搅拌桩、低强度素混凝土桩、石灰粉煤灰桩,应对桩身的连续性和材料进行检查。
4、预制打入桩、静力压桩应提供经确认的桩顶标高、桩底标高、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等。
其中预制桩还应提供打桩的最后三阵锤击贯入度、总锤击数等,静力压桩还应提供最大压力值等。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港口等工程领域。
为了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施工规范。
以下将详细介绍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各个环节及相应的规范要求。
一、施工准备1、场地准备施工前,应平整场地,清除杂物,确保施工场地坚实、平整,便于钻机的安装和移动。
同时,要设置好排水系统,防止场地积水影响施工。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测量桩位,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桩位的偏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一般来说,群桩桩位的偏差不应超过 20mm,单排桩桩位的偏差不应超过 10mm。
3、护筒埋设护筒一般采用钢板制作,其内径应比桩径大 200 400mm。
护筒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一般在 10 20m 之间,特殊情况下应加深护筒的埋设。
护筒的中心线应与桩位中心线重合,偏差不得超过 50mm,护筒的倾斜度不得超过 1%。
4、泥浆制备泥浆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护壁、排渣和冷却钻头。
泥浆的性能指标应根据地质情况和施工工艺进行调整,一般要求泥浆的比重在 11 13 之间,粘度在 18 22s 之间,含砂率小于 4%。
二、钻孔施工1、钻机安装钻机安装应平稳、牢固,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和位移。
钻杆应保持垂直,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 1%。
2、钻进速度在钻进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情况合理控制钻进速度。
在粘性土层中,钻进速度一般为 1 2m/h;在砂性土层中,钻进速度一般为 05 1m/h。
当遇到坚硬地层时,应采用慢速钻进,并适当增加泥浆的比重和粘度。
3、钻进深度钻进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一般通过测量钻杆的长度来控制。
当钻进接近设计深度时,应放慢钻进速度,并进行清孔。
4、清孔清孔的目的是清除孔底的沉渣,保证桩底的承载力。
清孔可采用正循环清孔或反循环清孔的方法,清孔后的泥浆性能指标应符合要求,孔底沉渣厚度不得超过设计规定,一般不应大于 50mm。
三、钢筋笼制作与安装1、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应根据设计图纸在钢筋加工场制作,主筋的接头应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桩基础的一般规定
1.1.1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
群桩 20mm;
单排桩 10mm。
1.1.2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对桩位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2 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对打入桩可在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
对灌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PS: 桩顶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时,如不做中间验收,在土方开挖后如有桩顶位移发生不易明确责任,究竟是土方开挖不妥,还是本身桩位不准(打入桩施工不慎,会造成挤土,导致桩位位移),加一次中间验收有理由区分责任,引起打桩及土方承包商的重视。
1.1.3 打(压)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1.1.3的规定。
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直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表1.1.3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
的位移,但由于打桩顺序不当,造成挤土而影响已入土桩的位移,是包括在表列数值中。
为此。
必须在施工中考虑合适的顺序及打桩速率。
布桩密集的基础工程应有必要的措施来减少沉桩的挤土影响。
1.1.4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要符合表的规定,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柱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按本章节的各节要求执行。
每浇筑50m³必须有一组试件,小于50m³的桩,每根桩必须有一组试件。
表1.1.4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1.1.5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PS:对于重要工程(甲级)应采用静载荷试验本检验桩的垂直承载力。
工程的分类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第3.0.1条的规定。
关于静荷载试验桩的数量,如果施工区域地址条件单一,当地又有足够的施工经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决定。
承载力检验不仅是检查施工的质量而且也能检查设计是否达到工程的要求。
因此,施工前的试桩如果没有破坏又用于实际工程中应可作为验收的依据。
非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执行。
1.1.6 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
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检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作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对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
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
少于1根。
PS:桩身质量的试验方法很多,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所规定的方法执行。
打入桩制桩的质量容易控制,问题也较易发现,抽查数可较灌注桩少。
1.1.7 对砂、石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1.1.8除本规范第1.1.5、1.1.6条规定的主控项目外,其他主控项目应全部检查,对一般项目,除已明确规定外,其他可按20%抽查,但混凝土灌注桩应全部检查。
1.2混凝土灌注桩
1.2.1 施工前应对水泥、砂、石子(如现场搅拌)、钢材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包括仪器、方法)也应检查。
PS: 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验应较其他桩种严格,这是工艺本身要求,再则工程事故也比较多,因此,对监测手段要事先落实。
1.2.2 施工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进行全过程检查,人工挖孔桩尚应复验孔底持力层土(岩)性。
嵌岩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
PS:沉渣厚度应在钢筋笼放入后,混凝土浇注前测定,成孔结束后,放钢筋笼、混凝土导管都会造成土体跌落,增加沉渣厚度,因此,沉渣厚度应是二次清孔后的结果。
沉渣厚度的检查目前均用重锤,但因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应专人负责,用专一的重锤,有些地方用较先进的沉渣
仪,这种仪器应预先做标定。
人工挖孔桩一般对持力层有要求,而且到孔底察看土性是有条件的。
1.2.3 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混凝土强度,并应做桩体质量及承载力的检验。
1.2.4 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2.4-1、表1.2.4-2的规定。
表1.2.4-1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
表1.2.4-2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PS:灌注桩的钢筋笼有时在现场加工,不是在工厂加工完后运到现场,为此,列出了钢筋笼的质量检验标准。
1.2.5 人工挖孔桩、嵌岩桩的质量检验应按本节执行。
情绪,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由于生理的不同,与男性相比,女性情感活动更强烈,也更容易情绪化。
如果说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掌舵者、领导人的角色,那么母亲则是一个家庭的调节阀、供氧机。
虽然家庭的重担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但与父亲相比,母亲承担更多。
在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下不少母亲感到力不从心,情绪也变得更加不稳定。
但母亲的情绪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温度,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和谐程度。
首先从家庭生活中来看,女性温柔、细腻的特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出一种暖意融融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再大的矛盾与困难都能克服。
如果说父亲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母亲则是一张情意绵绵的丝网,她用爱将家庭与外面漆黑冰冷的世界剥离开来。
女性相较于男性而言,更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更懂得利用语言与情绪的力量,母亲的笑脸、暖言能给每个家庭成员力量。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白纸,你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子他就是什么样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影响是不可能替代的。
母亲是孩子情感依赖的主要角色,如果母亲在与孩子的接触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会情绪调节失衡。
有本书中说:“对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即使一生只跟母亲发生过一次问题,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说话、行为和反应跟童年时期一模一样的‘母亲复本’。
”
母亲情绪不稳定,一会对孩子赞赏有加,一会对孩子大声呵斥,这会造成造成孩子长大后戒备心重,缺乏信任。
总是对孩子抱怨,朝孩子吐苦水,也会把孩子变成一个消极的人。
母亲的情绪决定家庭的温度,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发火前深呼吸,以微笑面对家人,对待爱人、孩子多用表扬多夸奖,不要总是看到不足的地方。
在合肥张家,母亲陆英是个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
她自结婚后与丈夫从未红过脸,处处周到讨得婆婆欢心,对待儿女从不歇斯底里疾言厉色,她用自己良好的情绪为家庭及儿女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