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范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范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范氧气吸入技术,又称为中心供氧装置,是一种将氧气通过管道连接到患者的鼻腔或面罩,以提供额外氧气的方法。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医院和其他医疗场所,对需要额外氧气支持的患者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正确和安全地使用中心供氧装置,有必要遵循一些操作规范。

首先,确保中心供氧装置的安全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检查氧气管道系统和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并且具有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氧气泄漏报警器和紧急停止装置。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工作正常。

在使用中心供氧装置之前,需要确认患者确实需要额外的氧气,并根据患者需要的氧气流量来调整供氧装置。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时刻监测患者的氧气饱和度,以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通常,氧气流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并在需要时进行调整。

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可以开始给患者进行氧气吸入。

首先,确保患者的鼻腔或面罩清洁,并正确佩戴。

确保鼻腔导管或面罩与患者的面部贴合良好,以防止氧气泄漏。

在吸入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设备和患者的清洁和卫生。

定期更换面罩或鼻腔导管,防止细菌滋生和交叉感染。

在使用中心供氧装置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设备应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意外移动。

其次,患者和操作人员应保持安全距离,以避免因不慎碰到设备而导致氧气泄漏。

同时,应定期检查管道系统、接头和连接件是否紧固,以防止漏气。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氧气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找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在停电或紧急情况下,应有备用电源或备用氧气瓶供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最后,在使用完中心供氧装置后,应及时关闭设备,并清洁面罩或鼻腔导管。

将设备归位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清理工作,以保持其正常运行。

总之,正确和安全地操作中心供氧装置对于保证患者的额外氧气需求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患者的氧气饱和度和设备的安全性能。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流程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流程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流程操作者立正后,大声向评委报告:“报告评委,号做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1、操作前准备:(1)用物准备:①氧气筒吸氧装置全套②鼻导管(或鼻塞)1~2根、、治疗碗2个(1个内盛少量凉开水,另1个放用纱布包裹的通气管和1把镊子)、棉签、弯盘、无菌蒸馏水、氧气记录单、笔、剪刀、手表、快速手消毒液。

治疗车下放黑色生活垃圾桶和黄色医疗垃圾桶;快速手消毒液。

(2)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指甲已修剪,规范洗手,戴口罩。

2、评估:(1)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尾卡。

(2)携用物至床旁。

评估环境:环境清洁、安全、光线良好。

(3)您好!请问您是1床李文静老师吗?请先让我核对一下您的腕带。

(4)李老师,您刚做完手术,现在感觉怎么样?遵医嘱我现在给您吸氧,您可以舒服一点。

您以前吸过氧吗?”“请让我检查一下您的鼻腔和通气情况,好吗?”。

(5)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从患者鼻根部向下滑动,检查有无鼻中隔偏曲;再按压一侧鼻翼,嘱患者呼气,同法另一侧鼻翼,看鼻腔通气情况。

告之病人“您的鼻腔很好,我为您选择双鼻腔给氧,请先休息一下,我去为您准备”。

3、操作步骤:(1)将氧气筒及用物推至床旁,使氧气筒气门向着便于操作的方向。

(2)病人取平卧位。

告之患者:“李老师我要开氧气了,声音有点大,您不用害怕”。

(3)打开和快速关闭总开关。

使小量气体从气门流出除尘。

(5)按氧气表,并用扳手旋紧,使氧气表直立。

(6)接通气管、湿化瓶:(内盛1/2~2/3蒸馏水)。

(7)关流量表,开总开关检查有无漏气。

(8) 开流量表,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9)检查全套装置有无漏气,关流量表。

(10)“李老师,我为您清洗一下鼻腔”。

用湿棉签清洁两侧鼻腔,观察鼻腔情况。

(11)检查一次性吸氧管名称、密封效果及效期,连接吸氧管。

(12)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流量:成人:轻度缺氧2L/分;中度缺氧2~4L/分;重度缺氧4~6L/分。

(13)用双手将一次性吸氧管置入治疗碗清水中,观察氧气导管是否通畅。

专科医院氧气吸入技术操作流程

专科医院氧气吸入技术操作流程

专科医院氧气吸入技术操作流程一、前期准备1.检查氧气设备:确认氧气设备完好,氧气流量正常。

2.检查氧气瓶及氧气管路:确认氧气瓶中有足够氧气,氧气管路无损坏。

3.清洁操作区域:保证操作区域整洁、干净。

二、评估患者状况1.核实医嘱:核实医嘱,确认氧气吸入治疗的方式、浓度和流量。

2.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基本状况、病史,以便进行合适的氧气吸入治疗。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测量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心率等生命体征。

