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认识音的强弱

合集下载

音的强弱——精选推荐

音的强弱——精选推荐

⾳的强弱【教学内容】1.⾳乐活动声⾳的强弱。

2.学唱歌曲《⼩动物唱歌》,并创编歌词进⾏歌表演。

【教学⽬标】1. 感受声⾳的强弱,并能够正确运⽤到歌曲演唱中。

2. 通过创编歌词和歌表演活动,进⼀步培养学⽣对⾳乐的兴趣,发展学⽣的创造能⼒和表现能⼒。

【教学重点】1.感受声⾳的强弱,并能够正确运⽤到歌曲演唱中。

2.学唱歌曲《⼩动物唱歌》,并创编歌词进⾏歌表演。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弱起⼩节。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歌单等。

【教学过程】⼀、⾳乐活动:声⾳的强弱1、师⽣问好2、听辨声⾳的强弱。

1.师:“⼩朋友你们知道我们的⽿朵有什么作⽤吗? ”“今天⽼师想看看哪个⼩朋友的⽿朵最灵。

请⼤家闭上眼睛,⽤你的⽿朵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播放课件:出现消防车的声⾳。

)师:“你能模仿出消防车的声⾳吗?”听辨声⾳的强弱,并⽤⾃⼰的声⾳和⾝体动作模仿出来。

2.师:“接下来,再请⼩朋友听⼀听这是什么声⾳?注意听声⾳有什么变化?”(播放课件:出现飞机的声⾳。

)师:“这是飞机发出的声⾳,声⾳从弱慢慢变强再慢慢变弱,你能学⼀学吗?”学⽣:听辨声⾳的强弱,并⽤⾃⼰的声⾳和⾝体动作模仿出来。

3、模仿各种动物的声⾳和动作进⼀步感受声⾳的强弱,并为创编歌词打好基础。

师:“我们⼀起乘坐飞机来到了郊外。

”(播放课件:展⽰出⼀组动物形象)师:“哇,这么多⼩动物正在给⼤家打招呼呢。

你们看⽼师学的是哪只⼩动物呢?”“你能学学其他⼩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吗?”学⽣:模仿各种动物的声⾳和动作。

⼆、学唱歌曲唱1、律动使学⽣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师:“⼩朋友模仿得真棒,让我们随着⾳乐和⼩动物⼀起跳舞吧。

⽐⼀⽐,谁学习动作⼜快⼜好?”(播放伴奏⾳乐)学⽣:随着⾳乐节拍与⽼师⼀起律动。

2、⼀边律动⼀边按节奏读歌词帮助学⽣熟悉歌词。

⽼师随着伴奏⾳乐⼀边律动⼀边带领学⽣⼀起读歌词。

学⽣:和⽼师⼀起读歌词。

3、引⼊歌曲,范唱歌曲。

进⼀步让学⽣熟悉歌曲师:“⼩朋友,看我们跳得这样热闹,⼩动物也想来表演节⽬。

音的强弱音乐教案

音的强弱音乐教案

音的强弱音乐教案音的强弱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体会音乐中的强弱,认识f强音记号、p弱音记号。

2、让幼儿尝试用身体及乐器表现音乐的强弱。

3、引导幼儿为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伴奏。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山谷背景情境;小狗、小猫、老虎、蜜蜂;节奏卡;强音、弱音记号;音乐《山谷回音真好听》;串玲、玲鼓、沙锤;“美丽山谷”字卡。

经验准备:幼儿会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认识串玲、玲鼓、沙锤并会使用它们。

活动过程1、活动开始“今天我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想去吗?”(想)师幼随音乐进入教室。

“我们到了哪儿?”(教师出示“美丽山谷”字卡,引导幼儿认识字宝宝)“山谷里的小动物也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了,看,都有谁?”教师依次出示小狗、小猫、老虎、蜜蜂的图片,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并学它们的叫声。

“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

”师幼练习乐曲1234/5—/5432/1—//。

教师随音乐提问:“小狗怎样/叫一?”幼儿模仿小狗的叫声回答:“汪汪汪汪/汪一。

”分析:在开始部分教师用游戏的方法导入,幼儿通过以上的游戏活动达到了发声练习的目的,并且活跃了课堂氛围。

2、认识强音、弱音记号(1)引导幼儿认识强者、弱者师:“老虎和蜜蜂相比,谁的声音大而重?”(老虎)“谁的声音小而轻?”(蜜蜂)“在音乐课里,这种大而重的`音叫强音,用‘f’来表示,它叫强音记号;小而轻的音叫弱音,用‘p’来表示,它叫弱音记号。

