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正式)

合集下载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范本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范本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范本一、引言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制定本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范本,用于指导和规范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设施配套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范本适用于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场所、工厂、学校、医院、商场等。

三、基本设施配套要求1. 疏散通道(1)应急避难场所应设有疏散通道,确保人员疏散的畅通和安全。

(2)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满足最大人员疏散量的要求,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2米。

(3)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存放杂物和障碍物。

(4)疏散通道的指示标志应明确、清晰可见。

2. 防火设施(1)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相应的防火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2)防火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作。

(3)防火设施的位置应明确标识,方便人员使用。

3. 紧急照明设备(1)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紧急照明设备,确保在停电等情况下仍能提供照明。

(2)紧急照明设备应保持正常运作,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

4. 通信设备(1)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通信设备,包括手机、对讲机、无线电等。

(2)通信设备应保持正常运作,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

5. 应急供水设施(1)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应急供水设施,确保在停水等情况下仍能提供饮用水。

(2)应急供水设施应保持正常运作,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

6. 应急药品和医疗设备(1)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药品和医疗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伤病情况。

(2)应急药品和医疗设备应保持正常运作,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

7. 应急食品和物资储备(1)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食品和物资,以满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基本需求。

(2)应急食品和物资应定期检查和更换,保持其质量和有效性。

8. 应急电源设备(1)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应急电源设备,以供应电力。

(2)应急电源设备应保持正常运作,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

9. 安全警示设备(1)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警示设备,包括报警器、摄像头等。

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及物资配置

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及物资配置

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及物资配置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紧急情况下,为民众提供短期避难和生活保障的场所。

合理配置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设备和物资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提高应对灾害能力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及物资配置的相关内容。

一、基本要求1.灾害防范要求:应急避难场所应建立在地势较高、地质构造稳定、防洪、防涝能力较强的地方,尽量远离山洪、滑坡、地震等灾害风险区域。

2.安全的电力供应:应急避难场所要有可靠的电力供应设备,包括常规电力供应和备用发电机组,以保证正常使用电器设备、照明等。

3.安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应急避难场所应有安全可靠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包括水源保障、水质检测、消毒设施、给排水管网等,以满足民众日常生活需要。

5.卫生保健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应有完善的卫生保健设施,包括厕所、洗手间、照明、通风、垃圾处理、病患隔离等,以提供一个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

二、物资配置1.食品和饮用水:应急避难场所要储备充足的食品和饮用水,以满足民众在避难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

食品应有足够的营养,易于储存和制作,且应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如老人、孕妇、儿童等。

2.医疗物资:应急避难场所要配备常用的医疗物资,包括医疗器械、药品、急救设备等,以满足民众在避难期间的基本医疗需求,并建立医疗队伍,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3.防寒物资:应急避难场所要储备充足的防寒物资,包括毛毯、棉被、棉衣等,以应对寒冷天气,保障居民的温暖和舒适。

4.灭火器材:应急避难场所要配备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箱、消防水枪、消防水箱等,以应对突发火灾,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5.应急照明设备:应急避难场所要配备备用的应急照明设备,如应急灯、应急手电筒等,以应对断电或夜间停电情况,保障居民的夜间照明需求。

6.其他物资:应急避难场所还应配备其他必要的物资,如睡袋、毛巾、肥皂、牙膏、牙刷等,以提供基本的个人卫生用品。

三、设施设备1.床位:应急避难场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床位,以提供给民众休息和睡眠。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为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内人员基本生活需求,确保应急避难场所在紧急状态下及时启用和安全运转,对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明确如下:一、物资储备设施I类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食品、药品、饮用水、帐篷、消防、交通、工具、器材等物资库,并设置通信设施;II类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食品、饮用水、帐篷、工具、器材等物资库,并设置通信设施;III类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饮用水、帐篷、工具、器材等物资库,并设置通信设施。

各类应急避难场所长期性预储物资所需仓库,应尽可能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区域内或附近的公用民防物资库工程。

二、供水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独立的供水管网,供水水源主要为城市供水管网、地下水井、蓄水池、河流等水体,并配备移动供水车辆,结合厕所设置洗浴设施。

三、环卫设施各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独立的排污系统,并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医疗卫生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才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

各应急避难场所内应根据避难人员容量,按相关卫生要求设置应急厕所,并附设或单独设置化粪池。

各应急避难场所内还应设置专门的垃圾集中存放点。

四、供电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应采用两路及以上电源供电,并应设置太阳能供电系统,I、II类应急避难场所还应设置独立的汽(柴)油发电机组,以满足应急避难场所内照明用电及必要设施的供电需求。

五、通信设施各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固定电话,并应使无线通信信号覆盖应急场所。

在I、II类应急避难场所内应设置广播系统,可与公园、学校、体育场等广播系统结合建设和使用。

六、疏散通道各应急避难场所应结合分类等级,建设相应数量的应急疏散通道。

应急疏散通道根据使用功能和作用,区分为疏散主通道和疏散次通道两个等级。

疏散主通道,主要连接对外交通枢纽、对外公路以及各I类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承担受灾人群集体撤离和转运,同时也作为主要的救援通道使用;疏散次通道,主要连接商住集中区域、居民集结点与各类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承担居民的就近疏散功能,作为通向应急场所的安全通道。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设施配套要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保证人员能够快速、顺利地疏散。