三、向患者介绍和解释1.向患者说明目的:告知患者进行氧气吸入的目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2.告知用具和方法:向患者介绍所需吸氧器材和吸入方法。

四、准备吸氧器材1.选择合适的鼻导管或面罩:根据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鼻导管或面罩。

2.准备适量湿化器:根据患者需要决定是否使用湿化器,并准备好合适的湿化瓶。

3.连接氧气管道:将氧气管道与氧气源连接,并确保连接牢固、无漏气。

五、进行氧气吸入1.取下患者眼镜:如果患者佩戴眼镜,要求患者取下,或者使用面罩时将眼镜放在面罩内。

2.清洁鼻孔和面部:使用生理盐水或湿纱布轻轻清洁患者鼻孔和面部,帮助患者清除鼻腔分泌物和杂质。

3.安装鼻导管或面罩:将合适的鼻导管放置于患者鼻孔中,或将面罩正确覆盖于患者口鼻部位。

确保鼻导管或面罩与患者鼻孔或口鼻紧密贴合,避免漏气。

4.调整氧气流量:根据医嘱设定氧气流量,确保患者能够充分吸入氧气,同时避免氧中毒风险。

5.开启氧气流量:将氧气流量开至设定值,确保氧气供应顺畅。

6.观察患者状况:开始氧气吸入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状况,及时调整氧气流量和浓度。

7.监测患者病情:在吸氧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调整吸氧方式。

六、结束氧气吸入1.停止氧气流量:在医嘱规定的时间到达后,或按照患者病情需要,逐渐减小氧气流量至零。

2.拆除吸氧器材:轻轻取下鼻导管或面罩,避免过度拉扯患者皮肤。

3.观察患者状况:结束氧气吸入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恢复正常。

吸氧技术操作规程

吸氧技术操作规程

吸氧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吸氧技术是一种在医疗、急救等领域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提供纯氧或含氧气体混合物,以补充或增加人体所需的氧气供应。

这项技术的操作规程对于保证吸氧过程的安全和有效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吸氧技术的操作规程。

二、操作准备1.确认吸氧装置的完好性,包括吸氧设备、供氧设备、输氧管路等所有相关设备。

检查是否有破损、渗漏、老化等情况。

2.对吸氧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设备表面干净卫生。

3.准备足够的纯氧或含氧气体供应,确保氧气充足。

4.操作人员受过专业培训、熟悉吸氧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操作步骤1.确定吸氧程度和时间,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嘱设定吸氧浓度和时间。

2.打开供氧设备的开关,调整氧气流量至设定的吸氧浓度。

同时,检查氧气流量表的显示是否正常。

3.将输氧管连接到吸氧设备的出气口和患者的吸氧接口。

确保连接处紧固可靠,避免氧气泄漏。

4.将吸氧接口放置在患者的鼻子或口腔,并确保接口与皮肤之间没有间隙,避免氧气泄漏。

5.调整吸氧接口的位置和方向,保证患者舒适,并能正常吸入氧气。

6.监测患者吸氧的状态和反应,包括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7.在吸氧过程中,定期检查氧气流量和氧气压力表的显示,确保吸氧设备正常运行。

8.定期观察患者的吸氧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吸氧浓度、流量或时间。

四、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要经常洗手,佩戴一次性手套,并按照感染控制要求进行消毒。

2.任何时候都要确保吸氧设备的氧气流量和压力表的正常工作。

3.患者在吸氧过程中出现不适、呕吐、氧气泄漏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吸氧,并及时报告医生或护士。

4.吸氧设备放置的位置不应妨碍人员正常活动,防止绊倒或撞到设备。

5.吸氧设备不得接触可燃物品或高温物体,以防发生火灾事故。

6.长时间吸氧时,应定期调整患者的体位,防止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7.吸氧设备和相关管路等设备在使用后应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五、结论吸氧技术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医疗、急救等领域的治疗方法,操作规程的严格遵守对于确保吸氧过程的安全和有效非常重要。

氧气吸入技术

氧气吸入技术

氧气吸入技术一、目的: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二、中心供氧鼻塞吸氧操作方法(一)、操作准备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一次性吸氧管2根,供氧系统氧气吸入器1套,治疗盘内置碗盘1个、棉签、用氧记录单、治疗碗1个、灭菌注射用水(二)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神态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2)评估患者鼻腔情况(三)、操作流程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先取下墙壁氧气活塞,用湿棉签擦拭气源接头内尘土。

