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探测防盗报警传感器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报警系统设计

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报警系统设计

测控电路设计专业:班级:080姓名:学号: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报警系统设计1.方案设计1.1信号采集模块采集人体信号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中有两个关键性的元件,一个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它能将波长为8-12um之间的红外信号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能对自然界中的白光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警戒区内,当无人体移动时,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只是背景温度,当人体进人警戒区,通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是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信号,因此,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探测的基本概念就是感应移动物体与背景物体的温度的差异。

另外一个器件就是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有两种形式,即折射式和反射式。

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即将热释的红外信号折射(反射)在PIR上,第二个作用是将警戒区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警戒区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这样PIR就能产生变化的电信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2信号处理模块由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成分复杂所以首先使该信号通过一个滤波器,滤掉无用的信号成分;另外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的探测信号电压非常微弱,而且是一个变化的信号,同时菲涅尔透镜的作用又使输出信号电压呈脉冲形式(脉冲电压的频率由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决定,通常为0.1~10Hz左右),所以应对热释红外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最后经由电压比较器构成的双向鉴幅器处理后,检出有效触发信号Vs去启动延迟时间定时器,输出信号Vo 经晶体管Q1和Q2放大去接通负载。

1.3稳定信号输出和报警模块这个模块主要由单稳态多频振荡器HEF4538和报警电路KD9651组成。

单稳态电路HEF4538的功能是输出一个脉宽大约10S的高电平信号。

再利用这一脉宽信号作为报警电路KD9651的输入控制信号,来使电路产生10S的报警信号,最后用三极管Q1和Q2再一次对电信号进行放大,以便获得足够大的电流来驱动喇叭使其连续发出10S的报警声1.4电源设计模块低压直流电源一般都采用变压器降压再经过整流而得到。

基于单片机的车内儿童检测报警装置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车内儿童检测报警装置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车内儿童检测报警装置的设计车内儿童检测报警装置是一种可以在车辆内部检测到儿童是否遗留在车内,并在必要时发出报警的装置。

这种装置可以帮助防止儿童因被遗忘在车内而导致的窒息、中暑等危险情况发生。

本文将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工作原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硬件设计。

整个装置的核心控制部分采用单片机作为处理器。

单片机可以实现对各个传感器输入信号的采集与处理,以及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报警器的工作状态。

此外,还需要添加一些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用于检测车内的环境情况和人体是否存在。

这些传感器可以连入单片机的IO口进行输入信号的采集。

其次是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单片机的程序设计,二是手机APP的开发。

单片机的程序需要实现对各个传感器的实时采集和处理,根据条件判断是否触发报警器。

同时需要实现与手机APP的通信接口,以便实时传输车内情况和控制报警器的开关状态。

手机APP的开发主要是为了方便车主在远程情况下,能够实时监测车内情况和远程控制报警器的开关状态。

最后是工作原理。

当儿童进入车辆后,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车内温度的变化,判断是否有人存在。

当温度超过一定阈值且持续一定时间后,会触发报警器。

同时,红外线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车内是否有人体存在,如果没有人体存在,则可以防止误报警。

当温度检测到有人存在后,单片机会通过手机APP发送警报信息给车主,提醒车主注意车内情况。

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关闭报警器,也可以选择亲自前往车辆处理情况。

总之,基于单片机的车内儿童检测报警装置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配合,能够有效地监测车内情况,并在需要时发出报警,提醒车主注意儿童是否被遗留在车内。

这种装置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预防儿童遗留车内而导致的危险情况发生。

人体红外传感器原理

人体红外传感器原理

人体红外传感器原理人体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探测人体红外辐射的传感器,它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领域。

其原理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检测人体的存在,从而实现自动开关灯、报警等功能。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人体红外传感器主要由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组成。

红外探测器是整个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它能够感知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

当有人靠近时,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会被探测器捕获,然后转化为电信号传送给信号处理电路。

信号处理电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数字化等处理,以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经过信号处理后,控制电路会根据信号的强弱来判断人体的存在与否,并控制相应的设备进行动作。

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描述,就好像我们在黑暗中使用红外夜视仪一样,红外夜视仪能够感知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从而让我们看到黑暗中的人体轮廓。

而人体红外传感器也是通过感知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实现对人体的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人体红外传感器能够实现很多智能化的功能。