2.紧急报警装置:应安装紧急报警装置,使人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发出警报。

3.灭火设备和消防器材:应安装灭火器、灭火栓、消防水池等灭火设备和消防器材,以便在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进行扑救。

4.补给储备:应准备足够的食品、水源和其他必要的生活物资,以满足人员的生活需求。

5.通讯设备:应配备可靠的通讯设备,以便与外界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

6.医疗设施:应设置基本的医疗设施和药品,以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7.卫生设施:应配备足够数量和良好状态的卫生设施,包括洗手间、洗浴设施等,确保人员的卫生和生活质量。

8.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应配备相应的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以保证人员的舒适和健康。

9.电力设备和备用电源:应配备可靠的电力设备和备用电源,以保证基本设施的正常运行。

10.安全防护设备: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如防护网、防护栏等,确保人员的安全。

以上是一些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的要求,具体的要求可能会因地区、场所性质和用途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用于保护人员生命安全的暂时性场所。

其基本设施配套要求十分重要, 能够直接影响到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和应急效果。

本文将介绍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

一、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的意义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是为了能够提供给避难民众一个相对安全、舒适和有序的生活环境, 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和身体健康, 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救助和保护。

二、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的内容1.进出通道: 应急避难场所应有明确的进出通道, 并且通道宽度应满足人员密度和疏散要求。

通道应设置在避难场所的各个区域之间, 以保证人员的流动性。

2.宿舍区: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宿舍区, 供避难民众居住。

宿舍区应设置适当的床位数量, 供人员休息。

每个床位应提供足够的私密性和储物空间, 方便人员存放个人物品。

3.卫生间: 应急避难场所应有足够的卫生间数量。

卫生间应设在方便人员使用的位置, 并保持干净、卫生。

卫生间应具备基本的洗手设施、马桶和蓄水等设备。

4.洗漱区: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洗漱区, 供人员进行个人卫生和洗漱。

洗漱区应提供足够的面盆和洗漱用具, 并且保持清洁和卫生。

5.饮用水和食品供应: 应急避难场所应提供清洁饮用水和足够的食品供应。

饮用水应经过处理消毒, 以防止水源污染造成的传染病。

食品应能够满足人员的基本能量和营养需求。

6.医疗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有简单的医疗设施, 以提供基本的医疗救助。

医疗设施应设有急救箱、简单的医疗器械和药品, 并配备合格的医务人员。

7.照明设备: 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适当的照明设备, 以保证夜间的基本照明需求。

照明设备应稳定可靠, 并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照明要求。

8.综合服务区:应急避难场所应设有综合服务区, 供人员进行休闲娱乐和交流。

综合服务区可以设置活动场所、图书阅览区、电视和电脑等设施, 满足人员的精神需求。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三篇)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三篇)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包括建筑物的设计、功能、设施以及应急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对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的详细阐述:一、场所选择选择应急避难场所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位置:选择在安全的区域,远离危险源和易受影响的地理位置,如地震、洪水等的高风险区域。

2.交通状况:场所应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并有稳定可靠的交通工具,保证被困人员的疏散安全。

3.供水和供电条件:场所应有充足的供水和供电条件,以满足人员基本生活和应急需求。

4.建筑结构:选择防震、防火、防污染等特殊结构设计的建筑物,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5.容量要求:场所应尽可能满足应急人员的需求,包括人员容量、居住条件以及基本设施的数量。

二、基本设施要求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设施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通道:建筑物内应设置多个安全通道,确保人员疏散时的安全和顺畅。

2.避难居住区:为应急避难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区域,应配备单人床位、床垫、毛毯、衣物柜等基本生活用品。

3.餐厅和厨房:应有足够的餐厅空间和厨房设施,提供基本的饮食服务,满足人员的营养需求。

4.卫生间和洗浴设施: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卫生间和洗浴设施,以保证人员的卫生和身体健康。

5.医疗室和急救设备:应设置医疗室,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疾病和受伤情况。

6.供水和供电设备:应有稳定可靠的供水和供电设备,以满足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7.通讯设备:应有通讯设备,保证与外界的联系,及时传递和接收应急信息。

8.消防设备:应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灭火器具、消防栓等,确保人员的安全。

9.安全标志和疏散指示标志:应在场所的合适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疏散指示标志,提供紧急疏散的指引。

10.儿童和老年人设施:应有特殊的设施和工具,满足儿童和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三、应急管理要求为了确保应急场所的有效运行和管理,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应急避难场所环境技术标准

应急避难场所环境技术标准

应急避难场所环境技术标准
1. 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要求
- 距离常见灾害源(如河流、山体等)远,以防洪、滑坡等风险;
- 地势相对平坦,便于设置临时建筑和运输设施;
- 具备隐蔽性,避免成为恐怖袭击等安全威胁目标;
- 去除地下高压电缆、管道等危险设施。