3、接湿化瓶:向湿化瓶注入蒸馏水1/2到2/3,并将湿化瓶拧紧。

(贝舒清)4、氧气吸入器插入气源接头前必须关闭流量调节阀。

5、将氧气接入器插入插头,插入与其配套的医用气源接头内,当听到咔嚓响,说明接头已锁住。

6、用湿棉签清洁鼻腔,观察鼻腔情况。

7、检查一次性吸氧管密闭效果及有效日期,将带鼻塞的塑料管连接在氧气表出口接头。

8、逆时针缓慢转动流量调节阀手轮,根据病情调节流量,成人轻度缺氧或小儿1-2L/ min,严重缺氧者4-6L/min。

调节至所需流量后,将吸氧连接管鼻塞置入治疗碗中,检查其是否通畅。

9、将鼻塞置入病人鼻腔内。

10、记录用氧开始时间及流量。

11、密切观察缺氧改善情况。

12、停吸氧时,先将吸氧鼻塞取下,擦净鼻部。

13、关闭流量开关。

14、记录停氧时间。

15、卸下吸氧装置时,用右手夹住氧气表及湿化瓶,左手拇指及食指摁住气源接头锁套,并向后推动,使气源接头解锁,将吸入器向后退出,此时气源接头自动关闭。

16、盖好墙壁氧气活塞,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分类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2、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再用,停氧时应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流量表。

(筒氧)再关闭氧气总开关,以免一旦旋错开关大量氧气冲进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3、吸氧过程中,应观察缺氧状态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等。

氧气雾化吸入的操作流程

氧气雾化吸入的操作流程

氧气雾化吸入的操作流程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帮助患者吸入纯净的氧气,以改善呼吸道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下面是氧气雾化吸入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设备已经准备好并且干净。

检查氧气瓶是否有足够的氧气,雾化器是否干净并且工作正常。

准备好所需的药物或药液。

2. 洗手:在进行操作之前,务必洗净双手,以确保操作的卫生。

3. 连接设备:将氧气瓶连接到雾化器上,并确保连接牢固。

打开氧气瓶阀门,调节氧气流量,使其适合患者的需要。

4. 加入药物:将所需的药物或药液加入雾化器的药杯中。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确定药物的剂量和浓度。

5. 调节雾化器: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雾化器的雾化程度和氧气流量。

确保雾化器工作正常,产生均匀的雾化氧气。

6. 坐姿吸入:让患者坐在舒适的位置上,保持正常呼吸。

将雾化器的口罩或嘴嚼器放在患者口腔上,确保密封良好。

7. 吸入氧气:打开雾化器的开关,让患者开始吸入氧气。

让患者深呼吸,吸入雾化的氧气和药物。

8. 监测患者:在吸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或呼吸困难,立即停止吸入并通知医生。

9. 结束吸入: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吸入的时间和次数。

在吸入结束后,关闭雾化器的开关,将设备拆卸并清洁。

10. 清洁设备:将雾化器的各个部件拆卸下来,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存放。

定期清洁和消毒设备,以确保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总之,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呼吸道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确保操作正确并及时监测患者的反应。

希望以上操作流程对您有所帮助。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程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程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患者的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

2、患者病情、意识、鼻腔情况及缺氧程度。

3、供氧设备情况。

【准备】1、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

2、物品:氧气装置一套已经安装在氧气瓶上,氧气瓶上有明显标志“空”或“满”(中心供氧氧气装置一套含流量表、湿化瓶);一次性吸氧管及袋子,温水杯,污物杯,棉签、手消液,用氧记录单。

3、环境:安全、整洁、舒适。

4、体位:舒适体位。

【方法】处置医嘱✂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解释✂检查给氧装置(中心供氧将流量表及湿化瓶安装在中心供氧接口上)✂用棉签清洁鼻孔✂接上氧气管✂打开流量开关✂调节氧流量✂将吸氧管鼻塞放于温水试氧气流出通畅✂将吸氧管放于患者鼻孔部✂妥善固定吸氧管✂交代注意事项✂整理病床单元✂手消✂记录用氧时间、氧流量、缺氧症状✂回治疗室整理用物✂洗手✂中途巡视✂观察患者缺氧状况是否改善✂停氧时,取下吸氧管(如果患者面部不清洁,可用纸巾擦拭)✂关流量开关✂关总开关(中心供氧取下氧气装置)✂打开流量开关✂放出余气✂取下吸氧管按上防尘套✂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病床单元✂回治疗室洗手整理用物✂记录停氧时间。