比如,在智能家居中,可以利用人体红外传感器来实现自动开关灯、空调等设备,让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和节能。

在安防监控领域,人体红外传感器能够实现对区域内人体的实时监测,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总的来说,人体红外传感器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实现对人体的检测,其工作原理简单而有效。

通过对红外辐射信号的处理和分析,人体红外传感器能够实现各种智能化的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和安全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热释电人体感应红外报警器设计制作2

热释电人体感应红外报警器设计制作2
三.制作与调试
3.1制作过程
(略)
3.2硬件调试及调试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步为目测,单片机应用系统电路全部手工焊接在洞洞板上,因此对每一个焊点都要进行仔细的检查。检查它是否有虚焊、是否有毛剌等。
第二步为万用表测试,先用万用表复核目测中认为可疑的连线或接点,查看它们的通断状态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再检查各种电源线与地线之间是否有短路现象。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4
RC1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5
RC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6
RR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7
VSS
--
工作电源负端,一般接0V
8
VRF
I
参考电压及复位输入端。通常接VCC,当接“0”时可使定时器复位
9
VC
I
触发禁止端。当Vc>VR时允许触发(VR≈0.2VDD)
2.3.3按键控制电路
本电路的设计就是为了控制电路中布防和紧急状态下不同的工作形式,当按下布防按键后, 5秒后进入监控状态,当有人靠近时,热释红外感应到信号,传回给单片机,单片机马上进行报警。当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可按下紧急报警键,蜂鸣器进行报警。如图3-8所示。
图3-8按键部分
2.3.4指示灯和报警电路
二、技术方案的详细设计(实施
2.1本系统的设计方案
系统设计简介
本系统采用了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它的制作简单、成本低,安装比较方便,而且防盗性能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安全可靠。这种防盗器安装隐蔽,不易被盗贼发现,便于多用户统一管理和用户操作。
为了探测移动人体,通常使用双元件型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在这种传感器内部,两个灵敏元件反相连接,当人体静止时两元件极化程度相同,互相抵消。但人体移动时,两元件极化程度不同,净输出电压不为0,从而达到了探测移动人体的目的。

家庭防盗报警方案设计报告

家庭防盗报警方案设计报告

家庭防盗报警方案设计报告一、引言家庭防盗报警系统是一种以实现家庭安全为目标的智能化设备,它通过各种感知器设备,如门窗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监控家庭环境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有效地提高了家庭的安全性。

本报告将设计一个家庭防盗报警方案,保障家庭成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二、系统架构设计1.主要设备-门窗传感器:安装在家庭的门窗上,用于监控门窗的开关状态。

-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家庭的关键区域,如入口门廊、客厅等,用于检测突然出现的人体热源。

-摄像头:安装在家庭的关键区域,如入口门廊、走廊等,用于实时监控家庭环境。

-报警器:安装在家庭的显眼位置,如客厅墙壁上,用于发出警报声。

2.系统工作流程-当门窗传感器检测到门窗被打开时,系统开始录像,并发送报警信息到用户的手机上。

-当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突然出现的人体热源时,系统开始录像,并发送报警信息到用户的手机上。

-用户在手机上收到报警信息后,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家庭摄像头的视频画面,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具体方案设计1.门窗传感器安装-门窗传感器应安装在家庭的每个门窗上,并与主控制面板进行连接。

-门窗传感器的位置应选择在门窗通常被人开关的地方,如门把手附近。

-门窗传感器应设置为高灵敏度状态,只要门窗开启角度达到一定值就会触发报警。

2.红外线传感器安装-红外线传感器应安装在家庭的关键区域,如入口门廊、客厅等。

-红外线传感器应放置在高于一般人高度的位置,以避免被家庭成员或宠物误触发。

-红外线传感器应设置为适度灵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摄像头安装-摄像头应安装在家庭的关键区域,如入口门廊、走廊等。

-摄像头应设置为广角或全景模式,以覆盖更大的监控范围。

-摄像头应连接到云端服务器,以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视频画面。

4.报警器设置-报警器应安装在家庭的显眼位置,如客厅墙壁上。

-报警器应设置为高声模式,以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力。

-报警器应与主控制面板进行连接,当报警触发时发出警报声。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图文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图文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图文XX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3硬件基本设计3.1系统方案设计我们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可能出现性能影响的因素,人体红外探测元件最后定为性价比很高的热释电红外探测器,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考虑到该探测器对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具有更好的探测效果。