”(2)根据强音、弱音记号来练习发声练习曲老虎的声音用强的声音唱,蜜蜂的声音用弱的声音唱。

(3)用身体制造声势来表现音的强弱“怎样制造大而重的声音来表示强音?”(跺脚、拍手等)“怎样制造小而轻的声音来表示弱音?”(拍肩,脸等)师幼进行节奏练习:ff/pp/ff/pp/(强强/弱弱/强强/弱弱),fp/fp/(强弱/强弱)(4)用乐器表现音的强弱出示三种乐器:串玲、玲鼓、沙锤,请小朋友说出它们的名字,并思考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适合表现强音,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适合表现弱音。

(一年级)教案---音的强弱

(一年级)教案---音的强弱

(一年级)教案---音的强弱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重难点:对力度变化的感受与表现。

教学目的:学习音的强弱,通过听、唱、做、练等感受力度变化,懂得音乐中强弱变化的作用。

教材分析:“音的强弱”这一课是音乐八个要素之一“力度”的第一次出现教材通过图示启发学生从大自然寻找强弱不同的声音。

用具有度对比的乐曲欣赏导入音乐。

教具:1、钢琴2、投影仪3、电脑4、打击乐器教学过程:、听音乐进教室并师生互相问好。

(用唱歌形式互相问好)2、复习歌曲《铃、板、锣、鼓》,并请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

3、新课:结和教材11页图示,让学生回答哪幅图表示的声音强、哪幅图表示的声音弱?)放鞭炮。

强2)说悄悄话。

弱4、看多媒体听辩二首乐曲;)《摇篮曲》2)《大刀进行曲》哪首乐曲表现的声音强、哪首乐曲的声音弱?生答:1)声音弱2)声音强。

教师总结:我们在大自然听的声音有强有弱,音乐中的音也有强有弱。

5、用多媒体演示听火车由远处驶来,又渐渐远去的声音。

提问:火车由远处驶来时声音的强弱是怎样的,火车渐渐去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火车驶来时声音是由渐渐到强的,火车远去的声音是由强渐渐弱的。

)板书:---音乐要渐渐弱下来。

(力度记号:渐弱)6、让学生模仿大自然中强弱变化的声音。

如:飞机由远而近,由近而远汽车由远而近,由近而远;7、用这两个记号拍以下节奏。

)请同学用拍这个节奏××××××3)再请同学们用拍××××××(渐强)(渐弱)教师给予评价并示范正确的拍法。

8、通过语言练习。

教师读:小河流水生:××××按读四遍,哗啦啦啦可边读边拍手,教师用手势提示学生做出渐强渐弱,控制音量。

让学生自己创作一些词,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表现力度的变化。

如:一生问:小雨小雨,一生答:滴嗒滴嗒;××××××××9、通过音色对比练习。

六年级音乐强弱表示

六年级音乐强弱表示

六年级音乐强弱表示
力度是由振幅决定的,不同的振幅决定力度的大小,即音的强弱。

但要注意,强与弱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音产生对比才能知道它们之间的强弱关系。

单个的音是无所谓强、无所谓弱的。

在音乐中,力度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

力度在音乐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拍中的力度
即每一种节拍中的基本强弱规律,我们在演奏、演唱时一定要遵循节拍中的强弱规律,而不能随意改动。

试想如果将二拍子的乐曲唱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那就会引起混乱。

请参照相关章节。

二、节奏中的力度
即在每一拍(或每两拍、三拍)中的节奏类型所产生的不同的强弱规律。

如一拍两音、一拍三音、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三连音.等等。

三、旋律中隐含的力度
一般来说,音调向上(上行)会产生激昂、高涨的情绪,随之带来力度的渐强变化;音调向下(下行)会产生低沉、消极的情绪,随之带来力度的渐弱的变化。

我们要了解这种旋律进行中的特点,并在音乐的演奏、演唱中遵循这种规律,才能够有良好的乐感表现。

旋律中的乐句也隐含着力度的变化,一般来说,乐句常用的力度变化的形式是先渐强-然后渐弱,形成橄榄形。

但也有先强后弱的、先弱后强的、先渐弱-然后渐强的……这种变化一般都和乐句的节奏、节拍结构相一致的。

所以在演奏、演唱之前要仔细分析乐谱中的结构,找出其中隐含的力度规律。

四、歌词中隐含的力度
这仅限于歌曲之中,就如同人们说话时有重点词语一样,歌词中也有需要强调的重点词,它一般为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着意强调出来,在演唱中就要加重语气。

而虚词(助词、语气词等)在句子中处于次要地位,就不要用过大的力度,而要有意地弱化处理。

第一单元音的强弱

第一单元音的强弱

第一单元音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内容是整个幼师音乐教学的起步单元,也是音乐理论的基础部分。

音的性质、音的分组、乐音体系等知识的掌握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应循序渐进。

2、学生分析:该班学生是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音乐底子薄弱,基础欠缺,教学上相对困难。

必须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尤其是第一单元的启蒙教学更加重要。

基础打好了,学生以后的学习就比较顺利了,学习兴趣也会逐步提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这一单元使同学们初步了解关于音的一些知识,知道音的性质,在音乐中使用的所有音、乐音体系。