【评价】1、操作方法正确、熟练。

2、与患者沟通语言恰当,态度和蔼。

3、氧流量符合医嘱与病情。

4、氧气筒放置正确,用尽氧气有“空”标志。

【理论提问】1、氧疗法的目的?答:氧疗法的目的是供给病员氧气,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内氧气分压,纠正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

2、氧疗法的注意事项?答:(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氧气筒放置阴凉处,切实做好防火、防油、放热、防震,注意用氧安全。

(2)持续吸氧病人鼻导管每日清洁或更换1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和压迫。

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保证用氧效果。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错误,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4)氧气筒内氧气切勿用空,至少保留5kg/c㎡压强,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入筒内,再灌入氧气时引起爆炸。

氧气吸入法操作流程

氧气吸入法操作流程

氧气吸入法操作流程氧气吸入法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方法,适用于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症状的患者。

正确的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氧气吸入法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氧气吸入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设备。

包括氧气瓶、氧气面罩或鼻导管、氧气流量调节器等。

确保氧气瓶内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并检查各项设备是否完好。

2. 患者准备。

在进行氧气吸入前,需要先对患者进行准备。

首先,要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姿势,可以选择坐姿或卧姿,以便于氧气的吸入。

其次,清洁患者的口鼻部,确保呼吸道通畅。

3. 连接氧气设备。

接下来,将氧气面罩或鼻导管连接到氧气瓶上,并通过氧气流量调节器调节合适的氧气流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氧气面罩或鼻导管,并调节氧气流量,一般情况下,成人氧气流量为2-6升/分钟。

4. 开始吸入。

当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始进行氧气吸入。

将氧气面罩戴在患者的口鼻部,确保面罩与面部贴合密封,避免氧气泄漏。

如果使用鼻导管,需将导管插入患者的鼻孔,确保氧气畅通无阻。

5. 观察患者状况。

在进行氧气吸入过程中,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状况。

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面部肤色等情况。

如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吸氧并进行处理。

6. 结束吸入。

当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或治疗时间到达时,即可结束氧气吸入。

先关闭氧气流量调节器,然后将氧气面罩或鼻导管从患者身上取下。

7. 清理工作。

最后,需要对使用过的氧气设备进行清理和消毒。

确保下次使用时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以上就是氧气吸入法的操作流程,正确的操作流程能够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氧气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供给病院氧气,通过给养,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

【评估】
1、患者的合作程度及心里反应;
2、患者病情、意识、鼻腔情况及缺氧程度;
3、供氧设备情况。

【准备】
护士:着装整齐,仪表端庄,七步洗手法洗手。

物品:氧气装置一套,已安装在氧气瓶上,氧气瓶上有明显标志“空”或“满”,(中心供氧:氧气装置一套含流量表、湿化瓶);一次性吸氧管及袋子、温水杯、棉签、手消液、氧气纪录单、污物缸、橡皮筋、纸巾。

环境:安全、整洁、舒适。

体位:舒适体位。

【方法】
1、吸氧:接到医嘱、核对医嘱→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用物到病床旁→向患者解释、核对→评估患者的口唇及甲床→检查供氧装置(中心供氧连接流量表和湿化瓶,氧气瓶装(满),如是空氧气瓶另备半、搬手,并安装流量表→打开氧气总开关→检查鼻腔(阻塞、肿胀)→吹气通畅→检查、打开棉签、清洁鼻腔→检查、打开吸
氧管→将吸氧管与湿化瓶连接→打开流量表→按医嘱调节氧流量→
将吸氧管鼻塞放于温水中,测试氧气流出通畅→将吸氧管放入患者一侧鼻孔→妥善固定吸氧管→交待注意事项→整理床单元→消手→吸
氧卡记录吸氧时间及氧流量→护理记录单记录(缺氧的症状、吸氧时间、氧流量)→粘贴氧气管标识→回治疗室→整理用物、洗手。

2、途中观察:根据病人的病情(缺氧、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值进行评估→有效果给予停吸氧;如无效,查找原因→再评价→回治疗室,洗手→客观纪录。

3、停止吸氧:向患者解释→取下吸氧管(如患者面部不清洁,可用纸巾擦拭)→关流量开关→关总开关(中心供氧取下流量表装置)→再打开流量开关,放出余气→整理氧气管→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病床单元→消手→吸氧卡记录患者停止用氧时间、护理记录单→回治疗室,整理用物→七步洗手法洗手。

【评价】
1、操作方法正确、熟练;
2、与患者沟通语言恰当,态度和蔼;
3、氧流量符合医嘱与病情;
4、氧气筒放置正确,用尽氧气瓶有“空”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