而且该传感器防盗保护性能相对普通的压力报警器(一般通过可触发的压力开关来报警的防盗系统)来说更加稳定,抗干扰能力很高,探测灵敏度和安全性更是无可挑剔。

正如上面所说的,本探测器安装相当隐蔽,几乎很难发现该装置的位置,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管理和操作。

考虑到正常情况下检测的是处于移动中的人体,所以红外探测器我们选择双元件型。

因为这个传感器内部的两个灵敏元件是反相接的,如果闯入的人员一直停止不动(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或者无人闯入,则这两个灵敏元件极化的程度完全相同,两元件的极化相互之间就抵消了,这时候探测器输出电压为0,报警器不工作;可一旦闯入者移动起来,则两个元件极化程度立马就不同了,输出电压也随之变化不在是0,报警器工作,进而实现探测移动中的人体为目的的功能。

本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包括硬件组成和软件组成两部分。

如果以模块功能来区分的话主要有系统按键模块(按键控制)、信号处理模块(红外探测器)、报警模块(声光报警部)。

如果按照电路的结构来区分的话主要有单片机电路部分、红外传感器部分、蜂鸣器部分、LED报警指示电路部分。

3.2硬件基本设计-5-XX:红外防盗报警系统(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have polarization inside the pyroelectric crystals with temperature changes , When the constant infrared radiation on the detector, pyroelectric crystal temperature constant, external crystal is electrically neutral, no electrical output from detector, so constant that can not be detected by the infrared radiation?2?.正常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波长范围一般在9~10μm之间,而本设计的红外探测元件能感应到的波长灵敏度在0.2~20μm范围内,范围太大不太适合,但是其特性基本稳定不变,为了达到更精准的探测效果,我们通过在传感器上面安装了一个限制入射红外光波长范围的的滤光片来把入射红外光波长约束至7~10μm?3?,这时候改装后的探测器对于检测人体红外线来说性能更加完美,显而易见我们安装的滤光片将其它波长的红外线吸收了,只有人体红外线才能进入其内,就这样一种专业探测人体红外线的探测器应运而生,以上充分说明了本系统设计的核心之一为该传感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

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

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

电路原理: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

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

IC3作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IC2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3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3的⑦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IC4为报警延时电路,R14和C6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分钟。

当IC3的⑦脚变为低电平时,C6通过VD2放电,此时IC4的②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4的③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变为高电平,VT2导通,讯响器BL通电发出报警声。

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IC3的⑦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截止。

由于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缓慢充电,当C6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分钟,即持续1分钟报警。

由VT3、R20、C8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该装置采用9-12V直流电源供电,由T降压,全桥U整流,C10滤波,检测电路采用IC5 78L06供电。

IC1采用进口器件Q74,波长为9-10um。

IC2采用运放LM358,具有高增益、低功耗。

IC3、IC4为双电压比较器LM393,低功耗、低失调电压。

其中C2、C5一定要用漏电极小的钽电容,否则调试会受到影响。

R12是调整灵敏度的关键元件,应选用线性高精度密封型。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系部:电气工程系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报警器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目录1. 引言 (1)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1.2 课题设计要求及任务 (1)2 整体设计方案 (2)方案一 (2)2.2 方案二 (2)3. 分电路设计 (3)电源电路设计 (3)利用LM7805设计供电电源电路 (3)利用外接电器做电源 (4)单片机模块的设计 (4)MCS-51系列单片机 (5)MSP430G2系列单片机 (6)传感器模块的选择与设计 (8)传感器信号处置器BISS0001 (8)传感器RE200B (10)3.4继电器模块的设计 (12)3. 4. 1继电器模块(5V,未采纳光耦} (12)光耦继电器模块(12V) (13)4 软件设计 (14)4.1 软件程序 (14)4.2 软件程序流程图 (16)5软硬件系统的调试 (17)6 附录 (25)附录一:电路图、PCB图 (25)6.2 附录二:元件清单 (26)结论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30)1. 引言随着此刻社会的进展,时期进步,高新技术的快速融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庞大的改变,人们置购了大量高新技术的产品,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利用愈来愈成为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因这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平安要求就愈来愈高,专门是家居平安,不能不时刻留意不速之客的光顾。