找到乐音体系中所有的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正确划分乐音体系中的音的分组,能够熟练说出七个基本音级的音名和唱名,并能较准确的唱出基本音阶。

3、情感目标: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感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幼儿教育的美好憧憬。

主要内容:1、音是怎样产生的。

2、音的性质。

3、乐音与噪音。

4、乐音体系。

5、音名。

6、音组。

7、标准音与中央 c 。

教学重点与难点:即内容 4 、5、6。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第一节音及音的性质教学内容:音及音的性质教学步骤:一、导入: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音乐的殿堂里遨游,通过我们努力的学习,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音乐、表现音乐,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

那么,音乐是什么呢?二、进行新课:音及音的性质(板)(一)音是怎样产生的。

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传送到我们的听觉器官(耳朵)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属于空气传播)我们所能听到的音,大致在每秒钟振动11—20000次的范围之内。

比这个范围再高或再低的就听不到了.而在音乐中所用的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这个范围。

但这些音也不是全部都用来构成音乐。

(二)音的分类物体的大小、薄厚与振动的强弱不同,所产生音的高低也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高音、低音、强音、弱音。

“音”大体又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种。

音的四种性质

音的四种性质

音的四种性质
1.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所决定的,不同的频率就决定了不同的音高。

振动次数(赫兹)多,声音就高,反之亦然。

音的高低简称为音高。

2.音的长短:发声体振动保持延续时间的长短就是声音的长短。

延续时间长,发声的时间就长;延续时间短,发声的时间也就短。

音的长短也叫做音的时值。

不同长短的音相互结合起来,就产生了音乐的节奏、节拍,被称为旋律的骨架。

3.音的强弱: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大小范围(振幅)来决定的。

一般来说,发声时用于振动的力量大,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就大,于是音就强,反之亦然。

4.音色:音色是由于发音体的材料性质、结构形状、发声方式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方面来决定的。

如:铜做的锣、镲与木制的梆子、木鱼所鼔击发出的声音就截然不同。

音乐教案-音的强弱

音乐教案-音的强弱

音乐教案-音的强弱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音的强弱。

2. 能够通过演唱或演奏的方式表达音的强弱变化。

3. 发展学生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素材:包括一些有明显强弱变化的音乐片段,如乐曲、歌曲等。

2. 音响设备(可选):用于放音乐片段。

3. 乐器(可选):用于演奏音乐片段。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听音乐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的音乐声音很大,有的声音很小呢?这是为什么?2. 让学生讨论:音乐为什么会有强弱之分?3.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中的强弱变化对表达情感和意义有什么影响?展示:1. 展示一些有明显强弱变化的音乐片段,让学生仔细观察和聆听。

2. 询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些音乐片段在哪些地方声音比较大?在哪些地方声音比较小?3. 与学生一起讨论:音乐中的哪些元素会影响声音的强弱?实践:1.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简短的音乐片段。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演唱或演奏的方式表达这段音乐中的强弱变化?3. 让每个小组在教室中表演自己的音乐片段,其他同学可以尝试猜测片段中的强弱变化。

总结:1. 整理学生们讨论和实践的结果,总结音乐中的强弱表达方式。

2. 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同的强弱变化在音乐中传递的情感和意义有何不同?3. 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如何运用强弱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义?延伸活动:1.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或乐曲,在家中或学校练习用演唱或演奏的方式表达其中的强弱变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或合奏,让他们在团体中体验音乐中的强弱表达。

评估:观察学生在音乐片段表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音的强弱变化,并结合学生的回答评估他们对音的强弱的理解程度。

音乐教案-音的强弱教案

音乐教案-音的强弱教案

音乐教案-音的强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的强弱概念,理解音的强弱与声音的大小、高低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音的强弱概念:音的强弱是指声音的大小、高低,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

2. 音的强弱的表现:通过击打乐器、拍手等方式来表现音的强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音的强弱概念,学会用各种方式表现音的强弱。

2. 教学难点:理解音的强弱与声音的大小、高低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2. 教学乐器:打击乐器、拍手器等3. 教学PPT:音的强弱相关图片、音频素材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的强弱,引导学生关注音的强弱这一音乐元素。

2. 讲解:讲解音的强弱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音的强弱与声音的大小、高低的关系。

3. 演示:教师用打击乐器演示音的强弱,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4.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用乐器表现音的强弱。

5.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对音的强弱的概念进行巩固。

6. 拓展:播放一些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音的强弱运用。

7.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家里的事物来表现音的强弱。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音频示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的强弱。

2. 运用实践参与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运用欣赏分析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七、教学步骤:1. 音的强弱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音的强弱相关图片和音频素材,讲解音的强弱的概念。

2. 音的强弱演示:教师用打击乐器进行音的强弱演示,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 分组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用乐器表现音的强弱。

4. 音乐作品欣赏:播放一些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音的强弱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