2. 建筑物和设施要求
- 建筑物结构安全牢固,具备抗震、防风等能力;
- 室内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确保供氧、通风等条件;
- 水源供应可靠,避免污染和漏水;
- 提供适宜的卫生间和洗浴设施;
- 提供基本的生活用品和床铺等;
- 配备紧急照明和消防设备,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畅通。

3. 环境卫生要求
- 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卫生;
- 垃圾分类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 控制噪音污染,提供适宜的休息环境;
- 提供足够的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

4. 安全管理要求
- 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
- 配置监控设备,确保场所安全;
- 保持消防设备有效和充分可用;
- 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指导。

5. 持续改进和评估
应急避难场所的环境技术标准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始终符合最新的安全标准和法律要求。

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以上是应急避难场所环境技术标准的内容,希望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范本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范本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范本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或其他紧急情况下,提供临时安全避难场所的公共设施。

为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设施配套要求至关重要。

具体要求如下:一、建筑物布局与设计1. 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筑物布局应合理,充分考虑安全和便利性。

建筑物应符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进行合理的防灾设计。

2. 应急避难场所建筑物应具备足够的空间容纳避难人数。

根据应急预案和当地人口规模,建筑物的容量应明确规定,确保能够容纳足够多的人员。

3. 建筑物内部应设有明确的疏散通道和指示标志,以便人员迅速有序地疏散。

通道的宽度和数量应满足人员疏散的需求。

4. 建筑物外部应设有防护设施,如护栏、消防设备等,以保障避难人员的安全。

二、基础设施设备1. 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足够的供水设施,包括饮用水和卫生用水。

供水设施应符合卫生标准,确保避难人员的饮水和卫生需求。

2. 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足够的卫生间和卫生设备。

卫生间应具备足够的数量和合理的布局,保障避难人员的卫生需求。

3. 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适当的垃圾处理设施,保持环境卫生。

垃圾处理设施应符合环境卫生和安全要求。

4. 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应对常见的急救和医疗需求。

医疗设备和药品应经常检查和更新,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供电和通信设备1. 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可靠的供电设备,保证基本照明和电力需求。

供电设备应具备备用电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 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可靠的通信设备,以便与外界进行联系和信息传递。

通信设备应包括固定电话、无线电和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以确保紧急情况下的沟通能力。

四、食品和供应品储备1. 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足够的食品储备,以满足避难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食品应符合卫生标准,储备的数量和种类应根据人员规模和预计避难时间进行合理规划。

2. 应急避难场所还应储备足够的生活用品和日用品,如被褥、毛巾、洗漱用品等,以提供避难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033-75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内人员基本生活需求,确保应急避难场所在紧急状态下及时启用和安全运转,对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明确如下:
一、物资储备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食品、药品、饮用水、帐篷、消防、交通工具、器材等物资库,并设置通信设施;长期性预储物资所需仓库,应尽可能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区域内或附近的公用民防物资库工程。

二、供水设施
应结合应急避难场所周边的供水管网现状,设置独立的供水管网系统。

应急避难场所应配置独立供水管网、供水车、蓄水池、水井、机井等两种以上的供水设施,根据所选设施和当地水质,合理配置用于净
化自然水体为直接饮用水的净化设备,同时结合厕所设置洗浴设施。

建议每100人至少设置一个水龙头,每250人应至少设一处饮水处。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环卫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独立的排污系统,并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医疗卫生污水应处理达标后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

根据应急避难场所内避难人员容量,按相关卫生要求设置应急厕所,并附设或单独设置化粪池,还应设置专门的垃圾集中存放点。

四、供电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应采用两路及以上电源供电,还应设置独立的汽(柴)油发电机组,以满足应急避难场所内照明用电及必要设施的供电需求,有条件的场所还可设置太阳能供电系统。

五、通信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固定电话,并应使无线通信信号覆盖应急场所。

同时,应设置广播系统,可与公
园、学校、体育场等广播系统结合建设和使用。

六、疏散通道
应急避难场所应结合分类等级,建设相应数量的应急疏散通道。

根据使用功能和作用,应急疏散通道区分为疏散主通道和疏散次通道两个等级。

疏散主通道,主要连接对外交通枢纽、对外公路以及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承担受灾人群集体撤离和转运,同时作为主要的救援通道使用;疏散次通道,主要连接商住集中区域、居民集结点与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承担居民的就近疏散功能,作为通向应急场所的安全通道。

通道设置数量,连接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疏散通道应在不同的方向至少设置4条,包括2条疏散主通道。

各类应急避难场所除建设地面疏散通道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设置直升机停机坪,以满足紧急救援所需。

七、指引标示
在应急避难场所周边、入口处和各功能区应设置明显指示标志,并在入口处悬挂1:1000的应急避难场所平面图及周边地区居民疏散通道图。

主要标志有:
应急避难场所方向、距离道路指示标志、应急供电标志、应急棚宿区标志、应急水井标志、应急物资供应标志、应急停机坪标志、应急指挥中心标志等。

标志设置应与周围环境、景观和相关标志牌相协调。

八、指挥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内不再建设专门的指挥场所,要充分利用原有管理用房兼作应急指挥场所,实行平灾结合,资源整合,把有限的资金用于主要的生活设施建设上。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