此刻许多小区都有着保安看管,但在一些农村就没有这些设施了,于是,许多家庭都安装了报警系统,这有效的爱惜了大伙儿的财产平安。

在本文中,介绍一种利用热释电红别传感器进行监控,并进行报警的系统的设计。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该报警器要紧由热释电红别传感器及继电器模块,报警电路组成[1]。

热释电红别传感器是报警器设计中的核心器件,它可把人体的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供信号处置部份利用。

检测电路主若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延迟、比较,从而实现报警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评定: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题目人体探测防盗报警传感器设计1 / 12摘要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现在,犯罪更趋智能化,手段更趋隐蔽性。

所以必须采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安全防范技术等器材设备,并将其构成一个报警系统,这将发挥更大的监控防护功能。

本文是利用红外传感器和单片机设计一种简单的红外探测报警装置,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设计。

硬件设计主要包括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SCT89C52单片机中央控制电路、蜂鸣电路、发光报警电路等组成。

软件方面包括程序流程图及主要程序。

基本实现了红外探测防盗报警的功能。

关键词:红外传感器,SCT89C2,BIS0001,声光报警目录一、设计目的------------------------- 1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2.1设计任务------------------------- 12.2设计要求------------------------- 1三、设计步骤及原理分析 ------------------3.1设计方法------------------------- 1 3.2设计步骤------------------------- 23.3设计原理分析---------------------- 2四、课程设计小结与体会 ----------------- 8五、参考文献-------------------------- 93 / 12一.设计目的红外线具有隐蔽性,在露天防护的地方设计一束红外线可以方便地检测到是否有人出入。

此类装置设计的要点:其一是能有效判断是否有人员进入;其二是尽可能大地增加防护范围。

当然,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追求的重要指标。

至于报警可采用声光信号。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2.1设计任务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

工作原理:该装置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

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

2.2设计要求一、灵敏、可靠,一经触发,可以立即报警;二、对产品的材料精益求精,延长防盗报警器的使用寿命;三、改善报警器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影响三.设计步骤及原理分析3.1设计方法将探测到的信号经过传感器处理芯片放大然后输出,并且将报警器信号经过单片机编程经过无线发射电路发射出去,在经过接收电路接信号,解码电路解码并通过控制电路判断是否属于异常信号,再次决定是否发出报警信号进行信号,从而达到报警的效果.3.2设计步骤当人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透镜被聚焦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元上时,电路中的传感器将输出电压信号,然后使该信号先通过一个由C1、C2、R1、R2组成的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上限截止频率为16Hz,下限截止频率为0.16Hz。

由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的探测信号电压十分微弱(通常仅有1mV左右),而且是一个变化的信号,同时菲涅尔透镜的作用又使输出信号电压呈脉冲形式(脉冲电压的频率由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决定,通常为0.1~10Hz左右),所以应对热释红外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

本设计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来进行两级放大,以使其获得足够的增益。

当传感器探测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信号并经放大后送给窗口比较器时,若信号幅度超过窗口比较器的上下限,系统将输出高电平信号;无异常情况时则输出低电平信号。

在该比较器中,R9、R10、R11用做参考电压,两个运算放大器用做比较,两个二极管的主要作用是使输出更稳定。

窗口比较器的上下限电压即参考电压分别为3.8V和1.2V。

将这个高低电平变化的信号上升沿信号作为单稳电路HEF4538B的触发信号,并让其输出一个脉宽大约为10s的高电平信号。

再用这一脉宽信号作为报警电路KD9561的输入控制信号,来使电路产生10s的报警信号,最后用三极管VT1和VT2再一次对电信号进行放大,以便有足够大的电流来驱动喇叭使其连续发出10s的报警声。

3.3设计原理分析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1 / 12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

工作原理:该装置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

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图1工作原理:该装置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

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 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 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 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 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 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

IC3 作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 提供基准电压,当IC2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3 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3 的⑦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IC4 为报警延时电路,R14 和C6 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 分钟。

当IC3 的⑦脚变为低电平时, C6 通过VD2 放电,此时IC4 的②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4 的③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 的①脚变为高电平,VT2 导通,讯响器BL 通电发出报警声。

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IC3 的⑦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 截止。

由于C6 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 缓慢充电,当C6 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 IC4 的①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 分钟,即持续1 分钟报警。

由VT3、R20、C8 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 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该装置采用9-12V 直流电源供电,由T 降压,全桥U 整流,C10 滤波,检测电路采用IC5 78L06 供电,交直流两用,自动无间断转换。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向空间辐射能量,而是依*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进行报警。

任何温度在绝对零摄氏度以上的物体都会不断地向外界辐射红外线,人体的表面温度为36℃,其大部分辐射的能量集中在8 ~ 12μm的波长范围内。

在探测区域内,人体透过衣服的红外辐射能量被探测器的菲涅耳透镜聚焦于热释电传感器上。

当人体(入侵者)在这一探测范围中运动时,顺次地进入菲涅耳透镜的某一视区,又走出这一视区,热释电传感器对运动的人体一会儿“看”到,然后又“看”不到,这种人体移动时变化的热释电信号就触发探测器产生报警信号。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大约为0.1~10Hz ,这一频率范围是由探测器中的菲涅尔透镜、人体运动速度和热释电传感器本身的特性决定。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根据视区探测模式,可直接安装在墙上、天花板上或墙角,其布置和安装的原则如下: 1、安装高度通常为3 / 122~4m,在此高度探测器可获得最大探测有效距离。

2、探测器对横向切割探测视区的人体运动最敏感,故安装时应尽量利用这个特性达到最佳效果。

3、应该充分注意探测背景的红外辐射情况,并且要求选择的背景是不动的。

4、警戒区内最好不要有空调或热源,如果无法避免热源,则应与热源保持至少1.5m以上的间隔距离,并且探测器不要对准灯泡、火炉、冰箱散热器、空调的出风口。

5、探测器不要对准强光源,应避免正对阳光或阳光反射的地方,也应避开窗户。

6、探测器视区内不要有遮挡物和电风扇叶片的干扰,也不要安装在强电磁辐射源附近(例如无线电发射机、电动机)。

7、被动红外探测器不要安装在容易震动的物体上,否则物体震动将导致探测器震动,相当于背景辐射的变化,会引起误报。

8、要注意探测器的视角范围,防止“死角”。

主动红外探测器(红外对射、红外栅栏)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发射器向正对向安装的、在数米或数十米乃至数百米远的接收器发出红外线射束,当红外线射束被物体遮挡时,接收器即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它又被称为红外对射探测器或红外栅栏。

红外对射有双光束、三光束、四光束等,红外栅栏一般在四光束以上,甚至有多至十几束。

主动红外探测器应安装在固定的物体上,尤其是发射器和接收器较远时,不论是发射器是接收器,轻微的晃动就会引起误报,并且要极力避免树叶、晃动物体对红外光束的干扰。

当使用多对红外对射探测器或者红外栅栏组成光墙或光网时,要避免消除红外光束的交*误射(如图1A、B中虚线所示),方法是合理选择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安装位置使不发生交*误射,或选用不同频率的红外对射探测器,调节各探测器使在不同的频率段工作。

双鉴探测器各种探测器有其优点,但也各有其不足之处,单技术的微波探测器对物体的振动(如门、窗的抖动等)往往会发生误报警,而被动红外探测器对防范区域内任何快速的温度变化,或温度较高的热对流等也会发生误报警。

为了减少探测器误报问题,人们提出互补型双技术方法,即把两种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结合起来,组成双技术的组合型探测器,又称为双鉴探测器。

双鉴探测器集两者的优点于一体,取长补短,对环境干扰因素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目前双鉴探测器主要是微波+被动红外探测器,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实际上是将这两种探测技术的探测器封装在一个壳体内,并将两个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共同送到“与门”电路,只有当两种探测技术的传感器都探测到移动的人体时,才触发报警。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双鉴探测器把微波和被动红外两种探测技术结合在一起,它们同时对人体的移动和体温进行探测并相互鉴证之后才发出报警,由于两种探测器的误报基本上互相抑制了,而两者同时发生误报的概率又极小,所以误报率能大大下降。

安装双鉴探测器时,要求在警戒范围内两种探测器的灵敏度尽可能保持均衡。

微波探测器一般对物体纵向移动最敏感,而被动红外探测器则对横向切割视区的人体移动最敏感,因此为使这两种探测传感器都处于较敏感状态,在安装微波—被动红外双鉴探测器时,宜使探测器轴线与警戒区可能的入侵方向成45°夹角为最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